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塞罗的共和概念

西塞罗的共和概念

西塞罗的共和概念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律师和哲学家,他对共和政体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塞罗对共和政体的理解和阐述,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政治家和学者,成为了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共和概念包含了多个方面,如公民参与、权力制衡、法治原则等。下面将详细阐述西塞罗的共和概念。

首先,西塞罗强调公民参与是共和政体的核心要素。他认为,公民的积极参与是维护共和政体稳定和繁荣的关键。在《国家论》中,他提出了“公共利益高于私人利益”的原则。他认为,公民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责任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私利。西塞罗强调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公民才能具备知识、理性和道德的素质,去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他主张以康德式的教育理念,培养公民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使其具备为国家和公共利益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西塞罗强调权力制衡是共和政体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权力不能集中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手中,而应该通过相互制约和平衡来确保。他提出了三个政府机构的分立:元老院、人民会议和执政官。其中元老院主要代表贵族利益,人民会议代表平民利益,执政官则是执行行政和军事指挥的机构。这三个机构相互制衡和监督,以避免权力的滥用和专制的产生。此外,西塞罗还提出了政府官员的任期限制,以防止他们长期滞留在权力岗位上,并导致腐败和专制的产生。这些制度设计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更加公正和透明,确保权力不被个人或集团所垄断。

再次,西塞罗坚持法治原则是共和政体的基石。他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公正和普遍适用的,而不应被政治和私人利益所左右。他主张以宪法为基础,通过立法和司法程序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权威。西塞罗强调了法官应该是廉洁、公正和有才干的,他们应根据法律和证据作出判决,而不受任何外部干扰。他还提出了行政机关的约束和监督,以确保其公正和合法行使权力。西塞罗的法治观念对后来的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民主法治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西塞罗还对公共精神和道德价值的重要性提出了强调。他认为,一个共和国需要有公民间的合作和互助,才能形成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保持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他主张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并提出了以公正、忠诚和勇气为核心的公民道德规范。西塞罗认为,只有通过公众的道德观念的提升,才能维护共和政体的稳定和发展。

西塞罗的共和概念在古代罗马影响深远,并对后来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强调公民参与、权力制衡、法治原则和公共精神的重要性,为后来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的共和概念成为了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民主、法治和公正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塞罗的思想传承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共和主义

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 当今社会,公民共和主义复兴运动迄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领域构成了一幅此消彼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长卷,但公民共和主义这场波澜壮阔的复兴运动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学术话语的花样翻 新而偃旗息鼓或渐失风光,反而继续保持其绵延不绝的势头,在政治思想史、美国宪法学、政治哲学乃至实证研究等多层次的、广泛的领域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共和主义的复兴已经成了当代西方学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共和主义是西方一种古老的政治传统。一般认为,共和主义是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创立,经由西塞罗、罗马法学家发展,到近代的马基雅维利、哈灵顿、弥尔顿,再到卢梭和雅各宾派那里终结,于二战后由汉娜?阿伦特复兴。早期的思想家们始终是从探寻政治实践中理想政体形态的视角,来揭示出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到了十七、十八世纪,洛克、孟德斯鸠等人对古典的混合政体理论作出新的发展,把基于特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分权与制衡发展成为基于政府职能的分权与制衡,实现了从古典共和主义向现代共和主义的转变。17世纪初期,共和思想传入北美并在北美的土地上迅速扎根,并形成了带有北美本土特色的革命意识,它“深入到了北美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了深刻的思想变动,使人们对民主、自由、权利、代议制、奴隶制、平等、主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产生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态度和信念,并且体现在建国的实践之中,造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我刚才讲的共和主义的核心,就是混合;它要混合多种政治因素,混合多种制度原则,,从而达到均衡;在混合与均衡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比较均衡的政治框架,或曰宪政框架。 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共和主义可以对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迪,使我们在几个方面关注混合和均衡的问题。 第一个要关注的混合是基本的混合。在思考政治制度、宪政制度的时候,必须考虑到领导、精英和大众三重因素在政治制度中的混合与均衡。任何一个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情况下,如果不容纳民主的成分,这个政治制度很难拥有很大的合法性,从长久来讲不会稳定。此外,这个政治制度可能没有办法凝聚、造就现代的公民,使整个国家形成一个共同体。民主的成分在现代政治中是一个不可舍弃的因素。 大众的参与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就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容易出现的民粹主义,这是我现在对中国非常担心的一点。前一段时间我给一个杂志写专栏,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莫把民粹当民主》。什么叫民粹主义?就是说,事无巨细,事无大小,它都强调要由人民做主;它轻视政治统治中精英的作用、专家的作用、素质的作用。现在中国报纸上报道的一些创新的事情,有相当多的都有民粹主义倾向。中国必须注意,不要滑向拉美,因为拉美有着相当大的民粹主义成分。民粹主义有什么表现?一个就是经常弄公民投票,一个就是对民主的程序过分迷信,对民主的制度化却不太相信。然而,西方的民主是代议制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18世纪英国有一个思想家叫柏克,在英国当了几十年议员,有一次当选之后他对选民说,你们选我,我叫代议员,英文叫representative,不是一个代表,不是一个delegate。什么意思呢?我不是你们派到伦敦西敏寺(Westminster)的代表,我是你们的代

西方共和主义传统探析

西方共和主义传统探析 郑彦时 共和主义曾经是西方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传统,其理论和实践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城邦时代。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西塞罗等早期思想家从探寻理想政体的角度,揭示了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一传统在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市国家中发展到顶峰,并在近代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西方共和主义传统在国家性质和目的问题上,主张“公”与“共”,即将国家视为不同的个人、集团、阶级的公有物,而非任何个人、集团、阶级的私有物。国家的目的是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而非个别人、个别集团或个别阶级的特殊利益。共和主义的这种国家公共性观念与西方社会早期国家的特殊形态有关。 共和主义思想产生于古代城邦,城邦是早期共和政治的物质载体,它由部落演化而来。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原来基于血缘关系的部落成员转变为城邦的公民,血缘团体所特有的封闭和排外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也转移到城邦的公民团体身上。这种公民团体的独特性在于,对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但对内而言,具有公民身份的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亚里士多德在论及城邦政体的划分标准时指出,只有“为城邦全体公民谋利益”的政体才是正确政体,那些“只谋统治集团自己的利益”的政体形式是反常政体。随着希腊城邦的衰落,希腊城邦中那种封闭的集团内部因特殊身份而获得的平等观念逐渐为开放的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的道德上的平等观念所取代,共和主义的国家公共性观念进一步丰富起来,这使在法律面前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的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有可能产生。 在我们关注西方共和主义传统、强调国家公共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这种观念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换句话说,共和主义在强调国家公共性、将国家看作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的事业的时候,实际上它也承认了这一命题得以确立的前提,即组成国家的人民是分裂为不同的部分的。有学者指出,西方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级、等级、阶层和其他社会集团。每个集团有其独特的地位、身份、特权和权利,相互有着清晰的界限。古希腊人把居民从经济上划分为穷人、富人和中产阶级,从社会地位上区分为贵族和平民,从政治法律地位上分为公民、外邦人、自由民和奴隶,此外还有职业、性别、地域等方面的划分。罗马共和国也是建立在森严的等级之上的,依据财富主要是土地财富的多寡,罗马人划分出8个阶层,在罗马法中,对不同身份人的权利和地位的规定非常精确。如果说,公民身份使人有分享国家政治权力的资格,这种利益的分殊则构成了人们追求政治权力的动力。政治是与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有关的活动领域,在国家生活中,社会成员的利益本质上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得以代表、实现和维护的。虽然在理论上,一个人或是一个集团在独占政治权力的情况下,凭借权力主体特殊的理性或美德有“为全体公民谋利益”的可能,因此,古代共和主义理论家往往在形式上将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划入正宗政体之列,但经验告诉人们,即使是有杰出美德的人也难免有缺点,亚里士多德暗示,最高形式的绅士品格与城邦需要之间具有难以确定的关系。因此,在一个利益分殊、阶级分裂的社会里,基本上无法确定一个能代表所有人利益的权力主体,各个利益群体只能通过分别争取政治权力才能实现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西塞罗的共和概念

西塞罗的共和概念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律师和哲学家,他对共和政体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塞罗对共和政体的理解和阐述,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政治家和学者,成为了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共和概念包含了多个方面,如公民参与、权力制衡、法治原则等。下面将详细阐述西塞罗的共和概念。 首先,西塞罗强调公民参与是共和政体的核心要素。他认为,公民的积极参与是维护共和政体稳定和繁荣的关键。在《国家论》中,他提出了“公共利益高于私人利益”的原则。他认为,公民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责任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私利。西塞罗强调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公民才能具备知识、理性和道德的素质,去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他主张以康德式的教育理念,培养公民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使其具备为国家和公共利益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西塞罗强调权力制衡是共和政体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权力不能集中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手中,而应该通过相互制约和平衡来确保。他提出了三个政府机构的分立:元老院、人民会议和执政官。其中元老院主要代表贵族利益,人民会议代表平民利益,执政官则是执行行政和军事指挥的机构。这三个机构相互制衡和监督,以避免权力的滥用和专制的产生。此外,西塞罗还提出了政府官员的任期限制,以防止他们长期滞留在权力岗位上,并导致腐败和专制的产生。这些制度设计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更加公正和透明,确保权力不被个人或集团所垄断。

再次,西塞罗坚持法治原则是共和政体的基石。他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公正和普遍适用的,而不应被政治和私人利益所左右。他主张以宪法为基础,通过立法和司法程序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权威。西塞罗强调了法官应该是廉洁、公正和有才干的,他们应根据法律和证据作出判决,而不受任何外部干扰。他还提出了行政机关的约束和监督,以确保其公正和合法行使权力。西塞罗的法治观念对后来的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民主法治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西塞罗还对公共精神和道德价值的重要性提出了强调。他认为,一个共和国需要有公民间的合作和互助,才能形成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保持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他主张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并提出了以公正、忠诚和勇气为核心的公民道德规范。西塞罗认为,只有通过公众的道德观念的提升,才能维护共和政体的稳定和发展。 西塞罗的共和概念在古代罗马影响深远,并对后来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强调公民参与、权力制衡、法治原则和公共精神的重要性,为后来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的共和概念成为了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民主、法治和公正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塞罗的思想传承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探索: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从政治思想发展来看,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古希腊政治思想伴随着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它的发展而演变。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度与城邦制度,特别是希腊人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使得自然政治惯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自然政治观将国家起源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认识,这促进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经典命题。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也具有整体主义国家观与伦理政治观的特征,也是自然政治观的体现。古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政治思想也不断丰富繁荣,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并深刻影响到中世纪和近代的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将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关系都看做是由上帝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的,其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与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神学政治观有三个特征:一是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二是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以既定的启示与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这是神学政治理论特定的论证方法。奥古斯丁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进行了权威的论证,开创了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阿奎那创立了庞大的神学体系,是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阿奎那。。路德、加尔文) (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文艺复兴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权利政治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以抽象人权为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权利,实质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家提出自然权利的观念,并利用社会契约论来系统阐述其国家学说,从而完成了权利政治观的创立。权利政治观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它从人出发而不是神出发,用人权代替

从《国家篇·法律篇》探析西塞罗的共和思想

从《国家篇·法律篇》探析西塞罗的 共和思想 摘要:西塞罗是古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学家和演说家,是古典 共和思想的代表,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共和和政体循环论。西塞罗的共和思想寓 于国家观之中,“共和国是最好的国家”诠释了他的共和理想。国家的伦理秩序 是人人平等,但理想的共和国却是自然法下的人人平等与阶级平等的协调物。共 和国基于正义原则,它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财产。共和国的长治久安需要法律和共 和制的保障,只有法律维护正义、共和制维持稳定,共和国才能长治久安。 关键词:西塞罗、共和国、正义、人民、法律 一、共和国的伦理秩序:自然法下的“人人平等” 共和国是理想的国家形式。国家是一个人与人为了共同利益联合起来的集合体。西塞罗从自然法“人人平等”的伦理原则出发,指出国家存续的基础在于一 种人与人之间的正义关系。 自然法是什么?自然法高于任何民族的法律,是永恒的、理性的原则,各民 族的习惯和法律都是根据自然法而制定的。“法律并非人的思想的产物,也不是 各民族的任何立法,而是一些永恒的东西,以其在指令和禁令中的智慧统治宇宙。”1西塞罗所言的这种法律即自然法。自然法思想包括以下三个要点:1、正 义出是于自然的。各民族的习惯和法律不能为正义的来源,否则就会导致各种不 正义之事发生;2、自然是区分事物善恶的标准。西塞罗认为,人类有一种“共 有的智力”,这种“共有的智力”可以使人类感受到正义与非正义、善法与恶法 以及光荣与耻辱等;3、自然法是实在法的制定依据。 西塞罗设想的共和国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他从人类共有的理性、灵魂和 思想推论出“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他从大自然赋予人类与神相似的特性出发,阐述人与人没有类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乃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理由如下:首先,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希腊学说罗马化: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一、关于西塞罗生平的介绍 马尔库斯·图里乌斯·西塞罗(BC106——BC43)是罗马共 和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雄辩家。BC63 年当选为执政 官,他在由少数权贵家庭控制政坛的罗马很不容易,没有显赫背景,只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最高官职的人。西塞罗在政治上开始 时期倾向平民派,随后逐渐倾向于元老院贵族派。面对共和国末 期愈演愈烈的政治斗争,他往往采取谨慎应对的态度。如果环境 允许,他乐于投身政治活动;一旦形势险恶,他就埋首于学术研究,一生如此。 西塞罗是从古希腊时期到欧洲进入中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唯 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首先,他继承了古希腊的理性主 义的思想传统,对当时的各派希腊哲学学说做了详尽的解释,被 认为是希腊文化的传承人;其次,他将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 发扬光大,就其目的而言是为当时的罗马共和国制服务,但客观 上为即将出现的罗马帝国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再次他 作为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执政官,级别和视角有足够高度,这种经 历使他具有一般学者所不能有的政治观察力和务实的精神。 二、关于著作《国家篇·法律篇》的介绍 《国家篇》,本书写于BC54 年,分为六卷。对话的时间放在 了BC129 年的聚会里,共进行了三天,一天记录两卷,参与者基 本都是当时罗马政坛上一些功勋卓著的政治家,而西塞罗在书 中,只是作为卷一、三、五的序言作者出现的。这样做一是避开了对罗马现实的影射之嫌,二是这些人都是共和国历史上卓越的人物,都反对当时的格拉古改革。 今天看来,这部著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流传了下来,前三 卷,部分章节脱字,但内容大致完整,第四五卷,支离破碎,而第六卷《西庇阿的梦幻》也是通过其他学者的转述。 《法律篇》,这是《国家篇》的续篇;他的法律实际上就是他的 理想共和国的法律。大概开始写作于BC52 年,但是没有任何证 据表明西塞罗完成了这部著作。本书也是用对话体作为写作形 式。在书中的很多方面都模仿了柏拉图:虚构写作日期,并将之 置于他的其他著作的日期之后;抛开西庇阿的面具而已自己为书 中的角色等等。 《国家篇法律篇》第一卷的论述时概括性和哲学性的,但在法 律篇的第二第三卷大致提供了一个理想国家的是实际宪政,并对 许多规定作了详细的评述。这一宪政尽管大致是基于罗马的实 在法和习惯,却包含了相当数量的原创性材料。 三、为国家服务是最高的美德——关于西塞罗的国家观,共 和思想 (一)大概内容介绍 第一卷:由西塞罗的前言开始:为政治家的生活辩护→初步 对话:话题转入国家问题→要求西庇阿谈论他关于最佳政体的观

西塞罗法律思想

长春工业大学 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 题目评述《古罗马西塞罗的法律思想》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民商法学 指导教师郑二为 姓名沈继宇 2011年11 月11 日

引言:根据老师的要求,本次作业并不是以论文形式完成,而是以评述讨论的发言稿形式完成。在讨论古罗马西塞罗的法律思想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研究其在法律方面的内容,还应该深刻分析其在政治上的理论,原因在于西塞罗本人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再加上其本人就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所以我们在讨论其法律思想的时候是离不开其政治观点的。而西塞罗的政治法律思想的精髓集成于他的两部著作:《国家篇》与《法律篇》。所以我的这篇评述主要是在其所处的古罗马历史环境下,对《国家篇》与《法律篇》的评述。 一、西塞罗简介及其所处的古罗马历史背景 西塞罗公元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西塞罗所处的这段时期在罗马共和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整个罗马共和国正在向罗马帝国过度,这一时期包括凯撒在内的旧三巨头,与安东尼、吴大维、雷必达组成的新三巨头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将罗马共和国一步步变成了罗马帝国。而在这样风起云涌的政治环境下。西塞罗很难独善其身,实际上他是在政治的大风大浪中风雨飘泊几度沉浮。西塞罗31岁当上西西里省的财政官,39岁担任市政官,次年为大法官,43岁成为最年轻的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所以西塞罗是罗马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他之所以接受和介绍希腊思想家的政治学说,是为着运用这些政治理论原则来探讨罗马的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解释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具体地说,他是以政治家身份,抱着实用的目的来研究政治理论问题,以图恢复罗马历史上一度存在而后遭到破坏的名为混合政体实为贵族共和制的国家形式,摆脱当时罗马社会危机. 应当说他把希腊政治理论和罗马实际情况结合在了一起。 西塞罗为何在古罗马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为何在当时的罗马人民心中犹如夜空的皓月?今天,几乎所有的政治法律学说史家都不认为这位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对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传统有什么独到的重大贡献,但是又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政治法律思想史的著作都不能不提到西塞罗。他在西方思想史中占据了一个他人无法替代的地位。这就是因为,他几乎是从古希腊时期到欧洲进入中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他并不是一位非常深刻的思想家,但由于他继承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对当时的各派希腊哲学学说作了详细解释,因此是希腊文化的传承人;他将斯多喀学派的自然法思想发扬广大,就其目的而言是为当时的罗马共和制服务,但这种思想经过他以及受其影响的罗马法学家的发展,客观上却是为他身后即将出现的罗马帝国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再加上他杰出的口才和政治头脑,种种经历使他具有通常的学者所不具有的政治观察力和务实的精神。所有这些,构成了西塞罗的独特魅力,构成了他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中无法回避的地位。 二、《法律篇》中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论法律》一书。该书以对话体写成,西塞罗为主讲人。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谈法的本质——自然法,第二卷谈宗教法,第三卷谈官职。第一卷关于自然法的论述是全书的精华,也是西塞罗法哲学思想的精华。从某种角度来看,西塞罗的《论法律》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自然法的宣言。

西塞罗的政体观名词解释

西塞罗的政体观名词解释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他对政体观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本文将对西塞罗的政体观进行名词解释,解析其对政治、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意义。 一、政体观的定义 政体观是指对不同政治制度和体制的观察和思考,包括如何组织和管理国家的 问题。西塞罗认为,政体观应该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权力分配、权力滥用、公民参与等,以确保政治体制的健康运行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共和政体的优点 西塞罗主张共和政体,也就是人民最高统治权的政治制度。他认为,共和政体 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保障公民自由权利:共和政体重视公民的自由权利,强调法治和宪政原则, 防止统治者将权力滥用于私利。 2. 促进公共福祉:共和政体重视公共利益,通过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确保国 家的稳定和繁荣。 3. 鼓励公民参与:共和政体鼓励公民参与政治事务,提高民众的政治意识和参 与度,增强政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三、专制政体的弊端 西塞罗对专制政体持批评态度,他认为专制政体具有以下几个弊端: 1. 权力集中导致滥权:专制政体中,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统治者滥用权力,损害公民的权益和自由。

2. 缺乏制衡和约束:专制政体缺乏权力制衡和约束机制,统治者往往可以为所欲为,随意支配国家资源和人民财富。 3. 忽视公共利益:专制政体重视个体或少数人的私利,而忽视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考虑。 四、民主政体的挑战 在对政体观进行讨论时,西塞罗也指出了民主政体存在的一些挑战: 1. 多数暴政:在民主政体中,由于多数决定的原则,可能会导致少数人权益的被忽视,甚至可能演变为多数的暴政。 2. 各种利益纠葛:民主政体中,各种利益群体之间会产生不同的诉求和利益冲突,政治决策常常受到权力斗争的影响。 3. 民粹主义的影响:民主政体容易受到民粹主义的影响,政治家常常通过迎合民意来获取选票,而不是真正为国家和社会长远利益着想。 五、政体观对现实的启示 西塞罗的政体观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在民主制度的运行中,我们应该从西塞罗的政体观中学到以下几点: 1. 加强司法独立和监督:确保权力的制衡和约束,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 2. 促进公民参与和政治教育: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和意识,使政治决策更具民主合法性和科学性。 3. 强化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4. 预防民粹主义的影响:政治家应以整体和长远利益为导向,避免迎合民意而忽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思想家西塞罗

思想家西塞罗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最杰出的演说家、教育家,古典共和思想最优秀的代表,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天才作家。他的典雅的拉丁文体促进了拉丁文学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罗马以及后来欧洲的教育。 西塞罗出身于富裕的骑士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曾赴希腊求学,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派思想的影响颇深。他先后在著名的修辞学家、法学家和斯多噶派哲学家所办的学校接受教育。公元前77年,回罗马担任律师。公元前63年当选为古罗马执政官,后为元老院元老。公元前51年赴小亚细亚任奇里乞亚总督。他反对独裁,维护贵族共和制。在第二次“三头同盟”成立后,他被三头之一的M.安东尼的部下于公元前43年12月7日杀害。他一生著述甚丰,在政治方面主要有《论国家》《论法律》等。另外,《论雄辩家》是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发表于公元前55年。在此书中,他谈论一个演说家所必需的学问和应该具有的品格。 西塞罗一生有不少著作,而最能反映他的政治思想的,同时也最为人们重视的,就是《国家篇》和《法律篇》。这两篇著作集中体现了他关于国家和法律思想的精髓。 西塞罗是古罗马第一个依据斯多葛派观点系统阐发自然法思想的人。他认为自然法是真正的法律,亦即正确的理性,是衡量是非的准则;上帝是这种法律的“起草者、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在他看来,自然法、上帝与理性是

同一的,正义、善、成文法均为它们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永恒不变、普遍适用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我们今日赞赏的是西塞罗对法律和法治异乎寻常的推崇。他认为法律是根据正义的原则制定的,是永恒的、普遍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他说:“法律是最高理性,从自然产生出来的,指导应当做的事,禁止不应当做的事。”法律统辖权力,全体公民,包括执政官,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这不正是两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同样呼唤的法治精神吗? 西塞罗生活在共和国民主制向帝制过渡时期,因此他的政治思想也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期的印迹。他一方面坚持共和制,然而当贵族共和制行将解体的时候,他又转而主张君主制。尽管他曾严厉地抨击民主制,但是主张共和制在他的思想中占着主导地位,所以在宪政民主思想史中,他仍占有一席之地。西塞罗给国家下了一个定义:“共和国是人民的财产。”(西塞罗:《论共和国》)他还给人民下了一个定义:“人民并非是人们随意组成的群体,而是由许多人一致同意尊奉正义所结成的集合体,是为互利而彼此合作的共同体。”按照西塞罗的共和国定义,其公共权力属于人民即公民集体,而人民公正与合法地行使权力才真正体现正义,且须以谋求公益为目的,也就是说正义和公益是共和国的本质特性,离开了这两个要素,共和国就不称其为共和国。 与古希腊思想家波里比阿一样,西塞罗认为君主、贵族、民主三

共和思想【古典共和思想的现代启示】

《共和思想【古典共和思想的现代启示】》 摘要:如今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都是“古典”共和主义的“现代”变体,古典共和思想,应该指的是西方古典视域中的政治理想,publica”可以指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政治共同体、国家、社会群体等,并非单纯强调其政体方面的含义 共和国在西方古已有之,斯巴达,古罗马,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国家,都以共和制著称。近现代以来,东西方皆有以共和立国的国家,英伦三岛、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往往强调其政体色彩。但是,古今中外的政体中,虽然同为共和,国家体制和治理模式却千差万别。如今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都是“古典”共和主义的“现代”变体。为什么同称为共和,还要从古典共和思想中索取答案。古典共和思想,应该指的是西方古典视域中的政治理想。因为, 中国自古已是高度整合的社会,与古希腊时期以城邦为单位的政治共同体以及古罗马时期的国家概念有很大不同。“古典共和思想”在双重意义上是古典的。首先,这种思想对今天的政治理念具有某种权威性。这种权威是在经典的传承和政治实践的更迭中得以表达的。古典共和思想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塞罗的《论共和国》等经典著作中均有论及;其次,我们一谈到时间概念上的“古典”时期,主要指公元前5-4世纪的雅典以及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的罗马。共和思想和实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人们往往将 最早的“共和国”定义追溯至西塞罗,因为西塞罗有一部重要的拉丁文著作命名为“res publica”,英文中的repubic一词与之关系密切,并且,现代人多用The Republic来翻译 拉丁语词“res pub-lica”,所以,中文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西塞罗的著作翻译为《论共和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拉丁文中,“res publica”可以指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政治共同体、国家、社会群体等,并非单纯强调其政体方面的含义。所以,有人同样用“The Commonwealth”、“国家篇”来翻译西塞罗的res publica。西塞罗的《论共和国》核心是在于他的理想政制,而他的理想政制正是古罗马共和国(不是西塞罗当时的共和国),是有感于当时罗马共和国的衰败和危机而发的。所以将他这样一部著作翻译为《论共和国》也自有传神之处,只是需要区别西塞罗之“共和国”与现代强调政体意味的共和国。西塞罗《论共 和国》第一卷中给出了“共和国”的定义:共和国(Res Publica)乃是人民的事业,但人 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权的一致性和利益的共同性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这种联合的首要原因主要不在于人的软弱性,而在于人的某种天生的聚合性。 这个定义首先突出了共和国的组织形式,即人们是以什么方式聚合在一起的;其次,突出了法的重要性,人们基于法的一致性结合在一起是共和国得以存在的前提之一;最后,还牵涉到公民德行,如何处理利的问题。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政体的组织

西塞罗的简介

西塞罗的简介 西塞罗是古罗马帝国的奇迹,是古代罗马时期政治建设中最杰出的一位代表人物。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西塞罗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塞罗的简介 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律师、作家、雄辩家。他出生于骑士阶级的一个富裕家庭,青年投身法律和政治,其后曾担任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同时,因为其演说和文学作品,他被广泛地认为是古罗马最好的演说家和最好的散文作家之一。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危机中,他是共和国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忠诚辩护者,安东尼的政敌。他支持古罗马的宪制,因此也被认为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古代先驱。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在后三头政治联盟成立后被三头之一的政敌马克·安东尼(Marcus Antonius,公元前82年—前30年)派人杀害于Formia。 西塞罗的文学成就 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代表作是《论国家》和《论法律》。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是人们在正义的原则和求得共同福利的合作下所结成的集体;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政体都是单一政体,理想的政体应是“混合政体”,即以当时罗马元老院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国。 在哲学方面的创作有《论至善和至恶》,《论神性》等,他主张综合各派的学说,因此被认为是古代折中主义最典型的代表。他是第一个将古希腊哲学术语译成拉丁文的人,对哲学的发展和哲学术语都有极大影响。 在教育方面的创作有《论演说家》等,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的雄辩家,而训练的方法是实地练习。 早在罗马帝国初期法学家兴起以前,他就系统地论证了自然法和实在法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然法代表理性、正义和神的意志,是普遍适用、永恒不变的,它在国家产生以前早已存在;实在法必须符合自然

西塞罗的共和观

西塞罗的共和观 西塞罗是古罗马共和国晚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之一。他为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和宪政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倡公正与正义。 西塞罗的共和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他认为公民应当以自由、平等、秩序和人类尊严为基础,而不是权力和个人意志的专制。在这种政治制度中,人民能够参与政治、享有社会福利,而政府和政治家则必须在公园和制度的约束下行使权力。 以下是五个例子,展示了西塞罗对共和观的信仰并为此奋斗: 第一,公民应该参与政治,为自己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负责。在西塞罗看来,公民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应该是共同创造更好的社会。他认为,公民参与政治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谋求解决的问题,而是为了公共事务和国家长远利益出谋划策。因此,他一直强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并试图增加公民的参与和活力。 第二,宪政和法治的意义与价值。西塞罗认为,一个强大和稳定的共和国需要具备规章制度的宪政和法治。宪政和法治,可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确保公平公正的司法裁决、保护公民的自由和财产安全。西塞罗将公民的法律责任作为重要的道德义务,认为宪法是共和国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共和国宪法、维护法治和公民的宪法权利。 第三,道德和政治的连接。西塞罗充分认识到,道德是政治的

根本基础,而道德品质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在共和国中,政治家和公民必须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以良好的道德和伦理为基础,共和国才能保持稳定并持续发展。 第四,调适竞争和合作。在共和国中,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竞争。西塞罗认为,政府应该调适这种竞争关系,既要允许各种社会力量竞争,又要注意兼顾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政府要具备管理和调适社会竞争的有效机制和制度,以确保竞争不会导致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 第五,统一和分权。共和国中,政治权力分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西塞罗认为,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分布是确保公共利益和人民权益的重要保证。在统治体系中,政府和公民各司其职,保持良性互动,以确保权力不会被少数人掌控,从而推进国家的长远发展。 可以看出,西塞罗的共和观包括了公民参与政治、宪制法治、道德伦理、竞争调适和统一分权。西塞罗的共和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经验和智慧来帮助我们创造和维护更加美好、跨越和有活力的社会环境。

《人类群星闪耀时-西塞罗》读书笔记

《人类群星闪耀时-西塞罗》读书笔记 《人类群星闪耀时-西塞罗》读书笔记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写给西塞罗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这样一本书,记录了人类历史上那些有可能影响未来的片刻与人物,那些人性的光芒与牺牲,像群星闪耀着光。 正如作者在自序里说:“在艺术上,一旦有天才诞生,他必将流芳百世,而历史中,这种星光闪耀的时刻一旦出现,就会决定未来几十年和几百年的进程。那些平时悠然缓慢地先后发生和同时发生的事,都被压缩在某个独一无二的短暂时刻,它将决定一切,也将改变一切:在这一时刻,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某个来得太早或是太迟的决定,都让其后几百代人的生活因此变得不可逆转,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这种命运攸关的时刻充满戏剧性,在个人的一生及历史的进程中都是难得出现的。这种时刻可能集中在某一天、某一时,甚至常常发生在某一分钟,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是超越时间的。我把它们称为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作家都不得妄想超过它。”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虽然我个人倾向历史是由偶然决定的,因为明白这个论断,才会让我们更自由。若历史是必然的,则我们必须茫然地跟着别人,重复别人的决定。而如果历史是偶然的,也许一个小改变,就带领自己走向不同的人生。 回到西塞罗,其实西塞罗和威尔逊是茨威格目睹暴政以后,才加上的篇章,其目的是呼唤独立与自由。西塞罗被凯撒赶下政坛后,开始过着闲云野

鹤的生活,他先后完成了《论义务》,《论老年》等,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而后凯撒被刺杀,罗马陷入渥太维、李必达和安东尼(以下简称为“三位”)的混战中。为了恢复罗马共和政体,为了民众不再颠沛流离。本已归隐的西塞罗几乎用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必死决心,登上演讲台,呼吁民众支持渥太维,因为他才有望恢复共和政体。但是,分裂的三位却只想获取罗马的财富与荣光,因此对于“共和国祖父”的西塞罗,他们选择杀之而后快。最后,西塞罗在流亡中,不忍年轻人为其丧命,被家奴出卖,最后身首异处,头颅还被割下,悬挂于他无数次呼唤自由与独立的演讲台上。但是,随后国家陷入独裁与暴政,他所期待的民众,在恐惧中,安静地上交了自由。 之前粗略地看过西塞罗的《论义务》,之所以没有精读,是因为我个人虽然对内心正义与美德无比推崇,但我对人性,对诱惑毫无期待。国家怎么能依靠内心正义这种虚无的价值取向来管理呢?所以,对于《琅琊榜》里,我对似乎连作为白手套,都是用优雅正义的方式解决政治问题,似乎站在翻案那一派的就是代表正确而不满。毕竟政治的复杂与博弈,哪是立场鲜明这么简单的?因此,我喜欢将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与西塞罗的《论义务》对照起来看。无独有偶,马基雅维利在从政后,也曾被祖国放逐,后他通过美第奇家族重返政坛。《论义务》里他认为,国家应当通过合乎道德规范的理解认知与和解妥协的方式,实现统治;正义与法律才是国家根本之柱,国家应当依赖内心正派、诚实可靠的人去执掌国家政权,并以此执掌国家的法律。 与《论义务》崇尚美好的道德相对照,《君主论》的理念冰冷而残忍,比如他认为: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因为民众就不

古罗马法学学家论著

一、西塞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论义务》 (一)《论共和国》(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论共和国》是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西塞罗在自己的庄园里就国家问题进行思考,总结自己的从政经验而写出的著作。它采用的是对话体。虚拟的谈话时间为公元前129年1月末2月初的拉丁节期间,谈话地点在罗马郊外的一座庄园里。 《论共和国》这部著作对国家学说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国家不人为的产物,而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其根在于人天生就有一种社会性,需要国家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以“共和国”的观念取代希腊人的邦观念,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是“共同拥有法律和各项权利,希冀分享共同利的为数多的人们的集合体”。西塞罗认为,国家政体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即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但这三种单一的政体很容蜕变成暴君制、寡头制、暴民制。惟有将这三政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融合成一种混合的政体,才能制约、均衡和调和各面的势力,保持社会的稳定。西塞罗认为罗马共和国就是这种理想的政体。 (二)《论法律》 这是《论共和国》的续篇。《论法律》也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且以西塞罗生活的时代为背景。这部著作应该有六卷,但传世的只有三卷。在传世的三卷中,第一卷谈自然法,第二卷谈宗教法,第三卷谈官职。

1、论自然法。西塞罗法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斯多葛派的自然法观念。西塞罗首先认为,“自然是最高的善”,“依照自然而生活,一切都会尽善尽美”自然状态是一种理性的、和谐的状态,这就是自然法。自然法既然源于自然,那么它就是永恒不变的、先于国家之前就有的、普遍存在的一种至高无上的法则和最高的正义。遵从自然法即是遵从自然、理性和神。 2、论宗教法。在古罗马时期,宗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与政治、法律等不可避免地混淆在一起。西塞罗在其《论法律》中列举和阐述了大量的宗教法规范,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宗教法规范既是西塞罗自然法理论的延伸,也是他所信奉的理性、正义、智慧等自然法原则的具体化形式。 3、论法律与官员。西塞罗认为,国家的法律需要有合格的官员去执行,权力的行使要合乎自然的理性而不得滥用。西塞罗的至理名言是:“官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说话的官员”。他一方面强调官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认为不仅应对官员的权力加以限定,而且还要对权力进行监督。 (三)《论义务》(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论义务》是西塞罗写给他远在雅典求学的儿子马尔库斯的信。西塞罗由于受到罗马政治危机引起的不断加剧的不安全因素的影响而隐居了起来。他以一位父亲留给仍要生活下去的21岁的年轻人一个生活榜样的方式写下了这部书,抒发他的政治理想。 西塞罗将义务问题分成三个方面,本书因此划为三卷。即第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