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世界本源论

古代世界本源论

第二章世界的本原性-----物质统一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具有绝对性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世界统一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表现方式。掌握并坚持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静止观和时空观,对于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和其他所有哲学问题和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讲四大问题:一是物质,二是运动,三是时间和空间,四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尽管已经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概括出科学的物质范畴,因而它们不可能真正把握世界的物质性,抵挡住唯心主义的进攻,也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总结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完备的哲学物质范畴,建立起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世界观。

一、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世界。在自然界有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湖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地下矿藏等;在人类社会,有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家、政党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形态和性质是无限多样的,如此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那么这种共同的本原又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哲学史上的笛卡尔和当代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波普就是两个代表。笛卡尔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平行发展,既不是物质派生精神,也不是精神派生物质,只有上帝才能把两个的“本原”或“实体”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波普则把整个世界一分为三,“客观物理世界”是“世界1”,“主观心理世界”是“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是“世界3”。这三个世界一经形成,就是各自“自主”的,它们都是“同等的客观实在”。

哲学上的一元论则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则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答案的正确性。

然而,“物质”本身又是什么呢?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1、古代的朴素唯物论

(1)古希腊的朴素唯物论

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既伊奥尼亚学派,这个学派提出了最初的物质观,当时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已经懂得,植物种子撒到地里就会发芽,长成一株植物,动物死亡后就变成发臭的腐烂物。他们虽不了解各种转化的细节,但他们看到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某种性质的物体消灭后,紧接着就产生了另一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是不是性质变了但某种“基质”仍保存着呢?他们认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万物由它产生,万物毁灭之后又回到它之中,他们称这个东西为“始基”,并努力探索这个始基是什么以及如何转化成万物的。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成的,“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物质概念。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万物的始基,它是一种混沌状态的具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边界,没有固定的性质和固定形态,在它内部蕴藏着一种对立倾向,能生化一切,他说:“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冷和热,湿和干等等,由于这些对立物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世界万物。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一切物体都是空气的变形,火是稀薄化了的空气,水是浓厚化了的空气,土和石头是更加浓厚化了的空气。伊奥尼亚学派物质观的总结者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伊奥尼亚学派的共同观点是:万物的始基是某种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万物就是这种原始物质的各种变形,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但它的缺陷是把物质本身与具体物质形态混同起来了,没有达到科学的抽象,也缺乏科学的论证。

(2)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

“五行”观念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这五种东西就是金木水火土,“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阴阳说”,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西周末年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一书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传》的作者则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交替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中国的“五行说”和“阴阳说”以及“八卦说”也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同样具有朴素的性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

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以此为根据,把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的认识照搬到哲学中来,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首先,机械性,把物质世界都看作是机械运动,霍布斯认为人就象一架机器,心脏就像上足的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等等。其次,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是不变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终层次。第三,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又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在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又依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把这一路线推向前进;把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上的唯物论与历史观上的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范畴。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范畴的含义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选集》第3卷第556页)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列宁又在新的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等更小的物质微粒,电子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些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等新的发现,制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列宁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指明: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即概括性最高、普遍性最大的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所谓客观实在性,内蕴着客观性和可感知性两层含义。客观性是指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地存在于意识之外的性质。从这方面看,物质范畴揭示的一切事物普遍的共同的本质,即物质性,世间的事物所具有的物质性是无条件的、普遍的、绝对的。可感知性是指物质具有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意识所反映的实在形式,人的感觉可以获得这些实在形式的信息,从而感知它。从这方面看,物质范畴揭示的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2、物质范畴的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原则界线。列宁的物质概念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对关系来进行定义

的。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规定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的根本之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而且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只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实质。这个定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个定义肯定了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即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原问题的范围内才是绝对的;超出这一范围,二者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作为物质的反映,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的。

第二,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是客观实在,但同时它又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它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人们能够通过意识去把握物质,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感觉感知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以认识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这一定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又把它归结为某些永恒不变的具体物质的具体属性,因而经不起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考验,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在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具体形态和具体属性中把“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共性,在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坚持“客观实在”这一物质的“永恒特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直观性、机械性和自我封闭性。

第四,这一定义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表明,物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原子以及原子核的可破坏性和可变性早已成了最普遍的常识。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也是可变的和不可穷尽的。目前所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虽然各有自己的特性,但是它们不是各不相关、互相隔绝、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从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来看,物质不仅具有实物形态,还有非实物即场的形态。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具有有限静止质量的物质形态,如质子、中子、电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原子等等,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它不具有静止质量、如电磁场、核力场、引力场等等。实物和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实物粒子具有间断性、并存性,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场则具有连续性、叠加性,可以相互重叠,弥漫整个空间。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如与质子相对应的“反质子”、与中子对应的“反中子”与电子对应的“正电子”。人们便由此推论,宇宙中可能会存在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以至“反宇宙”,同时宇宙中存在着能发光的物体和不发光的“暗物质”,1998年6月2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入太空的阿尔法磁谱仪对“反物质”和“暗物质”进行了大规模探测。然而,无论是“实物”还是“场”,无论是“物质”还是“反物质”,无论是“发光的物质”还是“暗物质”,都只是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结构学说,它们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中揭示物质根本区别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揭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性。而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

哲学物质范畴揭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绝对的,而物质结盟构理论经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哲学的物质范畴要以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物质结构理论要以科学的哲学物质观为指导,深入研究新的物质现象和物质结构层次,从而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

第二节运动

唯物辩证法不仅肯定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它的运动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动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涵义

什么是运动?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这就是说,哲学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运动一般”,不能把它归结为某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的原理的涵义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原理可以从以下两个基本点方面来理解: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就是说,无物不在运动,无时不在运动。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正带领着太阳系的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其中约有七千颗已经正式编号)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我们的地球正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都处在不断运动中,已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也都以运动的状态存在着,转化着。生物有机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同化异化、自我更新。每一个生物体也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整个生物界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至于人类社会的变化,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以后还要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总之,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影响并支配了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牛顿就认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而要改变这种物质状态,就需要外力的推动。“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由于顽固地持有形而上学的观点,牛顿在探讨天体运动的原因时不得不求助于“神的第一次推动”,最终陷入

了宗教神学的泥潭。恩格斯指出:“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可见,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什么地方,而就在物质世界本身,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以及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认为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化,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仅此而已。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运动是纯粹精神的活动。

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具体联系,证实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和质速关系表明,物体的质量是随着运动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比如,当物体低速运动时,质量有微小的增加,如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每公斤质量增加一亿分之五公斤。当物体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质量随之而增大,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就会是静止质量的许多倍。譬如,质量为50千克的宇航员如果乘坐一艘速度为0.999C的宇宙飞船,那么,他的体重将变化为1118千克,即增加到原来体重的22倍以上。同时,我们根据质能关系式还可以看出,每个物体,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原子,都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都蕴含有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制造的,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的释放时间十分短暂,而后者的释放时间较长而已。

二、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静止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

(1)静止的涵义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的静止或绝对的稳定。换言之,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唯物辩证法把静止看作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哲学上讲,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静止的表现形式

其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就是说,从一定的参考系来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或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这种情况的实质是没有发生机械运动,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看作是静止的。如我们学员坐在教室中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移这种机械运动。但我们仍然随着地球的自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并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随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旋转,随银河系在总星系中运动,“巡天遥看一千河”。同时,我们的体内也在不断进行着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我们的头脑也在跟着教员的讲课而进行思维的运动。

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也进行着运动和变化,并迟早要失去原有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事物。所以,在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

(3)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承认并肯定相对静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运动和静止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一方,也就不了解运动一方。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到一个事物或一种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还是这种运动,即它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中。离开了相对静止来谈论事物和运动,我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事物在运动、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和衡量自己的尺度。另一方面,现存的任何事物,其相对静止的状态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构成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相对静止的现状,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进而科学地预测它未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就是说,静止不仅是运动的量度,而且是事物分化的条件,因而也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条件。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东西不断出现。如果新东西不能稳定下来、随生随灭,新东西就不能巩固,就不能发展,因而也就没有世界的分化,没有现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不承认静止,我们就无法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对此,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物质之所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条件。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就是说,静止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利用事物的条件。只有承认静止,我们才能把事物区别开来,并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研究。如果没有静止,事物瞬息万变,就会变成无法区分、无法捉摸的东西,一切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利用事物了。只有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具有确定的形态、性质、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

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相对的

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

它又有静止的一面,每种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确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着自己质的规定性,因而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这种稳定并不是绝对的稳定,不是绝对的静止和不变,而是绝对运动之中的稳定。就是说,它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矛盾的双方,它们也是对立的统一。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就是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在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着绝对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拿光子来说,它处在永不停息的高速运动之中,连静止质量都没有,可是,在整个光的运动过程中,光子始终是光子,这就是它相对静止的一面。基本粒子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它们存在的寿命极为短促。例如,e°粒子仅能存在10-20秒,比“一瞬间”不知要短促多少亿倍。可是,在这个难以想象的短促时间内,它并没有衰变为其它粒子,这就是它的相对静止的一面。所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的区别又是相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只是说物质运动具有这两方面的属性,它们在物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绝不能由此得出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的结论。事实上,在坚持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认识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坚持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由此得出了所谓绝对不变的天体,绝对不变的物体,绝对不变的社会制度等错误观点。我国西汉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就认为:“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道,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政治、习俗等等。他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尚的主宰,是“百神之大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天创造的,天不会变化,事物也永远不会变化。董仲舒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制造理论根据。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间存在着质的区别。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克拉底鲁就认为,万物像旋风一样不可捉摸。他的老师赫拉克利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曾讲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达了万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但是,克拉底鲁却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和变幻不定的,人们根本不能认识事物。我国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庄子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他把生与死、可与不可之间的过渡和转化绝对化,完全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区别,得出了“万物齐一”的错误结论。

下面我们讲一则笑话。目的是为了揭露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据说,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向另一个借了5两银子,说好一年后归还。一年期满以后,债主开始讨帐。他说:“你借我的钱,该还了。”可是借钱的人并无还银之意。他诡辩道:“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所以,我没有借你的钱。向你还钱的人应该是一年前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听了这种回答,债主气愤极了,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借钱的人感到吃了大亏,于是就将债主告到法官那里,让法官为他讨个公道。法官问道:“你为什么要打人?”债主回答说:

“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没有打人。”借钱的人企图以诡辩赖帐,却不想反倒授人以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1、物质世界的具体运动形式

同物质的多样性相联系,运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应当从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运动、变化和发展。

形而上学机械论不理解多样性和统一性、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对立统一,把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态归结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机械运动,即物体在空间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这样,机械论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什么是运动,而且必然产生自然界绝对不变的见解。唯物辩证法克服了这种机械的观点,肯定物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肯定同物质不可分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认为,物质的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运动和过程。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当时科学达到的水平,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和复杂程度,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物理运动包括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的运动。恩格斯所阐述的基本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打破了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传统界限,因而改变了一种运动形式只同物质结构的一定层次相对应的认识,使人类对运动形式的理解更加深入。

2、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运动规律。例如,机械运动是物体的机械位移,它是最低级、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和蛋白质,它是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运动形式。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因此,既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机械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错误,在于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扬弃的方式保留着低级运动形式。把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割裂开来,看不到或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无法说明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

3、各种运动形式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不仅低级运动形式可以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而且高级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例如,物体通过磨擦和碰撞可以生热、生电、发光,这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热运动通过热力机,电通过电动机,光通过光压的作用,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运动。尽管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运动是守恒的。任何运动都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化为乌有,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充分证明了这个原理的正确性。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也说明了物质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第三节时间和空间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在空间中展开的系统和在时间中延伸的过程。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表现方式

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运动,运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为一切物质形态所固有,并普遍必然地存在于一切物质形态的具体运动过程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如果你想要自己播种的农作物有一个好的收成,那么就必须根据这一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当的土壤和播种时间,并根据土质和季节来进行施肥和管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过去、现在、将来、长久、短暂”等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而“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等词,表示的则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人们经常说“事件、过程”,这主要是从时间特性表示对象的;而“物体、事物”等则主要是从空间特性表示对象的。

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认识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古代人们仰望苍天,以为是一片皆空,便称之为“天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就是“虚空”或“真空”。我国古代把时空叫做宇宙,所谓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四方上下就是指空间中的四面八方,往古来今就是指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近代也有很多人深入探讨过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但都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后,才对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做出了真正科学的解释。

1、时间的涵义及特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运行上千次、上万次、上亿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1秒钟虽然短暂,但就在这一秒钟内,蜗牛可以爬行1.5毫米,马可以奔跑25米,光波可以传播30万公里,地球可以自转460米,地球可以绕太阳行驶30公里,等等。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维”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完全地加以量度”,有几维就必须用几个量来量度。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用一个数量完全地把它量度出来,表示出来。另一个意思是说,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流逝总是沿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直线前进,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古人常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至理名言,来说明时间的不可逆性,要人们十分珍惜时间。

2、空间的涵义及特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例如,要说明喜玛拉雅山的空间位置,就需要说明它所处的经度、纬度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即(海拔)高度。物质运动的空间特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但不管是体积还是位置,都是三维的。几何学是研究空间特性的科学。在几何学中,必须用三根相互垂直并交于原点的直线建立立体坐标系,以区分和表示前后、左

右和上下,这实际上是空间三维性在数学上的具体表现。在科学研究中,通常又把空间和时间联结起来统一考虑,因此,时间和空间又统称为“四维时空”,物质世界因此被称为“四维世界”。“四维世界”并不是说空间是四维的,而是说事物存在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中。因为,科学研究要描述宇宙天体或空中飞行物,必须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连续区才能描述。四维时空的概念,科学地说明了具有内在联系的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原理。

3、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空间。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p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持续性了。因此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在空间、时间以外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的速度是有限的,最大的速度是真空里的光速,即每秒30万公里。只有具有无限大速度的物质运动才谈得上不需要时间,是存在于时间之外的,可是这样的物质运动是没有的。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数亿次的运算,每次的运算时间虽然极短,但还是需要时间的,谁也制造不出来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试想一下,如果说有一个东西,它非常之快,以致于不曾有过过去,也没有现在和将来,那么,这样的东西就根本没有存在过,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个东西。空间之于物质的运动也是一样,根本没有在空间之外的物质运动。运动着的物质不管大小,必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有一定的体积。现代科学不仅证明了微观粒子有体积,而且还测出了它们的半径。微观客体的空间位置尽管是难以精确测定的,但它决不是空间以外的对象。存在于空间之外的东西,就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东西,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对时间的更精密、更具体的划分和测定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自古以来,测定时间的工具先后有铜壶滴漏、信香、日晷、钟表、手表等,它们无一不是如此。上述事实表明,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的,时间与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是分不开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动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是由物质产生的。”

总之,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涵义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当然也就不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而把它们看作是观念的产物。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马赫则断言,时间、空间仅仅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判定方位的感觉”。唯心主义的上述看法否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既违背科学,也不符合事实,是应当批判的。

2、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涵义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可变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已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实。

首先,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因而不同的物质形态各有自己特定的时空表现形式。几何学是反映物质空间特性的科学。不同的几何学反映着不同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德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认为它的公理和定理反映着绝对不变的空间的特性。可是,非欧几何学则不承认有什么绝对不变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不同于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和体系,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二者统称非欧几何。欧氏几何认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非欧几何却认为不等于180度。罗氏几何认为小于180度,黎氏几何则认为大于180度。究竟哪一种几何学正确反映了空间的特性呢?科学证明,它们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欧氏几何只是近似地反映了普遍的、有限的地面空间的特性,它被人们在地面上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非欧几何则反映了天体运动的大尺度空间和微观粒子活动的小尺度空间的特性,它们的正确性被人们对天体活动的精密观察和对微观粒子的深入研究所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这些都说明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状态的,具体的空间特性是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

其次,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间和空间特性会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证明了时空特性和人们关于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主观的、空洞的抽象。唯心主义妄图利用人们对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也是完全错误的。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1)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区别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它们因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是有条件的和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其客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后者主要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时空的一般性,它与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是时空的特殊性或个别性,它与物质结构理论或物质形态理论的具体多样性是同等程度的科学概念。我们在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既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彼此等同;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以一个去否定或代替另一个。

(2)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联系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自己和证实自己。哲学的时空一般性说到底以具体科学的时空具体性为基础,并随着科学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历史上,具体科学有什么样的时空理论,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时空观。科学发展史证明,没有近代科学就没有近代哲学,没有近代科学的绝对时空观念,就不会有近代哲学上的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自然科学时空理论的每次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的时空观。

在近代,由于受科学认识的局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混为一谈,在时空观上把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也混为一谈。在它们看来,时间和空间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它们认为,时间像一条均匀流逝的河流,物质可以在其中运动,但河流却可以不受到任何影响;空间像一个大箱子,里面可以贮存各种物质,一旦把物质从中取出,箱子依然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主张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把这种思想发展到了极点。在牛顿看来,“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可见,形而上学虽然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但却把它们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其实就是把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割裂开来了,把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具体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了,实质是用时空的绝对性代替和否认了时空的相对性。表面看来,形而上学抬高了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其实不然。它在把时空的客观性看成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时,同时也架空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实际上是对时空客观性的歪曲和践踏,其结果必然要与唯心主义同流合污。事实也正是如此。

哲学史上,经验论也不懂得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它们只知道一小时或一米这样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能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耐格里就认为“我们准确地知道一小时、一米、一公斤的意思是什么,但是我们不知道时间、空间……是什么。”恩格斯在批评这种“希望看到时间、嗅到空间”的经验论时说:“经验论者深深地陷入了体会经验的习惯之中,甚至在研究抽象的东西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感性认识的领域内”。“仿佛时间根本不是小时

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空间根本不是立方米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经验论者由于不懂得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因而也不能真正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更不懂得时空的绝对性对它们相对性的依赖关系。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总是体现着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可以千姿百态、无限多样,但不管怎样,无限多样的时空形式都有自己的客观内容,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产物,都是其自身客观实在性的具体反映,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和绝对的,它构成了具体时空特性的统一基础。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具体的时空特性都将化为乌有,成为不存在。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无论物质的具体时空特性多么地不同,也不能得出时空特性依存于观察者主观意志的结论。唯心主义正是利用具体科学揭示出来的具体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完全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宣称时间和空间仅仅只是意识的产物,说什么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已经不存在了,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这既是对时间、空间绝对性的否定,也是对时间、空间相对性的唯心主义地歪曲。

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经验论相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也就科学地阐明了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现代物理学证明,真空不空,没有物质存在的虚空是不存在的。这可以说是对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离不开其绝对性的最好证明。真空并不是空无一切的绝对虚空,真空只是一种没有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场,即基态的量子场。真空具有真空涨落、真空极化、真空相变、能量和动量等一系列物质的基本特征。所以,真空不空,它仍然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真空(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实物具有静止质量、具有不可进入性,其运动速度一般较慢,并且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不同,宏观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产生加速度,相反,场不具有静止质量,却具有可叠加性,其运动速度恒为光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也不因受力而加速。另一方面,任何实物粒子都不能离开场而独立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场。就是说,没有一种实物其周围不存在场,也没有一种场不与实物相联系。实物和场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转化。例如,电子与正电子相遇时将湮灭而转化为光子,即转化为电磁场;反之,在核场中光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光子也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电子与正电子都是实物,而光子却是电磁场,即真空。实物与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表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也证明了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时间和空间不仅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有限的和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涵义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际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和无限发展的,所以宇宙在时间上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现在,随着天体演化学、地质学等各门科学的发展,人们已

经对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以前的过程进行研究,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还将追溯到更加遥远的过去,但永远不会发现宇宙的“开端”。同样,向后延续,也永远到不了“终点”。《庄子·齐物论》云:“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也就是说,如果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那么在这个开始之前,还有未曾开始的开始;在这未曾开始的开始之前,一定还有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依此类推,以至无穷。因此,宇宙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始有终的,不过是要给精神或上帝留下一个创造世界的根据,给非物质东西的存在寻求一块独立的地盘。

唯物辩证法同时还认为,宇宙不仅在时间上是无限的,而且在空间上也是无限的。宇宙可谓广漠无垠,其大无外。太阳虽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但它仅仅是银河系大约1500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庞大的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可是它也只是人们观测到的10亿多个星系中的一个。人们现在观察到距离我们约200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但这也不是宇宙的边缘。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实际上就是对空间无限性和事物发展无限性的最通俗的表达。

从微观世界看,原子核的直径仅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而基本粒子更小,但仍然有结构。强子由层子构成,轻子也有一定的谱系,表明也有内部结构。新的科学事实表明,这些也不是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最后层次。

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态、体积和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不论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甚至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都是有始有终的,在空间上都是有边际的。

2、时间和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时空无限性的观点同物质和运动永恒性的原理是密切联系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会永无止境地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具体事物的存在有其相对静止的一面,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有限和无限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本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无限由有限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

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无数具体事物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总之,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2)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限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通向无限。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其二,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说,事物从结构空间方面看,本身就是无限的,任何事物都其小无内。古人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说的就是事物无限可分、有限包含着无限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

(3)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就是说,有限与无限直接相联系,脱离开无限的有限和脱离开有限的无限都是不存在的。众所周知,物质的基本存在形态是实物和场,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的有限的物质形态,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无限的物质形态。实物和场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实物周围都有场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的场。实物和场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永远联系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二者还相互转化。它们相互转化的规律已经部分地为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所揭示。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公式E=MC2,一定质量的物质等价于一定数量的能量,也就是说,物质与能量是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实物与场是相互转化的。这已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所证实。一颗原子弹含6000克钚239,在爆炸时,只有5%的钚(即300克左右)发生裂变,其余5700克钚仅仅液化掉了。发生裂变的300克钚转化成35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将这些同位素称量,总和仅有299克,损失了一克静止质量的钚,却得到了E=1克′C2=1021尔格的能量。这个能量相当于2万吨三硝基甲苯炸药的能量。(2万吨炸药若用载重量为4吨的汽车拉运的话,汽车排成队,可排25公里长。)在这里,质量转化成了能量,也就等于说实物转化成了场。实物与场相互转化的例子是很多的。电子与正电子相撞转化为光子就是这样。现代宇宙学中的大爆炸宇宙论和暴胀宇宙论都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即我们的实物形态的物质宇宙是在一百多亿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是由完全处于能量状态的场(真空)转化而来的。宇宙中普遍发现的3K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这说明,我们这个有限的宇宙(即宇宙学上所说的宇宙,也叫“我们的宇宙”)是从无限的宇宙转化而来的。宇宙学的这些理论成果为哲学上论证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它表明,有限与无限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并相互转化的情况不仅在微观和宏观世界普遍存在,而且在宇观世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就要树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空间性和时间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地点、条件不同,物质的运动形式就不同,事物的联系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的发展就呈现出不同的规律。认识事物联系的特点,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注意物质运动的时空特点,由此出发,找出不同时空条件下事物的具体特性。只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获得正确的认识,取得实践的成功。毛泽东在谈到战争指导规律时曾经指出:“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从时间的条件说,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移用于不同的阶段。从战争的性质看,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从地域的条件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同样不能呆板地移用。”中国革命战争之所以取得最终的胜利,正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把握住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即必须从今天的时代特点出发,从中国的现实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还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把时间、地点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以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由于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革命和建设事业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在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地球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应概括新的时空特点,把时间、空间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克服因循守旧思想,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及人类进步事业多做贡献。现在,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所发生的新的变化,如较长时间的世界和平环境、更加开放的世界和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等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有利契机。国内形势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牢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已经形成,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已经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这一系列有利条件所形成的大好机遇,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加快我们的发展。

第四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确立,为科学地解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在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二元论、多元论、唯心论和旧唯物论有着原则的区别。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存在、运动和发展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人类实践和全部自然科学已经证实并将继续证实这一点。

1、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整个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场是物质实体相互作用的普遍形式

现代科学所提供的各种事实材料说明,整个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物质的基本形态是实物和场,它们相互联系,又可分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根据以往的科学发现,人们公认整个物质世界可以划分为微观、宏观、宇观三个基本层次。微观世界包括分子以下的各种物质形态,有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层子)等层次;宏观世界包括从分子体系、凝聚态物体和地面物体到太阳系内的天体系统等层次;宇观世界包括星系、星系团、总星系等层次。各基本层次都包含若干层次,每个层次作为一个子系统,其内部也都存在着层次结构。例如,生物是宏观基本层次中的一个层次,它本身又包括生物大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个体一群落一生物圈等层次。因此,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是十分复杂、无限多样的,每个特殊的物质系统都有自己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特殊运动规律,但各个系统、层次及其规律又都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物质世界。

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它们各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决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世界

的物质形态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同源性,我们的世界,从基本粒子的“夸克”到“总星系”,从微观世界到宇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世界,这些多样性的形态都有是物质自身分化和演进的结果,它们如同“大爆炸”宇宙学所证明的,都同源于物质本身。近代科学运用光谱分析发现,其他天体和地球都是由同样的化学元素构成的。不仅如此,科学还揭示了其他天体与地球有着一致的物理运动规律。例如,人们从地球上氢弹的热核反应中发现了太阳能的秘密,来自遥远天体的宇宙射线带来了与地球上的高能加速器所产生的同样的基本粒子等。这些都证明了各种天体的物质统一性,所谓神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深入到原子核内部,这方面的科学成果证明,微观粒子和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目前已发现的基本粒子(连同共振态粒子)已达三百余种。基本粒子都有确定的质量、电荷、自旋及平均寿命等性质,大多数会自动衰变,转化为它种基本粒子。所有粒子都有对应的反粒子(如质子与反质子、中子与反中子、正负电子等等),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实验证明基本粒子并不基本,它们是由层子(夸克)和反层子(反夸克)所构成的,层子也是物质的存在形态。

所谓场,根据现在的认识,主要有电磁场、引力场、核力场、分别表现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场是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场次同实物一样,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实物主要表现物质存在的间断形式,场则主要表现了物质存在的连续形态。场的发现,为具体说明自然界物质存在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提供了自然科学的依据

2、生命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生物科学的研究表明,生命体也不是某种为神秘的“灵魂”、“活力”、“生命力”所主宰的非物质的东西,而是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蛋白体。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的不同数目、不同排列组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人们已经弄清了一些较为简单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并且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这种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和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对生命本质认识的重大突破。生物学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化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驳倒了神秘的生命“活力论”,证实了生命是由非生物转化而来,生命以核酸和蛋白体为基础,植物和动物都以细胞作为解剖学和发生学上的基本单位。特别是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更使人们向最后揭示非生物向生命转化的奥秘大大前进了一步。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作用理论,以及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等的发展,则进一步驱散了人类“神创论“的迷雾,填补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鸿沟”,证明了人类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与自然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之中。这些科学事实说明,生命的基础是物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以及各种生物体之间的统一,在于它们的物质性。

科学发展还证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也存在着物质统一性。人本身不是上帝的创造,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固然同自然界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却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物质的非生命形态向生命形态的转化是必然的。生命并非什么神秘的非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物质运动的过程。

总之,在自然界中,从微观领域到宏观世界,从实物到场,从无机物到生命,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命,都是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都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生产实践是理解社会运动的客观物质性的基础

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之处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意识支配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同自然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和生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它又不是脱离物质世界而凭空出现的,它本身是统一的物质世界长期分化过程的产物。人和自然、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不断通过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变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人类社会这种自为的存在形式并不是非物质的存在,而是客观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是物质世界运动多样性的体现,因而本质上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随着人类的出现,便产生了人类意识;人虽然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但人的本质却不在于他的生物性,而是由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且,由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但社会的本质却不是单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它有自己的客观物质基础;这种客观基础就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环境和条件,就是人类的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人和自然、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不断通过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变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建立社会和创造历史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所以,社会实践是理解社会运动的客观物质性的关键。

人类社会最基本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社会实践。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事是最大的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因而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一切社会关系统一于物质的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但是,“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地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362页。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人不仅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而且人与人也要进行交往,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在社会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具体说来,为了进行生产获取生活资料,人们必须确立一定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必须确定不同的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必须确立产品的某种分配方式。人们在生产中所发生的这些,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就构成了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物质利益关系。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包括政治关系),是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经济利益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一定的思想关系反映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并且竭力确立或巩固这种生产关系,以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物质生活的正常实现,使人们的特定经济利益得到满足。经济利益关系表明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物质关系;其物质性的深刻含义不在于人是物质的实体,而在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客观实在性,它为人所感知,但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具体表现在:

(1)每一代人在进入社会生活时,都必须接受并置身于某种既成的生产关系之中,这是不由任何人的主观意愿选择的。(2)生产关系的体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人的活动和相互关系的一系列事实,即“过日子、经营事业、生儿育女、生产物品、交换产品等等,这些事实形成事件的客观必然的链条、发展的链条”这个链条的存在、性质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等等,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且也永远不会为人们的意识所完全把握。(3)生产关系的改变,也不以在其中活动着的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会对生产关系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变化有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性,人们可以认识和运用这种规律,却不能改变或者违背这种规律。总之,社会的思想关系(包括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所以,一切社会关系统一于物质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就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体,是特殊的物质性客体。

3、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生产关系的确立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获得物质资料的过程。可见,构成生产力的是人与物两个方面。生产力就是在物的要素的基础上,在人的要素的主导作用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的社会现实力量。生产力之所以是物质力量,还在于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任何世代所面临的生产力都是以往的人们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晶。每一代人都继承前一代人获得的生产力,并在自己的生产活动中有所发展和变革。人类生产活动的这种连续性,形成了人类的历史联系。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变更是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是适应于不同状况的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根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

总之,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有力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为基础的物质统一体。

三、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自从有了人类和人类社会之后,世界上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意识现象。意识现象虽然明显具有不同于物质现象的特点,但它却不是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绝对观念”、“客观精神”,而是一种特殊物质(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本质上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具有对于物质的绝对依赖性。

1、意识是自然物质进化的产物

意识现象出现离不开自然物质的进化。科学已经证明,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在自然物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实现的。自然界的物质从无机物发展到有机物,从低级生物发展到高级动物;最后出现了人类。与此相适应,物质的反映特性也从无机物的简单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发展为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由于人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完善的大脑,以及在大脑指挥下复杂的神经系统,能够接收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改造制作,才具有意识这种高级的反映特性。

2、意识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

意识现象的出现也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社会运动是人类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即人类是通过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来求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