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外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

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指认识的逻辑进程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逻辑和历史 的统一不

是完全等同,而是本质、主流、方向的

¤“智者”是公元前5世纪 涌现出的一批职业职业教师,他们自称智者。智者向人们收取学费,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涉及社会、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广泛的领域。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推动着政治思想走向繁荣。他们的活动以雅典为中心,同时遍及其他一些主要城邦。从他们开始,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他们几乎都没有完整的著作流传下来,其思想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思想活跃,不囿成见,大胆质疑前人的成说,对政治法律问题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思想成为后来以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

¤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

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

¤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其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

¤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他在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他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他一生著述甚丰,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

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他把政治学视为“最高主宰的科学、

国时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斯多葛派的奠基人是出生于塞浦路斯的芝诺(约前336---前264)。他大约于公元前300年在雅典的一个画廊(音译“斯多葛”)里开始聚徒讲学,他创立的学派也因此而得名。这一学派的思想后来在罗马得到广泛传播。晚期斯多葛派主要流行于罗马帝国,亦称罗马斯多葛派。在斯多葛派的时代,城邦已经解体,人们面临的是新的社会环境。斯多葛派开始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审视人生。根据他们的观点,人不仅是特定城邦或国家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人类是以自然法为纽带的共同体。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就是对人的最高要求。由于人具有与上帝共同的理性,共同受同一个自然法支配,因此,所有的人,无论其出身、种族、财富以及实际社会地位如何不同,在都具有自然赋予的理性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所有的人相互间是平等的。斯多葛派的平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的种种偏见,以新的价值尺度衡量人的价值。斯多葛派还提出自觉服从自然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意义,从而将自然法与平

等的理念恰当地结合起来,影响了以后

士家庭,博学多才,曾先后担任财务官、罗马执政官和行省长官。西塞罗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并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罗马。在维护共和传统反对专制独裁的斗争中,他又对罗马共和国的实践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论上的总结。西塞罗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主要是《论共和国》(或译为《论国家》)和《论法律》。在西塞罗的时代,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已与希腊城邦有很大的不同。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探讨罗马国家的实质,重新定义国家。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西塞罗的国家概念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他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分民自治团体,而是理解为“人民的联合体”。在西塞罗的国家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他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没有共同遵守的法律,就没有国家。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

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

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

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了基督都教,曾先后任希波教会的神甫、主教。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时代的神学家,他的传世之作是《上帝之城》。奥古斯丁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在《上帝之城》一书中,他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政治哲学有机地融合于神学体系中。该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他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政治哲学都是作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婢妇女”。奥古斯丁宣扬的原罪救赎说认为,一切人都带有原罪,受到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人间王国必然是灾难深重,最终必然灭亡,只有上帝之国才是永恒的。谁能够得救,也并不取决于个

人的努力,那完全是上帝的任意行为。这一理论是在罗马帝国灾难深重、行将

《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

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 中世纪西欧形成的独特的王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日月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发育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利直接来自上帝。在教会和国家权利的认识上,他承袭了奥古斯丁的思想,认为上帝把管理人间一切事物的权利留给了自己掌管。因此,世俗统治者必须对教会恭顺虔敬,教皇有权废黜不服从教会的君主,他把教皇权利和皇帝权利的关系比作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教皇权利是太阳,皇帝权利是月亮。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皇帝的权利来自教

¤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 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

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

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奎那根据他对法的基本认识把法分成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四类,其着眼点就是将上帝的永恒法置于一切法律之上,,而且要论证教会法应高于国家法律。按照阿奎那的划分,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是一切法律的本源。自然法是管理人类行为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体人类,它的箴规指示人们去做一切有利于保全人类的事情,禁止人类做毁灭自身的事情,并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人法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包括万民法和市民法,它是自然法的特殊运用。神法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阿奎那进一步分析了四种法的关系。他认为,永恒法是最高的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和人法都要服从永恒法,同时人法要服从自然法。在法的分类中,阿奎那特别强调人法和神法的关系。他认为,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其实质是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阿奎那承

认自然法是人类的普遍理性,主张自然法的普遍规则应包括有利于保全和禁止毁灭自身的内容,这为了近代自然法理

体人类,它的箴规指示人们去做一切有利于保全人类的事情,禁止人们去做毁灭自身的事情,并引导人们了解上帝,

¤该书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实行统治,以保障人民所要求的和平。为了论证自己的主张,但丁提出君民利益一致的理论。在统一的君主国里,天下属君主一人,君主既无所求,又无所争,战争自

会停止,人民所要求的和平也必然能实现。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 在教权与王权的关系

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 ¤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和平的保卫者》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马西略写作《和平的保卫者》的目的,是要排除教会对世俗权利的干涉,以实现意大利的和平和秩序。马西略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在他的《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中,一方面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原理,另一方面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教权和俗权的关系。马西略法对教会干涉国家事务的主张,是对教会神权统治和教会封建教阶制度的否定。这些思想体现了市民阶级反对教会统治和经济掠夺,希望生命、

财产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的要求,并为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阶段。(1)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初期。(2)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3)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是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兴起的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进一步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

时期的思想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

¤文艺复兴运动相继发生流,即自15世纪、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宗教改革运动以反封建、改革教会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打破了罗马教会一统欧洲的局面使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就已经发生的教会大分裂进一步扩大,并使罗马教会分裂为罗马主教、希腊正教和新教。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欧洲陷入了空前激烈的宗教战争。在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下,德国掀起了农民战争,冲击了德国的封建秩序。

宗教改革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基本贡献是:他们进一步区分了信仰和理性,强调了近代的个人精神,它不但为民族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辩护,同时还对近代

西方政治思想中自由、平等概念提供了最初的表达,为西方资产阶级理论体系

16世纪的西欧,新取政权的要求,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在政治上支持壮大中的主权,希望借助王权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为资产阶级发展扫清道路。他们为摆脱教

会势力对国家的干预,削弱教会的权力,加强国王的统治地位,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与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要求。这个时期,欧洲国家普遍发生了政治体制上的重大转型,许多国家建立了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制。而现代的

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

¤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利为目的,是马基雅唯利政治思想的核心。欧洲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出现的政治理论观念。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

思想的基本体系。权力政治观继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之后,成为近、现代

主权理论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能成为国家,主权使得这一共同体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布丹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国家理性”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主权概念,并最终使主权成为近代欧洲政治学理论的主流话语。布丹明确地将作为最高权力的主权赋予国家,从而衍生出了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国家主权概念,布丹指出,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权力,在一个共和国中,它是确定的。主权具有永恒性、绝对性和独立性等重要特征。尽管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主权的具体运用不是无限的,主权要受到上帝法、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主权者的权力不能侵犯财产权;作为主权者的国王要遵守契约或协议。布丹还详尽的为主权罗列了九项内容,几乎包

括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在内的所有方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

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

¤法国内战的产物。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信奉天主教,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政策和对外扩张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然而,国内的动荡亦威胁着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布丹主张实现君主专制,要求强大的主权作为保障,王权为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秩序。布丹先后发表过《国家论六卷》、《简便历史研究之方法》等著作。其中,《国家论六卷》系统地提出了作者的国家理论、主权理论、政体理论以及地理环境决定民族性格等重要理论,为作者

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西方近代政治

¤学期间,莫尔攻读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莫尔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尤其是圈地运动的残酷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试图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1516年莫尔发表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该书模仿《理想国》的对话体裁,以文学游记的形式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种种罪

恶,并展示了美好社会的蓝图,引起巨 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邦新岛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个乌托邦里,消灭了私有制,消除了贫富分化,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莫尔为人类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并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以共国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的设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乌托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近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甚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

了一些宝贵的资料,莫尔本人也成为空

¤自然状态是英国政治思点。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洛克发展了霍布斯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状态是和平、自由状态。明确提出人权是自然权利,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不可剥夺。人权的内容、它的神圣不可侵犯,写入美国

《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为

¤:维护私有财产,初步提的重要内容。在他看来,自然赋予每一个动物以自卫和自救的力量,因此人们可以凭借暴力手段保卫自己。这是“每一人自己的所有权”。这种权利包括自由、财产和要求偿还所欠债务的权利。这样,格劳秀斯便把生命、躯体、自由看成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在此基础上,霍布斯提出,“每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该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保卫我们自己”。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人们就必须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权力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后者可以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以便保障大家能通过自己的辛

劳和土地的丰产谋生并生活得很满意,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系统阐发者,被后人誉为“现代人之父”。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主要著作有《论法的原理》、《论公民》

、《利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 17世纪后期的英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启蒙运动的最高表现是在18世纪的法国。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牛顿力学体系和洛克哲学的引导下,提倡科学,宣扬理性,开创了从事实出发的思想道路,不但突出了理性方法的内在功能所在,而且从道德取向、价值判断等多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以

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好¤17、18世纪西方点。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的西方政

¤18世纪启蒙运动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论法的精神》一书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 ¤1712-1778)法国著名的民主主义者。他一生都以“日内瓦公民”这一名号为豪。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

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

作为最基本的政治话语,的一个基本方向。在马基亚维利、布丹、霍布斯、洛克等人之后,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确认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资产阶级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然而,卢

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亦存在着诸如否认代议制的可能性、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18世纪中期,英国战胜了美殖民地与英国之间贸易与经济往来的加强,英国意识到了北美殖民地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控制,这加剧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1775年,北美人民在莱克星顿打响了反击英国殖民者、争取独立的第一枪,到1778年10月,大陆军在约克敦战役中迫使康沃利斯投降,在军事上取得巨大胜利,北美取得了独立。围绕着北美独立战争展开的是一场美国式的启蒙运动。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的由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更是将这一启蒙运动推向顶峰。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独立宣言》发表后,

北美各州纷纷建立起保证独立和保障自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革命的宣言书。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杰斐逊对于权利那种"不言而喻"的论证方法成为权利

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独立宣言》

¤美国建国初期著名的政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者,联邦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宪法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制宪会议后为通过新宪法而做的宣传上。为了使新宪法能够在各州得以通过,从1787年10月到1788年5月,他同麦迪逊、杰伊等人一起,用“普布利乌斯”的笔名连续发表了85篇论文,全面地阐释了宪法的性质、作用、所依据的原则和具体的规定,同时驳斥了各种对宪法的责难和攻击。这些论文后来由汉密尔顿结集出版,成为美国宪政理论的经典,甚至具有解释宪法的效力。在政治哲学、治国方略、经济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等多个方面上,汉密尔顿始终是杰弗逊的对手。他积极组织和创建联邦党,并成为该党领袖。撇开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之间的此消彼长不说,汉密尔顿成功地塑造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另一面,与杰弗逊一起塑造了

美国政治文化传统的两个方面,对美国宪政民主传统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是权力分立与制衡理论与证思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理论作出反思。认为我们必须借鉴西方的法治理论和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使众多权力关系法律化、制度化。

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在1791年宪法中被列为序言,由序言与17条本文组成。其主要规定有:人生而平等,享有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的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属于国民,实现分权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认法律不溯既往与无罪推定的原

1729-1797)英国政治思想

代表性政治论著是《法国革命论》。他

1767-1835)德国政治思想19世纪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他的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是《论国家的作用》,被誉为“德国

¤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与兴盛,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黑格尔晚年的思想渐趋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君主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1821年,黑格尔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法哲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集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黑格尔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黑格尔主张建立一

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黑格尔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三

反映他政治思想的主要论著,收入《贡斯当政治论文选》中,包括《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适用于所有代议制度政府的政治原则》《征服的精神和 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再论征服的精神和 主政治》等。贡斯当生活的时代是法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争得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同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上升和尖锐。资产阶级由于惧怕人民和革命,转而与封建势力进行妥协与联合。这时,资产阶级最关心的是在自由竞争中个人的自由权利。贡斯当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正是法国资产阶级地位变化的反映。贡斯当明确区分了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在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上,贡斯当反对国家干预个人的自由,主张自由竞争;认为在实际政治中存在着君

权、行政权、经常代表权、公共意见权

¤19世纪有影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

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

1798-1857)是实证主义的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主要著作不《实证哲学教程》

、《实 19世纪30-40年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孔德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类精神或知识的发展。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也出来了三种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孔德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有关社会的科学——社会学。这种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研究社会事实和存在,论述一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性质,从而保持住这个社会的有机体的平衡状态。后者研究社会的演化和进步,即研究怎样利用道德力量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孔德用“秩序和进步”这一公式或原则把两者概括,统一在一起。他认为,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不追求什么事物的本质这类绝对的观念,也不探讨什么是绝对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只能导致专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精神将鼓舞改良,预防妄图纠正无法避免的祸害的无益举动。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社会与政治、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正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从“理想的”向“现实的”、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

¤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边沁的功

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

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边沁对快乐和痛苦进行了分类,他指出,这些不同的快乐和不同的痛苦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是可以进行计算的。通过对快乐与痛苦的计算,能够衡量出政府的立法效果。他认为,计算快乐与痛苦的价值,进而改进法律,就可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衡量

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边沁的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

1831年4月赴美考察9个月。1835年总结他对美国考察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出版,书中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现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该书的出版大获成功,托克维尔自此饮誉西方。1840年《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出版,书中集中阐述了作者的政治

哲学思想和政治社会学思想。1856年出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是他专门论述

法国大革命的专著。民主思想是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主张民主、¤这是近代英国自点。“群”指社会,“己”指个人。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时,才能对个人施以强制。密尔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他人时,这种行为就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个人的行为是否危害他人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

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

¤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原则的影响,功利主义成为他生活中的目标。一些著名的法国思想家,特别是孔德、圣西门和托克维尔,对青年时代的密尔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密尔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35年,使他对实际政治和政府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提出自由主义原则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在东印度公司的经历,也使他提出的种种

政治改革意见和政府理论都标有一个管理专家的印记。密尔最重要的政治著作有《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未完稿)》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斯宾塞提出的思想。斯宾塞把同等自由法则看作是第一的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认为同等自由法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运用他各种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不发生矛盾。”他试图用这一法则来替代功利主义主张的最大幸福原则。他提出“自由是个人正常生活的先决条件,而同等自由则成为社会正常生活的先决条

件”国家为了维护人们的权利,实现社会的正常生活,就必然要实行同等自由 ¤名旦,是周武王之弟。周公要的政治思想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祖”。周公主持政务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政局,巩固统治,他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对统治思想进行重大修正,天命的赋予不是固定不变的,君德和民情在政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成功论证了朝代更替的

合理性,提出民德,保民,慎罚的措施,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尚书》中的周书¤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

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其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

¤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很影响,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也是代表人物之一。道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是关于道的认识;二是政治主张,包括无为政治、政治理想国方面的认识

等;三是社会政治批判思想。道家学说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尚同是

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张。¤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

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的、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汉代起始,儒家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孔子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论语》 ¤立志振兴儒学,发展了孔子学说,形成

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以性善说,

¤一度担任了稷下学宫“祭酒”,在思想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著有《荀子》一书。他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学术

视野比较广泛,论及范围包括政治,经

¤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他曾任东周

守藏史,为周王室管理图书典籍。他著有《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

名周,宋国人,道家思想的代著有《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他的文章恣肆,富于想像力,对于社会政治的批判是极为尖锐

和深刻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人性自然

¤受到社会下层民众的欢迎,追随者甚多,社会影响大,一时号称“显学”。曾提出10大主张:尚同,兼爱,

尚贤,非攻,

大约生活 337年,郑国人。

韩昭侯时期曾在韩国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成效显 得到赏识,主持变法,因成效显著,晋升大良造,今有《商君书》,商鞅的政

治思想具有秦法家的特点,主张重法和

¤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韩非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他看到韩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但他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为韩国的君主所采纳。后来韩非到了秦国,很得秦王政的赏识,但却遭到李斯的忌妒和陷害,最后冤死狱中。韩

今有《韩非子》55篇传世。 ¤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至廷尉。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

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

我国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表人物。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

秦论》。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

又名〈淮南鸿烈〉,由于淮南王刘按组织门客编写而成。该书完成于汉武帝时期,内容有些庞杂,以黄老思想为主,也有儒、法、阴阳成分,可以视为汉代黄老思想的代表作。〈淮南子〉作者特别看中“因”,就是要因循自然的法则。在遵从必然的同时,统治者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政治上“因时变礼法”。“因人情治民”能够“无敌于天下矣”。〈淮南子〉出于众手,各篇对于人性的认识并不一致,但都把认

识和把握人性作为实行无为政治的出发点。〈淮南子〉体现了汉初医治战争创伤、重建社会政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需要,对汉初政治的稳定发展产生了积

¤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是汉代公羊学的大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

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西汉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汉武

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

者长期推行孝治的产物。学家、汉末名法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操崛起与东汉末,先后削平诸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他曾任丞相,后又被封为魏王、魏公,其子称帝后尊其为魏武帝。其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集〉。 以曹操为主的名法家的政治观念和政策措施主要有:其一,在刑礼关系上,突出强调法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以刑法为治理乱世的首要原则,严选执法之人,法令严苛。

其二,循名责实,注重选拔、重要有实际才干的人才,确立了中用人才的指导思想,改变了传统的用人标准。曹操以刑名法术之学为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冲击了传统的名教思想,对于社会发展

¤字仲淹,隋末唐初促进儒学的重要人物。王通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也有佛道成分,体现了南北朝以来思想融会合流的趋势。王通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由秦汉以后的天人感应论向天道自然论的转化,他的王道理想及其复兴儒学的努力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也

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根基。他著述很多,有《礼论》、《乐论》、《元任尚书令。为争夺帝位,他发动玄武门兵变,即皇帝位,次年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少有的治世之一。李世民积极研究治国、治民及为君之道,著有<帝范>、《金镜>等。唐神龙年间,史官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中,记录了李世民的政治思想和主要政治活动。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李世民对纳谏进行了理论思考,<帝范>中就有<纳谏>、

<去谗>等文章,¤是君主政治时代的一项它也是君主政治的一种调节机制。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他还对纳谏进行了理论思考,<帝范)中就有<纳

谏>等文章,谈论纳谏问题。¤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大成者。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谥文,故世称韩昌黎、韩文公。他早年境遇艰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

第,在政治漩涡中几起几落,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也是唐中叶著名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维护儒学正统地位,排斥佛老,提出道统论,性品说。有关论著主要收入《韩昌黎文集》。

韩愈以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不遗余力排抑佛老,但对佛老又有借鉴和吸收,用以改造儒学,开理学思潮的先声。在政治上,他较保守,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新,但又重视人才,

韩愈通过将自己的道与佛老之为。仁是人的内在道德,义是行为表现,遵行仁义即为道,德则是一种对仁义的内在自觉。道德与仁义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道实际是对仁义等儒家伦理原则的抽象,道具体化就是仁义。这样的道不同于佛老的道。为了进一步强调道的万世不易.提高道的地位,韩愈还专门提出了道的传承系统的问题,并虚构了

¤字子厚,唐代著名政治家、对国家体制的认识,主张政治革新。其著作有〈柳河东集〉。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同时,他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思想有突破 ¤唐代中期,出现了藩镇割的矛盾尖锐。封建诸侯的议论再起。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

为何优于分封制,强调其取代分封制是

¤柳宗元在政治上忠于李唐唐的局面非常忧虑和不满。他主张革除弊政,进行政治改革,形成了革新思想。同时,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对 社会下层情况有较多接触,对社会政治弊端和人民的苦难了解较多,这也促使他积极揭露社会弊端,所以就阐发民本思想。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

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 ¤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 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

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

¤1009-1059字泰伯,为北宋重的社会政治危机,李觏在理论上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思想。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以揭示义利的内在统一性、肯定谋利求欲的合理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李觏为化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理论探索为

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益参考,是

¤1021-1086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王安石前后共执政几年,在任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王安石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

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影响巨大。但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有

1017-1073,字茂叔,因曾

生”,其流派也称为濂学。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他是理学的开始祖师,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 1020-1077,字子厚,世称“横

说》、《张子语录》。政治上,他主张革新;思想上,他在本体论、人性论方面对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派被

,字伯淳,世称“明1033-1109,字正叔,程颐兄弟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们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学术思想也大体相同,被称为“二程”。

其著作主要有《河南二程全书》。二程曾师从周敦颐,对理学的贡献超过其师。他们长期讲学于洛阳,故其学派被称为

¤1130-1200,字元晦,号晦

易本义》等。因生于福建,其学派被称为闽学。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

1139-1193

),字子静,山先生全集》。他是理学心学一派的创¤郝经的儒家伦理纲纪原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

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了理论辩护,这也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 1223-1275),字伯常。泽移居顺天,后为顺天守帅张柔、贾辅延

为上客,因而得以博览两家所藏的大量图书。其著作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有《陵川集》¤1328-1398,原名重八,1356),他攻克集庆,改名应天府,初步建立了政权。至正二十年(1367),朱元璋出师北伐,次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当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章立制,制定了众多政策,以巩固皇权和新王朝。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对明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其治国思想主要有:强权

与集权主张、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1472-1529,字伯安,浙十二年(1499)中进士。正德元年(1506

)王守仁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后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宁

¤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今江苏东台)人,出身于灶户之家。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

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

1517-1579,本姓梁,名汝 ¤1527-1602,字卓吾、笃吾,期的思想家,著作很多,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他因思想罪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李贽提出“童心说”和自己的是非观。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强烈的批

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李贽强调个性、主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1610-1695,字太地主家庭。是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政治思想方面的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他从政治体制的高度对秦汉以来的政治进行深刻批判,揭露了君主专制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本身造成的巨大损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由此出发,他就改造政治体制、理顺政治关系提出了许多创见,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君主,只是君须

为天下、养万民。黄宗羲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

1613-1682,本名绛,字宁身于大地主家庭,抗清斗争失败后,结 1619-1692,字而农,号姜

24岁中举,抗清斗争失败后,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

¤我国晚清时期的思想家。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针砭时弊,鼓吹改革。但由于种种局限,他既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也找不到实现改革的社会力量。他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

革,社会影响很大。龚自珍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此后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40内部的争斗异常激烈、残酷。士大夫们既热衷名利,又想寻求精神慰藉。思想

上,儒家思想衰落,老庄之学复兴。玄学因而得以兴起。玄学推重《老子》、《庄子》、《周易》,称之为“三玄”,又注重对抽象“玄理”的阐发,因而得名“玄学”。玄学不重研究具体政治社会问题,而专心于本体问题上的思辨,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44

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它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学家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

理一分殊的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各自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朱熹也说:“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严密化。理、理一分殊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一

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 柏拉图 是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的集中阐述者,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位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其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3. 双城论 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 亚里士多德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他在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他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他一生著述甚丰,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他把政治学视为“最高主宰的科学、最有权威的科学”。 5.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6. 两剑论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四

平时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墨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尚同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关于人事管理或政治录用问题的基本主张。 2.法家学派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3.董仲舒 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4.民本 柳宗元在政治上忠于李唐唐王朝,对当时社会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非常忧虑和不满。他主张革除弊政,进行政治改革,形成了革新思想。同时,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对社会下层情况有较多接触,对社会政治弊端和人民的苦难了解较多,这也促使他积极揭露社会弊端,所以就阐发民本思想。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5.王艮 王艮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6.郝经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1.自然法: 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 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 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 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 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 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 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 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 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 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 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 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 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中外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简答或论述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习题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和道德标准;主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6、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7、权力政治观:欧洲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出现的政治理论观念。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权力政治观继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之后,成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政治观。 8、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9、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10、洛克: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2

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解释国家权力产生的出发点。他认为,在国家成立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又都是自由的。但是,人都有一种利己的本性,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利益上的竞争、对他人可能伤害自己的猜忌以及对名誉的追求都可能使人们从自由而平等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战争状态。因此,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产业无法存在,因为其成果不稳定,人们如同生活在一片丛林之中,死亡的恐惧时刻威胁着人们,人的生命是“孤独、贫穷、卑污、残忍而短寿”的。为了禁止人们的野蛮行为,就需要将他们置于绝对威胁的管理之下,国家权力由此产生。 2.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为“政治学之父”。 3.霍布斯: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现代人之父”。在哲学上,霍布斯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完成了对培根哲学的系统化,形成了他的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世纪、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曾高度称赞霍布斯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从自然状态出发,以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权力的产生过程,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力论证人权,正是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家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霍布斯就是这一潮流的创始人。霍布斯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论法的原理》、《论公民》、《利维坦》,是其主要著作。 4.社会契约论: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伦正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在17世纪、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 5.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制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6.卢梭:让·雅克·卢梭,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处处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著作。其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成为其代表作。 7.杰斐逊: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明主传统的缔造者。从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明主化做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刘黔义·编 1、仁政(孟子) “仁政”说: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1)“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通过恢复井田制,首先解决老百姓和国家的经济问题。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滕文公》上)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2)恢复周代的国野制度,均平赋税,建立固定税法,取民有制,减轻民众负担。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滕文公上》) “市廛(chan)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 (3)举办学校,加强教化、省刑罚。 “人之有道也,饱食、焕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尽心上》) (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 2、隆礼重法(荀子) 隆礼重法: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1)关于礼的内容,荀子说:“礼者,养也。”(《礼论》)认为礼既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相应礼仪,还是为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和音乐文化等精神需要所制订的制度和规范。 (2)关于礼的起源,荀子认为礼起源于人的欲望。所谓“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是礼之所起也”(《礼论》)认为政治制度、法令、规定等礼制源于人的生活欲望和社会物质财富所能达到的程度。 (3)关于礼的功能: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三

平时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2.儒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它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其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儒家学派注的政治主张没有引起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但是儒家学说在汉朝以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3.法家学派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4.贾谊 我国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家,政论家,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秦论》。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5.王安石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双城论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不过,上帝之城 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 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相互对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 和中介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 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成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 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的中间价值领域。与世俗国 家相比,奥古斯丁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 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 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 刻影响。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 4.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 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 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 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 威。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调和信仰和理性 的矛盾,论证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教权高于俗权的合理性, 国家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特征和分类的思想。阿奎那 的神权政治思想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 6.但丁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 《论世界帝国》,该书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 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他主张建立 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实行统治, 以保障人民所要求的和平。 为了论证自己的主张,但丁提出君民利益一致的理论。 在统一的君主国里,天下属君主一人,君主既无所求,又无 所争,战争自会停止,人民所要求的和平也必然能实现。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在 教权与王权的关系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 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 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 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 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 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 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 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 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渠 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 社会化。 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 含在社会性之中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 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 是从前代继承而来。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 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 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 具有一定的交汇性。 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只 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一 个民族借鉴、吸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 民族的需要出发,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文化的交流必 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思想消化 借鉴,为我所用。 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 8—6世纪的古代希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 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是自 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 政治秩序。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 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 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 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 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 民通过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等机构直接参与城邦重大事务的 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动议,作出决定。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民主制度已经在各个城邦中普遍 建立。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依靠 他们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良好法律,从事协调一致的活动。法 律不仅约束公民,使其合乎规范,对统治者也同样进行抑制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1、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 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 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是人间法律的源泉。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4、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他们的思想构成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5、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有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6、整体主义:所谓整体主义,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1、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 2、希腊化国家:希腊化国家是地域广阔的专制国家,它们的政治制度具有古典希腊与东方政治制度结合的特征。其中建立在埃及和西亚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东方的因素占优势,它们分别沿袭了古代埃及和波斯的旧制。在马其顿王国,希腊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但也受到了东方专制帝国的影响。 3、斯多葛派: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产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的核心是伦理哲学。奠基人是芝诺,经过潘尼提乌斯和西塞罗得到广泛传播,主要代表有塞涅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等人。 4、基督教:基督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中叶。确立了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念,改变了西方人认识政治问题的方式和对待政治问题的态度。 5、教父学:在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发展处于第一个阶段,即“教父学”时期。这是基督教“使徒传道”时期。 7、基督教神学:公元2-5世纪出现了一批基督教的知识分子,制定了一整套基督教教义,即基督教神学。 8、《上帝之城》:作者是奥古斯丁。概述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间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1.至德之世: 庄子把自己的理想的社会成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其“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整个世界原初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生活在蒙昧状态下,人与人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2.汉初黄老思想: 汉初,黄老思想成为西汉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对于恢复社会经济。重振西汉王朝的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老思想的社会背景是建立在秦末的政治经济严重破坏,内忧外患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有: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通过“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恢复经济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盼。②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无为”是要改变秦王朝的暴政,继承了道家黄老学派和法家的“无为”的同时也主张用儒、法等德教的治国思想,以便有效的治理国家,主张文武并用。③罚不轻薄,约法省刑,相对秦朝的暴政,包含着去苛从宽,删繁就简,实行罪罚相适应的理论。④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通过减轻农民的徭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思想奠定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到来。3.唐初居安思危思想: 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唐太宗掌权后,魏征时刻告诫其要居安思危。李世民能正确看待并牢记心中。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使他们能吸收隋朝的灭亡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的前提。 4.小国寡民: 这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但,在老子倒退的历史观的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5.兼爱: 这是墨家墨子全部整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国家的兼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他也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办法。即是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无差别、均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6.法术势: 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条件。法是法律,是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用阴谋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术愚弄臣民。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其内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达到统治目的。韩非法、术、势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权力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实施,就是苛政。但是,其中对于君臣间的揭露是真实的,对于历史进化过程的认识,也较为接近历史实际。 7.独尊儒术: 西汉繁荣时期,思想的多元化与国家集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汉武帝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

中外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6、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7、权力政治观:欧洲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出现的政治理论观念。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权力政治观继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之后,成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政治观。8、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9、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10、洛克: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11、社会契约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的西方政治文明有很大的影响。12、孟德斯鸠: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论法的精神》一书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13、卢梭:18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处处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著作。其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

默默--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面积有限的农村,是自给自足的国家,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特征是小国寡民,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城邦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民。 自然法 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自然法的意义包括道德理论与法学理论,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本性或和谐的宇宙真理 来库古: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主要功绩有:颁布了“瑞特拉”,创建斯巴达政治制度;创建“平等者公社”,实行共餐制。 梭伦:为雅典政治制度奠定基础的立法家。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庸”原则,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 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度,是最高的支配力量,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城邦中涌现出的职业教师,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 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柏拉图: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作品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主要思想有:正义的城邦是城邦的理念,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执政,政体思想:贤人政治。 《理想国》:柏拉图的代表作,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 哲学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创始人,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主要著作有《雅典政制》、《政治学》。 政治思想: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理想的政体是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温和的整体主义 斯多葛派:希腊化时期产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相当长时期内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创始人芝诺,核心是伦理哲学,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理论。该派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极力推崇人得内在的精神自由,认为人人平等。 波里比阿: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品《历史》 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其代表作是《论共和国》,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法成就达到了顶点,集中体现为《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它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理论的总集,是罗马上千年悠久法律传统的结晶。 双城论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依据人类原罪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世人之城注定被上帝所摈弃, 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2015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四)

作业4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A 6.C 7.A 8.A 9.D 10.B 二、名词解释 1.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朱元璋 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年时因家庭贫困曾出家为僧。后投入濠州郭子兴率领的起义军中。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其部队。1367年出师北伐,次 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章立制,制定了众多政策,以巩固皇权和新王朝。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对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治国思想主要有:强权与集权主张、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吏治思想等。 3.王艮 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三、问答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