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GGTJ-2标八项目部

同开坡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编制:

计算:

复核: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第八项目部

2011年8月

目录

1、前言------------------------------------------------------------------------ - 2 -

2、编制依据------------------------------------------------------------------ - 2 -

3、工程概况------------------------------------------------------------------ - 2 -

4、贯通误差测量------------------------------------------------------------ - 2 -

4.1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 --------------------------------------------------------------------- - 2 -

4.2隧道贯通面相对坐标系的建立 ------------------------------------------------------------------ - 3 -

4.3贯通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 - 4 -

4.4贯通测量实测 ---------------------------------------------------------------------------------------- - 4 -

4.4.1贯通测量实测数据 ------------------------------------------------------------------------- - 5 -

4.4.2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 5 -

5、贯通误差调整方案------------------------------------------------------ - 6 -

5.1隧道平面贯通误差调整 --------------------------------------------------------------------------- - 6 -

5.2隧道竖向贯通误差调整 --------------------------------------------------------------------------- - 7 -

1、前言

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影响不大,目前研究隧道贯通误差主要为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TB106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4)《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3、工程概况

同开坡隧道位于三都县来术村与打鱼乡河坝村之间,隧道全长4757m,单洞双线隧道,围岩以Ⅲ、Ⅳ级为主,本隧道除出口端DK163+591.875~DK163+842在曲线段外,其余均在直线段。整体以15‰隧道呈单向上坡,属构造剥蚀形式的中低山地貌,沟壑纵横、山峦重叠。

4、贯通误差测量

4.1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

根据影响隧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因素分析,同开坡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估分别从洞内、外横向、纵向及竖向因素考虑,预估其相应误差

值,作为实际贯通误差的参考值。其中纵向贯通误差主要影响隧道线路坡度,线路坡度i=h/S*1000‰,(h 为两点间高差,S 为水平距离)对上式进行微分后得:di=dh/S*1000‰-hdS/S 2*1000‰,当只考虑纵向贯通误差dS 时,假设可以忽略的坡度影响为0.001‰,即100m 的水平距离允许的高差为±0.1m ,可认为:0.001‰=h*dS/S 2*1000‰,dS=S 2/1000000h ,同开坡隧道单向纵坡为15‰,即h/S=15/1000,代入上式可得:dS=4757/1000000*1000/15=0.317m ,表明同开坡隧道允许纵向贯通误差为0.317m 。从实际情况统计,隧道一般纵向贯通误差均小于按上式计算的结果,因此,纵向贯通误差一般情况下不会给设计坡度和工程建筑结构造成不利影响,考虑其上分析所得,同开坡隧道纵向贯通测量误差影响忽略不计,在做贯通测量误差预估和实际测算时省略,只做横向及竖向贯通误差预估和实测。

4.2隧道贯通面相对坐标系的建立

根据隧道实际贯通面里程(即DK161+972),进出口洞外控制点布置特点,为了投影方便,隧道相对坐标系为:横坐标轴(X)--隧道贯通面附近里程点隧道横向连线作为独立坐标系横轴(右线点为相对坐标系的坐标原点),纵轴为隧道轴线。贯通面在施工坐标系中方位角为11。05、57〃。示意图如下:

Y

轴 11。05、57〃 X

实测进口导线点里程处贯通面

4.3贯通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同开坡隧道施工采取进出口相向开挖掘进,在实际贯通面(隧道实际贯通面里程为DK161+972)布设临时桩点,点号命名为GTD ,分别用进出口控制导线点及水准控制点测出GTD J 、GTD C 坐标、高程,将两组坐标差值分别投影至隧道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即为纵向和横向贯通误差,测得两组高程之差即为竖向贯通误差。

表4.3-1 关于隧道贯通误差规定 项目

横向贯通误差 高程贯通误差

相向开挖隧道长度(km ) L<4 4≦L<7 7≦L<10 10≦L <13 13≦L <16 16≦L <19 19≦L<20 洞外贯通中误差(mm ) 30 40 45 55 65 75 80 18

洞内贯通中误差(mm ) 40 50 65 80 105 135 160 17

洞内外贯通中误差(mm ) 50 65 80 100 125 160 180 25

贯通限差(mm ) 100 130 160 200 250 320 360

50 注:1、本表不适用于利用竖井贯通的隧道;

2、相向开挖长度大于20km 的隧道应作特殊设计。

4.4贯通测量实测

根据贯通测量方案及实际洞内导线点布设情况,同开坡隧道进口以TK15-2点为方向点,以TK17-1点为设站点来观测贯通面点GTD ,得出点坐标GTD J ,同开坡隧道出口以TC18点为方向点,以TC29点为设站点观测GTD ,得出点坐标GTD C 。示意图如下:

图4.4-1

TC2GT

TK15-2

TK17-TC1

4.4.1贯通测量实测数据

表4.4.1-1进口导线点实测贯通点数据统计

点名观测角值方位角边长(m)

坐标

高程(m)X Y

TK15-2 2883437.5859 475248.7087

100-13-01.25

TK17-1 181-24-57.90 2883387.0199 475529.2647

101-37-59.15 302.7445

GTD J2883325.9734 475825.7905 474.958 表4.4.1-2出口导线点实测贯通点数据统计

点名观测角值方位角边长(m)

坐标

高程(m)X Y

TC18 2883203.9997 476461.0528

281-10-10.48

TC29 179-21- 36.5 2883272.2529 476115.3858

280-31-46.98 294.5174

GTD C2883326.0746 475825.8280 474.936 4.4.2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根据隧道进出口导线实测距离(经过两化改正)及角度,推算得出GTD坐标:GTD J和GTD C,两坐标横纵坐标较差分别为:△X=-10.10cm,△Y=-3.75cm,由进出口水准点分别推出GTD高程,H J=474.958m,H C=474.936m,fh=2.2cm。其中纵、横坐标差值分别投影至贯通测量独立坐标系中,△X投影值为-9.93cm,△Y投影值为-3.68cm,据表4.3.1 关于隧道贯通误差规定,△X投影值即为横向贯通误差实际值,

13cm>/-9.93cm />5cm ,高程差值5cm>2.2cm>1.7cm 。以上实测数据计算值与限差对比得知,同开坡隧道横向及高程贯通误差并没用超过限差。但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要求,应对同开坡隧道在未衬砌段进行误差调整(贯通误差在没用超过限差的情况下)。

5、贯通误差调整方案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6.7.4规定,当隧道贯通误差大于50mm 时,应对贯通误差在未衬砌段进行调整,本隧道根据实测数据,贯通误差超过50mm ,应进行贯通误差调整。因同开坡隧道洞内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施工放样,因此,本隧道拟采用导线法进行贯通误差的调整。

5.1隧道平面贯通误差调整

1、贯通误差调整的附合导线布设

进口以导线点TK13-2为方向点,TK15-2为设站点,建立进口附合导线的起算基边,出口以导线点TC23为方向点,TC18为设站点,建立出口附合导线的起算基边。导线示意图如下:

TC29 LGTD TK15-TK17-TC18

TK13-

图5.1-1导线示意图

2、附合导线观测及其成果统计

贯通误差调整附合导线观测,严格依照测量规范进行测角、量边,边长经斜距、高差换算后均进行两化改正。

表5.1-2附合导线实测贯通数据计算表

点名观测角值方位角边长(m)

坐标

X Y

TK13-2 2883509.2140 474885.2100

101 08 50.72

TK15-2 179 04 06.80 2883437.5859 475248.7087

100 12 44.90 285.0759

TK17-1 181 24 57.90 2883387.0413 475529.2732

101 37 34.74 302.7445

LGTD 178 53 59.30 2883326.0288 475825.8113

100 31 30.99 294.5174

TC29 180 38 23.00 2883272.2286 476115.3784

101 09 55.69 352.3379

TC18 179 45 57.50 2883203.9997 476461.0528

TC13 100 56 00.65

2883145.6044 476763.3429

3、导线调整

附合导线严密平差后,得出LGTD坐标值,其值既是据导线平

差调线后坐标值,作为施工放样坐标。在未衬砌段,根据调线要求,

并满足调线平顺性,拟定洞内导线点TK17-1和TC29坐标值调整为

本次附合导线严密平差值为在未衬砌段施工放样的控制点。

5.2隧道竖向贯通误差调整

TC13

(1)实际高程贯通误差fh,在未衬砌段(DK161+816.3-DK162+123)取贯通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贯通点高程。

(2)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按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以未衬砌段线路长度按比例调整其范围内水准点高程。

(3)施工高程放样按调整后的水准点高程进行放样。

5.2-1贯通点高程调整统计表

实测高程(m)调整后高程值

(m)进口段出口段差值(mm)

474.958 474.936 22 474.947

贵广铁路GGTJ-2标中铁隧道集团第八项目部

2011年8月22日

地铁车站的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的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总体施工安排 (4) 1.6车站施工区段划分 (4) 1.7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4) 二、各工序施工要点 (5) 2.1吊顶工程技术标准 (5) 2.1.1一般规定 (5) 2.1.2铝合金天花吊顶施工 (6) 2.2 抗静电架空地板施工 (8) 2.2.1抗静电铝合金板架空地板操作工艺 (8) 2.2.2抗静电架空地板质量标准 (10) 2.3埃特板离壁墙基 (10) 2.3.1范围及材料要求 (10) 2.3.2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要求 (11) 2.3.4作业条件 (11) 2.3.5质量要求 (12) 2.4砌体工程 (12) 2.4.1作业条件 (12) 2.4.2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3) 2.4.3质量控制 (14) 3.4.4工程质量通病及注意事项 (14) 2.5地面工程 (15) 2.5.1地面工程主要内容 (15) 2.5.2细石混凝土地面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 (16) 2.6涂料工程及乳胶漆工程施工 (19) 2.6.1一般规定 (19) 2.6.2材料质量要求 (20) 2.6.3乳胶漆施工工艺 (20) 2.7不锈钢饰面及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21) 2.7.1不锈钢施工要求 (21) 2.7.2不锈钢栏杆规定 (21) 2.7.3施工要点 (22)

2.7.4质量要求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3) 2.7.5质量检验标准 (24) 2.8门窗工程 (25) 2.8.1门窗施工作业条件 (25) 2.8.2门窗施工操作工艺 (25) 2.9标志系统的安装要求 (28) 2.9.1标志系统安装的一般要求 (28) 2.9.2标志系统安装的特殊要求 (29)

解决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方法

解决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方法 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隧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挖面的相向施工中,使其中线符合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在满足限界要求的条件下正确贯通,使衬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以减少施工浪费和不必要的返工。对施工单位而言,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高低就直接影响贯通的精度,为保证隧洞在允许精度内贯通,本文就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作以下分析。 1 隧道贯通误差的概述 1.1 隧道贯通误差的分类 贯通误差是指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等误差,使得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坑道(或竖井)的两条施工中线上,具有贯通面里程的中线点不重合,两点连线的空间线段称为贯通误差。而根据其在隧道内的错开现象,一般将贯通误差分为三类:①纵向贯通误差:即与贯通面垂直的分量,其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和线路的设计坡度;②横向贯通误差(将使隧道施工中线产生左或右的偏差):与贯通面平行的分量,其影响线路方向,如误差超出一定范围,就会引起隧道几何形状的改变,因此须对横向误差加以控制;③竖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在铅垂面上的正射投影称为高程贯通误差,简称高程误差,其将使坑道的坡度产生偏差。 1.2贯通误差限差及贯通精度要求 按《测规》规定,隧道长度小于3000m时,横向贯通限差为150mm,高程贯通限差为70mm。贯通精度要求叫表1. 表1 洞外、洞内控制测量的贯通精度要求 1.3 隧道贯通误差的来源及分配

隧道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为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洞内施工放样误差对贯通误差 的影响可归并到洞内控制误差。由于洞内受光线暗、粉尘多,通风条件差、施工干扰多、空间狭窄等限制条件,因此洞内外控制测量具有不等精度,根据误差不等精度分配原则及误差传播定律有: (1) 式中:m洞内为洞内控制误差对m y的影响值;m洞外为为洞外控制误差对m y的影响值。 2 洞内控制测量设计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贯通精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在隧道施工前,要根据隧道洞室相向或单向开挖长度及施工贯通中误差的精度要求,估算预期的误差,确定导线施测的等级,编制隧道控制测量设计,以保证洞室开挖轴线的正确,即贯通精度,更为合理选择经济的施工测量设备和确定施工测量初步方案。 根据隧道设计开挖图,按一定比例尺用CAD或在图纸上绘出隧洞开挖平面图及贯通面位置,充分考虑开挖施工时洞内的测量环境(如通视条件及隧道施工对测量的影响)、以及测量精度的提高,合理的选出导线点位置,并展于图上。 3 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估算 3.1 导线控制误差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估算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在未贯通前都是采用支导线,随施工开挖的突进向贯通面延伸。支导线的终点是支导线精度的最弱点。横向贯通中误差主要影响隧洞的贯通精度,而横向贯通中误差是由导线测角测边误差引起。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线测角及测距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量,则可得导线测角中误 为: 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δ yβ (2) 为测角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ρ为常数206 265〞;mβ为导线测式中:δ yβ 角中误差,S;∑RC2为观测角度的导线点到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平方的总和,m2。 导线测距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δ yx

地铁车站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地铁车站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深基坑 本站基坑最大深度近17m,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因此确保基坑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对茦:一是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沉降和倾斜、地下水位、支护结构内力、支撑轴力、土体分层变形、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支护界面上侧向压力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对量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和判断,出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确保基坑安全及周围、地下结构物的安全;二是加强防洪预案的落实,在雨季基坑施工时事先备好防洪物资,做好地面排水设施,防止雨水进入基坑,造成基坑塌方事故,人员、机具设备做好准备,随时对突发事件作出正确的应急处理;三是在基坑开挖时严格按设计做好基坑支护,并加强检查,确保基坑支护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工程 本设计要求车站、出入口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须达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一级标准。车站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不得有湿渍。车站的风道无机电设备区段,防水达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二级标准。车站断面变化多,车站出入口、风道口多,施工中要特别加强对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控制。因此地下结构防水是施工是本工程重点之二; 对策:①主体结构防水 主体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S8,采用外包全封闭防水形式。车站结构顶板采用优质单组份聚氨酯涂料,侧墙地板采用预铺式反粘材料,顶、底板防水层上设细石混凝土保护。

②变形缝防水 车站主体设一道变形缝,其它部分采取控制分段浇筑长度、采用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控制入模温度及加强养护等措施,变形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车站与风道、出入口、区间衔接处设置的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缝间充填双组聚硫橡胶和聚苯板,在变形缝内侧设置预留槽,槽内涂刷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并用EVA砂浆封口,在变形缝外侧设外贴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③施工缝防水 车站主体及出入口结构施工缝处在断面中间设置一道橡胶止水带,风道结构断面中间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后浇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先浇混凝土基面凿毛并冲洗干净,并涂刷优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环向施工缝间距8~12m。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 ④注意对外防水层的保护 结构外防水层施做完成后,底部及时施工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钢筋绑扎时,端头套塑料帽处理,防止刺穿防水板.在进行钢筋焊接时,在焊接钢筋与防水板之间设置石棉板隔离,防止烧穿防水板。混凝土浇灌前彻底检查防水层,对破坏部位进行修补。 ⑤加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结构刚性自防水质量是结构防水的关键,施工中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效果,考虑在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施工的基础上,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a.督促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优选原材料,砂石级配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生产出的商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控制好粗骨料含碱量,确保防水混凝土自身质

XX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X X高速X标 XX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编制: 复核: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中铁X局XX高速X标项目部 2013年11月5日

目录 1、前言 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通面处存在偏差。隧道贯通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由进出口端高程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通误差,由进出口端导线控制点分别测得贯通面同一点的坐标为横向贯通误差,其中纵向及工程贯通误差对隧道正确贯通一般影响不大。目前隧道贯通误差主要分析横向贯通误差。 2、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3、工程概况

XX隧道为双洞四车道,左、右线隧道分离式布设,左线隧道全长759m,右线隧道全长882m,围岩以Ⅲ、Ⅳ、Ⅴ级为主,本隧道左线LK6+211~LK6+970位于半径4200m的圆曲线上,右线RK6+306~RK7+188位于半径4550m的圆曲线上。 4、贯通误差测量 4.1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 根据影响隧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因素分析,XX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估分别从洞内、外横向、纵向及竖向因素考虑,预估其相应误差值,作为实际贯通误差的参考值。其中纵向贯通误差主要影响隧道线路坡度,线路坡度i=h/S*1000‰,(h为两点间高差,S为水平距离)对上式进行微分后得:di=dh/S*1000‰-hdS/S2*1000‰,当只考虑纵向贯通误差dS时,假设可以忽略的坡度影响为0.001‰,即100m的水平距离允许的高差为±0.1m,可认为:0.001‰=h*dS/S2*1000‰,dS=S2/1000000h,XX隧道左线单向纵坡为-9.13‰,即h/S=9.13/1000,代入上式可得左洞:dS=759/1000000*1000/9.13=0.083m,表明XX隧道左线允许纵向贯通误差为0.083m;右线单向纵坡为-10.87‰,即h/S=10.87/1000,代入上式可得右洞: dS=882/1000000*1000/10.87=0.081m,表明XX隧道左线允许纵向贯通误差为0.081m。从实际情况统计,隧道一般纵向贯通误差均小于按上式计算的结果,因此,纵向贯通误差一般情况下不会给设计坡度和工程建筑结构造成不利影响,考虑其上分析所得,XX隧道纵向贯

(完整版)地铁开题报告模板报告.doc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XXX 地铁车站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 院(系、部)土木与交通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本次设计充分运用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对地铁车站有了一定认识后,自己独立的完 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项目,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将设计中的结构和自己的 想法充分的实践,设计充分的利用 CAD软件以及抗震,抗浮,防水,钢筋混凝土,钢结 构,配筋等专业知识,在设计中学习相关的知识,自己在学校学到得知识有限,必须学习一 些所需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学习其他相关的技术,要想把毕业设计做的好就一定要学习更多 的知道、掌握更多的技术,只有这样才得做的更加完善。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因其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 坐舒适方便等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 。发达国家的应验表明,地铁是解决大中城市 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于 21 世纪实现城市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城市 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沈阳市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概括为:“三环”、“四环”、“五快”和“十四射” 。建立一个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中心、公共交通为主体,快速道路交通为骨干,交通系统立体化,客运管理现代化,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 地铁车站设备监控系统 EMCS分为中央级、车站级和就地级三级对车站设备进行监控。在中央级和车站级进行系统管理,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对全线各个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 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电梯、车站公共区照明、广告照明、车站事故照明电源、屏 蔽门、人防密闭隔断门等车站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监控及管理,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可靠的最佳运行状态,创造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并能在火灾等灾害或阻塞事故状 态下,更好地协调车站设备的运行,充分发挥各种设备应有的作用,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设 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只有不断 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经过毕 业设计使我们不断的学习,有了一部分的经验,对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现状 地铁车站应根据车站规模、运行要求、地面环境、地质、技术经济指标等条件选用合 理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结构净空尺寸应满足建筑、设备、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等要求, 还要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后期沉降的影响。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设计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隧道进出口、斜井间贯通时,除进行洞外导线和洞外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隧道洞内和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误差及隧道洞内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测量方案简述 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3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05m. (1) 隧道洞外进口、斜井按B级GPS网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美国产天宝5800GPS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测量1.5小时。 (2)定向测量 尤溪隧道进口、斜井各采用几何定向。 1、对中误差 当定向边边长d=400m时,仪器及棱镜的对中误差为:E C=E T=±1”。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 则M定=±√M EC2+M ET2+M平=±√12+12+0.712=±1.58” 3、洞内导线测量 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

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隧道洞外水准测量 进口与秀村之间的水准测量按照洞外二等水准要求实测,自进口洞外水准点GCPI140到秀村斜井洞口水准点BM60进行往返观测单程路线长度27KM,同时采用美国Trimble电子水准仪和日本产Sokkia电子水准仪实测。 5、洞内水准测量 采用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观测,往返高差的较差不大于±4√L(L 为水准点间的长度,以km 为单位)。水准路线长度6.186km. 以上高程均独立进行两次。 (二)误差预计所需基本误差参数的确定 误差参数根据《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时速 200~250公里有砟轨道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中限差规定反算求得。 (1)隧道洞内导线的测角误差:按日本产SET230R全站仪标称精度mβ=2″。

地铁车站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 (2) 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 (2) (一)、调查目的 (2) (二)、调查依据 (2)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2) 三、调查方法和手段 (3) 第二部分车站周边环境调查 (4) 一、概况 (4) 二、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5) 三、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6) 第三部分附图、附表 (6)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表 (6) 附表2 地下管线调查表 (10) 附表3 周边环境调查统计表 (17)

第一部分调查总体情况 一、工程调查目的和依据 (一)、调查目的 因2号风道及A出入口设计环境发生变化,本次周边环境调查目的为保证在2号风道及A出入口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上、地下建筑、管线进行保护,防止因车站及区间施工造成对周边建筑、管线的破坏,保障周边管线及临建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地铁结构工程的质量。 (二)、调查依据 调查依据为《天津市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周边环境调查范围包括施工基坑边缘以外30m,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可能受车站施工影响的周边建筑物,包括1号线既有结构、天庆里、宝和里、muse 酒吧、晶采大厦等。 下瓦房车站2号风道及A出入口地处河西区大沽南路、琼州道繁华路段,施工设计切改管线6种,已全部切改到基坑范围以外。

车站周边环境调查范围示意图 三、调查方法和手段 与各条管线的产权单位进行沟通,并结合管线综合图纸,对既有管线进行调查。与河西人民防空办公室进行沟通,绘制出现状地下管线位置。与周边临建的使用单位进行调查,明确现状临建的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使用情况等。

重庆地铁施工调查报告

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土建六标施工调查报告 目录

1.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技术标准 (4) 1.2.2设计标准 (4) 1.3沿线自然环境 (6) 1.3.1地形地貌 (6) 1.3.2地层岩性 (6) 1.3.3地质构造 (6) 1.3.4水文地质特征 (7) 1.3.5气象特征 (7) 1.3.6本标段综合地质评价 (7) 1.4人文情况 (8) 1.5.卫生防疫 (8) 1.6.劳务情况 (8) 2.标段施工条件 (9) 2.1工程现场地形地貌 (9) 2.2征地拆迁情况 (9) 2.3工程周边交通条件 (9) 2.4工程周边水、电、通信情况调查 (10) 3.施工方案意见 (10) 3.1施工组织原则 (10) 3.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0) 3.3施工任务划分 (11) 3.4临时建设安排 (12) 3.4.1项目部设置 (12) 3.4.2搅拌站设置 (12) 3.4.3梁场设置 (13) 3.4.5其他 (13) 3.5施工便道 (14) 3.6施工用电 (14) 3.7施工用水 (15) 3.8弃碴场 (15) 3.8.控制性工程、重难点工程采取的方案和措施 (15) 3.8.1工程特点分析 (15) 3.8.2工程重难点分析 (17) 3.9.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19) 3.10.主要材料周边调查 (22) 3.11.环保措施 (22) 3.12其它保证措施 (23)

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六标 工地调查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分公司承建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六标黑石子站(不含)~唐栋桥站(含)区间施工任务,标段位于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太平冲村,沿海尔路布置,唐栋桥车站位于太平冲村委会正前方约100m 处,标段起讫里程为:k23+839.775~k26+217.4,线路全长2377.63m。 管段主要容:本标段含一站一区间 (1)标段所含区间起点里程k23+839.775,终点里程k26+090.2,长约2.25km,区间包含暗挖段、明挖段、路基段及高架桥段。区间隧道断面主要为单洞双线暗挖断面,隧道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钻爆法施工;高架桥段主要路段位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及施工区,宏观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区,上部结构标准梁主要采用双线及单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法现浇施工;标准桥墩采用独柱Y形墩,墩截面为矩形,墩高围为1m~25.3m。基础为群桩基础,标准墩桩基础选用φ1.2m或φ1.5m钻孔灌注桩。 (2)标段所含车站为唐栋桥站,为轨道交通四号线与轨道交通十一号线(规划中)换乘车站,路侧高架岛式车站,中心里程为k26+153.8,总长约126 m,总宽23.8m。车站位于海尔路北侧,为5层四柱现浇框架结构。车站局部有地下室,放消防水池和变电所。地面层及地上二层为商业预留层,地上三层为站厅层,地上四层为站台下层,地上五层为站台层。设置出入口天桥上跨海尔路,天桥全宽6.0m,梁高1.0m,跨

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GGTJ-2标八项目部同开坡隧道贯通误差报告 编制: 计算: 复核: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第八项目部 2011年8月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贯通误差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贯通测量实际观测值的确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贯通面相对坐标系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贯通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贯通测量实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贯通测量实测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贯通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贯通误差调整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平面贯通误差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竖向贯通误差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

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 土建7标 施工调查报告 整理: 批准: 日期: 2016年1月11日 中铁八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

一、工程概况 1、概述 本标段包含一站两区间,即川藏立交站,武川区间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和川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另含武侯立交站至川藏立交站区间盾构吊出井。 1.1川藏立交站 川藏立交站是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的第11个车站,车站位于三环路西一段与太平园中三路交叉路口处,车站横跨太平园中三路,位于三环路市政绿地内,东西向布置。车站北侧为锦翠花园南苑和大合仓以及三吏堰支渠,南侧为大西南摩配市场和百草园小学。 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8+310.000,设计起点里程YCK18+234.500,设计终点里程YCK18+419.500,车站总长度185.00m,总建筑面积为10026.00㎡,其中车站主体7520.00㎡(公共区2911.00㎡,设备区3103.00㎡,轨行区1506.00㎡),附属2506.00㎡,其中出入口1726.00㎡,风道面积680.00㎡。站台中心里程覆土3.1m,标准段线间距14.0m,标准段宽19.7m,车站主体基坑深度约16.43m。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2组风亭、1个消防水池和1个地面冷却塔。A号、B1、B2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沿三环路辅道布置,B2号出入口为预留;C 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沿太平园中三路布置;1号风亭位于车站北侧小里程端,2号风亭、消防水池、冷却塔位于车站北侧大里程端,均位于市政绿地内,涉及绿化搬迁和健康绿道破除。车站主体和2号风亭施工涉及太平园中三路路口处公共厕所拆除。 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内钢支撑结构型式;围护桩为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大广南高速公路湖北黄石至通山某标段 东方山隧道贝通 测 量 误 差 分 析

某集团有限公司 大广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 某年某月某日 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 1、说明 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 偏差的。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工程概述 大广南高速公路东方山隧道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隧道进口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上张村东方朔纪念馆北西侧山坡;隧道出口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陆柏林村,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东往南西向展布。起终点对应里程桩号 ZK165+303 ?ZK168+202 (YK165+308 ?YK168+239 )全长2899m

(右幅2931m),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整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 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我们决定采用 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它的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进行误差预计的目的就是 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的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1选择贯通测量方案: 3. 1. 1工地调查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东方山隧道左幅进口位于交点号ZJD4的左偏圆曲线上,半径2400m,偏角a左=27”6”0.7”右幅位于交点号YJD4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2500m,偏角a左=27”6”20.7”;出口左幅位于交点号 ZJD5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4240.616m偏角a左=21”3”0” 右幅位于交点号YJD5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4915.754m, a左

导线测量对贯通影响的误差预计新公式(精)

导线测量对贯通影响的误差预计新公式 摘要鉴于大型贯通测量中对误差预计精度的要求以及计算机在误差预计中的广泛应用,本文给出了一组适用于导线测量对贯通误差预计的电算化严密公式。 关键词导线测量贯通误差预计 1 前言 目前,在进行贯通误差预计时,导线在贯通面水平重要方向,即垂直于巷道中线方向——横向(X'方向)上的误差预计公式为: 式中 m β——导线的测角中误差,以秒为单位; '——各导线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 ΣR2 y ρ——取206265"; ——导线边的相对中误差; Σdx'2——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投影长度平方的总和。 而上述公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Σdx'2,不方便,速度慢,且受作图 a 手工从贯通测量设计图上量取ΣR2 y 与量取误差的限制; b 不利于用计算机进行贯通误差预计以及贯通相遇点最佳位置的选取。 为此,笔者推导以下电算化误差预计严密公式。 2 公式推导 2.1 导线在贯通点K处的误差计算式 如图1所示,K为贯通点,X'方向为贯通面水平重要方向,巷道(或隧道)在未贯通前,贯通面两端的导线为支导线(导线Ⅰ、导线Ⅱ)。 图 1

a 支导线I在贯通点K处的方差及协方差计算式 把K点看作为支导线I的终点,则有: (1) 而导线任意边i的方位角是所测角度的函数,即 (2) 上列两式中 X B ——支导线I起算点B的已知X坐标; Y B ——支导线I起算点B的已知Y坐标; α AB ——支导线I起算边AB的已知坐标方位角; β j ——支导线I各转折角; l i ——支导线I各边的边长,如l n1 表示导线点n 1 至贯通点K的边长; α i ——支导线I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如α n1 表示导线点n 1 至贯通点K的坐标方 位角; n 1 ——支导线I的总点数,起算点B编为1号,贯通点K前最后一个导线点编 为n 1 号。 考虑到式(2),对式(1)进行全微分,得: (3) 运用协方差传播定律,并顾及到观测量之间相互独立,方差阵为如下一对角阵: 得:

工程测量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隧道贯通误差计算 2011 年 4 月24 日

1 基本要求------------------------------------------------------------------------------------- 3 2 实习目的------------------------------------------------------------------------------------- 3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 4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4 5 总结--------------------------------------------------------------------------------- 5

1实习任务 分别采用COSA系列软件和自研发软件进行平面网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熟悉COSA软件的使用并与自研发软件对比。 2 实习目标 1) 对比进出口点与不同定向组合的横、纵向贯通误差,分析导致贯通误差最小的组合及其意义 2) 分别用两个软件进行平差和贯通误差计算,对比所得结果,分别分析其相对中误差,最弱点及最 弱边精度,隧道贯通误差估算结果的差异。 3 平面网平差与隧道贯通误差计算(COSA) 3.1观测方案文件: 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网名.FA2”(只含一组精度),单击“生成初始观测方案文件”菜单项。 平面网观测方案文件结构: 第1行(观测精度指标部分): 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 第2行到第K行(控制点坐标部分): 点名,点类型(0-已知点,1-未知点),X坐标,Y坐标 …,……,……,…… 第K+1行(已知方位角部分,有已知方位角值时才有此行): 测站点,照准点,A,方位角值 从第K+2行起(观测方案部分): 测站点点号 L(代表方向):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S(代表边长): 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观测值方案文件示例(网名.FA2) 0.7,1,1 J,0,398.9779,377.7966 J1,1,410.7532,490.5660 J2,1,287.2544,386.3646 J3,1,343.9037,290.1835 C,1,1507.0854,400.0228 C1,1,1490.7444,490.5660 C2,1,1559.4496,376.2656 C3,1,1464.0045,296.1208 J,J1,A,84.0388 J L:J1,J3,C,C3 S:J1,J3,C,C3 J1 L:J,J2,J3,C1

项目施工调查报告

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 土建7标 施工调查报告 整理: 批准: 日期: 2016年1月11日 中铁八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

一、工程概况 1、概述 本标段包含一站两区间,即川藏立交站,武川区间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和川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另含武侯立交站至川藏立交站区间盾构吊出井。 1.1川藏立交站 川藏立交站是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的第11个车站,车站位于三环路西一段与太平园中三路交叉路口处,车站横跨太平园中三路,位于三环路市政绿地,东西向布置。车站北侧为锦翠花园南苑和大合仓以及三吏堰支渠,南侧为大西南摩配市场和百草园小学。 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8+310.000,设计起点里程YCK18+234.500,设计终点里程YCK18+419.500,车站总长度185.00m,总建筑面积为10026.00㎡,其中车站主体7520.00㎡(公共区2911.00㎡,设备区3103.00㎡,轨行区1506.00㎡),附属2506.00㎡,其中出入口1726.00㎡,风道面积680.00㎡。站台中心里程覆土3.1m,标准段线间距14.0m,标准段宽19.7m,车站主体基坑深度约16.43m。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2组风亭、1个消防水池和1个地面冷却塔。A号、B1、B2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沿三环路辅道布置,B2号出入口为预留;C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沿太平园中三路布置;1号风亭位于车站北侧小里程端,2号风亭、消防水池、冷却塔位于车站北侧大里程端,均位于市政绿地,涉及绿化搬迁和健康绿道破除。车站主体和2号风亭施工涉及太平园中三路路口处公共厕所拆除。 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钢支撑结构型式;围护桩为Φ1200mm2200mm旋挖桩,车站端头洞门围采用Φ1200mm1800mm玻璃纤维筋旋挖桩,桩间土网喷支护,轨排井部分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 1.2区间 本标段区间为武侯立交站(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2盾构区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进出口、斜井间贯通时,除进行洞外导线和洞外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隧道洞内和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误差及隧道洞内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测量方案简述 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3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05m. (1) 隧道洞外进口、斜井按B级GPS网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美国产天宝5800GPS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测量1.5小时。 (2)定向测量 尤溪隧道进口、斜井各采用几何定向。 1、对中误差 当定向边边长d=400m时,仪器及棱镜的对中误差为:E C=E T=±1”。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 则M定=±√M EC2+M ET2+M平=±√12+12+0.712=±1.58” 3、洞内导线测量 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

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隧道洞外水准测量 进口与秀村之间的水准测量按照洞外二等水准要求实测,自进口洞外水准点GCPI140到秀村斜井洞口水准点BM60进行往返观测单程路线长度27KM,同时采用美国Trimble电子水准仪和日本产Sokkia电子水准仪实测。 5、洞内水准测量 采用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观测,往返高差的较差不大于±4√L(L 为水准点间的长度,以km 为单位)。水准路线长度6.186km. 以上高程均独立进行两次。 (二)误差预计所需基本误差参数的确定 误差参数根据《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中限差规定反算求得。 (1)隧道洞内导线的测角误差:按日本产SET230R全站仪

施工调查报告

施工调查报告

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 土建7标 施工调查报告 整理: 批准: 日期: 2016年1月11日 中铁八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

一、工程概况 1、概述 本标段包含一站两区间,即川藏立交站,武川区间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和川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另含武侯立交站至川藏立交站区间盾构吊出井。 1.1川藏立交站 川藏立交站是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的第11个车站,车站位于三环路西一段与太平园中三路交叉路口处,车站横跨太平园中三路,位于三环路市政绿地内,东西向布置。车站北侧为锦翠花园南苑和大合仓以及三吏堰支渠,南侧为大西南摩配市场和百草园小学。 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8+310.000,设计起点里程YCK18+234.500,设计终点里程YCK18+419.500,车站总长度185.00m,总建筑面积为10026.00㎡,其中车站主体7520.00㎡(公共区2911.00㎡,设备区3103.00㎡,轨行区1506.00㎡),附属2506.00㎡,其中出入口1726.00㎡,风道面积680.00㎡。站台中心里程覆土3.1m,标准段线间距14.0m,标准段宽19.7m,车站主体基坑深度约16.43m。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2组风亭、1个消防水池和1个地面冷却塔。A号、B1、B2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沿三环路辅道布置,B2号出入口为预留;C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沿太平园中三路布置;1号风亭位于车站北侧小里程端,2号风亭、消防水池、冷却塔位于车站北侧大里程端,均位于市政绿地内,涉及绿化搬迁和健康绿道破除。车站主体和2号风亭施工涉及太平园中三路路口处公共厕所拆除。

青岛地铁工程延安三路站施工工地“1.18”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青岛地铁工程延安三路站施工工地“1.18”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2014年1月18日,青岛地铁工程延安三路站施工工地在车辆维修过程中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致1人死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市南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监察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市南分局、区总工会、湛山街道办事处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了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和青岛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参加事故调查工作。事故调查组经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和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一)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负责人:韩静玉;住所:青岛市四方区宜阳路27号309室;公司性质:全民所有制;经营范围:为上级公司联络下列业务:铁路工程施工,公路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石方工程,隧道工程,水工隧道工程,桥梁工程(以上范围需经许可经营的需凭许可证经营)。该单位设立的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项目部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制,建立了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了岗位操作规程,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 (二)四川铁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范围:标段范围内的车站和区

间的施工阶段及缺陷责任期监理,包括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土建施工、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的监理。 (三)王军涛。男,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员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项目部经理,项目部负责人,负责对现场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取得经过安全培训并取得了安全生产管理资格证。 (四)高林。男,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员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项目部书记,主抓项目部党建工作,分管后勤和对外协调工作。 (五)何宇。男,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延安三路站维修班维修员,事发当时负责1号井下机械维修工作,经过项目部的三级安全培训。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救援情况 2014年1月18日上午,在青岛地铁工程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延安三路站1号井内,9号自卸车司机杨林在早上6点半接班后拉第三车渣土的时候,发现9号自卸车液压系统失灵,无法将车斗升起,上午9点左右,杨林找到延安三路站维修班班长李龙强,向他说了自卸车的情况。李龙强说今天负责1号井机械维修的是维修工何宇,他已经把何宇派到井下维修机械去了,让杨林进井的时候跟何宇说一下就行了。杨林下到井下第二层的时候碰到了修理工何宇,就叫上他去修车。两人一块来到井下三层自卸车处,何宇躺到车下面修了几分钟后,便让杨林把车开到井口试一下车辆是否好用,9点40分左右杨

12.公路隧道贯通误差及调整

12.《公路隧道贯通误差及调整》 隧道从两端相向施工时,在贯通面上相遇,不在同一点汇合,而相距一定的距离叫贯通误差。1985年发布的《公路隧道勘测规程》对贯通误差的限值、洞内洞外测量的分配、计算公式、测量设计等都有明确规定。这些内容与铁路大体一致,合并其内容的现行《公路勘测规范》并无上述内容。 根据1994年《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3.3节(第8页)及条文说3.3节(第132∽133页)内容整理如下; 一般情况,隧道从两端施工,边开挖,边衬砌。贯通前预留100m,开挖超前导洞,不全断面开挖,更不衬砌,作为调线地段,贯通后丈量实际贯通误差,作出调整计划。“应在未衬砌的100m 地段内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进行放样”。 1、贯通点位于直线段线采用折线法调整 因调整而产生的转角在5'以内作为直线考虑;转角在525'' 时,按顶点内移考虑;转折角大于25'时,应加设半径为4000m 的曲线。 2、贯通点位于圆曲线时按长度比例调整中线

ABC 及DEG 为设计曲线位臵,超前导洞施工至M 点附近,量得预计的贯通点 C 、G 距离即实际贯通误差f 。取f/2为调整值定M 点。其他各调整点方向平行CG ,调整值按距B 或E 比例确定。如f/10、2f/10、3f/10、4f/10。 调整后线形,贯通点位于直线段时实际上增加一组S 曲线,贯通点位于圆曲线时,曲线由AB 、BE 、ED 三条弧组成,他们也非理论几何图形。这个办法使每点都不会发生欠挖侵限事故。 3、贯通误差最大调整值的反算: 现行的,《公路勘测规范》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贯通误差都没有提出限值的规定,以贯通误差调整地段为100m 反算,当直线隧道调整后的转折角为0400'切线长23.27m 。其时隧道贯通误差就是达到了 m o 5461.0)040sin(47.232='??=54.61cm ,不动已经衬砌地段,还可在100m 过渡段内调整过来。为此代替《公路隧道勘测规程》的《公路勘测规范》不提公路隧道贯通误差是有道理的。

某某地铁工程重难点分析报告及对策

§1工程特点 1.1总工期长,工程项目多样 本标段包含两站两区间,总工期自2010年12月1日始,至2013年9月15日止,跨越了4个自然年度,33.5个自然月,总工期长;主要工程项目包括车站主体(围护结构、站前暗挖、车站土石方、主体结构、防水工程)、车站附属工程(围护结构、土石方、主体结构、防水工程)、盾构区间施工、降水工程、专项工作及协调配合等,工程项目多、,需要进行配合的项目多、接口协调复杂,需要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来合理组织规划。 1.2节点关键工期紧张 业主除对总工期目标限定外,还把关键工期节点分成两类,一类为本工程的关键工期节点,二类为提供其他工程施工条件的关键工期节点,并对这些关键工期节点进行了详细的节点工期限定且很详细,无疑为施工组织安排及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带来很大难度。节点工期提供的盾构制造周期、盾构区间施工工期、车站主体工期都相对来说很紧张。 1.3沿线建(构)筑物、管线繁多 车站采用明挖法(部分段采用盖挖法),明发广场站周边相对开阔除对地面交通及周边环境影响小,但是大明路站地面及地下构建筑、管线拆除及迁改量大且难度大,对施工影响大。 1.4施工工艺复杂,接口多 车站采用明挖法和暗挖法(部分段采用盖挖法)、区间采用盾构法,项目实施 过程中接口多,主要包括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口、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的接口、土 建工程与装修安装工程的接口等,在工程协调方面主要涉及业主、建设监管单位、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交管部门、道路既有设施产权单位、市政管理部门、园林绿 化单位等。施工工艺复杂、接口繁多是本工程的特点之一。 1.5风险工程多 盾构区间及明挖车站涉及的构筑物、建筑物、市政桥梁及道路、地下管线众多,风险因素大。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既有构筑物安全及正常运营。 1.6盾构穿越地层复杂 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软土及淤泥粉质粘土中,施工时土体易液化发生水土流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