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最新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最新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1. 简介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和

方法,来操纵企业的财务报表,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并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因此,盈余管理也被称作“盈利操纵”,而财务报表因此遭到“美化”。本文将会对近

年来相关的盈余管理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盈余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文献一

标题:盈余管理对企业股票波动的影响

该文献是一篇实证研究论文,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利润,并且使得企业在上市时股票价格明显高于真实价值水平。同时,盈余管理对股票的价格波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当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实现利润的提高时,会导致流通股票价格的波动增加。

2.2 文献二

标题: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后果:一个实证研究

该文献探讨了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盈余管理会明显影

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同时,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利润、提高管理层的激励奖金时,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盈余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2.3 文献三

标题: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企业制度环境与中介机制的影响

该文献主要分析了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企业制度环境与中介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运用盈余管理进行利益分配的企业,其财务绩效较差。同时,企业制度环境和中介机制的改善对抑制盈余管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4 文献四

标题:外部盈余管理监管对中国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

该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盈余管理监管能够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减少企业的操纵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多种途径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加强盈余管理监管也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途径。

3. 结论

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的盈余管理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可以看到,企业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存在种种问题,比如影响到股票价格波动、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等等。因此,加强盈余管理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而企业自身也应该抵制盈余管理的行为,做到合法经营和规范运作。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盈余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 广泛关注。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些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其主要目的是 提高公司利润或财务业绩,包括利用会计规则和会计原则的灰度地带,选择会计政策和处 理方法以实现预期的财务结果等。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 盈余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其对财务报表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 盈余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盈余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公司经营者利用会计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 报表的结果,以取悦股东和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紧密联系,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不断变化和升级,涉及到货币资产估值、待摊费用资产和存货计价等方面。随着公司治理制度的落实和会计准则的制定,盈余管理 也逐步被规范和限制。然而,现代财务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导致盈余管 理行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 2. 盈余管理的类型和手段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其类型可以分为收入管理、成本 管理和资本管理三类。收入管理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控制收入的 数量和时间,以达到提高盈利的目的,例如推迟收取费用、使用加速收入等方法。成本管 理则是在控制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成本或者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降 低成本,从而达到提升盈利的效果。资本管理则主要侧重于资本的运用和管理,包括从财 务角度对投资决策进行优化和规划,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来调整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及提 高股价等。 3. 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盈余管理的实行往往会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首先, 盈余管理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即同样的业务交易在会计处理上产生的财务报 表可能会存在差别,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效益。其次,盈余管理的存在也会影响财务报 表的可比性,使得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的财务比较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盈 余管理的实行也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的质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 司的信誉和声誉。 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 都对公司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制定了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公认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分别制定了《证券法案》和《公认会计准则》,对于公司的会计和财务报表管控进行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此外,各国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组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来操纵盈余的过程。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更好的显示,以便吸引投资者和股东,或者达到某些财务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将综述盈余管理文献,分析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动机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估计方法和假设等手段,来控制盈余的大小和时机,以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加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盈余管理行为通常涉及正盈余管理和隐藏盈余管理两种类型。正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会计政策和假设,来提高盈余,以此来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回报率。而隐藏盈余管理则是指公司通过选择保守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来延缓或减少盈余,以此来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者规避潜在的负面影响。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市场动机是指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的关注,从而提高股价,推动股价上涨的目的。契约动机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某些财务契约或者避免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而管理层激励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激励机制中设定的目标或者获得激励报酬,进行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及研究方法 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报告质量,以及投资者和股东的决策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盈余管理不当会导致财务报告失真,从而影响投资者和股东的评估,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和股价表现。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盈余管理通常采用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模型、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通常采用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考察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影响。理论模型则通常以假设和数学推导的方式来研究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结果。而案例分析则是采用具体公司或者特定行业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影响及成因。 三、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作为财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文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者们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围绕盈余管理的动机、方法、影响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美国的Sloan(1996)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盈余质量”概念,强调了盈余管理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影响。而 Beaver(1968)、Healy(1985)等学者则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影响,发现了盈余管理对公司股价和股东回报率的影响。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商业银行由于其所在的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其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使得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不同于普通的工商企业,自2017年我国财政部 对《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了修订以后,商业银行的利润形成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成为学术领域研究的 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国内外的文献展开研究,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股份制公司,从行业角 度出发其作为国家金融行业的核心,并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商业银行的任何动 作都会引发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变化。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大多数是来自于吸收的存款,这就会导致银行在风险收益以及委托代理过程中的 风险比一般行业上市企业高。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 或通过规划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旨在引导基于公司经营业绩进行决策的利益关系 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Healy,1999)。盈余管理对投资方的利益及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具有深远的价值,不但包括正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负面的影响,为了深化其正面影响并控制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对盈余管理予以监管及限制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实施监管的先决条 件即明确管理盈余的基本概念。 盈余管理研究兴起于世纪年代,是世界性的一个难题。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这给证券市场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 不利影响。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和 盈余管理的对象等方面也与一般企业不完全相同,因此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研 究有利于丰富盈余管理的研究内容。另外,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商业银行 的长期发展是有害的,不但阻碍了商业银行的长期规划,伤害投资者利益,甚至 对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都存在着严重的威胁。2017年4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 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通知,对金融资产的 分类、重分类和减值等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商业银行盈 余管理研究开展极不充分,与现实中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复杂活跃并不相适应,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全面探究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研究的演进与发展,挖 掘现有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突破的方向。 二、盈余管理的理论方法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 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 的操作手段。一般来说,虽然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一旦确定会计政策后,便不 能随意变更,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够变更会计政策。由于各企业自身所经营 的业务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各不相同,所以会计准则也为企业管理者准备了再选 择的机会。只要企业能够达到进行会计政策再选择的“门槛”,就可以变更会计政策。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机制使企业乐于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 更来进行盈余管理。 (2)应计项目的调整和操纵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选择特定的会计政策,以便调整收入和支出,从而影 响其盈余水平。盈余管理在公司治理、财务会计、公司绩效评价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公司的经营和投资者的决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则是一个备 受关注的问题,各种学术研究也反复探讨和研究了这一问题。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因素进行研究文献综述,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提炼出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1.财务报告透明度 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指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并且能够清晰地 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盈余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研 究指出,当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较高时,公司做出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会减小,因为这些 行为容易被揭露,从而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利益。而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财务报告透明度 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受到市场监督、监管力度和公司特征等因素的影 响。 2.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和监督机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一些研究发现,公司 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有着显著的影响,当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越完善、董事会独立性越高时,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而且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作用并不 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行业、地区和公司特征都可能对其影响产生变化。 3.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 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济环境较为繁荣、市场竞 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盈利和市场地位,会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 一些研究表明,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公司会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以应对 外部压力和实现自身利益。而且一些行业和市场特征也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需要针 对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4.管理层激励机制 管理层激励机制是指公司为了激励管理层而设立的薪酬、激励计划和奖励机制。管理 层激励机制对盈余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往往与其盈余 管理行为密切相关。当管理层的薪酬与公司盈利水平挂钩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进行盈余 管理行为,以获取更高的薪酬和奖励。而一些研究也指出,管理层激励机制对盈余管理的 影响可能会受到行业、市场和公司特征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不同的会计和财务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盈余,以达到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的目的。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在企业 运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在满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 度地实现盈利最大化,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本文将综述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相 关文献,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影响因素、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又称盈余操纵,是指企业对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额进行人为操控,以达 到企业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操纵可以包括对收入和费用的虚增或减少,以及对资产和负 债的操纵,从而在会计报表中呈现出所期望的盈余水平。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 种欺诈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在一定 程度上,盈余管理是企业对外隐藏真实盈余水平的一种手段,是违反企业财务透明度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实践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 1. 管理层奖酬制度:过高的管理层奖酬制度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的出现。管理层为 了获取更高的奖励,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盈余的操控,以实现奖酬水平的提高。 2. 股东需求压力:上市公司股东通常会有对于盈余水平的期望,高盈余水平可能会 带来更高的股价和股利分配。企业管理层为了顺应股东的期望,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 高盈余水平,满足股东的需求。 3. 税收政策: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盈余管理中会考 虑到税收的影响。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减少利润,以降低税负。 4. 监管压力: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准确性有一定的要求,企业可能会 受到监管压力影响,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监管的要求,或者规避监管的风险。 5.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对企业盈余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 竞争优势,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呈现更好的盈余水平,以吸引投资者和潜在合作伙伴。 经济周期: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经济低迷期间, 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减少亏损或者提高盈余水平,以应对市场环境的挑战。 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收入和费用的虚增或减少、资产和负债的操纵等方面。具体 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据统计,国内外已有数千篇文献探讨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以下是其中几篇代表性文献的综述。 第一篇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该文献从动机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盈余管理研究。其认为,盈余管理的动机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环境和公司管理层的私利考虑。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内部因素(如公司规模、经营行业、公司经营策略)、公司外部因素(如股东结构、法规环境、政治环境)等。 第二篇是《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汇总分析》。该文献主要研究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认为,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公司对盈余进行积极管理,相关的企业绩效表现会更加突出,但一旦盈余管理手段不当,可能存在违规行为,进而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篇是《盈余管理和股权结构的关系》。该文献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股东结构较为分散的公司,更容易出现盈余管理情况,因为掌握盈余信息的概率较高。此外,股权激励机制、财务风险等因素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 第四篇是《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综述》。该文献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其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对于防止和遏制盈余管理行为至关重要。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可引导公司管理层采取透明、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从而有效避免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然而,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职权制造虚假报表,进而进行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及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内部因素、公司外部因素、股权结构、企业治理结构等,其影响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注意相关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中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中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外盈余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以便更好地归纳总结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盈余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然后对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进行综述。最后,我们将总结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空白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规划交易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式,来改变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水平,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行为。盈余管理在国内外公司中普遍存在,它既有可能提高企业的价值,也有可能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因此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 在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中外 盈余管理的定义和范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其中国外学者Schipper(1989)提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 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运用职业判断来编制财务报告的行为。而国内学者陆建桥(1999)则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财务报告操控。(2)中外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原因。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很复杂,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政治动机等。其中,资本市场动机主

要是为了迎合分析师的预期,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契约动机则是为了满足债务契约的要求,避免违约风险;政治动机则是为了避免政治成本,例如避免税收惩罚、政府管制等。(3)中外盈余管理的技术 和方法。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政策选择、交易规划、关联方交易等。其中,会计政策选择主要是通过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政策来实现盈余操控;交易规划则是通过改变交易的时间和方式来影响盈余水平;关联方交易则是通过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来影响盈余水平。(4)中外盈余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启示。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的 发展,盈余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未来研究可以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探讨有效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当前,虽然有一些研究提供了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但仍存在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探索更加准确和实用的方法,以提高对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其次,需要深入研究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和企业特征如何影响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 之间的关系。最后,需要加强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体的盈余管理研究。这些市场和经济体的公司治理机制、会计准则体系和监管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为了满 足某些需求,采取各种手段对盈余进行操纵或管理的行为。盈余管理文献对于盈余管理行 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旨在揭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方面,学者多从利益冲突和约束不足的角度进行分析。Stockman (1988)研究发现,CEO的激励机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导致CEO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而Holmstrom(1982)则指出,高度授权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这一授权进行盈余管理,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学者还从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 机。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管理和费用管理两个方面。收入管理主要包括销售价格 调整、产品成本分配、资产负债调整等方式。Dechow et al.(1995)的研究发现,化解风险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收入管理,以避免利润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费用管理主要包括费 用减少、支出延后、资本化开支等方式。Graham et al.(2005)的研究发现,企业在盈余质量较低、盈余不稳定的情况下,倾向于进行费用管理。 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盈余管理文献的研究重点之一。先前研究表明,盈余管 理对企业价值、投资决策和财务报表可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利影响。Burgstahler和Dichev(1997)的研究发现,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在后续期间的市场价值表现较差。Watts 和Zimmerman(1986)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企业的融资能力。盈余管理还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信息,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 靠性。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 重要议题,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CEO的激励机制、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等多个方面。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来自利益冲突和约束不足,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管理 和费用管理两个方面。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投资决策和财务 报表可靠性等方面。盈余管理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样本选择偏误、数据获取困难等。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和管理方式。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作者:孙晓蕾 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11期 摘要:盈余管理作为一个妙趣横生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尝试从多个角度并采取多种方法去解释盈余管理的动因、寻找具体手段、探究它会带来什么经济后果以及抑制盈余管理的机制。至今为止,学者们已经取得丰厚的成果,为了梳理这些结论,本文试图划分多个角度对以上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以后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经济后果;机制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1.机会主义动机 (1) IPO动机 从IPO的盈余管理实施方式来看,已有研究发现IPO企业会采取分类转移(陆军伟等,2019)、关联交易(马方和王曦,2016)、操纵性应计(蔡春等,2013)、构造真实交易(肖力,2014)等方法。 从IPO的盈余管理实施时间来看,已有研究发现IPO公司会在上市之前三年(肖力,2014)、当年(祁怀锦和黄有为,2016)和之后三年实施盈余管理(肖力,2014)。 (2)增发与配股动机 从增发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增发企业发行前和发行后都存在应计盈余操纵(Teoh 等,1998); 从配股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配股要求发生变化的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也会发生变化(陆宇建,2003);还有学者围绕配股后业绩下降这一现象,发现正是由于在配股前存在操纵利润行为(陆正飞和魏涛,2006)。 (3)避免虧损动机 从避亏动机是否存在来看,有学者采用盈余分布法研究发现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吴联生,2007),

从避亏动机大小来看,相比发现,上市公司这一动机大于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吴联生,2007); 从亏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规律来看,有研究发现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损益较为容易被操控(张昕和杨再慧,2007)、如果有希望将今年的亏损转为盈利时,常常采用在第四季度增加盈余的方式,但如果即使不能扭转今年的局面,也会采用该方式为以后年度做准备(张昕,2008)。 (4)内部薪酬契约动机 从任职角度看,已有研究发现为了保证职位安全,高管会调高公司的盈余(DeAngelo,1988);还会选择在即将不再为公司服务的时候即任职期快满时操纵公司盈余(Dechow和Sloan,1991);还可能在公司即将被收购之前和私下协助收购公司“入侵”公司,采用的就是调低公司盈余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留任或是上升职位或是丰厚的薪酬(王克敏等,2014)。 从薪酬角度看,已有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为了获取权益性超额薪酬,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康进军等,2020);当公司当年的利润比高管们的最高薪酬还要高的时候,也会有盈余管理的情况法发生(Holthausen等,1995);还有学者基于中小制造业企业研究也发现,高额的薪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陈汉龙,2022);对此,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高额的薪酬不仅不能抑制盈余管理,反而还会助长这种行为,其中,信息不对称为高管们提供了这种条件,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姚卜丹,2022)。 从内部薪酬差距来看,大量文献认为,该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杨志强等,2014;胡凌云,2019),但是稳定性的机构投资者会缓解二者的正向关系,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胡凌云,2019)。但学者杨薇等(2019)和何薇等(2021)的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即内部薪酬差距减少盈余管理,而对于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他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杨薇等(2019)认为是外部监督机制发挥了作用,而何薇等(2021)认为是出于巩固自身地位的考量,或者说是为了应对其他高管的威胁和挑战。 从外部薪酬差距来看,已有研究观点较为一致,发现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高管薪酬差距较大时,也会造成盈余管理的现象(罗宏等,2016;李玉霞,2016),但是他们的思路不同,罗宏等(2016)认为攀比动机是主要原因,而李玉霞(2016)认为高管感到不公平性才是主要原因。李玉霞(2016)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二者的正向关系会更显著,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 2.非机会主义动机 (1)传递信息观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引言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公司如何通过会计手段来 管理盈余水平,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盈余管理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不合法的,合法的 盈余管理可以使公司更加透明、公正,帮助公司规避一些风险,提高盈余质量,而不合法 的盈余管理则可能会误导投资者,损害公司利益。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 究现状和成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盈余管理是公司通过会计手段调整盈余水平,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它源于信息不 对称、合约成本等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拥有更多的内部信息, 而投资者只能依靠公开的财务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公司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盈 余管理,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合约成本理论认为,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 在着各种合约关系,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减少合约成本。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如多元回归 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检验盈余管 理与公司特征、市场环境等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揭示盈余管理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 约束盈余管理。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也会影响盈余管理的程度。公司规模、盈余水平、成长性等因素也被证实与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 在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方面,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一定程度 的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减少不稳定性,提高盈余质量,从而提高公 司价值;但也有研究认为,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损害公司利益,最终对公司绩效产生 负面影响。

盈余管理 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 摘要:盈余管理作为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重要话题,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手段研究的描述也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盈余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盈余管理有更深的理解,为从事盈余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概念动机 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虚假信息问题连续暴露出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虚假报告或者会计信息造假遭到证监会的处罚和停牌。这可能只是会计造假的冰山一角,但是足以说明盈余管理的普遍性。正确地把握盈余管理的概念,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方法本身就有很多种解释,清晰地去搭配一种动机和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shoudu是困难的。因此,本文回顾现阶段已经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手段,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国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 西方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诸多不同意见,主要呈现以下三种: 1.美国会计学者William R Scott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

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2.美国会计学者Katherine Schipper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 3.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职业的判断改编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因此盈余管理就产生了。这种观点也是最被普遍认可的。 (二)国内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 陆建桥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 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他的观点是盈余管理会增加或减少会计数据上的报告收益,从而影响相关利益人的决策。 孙铮、王跃堂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他是基于管理层利用会计制度的缺陷这一方面考虑的。 而宁亚平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进行盈余操纵,使得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虽然不会改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现金流量,但通过对会计盈余数据的调整,来完成利益调整的过程。

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盈余管理和审计风险感知作为财 务管理和审计领域的重要议题备受关注。盈余管理是公司利用会计政 策和估计来操纵财务报表,以达到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 司财务状况的认知。而审计风险感知则是审计师对审计对象存在的潜 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并据此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盈余管理和审计风险感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 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和全球金融市场的 不稳定,人们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审计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深入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影响因 素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加强财务报表的透 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借此 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本文也将对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揭示盈余管理实践对审计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为审计实务和监管政

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盈余管理对审计风险感知的影响路径和机制,探讨盈余管理行为如何影响审计师对企业盈余质量的评价及审计风险的判断;(2)探讨审计师个体和团队特征、工作经验、工作动机等因素对审计风险感知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审计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3)总结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和思路。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学术界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关系的深入理解,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务操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 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是当今企业管理和审计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这一领域的意义在于促进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化,提高审计机构对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的财务造假风险,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深入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的影响机制,为审计机构提供更为有效的审计策略和方法,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通过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为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盈余管理和审计领域的挑战和问题,推动相关研究和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国内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国内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实证研究较多,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营利性的企业,且以上市公司为主要代表。本文主要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和盈余管理的研究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由于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和会计人员主观判断、会计政策等的不同规定,盈余管理成为众多企业为了不同目的而操纵财务报告等的重要部分,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使分析师预测和投资者判断存在偏差,误导投资者投资,给资本市场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对现实规制盈余管理和盈余管理审计无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前景。 一、国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国外盈余管理的研究早于国内,且研究方法和动机方面明显成熟于国内,国外的文献综述按企业性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营利性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第二部分为非营利组织的盈余管理研究。 (一)营利性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1.概念 在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中,Schipper、Healy和Walhen、Scott等学者的研究较具有代表性。其中,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为了获得某种利益,对会计披露时进行干预,这种干预行为是具有倾向性的;Healy和Walhen 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伴随着企业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发生的,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在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改变财务报告,误导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了解并影响其判断结果;而Scott对盈余管理的解释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企业管理者为了在如一些成本及借款合同中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会计政策中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一种行为,另一方面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从契约观这一方面出发,即公司在面临一些应急状况时,企业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达到契约中的规定条件,在维护契约各方利益的同时来保护自身以及企业的整体利益;还有的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或者延迟确认收入,计提减值准备,调控研发费用和广告费用等支出的形式来平滑利润,来满足不同时期财务报告的要求。 2.动机 目前来说,国外相关学者对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主要有几个方面:(1)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上市公司影响公司股价,迎合分析师预测或者企业自身的收益筹划;(2)满足管理者的报酬激励以及债权人要求的报告盈余标准(3)达到监管要求的动机,即逃避行业监管和反托拉斯监管。 Deniz Igan,Marcelo Pinheiro(2012)通过开发一个关于收益操纵、分析师预测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模型,得出了内部人持股的程度影响企业的管理收益,并且盈余管理也导致了不乐观的分析师报告错误,进而导致机构投资者积极的交

盈余管理的国内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的国内文献综述 作者:王霞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6期 摘要: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或者效用最大化,经常对财务报告加以修饰,盈余管 理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相关学者 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01 一、盈余管理动机的国内研究 葛家澍(1999)认为企业会由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发行股票、减少纳税、政绩以及推卸责任这些方面的动机导致信息失真[1]。 1.资本市场动机 肖力(2014)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上市前三年与上市后三年内每年都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并 且也会每间隔一年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还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比应计盈余管理对IPO 后的长期经营业绩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2]。黄俊等(2016)研究发现当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拟上市公司的IPO审核通过率与上市前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宋鑫等(2017)研究发现在大股东参与下的定向增发中会存在定价偏离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大股东 在定向增发之前存在着负向的盈余管理活动[4]。 2.契约动机 路军伟等(2015)研究发现薪酬激励的强度越大,高管越喜欢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与真 实盈余管理[5]。王云等(2016)研究发现,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负债结构比成熟期更高,负债水平与盈余管理的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高璐(2017)认为,激励效应与共谋效应同时作用于独立董事的现金薪酬,公司的盈余管理会随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增加而增加[7]。 3.政治成本动机 孙雪娇等(2016)研究发现在会税差异分布的高分位阶段盈余管理与避税行为正相关,而在 低分位阶段两者不相关[8]。 二、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 1.公司治理机制因素 崔海红(2016)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拥有学术背景和政府从业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大清洗动机具 有抑制作用[9]。杜兴强等(2017)研究发现女性高管、盈余管理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同时监管强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10]。 2.外部审计因素。曹琼等(2013)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系;审计费用越高,对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抑制作用越明显[11]。阮滢等(2017)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不会受到审计监督的影响[12]。

国内外对盈余管理概念、动机和手段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盈余管理概念、动机和手段的研究综述 刘樱花/广东科技学院罗仁武/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大地特勘分公司 【摘要】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的概念、动 机和手段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推动盈余管理研究。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手段 在过去的20多年间,西方学者已经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大多以实证研究为主,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模型,形成了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 学者也针对国内现实情况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然而, 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未成熟,在多个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国内 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梳理。 一、国外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目前,国外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一致性的描述,主要有“经济收益观”(Economic Income Perspective)和“信息观”(Information Perspective)两种。 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一书中 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 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这里所指的盈余管理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一种调节,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收益观”。“经济收益观”认为,会计的目的是为了 通过特定的会计确认、计量等程序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在这一观点下,被管理的盈余是“真实收益”与报告收益的偏差。 1989年,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hipper)在信息观的基础上将盈余管 理理解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 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信息观”认为,在 市场竞争不完全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经济世界中,任何会计方法都不可能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会计盈余的功能是向投资者传递某种有助于判断和估计经济收益的“信号”,而不在于 经济收益本身。这意味着会计盈余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西方会计学者认为,主要包括报酬契约动机、债务契约动机、政治成本动机和职位安全动机。 (1)报酬契约动机 希利(1985)在《会计与经济学》杂志发表的“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中认为,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成经营现金流量(OCF)、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和操控性应计利润(DA),由于对经营现金流量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二者合计为 非操控性盈余)的调节难度较大,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通过调节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达到管理 盈余的目的。 1995年,加弗尔等在《会计与经济学》杂志中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分红计划与收益管理关系 的附加证据”的文章。该文章以102家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这些公司在1980-1990年 间主观应计项目与分红计划约束之间的关系,再一次测试了盈利基础分红计划下管理激励对 操纵盈余的影响,从而扩展了希利的假设,并完善了希利的测试方法。 (2)债务契约动机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研究。在概括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在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讨论了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论部分总结了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公司绩效、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研究现状、启示、展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盈余管理是财务报表中的一种行为,旨在通过调节盈余水平,以实现公司在外部利益相关者面前所展示的形象。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如何被操纵的,从而提高对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损害公司未来的利益,导致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的股价和市值,甚至对整个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可能会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盈余。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对 于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的 影响因素,需要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 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公司的盈余 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同时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信 任。 1.2 研究意义 盈余管理作为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公司经营管理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 好地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盈余管理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公 司的财务表现和市场价值,因此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 司治理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对公司财务报告的 真实性和透明度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影响 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具体而言, 本研究的目的包括: 1. 剖析盈余管理的定义,明确盈余管理的内涵和范围,为后续研 究打下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