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成为了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盈余管理是指

企业采取一系列手段,如账务操作等手段对企业报表上的数据进行人为的干预,以达到达

到一定的目的,例如降低所得税负担,掩盖企业减少盈利、经营困难的事实等等。因此,

盈余管理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和公司治理,而且会造成金融市场的不健康发展。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是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企业特征、市场规模、监

管要求和企业治理四个方面来综述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

企业特征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Yu et al. (2015) 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融资结构、经营业绩和所有权结构对于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此外,Fang et al. (2016) 的研究表明,企业发生投资关系和合并收购后,都会增加盈余管理行为的机会。

这说明企业特征在盈余管理问题中具有很大的影响。

监管要求是影响盈余管理的另一个因素。中国证监会规范了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标准,加强了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从而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Lee et al. (2012) 的研究发现,对于那些行为规范不严格的国家来说,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普遍。这说明监管

要求对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选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企业治理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Wang et al. (2013) 的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反腐败、股东集中度、财务政策、董事会规模等因素均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的行为。因此,企业治理是影响盈余管理的关键。

盈余管理行为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企业改

进财务决策,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为监管机构制定措施、加强对盈余

管理行为的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盈余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 广泛关注。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些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其主要目的是 提高公司利润或财务业绩,包括利用会计规则和会计原则的灰度地带,选择会计政策和处 理方法以实现预期的财务结果等。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 盈余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其对财务报表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 盈余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盈余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公司经营者利用会计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 报表的结果,以取悦股东和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紧密联系,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不断变化和升级,涉及到货币资产估值、待摊费用资产和存货计价等方面。随着公司治理制度的落实和会计准则的制定,盈余管理 也逐步被规范和限制。然而,现代财务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导致盈余管 理行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 2. 盈余管理的类型和手段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其类型可以分为收入管理、成本 管理和资本管理三类。收入管理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控制收入的 数量和时间,以达到提高盈利的目的,例如推迟收取费用、使用加速收入等方法。成本管 理则是在控制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成本或者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降 低成本,从而达到提升盈利的效果。资本管理则主要侧重于资本的运用和管理,包括从财 务角度对投资决策进行优化和规划,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来调整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及提 高股价等。 3. 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盈余管理的实行往往会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首先, 盈余管理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即同样的业务交易在会计处理上产生的财务报 表可能会存在差别,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效益。其次,盈余管理的存在也会影响财务报 表的可比性,使得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的财务比较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盈 余管理的实行也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的质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 司的信誉和声誉。 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 都对公司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制定了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公认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分别制定了《证券法案》和《公认会计准则》,对于公司的会计和财务报表管控进行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此外,各国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组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来操纵盈余的过程。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更好的显示,以便吸引投资者和股东,或者达到某些财务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将综述盈余管理文献,分析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动机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估计方法和假设等手段,来控制盈余的大小和时机,以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加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盈余管理行为通常涉及正盈余管理和隐藏盈余管理两种类型。正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会计政策和假设,来提高盈余,以此来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回报率。而隐藏盈余管理则是指公司通过选择保守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来延缓或减少盈余,以此来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者规避潜在的负面影响。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市场动机是指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的关注,从而提高股价,推动股价上涨的目的。契约动机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某些财务契约或者避免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而管理层激励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激励机制中设定的目标或者获得激励报酬,进行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及研究方法 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报告质量,以及投资者和股东的决策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盈余管理不当会导致财务报告失真,从而影响投资者和股东的评估,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和股价表现。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盈余管理通常采用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模型、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通常采用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考察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影响。理论模型则通常以假设和数学推导的方式来研究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结果。而案例分析则是采用具体公司或者特定行业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影响及成因。 三、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作为财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文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者们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围绕盈余管理的动机、方法、影响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美国的Sloan(1996)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盈余质量”概念,强调了盈余管理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影响。而 Beaver(1968)、Healy(1985)等学者则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影响,发现了盈余管理对公司股价和股东回报率的影响。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选择特定的会计政策,以便调整收入和支出,从而影 响其盈余水平。盈余管理在公司治理、财务会计、公司绩效评价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公司的经营和投资者的决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则是一个备 受关注的问题,各种学术研究也反复探讨和研究了这一问题。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因素进行研究文献综述,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提炼出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1.财务报告透明度 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指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并且能够清晰地 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盈余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研 究指出,当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较高时,公司做出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会减小,因为这些 行为容易被揭露,从而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利益。而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财务报告透明度 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受到市场监督、监管力度和公司特征等因素的影 响。 2.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和监督机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一些研究发现,公司 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有着显著的影响,当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越完善、董事会独立性越高时,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而且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作用并不 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行业、地区和公司特征都可能对其影响产生变化。 3.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 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济环境较为繁荣、市场竞 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盈利和市场地位,会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 一些研究表明,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公司会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以应对 外部压力和实现自身利益。而且一些行业和市场特征也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需要针 对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4.管理层激励机制 管理层激励机制是指公司为了激励管理层而设立的薪酬、激励计划和奖励机制。管理 层激励机制对盈余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往往与其盈余 管理行为密切相关。当管理层的薪酬与公司盈利水平挂钩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进行盈余 管理行为,以获取更高的薪酬和奖励。而一些研究也指出,管理层激励机制对盈余管理的 影响可能会受到行业、市场和公司特征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不同的会计和财务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盈余,以达到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的目的。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在企业 运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在满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 度地实现盈利最大化,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本文将综述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相 关文献,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影响因素、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又称盈余操纵,是指企业对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额进行人为操控,以达 到企业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操纵可以包括对收入和费用的虚增或减少,以及对资产和负 债的操纵,从而在会计报表中呈现出所期望的盈余水平。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 种欺诈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在一定 程度上,盈余管理是企业对外隐藏真实盈余水平的一种手段,是违反企业财务透明度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实践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 1. 管理层奖酬制度:过高的管理层奖酬制度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的出现。管理层为 了获取更高的奖励,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盈余的操控,以实现奖酬水平的提高。 2. 股东需求压力:上市公司股东通常会有对于盈余水平的期望,高盈余水平可能会 带来更高的股价和股利分配。企业管理层为了顺应股东的期望,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 高盈余水平,满足股东的需求。 3. 税收政策: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盈余管理中会考 虑到税收的影响。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减少利润,以降低税负。 4. 监管压力: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准确性有一定的要求,企业可能会 受到监管压力影响,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监管的要求,或者规避监管的风险。 5.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对企业盈余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 竞争优势,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呈现更好的盈余水平,以吸引投资者和潜在合作伙伴。 经济周期: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经济低迷期间, 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减少亏损或者提高盈余水平,以应对市场环境的挑战。 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收入和费用的虚增或减少、资产和负债的操纵等方面。具体 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据统计,国内外已有数千篇文献探讨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以下是其中几篇代表性文献的综述。 第一篇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该文献从动机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盈余管理研究。其认为,盈余管理的动机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环境和公司管理层的私利考虑。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内部因素(如公司规模、经营行业、公司经营策略)、公司外部因素(如股东结构、法规环境、政治环境)等。 第二篇是《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汇总分析》。该文献主要研究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认为,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公司对盈余进行积极管理,相关的企业绩效表现会更加突出,但一旦盈余管理手段不当,可能存在违规行为,进而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篇是《盈余管理和股权结构的关系》。该文献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股东结构较为分散的公司,更容易出现盈余管理情况,因为掌握盈余信息的概率较高。此外,股权激励机制、财务风险等因素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 第四篇是《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综述》。该文献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其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对于防止和遏制盈余管理行为至关重要。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可引导公司管理层采取透明、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从而有效避免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然而,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职权制造虚假报表,进而进行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及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内部因素、公司外部因素、股权结构、企业治理结构等,其影响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注意相关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中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中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外盈余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以便更好地归纳总结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盈余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然后对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进行综述。最后,我们将总结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空白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规划交易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式,来改变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水平,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行为。盈余管理在国内外公司中普遍存在,它既有可能提高企业的价值,也有可能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因此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 在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中外 盈余管理的定义和范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其中国外学者Schipper(1989)提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 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运用职业判断来编制财务报告的行为。而国内学者陆建桥(1999)则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财务报告操控。(2)中外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原因。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很复杂,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政治动机等。其中,资本市场动机主

要是为了迎合分析师的预期,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契约动机则是为了满足债务契约的要求,避免违约风险;政治动机则是为了避免政治成本,例如避免税收惩罚、政府管制等。(3)中外盈余管理的技术 和方法。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政策选择、交易规划、关联方交易等。其中,会计政策选择主要是通过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政策来实现盈余操控;交易规划则是通过改变交易的时间和方式来影响盈余水平;关联方交易则是通过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来影响盈余水平。(4)中外盈余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启示。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的 发展,盈余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未来研究可以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探讨有效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当前,虽然有一些研究提供了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但仍存在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探索更加准确和实用的方法,以提高对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其次,需要深入研究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和企业特征如何影响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 之间的关系。最后,需要加强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体的盈余管理研究。这些市场和经济体的公司治理机制、会计准则体系和监管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与动机方法

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与动机方法 企业盈余管理是公司内部管理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公司如何处理利润和盈余。盈余管 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增加或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改变计会计估计和政策等。企业盈余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他们决定了企业的盈余政 策以及资本分配,这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经济表现,也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公司有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在这方面,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以期从各个角度深入了解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法。本文将对企业盈余管理文献 综述与动机方法进行探讨。 一、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部分,一直是会计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经济学家和会计 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方法以及对公司价值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2. 盈余管理动机 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规避税收、调整业绩期望、保持贷款协议、管理股票市场反应、激励经理履行协议、规避财务困境等。 3. 盈余管理方法 在盈余管理方法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最著名的是所谓的“盈余操纵”(earnings manipulation)和“盈余真实性”(earnings quality)的研究。盈余操纵是指公司通过会计手段来操纵盈余,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例如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 或者操纵奖金。而盈余真实性则强调了企业的盈余质量,即公司的盈余是否能真实反映公 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方法 1. 规避税收 税收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动机,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减少税负,以提高公司 的经济绩效。在这一方面,公司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如适当调整盈余的时间或者通过改 变会计政策等,来规避税收。 2. 调整业绩期望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为了满 足某些需求,采取各种手段对盈余进行操纵或管理的行为。盈余管理文献对于盈余管理行 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旨在揭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方面,学者多从利益冲突和约束不足的角度进行分析。Stockman (1988)研究发现,CEO的激励机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导致CEO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而Holmstrom(1982)则指出,高度授权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这一授权进行盈余管理,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学者还从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 机。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管理和费用管理两个方面。收入管理主要包括销售价格 调整、产品成本分配、资产负债调整等方式。Dechow et al.(1995)的研究发现,化解风险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收入管理,以避免利润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费用管理主要包括费 用减少、支出延后、资本化开支等方式。Graham et al.(2005)的研究发现,企业在盈余质量较低、盈余不稳定的情况下,倾向于进行费用管理。 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盈余管理文献的研究重点之一。先前研究表明,盈余管 理对企业价值、投资决策和财务报表可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利影响。Burgstahler和Dichev(1997)的研究发现,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在后续期间的市场价值表现较差。Watts 和Zimmerman(1986)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企业的融资能力。盈余管理还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信息,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 靠性。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 重要议题,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CEO的激励机制、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等多个方面。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来自利益冲突和约束不足,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管理 和费用管理两个方面。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投资决策和财务 报表可靠性等方面。盈余管理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样本选择偏误、数据获取困难等。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和管理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引言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公司如何通过会计手段来 管理盈余水平,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盈余管理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不合法的,合法的 盈余管理可以使公司更加透明、公正,帮助公司规避一些风险,提高盈余质量,而不合法 的盈余管理则可能会误导投资者,损害公司利益。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 究现状和成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盈余管理是公司通过会计手段调整盈余水平,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它源于信息不 对称、合约成本等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拥有更多的内部信息, 而投资者只能依靠公开的财务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公司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盈 余管理,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合约成本理论认为,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 在着各种合约关系,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减少合约成本。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如多元回归 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检验盈余管 理与公司特征、市场环境等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揭示盈余管理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 约束盈余管理。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也会影响盈余管理的程度。公司规模、盈余水平、成长性等因素也被证实与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 在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方面,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一定程度 的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减少不稳定性,提高盈余质量,从而提高公 司价值;但也有研究认为,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损害公司利益,最终对公司绩效产生 负面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作者:孙晓蕾 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11期 摘要:盈余管理作为一个妙趣横生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尝试从多个角度并采取多种方法去解释盈余管理的动因、寻找具体手段、探究它会带来什么经济后果以及抑制盈余管理的机制。至今为止,学者们已经取得丰厚的成果,为了梳理这些结论,本文试图划分多个角度对以上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以后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经济后果;机制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1.机会主义动机 (1) IPO动机 从IPO的盈余管理实施方式来看,已有研究发现IPO企业会采取分类转移(陆军伟等,2019)、关联交易(马方和王曦,2016)、操纵性应计(蔡春等,2013)、构造真实交易(肖力,2014)等方法。 从IPO的盈余管理实施时间来看,已有研究发现IPO公司会在上市之前三年(肖力,2014)、当年(祁怀锦和黄有为,2016)和之后三年实施盈余管理(肖力,2014)。 (2)增发与配股动机 从增发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增发企业发行前和发行后都存在应计盈余操纵(Teoh 等,1998); 从配股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配股要求发生变化的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也会发生变化(陆宇建,2003);还有学者围绕配股后业绩下降这一现象,发现正是由于在配股前存在操纵利润行为(陆正飞和魏涛,2006)。 (3)避免虧损动机 从避亏动机是否存在来看,有学者采用盈余分布法研究发现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吴联生,2007),

从避亏动机大小来看,相比发现,上市公司这一动机大于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吴联生,2007); 从亏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规律来看,有研究发现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损益较为容易被操控(张昕和杨再慧,2007)、如果有希望将今年的亏损转为盈利时,常常采用在第四季度增加盈余的方式,但如果即使不能扭转今年的局面,也会采用该方式为以后年度做准备(张昕,2008)。 (4)内部薪酬契约动机 从任职角度看,已有研究发现为了保证职位安全,高管会调高公司的盈余(DeAngelo,1988);还会选择在即将不再为公司服务的时候即任职期快满时操纵公司盈余(Dechow和Sloan,1991);还可能在公司即将被收购之前和私下协助收购公司“入侵”公司,采用的就是调低公司盈余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留任或是上升职位或是丰厚的薪酬(王克敏等,2014)。 从薪酬角度看,已有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为了获取权益性超额薪酬,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康进军等,2020);当公司当年的利润比高管们的最高薪酬还要高的时候,也会有盈余管理的情况法发生(Holthausen等,1995);还有学者基于中小制造业企业研究也发现,高额的薪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陈汉龙,2022);对此,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高额的薪酬不仅不能抑制盈余管理,反而还会助长这种行为,其中,信息不对称为高管们提供了这种条件,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姚卜丹,2022)。 从内部薪酬差距来看,大量文献认为,该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杨志强等,2014;胡凌云,2019),但是稳定性的机构投资者会缓解二者的正向关系,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胡凌云,2019)。但学者杨薇等(2019)和何薇等(2021)的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即内部薪酬差距减少盈余管理,而对于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他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杨薇等(2019)认为是外部监督机制发挥了作用,而何薇等(2021)认为是出于巩固自身地位的考量,或者说是为了应对其他高管的威胁和挑战。 从外部薪酬差距来看,已有研究观点较为一致,发现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高管薪酬差距较大时,也会造成盈余管理的现象(罗宏等,2016;李玉霞,2016),但是他们的思路不同,罗宏等(2016)认为攀比动机是主要原因,而李玉霞(2016)认为高管感到不公平性才是主要原因。李玉霞(2016)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二者的正向关系会更显著,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 2.非机会主义动机 (1)传递信息观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研究。在概括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在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讨论了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论部分总结了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公司绩效、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研究现状、启示、展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盈余管理是财务报表中的一种行为,旨在通过调节盈余水平,以实现公司在外部利益相关者面前所展示的形象。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如何被操纵的,从而提高对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损害公司未来的利益,导致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的股价和市值,甚至对整个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可能会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盈余。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对 于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的 影响因素,需要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 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公司的盈余 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同时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信 任。 1.2 研究意义 盈余管理作为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公司经营管理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 好地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盈余管理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公 司的财务表现和市场价值,因此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 司治理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对公司财务报告的 真实性和透明度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影响 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具体而言, 本研究的目的包括: 1. 剖析盈余管理的定义,明确盈余管理的内涵和范围,为后续研 究打下基础。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 LaPorta(1999)[1]是最初提出的最终控制人的概念的人,最终控制人概念是指控股的股东通过拥有不同股份公司的股份来形成股份控制链以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上市企业,并且最终拥有该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国外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专门研究产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文献较少。国有企业属于国家,所以国有企业天然就拥有政策优势。所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盈利情况会比非国有企业好。Jones(1991)[2]认为有控制权的股东在企业有重要地位和不对称的信息优势。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有控制权的股东更有机会和能力去采用操控盈余管理或关联交易的方式去操控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Fan and Wong (2007)[3]发现企业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拥有矛盾,企业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会为了自身利益去掠夺小股东利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盈余质量信息;盈余管理在股权更集中的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但从整体上来看,非国有企业也有显著调高企业盈余情况的行为。Aharony (2000)[4]认为中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存在调整盈余管理的动机的同时也会吸引外部监管者的关注,所以他认为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得到外部监督的关注力度比较大大。 Chen 和 Yuan(2006)[5]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衡量市场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指标。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上市公司会通过操纵盈余管理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盈余情况,造成企业盈余质量的虚假,而投资者通常会被上市公司的这种虚假的高盈余质量所蒙蔽,这表明上市公司需要增强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透明度和要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而分析师关注在资本市场上起到了信息中介的作用,分析师可以向投资者传递上市公司的有效盈余信息,所以分析师关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层的信息优势,缓和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Yu(2008)[6]认为,分析师关注能减少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Bushman 和 Smith(2007)[7]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师关注是一种可以有效识别企业的是否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外部监督机制。Chen(2016)[8]证实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分析师关注确实发挥着外部监督的作用,分析师关注能够缓解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Fuller和Jensen(2020)[9]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公司管理层是难以完成分析师预测的盈余目标的。所以为达到分析师给出的盈余预测水平,经理人只能利用盈余管理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盈利情况。因此,分析师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行为。Irani和 Oesch(2016)[10]在美国市场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证实了分析师关注度会提高企业的盈余管理。 2国内文献 刘大志(2011)[11]认为在分析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时,不能忽视产权性质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影响国家政策偏向,造成企业外部治理环境的巨大差异,高燕(2008)[12]认为虽然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会受到分析师关注度的影响,但国有企业

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盈余管理和审计风险感知作为财 务管理和审计领域的重要议题备受关注。盈余管理是公司利用会计政 策和估计来操纵财务报表,以达到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 司财务状况的认知。而审计风险感知则是审计师对审计对象存在的潜 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并据此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盈余管理和审计风险感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 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和全球金融市场的 不稳定,人们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审计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深入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影响因 素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加强财务报表的透 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借此 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本文也将对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揭示盈余管理实践对审计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为审计实务和监管政

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盈余管理对审计风险感知的影响路径和机制,探讨盈余管理行为如何影响审计师对企业盈余质量的评价及审计风险的判断;(2)探讨审计师个体和团队特征、工作经验、工作动机等因素对审计风险感知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审计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3)总结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和思路。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学术界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关系的深入理解,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务操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 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是当今企业管理和审计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这一领域的意义在于促进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化,提高审计机构对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的财务造假风险,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深入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的影响机制,为审计机构提供更为有效的审计策略和方法,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通过对盈余管理与审计风险感知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为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盈余管理和审计领域的挑战和问题,推动相关研究和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摘要】 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绩效表现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对投资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通过对盈余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对研究不足的反思,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企业盈余管理不仅是一种财务管理手段,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需要关注其对公司治理和市场透明度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实践效果以及监管对策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促进企业盈余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概念、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手段、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影响、盈余管理实践、盈余管理研究不足、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企业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关注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盈余数字进行有意识的操纵。这种操纵行为可能通过不同手段来调整企业的盈余水平,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

决策。盈余管理的存在早已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所熟知,然而在不同的 经济环境下,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企业盈 余管理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意义。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 的问题愈发复杂和关键。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报告的技术问题,更是反映了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 关注。虽然有大量文献已经就企业盈余管理展开研究,但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还需要持续深入和探索。本 文旨在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以及其与公司绩效和投 资者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 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企业为何会进行盈 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是什么。通过研究盈余管理与公 司绩效的关系,可以帮助理解盈余管理对公司经营结果的影响,为投 资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研究盈余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不足 之处,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进行探讨,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 发展。通过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盈余管理的现 状和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 企业盈余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公司的经营 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企业盈余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够深入了解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是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有意地调整收益或费用来影响期末盈余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管理层的目标、市场预期或其他激励、奖励机制。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 1. 税务考虑: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减少税负,合法降低利润。通过调整收入和支出的时机和数额,企业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实现纳税责任的最小化。 2. 资金约束:企业在面临资金短缺时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贷款融资的可能性。通过调整账面利润、资产价值和财务指标,企业可以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3. 经营业绩操纵:盈余管理可能是管理层为了满足市场预期或提高公司股价而进行的行为。这种操纵行为可能包括延迟公布负面消息、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费用等。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1. 管理层报酬:盈余管理可以使管理层的绩效看起来更好,进而实现薪酬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最大化。管理层通常与公司的财务指标和业绩绩效挂钩,因此他们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这些指标。 2. 市场反应:盈余管理可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管理层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期,从而引起市场的反应,进而影响股票价格。这种操纵行为可能会使投资者做

出错误的决策,产生市场效应。 三、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 1. 离群值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盈余数据的离群值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离群值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公司有意地扭曲了财务报告的数据。 2. 偏度和峰度分析:通过计算盈余数据的偏度和峰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偏度和峰度的异常程度可能表明财务报告中存在不正常的调整。 3. 福利变化分析:通过分析企业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利益相关方在公司盈余变动时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变化。 四、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1. 基于人工智能的盈余管理识别: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盈余管理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盈余管理行为,并提供更多的案例和证据。 2. 行为金融学视角的盈余管理研究:传统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其原因和动机。而行为金融学视角的研究则更关注管理层行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从而深入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 3. 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盈余管理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者信任、长期发展和绩效的潜在影响。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是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有意地调整收入或费用来影响期末盈余的行为。其原因和动机多样,包括税务考虑、资金约束和经营业绩操纵等。同时,盈余管理的测度方

盈余管理 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 摘要:盈余管理作为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重要话题,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手段研究的描述也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盈余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盈余管理有更深的理解,为从事盈余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概念动机 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虚假信息问题连续暴露出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虚假报告或者会计信息造假遭到证监会的处罚和停牌。这可能只是会计造假的冰山一角,但是足以说明盈余管理的普遍性。正确地把握盈余管理的概念,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方法本身就有很多种解释,清晰地去搭配一种动机和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shoudu是困难的。因此,本文回顾现阶段已经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手段,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国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 西方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诸多不同意见,主要呈现以下三种: 1.美国会计学者William R Scott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

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2.美国会计学者Katherine Schipper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 3.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职业的判断改编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因此盈余管理就产生了。这种观点也是最被普遍认可的。 (二)国内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 陆建桥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 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他的观点是盈余管理会增加或减少会计数据上的报告收益,从而影响相关利益人的决策。 孙铮、王跃堂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他是基于管理层利用会计制度的缺陷这一方面考虑的。 而宁亚平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进行盈余操纵,使得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虽然不会改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现金流量,但通过对会计盈余数据的调整,来完成利益调整的过程。

盈余管理的国内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的国内文献综述 作者:王霞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6期 摘要: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或者效用最大化,经常对财务报告加以修饰,盈余管 理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相关学者 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01 一、盈余管理动机的国内研究 葛家澍(1999)认为企业会由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发行股票、减少纳税、政绩以及推卸责任这些方面的动机导致信息失真[1]。 1.资本市场动机 肖力(2014)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上市前三年与上市后三年内每年都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并 且也会每间隔一年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还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比应计盈余管理对IPO 后的长期经营业绩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2]。黄俊等(2016)研究发现当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拟上市公司的IPO审核通过率与上市前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宋鑫等(2017)研究发现在大股东参与下的定向增发中会存在定价偏离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大股东 在定向增发之前存在着负向的盈余管理活动[4]。 2.契约动机 路军伟等(2015)研究发现薪酬激励的强度越大,高管越喜欢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与真 实盈余管理[5]。王云等(2016)研究发现,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负债结构比成熟期更高,负债水平与盈余管理的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高璐(2017)认为,激励效应与共谋效应同时作用于独立董事的现金薪酬,公司的盈余管理会随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增加而增加[7]。 3.政治成本动机 孙雪娇等(2016)研究发现在会税差异分布的高分位阶段盈余管理与避税行为正相关,而在 低分位阶段两者不相关[8]。 二、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 1.公司治理机制因素 崔海红(2016)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拥有学术背景和政府从业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大清洗动机具 有抑制作用[9]。杜兴强等(2017)研究发现女性高管、盈余管理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同时监管强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10]。 2.外部审计因素。曹琼等(2013)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系;审计费用越高,对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抑制作用越明显[11]。阮滢等(2017)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不会受到审计监督的影响[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