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3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试

人教版选修3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试

人教版选修3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试
人教版选修3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试

人教版选修3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国家曾参与战后第二、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有()

①澳大利亚②日本③加拿大④新西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3.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①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创国之一和积极的实践者③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④中国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第一要务,扩大对外开放⑤中国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20世纪以来,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深刻教育了各国人民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某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面是学生所举的例子,错误的是()

A.欧盟的成立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欧盟各国的和平共处

B.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

C.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战争冲突不断

6.下列对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B.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担任大会主席

C.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

D.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7.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有()

①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恐怖主义猖獗④分裂势力和极端势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列关于“二战”结束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不是第一次高潮中的事件

B.第二次高潮的中心在美国

C.第三次高潮中,参加者强调“欧洲应该置身于超级大国的核冲突之外”,建立“无核区”D.人民群众是各次运动的主力

9.1988年安理会全年共召开55次正式会议,1992年突破了100次大关。现今,安理会每年的会议基本上都在150次左右。安理会每年举行会议次数的增多反映了()

①国际局势的复杂化②安理会职权扩大③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④安理会效率低下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包括()

①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②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经是人心所向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④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2.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

B.趋向缓和

C.和平和动荡并存

D.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加剧

13.1945年10月,51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①各国主权平等②各国都可在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③各国善意履行宪章义务④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⑤不得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4.下列有关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个国际组织产生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帝国主义战争结束前后

B.均为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前后

C.国际联盟为帝国主义战争结束后,联合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前后

D.国际联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前后,联合国为帝国主义战争结束后

15.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①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比和平重要②发展中国家亟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著名歌曲《Give Peace A Chance》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A.演唱者是世界著名歌手

B.作者是著名反战人士

C.歌词通俗易懂,脍炙人口

D.人们渴望世界和平

17.读下图,其中不属于同一个主题的是()

A.①

B.④

C.②

D.③

18.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A.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整个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19.进入新世纪后,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全球化的挑战,人类社会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②加强国际合作③充分发挥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④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力量⑤以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不鲜。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表明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表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的一首民谣《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在四处飘荡:“花儿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女孩摘走了,女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男孩娶走了。男孩都到哪里去了?变成士兵打仗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

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抗议力量逐渐壮大,为了阻止战争机器的继续开动,黑人民权运动、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也纷纷汇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反战运动。

全国各界人士都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抗议运动或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作为一个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的总统,约翰逊离开白宫。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出现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响。

(2)概括指出20世纪后半期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经过磋商,中、苏、美、英于1944年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了会议。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理由是中国没有参加会议。美国方面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会议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议案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

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补充3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会议虽然在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会议拟订《联合国宪章》的基础。——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开幕报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的背景,指出美、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补充建议被接受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端,势将决裂者,应将此事提交仲裁……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联合国宪章》第一章第1条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宗旨是什么?

(2)为什么国际联盟没能制止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3)请你谈谈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雕塑。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两次绕开联合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请回答:

(1)“铸剑为犁”“枪口打结”的主要含义是什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哪些方式实现雕塑表达的美好愿望?

(2)材料二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2003年11月20日,20万英国民众抗议美国总统布什访英,高喊“布什回家去”“结束对伊占领”“要和平,不要战争”等口号,并合力将高约3.7米的布什手持导弹头的塑像拉倒。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根据文字和图片材料分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参加了战后第二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参加了战后第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

2.【答案】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A错误;第一次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是《大西洋宪章》;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故C 错误。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D项表述反映了联合国的活动状况。

【解析】D

3.【答案】D

【解析】题干要求回答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表现,以此来说明中国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①②③④⑤都是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的表现,因此答案为D 项。

4.【答案】D

【解析】解题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照各选项。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类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既制约了战争的爆发,又要求共同发展。南北差距扩大使发展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5.【答案】D

【解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根源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领土和主权问题。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是争夺石油资源。

6.【答案】C

【解析】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于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7.【答案】C

【解析】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势力、分裂势力和极端势力等。

8.【答案】A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第一次高潮中的事件。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及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项在教材小字中有所说明:“学生、妇女、工人、宗教界人士等都是运动的主要力量。”该项正确说明三次高潮的特征;B、C两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安理会按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行使职权;会议的多少不能说明效率的高低。因

此②④表述错误。

10.【答案】A

【解析】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解决一些带有全球性的问题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的解决,故①正确;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灾难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人心所向,而避免悲剧重演则成为各国的共同责任,故②④正确;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依赖日益加深,故③也正确。

11.【答案】A

【解析】许多国家支持,说明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公敌,④正确;强调各国应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可以看出①正确;本·拉登被击毙不能说明恐怖主义的土壤被铲除,恐怖主义不是全球化的主要障碍。故正确答案为A项。

12.【答案】B

【解析】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本题考查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A、C表述不够完整;D项属于1991年前的争霸形势。苏联解体后,局部动荡有所增加,但和平是主旋律。

13.【答案】C

【解析】①③④⑤都是联合国各成员国必须遵循的原则;②错误,只有美、苏、英、法、中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上拥有否决权。

14.【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国联和联合国建立背景的掌握。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的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因而只有C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在掌握和平与发展的含义以及面临的问题时,注意结合当今的国际局势理解在“和平与发展”中,不能简单地说谁最重要。

16.【答案】D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反战和平运动广泛开展的时代,这首歌反映了人们的心声,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17.【答案】B

【解析】题中①②③所反映的主题是和平;④反映的主题是威胁和平的因素——恐怖主义。

18.【答案】B

【解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国内容易产生社会动荡,也会给外部势力提供干涉的借口,所以贫困会导致冲突。B项符合题目要求。A、C两项强调战乱、冲突与和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本题的意思正相反,而本题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否对政治局势的影响。D项表述正确,但只强调了经济这一个方面,没有表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9.【答案】D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排除⑤,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0.【答案】D

【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取代了过去的对峙与斗争。D项说法正确,揭示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内容。A项说法错误,B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C项与此无关。

21.【答案】(1)历史背景:世界大战尤其是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未来的发展,求和平、共发展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社会矛盾激化。影响:影响了美国总统竞选;迫使美国签订和平协定。

(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发展;亚、非、拉美等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作为反战和平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崛起,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反战运动的出现是由历史和现实两个原因构成的,历史上对二战所带来灾难的反思和对战后和平的渴望,现实原因为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带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引起了美国人民的不满,社会矛盾的激化。结合材料内容战争导致了约翰逊总统失去民心而离任,尼克松上台后实行全面收缩可以得出影响:影响了美国总统竞选;迫使美国签订和平协定。第(2)问结合所学,从和平因素的增加这个角度来考虑可以得出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中国崛起,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等角度回答。

22.【答案】(1)背景:二战后期国际联盟失去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

态度:苏联排斥中国加入;美国赞同中国加入。

目的:维护本国利益,称霸世界。

(2)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评价:中国加入联合国是由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决定的,中国的加入有利于维护世界

和平。

【解析】

23.【答案】(1)反对战争,制止侵略。

(2)国际联盟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制止侵略的可能性;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

(3)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等方式,减缓国际冲突,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用和平方法依据正义及国际法的原则,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稳定国际形势。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保持各国间之和平”“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等归纳答案;第(2)题根据国联规定原则的不足及英法等大国的外交政策去分析;第(3)题可结合联合国的影响去分析。

24.【答案】(1)“铸剑为犁”:联合国要努力维护和平,把战争的武器变为创造财富的工具,造福全人类。“枪口打结”: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组织维和行动。

(2)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进一步增强安理会在维

和方面的作用;加快联合国改革。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图文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第(1)问从图片中“铸剑为犁”“枪口打结”等信息中归纳答案。第(2)问阅读材料二,理解其中含义,然后回答。

25.【答案】(1)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依然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2)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3)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了新的发展,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

【解析】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基础知识总结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学习指导 一、单元知识概要:学习本单元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把握: 1.把握一条基本线索:20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联合国的成立及其维持和平的活动,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运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世界和平起到的推动作用,都是之中努力的体现。 2.突出四个重点内容:(1)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2)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3)和平与发展是历史与时代的呼唤;(4)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 3.理解一个重要观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二、重难点解析: 1、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1)不同作用:①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摆在首位,但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复兴德国军国主义等,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②国际联盟高举反共、反对民族独立旗号,对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对国际共运和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③国际联盟一直为大国操纵, 无视小民族利益;联合国(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第三世界国家发挥了重大作用。 (2)原因:①建立基础不同。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联合国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②组织方式不同。国际联盟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大国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③国际形势特点不同。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 形成,亚非拉美第三世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2、对“五大国一致”原则的理解。 (1)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理会在实质性问题上实行“五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态度一致。 (2)大国一致性集中体现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上。当然,大国不会任意行使否决权干扰安理会的活动,否决权不得用于阻止对争端的自由讨论,而当安理会有所行动时,就要运用“五大国一致”原则,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 (3)“五大国一致”原则吸取了国联因大国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崩溃的教训,大国间的合作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4)“五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性,有利于解决一些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但也因为不利于中小国家的利益而多受批评。 3、联合国“维和行动”及其作用。 (1)“维和行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是联合国第一次维和行动。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联合国向中东地区派出第一支维和部队,割开交战的埃以双方。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已经遍及亚、非、欧、拉丁美洲。 (2)作用:“维和行动”实际上是以联合国的权威派少量军警人员控制或消除局部冲突。它有助于控制局部性冲突的升级,减少战争灾难,但是它无力阻止战争的发生,也难以消除局部冲突。 4、正确认识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 (1)从历史上看,二战之前苏联是世界上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在帝国主义汪洋大海包围之中,仍能够和平共处。(2)冷战开始后,美国宣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水火不容,是因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力图称霸世界,视苏联和反帝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敌手而采取遏制政策。所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相容,其实质是社会主义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水火不容。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能够和平共处,在面临共同威胁时还可能结盟,就像二战中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样。 (4)今天我国就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国家之间能否和平共处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是否相同。 5、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1)广泛性:从运动的参与者看,知名人士、文化人士、青年学生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 (2)民主性:反战运动以集会、游行示威等和平抗议活动为主,基本上是合法斗争。召开了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和世界和平理事会,并发表宣言,提出了原则。 (3)普遍性:运动范围涉及世界各国以及众多的国际组织。

浅谈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浅谈和平发展与当前国际关系 11国英(1)班严雪 111333070347 摘要:地球村”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认同。但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分享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全球问题的困扰和挑战。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问题正严重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高度警觉和全球治理。 关键词:和平发展国际关系霸权主义关系经济影响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关系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力度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当前的国际形势总体情况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虽然韩朝两国一直纠纷不断,但是对和平发展的影响不大,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二、当前的国际关系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1、地区的动乱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2、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3、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17干戈不息升级演练北师大版

第17课干戈不息 升级演练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动荡的原因错综复杂,以下哪些因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动荡? ( )。 ①地理位置重要②大国的插手③水资源的争夺 ④石油资源之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下列说法不符合巴以局势的是( )。 A.宗教信仰不同是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B.双方不断争斗,陷入“以暴制暴”的怪圈 C.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 D.该地区和平进程曲折反复 3.右图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在美国的斡旋下,哪两个国家(政权)的代表握手言和?( )。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C.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D.以色列和纳米比亚 4.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5.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行动称为( )。 A.“白色方案” B.“巴巴罗萨计划” C.“虎!虎!虎!” D.“沙漠风暴” 6.某兴趣小组想探讨伊拉克战争的过程,他们列出了几组主题词。符合题意的是( )。 A.美国、科索沃、种族清洗 B.美国、萨达姆、杀伤性武器 C.中东、以色列、巴勒斯坦 D.英国、尼赫鲁、蓝孔雀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干戈不息的战争仍然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干戈不息的战争”主要有( )。 ①中东战争②海湾战争③科索沃战争④伊拉克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当代的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问题成了世界的焦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动荡不安,战火频仍。仔细观察下列一组有关中东问题的漫画。 请回答: (1)你认为图1中的中东乱局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2)图2中的“我”指的是“中东和平”,“你”指的是哪一国家?你能揭示出这幅漫画的真实寓意吗? (3)现在,中东问题矛盾错综复杂,和平道路曲折而漫长。你能试着为图3中的“和平鸽”寻找出路吗?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漫画中中东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和平与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问题资料 一、历史条件和背景(摘自《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外部挑战及对策研究》郭晓东,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2.20)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属于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判断,是指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突出、最活跃的基本矛盾和根本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一国选择发展道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以历史的眼光理性地分析了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趋势,全面地揭示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地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为和平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逻辑前提和重要保证。 1、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分析 20世纪70年代后期,尽管两极对抗的冷战格局依然存在,但世界潮流正在发生自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由紧张逐渐趋于缓和,美苏两强的关系也由激烈对抗转向寻求对话;民族国家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成为制约大国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各国经济合作加深,相互依赖性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望逐渐取代"战争与革命”的激情成为世界人民的普遍价值认同。邓小平高瞻远瞩,准确地把握住这种影响世界发展全局的大趋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前途和命运的两大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通过分析美苏力量的对比变化,认为随着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为中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了理论准备。1977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通过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做出了“可以争取延缓战争爆发”的判断。1983年3月,邓小平在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中对未来世界性战争进一步作出大胆预测:“大战打不起来,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 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987年5月,邓小平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明确指出“对于总的国际形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邓小平逐步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1984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谈到:“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首次将“和平”与“发展”视为影响国际社会的两大突出问题。同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再次强调:“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从而将“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1985年3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正式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其中,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1988年12月,邓小平与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会谈时,再次提出南北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并着重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将和平与发展表述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并成为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战略高度、全球视野重新思考中国在新时期的发展问题,从而为和平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前提。 2、江泽民关于时代主题的分析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主权国家 1、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 2、分类:按国家性质划分,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1)主权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和生命和灵魂 2)国家主权的特性: 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两者关系: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两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4、主权国家的权利: 1)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2)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3)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4)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5、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二、国际组织 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 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地位: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3、分类:以主体为标准,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 以地理范围为标准,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以职能为标准,分为一般性的和专业性的。 4、作用: 1)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2)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b、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c、 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三、联合国 1、性质: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作用:A、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B、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四、中国与联合国关系 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2)中国在世界裁剪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解析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提示与建议:要学生探究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和平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的含义、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原因及中国政府的主张。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认识战后和平局面、正确认识发展问题,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能使学生结合现实国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事例,分析国际形势,理解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做法。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问题。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主张的和平崛起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对当今国际形势做了认真分析之后作出的正确决策,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中国的发展富强,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1、本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有三目内容 第一目讲: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引出人类渴望和平,关注谋求发展 第二目讲:“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此目的逻辑顺序为:和平问题的含义—→为什么维护和平—→和平问题成为时代主题—→战后世界和平局面——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发展问题的含义——为什么要重视发展——发展问题成为时代主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现状 和平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第三目讲:“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此目的逻辑为: 解决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努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总之,本框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和平、发展的含义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现状及主要障碍;三是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2、本框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的含义、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原因及中国政府的主张。 难点:认识战后和平局面、正确认识发展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采用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 用③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④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 A.美、苏“冷战”的加剧 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D.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 3.“9·11”恐怖事件后,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十美 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其原因是( )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②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③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 ④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有人这样介绍下图所示国际组织:“该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 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起了积极作用。”下列哪些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 ①时间②地点③性质④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 却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03年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 战争,说明( )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软弱无力

4.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好题严选精练 1. (2019河南)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材料强调() A. 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 2.(2019菏泽)“它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处理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联合国 B. 欧洲共同体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3. (2019 通辽)“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 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 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 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4. (2019阜阳模拟)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苏联人追求的是不战而胜。……我们也应追求不战而胜。……没有等到1999年的到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共已经不战而败。“苏共不战而败”导致了() A. 美国称霸世界的局面形成 B. 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C. 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知 识 点: 期末考核 得 分: [75] 试题分值: 100.0 学生答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三)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旧的安全观是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安全观。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持久和平。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只有倡导这新的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 (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一)D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一)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宪章》宗旨的是 A . 协调国与国间的行动 B . 大国一致 C . 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D . 平等友好 【考点】 2. (2分)联合国成立初期一度受到美国的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联合国逐渐摆脱了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但20世纪90年代末期又遭到了美国的挑战。联合国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 苏联从逐渐强大到解体 B . 美国一度衰落又重新强大 C . 第三世界崛起并逐渐强大 D . 国际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考点】 3. (2分)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原则不包括 A . 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B . 使用武力手段制止战争 C . 维护民族自觉的权利 D . 协商解决各国间的争端 【考点】 4. (2分)(2016·淮南模拟)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安理会() A . 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B . 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C . 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 . 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考点】 5. (2分)联合国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涉及的领域不包括 A . 维护世界人权 B . 防止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 C . 推动地区和平 D . 为各国选择政治制度 【考点】 6. (2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是() A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 大国强权政治 C . 美苏战时同盟 D . 各国主权平等 【考点】 7. (2分) 1988年联合国安理会全年共召开55次正式会议,1992年突破了100次大关;现今,联合国安理会每年的会议基本上都在150次左右。联合国安理会每年举行会议的次数增多,反映了() ①国际局势更加复杂②安理会职权扩大③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④安理会效率低下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考点】 8. (2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 . 战争与革命 B . 和平与发展 C . 科技与创新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当代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2)认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 (3)树立全球观念,尊重世界多样性,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观念。 (4)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三、教学内容 第一目: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这部分对20世纪世界的和平形势作概括性的描述,并配有一幅“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照片。同时引述了有关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数据的资料。安排这些材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当代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关知识。通过对比20世纪上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变化,认识时代主题的转换,即从“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使学生明确二战后,要和平是时代的主流,发展也是时代的主流。其中设的四个问题是贯串整个框题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寻求答案,启动自己的思维,主动建构知识。 (1)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有何不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两度惨遭世界大战劫难;20世纪下半叶,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 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最基本、最主要的原因是战后一切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增长,而且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2)根据上述材料,应如何概括当代和平与发展的形势? 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与此同时,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3)当今世界是否已经解决了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4)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第二目: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六单元_和平与发展_单元测试_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图片中属于联合国的标志是()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B、D三项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的标志。 2.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C.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C项最符合题意。 3.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并专门成立了() A.国际红十字会 B.联合国维和部队 C.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D.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专门成立了非殖民化特委会,故选D。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主要说明当今联合国() A.真正起到了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 B.不需要考虑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 C.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时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或改革 D.所有决议都必须经过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先审议并一致通过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过于绝对;B项说法不符合联合国创立的宗旨;并非所有决议都必须经过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审议并一致通过,D项错误,故选C。 5.“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段材料选自() A.《人权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B、D两项涉及到对儿童、妇女权益的保护;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对人权的关注,题干所述是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 6.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1950年召开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就要求() A.销毁并停止制造核武器 B.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C.进行全面裁军 D.禁止核能研究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950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发表了“斯德哥

谈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论断。科学观察和分析时代的特征,正确估量和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战略的选择和确定 正文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大战是20世纪前半期留给我们的时代印记。20世纪以前,人类从未有过“世界级”的大战,但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将3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这场从欧洲开始的冲突,使约185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然而,仅仅过了20年,大战再次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几乎无一幸免,约6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二战后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对世界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它先后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第四点计划”,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格林纳达

和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 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污、向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在中国边境集结重兵、制造事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全球范围内,苏联打破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争,世界人民慢慢的认识到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两次战争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这就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与此同时,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都开始出现分化,矛盾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作者:————————————————————————————————日期: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张春兰0710012919)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主要讲授《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当今时代的两大问题——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包括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以及威胁世界和平、妨碍全球发展的因素;还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本课是在结合学生对当今世界局势的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在课件上通过图片、文字等展示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与和平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不合理性,让学生们在充分了解当今世界格局的基础上理解并树立起热爱和平的价值观,能够明白并拥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知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结合时政分组讨论,发表自己对当今世界热点时政的看法,使学生们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起积极思考、放眼望世界的国际视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世界中的一份子,自己也可以并且应该关心时事。 2、学情分析 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并不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永远一帆风顺、和平无忧。本课旨在借历史教训以及当今时代潜在的威胁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因素向学生们表明维护世界和平以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让学生对当今国际局势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如今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国内外的各种时政,但是当他们接触到这些信息时,没有对事件本身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容易人云亦云。因此,通过对本课知识的讲解,可以让他们对一些概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进而可以用来分析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理性思考,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能就一些时事确立起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资源分析 在众多学科当中,政治这一科目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得最紧密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新闻都可以作为课堂上的教学素材,结合知识点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而且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知识进行讲解,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这些事件和知识点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 )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 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南北问题。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而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提出的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政治问题,而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和平与发展是有条件的,相互联系的和相互影响的。 主题介绍 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才能维持正常的经济往来,顺利实现各自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争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战争不仅使战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它还导致运输瘫痪和国际贸易中断,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证。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经贸往来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具体而言,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并有可能抑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1.邓小平同志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前的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观。首先,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了世界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和投资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同时,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和激烈竞争,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发展问题。其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世界政治结构的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呈现出相对和平发展的趋势。尽管世界不是和平的,战争仍在某些地区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正在逐步增加。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简而言之,世界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合作,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这已成为时代潮流。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大体上说,20世纪可以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后半个世纪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换。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被表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提出,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或世界主流。 第一,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利益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发展不但关乎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此外,当今世界面临许多突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了和平与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进程仍然坎坷曲折。首先,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近十多年来,就先后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其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企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选修3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选修3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课程要求】 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4、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知识结构】 一.联合国: 1.地位: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特点:权威性、广泛性、代表性)。 2.背景:①酝酿于二战中,反映了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②国际联盟瓦解,呼唤新的国际组织;③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是人们对和平的向往;④是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3.创建历程:①提出设想:1941年,美、英签署的《大西洋宪章》; ②名称由来: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③公开宣告:1943年,美、英、中、苏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④正式命名:苏、中、美、英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⑤确立原则: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及否决权; ⑥签署宪章:1945年,51国开会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⑦正式成立:1945年10月,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⑧总部设在纽约。 4.性质: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治性的国际组织,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5.宗旨: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 (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等国际问题,即发展问题。) 6.原则:①会员国主权平等; ②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③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④禁止会员国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7.主要机构: ①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②联合国大会(审议机构):最主要的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开会一次。每个会员国拥有一票表决权。重要议案需2/3多数通过。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③安理会(维和机构):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它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开始由11国组成。非常任理事国1965年以前只有6个国家,后来才改为10个国家)。其中常任理事国有中、法、英、美、苏(1991年以后是俄罗斯联邦)五国,拥有“否决权”,实行五大国一致原则;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推选,任期两年,每年改选5个。 ④秘书处(行政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其产生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任命。 ⑤经济社会理事会:反饥饿、反疾病、反愚昧; ⑥人权理事会:保障人权; ⑦托管理事会:1994年11月1日正式停止运作; ⑧国际法院(司法机关):在海牙。 8.主要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