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内容提要:对西方媒介(本文皆略为“媒介”)地位和作用的探讨需要从将其看作单纯的“媒介”中走出来,将其置放到文化发展的生物圈中去考察。如此我们看到,媒介除了给予我们信息和娱乐外,还在媒介着主流意识形态,尤其在殖民主义时期以及当前的文化新殖民主义时期,媒介以其强大的话语权曾经并继续构造着殖民地主体。有过被殖民经历的第三世界,需要从任何简单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或非殖民化运动中走出来,在“新国家主义”的胸襟下,进行一番媒介的反话语“文化更新”的修辞运动,为第三世界的文化发展从媒介角度找到新的思路。

一、实质:媒介帝国主义

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现在的电子媒介时代,媒介介入生活的程度日渐深入。媒介进入生活,已经是常识;当自信于自我思想独立性的人群意识到,自己一出口的东西都是媒介的产品或副产品的时候,媒介已经进入思想。除却它给我们的思想提供各种质素外,它甚至已经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它们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眼睛——代替你去观察,成为人们的大脑——代替你去思考。尤其是当跨国媒体用他们那无所不及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一个问题愈加清晰地推到人们面前:究竟媒介在提供给我们信息和知识以及娱乐的同时,它们还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一句话,如何定性这些西方媒介?

关于此问题,早期传播效果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报纸上充斥的并非简单的战时简报性信息,而是双方敌对阵营如何为自我寻找合理和合法性以及如何弱化对方阵营进行的意识形态宣传大战。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认为,“新闻稿总是带有某种语言和文化的色调,它以信息的形式隐藏着某种思想,并同时隐藏着某种政治。”而从70年代以后的传播学者愈加认识到:“大众传播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或文化都有影响;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影响它对英雄与恶棍的选择,影响它的公共政策与技术。特别是媒介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能对社会变革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早在1965年,非洲独立后的加纳第一任总统、泛非主义(Pan-Africanism)的主要代表,批评家恩克鲁玛(Nkrumah)就曾谈到美国大众传播媒介对非洲的特殊影响:“神奇的好莱坞电影是别有用心的。我们只需要听一听非洲观众在看到好莱坞英雄们屠杀印第安土著人或亚洲人时爆发的喝彩声便可以理解这一武器的有效性。”因此,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指出,“我们在考察新闻学信条习俗时,值得记住的一点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闻流通是有关自由与权力的重大问题。无疑,语言具有巨大的力量。而错误在于人们声称新闻媒介超然独立,没有认识到它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代言机构。事实上,这些信条习俗蒙蔽了我们的眼(像所有神话的诱惑力那样)忽视这些根据的存在。”而学者戴维·巴特勒则更是非常形象且一针见血地指明了媒介的实质,他说,“传播媒介提供了自由的假象,像一条拴在长皮带上的狗,掩盖了约束的现实。”[1]

当传播学者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即,媒介所媒介的就是意识形态,那么,另外一系列问题马上就提出来,是谁的意识形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过程中,媒介是中性的还是其他?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系列争论。

认为现代媒介带来了民主如本雅明。本雅明意识到了媒介的平等主义的推动力。在他看来,“电影把艺术作品带给人民。——在电影中,观众站在镜头的位置上,而不是演员的位置上,这便提升了一种批判姿态。——媒介原则是这样的,即作者与观众并非处于固定不变的等级制位置,而是处于可逆的位置,这从根本上瓦解了艺术维护权威政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电影还提升了一些分析习惯——对本雅明而言,媒介的这些特征促进了平等和解放。”[2]

认为媒介是中性的如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约翰·汤林森(JohnTomlinson)博士。他在其专著《文化帝国主义》中承认媒介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认为媒介问题只不过是文化发展深层结构过程的外设(类似电脑的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服务于电脑,但为电脑的主机所操纵),用汤林森的话来说,“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视作是一种微妙的…种种中介的交互作

用?(interplay of mediations)。所以,我们不妨将媒介视作现代文化的…再现?面,而且媒介占据了支配的地位。”[3]也正是这种支配的地位,使得“媒介是最明显的一个目标,因此也就是最为公众所熟知。但也正是危险之处,由于媒介是那么触目可及,我们也就可能认为媒介的种种问题正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问题,殊不知媒介问题只是更为深层结构之文化过程的指标而已。”[4]而且,“文化的…亲身体验?也包括了家人、朋友的言谈互动过程,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的物质存活经验:吃·、喝、工作、身强体健、性欲、时间流逝的感觉等。”因此他得出结论说,“评估…帝国主义者?的媒介对于另一个文化所产生的诸般效果,最好不要只狭隘地从媒介帝国主义这样的观点看待,——更为适当的做法,很可能必须将文化帝国主义的现象当作是一个远较宽阔的文化变迁过程。”[5]总结汤林森论述的基本观点,即,媒介作为社会思想的“外设”只能是推动这个思想变动的诸多因素之一,媒介自身绝非在实践着是什么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如果不小心帮助、促成了什么帝国主义的话,媒介也是“无辜”的,因此,媒介是中性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这里我们需要透过现象、超越现象看到制造现象的机制。既然汤林森博士把文化帝国主义放到了所谓宽阔的文化变迁过程中去,那么,我们就从文化变迁人手来分析媒介中性论中存在的悖论。

美国文化理论家伍兹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当环境的改变需要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时,社会文化变迁的必要条件就出现了。”[6]而清华

大学葛兆光教授则进一步把这种必要性概括为知识和思想之间的关系,提出:“有时,知识的储备是思想接受的前提,知识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先兆。”[7]“正是知识的背景,支持着思想史的谲诡的风云变幻,使思想史上的种种奇异的、怪诞的思想具有可理解的背景和土壤,思想脱离知识系统的支持,将失去语境。”[8]两位学者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社会文化变迁的必要条件是环境的改变引发的刘·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呼唤,而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来源在于相对应的知识的储备。而在这个知识储备的地位和信息的组织、发布方式对人们从教育机构获得的知识进行意识形态润色、重组;并且,媒介以其日新月异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引导着受众对知识类型和方式的选择,而在这样的知识储备、变动过程中,媒介真的能做到把一切称得上有利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推动社会的知识不遗余力地推到人们认识的前台吗?这正如媒介不可能把每天发生的新闻都如实地报道给受众一样,答案是否定的。美国威斯康辛与马里兰大学客座教授约翰·费斯克认为,媒介似乎是随意性地被受众所消费的,不管是报纸、电视、网络还是其他媒介,对于受众来说具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似乎就天然不具有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受众的能力。[9]但,事实上媒介的作用从来没有如此消极过,媒介的选择性报道以及议题设置功能已经为传播学者所认可。费斯克的分析想更进一步指出的是,媒介所媒介的是优先意识形态,这个“优先意义由读者和文本共同产制,读者也由此与优势价值体系保持某种特定关系。这就是意识形态。”[10]并通过强化重复保存符号的价值和神话,“(符号)隐含的价值和迷思(myth,“神话”——笔者注)(应)是文化成员所共有的。而这个共通性要得以延续、发扬,只有靠在传播中经常…露脸?。一个符号每露脸一次,其第二层次意义便能在文化使用者心中受强化一次。……符号靠其使用者的使用才免于成为过时品;也难有靠使用者在传播中与符号的一唱一和,才能保存文化里的迷思(myth)和隐含的价值。存在于符号与使用者、符号与迷思和隐含义之间的关系,正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关系。”[11]因此,费斯克从媒介所外显的一般特征(即汤林森所谓的“外设”)人手,逐层深入地分析,揭示了媒介所媒介的不仅是意识形态,而且是优势的或主流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经过预先设计的,并通过媒介的重复作用进入到人们的消极意识之中而成为习俗或惯例性思维方式,从而将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于无形。而殖民主义最直接结果就是,前殖民宗主国的优势意识形态已经通过殖民这跨国界的行为扩散到殖民地和其他弱小国家和地区,并构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优势意识形态,构造着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习俗或惯例性思维方式。

二、危害:媒介的话语殖民

当我们把媒介置放到文化发展的整体链条中去的时候,媒介对社会文化心理的话语整合作用——话语殖民——也就凸显出来。可以说,媒介帝国主义的实质即是媒介的话语殖民。对“二战”期间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时宣传研究者注意到,“在当时那种大难将临的历史氛围中,成千上万的民众如痴如醉地聆听希特勒的演讲、歇斯底里地向纳粹党魁欢呼致意,宣传的效力便不由自主地被夸大了,许多事情都被归结为新闻媒介的影响,甚至连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也相信:没有广播,便没有希特勒。”[12]于此,美籍巴勒斯坦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1978年和1993年相继出版的《东方学》(Orientalism)和《文化与帝国主义》【13】(Cultual and lmperialism)作了最详细和深刻的分析。萨义德指出,包括“东方”本身都是欧洲人的发明。围绕着这个“发明”,从古典东方学到近代东方学到当代东方学家[14]所作的,就是要“将有关东方的基本观念——其纵欲,其专制倾向,其怪异的思维,其不求精确的习性,其落后——凝固为独立的、牢不可破的连贯整体”,[15]并将这种成形的观念传承下去。因此,萨义德发现,“——19世纪(西方——笔者注)作家中,——他们几乎原封未动地沿袭前人赋予东方的异质性、怪异性、落后性、柔弱性、惰怠性。”[16]于是,西方文化即在殖民强势的推动下构造了有关西方意识形态的一切神话——包括强大、富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对应于此的,就是东方的——落后、贫穷、专制、野蛮等。这些近乎权威性的意识不仅深入到普通的西方人内心,而且对东方人自身也日见其影响。萨义德这样分析这种影响机制,“权威既不神秘也非自然形成。它被人为构成,被辐射,被传播”。[17]因此,他在1981年出版的《报道伊斯兰》(Covering Islam)[18]即通过对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报道,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地谈了在构造、辐射和传播“东方一西方”、“伊斯兰世界—基督教世界”等二元对立时西方媒体所体现出的一致性。

当然,趋同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在主流媒介照射不到或决定视而不见的地方,形成从现实到意识的“边缘”地带。于是,在一国内,这些“边缘”就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在国际范围内,这些“边缘”也就成了异域性的“他者”,成了被冷落、歧视、奴役的对象,至多是被一种“悲天悯人”所笼罩的“观众”,而被关照、观看、消费。受众是同时具有消极和积极倾向两种,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媒介的不断重复进入到主体的常识领域,对媒介所宣介内容的反应最初的新鲜感消失后,当与该内容相同的或相类似的语境产生时,由这种宣介所沉淀下来的意识形态符号系统会自动启动而无意识相和;成功的传播最终造就的(或追求的)是消极倾向的强化或至少是消极倾向比重大于积极倾向。而殖民统治中运用二元对立思维以及语言的推行等同化政策,所追求的也是对宗主国文化的认同的增加——最终结果也是希望训练出像对本国主流媒体宣扬的价值和倾向的反应一样的倾向:消极的自动接受,符码的内化——最后实现其文化的新殖民主义的推行。

文化新殖民主义的推行从文字媒介时代发展到电子媒介时代之后,推行起来更加顺利。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一书中对这种转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清晰地把握媒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在殖民主义时期以及后殖民时代对殖民主义的新的推行轨迹。波斯特说,“因特网从根本上瓦解了民主——国家的区域性……信息的复制和传布如今不费吹灰之力”。[19]因此,因特网作为第二媒

介时代的代表,它的运行在当前对于民族——国家的命运以及所谓“地球村”的发展所具有的深远的政治、文化意蕴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波斯特认为,“因特网上,英语的使用占绝对优势,这暗含着美国权力的延伸,这就好像只有美国的电子邮件地址不需国别码一样。因特网将美国用户标准化了。”[20]这种所谓的标准化的背后就是,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结束后,以美国所推行的所谓“美国主义”(即全球化)为特征,以美国英语为工具,重新推行着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因特网上美国英语的绝对优势以及美国用户的“标准化”传输的就是美国英语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美国文化的话语霸权。因此,波斯特认为,“语言不再表征现实,不再是用来强化主体的工具理性的中性工具:语言变成了,或者更确切地说,重构了现实。”[21]

因此,当语言学的研究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即发现语言并不是什么语言,只不过是符号,某种社会词根,并发现一切的神圣和飞扬不过是语言——这一纯粹的世俗——的演义的时候,当实在为语言找不到昔日万分荣光的理由的时候,也是语言最荣光的风景到来的时候。于是,那些深刻地意识到语言殖民存在的人(不管你是否愿意在场或不在场),都将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殖民话语不断地将殖民地人民纳入其话语生产和运行的机制,从物质到精神,从被动到主动,从强迫到赞同归化为殖民这一行为的客体。因此,从话语的角度来概括文化,文化即是主体在一定时空内的话语总和;如此,文化的殖民,首先是话语的殖民,而媒介着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话语的媒介则在大力推行着这种话语的殖民。

三、对策:媒介的反话语

殖民主义的梦魇从话语开始,摆脱梦魇需要从话语开始。因此,媒介的反话语以及其文化更新的理想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媒介反话语不是什么充满了过程性和火药味的话语对抗运动。它更多的是一种对殖民话语霸权性以及充斥在媒介话语中的帝国寓言的挑战,换句话说,反话语的意义集中在“挑战”——由第一世界所边缘化的殖民地“他者”,从边缘发声,向西方中心、权威发出的反向的声音。“反话语”最初是由理查德·特迪曼(Richard Terdiman)造出来,用以象征性地描述边缘话语对既定话语可能性的颠覆办法,并认定殖民者的殖民制度现实状况与殖民地的反话语的“对质”(confrontation)是“文化和历史性变化发生的起点。”[22]

因此,媒介“反话语”集中表现为这样几点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挑战——对起支配地位的西方媒介权威话语的挑战;第二,它由外围(边缘)发起,而且这个外围又经常认可帝国话语的强力(即文化的殖民主义);第三,挑战的文本不局限,因为媒介内容本就广泛,因此,挑战的文本就包括“人类学的、历史学的、文学的或是殖民背景下一切合法地起作用的文本”[23],而且媒介的挑战是对现实文本发起的现实的挑战。从这几点出发,反话语实践有这样几种方式。

首先是作为解构式阅读实践的反话语。法国思想家德里达认为,“[解构式的]阅读必须一直将目标对准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中他所能控制的部分与他不能控制的部分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作者所没有觉察到的。这种关系是——批判性的(即解构式的)阅读应该得出的一种表意结构——(那就是)试图使看不见的东西变得能够看得见。”[24]媒介反话语即是一种解构式的阅读。它是将西方媒介中所构建的权力——知识话语体系中主动的、人为的、有意识的、再现的东西与其背后的东西(控制与殖民)之间的关系解读出来,发现其必然的联系、其生产和再生产的机制,绘制出这种机制的基因图谱,然后运用自己的话语权力和媒介影响力对其进行基因的改造——批判中的改造,并在这样的改造中培育并传播新的某种人类文明文化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干细胞。

其次是作为“草船借箭”的反话语。诚如理查德·特迪曼所说,反话语是“文化和历史性变化发生的起点。”这是一个现实性的起点,它并非是要自创出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话语——脱离生活现实和脱离认识现实,而是要学会控制和操纵为深受殖民影响的大众接受的“语词、符号和情感”[25]方式,将这些殖民者的外表柔软,实则生硬的“箭蔟”化解、消融,在对帝国主义霸权话语诡计曝光中“借箭”,在消融和重构中颠覆帝国主义话语霸权,并在唤醒本土后殖民群体的批判意识的同时,重塑新的话语领导权。

第三,非殖民化运动。任何对殖民主义的反话语都不是单纯的抵抗,还应该看到从殖民主义开始一直到结束,存在于殖民地人民和文化本身的自我的力量——包括对自我的认同以及为了维护和维持这种认同所贯穿殖民主义整个过程的议程,即非殖民化运动。后殖民理论家比尔·阿什克罗夫特等人认为,“非殖民化是对殖民主义势力的各种形式进行揭示和消解的过程。这包括对来自制度上的和文化上那些隐藏的力量的消解,正是这些力量即使是在殖民地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还维持着殖民统治。”[26]事实上,殖民话语与被殖民的话语之间并不是断裂的:殖民地的暖昧态度使殖民“地位”(即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分裂)变得复杂起来。的特点就是矛盾性,需要革命而又害怕革命;马克思认为真正的革命者是那些无产者,因为他们“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两个阶级的折中点就在于“适度革命”——既要通过这种革命把前殖民者的势力从政治、经济的主导地位上清除出去,使民族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又不能过分革命,以至无产者取代这些“民族精英”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从学术上开启的后殖民反话语的目标就集中在相对于殖民统治时期文化的“更新”话语上。“文化更新”用葛兰西的话来说,“是把知识分子和工人在一种产生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有机的关系?中联合和统一起来的自发组织。通过发挥其协调和中介作用,它帮助工人阶级解放他们自己,并创造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正义的无产阶级社会。简言之,它积极地组织知识分子在工人意识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集体意志?。知识分子通过有组织有步骤地配合革命行动之前的工人运动,在适当的和合理的方向上把新人的活力汇集起来,从而逐渐培养起这样一种…集体意识?。”“文化更新”作为一种新的“集体意识”的培养,一方面绝非继续集中在新殖民主

义的巨伞下,用殖民者的遗产进行脱胎换骨。另一方面它也不是民族主义者提出的简单意义上的回到被殖民之前的状态。因为除了难以发现尚保童贞的文化——即“尚未被触及”的文化样式的假定——外,多元文化的现实的一些后殖民社会中,少数派也提出,只有在多元文化现实下的政府才可以排除对由殖民迁移和契约劳动所带来的离散人口的后裔的偏见和不公。(比如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

在这里,民族主义者碰上了礁石。因此,简单的民族主义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和简单的非殖民化努力一样,所“引发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一样多”。于此,詹姆逊在其著作《文化转向》(1998)中提到,对第三世界来说,如何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找到正确的文化策略,是第三世界文化出路的关键所在。他提出的一种民族寓言式的文化策略是:第三世界国家有必要以一种新的国家主义来对抗这种文化侵略,但绝不是指那仇视外国先进文化的国家保守主义,而是一种将自己国家的状况国际化的开阔胸襟和气度。这个“胸襟”和“气度”绝非虚指,而是在介人世界性的后现代的讨论中,在借鉴西方的后现代思想方法观照自身存在的问题时,要避免跌人现代性的和后现代的西方陷阱,把后现代作为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一个理论和实践契机,后殖民将在此基础上努力将现代也好,后现代也好对“东方”的固定判断及其暗含的非人性的东西颠覆掉,如此则是在很大程度上摆正了自己与它们的关系。

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讲,后殖民反话语“文化更新”是一场新的·、广泛的话语修辞运动。是在对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产品和生产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检讨,承认诸如媒介、小说、散文、戏剧和电视肥皂剧等,都反射着和殖民控制实践的“约会”基础上,巩固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权外,重塑某种代表民族文化发展前途的阶级或阶层的领导权。萨义德等“流亡的”知识分子在第一世界的中心发起了这样的一场后殖民的反话语运动,后殖民理论的旅行过程中必然会因接受沿途的“风光和人文气候”而发生一些变化,对那些身处殖民地的知识分子来说,后殖民理论本身就是进行反话语“文化更新”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对它的传播、散布所进行的,就是“文化更新”的第一步,从现实和修辞上对殖民文化进行反思。紧紧接着的,就是运用来自西方的解构策略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一切非人性的因素后,在不是废墟的废墟上重新进行话语的修辞运动。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注释

[1] [英]戴维,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56页。

[2] [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7页。

[3] [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0页。

[4] [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114页。

[5] [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125页。

[6] [美]克莱德·M·伍兹著,施维达、胡华生译:《文化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22页。

[7]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29页。

[8]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一卷),30页。

[9]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86页。

[10] Fiske,John.Introda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张锦华等译:《传播符号学理论》,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218页。

[11] Fiske,John.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Studies,张锦华等译,《传播符号学理论》,225,226页。

[12] 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0页。

[13] Said,E.(1993)Culture and Imperilism,NewYork: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

[14] 所谓东方学家,是萨义德所概括的那些对所谓“东方”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

[15]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261页。

[16]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262页。

[17]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26页。

[18] Said,E.(1981)Covering Islam:Howd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NewYork:Pantheon Books.

[19] [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40页。

[20] [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39页。

[21] [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87页。

[22] Ashcroft,B.,Criffiths,Gareth·,andTiffin,H.(1999)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Studies,Roufiedge:london andNewYork.PP.6—57.

[23] Ashcroft,B.,Grittlths,Gareth·,andTiffin,H.(1999)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Routledge:london andNewYork.PP.6—57.

[24] 德里达:《关于写作》,158页和163页。转引自[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4页。

[25] [美]罗伯特·戈尔曼编,赵培杰、李菱、邓玉庄等译:《“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重庆出版社,1990年。“葛兰西”P.362,

[26] Ashcroft,B.Griffiths,Gareth.,andTitYm,H.(1999)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Studies,Routledge:london andNewYork.P.63—67.

新闻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功能 一、传播的基本功能: 传播信息 一、传播的基本功能:传播信息 二功能说: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传播可分两种类型:实用性功能与娱乐性功能,即工具性与消遣性。 工具性传播:为了应付环境,顺利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有关的一 切行为; 消遣性传播:充实情绪,消除身心疲劳,见解应付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 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 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个人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主要是为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 组织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从消遣层次开看是调剂组织成员的情绪; 社会层次——从工具性传播来看是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递社会遗产;从消遣性传播来看是提供娱乐; 四功能说社会传播与大众传播 监视环境 协调社会各部分 传递社会遗产 提供娱乐 二、新闻传播的具体功能 正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负功能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与此相联系,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是直接环境,而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到的环境叫“间接环境”,现实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当媒介(有意或无意)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不仅如此还视为现实环境而展开显示的行动,难免制造出悲剧。 二、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麦克卢汉“地球村”理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经跨越时空限制,使信息在瞬间即可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一个小村庄,村民即人类之间的互相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其方便,人们虽然距离遥远却联系日益紧

从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经验讨论中国传媒集团如何走向世界

从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经验讨论中国传媒集团如何走向世界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无论是在理论上、政策上,还是在传播实践领域中,都提出或已经进行了许多的改革。加入WTO似乎又给已经十分火热的新闻改革加了一把火,面对势不可挡的外来媒体集团的挑战,中国的新闻传播媒体不得不作出积极的应对。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我国媒体在未来世界新闻传播市场上应有的位置,这就是本篇论文讨论的重点。在全球化的传媒环境中,中国的传媒集团无疑处于一种相对弱势地位。要发展中国传媒,推向世界,必须认清全球的传媒环境,并顺应其形势在中国发展成为传媒主流,才能再接再厉走向世界,而这一过程中,中国传媒也需要向发展比较成熟的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媒业发展经验学习,才能在发展过程中走稳走好。这种要分外部环境和内部改革两个方面来阐述。 发展传媒业需走集团化 20世纪90年代,世界传媒业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通过合并、购并等主要方式称为巨型化的传媒集团。企业大型化、集团化称为当今国际传媒传媒业最显著的发展趋势。 媒介集团是企业集团在媒介领域的一种存在方式。西方企业集团的历史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市场竞争为企业集团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竞争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产生了带有垄断意义的企业集团。同样,国际的传媒业也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发展的过程。在市场体制下,媒介领域和其他企业集团,这就是媒介集团。最早的媒介集团产生于报业集团,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成为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媒介集团的概念也就扩展到了广播影视集团和网络媒介集团的领域。 媒介企业集团最早产生于欧洲,在欧洲言及媒体,必然触及到多元的、跨国的,巨大的媒体企业集团。目前从全球范围来讲,媒介企业集团借由在重要的信息市场的巨大投资,是全球范围内的媒介生产行为日益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媒介企业集团手里,是一个活跃的角色。著名的国际传媒集团——维亚康母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维旺迪环球集团,迪尼斯集团,新闻集团和贝塔斯曼集团,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现在的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大部分都在于他们是以集团化的形式运营,使传媒各部分资源可以得到合理整合和建构。 现在,中国已形成了巨大的媒介市场。据调查,中国占据了全球受众的20%,拥有电视的家庭数量是美国的三倍。媒介集团化同样被认为是我国媒介走向世界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但媒介集团化应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还是行政命令的结果,并没有取得共识。传媒的发展必须遵循新闻传播媒介自身发展规律,新闻集团化的发展在中国面临更大的问题。 由于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政府对于传媒的意识形态管制比较严格,传媒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内容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化”。所以在走向世界时,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立足于全球化的传媒集团,内容的展现和经营上还依照原来的中国模式,那等待它的必然是失败。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摘要:理性主义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经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各个不同时期后,理性主义得到丰富与发展,并随着理性之光,人类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正确把握理想主义的核心要义,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方文化理性主义影响启示 理性主义,最早在古希腊光辉的历程中显现,随着西方进入封建社会时代,理性虽为自然之光,但必须服从信仰,“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而随着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到来,理性主义复兴了,它促进了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的空前发展。不同的时期,对于理性主义的阐释与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自17世纪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理性主义也有积极与消极的一面,因此辩证地看待理性主义,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一、理性主义的含义 实际上对于理性主义的含义的解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流派对于理性主义的认识有所不同。而现代意义上的理性主义,主要指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它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 [1] 其中对于“理性”的理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方面理性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二、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世界上的很多民族,他们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文明。西方,这个相对于东方而言的国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创造了光辉成就的文化。而其理性主义,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对于西方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其深刻意义。 (一)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文化的故乡。西方哲学在公元前7世纪就诞生于此,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民主政治、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对于理性主义而言,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是西方理性主义的源头。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士,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那就是: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士的观点,或许在我们今天看来很幼稚,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他之前人们总是用原始神话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而泰勒士,是第一个通过理性思维,通过观察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都是潮湿的,因此通过理性的推断出水就是这些潮湿东西的来源。接着是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他提出了逻各斯,它表明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寻找万物的本原,而且通过理性进一步找寻现象背后带有规律的东西。泰勒士与赫拉克利特对于世界本原的看法都是从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理性概括,而作为西方第一个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对于世界本原这个问题的看法上,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这又反映了人类的理性认识进了一大步,证明人们认识事物已能从抽象方面把握。为原子论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确定了理性在认识论上的地位。[2]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的“西方孔子”苏格拉底,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思想,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3]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老师的思想外,他还提出了“理想论”,并从其理念论出发,又提出了他的认识“回忆说”,他认为人的认识只不过是人的肉体降生尘世后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感性经验虽然能够刺激引起这种回忆, 但感性经验又是人的认识的严重障阻, 只有清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

兰州城市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比较新闻传播学》课程期末考试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 为例 学院名称: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新闻学 学生姓名:刘晶 任课教师:杨棪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查 《比较新闻传播学》课程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刘晶专业新闻学班级103 论文题目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为例 总分评阅教师 评价指标及权重评语得分选题(10分) 论文结构(40分) 论文创新性(20分) 论证(20分) 语言(10分)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 ——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 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为例 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2013年12月25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新闻报道,从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这四个方面,对两家媒体报道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中西方媒体在新闻价值、新闻受众观、消息来源的处理、新闻传媒的编排特色四个方面存在差异的结论。通过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比较,认识不同媒介生态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发现我国媒体的不足与弱点,从而有针对地改进、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运作。 关键词: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新华网《洛杉矶时报》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播手段的不断提高,各国之间信息的交互也愈加频繁,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阔,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不同国家的媒体获取他们想知道的信息。但是中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体制、文化差异等不同,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也存在差异。 各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节日更是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对其国家、民族、甚至平民百姓来说都是历史的馈赠,这些节日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之间的来往也越来越密切,对彼此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圣诞节属于西方传统节日,如今在中国已经备受重视,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备受欢迎。然而中国人怎样过西方的传统节日,这一话题也无疑会让西方人感兴趣。因此中西方媒体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这一事件的报道也颇具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市场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市場 岸本美緒 前言 從十六世紀以來,美洲和日本的白銀大量地流入中國--這一事實很久以前已成為明清史研究者的共識。這十多年來,在「全球歷史 (global history)」的研究潮流中,明清中國的白銀吸收力重新為世界研究者所關注。雖然如此,明清中國為甚麼能夠吸收如此大量的白銀?海外白銀給予中國國內經濟以如何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是否依靠海外白銀的流入?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仍然成為研究者們爭論的對象。之所以然,大概因為研究者們對明清時代「市場」的性質沒有在方法論上進行充分討論,各自採用的理論模式之間欠缺反復琢磨的機會。在本文中,筆者對近年來圍繞明清中國白銀流入而展開的論戰(本文中姑且略稱「白銀論戰」),主要從市場性質這一方面來進行初步整理1,儘量弄清各位論者主張背後的市場觀,來摸索解決問題的線索。 白銀論戰的前史 海外白銀流入中國是中國經濟史研究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起步以來的重要問題之一。Blair and Robertson編《菲律賓諸島誌》(1905)、H. B. Morse的《東印度公司中國貿易編年誌》(1926-29)等資料性著作中包含大量有關白銀流入的記載。到了1930年代,小竹文夫、百瀨弘、梁方仲等學者使用這些資料開始研究白銀流入中國的具體經過。當時他們對明清經濟的性質有甚麼看法呢?小竹文夫雖然在他有關白銀流入的論文中沒有明確地討論當時的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另一篇論文中強調近世2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所有的方面來看並不是「封建社會」。小竹認為近世中國人除了「農民式自足性特徵」外,還有「商人式交易性特徵」,他似乎把白銀流入這一事實結合於近世中國商品經濟的自由發展。百瀨弘在他極其翔實的白銀流入研究中也沒有提到明清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國民政府幣制改革前夕發表的題為〈中國銀元的沿革〉的論文中使用「封建」一詞來表示中國政治機構的性質。據他認為,只有清代前期大量從海外進口白銀,「日益發展的內地商業和作為封建專制國家的大清帝國的財政才能順利地進展」;其後在十九世紀,外國銀元充溢於中國市場,「清末幣制呈現世界史上罕見的紛亂狀態」;目前雖然有幣制改革的企圖,但除非徹底變革封建性政治機構和平面性、分散性經濟機構,否則中國的幣制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最早關注到白銀流入問題的這兩位日本學者對明清經濟的說法並非矛盾,可是著重的側面各不相同。海外白銀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體現了「封建」式限制薄弱、相當自由的中國商品經濟之活躍發展,但從另一 1參加論戰的研究者已經各自對以往的相關研究進行整理,筆者收益良多,但就市場性質這一點來說,似乎還有更加深入討論之餘地。 2在這裡小竹所謂的「近世」是指從唐宋之交到清末乃至現代(1930年代)的時代。參看小竹《近世支那經濟史研究》頁34-36。

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

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 新闻媒体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可以被民众启动,形成对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有效制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统治集团所利用,成为政府控制社会的利器。总的来说,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影响舆论、设置议程、政治社会化和监督政府等五个方面。 1.传播信息 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它以源源不断的报道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变动,延伸了人类的耳目,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加强了应付环境的能力。对于政府来说,媒体把信息传播给全社会,不仅有助于消除隔阂,建立共识,而且有助于公民获取关于当前政治事态的信息,成为“有所知的公民”,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信息基础。 我们知道,媒体是进行政治沟通的有效工具,因为它比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更具优势。然而,政治沟通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传播过程。根据拉扎菲尔德(Lazarsfeld)和卡茨(Katz)的研究,信息传播分为两个过程:每个群体的意见领袖(如教师、牧师和专业人士)谨慎地从新闻媒体获取政治暗示,然后他们在日常接触中把这些暗示和观点传给那些不怎么关心政治的朋友们,由此,政治信息就传播给了每个人。从这种意义上讲,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能否深入地影响公众往往依赖于这些意见领袖,他们是政府所必须触及、影响和说服的对象。当然,电视和网络在一宗程序上侵蚀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它们把政治消息直接带进千家万户。 2.影响舆论 舆论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公众对他们共同关心的某个问题所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的汇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各个群体的需求,可以为执政者及其决策提供信息和支持。作为公共权力代理人的现代政府,必须及时对公众舆论作出回应,否则很可能削弱或丧失合法性。 新闻媒体不仅是舆论的表现渠道,而且可以通过对特定事件作广泛而深人的报道以及有倾向性的评论,引起公众对该事件的注意,并动员社会上尽可能多的人就当前话题发表意见,大多数人的意见自然就形成了舆论。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通过信息轰炸和影像刺激,很容易制造出即刻的公众情绪和公众压力。当美国公众看到科索沃阿族难民的图片、洛杉矶四名白人警察对黑人罗德尼·金拳脚相加的镜头、美军机组人员家属哭泣的画面时,他们无需任何文字翻译和理性解释,便会产生情绪的冲动。这种冲动带来的是美国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政治行动的诉求。 在这种媒体制造的即刻公众舆论面前,决策者往往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极易作出错误的决策。1992年,在加州地方法院宣判白人警察无罪后,当地发生严重种族骚乱,布什总统大发雷霆,要求联邦司法部严惩四名白人警察;事实上,当时有多少美国公众(包括总统本人)知道新闻媒体对罗德尼·金被殴事件的扭曲呢?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对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正面报道,对机组人员家属的同情,使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昂;在这种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集体情绪的激发下,美国政府在中国释放其机组人员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而且威胁要向中国派航空母舰,以保护美国飞机在中国境内的侦察活动。 新闻媒体这种影响舆论的功能往往被各国政府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力图引导舆论,使其决策获得公众的支持,或者改变不利于其决策的舆论。正是因为此,“媒体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观察者和信使了,它们更是政府里面的主要演员。它们制造、塑造并常常歪曲决策的信息基础”。 3.设置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agenda—setting theory)认为,新闻媒体通过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够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由此可以设定社会的议事日程,并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压力,迫使政府把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虽然政策问题不是媒体制造出来的,但媒体的新闻报道会使政府重新考虑问题的优先次序。就如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律师劳埃德·卡特勒在《外交》杂志上所说的:“一个问题无论多么紧要,只要没有什

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视角解读西方传媒的本质-最新文档

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视角解读西方传媒的本质 如今的大众传媒在世界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紧密联系,大众传媒的各类活动及影响,均有着其背后的深层意义,因而西方社会科学将大众传媒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更加深广的层面,对大众传媒带给西方社会及其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诸多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及 阐述,而其中大部分的力量均本着批判的精神来看待传媒,以揭示出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下,大众传媒与个人、社会、文化、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本质特征。 、从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视角看西方传媒 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视角主要重视揭示传媒的文化内涵和传媒作为一种文本的特性。西方社会批评理论中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媒介帝国 主义等理论流派均从文化视角对大众传媒进行了批判。其中,法 兰克福学派作为传统批判理论的主流,是第一个将批判学说对准传媒,并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的理论流派,该理论流派主要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及其分析的方法进行对大众传媒的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大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涵盖电视报纸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所制造出的文化称为 “文化工业”,以文化的标准化生产为主要特征,并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对文化工业的定义做了详细表述,西方标准文化生产 的背后隐藏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垄断,而大众传媒在这种垄断社会中体现的是被异化了的文化,是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服 务的千篇一律的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操纵大众意识形态的工具,没有任何自主性的。而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和公共领域理论,他认为交往行动主 要以语言或符号作为媒介,以言语的有效性要求为基础, 相互 以实现理解作为目的的一种潜在解放力,强调以双向理解模式的理

西方文化概论答案

如何理解希腊化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1)从表面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在地域上的推广与扩展,但从实际上看,希腊化时代却是希腊文化精神的衰颓和没落。希腊文化的雄浑壮丽、动人魂魄的悲剧时代结束了,接踵而至的是一个低吟浅唱、醉生梦死的平庸时代。? (2)思想上,希腊化时代产生了犬儒主义、怀疑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噶主义等各种哲学派别,各自主张不同甚至对立,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 (3)希腊化时期的一个闲着特点在于,希腊城邦文化所独具的那种和谐之美出现了裂痕,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原始同一被打破了,从而产生了明显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其结果,一方面是疯狂放纵的物欲,另一方面悲观弃世的神秘,肉体与精神双方都陷入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之中,于是不得不转向东方文化的巨大阴影中去寻求解脱。? 罗马法内容及范围 内容包罗万象,凡属于今天的法律内容都已涉及到。 人法——民法、商法、刑法(与人利益有关的) 财产法——资产法、物权法、经济法 程序法——法律程序,法的本身,法之为法的根据。 使用范围: 公民法——针对公民、并非所有人都是公民,公民指罗马原来的国家本身的人,

有特权,外邦人、奴隶不是公民。卡里卡拉皇帝后来将公民范围扩张。 万民法——针对公民以外的外邦人的法律,常常受帝国版图扩张而不断变换情况。罗马法的意义和价值 是罗马留给后世西方文化最宝贵的财富。它构成了现代西方大陆法学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罗马人忠实于法律,尽管他们暴力、野蛮、堕落,但讲原则,秩序。 2.如何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中理解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中世纪的骑士是一个居于贵族与平民间的社会团体,通常家室和血统来决定其身份。骑士的前身是蛮族统治者的军事仆从—武士,非常的粗野,后在加洛林王朝,武士在教会的教化下变为日益文雅的骑士。? 在基督教的唯灵主义的影响下,在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所表现的那种忠诚、勇敢、高尚、纯洁的骑士精神正好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基督教的骑士都胸怀崇高的宗教理想,不仅对世俗首领(国王)的忠诚,更有一种对天国首领(上帝)的虔诚。在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新兴的骑士理想专注于罗曼谛克的爱情和高雅优美的言行,构成了中世纪盛期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格调。骑士文学中所表现的骑士的三大美德:武士的忠诚勇敢、基督徒的谦恭虔敬,以及对理想中的女性的纯洁爱情,也是基督教努力培育和宣扬的骑士精神,这些对于近代法国上流社会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从法国扩展到整个欧洲。?

东西方媒体的八个不同

东西方媒体的八个不同 一、连续发生假货泛滥、食物中毒等事件后—— 西方媒体:政府应当反省,加大整治、监管力度,不能推诿责任; 东方媒体:公民应该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假货的能力,不要购买过期变质食品。 二、贫困山区的孩子上不起学,要靠乡村教师拼了老命捐助—— 西方媒体:要求惩处相关责任人,这是教育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失职和耻辱; 东方媒体:号召大家学习乡村教师,这是时代的光荣和国家的骄傲! 三、抓了一个大贪官,追回了XX万元巨额赃款—— 西方媒体:这说明监督机制有漏洞,应该反思; 东方媒体:监督部门及时发现问题,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成绩斐然。 四、煤矿屡屡塌方、爆炸—— 西方媒体: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官员引咎辞职; 东方媒体:事故引起了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他怒斥下级、亲笔批示,一定要严肃查处! 五、遇到穷凶极恶的亡命徒—— 西方媒体:提醒广大公民及时报警,避免与歹徒发生冲突; 东方媒体:呼吁广大公民见义勇为、冲上去与歹徒玩命,只有大家一起上、社会治安才能根本好转。 六、辖区一贫如洗,村民们饥寒交迫、看不起病—— 西方媒体:主管官员的支持率严重下降,民众强烈不满; 东方媒体:主管官员政绩卓著,亲自下乡给农民"送温暖",农民们感激涕零、山呼万岁,亲切地把这些官员称作好公仆、领路人、贴心者、父母官。 七、节目编排的原则—— 西方媒体:什么事儿大、什么事儿新鲜什么就排前面; 东方媒体:谁官大、谁的话好听谁就排前面。 八、节目的播出效果—— 西方媒体:节目里的问题很多、很严峻,现实中却很少有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人;东方媒体:节目里总是捷报频传、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实中却有很多上访的人。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5.议程设置理论 答:所谓“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7.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 内容提要:对西方媒介(本文皆略为“媒介”)地位和作用的探讨需要从将其看作单纯的“媒介”中走出来,将其置放到文化发展的生物圈中去考察。如此我们看到,媒介除了给予我们信息和娱乐外,还在媒介着主流意识形态,尤其在殖民主义时期以及当前的文化新殖民主义时期,媒介以其强大的话语权曾经并继续构造着殖民地主体。有过被殖民经历的第三世界,需要从任何简单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或非殖民化运动中走出来,在“新国家主义”的胸襟下,进行一番媒介的反话语“文化更新”的修辞运动,为第三世界的文化发展从媒介角度找到新的思路。 一、实质:媒介帝国主义 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现在的电子媒介时代,媒介介入生活的程度日渐深入。媒介进入生活,已经是常识;当自信于自我思想独立性的人群意识到,自己一出口的东西都是媒介的产品或副产品的时候,媒介已经进入思想。除却它给我们的思想提供各种质素外,它甚至已经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它们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眼睛——代替你去观察,成为人们的大脑——代替你去思考。尤其是当跨国媒体用他们那无所不及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一个问题愈加清晰地推到人们面前:究竟媒介在提供给我们信息和知识以及娱乐的同时,它们还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一句话,如何定性这些西方媒介? 关于此问题,早期传播效果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报纸上充斥的并非简单的战时简报性信息,而是双方敌对阵营如何为自我寻找合理和合法性以及如何弱化对方阵营进行的意识形态宣传大战。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认为,“新闻稿总是带有某种语言和文化的色调,它以信息的形式隐藏着某种思想,并同时隐藏着某种政治。”而从70年代以后的传播学者愈加认识到:“大众传播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或文化都有影响;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影响它对英雄与恶棍的选择,影响它的公共政策与技术。特别是媒介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能对社会变革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早在1965年,非洲独立后的加纳第一任总统、泛非主义(Pan-Africanism)的主要代表,批评家恩克鲁玛(Nkrumah)就曾谈到美国大众传播媒介对非洲的特殊影响:“神奇的好莱坞电影是别有用心的。我们只需要听一听非洲观众在看到好莱坞英雄们屠杀印第安土著人或亚洲人时爆发的喝彩声便可以理解这一武器的有效性。”因此,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指出,“我们在考察新闻学信条习俗时,值得记住的一点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闻流通是有关自由与权力的重大问题。无疑,语言具有巨大的力量。而错误在于人们声称新闻媒介超然独立,没有认识到它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代言机构。事实上,这些信条习俗蒙蔽了我们的眼(像所有神话的诱惑力那样)忽视这些根据的存在。”而学者戴维·巴特勒则更是非常形象且一针见血地指明了媒介的实质,他说,“传播媒介提供了自由的假象,像一条拴在长皮带上的狗,掩盖了约束的现实。”[1] 当传播学者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即,媒介所媒介的就是意识形态,那么,另外一系列问题马上就提出来,是谁的意识形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过程中,媒介是中性的还是其他?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系列争论。 认为现代媒介带来了民主如本雅明。本雅明意识到了媒介的平等主义的推动力。在他看来,“电影把艺术作品带给人民。——在电影中,观众站在镜头的位置上,而不是演员的位置上,这便提升了一种批判姿态。——媒介原则是这样的,即作者与观众并非处于固定不变的等级制位置,而是处于可逆的位置,这从根本上瓦解了艺术维护权威政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电影还提升了一些分析习惯——对本雅明而言,媒介的这些特征促进了平等和解放。”[2] 认为媒介是中性的如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约翰·汤林森(JohnTomlinson)博士。他在其专著《文化帝国主义》中承认媒介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认为媒介问题只不过是文化发展深层结构过程的外设(类似电脑的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服务于电脑,但为电脑的主机所操纵),用汤林森的话来说,“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视作是一种微妙的…种种中介的交互作 用?(interplay of mediations)。所以,我们不妨将媒介视作现代文化的…再现?面,而且媒介占据了支配的地位。”[3]也正是这种支配的地位,使得“媒介是最明显的一个目标,因此也就是最为公众所熟知。但也正是危险之处,由于媒介是那么触目可及,我们也就可能认为媒介的种种问题正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问题,殊不知媒介问题只是更为深层结构之文化过程的指标而已。”[4]而且,“文化的…亲身体验?也包括了家人、朋友的言谈互动过程,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的物质存活经验:吃·、喝、工作、身强体健、性欲、时间流逝的感觉等。”因此他得出结论说,“评估…帝国主义者?的媒介对于另一个文化所产生的诸般效果,最好不要只狭隘地从媒介帝国主义这样的观点看待,——更为适当的做法,很可能必须将文化帝国主义的现象当作是一个远较宽阔的文化变迁过程。”[5]总结汤林森论述的基本观点,即,媒介作为社会思想的“外设”只能是推动这个思想变动的诸多因素之一,媒介自身绝非在实践着是什么媒介帝国主义,媒介如果不小心帮助、促成了什么帝国主义的话,媒介也是“无辜”的,因此,媒介是中性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这里我们需要透过现象、超越现象看到制造现象的机制。既然汤林森博士把文化帝国主义放到了所谓宽阔的文化变迁过程中去,那么,我们就从文化变迁人手来分析媒介中性论中存在的悖论。 美国文化理论家伍兹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当环境的改变需要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时,社会文化变迁的必要条件就出现了。”[6]而清华

西方非理性主义

第十一章西方非理性主义 西方哲学自文艺复兴以来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即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是这三个哲学发展阶段的重要表征。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及其向反理性主义的演进,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本章主要对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演变进行逻辑的分析和揭示。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是与理性主义根本对立的。现代西方不少哲学家一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向非理性问题,宣扬非理性主义,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 一、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西方非理性主义从19世纪初兴起,20世纪中叶达到鼎盛,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得到了延伸和发展。这种社会思潮与传统哲学思想、时代背景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逻辑演变,体现了哲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方向转换和主题转换,深刻揭示了西方现实社会及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的心理状态,当然现代西方哲学家个人对人生的透视和对生活的体验也会融合在这种理论思潮的发展中。 1.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产生 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危机在哲学上的折射和反映。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当时社会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当时影响颇大的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 (1)非理性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非理性主义的普遍确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至此开始,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出现高度激化,两次世界大战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暴露了某些人以强凌弱、称霸世界的野心,从而使人们对用理性和科学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文明产生了怀疑。不但如此,人们还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状:流血、牺牲、毁灭、无家可归……它使人们看到,社会的表面稳定、安全和物质进步,同一切人间事物一样,都是建立在空无的基础之上的,以至于欧洲人像面对一个陌生人一样面对自己。经济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双重袭来,特别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在精神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不仅削弱了人的理性信念,而且在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形成了非理性主义的认识和心理基础。可以说正是这种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条件,孕育了叔本华的痛苦和悲哀,激起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和酒神精神,也迫使萨特走向恐怖和死亡。 (2)非理性主义兴起的自然科学背景

(广告传媒)新闻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 (一)定义: 媒介动作流程图新闻传播媒介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静态的或动态的任何物体和物体排列。 (二)新闻媒介的类型 i. 报纸 ii. 广播 iii. 电视 iv. 互联网 v. 通讯社 vi. 手机 (三)分类说明下: I、报纸 ①报纸是视觉媒介 ②报纸的保存性强 ③报纸的选择性强 ④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⑤报纸的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因而时效性较差 ⑥报纸借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 ⑦报纸的感染力较弱,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逼真。II、广播

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广播声音符号的优势和劣势始终相伴;声音语言的口头化是得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样做深度报道。 总结起来,就是:广播视听觉媒介,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广播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广播渗透性好,影响面广,可以不受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III、电视 电视与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拥有的收受者最多,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介。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而它另一突出特点是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收受人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普遍收受的时代。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更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及时效应。它不仅使得观众的现场干增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部分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事实上电视不能展现自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 测试题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测试题 满分: 100.0分得分:100.0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 1. 民主最初出现时,是个好的词语。正确 A.正确 B.错误 2. “巴西奇迹”是指1950-1963年之间很短的一段民主时期。正确 A.正确 B.错误 3. 民主的口水战,其原因是公民参与在参与的量、质、层次、范围上有所不同。正确 A.正确 B.错误 4. 基辛格是以研究中国而出名的。正确 A.正确 B.错误 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是指政治权威是不是行之有效,即政治合法性问题。正确 A.统一问题 B.体系发展问题 C.经济建设问题 D.参与问题 2. 多数政治学家都承认,政治发展的研究难以摆脱研究者()的影响。正确 A.价值观 B.利益 C.人生观 D.世界观

3. ()给政治发展下的定义是“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正确 A.派伊 B.亚里士多德 C.亨廷顿 D.阿尔蒙德 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亨廷顿对政治发展的理论阐释中,著名的公式有()。 正确 A.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 感 B. 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 治参与 C.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 稳定 D.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 2. 当今,政治交谈/协商频繁主要通过( )等实现。正确 A.短信平台 B.网络论坛 C.聊天工具 D.微博 3. 关于中国的假设失灵的解释包括:( )。正确 A.市场经济导致自由民主 B.中产阶级成为政治发展的动力 C.多元化导致社会动荡、统治失灵 D.公民社会发展,与国家抗衡 E.

西方主要新闻传播理论

西方部分经典理论 1.风险社会理论 贝克所说的风险,指称的是完全逃离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相伴随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它们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风险概念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风险社会的概念意味着:(1)风险既非毁坏也非对安全的信任,而是“虚拟的现实”;(2)一种具有威胁性的未来变成了影响当前行为的参数;(3)风险直接地和间接地与文化定义和生活是否可容忍的标准相联系,它涉及“我们想怎样生活?”这一价值判断;(4)“人为制造出来的不确定性”暴露了国家——政府控制风险能力的匮乏;(5)当代的风险概念关涉知识(knowledge)和不意识/无知识(unawareness/non-knowledge)的某种特殊的综合;(6)新的风险类型可能同时是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7)日常的认识遮蔽了危险的传播和活动,因此知识和风险的潜在影响之间存在差距;(8)风险社会的概念消除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2. 媒介功能理论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概括的传播“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美国社会学家C?R?赖特提出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 3.媒介社会麻醉理论 “社会麻醉”是典型的传播功能的失调。拉氏和默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每天在读,在看,在听,在思考,但是,他们很容易把这些活动当作现实行动的替代物。他们有兴趣,有知识,接受了众多的信息,也有关于未来的种种打算,但是,当他们听完广播,看完电视,读完报纸以后,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二战”后,西方媒介内容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社会麻醉”的观点在此背景下被提出。而随着大众传媒日益发达,这种现象愈加严重。针对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情形,清水几太郎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的社会,大众媒介的信息潮水裹挟着广大受众,使他们丧失了对重要的公共事物的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众传播对现代人来说成了一种“心理暴力”。 在这些学者所处的时代,他们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主流媒体报刊和广播的,而到了今天,电子媒介和网络大行其道,高效率的传播能力、海量信息和广泛的普及,使这种“社会麻醉作用”有增无减。当下社会的人们在各种媒体的包围下,艰于呼吸却又乐此不疲,他们或是感觉不到媒体的“麻醉”,或是甘心被“麻醉”。他们的视线被媒介所牵引,心智空间被媒介完全占据,成为媒体操纵下的“提线木偶”;他们从媒介的虚拟空间中寻找满足感,情感和思想的起伏变化都以媒体内容为“脚本”;他们的现实欲求被不断地刺激和放大,社会行动能力却在不断降低。在《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一书里,美国精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结合重点必考知识点)

简答题: 希腊文化的特征 古希腊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物方面:(1)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和谐是美。神只是理想化了的人。(2)人文主义。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 .(3) 理性主义. 希腊人是奔放的理性色彩还是比较突出的(4)悲剧性。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5)雄伟性.这点是上面一点的延续。悲剧不是侧重写悲,而是写悲壮雄伟。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较强。语言高亢,句式短促。 简述宗教改革的特点简述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主要流派和历史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1)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3)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主观原因)(4)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直接原因) 宗教改革的出现的主要派别:路德教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一,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发展.第三,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形成新教派,出现新的宗教分布格局.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在那些方面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主要精神实质:人性的解放,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和影响 地理大发现是指15~18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1627年的一幅世界地图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后,争议又起,再次订立条约,西班牙独占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则将亚洲、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之后,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几乎将欧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尽。由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黄金流入西班牙)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航海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