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报道中呈现的中国大妈形象

媒介报道中呈现的中国大妈形象

媒介报道中呈现的中国大妈形象
媒介报道中呈现的中国大妈形象

媒介报道中呈现的“中国大妈”形象

2013年,中文热词“Dama”被收录到《牛津英语词典》。在国内外热议的同时,“中国大妈”成为了社会又一特定群体。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大妈是一个贤淑、守规矩、低调的家庭主妇形象,然而现代的中国大妈却被被颠覆成另一个群体,从掀起“抢黄金”潮到进军“比特币”,再延伸到广场舞跳出国门、“脸基尼”成时尚。在国内外的这些新闻报道中,中国大妈已经被标签化,甚至被矮化。

随着中国大妈的走红,国内外媒体对于中国大妈这一群体基本持偏见的看法和态度,具有明显的“刻板印象”的成分,具体特征如下:

一、负能量的代名词

1、不理性、轻率鲁莽的投资者形象

相比于日本精明的“渡边太太”,“中国大妈”在炒金、炒房行为上,更像一个横冲直撞、不成熟、盲目的投资者。2013年,中国大妈第一次走出国门抢购黄金,没想到一时间成为外媒报纸头条的主角。翻阅关于中国大妈的新闻报道,西方媒体多是使用“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大鳄”、“中国大妈卢浮宫跳广场舞”、“中国大妈脸基尼杀入时尚圈”等等诸如此类充满挑逗性的新闻标题。“中国大妈”原本源于老外并不准确的刻板印象,但是外媒采取了一种强烈反差的对比手法强化了这一形象。比如,华尔街大鳄和大妈的强烈反差,法国卢浮宫和广场舞、法国时尚和大妈的强烈反差。这种强烈的反差形成一种非常幽默的调侃效果。可以说,“中国大妈”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着调侃、揶揄的意味,中国大妈从来就是被嘲笑而不是被推崇的对象。

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往往来自媒体,媒体传播的理念影响着公众对某一群体的认知,如“富二代”、“农民工”、“堕落的一代”这一些标签化的称呼。因此在众多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渲染下,普通的网民也基本认同了“中国大妈”的形象,以及“中国大妈”所包含的喜剧化效果。但是,这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自我认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却没有反思。

2、标签效应在“老外撞倒大妈”事件中的体现

近年來,很多“扶老人被讹诈”的新闻见诸于报端,一些新闻报道将摔倒老人描述成“無良”、“碰瓷”,好心扶人反被讹只是个别的案例,但新闻媒体通过这些个别案例的负面报道,为被扶老人貼上了“扶不起”的标签。由于这个片面化的形象,随后出现的一则“老外撞倒大妈”新闻更是在社会上激起了千层浪,在真相还未查明的时候,我们看到媒体报道的版本

基本是“老外街头扶起中国大妈被讹”,在报道中大妈被刻上爱占小便宜、无良的标签,然而却鲜少有媒体愿意去调查事件背后的真相。正是在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误的逻辑思维:在街上摔倒的老人是危险的,他们会讹人。后来,事实证明,事件中的大妈是受害者,外籍男子骑无牌摩托车撞倒大妈被当街辱骂大妈,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皆是失实新闻。

这位无辜的大妈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就体现了媒体对“摔倒老人”群体不公正报道形成的刻板印象,而她为个别同胞的负面形象背了黑锅。媒体在对老人群体的新闻报道中,刻意放大这一群体來刻意迎合受众的心理,追求轰动效应,使得受众对摔倒老人群体形成刻板成见,最终促成“老外扶大妈反被讹诈”的乌龙剧发生。

3、素质低下、无公德心的形象

传播学者李普曼曾指出,“刻板印象”即成见,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和国外对“中国大妈”这个群体的印象更多是多金、购买能力强不同,国内对于“中国大妈”的印象不止于此,而更多地和插队、抢座、广场舞扰民、公共场合大声讲话等诸多不文明现象联系在一起,媒体把大妈们塑造成素质低下、无社会公德心的一个群体。尤其在对广场舞参与者的报道中,媒体所呈现的多数是负面的形象:《城管高考前劝阻广场舞遭大叔大妈围攻》、《广场舞老人为争场地大打出手》等等,广场舞参与者被贴上了好斗、不明事理、自私自利的标签。媒体们没有更深层次考虑到,公众与跳广场舞大妈的冲突背后实质上反映的的是国内公共空间资源的稀缺,社会对公共空间治理法规的不完善。

贴标签和污名化是两种简化认知的方式,在信息海量、信息发达的时代,媒体对中国大妈过度的污名化报道,会使得受众对这一群体产生刻板印象。其实,广场舞也有健身益处,也有个别如《高考期间大妈们承诺广场舞“停跳三天”》的正面报道。上个月,一则“广场舞大妈勇擒持刀歹徒”的新闻更是获得民众的频频点赞。在中国大妈多是被污名化的报道中,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报道显得更为可贵。

二、“中国大妈”被媒体标签化的原因:

1、媒体的传播偏向是导致“中国大妈”形象失真和被标签化的主要动因。

在如今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成为媒体首要目标,因此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广告商赞助,尽量报道那些能为广告商带来经济效益并为消费群体注意的新

闻。可以说,媒体主要经济动力的广告商的市场价值间接的决定了其传播偏向。所以,那些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弱势群体自然也不在媒体的目标受众的考虑范围之内。

从新闻制作层面来看,媒介的商业属性使其追求经济效益,为吸引受众眼球,必然要迎合受众的需求,制作他们感兴趣的新闻。近年来,相对于大妈们医疗保障、养老金、下岗退休问题的新闻,媒体似乎更乐意呈现中国大妈与华尔街大鳄交手、卢浮宫跳广场舞、大妈们被泼粪、驱赶等等这些具有奇观化的新闻来吸引受众。媒体在其传播过程中为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以及迎合受众需求既不会有足够的空间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去给予这一社会群体以关注与关怀。

2、“中国大妈”群体本身劣势是导致其形象失真和扭曲的另一原因

“中国大妈”群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她们不会使用操作电脑、手机等传媒工具,更缺乏表达其话语和影响的能力。也正因为大妈们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她们平时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和机会也并不多,即使偶尔的关注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不会主动的反馈或是参与其中。对她们而言,主要是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来自大众传媒的信息。

3、社会在前进过程中对“中国大妈”这一群体的忽视

曾经中年妇女是柴米油盐的代名词,她们默默为整个家庭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而正是这个我们经常接触的群体,却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所“忽视”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忽视”的内容中有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中年妇女的生理及心理疾病、中年妇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随着社会对老人群体的关注,开始逐渐的出现了好转。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却很少正视他们的内心需求以及精神世界。如果媒体对“中国大妈”这一群体的认知本来就有局限,那么就很容易对这一群体进行标签化。除此之外,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大妈们接触媒介的机会很少,而媒体也刻意忽视这一群体,大妈们成为了沉默中的多数群体。

三、去标签化的途径:

1、新闻媒体要增强新闻的公信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

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新闻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增强新闻公信力。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媒体竞争残酷,为求生存,媒体不得不创造亮点来吸引公众的眼球,但媒体更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不能可以激励和放大对“中国大妈”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新闻媒体应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表达权,更多地关注现代中年妇女的新观念、新生活,比如炒金、炒房学投资、跳舞健身、结伴旅游、热心公益等等这些反映中年妇女的新生活,传递

社会正能量。另外,传统媒体在采用网络新闻时,更应该谨慎。

2、提高新闻记者众的媒介素养

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着,新闻记者在报道时,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社会轰动效应,而制造虚假不实新闻来迎合受众猎奇心理。新闻记者应该加强新闻素养,坚持全面、平衡的报道原则,对“中国大妈”这一群体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怀,而不是将其边缘化、丑化。要引导正确的舆论观,同时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避免不理性的围观。

3、政府要增加医疗和养老的公共投入,以及保护中老年人的权益

在如今医疗保障及养老保障不够完善的环境下,中国大妈炒金、炒房的行为以及“碰瓷”背后体现她们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全感。所以,政府要加重对医疗和养老的投入,更要注重保护中老年人的权益,真正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大妈都是那个已被标签化的“中国大妈”。在更多人眼中,大妈们或热心公益,或爱岗敬业,工作细心,待人真诚,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无论是媒体对中国大妈的误读,还是公众对她们的误解,都是社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的结果。媒体和公众都多一些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才能有助于形成社会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想办法弥合这种误会,让中国大妈逐渐成为一个代表坚韧和勤劳、充满正能量的词汇。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中国过去15年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极大地拓展了正规金融覆盖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代理模式(中国称为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中国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商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支付、借贷、储蓄、保险以及投资行为。 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标)显著增长,已经与其他G20国家大致相当。 报告对中国过去15年间普惠金融发展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报告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与其他相近经济体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经验的关键进展和要素。报告也指出了中国普惠金融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可供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借鉴的经验。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撰写。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明显转变。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将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列为优先发展目标,举措包括加强信用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物理服务点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等。 2015年,中国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式推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同样也为数字金融创新预留了空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数以亿计的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提供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通过运用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了已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中。 中国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也促使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积极探索数字驱动的商业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在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向更为市场导向、更具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和工具来有效管理数字金融风险。鉴于很多消费者的数字和金融知识有限,且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

中国外交辞令解读供参考学习.docx

·1·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怕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国人民决 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谁要企图把中国近五万万人口排除在联合国之外,谁要是抹杀和破坏这四分之一人类的利 益而妄想独断地解决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任何东方问题,那么,谁就一定要碰得头破血流。 首先普及一下外交部黑话大全 亲切友好的交谈——字面意思; 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很大; 会谈是有益的——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能坐下来谈就很好; 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 尊重——不完全同意; 赞赏——不尽同意; 遗憾——不满; 不愉快——激烈的冲突; 表示极大的愤慨——现在我拿你没办法; 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 不能置之不理——即将干涉; 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将报复; 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 ·2· 拭目以待——最后警告; 请于 * 月 * 日前予以答复——* 月 * 日后我们两国可能处于非和平状态;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 * 负责——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这也可能是虚张声势的俗 语); 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战争在即; 这是不友好的行动——这是敌视我们的行动;可能引起战争的行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算忍了,要动手了。悬崖勒马——想被 XX 么? 勿谓言之不预也——准备棺材吧。 史上,国家两次祭出必杀技“勿谓言之不预也”,分别是1962 年 9 月 22 日《人民日报》 社 论《是可忍,孰不可忍》和 1978 年 12 月 25 日《人民日报》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对象是印度和越南,不知下一次“勿谓言之不预也”什么时候出现,我表示严重关切。 近日国家将会有大的动作了。 据4 月 21 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国首次用‘入侵’一词指责菲律宾,使用了不同 于 以往的强硬措辞。”中国 4 月 14 日提交给联合国的一份照会被菲律宾媒体如此解读。据美联 社、 菲律宾 ABS-CBN 新闻网 4 月 19 日报道,中国此次直接递交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这份照 会是为了回应菲律宾 4 月 5 日向联合国提出的抗议。菲律宾政府急于为这一事件灭火,称

华人形象

*本文原发表在《东方丛刊》,2002年,第二期。 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写作与‘华人形象’之间的互文关系 卫景宜 [摘要] 美国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的互文关系。早期美国华裔写作受制于当时的政治文化氛围及受众现实,作者表达的余地有限。本文通过分析早期华裔英语文学代表性作品:“水仙花”笔下的华人故事; 黄玉雪的《五闺女》; 林语堂的《唐人街》和朱路易的《饮碗茶》, 说明身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作家在表述华人和中国文化时采取各自不同的方式,但他们的写作都在主流霸权话语控制的英语世界展示了关于华人的“另种”言说,在不同的层面和程度上为华人进行“辩白”。事实上,华裔作家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及华人生活其本身就是一种“反话语”行为;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是华裔严肃写作无法回避的现实。 [关键词] 美国华裔早期写作“华人形象”的另种言说反话语 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的导言中对东方主义话语的生成做了精辟的描述:作为西方统治东方权力符号的东方主义是被西方人创造出来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它经过人们的世代投资而成为一个关于东方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网络并由此进入西方人的意识之中。[1]同样,被美国主流霸权文化历经百年建构并通过美国文化网络所传播和演绎的“华人形象”(stereotypes)构成了美国公众对华人的主要认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华人族群成员看待自己及本族文化的态度。美国主流文化借助权力和机构优势掌握了“表述华人”的话语权,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亚裔/华裔民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华裔文学的兴起,美国文化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成批参与主流对话的华裔文本,“表述华人”的话语权才开始发生转移。事实上,美国华裔英语表述的困境不只限于话语权的长期“失却”,而且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性的互文关系。华裔作家不得不面对来自两个方面的牵掣:读者市场与族群意识,他们的写作往往在良知,诱惑和困扰的抗衡中进行,华裔作家即便完全讲述个人的故事也无法摆脱表现华人族群的象征意义。在此,詹姆逊关于第三世界文本都应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的著名断言用来概括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特性倒是十分贴切。[2]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实质上构成华裔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兴起的当代美国华裔英语文学体现了族裔意识的觉醒,直面华人所受的种族压抑,抨击美国主流文化塑造的“华人形象”,重新书写华人的历史与文化。然而,早期的美国华裔英语文学是个什么状态?它是怎样应对主流霸权话语的?本文将对此提出笔者的看法。 美国华裔文学界对华裔早期文本的研究开始于八、九十年代。与当时欧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提倡重新挖掘早期女性作家及作品相呼应,美国华裔文学界对早期华裔女作家及作品做了追溯性的研究,林英敏在她的专著《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研究》(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1990)首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市场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市場 岸本美緒 前言 從十六世紀以來,美洲和日本的白銀大量地流入中國--這一事實很久以前已成為明清史研究者的共識。這十多年來,在「全球歷史 (global history)」的研究潮流中,明清中國的白銀吸收力重新為世界研究者所關注。雖然如此,明清中國為甚麼能夠吸收如此大量的白銀?海外白銀給予中國國內經濟以如何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是否依靠海外白銀的流入?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仍然成為研究者們爭論的對象。之所以然,大概因為研究者們對明清時代「市場」的性質沒有在方法論上進行充分討論,各自採用的理論模式之間欠缺反復琢磨的機會。在本文中,筆者對近年來圍繞明清中國白銀流入而展開的論戰(本文中姑且略稱「白銀論戰」),主要從市場性質這一方面來進行初步整理1,儘量弄清各位論者主張背後的市場觀,來摸索解決問題的線索。 白銀論戰的前史 海外白銀流入中國是中國經濟史研究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起步以來的重要問題之一。Blair and Robertson編《菲律賓諸島誌》(1905)、H. B. Morse的《東印度公司中國貿易編年誌》(1926-29)等資料性著作中包含大量有關白銀流入的記載。到了1930年代,小竹文夫、百瀨弘、梁方仲等學者使用這些資料開始研究白銀流入中國的具體經過。當時他們對明清經濟的性質有甚麼看法呢?小竹文夫雖然在他有關白銀流入的論文中沒有明確地討論當時的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另一篇論文中強調近世2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所有的方面來看並不是「封建社會」。小竹認為近世中國人除了「農民式自足性特徵」外,還有「商人式交易性特徵」,他似乎把白銀流入這一事實結合於近世中國商品經濟的自由發展。百瀨弘在他極其翔實的白銀流入研究中也沒有提到明清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國民政府幣制改革前夕發表的題為〈中國銀元的沿革〉的論文中使用「封建」一詞來表示中國政治機構的性質。據他認為,只有清代前期大量從海外進口白銀,「日益發展的內地商業和作為封建專制國家的大清帝國的財政才能順利地進展」;其後在十九世紀,外國銀元充溢於中國市場,「清末幣制呈現世界史上罕見的紛亂狀態」;目前雖然有幣制改革的企圖,但除非徹底變革封建性政治機構和平面性、分散性經濟機構,否則中國的幣制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最早關注到白銀流入問題的這兩位日本學者對明清經濟的說法並非矛盾,可是著重的側面各不相同。海外白銀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體現了「封建」式限制薄弱、相當自由的中國商品經濟之活躍發展,但從另一 1參加論戰的研究者已經各自對以往的相關研究進行整理,筆者收益良多,但就市場性質這一點來說,似乎還有更加深入討論之餘地。 2在這裡小竹所謂的「近世」是指從唐宋之交到清末乃至現代(1930年代)的時代。參看小竹《近世支那經濟史研究》頁34-36。

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解读:结构化面试(外交部)

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解读:结构化面试(外交部) 外交部 纵观近三年外交部考试真题,主要采用演讲+半结构化的面试形式。外交部考试更关注考生的背景,偏重于考查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一、外交部面试考务分析 (一)面试形式 2015年的外交部面试采用结构化考查方式。另加专业科目笔试、外语听力及口试。其中,专业科目笔试包括外语笔试、心理测试笔试、英语水平测试笔试、综合知识与能力测试笔试。 (二)面试日期 今年笔试成绩查询基本上与前几年情况大体相同,之前笔试成绩查询至专业考试备考时间大致是10天,今年延长了时间,备考时间20天,专业科目考试两天,面试时间四天。 (三)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为25分钟左右,其中包含追问与正常答题时间。 (四)面试题量 面试题目数量较多,大体为4—8道,今年有将自我认知与结构化分开答,自我认知类题出现追问,在其他题型中也有少量追问的情况。 二、外交部面试考情分析 通过附表,我们发现外交部考查的面试题型包含以下五类: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综合分析、演讲。然而,今年在外交部面试题型中可谓重磅炸弹,变化极大,表现在没有演讲题、自我认知类题弱化、组织管理、人际沟通更加灵活多变等特点。

【考情规律一】综合分析题突破传统 1.演讲题弱化 通观2011年-2014年外交部面试真题,演讲题是必考题,演讲题多以漫画、名言、社会热点形式出现为主题进行10分钟准备,3分钟演讲。然而,2015年综合分析题类不再出现演讲题,改为以传统社会现象类和与我国当前外交领域联系紧密的外交事件、外交人物、国家领导人关于外交事业发展的讲话,比如2月2日上午出现“谈谈你对我国的特色外交怎么看?” 2.综合分析紧贴社会热点 我国十八大报告将环境纳入五位一体中,足见党中央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外交部考题中便出现了多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比如2月2日下午分别出现“谈谈对公共场所吸烟屡禁不止和雾霾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习总话语为考察重点 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集体本着务实的态度,对我国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体现在外交方面便是习总书记提到的特色外交,这是对我国外交事业提出的新的方向和着力点。今年的外交部面试题出现了“谈谈你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特色外交怎么看?”的问题。 【考情规律二】专岗专业要求体现加强 外交部作为我国形象的窗口,承担的使命之重责任之大可想而知,通观今年最近几天的考题我们发现面试考察更加注重与外交部专岗要求熟知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应急事件处理、人际沟通能力考察一如既往 由于外交部工作面临应急事件、沟通对象复杂,由此要求外交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高,尤其体现在人际沟通、遇突发事件情绪稳定、思维反应敏捷解决处理能力方面。这些能力素质体现在外交部面试题中更多涉及到这两方面能力的彻查。但这些能力的考察渗透在各种题型里面,主要体现在从外交部日常工作中抽出一个具体工作场景,或以人际沟通的情景模拟考察,比如2月2日上午“你负责你们单位的一些文娱活动,但你最近工作忙,很久没有组

中国大妈一词的来源

中国大妈一词的来源 岁末年头找热词,2013年全国最红的词是什么?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国梦”位居榜首,“光盘”、“倒逼”、“逆袭”、“微××”、“大V”、“女汉子”、“土豪”、“奇葩”、“点赞”等入选,关注度较高的词语“抢头条”、“小伙伴”、“高大上”、“雾霾”等未上榜,我等并不感到蹊跷,蹊跷的是“大妈”没上榜。 不要忘了,2013年横空出世的“中国大妈”曾震撼国际新闻! 曾记否,她们重装掠阵,重金出手,搅得世界金界周天寒彻?!而近日,一则关于“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中文热词有望收录《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更是引爆网民关注。 她们究竟怎么啦,或曰,中国大妈“懂经济”,抄底黄金、转战比特币、瞄准国外房产市场;或曰,中国大妈能歌善舞,没事跳个广场舞、呼朋引友去旅游;或曰,中国大妈精力过剩,家庭财权一把抓、日常家务没少干、一家大小安排妥;或曰,中国大妈“够精明”,柴米油盐算得精、国家大势看得清…… 或曰,中国大妈,就是一棵中国的大树! 为什么?为什么“可怜”的中国大妈身不在江湖,而江湖上关于却她们的传说却沸反盈天? 对于各种“沸反盈天”,一夜“爆红”的“大妈”们是否知道?知道了又作何感想? 为此,《新民周刊》近日采访了天南海北的“大妈”们,读者诸君,敬请垂注,因为说不定,你就得叫她一声:妈!!! 中国大妈成名之路 在这个青年人忙学业、中年人忙养家、老年人忙看病的社会环境中,有点钱有点闲的中国大妈们,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个群体。 2013年全球最红的词是什么?

有人猜测:中国大妈。 2013年横空出世的“中国大妈”突然成为国际投资新闻的主角,她们俨然是身怀重金、作风彪悍的一支“奇兵”,在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而大妈们对此“伟绩”却表现得颇为轻描淡写:“因为实惠便宜,买点放着总归有用。” 近日,一则关于“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中文热词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更是引发网民关注和热议。 怎奈,中国大妈无意置身江湖,但江湖处处有她们的传说。 “大妈”国际化 在传统社会认知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大妈”的代名词,可2013年以来,她们开始“杀入”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因抄底黄金震惊华尔街。 最先流传的是一个微博段子:“说到今年的金融大鳄,多了一个‘中国大妈’。经过一年的酝酿造势,华尔街大鳄们出手做空黄金,金价大跌。不料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瞬间出手1000多亿元人民币,300吨黄金被大妈一扫而光。华尔街投多少大妈们买多少,在这场对赌中,高盛率先退出做空黄金,‘中国大妈’完胜!” 段子透出的信息量其实挺大—— 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一次暴跌,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随后,来自各方的抢购黄金消息,打破了供需平衡。 业内预测,10天内以“大妈”为首的中国内地投资人就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 300吨黄金是什么概念?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832.18吨,其中黄金首饰与金条消费占了“大头”,分别为502.75吨和239.98吨。也就是说,中国大妈在短短10天内就抢购了去年4个多月时间里国内卖出的黄金量。 随后的“五一”小长假,有关中国抢金风潮震动华尔街的消息在网络疯传,由于中国大妈全力加盟,像买白菜一样论公斤入手,竟然让国际金价起死回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变化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怎样变化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张梨学号1065014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万别,要说清楚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的确十分困难。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形象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点,它们是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关键的点描述出来,也就差不多呈现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国家形象了。这些关键点,也是构成国家形象的维度。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形象的关键点存在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纵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体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的横向维度。 西方看中国形象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元朝富强、繁荣,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写游记等作品来写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作品中不乏有很多夸张和虚构成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可·波罗游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由马可·波罗在他游记中创造的“真实乌托邦”形象,也正是马可·波罗的描绘,使西方人对中国充满无限想象。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财富和强大有力的君权,这是贫穷、动荡的西方人最为向往和羡慕的。因而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典型的“乌托邦”形象。 18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对于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正

面的,但是少数作家的创作中,中国形象却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相反的。如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总体上把中国政府看成专制的;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嘲讽中国人缺乏“斗争精神”;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续编》等作品中把中国人描述为贫困、奸诈、愚昧而又自以为是。再如18世纪70年代之后,欧洲对于中国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负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诗歌中却对“中国花园”、“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充满赞美之情。 而到了17世纪启蒙运动时代,中国和乌托邦形象只是为了批判本国的现状,中国的乌托邦现实假的乌托邦形象。1250年到1750年前后,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乌托邦的,肯定和美化的成分多,这是由这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需要所决定的。处于现代性萌发阶段的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关心异己世界的超越性和批判性价值,而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使西方文化超越自身和改造自身。启蒙运动使中国形象向负面转化,中国形象中否定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出现,不是要昭示西方文化的缺憾,而是要印证西方文化的完美和优越。 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形象就全面变成了“乌托邦的意识形态”,完全是负面的,1966年文革时期的中国唯一一次成为西方人眼中的真正乌托邦,1968年西欧发生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时,学生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有真正的人道,并视中国为一种不满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从而想象出一个具有“真正的人道”的中国,而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事实。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

兰州城市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比较新闻传播学》课程期末考试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 为例 学院名称: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新闻学 学生姓名:刘晶 任课教师:杨棪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查 《比较新闻传播学》课程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刘晶专业新闻学班级103 论文题目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为例 总分评阅教师 评价指标及权重评语得分选题(10分) 论文结构(40分) 论文创新性(20分) 论证(20分) 语言(10分)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 ——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 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为例 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2013年12月25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新闻报道,从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这四个方面,对两家媒体报道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中西方媒体在新闻价值、新闻受众观、消息来源的处理、新闻传媒的编排特色四个方面存在差异的结论。通过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比较,认识不同媒介生态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发现我国媒体的不足与弱点,从而有针对地改进、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运作。 关键词: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新华网《洛杉矶时报》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播手段的不断提高,各国之间信息的交互也愈加频繁,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阔,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不同国家的媒体获取他们想知道的信息。但是中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体制、文化差异等不同,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也存在差异。 各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节日更是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对其国家、民族、甚至平民百姓来说都是历史的馈赠,这些节日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之间的来往也越来越密切,对彼此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圣诞节属于西方传统节日,如今在中国已经备受重视,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备受欢迎。然而中国人怎样过西方的传统节日,这一话题也无疑会让西方人感兴趣。因此中西方媒体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这一事件的报道也颇具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2006年01月27日15:24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作者:龙凤剑客选自:sina论坛 美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一样,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概念至今还是非常的模糊。初来北美大陆的中国人,很多是当年被运来修筑横跨东西两岸的美国铁路线的苦工。那些中国人基本上大字不认多少,还留着清朝的大辫子。所以中国人的形象一开始,就和又粗又黑的大麻花一样的辫子联系起来。尽管当时没有一个美国人有本事修筑跨东西海岸的铁路线,而中国苦工却以坚忍不拔的个性和巨大的生命代价,修好了这个对于美国经济有着重大历史影响力的铁路线,但中国人反而在美国,给人以贫弱、呆板、没有文化的形象。 在修完这段“不可能”的铁路后,美国政府脸一黑,以“抢夺美国人饭碗”为理由,大肆驱赶华工,并不支付部分工资和遣散费。随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针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反移民法案 - “排华法案”。留在美国的华人没有钱再回国,于是华人成了流浪儿,在美国可以被白人随便殴打甚至杀死,而白人不会获罪。从那时起,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卑躬屈膝、拖着长辫子、可以任意被人欺负的形象。 到了好莱坞年代,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是毫无地位的。当时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经写过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大地”,后来改编成电影获得成功,影星路易斯-雷纳因为出演其中的中国女性而夺得奥斯卡奖,但是这类角色,没有中国人什么事,男女主人公或主要配角基本是白人。不过这部电影总算是没有太贬低中国人,但其中的农村生活让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清贫的,需要美国人来拯救的对象。很多美国传教士到了中国,就是出于这种悲天悯人的拯救中国人的心态。不过他们中间很多人也办了不少大学,不管这些传教士办校的初衷如何,这些大学后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后推动新文化教育一股不小的力量。 后来中国人的形象开始出现了分化。一种是柔弱、美丽和需要白人拯救的中国女性,电影“苏丝黄的世界”让很多美国男性对东方女性产生了遐想。另一种是东方男性形象走向反面,不是凶恶该杀,就是柔弱可欺,两种形象的中国人往往在电影中常常被杀死,“恶”中国人杀死“善”中国人,然后白人再杀死“恶”中国人。好莱坞电影“富满洲”算是一个转折点。另一部描写北京义和团包围冲击西方使馆的电影“北京包围”更是将中国人描写成毫无人性、破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内容提要:对西方媒介(本文皆略为“媒介”)地位和作用的探讨需要从将其看作单纯的“媒介”中走出来,将其置放到文化发展的生物圈中去考察。如此我们看到,媒介除了给予我们信息和娱乐外,还在媒介着主流意识形态,尤其在殖民主义时期以及当前的文化新殖民主义时期,媒介以其强大的话语权曾经并继续构造着殖民地主体。有过被殖民经历的第三世界,需要从任何简单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或非殖民化运动中走出来,在“新国家主义”的胸襟下,进行一番媒介的反话语“文化更新”的修辞运动,为第三世界的文化发展从媒介角度找到新的思路。 一、实质:媒介帝国主义 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现在的电子媒介时代,媒介介入生活的程度日渐深入。媒介进入生活,已经是常识;当自信于自我思想独立性的人群意识到,自己一出口的东西都是媒介的产品或副产品的时候,媒介已经进入思想。除却它给我们的思想提供各种质素外,它甚至已经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它们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眼睛——代替你去观察,成为人们的大脑——代替你去思考。尤其是当跨国媒体用他们那无所不及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一个问题愈加清晰地推到人们面前:究竟媒介在提供给我们信息和知识以及娱乐的同时,它们还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一句话,如何定性这些西方媒介? 关于此问题,早期传播效果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报纸上充斥的并非简单的战时简报性信息,而是双方敌对阵营如何为自我寻找合理和合法性以及如何弱化对方阵营进行的意识形态宣传大战。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认为,“新闻稿总是带有某种语言和文化的色调,它以信息的形式隐藏着某种思想,并同时隐藏着某种政治。”而从70年代以后的传播学者愈加认识到:“大众传播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或文化都有影响;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影响它对英雄与恶棍的选择,影响它的公共政策与技术。特别是媒介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能对社会变革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早在1965年,非洲独立后的加纳第一任总统、泛非主义(Pan-Africanism)的主要代表,批评家恩克鲁玛(Nkrumah)就曾谈到美国大众传播媒介对非洲的特殊影响:“神奇的好莱坞电影是别有用心的。我们只需要听一听非洲观众在看到好莱坞英雄们屠杀印第安土著人或亚洲人时爆发的喝彩声便可以理解这一武器的有效性。”因此,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指出,“我们在考察新闻学信条习俗时,值得记住的一点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闻流通是有关自由与权力的重大问题。无疑,语言具有巨大的力量。而错误在于人们声称新闻媒介超然独立,没有认识到它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代言机构。事实上,这些信条习俗蒙蔽了我们的眼(像所有神话的诱惑力那样)忽视这些根据的存在。”而学者戴维·巴特勒则更是非常形象且一针见血地指明了媒介的实质,他说,“传播媒介提供了自由的假象,像一条拴在长皮带上的狗,掩盖了约束的现实。”[1] 当传播学者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即,媒介所媒介的就是意识形态,那么,另外一系列问题马上就提出来,是谁的意识形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过程中,媒介是中性的还是其他?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系列争论。 认为现代媒介带来了民主如本雅明。本雅明意识到了媒介的平等主义的推动力。在他看来,“电影把艺术作品带给人民。——在电影中,观众站在镜头的位置上,而不是演员的位置上,这便提升了一种批判姿态。——媒介原则是这样的,即作者与观众并非处于固定不变的等级制位置,而是处于可逆的位置,这从根本上瓦解了艺术维护权威政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电影还提升了一些分析习惯——对本雅明而言,媒介的这些特征促进了平等和解放。”[2] 认为媒介是中性的如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约翰·汤林森(JohnTomlinson)博士。他在其专著《文化帝国主义》中承认媒介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认为媒介问题只不过是文化发展深层结构过程的外设(类似电脑的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服务于电脑,但为电脑的主机所操纵),用汤林森的话来说,“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视作是一种微妙的…种种中介的交互作 用?(interplay of mediations)。所以,我们不妨将媒介视作现代文化的…再现?面,而且媒介占据了支配的地位。”[3]也正是这种支配的地位,使得“媒介是最明显的一个目标,因此也就是最为公众所熟知。但也正是危险之处,由于媒介是那么触目可及,我们也就可能认为媒介的种种问题正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问题,殊不知媒介问题只是更为深层结构之文化过程的指标而已。”[4]而且,“文化的…亲身体验?也包括了家人、朋友的言谈互动过程,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的物质存活经验:吃·、喝、工作、身强体健、性欲、时间流逝的感觉等。”因此他得出结论说,“评估…帝国主义者?的媒介对于另一个文化所产生的诸般效果,最好不要只狭隘地从媒介帝国主义这样的观点看待,——更为适当的做法,很可能必须将文化帝国主义的现象当作是一个远较宽阔的文化变迁过程。”[5]总结汤林森论述的基本观点,即,媒介作为社会思想的“外设”只能是推动这个思想变动的诸多因素之一,媒介自身绝非在实践着是什么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如果不小心帮助、促成了什么帝国主义的话,媒介也是“无辜”的,因此,媒介是中性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这里我们需要透过现象、超越现象看到制造现象的机制。既然汤林森博士把文化帝国主义放到了所谓宽阔的文化变迁过程中去,那么,我们就从文化变迁人手来分析媒介中性论中存在的悖论。 美国文化理论家伍兹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当环境的改变需要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时,社会文化变迁的必要条件就出现了。”[6]而清华

2019年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自序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上卷)自序1 我的研究方法多不源自国际流行的理论,而是依据被人们称之为“常识”的经验事实,特别是最简单、最平常、人们天天要重复的像衣食住行这样的经验事实。理论毕竟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小时候给人帮忙,人家留下吃顿饭。开始只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后来悟出“干活吃饭”是一种在尽责后应有的民主权利;而尊重别人的劳动,则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这用于观察国际事务,我们发现,现在中国成长了,还进了WTO,给世界干了不少活,但结果我们得到的回报却远不足以补偿我们的劳动和资源支出。我们用自己已十分稀少的资源和辛勤劳动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庞大的市场,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听到西方人表扬中国人“勤劳勇敢”;但当我们的国内资源已使我们的发展难以为继,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进口的

时候,西方人就说“中国威胁”。这就不公平了。干活吃饭,这是天下最民主的道理。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放到中国人身上就不行了,西方人的“自由贸易”理论就不见“普世性”了。 其实,中国也不是受到这种不公正待遇的唯一国家,当年英国就是这么对待美国的。正是英国压迫才造成早期美国那么多有生命力的国际政治理论。现在美国人又学着当年英国人的样子不公正地对待中国人,教训中国人。说千道万,意思无非是让中国尽量多地在外边干活而尽量少地在外边 吃饭或不吃饭,他们说这样对中国最“安全”。这也是很不讲道理的。因此,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学者就应当为中国说话。为中国说话,就是为公平正义说话。 寻求公平正义是需要手段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与早年美国的经验一样,当代中国也意识到,为了国家统一,为了能保证稳定的能源进口,中国迫切需要

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变化

丁玲女性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变化 [提要]:女性题材小说在丁玲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丁玲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女性形象。本文对丁玲女性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变化作论述。一方面综合评述丁玲创作的女性形象特点;另一方面,根据丁玲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从审美对象、性格基调、女性身份、隐忍精神等四个方面对其女性形象变化作出论述。 [关健词]:丁玲女性形象特点变化 [正文]: “丁玲是个擅长写女性的因写女性而赢得了声誉的女作家”,从其创作来看,女性题材占据重要的位置,她塑造了许多充满青春活力、敢于向传统挑战、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又带着某种感伤色彩的女性形象。在她布置的舞台上,女性是不容替代的主角,始终处于叙述的中心位置。她笔下的女性典型丰富多样,有知识女性的爱情生活与事业彷徨,有乡下妇女朦胧的个性觉醒与抗争,有忍辱负重为抗日献身的革命女性,有解放新天地的劳动女性等。她的女性题材小说的创作为世界文学奉献了一系列女性的典型形象。 回顾丁玲的创作历程,她的女性题材小说的创作有几次明显的分期:第一阶段,丁玲初涉文坛——《梦珂》(作于1927)、《莎菲女士的日记》(1927)、《阿毛姑娘》等,这些收录在短篇小说集《黑暗中》的作品,是丁玲早年的代表作,其中大多有一个具有较高的现代教养与反封建意识、在自我意识中觉醒、有敏锐感受性的“新女性”。第二阶段,中篇《1930年春上海》(作于1930)开始,丁玲创作主题逐步转换,丁玲由笔下的主人公——小知识分子女性表达开始走向大众的愿望,这在《田家冲》(1931年)里初露端倪,《水》(社会型题材)标志着她创作的风格转变。第三阶段,丁玲来到延安,《我在霞村的日子》(1941)、《在医院中》(1941)将女性观察的视角伸向革命阵营内部,塑造了与时代相关联,积极献身革命的女性形象。第四阶段,丁玲开始“文艺服从政治”的写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中的女性(黑妮)显露着她早期女性思想的痕迹,1979年新的女性形象《杜晚香》横空出世,续接了她中断的女性题材的创作。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 测试题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测试题 满分: 100.0分得分:100.0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 1. 民主最初出现时,是个好的词语。正确 A.正确 B.错误 2. “巴西奇迹”是指1950-1963年之间很短的一段民主时期。正确 A.正确 B.错误 3. 民主的口水战,其原因是公民参与在参与的量、质、层次、范围上有所不同。正确 A.正确 B.错误 4. 基辛格是以研究中国而出名的。正确 A.正确 B.错误 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是指政治权威是不是行之有效,即政治合法性问题。正确 A.统一问题 B.体系发展问题 C.经济建设问题 D.参与问题 2. 多数政治学家都承认,政治发展的研究难以摆脱研究者()的影响。正确 A.价值观 B.利益 C.人生观 D.世界观

3. ()给政治发展下的定义是“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正确 A.派伊 B.亚里士多德 C.亨廷顿 D.阿尔蒙德 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亨廷顿对政治发展的理论阐释中,著名的公式有()。 正确 A.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 感 B. 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 治参与 C.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 稳定 D.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 2. 当今,政治交谈/协商频繁主要通过( )等实现。正确 A.短信平台 B.网络论坛 C.聊天工具 D.微博 3. 关于中国的假设失灵的解释包括:( )。正确 A.市场经济导致自由民主 B.中产阶级成为政治发展的动力 C.多元化导致社会动荡、统治失灵 D.公民社会发展,与国家抗衡 E.

议论文写作心得

议论文写作心得 第一.写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当然是独特深刻鲜明为要,但是限于有些同学的实际水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咋办?冻豆腐——没法办,此不赘述。我对现今较为需要思辨的话题进行了思考,大家读读练练,希望能有所启发,提醒诸位阅读的方法是先审话题,再思考10分钟,想出自己的看法,再跟我拟写的对照,每天练一题。 一.凡事要有积极的心态。 1.不等于进取或入世。 2.人生首先要修身齐家。自安上孝下养是立足点。 3.或等待,或变通,或妥协,或决战。 4.目的要明确,分清上中下三策。 5.自信心是保障,自知之明更是前提。 6.洞明世事,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二.不能总是拿世界最先进的对照我们,要看到进步。1.是时代的进步。 2.世界大村落的必然。 3.汲取了教训。 4.厚重中华民族文化的沉积。 5.表面文章,但也是进步;或更加令人不齿。 6.循序渐进可也。 三.如何面对现实。 1.治大国如烹小鲜。 2.要有包容之心。 3.要全面看待,不要偏激。 4.从容应对,少发牢骚,多做实事。 5.现实不如想象的美好是很正常的; 现实比想象的更美好可遇而不可求。 6.既有掌控现实之能,又怀高远之志。

7.既有俗能,又不失赤子之心 ——完美! 四.关注社会。 1.概念逐渐变化,过去是指天下大事,苍生为念,现今是取得经验,自做警戒。 2.现今社会的竞争使人不得不关注社会规则,人们变的更加实际。 3.社会进步使然,即过去的概念作法太虚假。 4.人们更加认清:换汤不换药的真理。 5.没有实际获得,大搞形式,人们失去兴趣。 6.国家安定,人民重心转移。 7.这才是真相。 五.不要盲从。 1.讯息的发达使得人们更容易盲从。 2.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

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提升中国人民国际形象应成国家战略 在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变革最巨大的30年后,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需要一次彻底的改变。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都以“勤劳、勇敢、智慧”的形象自居。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印象有些还普遍停留在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落后、愚昧。 美国早期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很糟糕,大部分是清代中国人的影子,思想落后、行动慢吞吞的。而中国的女性形象,在早期西方人眼中多是“勤劳的、吃苦的、裹着小脚、命运悲惨的农村女性”,或者是生活在唐人街、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 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三位功夫巨星,让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改变。过去许多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李小龙让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了新的看法,表现了中国人勇武的一面,而成龙则通过他的功夫表演表现了中国人灵巧与幽默的一面,李连杰更多的是把正宗的、优美的中国功夫带给了全世界。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以新世纪为开端有了新的变化。 但是近年来流行的“虎妈”、“虎爸”、“大妈”、“土豪”等词语却无一不是在对中国人的形象抹黑,这些形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有的还有知性缺失、素质低下、爱慕虚荣、盲目投资、无脑消费、文化艺术素质低下、蛮横无知等贬义色彩。 现在的外国媒体也比较关注普通中国人。现在很多国家的国际机场都挤满了中国人,在国外的中国人非常多。如果把人比喻成化学里的分子,普通中国人在‘分子’意义上也是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他们的表现更直观,更容易被外国人记住。 30年来随着国门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海外,他们不仅表现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巨大变化,同时负担着改变中国人形象的任务。 只要是中国人,其实都肩负着维护中国形象的责任,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国形象不是一两个国家形象片或者一两个大事件能够改变的,需要每个人用行动来说明。因为每个人的行为,不论是否凸显,如同溪流汇海,本质上都是构成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人行为的一部分。 但是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的。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现在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上世纪末,我们国家绘制了一个宏伟蓝图——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两个方面;社会现代化又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即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的基石也同样是国民素质,人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的现代化也同样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 邓小平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首次强调了国民素质:“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051摘要: 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新闻比较差异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 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 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 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 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 9。 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 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 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 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News”一词。 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 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 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