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邓州市X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讲义新版湘教版

邓州市X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讲义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

本讲主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东多西少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我们在生活中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达到70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注: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2010年,香港人口209.76万,澳门55.23万,台湾人口2316.2万。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

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11个。

2.人口增长特点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

题一: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旧中国经济水平低,因此人口增长迅速

B. 由于新中国经济水平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C. 由于新中国医疗水平提高,因此人口增长迅速

D. 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快速增加

3.人口多的利弊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人口众多的有利表现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全部劳动力数量之总和。

人口众多的弊端表现为:人口众多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少数贫困地区的食品问题教育资源稀缺城市中的棚户区

医院前排队的人群人多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

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许多资源数量大,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人口政策

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几代人?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由1970年的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依然众多。

不实行计划生育 (2010年) 实行计划生育 (2010年) 人口总数 16.8亿 13.4亿

粮食总产量 5 465亿千克

人均粮食产量 325.3千克/人 407.8千克/人

教育经费总投入 19 562亿元

人均教育经费

1 164.4元/人 1 459.85元/人

题二: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A. 实行限制生育

B.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 晚婚早育

D. 东部地区限制生育,西部地区鼓励生育

二、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1.人口密度

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是世界人口密度3倍多。

请计算江苏省和青海省的人口密度,体会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有何差别?

2.人口分布

观察下图思考: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四个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城市人口密度有何特点?

➢郑州、武汉、成都这三个城市人口密度特点?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这些城市分布特点?

➢乌鲁木齐、拉萨这两个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位置?人口密度呈现怎样的特点?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分析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同在西藏地区,为何拉萨市人口密度略大?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以此线为界,从人口数量上看,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从人口密度上来看,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面积比重人口

比重

疏密

情况

东南部43% 94% 稠密

分界线黑河—腾冲

西北部57% 6% 稀疏

金题精讲

题一: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叙述错误的是()

A. 2010年人口约为13.4亿

B. 人口仍在不断增长

C. 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D. 人口增长有变缓趋势

题二:2015年10月,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其目的是()

A.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题三: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 人口的年平均增长数

B. 单位面积土地居住的人口数

C. 平均每人占有的面积数

D. 每平方米的人口数

题四: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是()

A. 秦岭—淮河线

B. 800 mm年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界线

D. 黑河—腾冲线

中国的人口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四个城市分布的特点:沿海或临海

这些城市人口密度有何特点: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人口稠密

➢郑州、武汉、成都这三个城市人口密度特点: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人口稠密结合中国地形图,可得这些城市的分布特点:多为东部平原、盆地地区

➢乌鲁木齐、拉萨这两个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位置:西部内陆地区

人口密度呈现的特点: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千米,人口稀疏

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可得人口密度小的原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

同在西藏地区,拉萨市人口密度略大的原因:城市的形成,社会因素,历史因素

题一:C 题二:B

金题精讲

题一:C 题二:A 题三:B 题四:D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单选

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位于()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

2.下列选项中,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

A.四川盆地B.黄河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3.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城镇最密集的是()

A.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B.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C.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游

D.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4.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

B.城市、工业沿江分布,①是武汉,地处长江、赣江、京广铁路交汇处

C.图中阴影区域是沪宁杭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②是湖口,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5.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风俗习惯D.历史因素

6.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相当于1/6条黄河.有人说,“南水”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北渴”.你认为支持该观点的理由主要是()

A.北京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

B.南方水资源数量小有限

C.北京人均水资源很少,矛盾突出

D.“南水”的水质污染严重

7.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淡水鱼苗的主要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

A.大部分地区靠海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河网纵横,湖泊密布D.养鱼历史悠久

8.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

C.电子工业基地D.综合性工业基地

9.长江沿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依托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便利的河运条件

C.充足的劳动力D.充裕的外资

10.下面各地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长江沿江地带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互相协作,下游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是()A.资金雄厚B.水能丰富C.技术先进D.科技发达

12.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的客观差异,可采取的利用方式是()

A.在长江上游发展养殖业

B.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

C.在中下游发展水电业

D.在中上游发展内河航运业

13.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

A.地形以平原、山地、高原为主

B.草原资源丰富

C.无自然灾害

D.河网稠密,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

14.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东部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D.珠江三角洲

15.“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地区()

A.西藏、云南

B.成都、东北平原

C.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

D.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北平原

1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包括()

A.土地盐碱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B.工矿企业发展和机动车数量增加导致酸雨频发

C.江河湖泊淤积严重加剧洪灾

D.长江水污染日益严重

1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的乱砍滥伐

B.沿岸水电站建设

C.工农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扩大

D.长江航道船只不断增加

18.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鱼米之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15°-30°N的纬度上

B.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C.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四季气温均在0℃以上

19.长江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的经济格局是()

A.“前店后厂”B.“H”型经济格局

C.出口导向型经济D.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

A.武汉B.重庆C.南京D.上海

二.填空

1.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以长江为轴线,沟通了与地区.

(2)长江横贯东西,支流众多,水运便利,被誉为“”.

(3)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现已形成了上游以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为中心、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

(4)依托资源条件,攀枝花、六盘水形成了(钢铁,纺织)工业基地.

3.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到省的市,地形以和为主.

4.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阅读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环渤海经济圈是以京、津、①(简称)、②(省)、山东等省市为主的滨海经济带.

(2)连接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区的主要铁路干线是线.

(3)图中北京、石家庄、济南三城市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平原.当地的粮食作物为.

(4)图中所示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分布.

(5)大连工业部门以(轻、重)工业为主.据图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至少两方面)

5.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的市,东到上海市,成为沟通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纽带.

(2)长江沿江地带有四大工业基地②是以、宜昌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④是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3)城市③位于长江干流与其最大的支流的交汇处;(南北铁路干线)经过城市③.

(4)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适合发展内河航运业和.

(5)长江发源于省,干流流经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

(6)请你依据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中上游省区和下游省区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6.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是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判断对错)

7.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的市,东到上海市,成为沟通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纽带.

(2)长江沿江地带有四大城市群,它们是: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及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长江沿江地带有四大工业基地和两大工业走廊.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①是以攀枝

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②是以、宜昌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③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④是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两大工业走廊分别是工业走廊和工业走廊.

(4)此地带工业发达,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比如这里的雨.

8.读下列“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示意图,回答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达,形成了四个城市群,其中A 是下游城市群的中心.

(2)长江沿江地带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指的是以和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图中②指的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带.(3)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图中C是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5)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既是承东启西的,又是南北辐射的通道.

9.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A横贯东西,水运便利,被称为.B所在的区域地处我国地势的二/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B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水利枢纽工程.

(2)武汉有二千吨钢材要运往南京,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3)本区域中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以及洞庭湖平原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你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0.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区域.

三.简答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该区域工业分布具有沿和沿海分布的特点.

(2)图中即将全线贯通的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是高铁.

(3)图中巫山以西,秦岭、大巴山以南的地形区是,这里气候暖湿,土壤为肥沃的土,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4)依据图示气温和水资源判断本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5)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任答一点即可).

2.区域政策优先,引领辐射显著.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如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读材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种植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天气.

(3)据表中所反映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答一点即可)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以上海为龙头,对(河流)整个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

3.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问题

同饮一江水,共建第四极.2014年2月27日至28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党政主要领导再度聚首,共同签署并发布《长沙宣言》,四市携手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挺进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进一步从共识走向行动.长江经济带升级为国家战略,无疑沿线省市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规划升级,有望成“中国经济脊梁”.

长江沿江经济带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东起(填写简称)、西至(填写简称),涉及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直辖市.它沟通了我国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地区,所包含的7省2市中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人海.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最长的支流C名称,它是江汉平原的母亲河,襄阳以下包括天门、潜江、仙桃称为.

(3)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加快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必须要率先启动长江中游河段航道整治工程.

(4)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的优势是.西部经济优势是.

4.如图1是我国长江沿岸的“H”型工业格局,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沿岸的主要工业城市有、和、最东端有我国最大金融中心.

(2)2010年这个城市举办了,下列四幅图2中代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是.

5. 201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谋划东中西联动发展新棋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2)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农业发达,是著名的“”;是全国

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产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有多条“工业走廊”,其中上海、南

京、武汉等工业基地构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中国的海洋资源课后练习

➢我国素有“天然鱼仓”之称的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四大海产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 我国四大盐场自北向南是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C. 我国四大渔场自北向南是黄渤海渔场、南部沿海渔场、舟山渔场、北部湾渔场

D. 在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防止石油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防台风、风暴潮等灾害➢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的有利条件是()

A.我国沿海跨五个温度带 B.大陆架面积宽广

C.我国近海无污染 D.沿海岛屿不多

➢读下图,提取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是我国著名的盐场,试分析该地成为盐厂的有利气候条件。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写出两条即可)。

➢我国海洋污染主要来自()

A. 石油泄漏事故

B. 海上开采石油

C. 陆地

D. 大气污染

➢海洋污染可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A. 生活污水排入大海

B. 垃圾填海

C. 海水晒盐

D. 油轮泄漏

➢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不是为了()A. 发展生态旅游 B. 保护渔民的长远利益

C. 保护海洋生态

D. 发展海洋事业

➢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城市污水可直接排入

B. 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

C. 禁止过度捕捞

D. 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中国的海洋资源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 C

解析:我国海域辽阔,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其中,东海因鱼类丰富,产量大,被称为“天然鱼仓”。

➢ C

解析:我国四大海产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A正确;我国四大盐场自北向南是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B正确;我国四大渔场自北向南是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C错误;在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防止石油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防台风、风暴潮等灾害,D正确。

➢ B

解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①地跨多个温度带;②大陆架面积广阔;③海水温度适中;④寒暖流交汇,宜冷暖水性鱼生存;⑤大江大河带来丰富饵料。我国沿海跨3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A错误;我国近海主要的环境污染有工业废水污染、石油物污染等,C错误。我国沿海岛屿众多,D错误。

➢(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能力强;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盐。

(2)给人类提供生存空间,提供丰富的水产,提供海洋运输条件,提供石油、波浪能等。

解析:(1)图中甲地是我国著名的莺歌海盐场,该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能力强;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盐。

(2)海洋能给人类提供生存空间,提供丰富的水产,提供海洋运输条件,提供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提供丰富的波浪能等。

➢ C

解析: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其中含有毒物质数百万吨。

➢ C

解析:生活污水排入大海、垃圾填海和油轮泄漏都会造成水体污染,A、B、D错误;海水晒盐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海盐的过程,一般不会造成海洋污染。

➢ A

解析:从我国的国情看,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休渔制度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促进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生态旅游。

➢ C

解析:目前我国海洋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城市污水的直接排入、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过度捕捞都会加剧海洋污染,因此要禁止过度捕捞、合理发展近海养殖业。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中国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半球;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大陆东部,洋的西岸。纬度位置: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带,少部分在带,没有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我国南北距离千米。我国东西跨经度,我国东西距离千米。当我国东部黑龙江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原因是。 3、中国的陆地面积达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位。 中国领土四至:最北:最南: 最东:最西: 4、我国是一个的国家,大陆海岸线长达,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千米。东部四大海域从北到南,依次为:、、、。两个内海:(辽东半岛的山东半岛之间)、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三大岛屿:、、。 5、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依次是: 。其中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大的内陆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依次是: 。 6、比较:日本、蒙古和中国的海陆差异? 7、在图中标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用红 笔标出北回归线和赤道和南回归线。

8.说一说中国地理的优越性?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三级。 2、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3、五个自治区:、、、 、、 四个直辖市:、、、 其中是面积最大直辖市。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有、、、 、、、面积最大、位置最西、邻国最多的省区是。跨经度最多的是,跨纬度最多的是。 5、位置最东、最西的是、,最南的是,既邻渤海,又邻黄海的是省和省。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少数民族最多的是云南省。 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有两个简称的是那些?简称分别是什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记住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记住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图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折线)图。 6.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理解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案一:我们在第一册《世界的居民》一章中曾讲过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方案二:(文字材料导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约13.4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9.77%。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数量世界第一 1、自主学习:阅读导入方案二文字材料和课本P10页图1—8“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解决以下问题:(1)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找出中国人口总数和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 (2)完成课本P11页“活动1、2、3”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任务二:增长速度较快。 (过渡)从1949年我国总人口5.4亿,到2010年总人口13.4亿,在短短6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净增8亿。可见我国人口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名师整理)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第3节 中国的人口》优秀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难点: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教法与学法 采取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效果较好。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再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教会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城市交通视频、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影响的课件、我国人口增长图和人口分布图

学生准备:家乡人口调查表 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由此引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学生所举典型例子:暑假出去旅游,到了火车站发现那里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车上人满为患,碰上暑运高峰,只有感叹“行路难” 了;去看病,碰上人流、车流拥堵不堪……) 一、数量世界第一 1.教师指导读图1-7 “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 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2.补充资料: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4亿,居世界第一位。 (2)读“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统计图”: 【技巧点拨】歌诀记忆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

邓州市X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讲义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 本讲主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东多西少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我们在生活中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达到70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注: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2010年,香港人口209.76万,澳门55.23万,台湾人口2316.2万。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 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11个。 2.人口增长特点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 题一: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旧中国经济水平低,因此人口增长迅速 B. 由于新中国经济水平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C. 由于新中国医疗水平提高,因此人口增长迅速 D. 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快速增加 3.人口多的利弊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人口众多的有利表现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全部劳动力数量之总和。 人口众多的弊端表现为:人口众多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少数贫困地区的食品问题教育资源稀缺城市中的棚户区 医院前排队的人群人多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5、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 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曾母暗沙:4°N;最西: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其中台湾东北部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专属经济区为200海里。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3、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镇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必将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删减与重组,以便迎合初一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条件。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五大板块,力图环环相扣,意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设计时注重学法的指导,以便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体验过程与方法,并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考虑,初中二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乐于表现自己,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获得老师的表扬等等。抓住学生特点、针对教学现象,我采用电脑课件这种形象、生动、直观、简单、便捷的教学方式,同时采用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的研究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创造的天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教材分析:教材作为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工具,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中介,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中国的人口》一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中国行政区划内容的延伸,又为后面的民族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重点是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人口问题的对策。设计时按照学生认知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与整合,调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并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增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我国人口的数量、地理分布特点、人口政策,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识图、析图和绘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各类地理图表,使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办法,同时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方法。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讲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讲 课本目录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知识点总结 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3、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人口:(P10-14)★ 重要图片:P10各省人口数量。 1、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 界人口总数21.2%,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人口地理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为界,东部多西 部少; 4、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 的基本国策 5【东部人口密集的原因分析】:东部地形较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河湖众多,经济方面东部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 中国的民族:(P15-18)★ 重要图片:P16中国民族分布图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主要有傣族、黎族、纳西族、白族。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西藏、青海主要是藏族,广西主要是藏族,宁夏主要是回族。内蒙古主要是蒙古族。新疆主要是维吾尔族。东北地区主要是满族。我们湖南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 4、少数民族的乐器和风俗节日,见教材P17-18页。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中国的地形:(P20-27)★重要图片:P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P23中国地形分布图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①、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②、 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中国的人口》教材分析]

《中国的人口》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4.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和“中国的人口政策”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的人口政策”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在实行计划生育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仍较多。“标准”要求“运用有关数据说明”,可提供不同年份的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数据,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关注的时间段宜为1949年到现在,并特别关注实行计划生育前后的差异。在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加深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可适当介绍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正文简明扼要地讲述了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教材绘制了一幅“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并围绕这幅图设计了一组“活动”。这样来安排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行政区划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从统计图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能够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知识准备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人口第二位的是。 2.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 自学提示 1.人口数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山东人口居第位,人口最少的省区,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人口增长。 (2)原因:的提高和的改善,大幅度下降。 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人口分布特点:以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 (2)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3)城乡人口:人口〉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镇人口将继续增加。 4.中国的人口政策 (1)内容:实行,控制人口,提高人口,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原因:由于我国人口基数,青少年的比重,人口总量持续,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共同释疑 1.试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方面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原因? 当堂检测 1.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B.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落实 C.人口增长失控 D.自然增长率太高 2.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B、东部地区中,小城市进行合作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4.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图。回答5—6题。 5.与十年前相比,我国男女性别比例有所变化,目前全国女性人口大约为( ) A.13.39亿亿亿亿 6.人口普查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可见( ) A.我国劳动力短缺 B.就鼓励多生育 C.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缓 7.右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①的人口密度最小 B.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②的人口数量最多 C.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③的面积最大 D.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④的人口密度最小

XJ湘教版 初二八年级地理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待。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课本插图、有关图表。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板书】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见下页),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居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学生活动】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湖南省人口数有多少? 要求学生自己活动得出结论。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 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00年时就达到13亿。 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51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4倍,达到13亿。根据该曲线我国从1949到1964和1964到1974及1982到2000年每增加一亿人口各要多少年并简单地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根据这个增长趋势我国到2010、2020年人口各为多少?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学生活动】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找到江苏、广西、青海、西藏的人口密度并按其大小排队,找到黑河和腾冲两地并画一直线分析我过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找出我过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和10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单位和湖南省的人口密度。根据全省和有关省的人口资料完成课本13页的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教师小结】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事件的长短而决定的。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板书】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人口政策。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常见错别字(每个字写2遍) 渤海、缅甸、老挝、安徽、 冀、赣、豫、鄂、粤、黔、沪 腾冲、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沟壑纵横、准噶尔、葛洲坝 秦岭、嘉陵江、丘陵、凌汛 额尔齐斯河、澜沧江、鄱阳湖、 雅砻江、岷江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地理位置(答题角度: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或中纬度),小部分在热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没有寒带(北极圈没有穿过我国)。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或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东临太平洋,东部地区在夏季风的影响下,降水丰富 二、辽阔的疆域 1.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领土的四端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约135°E)。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约73°E)。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产生气候差异。 例如:当海南岛春耕大忙的时候,黑龙江仍是冰天雪地。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2°),产生时间差异。(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例如:当我国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 注意:我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 我国南北距离是5500千米,东西距离是5200千米,南北的距离大于东西的距离。 3.濒临的海洋 (1)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万多千米。中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 (2)从北向南(注意方向):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黄河注入渤海,黄河注入东海) (3)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4)我国岛屿众多,台湾岛为第一大岛,海南岛是第二大岛 (5)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广东省) (2、3、4、5要参照课本P5图1-5识记) 三、众多的邻国 (1)陆地国界线:万多千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人口》教学案

《中国的人口》教学案课题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说出我国人口的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过程与方法: 有效课堂,多媒体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重点我国的人口特点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的对策。 难点教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图。 教学过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 【导】:课前准备(预习)、导入——含预习目标(具体),导学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俄罗斯B.中国 C.印度 D.美国 2.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海南省 C.山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D.河南省、澳门特别行政区 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A.16%B.21% C.25% D.30% 4.近年我国每年约增加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基数大 C.大量国外人口迁入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 5.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以来 B.20世纪60年代以来 C.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D.20世纪80年代以来 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 7.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漠河到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一线 8.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9.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B.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越少越好 D.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0.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学】:自主学习(自学)——学习目标、内容,效果反馈检测→自学疑难摘要(组内筛选): 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3.分布疏密不均 4.我国的人口政策 【议】:合作探究——探究目标、内容(具体、分工)、步骤→归纳展示升华——归纳、练习、评述(展示)→升华提高 二、综合题 读下方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 专题03 中国的人口(解析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3 中国的人口 知识讲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为13亿多,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为界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生活方式能体现该主题的有() ①“绿色出行” ②炎热夏季关闭空调 ③“光盘行动” ④“垃圾分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解答】解:尽量“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符合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炎热夏季需要开空调,但不能浪费资源。 故选:D。 2.据报道,第32届东京奥运会奖牌所用金属是从废旧的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看,这体现了()

A.科学技术水平高B.矿产资源匮乏 C.资源的循环利用D.日本经济发达 【分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解答】解:日本奖牌所用金属是从废弃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出日本注重资源循环利用,不浪费资源。故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3.每年夏收和秋收,秸秆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你认为下面做法不可取的是()A.秸秆加工成草绳综合利用 B.把秸秆用来发酵制造沼气 C.就地焚烧秸秆,用秸秆灰肥田 D.粉碎秸秆直接埋入土中做肥料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 【解答】解:秸秆发酵能够生成甲烷,粉碎秸秆直接埋入土中做肥料,也可以把秸秆加工成草绳综合利用;但秸秆燃烧能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污染环境,也不能直接把秸秆推到河里自然降解,那样会污染环境。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B.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C.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D.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的贺卡

金溪县八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7

中国的人口课后练习 题一: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是人口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A. 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B. 东部地区中,小城市进行合并 C.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题二:读“新中国成立后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据图分析,与往年相比近10年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A. 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B. 人口总量仍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 C. 人口总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D. 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 题三: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其主要原因是() A. 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B.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C. 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 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题四:读“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如图),完成1~2题。 1. 1990年~2010年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A. 劳动力人口比例不断增大 B. 儿童比例不断增大 C. 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下降 D. 人口年龄结构20年保持不变

2.针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控制人口规模 B. 提高人口素质 C.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 人口年龄结构20年保持不变 题五:读“我国人口相关资料图”,完成1~2题。 1.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010年人口约为13.70亿 B. 人口仍在不断增长 C. 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D. 老龄人口比重增加 2.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A. 人口基数太大 B. 青少年比重太低 C. 人口素质下降 D. 城镇人口比重过高 题六:读“中法两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对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一直高于法国 B. 近5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法国 C.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很慢 D. 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比中国快 题七: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此政策实施后将() ①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②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④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现状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 ①③ 题八: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根本原因是() A. 我国人口基数大 B.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C. 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D. 我国人口基数小 2.实施“单独二孩”的主要目的是()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1。3中国的人口(同步课堂必刷题)

1.3 中国的人口 一、选择题 1.(2020·新疆中考真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北多、东南少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D.西南多、东北少 (2020·广西玉林中考真题)2020年2月,许多城市迎来了最早的一批返工人潮。如图是根据百度迁徙数据制成的“2月9日全国热门迁入目的地分布图”(圆点大小代表热力程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据图显示,全国最热门返工区域是()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D.长株潭地区 3.如图显示的人口迁入目的地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大致相似,如果在图中画出一条人口递变分界线,则与此线大致吻合的是() A.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秦岭﹣﹣准河一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黑河﹣﹣腾冲一线 4.(2020·甘肃会宁初二期末)下列四地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塔里木盆地 5.(2020·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二期末)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2020·北京丰台初三一模)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的分布比较均匀B.福建省人口密度最大 C.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7.我国人口分布() A.受海陆位置影响,都分布在沿海B.受纬度位置影响,都分布在热带 C.受气候影响,干旱的西北地区最稀疏D.受地形影响,多分布在平原和丘陵(2020·北京大兴初三一模)下图为“我国2014-2019年人口数据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图中() A.我国人口总数开始逐年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 C.2016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 D.2019年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9.乙图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问题是() A.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下降 C.60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30%D.农村人口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 10.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④鼓励人口流人大城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⑤④ 11.(2020·湖北竹溪初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 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④黑河﹣腾冲线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中国的人口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

项目内容 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10个) 、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以上四个8000万以上) 江苏省、河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 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 位 澳门特别行政区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 位 西藏自治区 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探究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3.教师注重多 层次学生的学 习,鼓励他们 积极发言。 规则与评价: 1.回答问题积 极、正确答案, 给予积极评价 2.回答不全面 者,给出鼓励 和点评。 体,通过学生 自己动手绘 图。让学生在 操作中自己发 现问题,解决 问题。并以看 图分析为主, 同时培养学生 读图、分析地 图的能力。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 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

交流提升探究三活动 要求: 1.小组自主 学习认真、合 作活动热烈, 针对问题展 开积极讨论。 2.积极回答, 积极展示。 3.教师注重 多层次学生 的学习,鼓励 他们积极发 言。 4.交流提升 题进步加强 知识的升华 运用。 规则与评价: 1.回答问题 积极、正确答 教师设计意图 说明(分环节列 出): 使所学的知识 得以提升。 教师个性化修 改(用红色标 记): 1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让我们一起解决。案,给予积极评价 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避 免笼统,要问 出精彩,问出 实效。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 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 ◆课堂达标固知识(时间 6分) 1.根据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A.12.95亿 B. 11.95亿 C.10.95亿 D. 13.7 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A.粤、鲁、豫 B.京、津、沪 C.青、藏、宁 D.苏、皖、湘 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A.新疆 B.西藏 C.甘肃 D.青海 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图。回答5~6题。 5.(2020泰安)与十年前 相比,我国男女性别比例 有所变化,目前全国女性 人口约为() A.13.39亿 B. 12.7达标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巩固测试。 2.组内核对答案, 解决有困惑的题 目。 3.教师进行适当 补充、归纳。 教师设计 意图说明 (分环节 列出): 教师个性 化修改(用 红色标 记): 利用所学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自定义类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 我国全面实行“二孩”政策说明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本次人口普查结果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准确的统计信息。表为“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比表”,如图为“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数量及年均增长率统计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表: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比表 类别 2010年2020年 年份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08年9.91年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9.46%13.50% 城市人口比重49.68%63.89% 东部地区人口比重37.78%39.93%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情况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B.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严重 C. 我国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D. 我国人口分布趋于均匀

3.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为() ①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③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依然很庞大 ④目前我国人口呈现负增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下表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4.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及城乡构成,可以看出我国() A. 人口数量增长迅猛 B.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 C. 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5.38% D. 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都有增长 5.分析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可以看出我国() A. 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上升 B.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C. 社会抚育、养老负担加重 D. 就业、升学负担都加重 6.分析我国人口地域分布,可以看出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 A. 东部地区 B. 东北地区 C. 中部地区 D. 西部地区

中国的人口-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解析板)

1.3 中国的人口 考点基础练 考点一我国人口数量与人口分布 如图为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2010-2020年,我国() A.青壮年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C.老龄人口比重下降D.乡村人口比重增大 2.2021年5月31日,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三孩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人口素质B.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C.增加城市人口D.促进人口分布均衡 【答案】1.B 2.B 【解析】1.据表可知,2010-2020年间,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A错误。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C错。城市人口比重在这十年间上升, B对,D错误。故选B。 2.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目的是鼓励生育,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B正确。三胎政策是为了缓解人口过慢增长,而不能提高人口素质,A错误。实施三胎政策,鼓励多生,与人口分布不均、协调城乡比例无关,C和D均错误。故选B。 3.2021年5月13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发布。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B .199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8% C .是世界上唯一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 D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3.A 【解析】3. 读图,现今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A 正确;199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总量为141178-113368=27810万人,199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810/30/141178≈0.66%,B 错误;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有中国和印度,C 错误;人口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D 错误;排除BCD ,选A 。 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完成下面4-5小题。 人口普 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0~14 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 333972 16.6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 141178 17.95 63.35 18.7 63.89 A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B .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C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D .城市人口的比工下降 5.我国依法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有利于( ) ①解决人口分布不均②增加劳动力储备③增加消费需求④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4.C 5.D 【解析】4.读图表数据可知,0~14岁人口比重上升,A 错误;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B 错误;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C 错误;城市人口的比重大幅上升,D 错误。故选C 。 5.①实施三胎政策,不可以解决我国东西人口分布不均,故①错误。②实施三胎政策,可以增加我国的劳动储备,故②正确。③实施三胎政策消费需求提高,故③正确。④实施三胎政策,可以改善我国人口结构,故④正确。故D ②③④正确。 我人国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