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

《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第二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②知道汉族人口占91.6%,其他55个民族占8.4%。

③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④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⑤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

惯。

⑦通过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巩固和拓展民族知识。

⑧结合本课掌握一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分布。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

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3、情感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②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

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③.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增加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2、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法、设疑法、温故知新法

教学准备:“爱我中华”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行政区图、有关民族风情、服饰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体验民族大家庭的气氛。抓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导入并掌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

讲述新课:

读图:读“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

掌握:汉族占总人口的91.6%,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

观看三幅图片,了解: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4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

吾尔、土家、彝、蒙古、藏共九个民族。

读图:观看图片,阅读B图,展示中国行政区图,查找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

彝、蒙古、藏共九个民族,了解民族情况。

掌握:(1)我国民族分布最大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少数民族地域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归纳:结合上面的知识和实际得出民族政策:(1)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民族,不论人数多少,都一律平等。

复习提问:得出民族政策(2)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行使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展示图片:得出民族政策(3)加强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读图:阅读插图C得出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一直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

现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会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课堂活动:看54页55页的少数民族照片,看你认识多少个少数民族?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进行,巩固知识。

布置作业:(1)家庭作业:练习册P30页到P38页

(2)探究活动:查找相关资料,看看课本54页左下角的图,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并说出该服饰的特征。

板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

一)众多的民族

1.(1)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

(2)汉族人口占91.6%,其他55个少数民族占8.4%。

2.(1)人口较多的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

族、朝鲜族和傣族共11个;

(2)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

二)少数民族的分布

1、(1)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族区域自治;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4)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②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③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

的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数字资料和图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

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

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地理挂图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

二、传授新课: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读图:读p44B图。了解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读p44.C算一算中国的

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绘图:让学生结合课本p45.D表;绘“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00年)”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3、分析:进一步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4、讨论:让学生阅读p45阅读材料后,提出人过多,过少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

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

5、读图:让学生看p46E图,再由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

的突出的人口问题。

6、补充: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 000多万,超过澳

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 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 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 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我国以不足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

7、讨论: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8、师生共同归纳,引出我国人口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9、讲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近30年来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

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我们要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10、读表讨论:读p48G表讨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不是控制人口数量就够了。

11、师生共同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但我国文盲、半文盲仍

占较大的比重,各省区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地区差异,说明我国控制人口数量之外,还要提高人口素质。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二)人口东多西少

1.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学习人口密度的概念、公式,指导学生计算中国人口的平

均密度,与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人口密度相比较,说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2.读图:让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分布图”,以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

状况的印象。

⑴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分布”图,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

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⑵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黑河和腾冲,列表分析“黑河-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

与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3.讨论:造成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原因。(要启发学生从经济发展和人

类生产方式等方面去思考,不要仅限于自然条件的好坏)

4. 师生共同小结: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

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用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矿地区,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

课堂小结:请一名同学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做下面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 )

A.12.95亿 B.11.95亿 C.10.95亿 D.13.95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7.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 )

A. 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二)填空题

1.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__以上,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

2.我国大体上以黑龙江省的__________市到云南省__________县一线,作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分界线。

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实行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__________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5.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__________人口密度大,__________人口密度小。

板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12.95亿(2001年)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问题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4、人口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人口分布不均匀

1、人口东多西少

2、人口界线:黑河----腾冲东南人口多,西北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及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次地理教学的内容为《众多的人口》,是八年级地理的 一部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掌握人口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方法,能够通过调查分析人口变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人口变化的理解,通 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概述 本教学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老师通过图片和数据介绍人口数量与分布的特点。 •其次,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再次,利用案例、数据等方式学习人口数量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当地人口变化的原因和采取合理的措施。

2. 具体步骤 步骤一:引入与讲解 教师先通过一张张图片,介绍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在学生对人口数量有了基本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的流动和分布状况之间的关系。然后,老师进一步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步骤二:学习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口数量变化的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展示案例和数据表格,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通过案例和数据表格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口变化的规律和预测方法。 步骤三:探究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口变化的基本知识之后,老师将学生分成较小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探究。教师在“调查”的标题下发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找出当地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其采取的措施。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们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同时也掌握了人口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方法和预测技巧。通过教学,学生们对地理知识及其实践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而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在思考和反思中得到了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学生们在初阶的阶段会倾向于对更具体的信息感兴趣。因此,在介绍人口变化的时候,老师应该通过具体的实例或图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学会绘图,并分析出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3.能说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 4.会计算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 5.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6.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资料和图表的阅读、分析,初步学会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1.我国人口问题。 2.我国的人口政策。 3.人口分布不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众所周知,人类是地球的主人。目前,全世界约70亿人口,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我们中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知一下这个人口第一大国吧! 二、新课学习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 读图,可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达13.71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世界上约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2.人口增长迅速 活动:绘图 根据表中的数据,给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 (图略)由图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呢? 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婴儿成活率高、人的寿命延长。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这也是我国的人口问题。 阅读: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方法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方法为: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一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21教育网

地理初二上商务星球版1.3众多的人口教案

地理初二上商务星球版 1.3 众多的人口教课设计【课型】新讲课 【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数听说明我国人口增加趋向,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散布图描绘我国人口的散布特色。 【教课目的】 1、使学生认识我国人口的数目、散布特色与人口增加。( 要点 )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加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加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 政策。(难点) 【教课模式】问题导学。 【教课方法】比较法、小组议论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 教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环节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学生举例:春运父亲母亲打工回 家,经过现实 如潮,人山人海,异样拥堵。火车站那边人头攒动,好不简单生活中的【谈谈】你碰到过近似的因为人多给你才挤上火车,车上人满为患;到实例感觉创建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忧吗?谈谈枣庄、峄城各处都在堵车。中国人口情境你这方面的遭受和体验之众多,导入从而激发新课学生进一 步学习我 国人口的 欲念。 1、人口数目12.95 亿 出示:世界上人口超出 1 亿的国家图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发问: 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达成绘制活动中的曲线图 比较中国〔 12.95亿〕,印度〔 10 亿多〕、人口直线上涨,增势迅猛 美国〔 2.82亿〕、俄罗斯〔 1.45亿〕主假如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 四国人口。2、人口增加件大大改良,人民生活水平有较 【解读我国人口增加图】看《我国人口大提升,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 增加图》,谈谈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率大大降落,而与此同时,人口 增加状况如何?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所以人 为何解放后我国人口增加这样 口的自然增加率较高。 之快呢? 连接人力资源是可贵的,人是物质财产的创建者,增强者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与过可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人又是花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加,必定给社会 渡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举例】联合书上活动谈谈:我国人口数目农民出门找活难,闲居在家让学生从 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增补更多的实致使赌博成风;乡村基础医“国家” 例。疗、卫生设备差,就医难;到“自己” 小结:因而可知,人口的增加一定同社会经城里下岗人员多,社会就业真实地感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 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 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读课本 P11 页图 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 ①比较 2010 年和 1949 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众多的人口教案 晋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与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指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课文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看看我国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或者让学生简单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12亿人和100万人其人口增加的速度有什么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活动一”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与坚决落实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3.我国的人口分布从人口密度入手。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中国人口密度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可通过“活动二”加以训练巩固掌握,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关于“众多的人口”教法建议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一年级的世界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相当于西半部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用这些材料进行渲染,使学生对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国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于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接触过人口密度图,在讲“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这部分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完成课文中的“活动二”。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数量”图上,读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的人口约数(某某6700万、某某8500万、某某1500万、某某200万),计算人口密度(某某和某某每平方千米分别为670人和560人,某某和某某每平方千米分别为人和人),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大小(某某、某某人口密度大,某某、某某人口密度小)。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结合课文,自己总结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 3.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均状况,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宜把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均这一特征作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来讲,而是结合本段课文的内容,联系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识进行教学,要让学生搞清楚中国人口分布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自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知识总结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1)面积:我国陆地总面积(注意:不是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面积最大、纬度最低的是南海;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渤海)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我国两个内海分别是渤海、琼州海峡。

(1 乡(镇、民族乡) (注意:自治州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5个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自治区包括: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云或滇桂粤台) (4)全部位于热带的:海南省、香港、澳门 (5)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7)跨经度最大:内蒙古自治区;跨维度最大:海南省 (8)沿海岸线:辽宁省(辽)、河北省(冀)、北京市(京)、天津市(津)、山东省(鲁)、江苏省(苏)、上海市(沪)、浙江省(浙)、福建省(闵)、台湾省(台)、广东省(粤)、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海南省(琼)、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9)沿黄河(从上游到下游):青海省(青)、四川省(川或蜀)、甘肃省(甘或陇)、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陕西省(陕或秦)、山西省(晋)、河南省(豫)、山东省(鲁) (10)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西藏自治区(藏)、青海省(青)、四川省(川或蜀)、重庆市(渝)、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赣)、安徽省(皖)、江苏省(苏)、上海市(沪) (11)沿陆上国界线(逆时针转圈):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甘肃省(甘或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西藏自治区(藏)、云南省(云或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4.中国的人口 (1)我国人口特点:①人口基数大(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人口素质偏低;③增长速度快 (2)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3)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①新中国成立前,年以前,人口增长较慢;②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战争导致社会不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陕西省西安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掌握中国的位置、疆域和邻国。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5.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教学重点: 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 1.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2.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准备: “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地球仪(并附有彩色胶带),“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讲解法、学习指导法、活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位置 看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学生活动:出示“五带图”,引导学生回顾地球上的五带。引导学生勾出教材34页图B 中的北回归线北极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2. 纬度位置:中国的领土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案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课时安排】1~2课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00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 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 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 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 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例如利用“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中国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还可以举例说明我国四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图表反映我国人口中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数值还不高,再依据“中国各省(区、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图及“各省(区、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图,分析我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的比

初中地理中图版(2012)七年级上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下图中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圈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是对我国的地形轮廓考查。 【解答】中国的海陆位置是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圈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答案C。 2.【答题】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答案】C 【分析】本题是对我国领土四端的地理知识考查。 【解答】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3.【答题】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 【解答】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热带. 4.【答题】下列的海域中,均属于我国内海的() A.黄海和台湾海峡 B.渤海和琼州海峡 C.渤海和黄海 D.黄海和琼州海峡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内海的定义考查。 【解答】我国四个邻海是渤海,黄河,东海,南海;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5.【答题】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 A.蒙古、俄罗斯 B.尼泊尔、印度 C.越南、老挝 D.阿富汗、巴基斯坦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邻国位置。 【解答】我国国界线漫长,长达2万多千米,其中陆上有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国家是越南、老挝和缅甸;依据题意,结合选项,选C。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学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我国人口总数,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通过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说明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3.让学生通过数字得出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4.通过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会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学会计算人口密度,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5.通过学习,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从而提高对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1.我国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 2.会运用人口密度图指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学习难点: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成因。 一、自学回答: 1.人口大国: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是世界上人口__的国家。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多。 4.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小。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市至云南省县一线。 5.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其次是;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其次是。 6、我省人口排名第位,这说明取得了成效。 二、合作探究: 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_______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快。从______年到_______年人口增长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口迅速增长后,从________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其原因是______。

2.人口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3.阅读12页图1.11,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4.根据读图: 三、辩论会: 1.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2.能不能把东部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使人口分布均衡呢? 四、课堂小结: 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检测 1.下列省区人口最稀疏的是() A.新疆 B.湖南 C.江苏 D.黑龙江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0﹪ B.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C.我国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多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达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因为人是生产者,所以我国提倡多生人口 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北多南少 4.在世界上我国属于() A.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C.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D.民族数量最多的国家 5.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基数大 6.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 众多的人口 教案

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讲授新课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基数大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 人口总数13.71亿(2010年),占世界20%,世界最多(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 (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

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2.人口增长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活动:根据表C“中国人口数据表”,绘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但到1950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即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高峰,到2010年我国人口达13.40亿。 (2)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活动过程: ①学生根据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 ③正反方各选出4人小组代表,并确定主辩手、副辩手、三辩手和四辩手。 ④双方展开辩论。 ⑤教师综合评价辩论双方的观点及论据。 ⑥辩证统一。 辩论结论: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我国人口众多,给国家带来了哪些压力? (回答)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育着约占世界20%的人口。我国的许多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总量在世界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但是人均拥有量或者人均产值却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承转: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众多的人口

《1.2 众多的人口》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状况。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根据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口资源的结合和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人口问题(教案)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世界的人口问题(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表中人口增长的速度,讨论漫画“苦难的母亲”,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理解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示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城市问题”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城市迅速扩张所产生的问题。 3.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对人口问题的读图、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认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增长直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会使得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教材首先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并用图表显示1995-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给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种直观、鲜明的对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超出了学生原来的想象,为学生下一步认识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接着,教材叙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认识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另一个知识准备。明确了人和环境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口问题的核心,以及由人口问题所引起的连锁的环境、资源、水、土地等问题。 教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所产生的问题。并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说明地球现已难以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此漫画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教材进而点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B.加拿大 C.美国D.俄罗斯 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晚婚晚育 C.少生、优生D.实行计划生育 3.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A.汉族B.蒙古族C.回族D.壮族4.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达到13.41亿。据统计,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单位20年人口增长状况如下表,该表说明我国() A.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B.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C.人口死亡率在升高D.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2014年1月至6月,全国各省陆续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改变了人口的基本国策B.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慢 C.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D.我国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6.我国人口政策由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实施有利于() A.提高我国人口素质B.解决我国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D.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现状 7.下列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 D.青藏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

8.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北人口稠密B.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南人口稠密C.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南人口稠密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北无人口分布9.广东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我省工业发达外来人口多B.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我省人口政策特殊D.我省的历史上本来就是人口最多10.我国人口密度东西部差异明显,其分界线大致是( ) A.漠河﹣腾冲B.哈尔滨﹣昆明 C.黑河﹣腾冲D.北京﹣桂林 11.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我国() A.劳动力不足B.就业困难C.上学困难D.社会养老负担轻12.2016 年 1 月 1 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 A.迅速提高人口素质B.降低人口出生率 C.降低人口增长速度D.缓解人口老龄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结合我国地理环境,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东部平原地区因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发达,因此人口较为稠密 B.西部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降水少,气候干旱 C.河流上游人口一般较多、较稠密,因为有充足的水源 D.青藏高原是我国人口稀疏区之一,因为气候“高寒” 各国根据本国人口发展的状况,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下表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相关内容,完成第14-15题。 14.我国于2015年10月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原因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全)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全) 中图版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行政区划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2.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 1.引入新课 (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版(含答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版 一、地球的和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环球航行; (5)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地球表面积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形状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1.最长,极点最短为 0,度数 越大,纬线越; 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 2 万千米) 指示方向方向方向 起始线 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 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

1.地图三要素:、和图例 (1)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比例尺越小;分母越,比例尺越大。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 内容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 千米=10 万厘米=100000 厘米(1 后面 5 个 0)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

中图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基础篇】 1.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 A.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缓慢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2.(2018·河北邯郸市·)我国人口问题严重,其中对我国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是()A.人口数量多且增长速度快B.人口增长速度快 C.人口素质偏低D.人口趋向老龄化 3.(2020·安徽铜陵·八年级期中)从下图看出,2006年到2011年,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A.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B.人口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C.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 D.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4.(2021·云南八年级一模)如图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下题。 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b-d B.b-c-a-d C.c-a-b-d D.c-b-d-a (2021·陕西九年级专题练习)读“我国 1960—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

测)”,回答下列各题: 5.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80 年B.2015 年C.2025 年D.2035 年 6.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B.放开二孩政策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下图示意“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A.5-9岁B.25-29岁C.45-49岁D.55-59岁 8.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A.增加就业机会B.增建养老设施C.扩大城市规模D.完善产业结构9.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