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以下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1. 合理选择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土壤消毒: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种子及病菌的数量。常用的方法有熏蒸、高温烘烤等。

3. 轮作休闲:合理安排棉花的轮作休闲制度,减少病害在土壤中的传播和积累,降低发病风险。

4. 土壤改良: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或有机质改良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提高棉花抗病能力。

5. 密植增密:适度密植棉花,增加棉田内棉花的遮阴效果,降低病原菌的传播速度,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6.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施肥,合理掌握氮、磷、钾等养分的供应量,维持棉花生长发育的平衡,并增强棉花的抵抗力。

7. 及时发现病害: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害发生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使用药剂进行农药喷施,控制病害

的蔓延。

8. 病部清除:发现病害植株及时将其拔除,避免病原菌通过继续感染其他植株。

请注意,具体的防治方法应根据病害的不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业专家的建议来采取。同时,合理施用农药应遵循农药使用安全规范,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有效防治这两种病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针对棉花枯萎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残体和病菌源,减少病原菌的传播。二是选择抗病品种,培育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种,提高抗病能力。三是合理施肥,保证棉花的养分平衡,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四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生期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药害。 对于黄萎病的防治,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措施。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清理病残体和病菌源,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同时,要注意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避免积水和缺氧情况的发生,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其次,要选择抗病品种,培育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种,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此外,合理施肥也是防治黄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保证棉花的养分平衡,提高抗病能力。最后,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生期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药害。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防治方法。一是合理轮作,避免连作连种,减少病原菌的积累。根据病害的不同,轮作的作物

可以选择花生、玉米等不同的作物,以减少病原菌的发生。二是栽培技术上要注意合理密植,保证棉花间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菌的传播。三是注意病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病害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防治这两种病害,我们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合理轮作,注意栽培技术和病害的监测与预警。只有通过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保障棉花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棉花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

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替代项目暨IPM技术宣传材料 棉花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 一、棉花立枯病:棉花立枯病又称烂根病、黑根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病菌在种子萌发前侵染可造成烂种,萌发后至出土前侵染可引起烂芽。棉苗出土后受害,初期在近土面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展包围整个基部。 棉花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从地膜抠开以后,因为环境的改变,棉苗的适应性不行,再加上当时的天气经常是低温、阴雨,地温也低,立枯病就很容易发生。 物理防治方法:及时松土,放苗后及时疏松棉苗根部土壤,增加通透性,培苗时应选择比较干爽的土壤(应结合化学防治进行)。 二、棉蚜:在棉花上已发现的蚜虫有5种即:棉蚜、棉长管蚜、苜蓿蚜、拐枣蚜、菜豆根蚜。其中为害棉花的以棉蚜为主,是我国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物理防治措施:⑴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棉花蚜虫的有效措施,如种植372等。⑵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控制蚜虫为害。如棉麦套种;棉花与绿豆、绿肥等间作;插花种植玉米、油菜、高粱等诱集作物,存养天敌,控制棉蚜。(3)处理越冬寄主,减少早春蚜源。一般在棉苗出土前,清除棉田内外杂草。有可能对花椒、石榴、木槿和冬青四大棉蚜越冬寄主进行药剂治理,可减轻棉田蚜量。(4)清洁棉田,把间下的棉苗及剪下的杈梢带出田外沤粪,杀死上面的棉蚜,延迟发生期。

三、棉铃虫 为害特点:棉铃虫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常年发生情况下,仅以棉花和少数作物为取食对象,但在大发生年,棉区绝大多数的植物都会受到危害,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一条幼虫一生可咬食蕾铃20个左右。 发生特点:棉铃虫在黄河流域1年发生5代,有的年份可发生4代,主要以第二、三代为害棉花。成虫在夜间活动,取食花蜜和交尾产卵,对黑光灯和半干的杨树枝叶有效强的趋性。一头雌蛾产卵千粒左右,卵多散产在上部嫩叶正面,少数产在蕾、铃、苞叶上。 物理防治措施: (1)种植小块棉田,利用周围的高秆作物存养天敌控制棉铃虫,并可诱集到棉铃虫成虫和卵虫,减少棉田卵量。 (2大面积应用高压汞灯诱杀成虫,每盏300瓦的灯泡控制面积100亩。 (3)杨树把诱杀成虫,在第二、三代棉铃虫羽化盛期,取10-15支两年生杨树枝(长60-70厘米)捆成一束,竖立在田间,高出棉株15-30厘米,每亩10-20把。每天日出前捕捉成虫,6-7天更换一次,保持较强的诱虫的效果。 (4):结合整枝打杈消灭卵和幼虫。防治后期人工捕促大龄幼虫。 四、棉花苗期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很多,按发病部位分为根腐病和叶斑病两大类,以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为主。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棉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严重病害,在全国棉区一直发生较重,死苗严重,造成的危害损失较大。因此,抓住有利时机,选用有效药剂防治棉花枯萎病意义重大。 一、危害症状: 棉花枯萎病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现蕾前后发病最盛。可归纳为5种类型: 1、黄色网纹型:病株叶脉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呈黄色网纹状,叶片逐渐萎缩枯干; 2、黄化型:叶片边缘局部或大部变黄,萎缩枯干; 3、紫红型:叶片局部或大部变紫红色,叶脉也呈紫红色,萎缩枯干; 4、青枯型:叶片突然失水,叶色稍变深绿,叶片变软变薄,全株青干而死亡,但叶片一般不脱落,叶柄弯曲; 5、皱缩型:5-7片真叶时,大部分病株顶部叶片皱缩,畸型,色深绿,节间缩短,比健株矮小,一般不死亡,病株根茎剖面木质部变成黑褐色。 二、发病规律: 棉花枯萎病菌主要在病株种子、病株残体、土壤和粪肥中越冬。带菌种子的调运是引发新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病区棉田的耕作、管理、灌溉等农事操作是近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病株根、茎、叶、壳等在高湿时可长出病菌孢子,随气流、雨水传播,侵染周围健株。 棉花枯萎病的发病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土温在20℃左右开始发病,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夏季暴雨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地势低洼、土质粘重、偏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耕作粗放的棉田发病严重。 三、化学防治: 播种前,选用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50%甲硫福美双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50%甲硫福美双600-800倍液喷雾或500倍液进行灌根,或选用50%福美双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效显着;对发病较重的田块,同时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加1%尿素溶液叶面喷雾,每隔5-7天进行一次,连续2-3次,防病效果更加明显。

浅谈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要点

浅谈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要点 作者:刘芸芸曹磊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4期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检疫性病害,也是恶性病害,此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棉花的产 量和质量,可造成严重的损失,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均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棉花枯萎病 和黄萎病的发病症状有其相似处,如若这两种病害同时发生在同一株上,会增加症状的复杂性。棉花枯、黄萎病的病菌在土壤中直接侵染根系,是依靠土壤传播为主的病菌,而种子和棉秆等 又能作远距离传播,传播速度快,故在防治上应注意,加强检疫,防止病区扩大。对于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本着“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采取药剂浸种、灌根喷施相结合的预防方法。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技术,要以检疫制度、病田处理、种子处理、 农业防治等为主要防治技术措施 一、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棉花枯萎病在土温20℃时苗期就开始发病,蕾期在土温 25-30℃时,若遇多雨时节,容易形成发病高峰期,而棉花黄萎病在棉花苗期很少发病,在蕾期和花铃期是发病盛期,若遇多雨,最易此病害的流行。 二、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症状:棉花枯、黄萎病都是为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 的病害。棉花枯萎病是由下向上发展,也可沿顶端向下发展形成“顶枯症”,而棉花黄萎病的 症状是由下而上逐渐向上发展,一般不形成顶枯。 1、苗期发病症状 ①棉花枯萎病在苗期发病症状:子叶或真叶出现黄色网纹斑或大块变色斑,或紫红型、黄 化型斑,易落。气候骤变时出现急性青枯形病斑,有时只一个子叶萎蔫,常造成大量死苗。 ②棉花黄萎病发病在苗期的症状:真叶边缘或主脉间叶肉变黄,呈嵌状斑纹,但叶脉不变色,病苗很少枯死。 2、成株发病症状 ①棉花枯萎病发病株型表现上:节间短,矮化,常半边枯死,节上生出小叶小枝,呈丛生状;叶片有网状斑,易落,有时初期表现皱缩型,叶片变深增厚凹凸不平;病叶发生多数是有 下向上,逐渐枯落,只留顶部小叶,但有时也发生顶端向下枯死现象;茎、叶柄内部变色表现 在皮下及输导组织变黑褐色。 ②棉花黄萎病发病株形表现上:一般不矮化,在叶片上出现嵌状斑,果枝上的病叶由内向 外发展,病株从下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扩散,叶片叶柄内部变色较浅,多雨时,病叶透生出 白粉状霉层,不多见。 三、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1、严格实行检疫制度 加强检疫工作,保护无病区,实行专门机构与群众检疫相结合,执行现场检疫制种,对良 种场、种子繁殖基地出现的病害,需进行劈秆、鉴定,严禁病区种子和棉饼外调和留种。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摘要:棉花产量的好与坏,与农民的收入的多与少息息相关,很多温度适宜的 地区都会生产棉花,棉花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的经济,为农民造福。而棉花在种植 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这两种病是导致棉 花减产的重要因素,可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状况。本文将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 病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并制定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使棉花产业可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防治措施 棉花一旦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就会降低产量,影响其质量,可以称得上是 毁灭性的灾害,对于农民更是影响巨大。在棉花刚刚出苗时,枯萎病就可以侵袭,会导致成片的死苗存在,对于那些活下来的棉苗,会出现特别矮小,结铃很少的 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棉花的发展。而黄萎病虽然没有枯萎病影响严重,但产生的 灾害也不容小觑,感染黄萎病也会出现结铃较少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不结铃,有 些在刚开始的时候就会有落叶现象,可造成棉花减产百分之三十左右。这两种病 对棉花危害严重,可造成棉花减产减质,所以种植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为棉花 产业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一、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发病症状 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有着共同点,两者都是维管束系病害,病害都 会侵袭其根茎部位,导致其导管发生变色,因其输导组织受到严重伤害,导致棉 花枯萎,发生的大量的落叶。一般枯萎病的发生时期比黄萎病早,它在棉花还是 幼苗时期就能感染,棉花在定苗期有的就会发病,还有的会推迟,直到现蕾期才 会出现症状,一旦出现枯萎病,就会导致大量的棉苗死亡。然而这并没有完全结束,每到秋季,雨水频繁的时候,很可能还会再次发病。病变主要表现在根茎部位,连成一条褐色的长线,当你把带病的叶片摘下时,会在叶柄茎部位发现褐色 点样的特征,无病的棉苗内部会呈现白色。 一般情况下,黄萎病在棉苗时期无症状,它会等到现蕾期再出现症状,黄萎 病很少发生幼苗期死亡的情况,前期病叶良好,没有症状,病株也不会出现萎缩 的情况,还会有少量的棉桃结出。当叶片出现症状时,就会在其边缘出现病斑, 其主侧叶并无症状,一般症状都表现在叶肉上,局部呈现枯焦状态,进一步导致 整片叶子的枯萎。在其根茎处表现为浅褐色纹样病斑。在一个病区,枯萎病和黄 萎病危害严重,在一个棉株上这两种病害可能同时存在,其不同的是两种病的先 后顺序,某些地区在确定棉花是否发生灾害时,都会将有病的叶柄摘下来,看其 部位是否变色,这也是确定以及区分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重要因素。 二、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条件 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都是其种子带来的病菌,在种子的调运过程中,可以 远距离进行传播,所以,枯萎病和黄萎病扩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为进行调种和 运种这一过程。带菌的种子就是所有危害的源头,播种带菌种子,虽然并没有很 高的发病率,但在种子引进后,会跟随一些落叶进入土壤中,该病菌会在一定温 度下存活,等到秋季来临,降雨量较多时,就是黄萎病以及枯萎病的高发时期, 发病的严重程度,会和雨水的多与少有很大联系。当到了六月和七月时,雨水比 较多,并且分布比较均匀,枯萎病的危害就会比较严重,而到了七月和八月时, 雨水相对来说也很多,黄萎病的危害就会严重。据研究分析,有些地区雨水较多,偶尔一场雨水过后,田间就会出现很多枯叶的棉苗,甚至还有一部分死苗,所以,雨水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重要发病条件。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技术 摘要:黄萎病以及枯萎病均是棉花生长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类型,且这两类病害的发生以及发展均会对棉花的生长产量以及质量产生影响,棉花黄萎病以及枯萎病的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症状较为相似,在实际防治中也较容易出现混淆情况。本文主要将此两种病害作为对比进行了发生特点的分析以及防治方式的介绍,以期能够为棉花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枯萎病;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棉花耕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却日益加重,尤其是黄萎病以及枯萎病的发生率更高,且对于棉田造成的毁坏程度更为严重。棉花黄萎病以及枯萎病一旦发病之后,便难以进行有效的根治处理,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至较大范围,是非常常见的整株性病害,其主要会对棉花植株的维管束系统造成损伤,进而对棉花的生产产生极大影响。要想能够实现棉花的高品质生产,需要加强对于黄萎病以及枯萎病防治的重视。 1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所致,黑白轮枝菌以及大丽轮枝孢是棉花黄萎病传播的主要真菌类型,此类真菌均被归入半知菌亚门,黄萎病在棉花各个生育时期均可出现,但在自然环境之下,棉花幼苗的发病率较少,棉花植株生长至3-5片真叶时,是棉花黄萎病发病的起始时期,而现蕾之后是黄萎病集中发病的关键时期[1]。 1.1 发生特点

棉花植株感染黄萎病之后的各个组织部位均可携带传播病菌,茎叶或者病株 残体在土壤中的埋入同样会为该病菌的传播提供根源。棉籽的带菌率相较于叶片 以及植株来讲比较低,但是是远距离传播的关键渠道病菌。棉田土壤中如有该类 病菌积存,将会对健康植株的根系造成侵染,并且逐步渗透到维管束中繁殖发展。而病菌的繁殖生产则会产生大量的轮枝病毒,导致棉花植株萎蔫枯死,25-28℃ 是棉花黄萎病发病最适宜的温度,如气温高于30℃或者低于22℃,则黄萎病的 发病速度会有所减缓。如棉花田间温度适宜、雨量较多、田间湿度超过80%,则 会加速黄萎病的病变发展,如棉花蕾期有少量植株发病,待其花期便会出现大面 积发病,如栽培地区连续多年进行棉花种植,钾肥、磷肥施入量较少或者连续多 年施入了带菌的有机肥,便会加重棉花黄萎病的发病[2]。 1.2 防治方法 棉花黄萎病防治时,第一,需要加强对于棉花种植地区的检疫管理,加强对 于无病区的保护,同时需要做好病区的隔离,避免病区的进一步扩大。第二,可 从农业管理方面进行黄萎病的预防,首先需要进行抗病品种的选择,可通过棉花 与小麦、玉米、大豆等轮换的方式进行种植,以降低土壤中病菌的积存量。在棉 花田间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进行氮磷钾肥料的配合施入,以提 升棉花植株对于黄萎病的抵抗性能,降低病害的传播以及发展,并可通过有腐熟 有机肥的合理施加,满足棉花植株生长的养分需求,同时能够实现杀死土壤中有 害病菌的效果,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优良的根系环境,确保营养的稳定供应。可以 通过叶面喷肥的方式来进一步强化植株的抗性能力。确保棉花根系、茎叶功能的 稳定维持,实现营养的充分积蓄。第三,需要加强对棉花田间管理的重视,做好 棉田的平整处理,避免存在低洼地区,导致阴雨天气积水过多,可通过钾肥增施 的方式,促进棉花抗性能力的增强。第四,需要及时进行种子的处理,可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棉花种子进行杀毒处理,以降低棉花种子中黄萎病病菌的 携带量。第五,可以使用化学药物的方式进行黄萎病的处理,如发病植株较少, 需将其拔除,并将病土挖至田外,或者可以使用16%的氨水化苦对土壤进行熏蒸 消毒。6-7月份是黄萎病发病的高峰期,需要以病菌患病植株为中心进行氨水化 苦的灌注,在浇灌时覆土踏实并浇适量水,促进药物的蒸发,如此能够起到黄萎 病病菌消除的效果。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棉花苗期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减少棉田菌源;合理密植,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配施微肥,培育壮苗;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根据苗期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二、棉花铃期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顶、去边心,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轻棉铃虫危害;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棉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根据虫情调查和测报结果,在棉铃虫产卵高峰期和孵化高峰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 三、棉花蕾期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顶、去边心,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轻蕾铃脱落;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棉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对于病害,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对于虫害,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杀虫剂。 四、棉花花铃期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顶、去边心,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蕾铃脱落率;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棉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对于病害,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对于虫害,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杀虫剂。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以及赤眼蜂、金小蜂等寄生性天敌。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今年持续低温? 一、发病症状 棉花枯萎病又称半边黄、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症状常表现多种类型: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红叶型等;蕾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枯斑型、顶枯型、光秆型等。 二、发病原因 棉花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带菌种子及带菌种肥的调运成为新病区主要初侵染源,有病棉田中耕、浇水、农事操作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菌可在种子内外存活5~8个月,病株残体内存活0.5~3年,无残体时可在棉田土壤中腐生6~10年。 三、发病的温湿度条件 棉花枯萎病发病轻重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土壤温度在20℃以上开始发病,土温上升至30℃左右时呈现发病高峰,当土温上升到35℃以上时,病菌受抑制,发病减少,症状减轻。秋季土温下降到25℃,又会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期。 四、防治技术 (1)清除病株 发病株率0.1%以下的病田定为零星病田。发现病株时在棉花生育期或收花后拔棉秆以前,先把病株周围的病残株捡净,再把病株1 m2范围内土壤翻松后消毒。可用含氮16%农用氨水1份对水9份,每平方米病土浇灌药液45 L,10~15 d 后再把浇灌药液的土散开,避免残毒或药害。 (2)选用抗、耐病品种枯萎病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枯萎病、黄萎病品种或耐病品种。 (3)种子处理 可用0.15%~0.20%二硝散药液在55~60℃下热浸30 min,也可利用沼液防治棉花枯萎病,一般防效可达52%左右,死苗率下降22%左右。具体方法:一是先用沼液浸泡棉种24 h,浸种后用清水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二是每6 6 7 m 2灌施沼液5000~7000 kg,分5~7次灌棉蔸。由于棉花枯萎病发病高峰在棉花现蕾盛期,因此沼液灌蔸主要在棉花现蕾以前进行,以提高防治效果。 (4)劈茎法治疗

阿克苏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阿克苏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摘要: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占棉花总产量的90%以上,阿克苏作为 新疆棉花主要产地,棉花种植面积大,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棉花产 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阿克苏地区棉花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技术,只在提高 棉花种植水平,提高棉花的产量和价值。 关键词:棉花;阿克苏;棉花病虫害;防控技术 阿克苏是我国棉花种植较早的地区,地理条件优渥,棉花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更是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随着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棉花病虫害也 越来越严重,阿克苏地区棉田病虫主要有棉铃虫、棉蚜、棉蓟马、棉叶螨、棉盲 蝽象、棉花枯、黄萎病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高品 质棉花的需求,在棉花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田间管理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发生。 1 阿克苏地区棉花病虫害防控思路 针对棉花常见病虫害,防控目标需要达到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为95%以上,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面积和化学防控面积达到20%和25%,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 以上。由于传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药物防治技术,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虫害 耐药性增强,棉花土壤板结严重,棉花品质下降,而且农药对空气环境的危害也 比较严重。对此,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综合治 理手段,以预防为主,结合棉花在不同的生长期内的特点,开展综合防治,必须 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应该要优先选用生物源性药物、低毒以及对环境比较友好的 新型药剂,注意轮换使用不同药剂,以免造成虫害耐药。 2 阿克苏地区棉花病虫害防控措施 2.1棉蓟马及其防治措施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在棉花上,有两种重要的系统性侵染的病害: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 枯萎病又称半边黄、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其为害。表现症状多种多样: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等等;蕾期有皱缩型等。黄化型病株多以叶片边缘发病,局部或整叶变黄,最终叶片枯死脱落。棉株染病后,维管束组织发生了病变,将病茎剖开,木质部有深褐色条纹。导致枯萎病的是真菌中的镰刀菌,其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略弯曲,两端稍尖。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土壤及粪肥中越冬。非病区枯萎病的发生是使用带菌种子及带菌肥料造成的。在有病棉田中,枯萎病通过中耕、浇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扩散,发病越来越严峻。病菌从棉株根部的伤口、根的皮层及根毛处侵入。枯萎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关系亲密,田间有两次发病高峰期。地温20℃左右时,病株开头表 现症状,地温达到25~28℃时消失第一次发病高峰。进入高温季节后,病菌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酷热季节枯萎病发生轻。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田间消失其次次发病高峰。夏季雨后,地温下降时田块易发病。 棉花黄萎病也是严峻威逼棉花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田间发病初期是在3~5片真叶期,而棉花现蕾后则大量发病。棉株染病后,病株叶缘和叶脉间消失浅黄色斑块,后来渐渐扩展,叶片由下向上渐渐脱落,蕾铃稀有。黄萎病同枯萎病一样也是维管束病害,剖开茎秆,木质部有浅褐色条纹,而枯萎病则是具有深褐色条纹。黄萎病病菌不同菌系致病力有差异,其表现症状也不完全相同。黄萎病病菌侵入棉株后能使病株各个部位带菌,落在土壤中病叶是黄萎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棉籽带菌率虽然很低,但却是病区扩大的重要途径。在土壤中,病菌直接从根系侵入进入导管,并在其内繁殖,堵塞导管、产生毒素,使棉株枯萎。在25~28℃的适温范围内,雨水多常导致田间发病严峻。棉田连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后,

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引言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病虫害是保障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病害防治 1. 灰霉病防治 灰霉病是棉花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为了防止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清除田间秸秆、杂草等植物残体; (2)加强通风透光,保持适宜湿度; (3)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 (4)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 2. 黄萎病防治 黄萎病是由土壤传播的一种真菌性疾病。为了预防黄萎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耐黄萎品种; (2)定期更换土壤; (3)加强土壤消毒;

(4)使用有效农药进行喷洒。 3. 棉花枯萎病防治 棉花枯萎病是由土壤传播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为了预防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耐枯萎品种; (2)加强土壤消毒; (3)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 (4)使用有效农药进行喷洒。 三、虫害防治 1. 棉铃虫防治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预防棉铃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茬; (2)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定期检查并进行针对性喷药。 2. 棉蚜防治 棉蚜也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预防棉蚜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茬; (2)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定期检查并进行针对性喷药。 3. 棉花叶螨防治 棉花叶螨是一种常见的病害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茬; (2)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定期检查并进行针对性喷药。 四、综合防治 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可以利用天敌、寄生菌等微生物来 控制病虫害。在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可以采用以下生物防治方法:(1)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如放飞寄生蜂等; (2)利用寄生菌、拮抗菌等微生物控制真菌病害。 2. 化学与非化学综合使用 化学与非化学综合使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综合防治方法。在棉花病虫 害综合防治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化学农药和有机肥料进行施用; (2)结合化学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综合使用。 3. 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是一种物理性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来控制病虫害。

棉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棉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我国是棉花出产大国,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它主要制作各类衣服以及很多家居用品。但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病害的侵 我国是棉花出产大国,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它主要制作各类衣服以及很多家居用品。但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病害的侵扰,这样病害会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小面为你带来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方法。 1、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害,它在全世界范围皆有发生,对棉花生产有严重的危害,造成损失较大。棉花枯萎病主要危害棉花的幼苗,发病时有多种形态,有的叶片出现黄色网纹,最后叶片枯萎,有些叶片变黄或变紫,但最终都是叶片枯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枯萎病的病菌可在土壤和化肥中安全越冬,随着来年继续传播新的植株,所以种植前要对种子、土壤、化肥等消毒灭菌。合理密植、施肥,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药剂稀释后灌根或喷洒。

2、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只一字之差,从名字我们可得,棉花黄萎病发病时叶片失水,叶片出现发黄的斑块,随病害蔓延,病斑逐渐扩大。在长期干旱暴雨后,叶片突然萎靡,然后脱落。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忌连做,最好和其他作物轮作,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在现蕾期喷洒缩节安等生长调节剂,定期喷洒代森锰锌或甲硫•福美双等药剂,有预防作用。

3、棉蚜虫 棉蚜虫主要危害棉花幼苗,蚜虫吸食幼苗叶片的汁液,造成幼苗叶片卷缩,导致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花期和铃期,造成植株晚熟减产。 防治方法:使用对植株危害较少的杀虫药剂喷杀。 4、棉铃虫 棉铃虫主要危害棉花蕾铃期,棉铃虫啃食棉花的花蕾、花铃以及嫩茎,造成开花失败、苞叶脱落、烂铃等现象,最终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同样用对植株危害较少的杀虫药剂喷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