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链接:磁铁和磁极

知识链接:磁铁和磁极

精品文档

磁铁和磁极

磁铁

“吸铁石”不仅可以吸引铁,而且能相互吸引和排斥。这种现象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并把这种性质称作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是一种很神奇的物体,它有一种无形的力,既能把一些东西吸过来,也能把一些东西排斥开。磁体在很多地方都得到应用。例如,电机用磁体来转换电能,计算机用磁体来记录信息。

磁极

每个磁体都有性质不同的两极,一个称为S极,一个称为N极。磁极之间呈现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的现象。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极。这两个磁极的位置与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很接近,人们把地球北极附近的磁极叫地磁南极,另一磁极叫地磁北极。在地球南极和北极的天空中产生的极光,是由地球的磁性引起的。

实用文档

磁知识要点

磁 一、【知识要点】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磁体中间磁性最弱.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所以小磁针静止时会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原理指向南北,由此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5.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合,中间有一个夹角,叫做磁偏角,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7.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8.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 9.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10.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1.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 人们用一种不存在的闭合有向曲线表示磁场。磁感线不存在且不相交. 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12. 奥斯特实验: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可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一些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13. 电磁铁: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可制成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和大小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和大小来控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改变.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14. 安培力: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力叫安培力。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和导体受的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左手定则判定。 电动机:利用安培力做功的原理制成,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5.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方向、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用右手定则来确

磁现象知识点

一、磁现象 1、磁体(磁铁)可以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物质。(不仅仅是铁) 2、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一块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北极-N ,南极-S 3、一块磁铁摔断后,原N 极的断口处形成S 级,原S 极的断口处形成N 级。 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相互吸引的不一定是异名磁极,有可能一个是磁铁,一个是铁) 5、如何区分磁极到底是N 极还是S 极? (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6、如何判断哪个是条形磁铁,哪个是铁条?(利用条形磁铁中间磁性最弱,两端磁性最强) 7、磁场是真实(客观)存在的物质,磁感线是人为画出的。磁感线属于物理研究方法中的模型法。 8、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 指向S ;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 指向N. 9、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其N 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一致。 10、地球本身存在磁场,地磁的N 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 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存在地磁偏角,并不重合(沈括) 11、指南针的N 极指向北方向(地理北极),指南针的S 极指向南方向(地理南极)。在地磁的南极点,指南针指向“地”,在地磁的北极点,指南针指向“天”, 12 、鸽子、骆驼等动物可以通过地磁场辨别方位。 13、一些金属可以被磁化,例如摩擦,注意摩擦方向、永磁体NS 极与新磁体NS 极之间的关系。 二、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1、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环绕方向,拇指指向N 极(螺线管相当于条形磁铁) 闭合开关,A 处磁场(磁感线)方向向左,小磁针会逆时针旋转90° 三、电磁铁(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1、电磁铁的好处:磁场的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来控制;磁场的方向可以通过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磁极可对调);磁场的强弱可以通电电流的强弱来控制。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铁芯;匝数;电流大小。 四、电磁继电器(本质是一个开关) 1、可以实现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弱电流控制强电流、远程操控、自动报警等功能。 2、电磁继电器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由五部分构成:电磁铁、弹簧、衔铁、动触点、静触点。 五、电动机与发电机 电动机 发电机 工作原理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电磁感应 图片的区别 有电源 无电源 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工作条件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导体运动/感应电流方向 由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共同决定 由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共同决定 导体运动速度/感应电流大小 由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弱共同决定 由切割速度和磁场强弱共同决定

电与磁知识点归纳

电与磁知识点归纳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 、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 )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两物体相互吸引要考虑六种情况,两物体相互排斥要考虑四种情况。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 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典型磁感线: N S

小学科学磁铁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第四单元《磁铁》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第四单元《磁铁》知识点整理 1. 磁铁的形状有条形、圆形、环形、马蹄形、槽型等。 2. 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 3.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4.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6. 任何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7. 一般情况下,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8. 指南针由(磁针、方位盘、支架)三部分组成。 9.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10.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11.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变大;两个磁铁排斥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小。 12.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见书本. 14. 钢针用磁铁的磁极(*沿一个方向)摩擦可以变成磁铁。――(磁化) 15. 生活中用到磁铁的地方:门吸、塑料铅笔盒、喇叭(扬声器)、冰箱密封条、耳机…… 16.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它的勺柄是南极;后来又做成了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17. 如何判断一块磁铁的南北极? 方法一:用细绳捆在中间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 方法二:放到泡沫上,让它在水面上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 方法三: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或指南针)去试,能被南极吸引的那头是北极,能被北极吸引的那头是南极。

初中物理第九章电与磁知识点

第九章 电和磁 一、磁现象 1.磁性、磁体和磁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2.磁体的指向性和磁体的两极: ⑴磁体的指向性: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和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另一个磁极指北,这种现象叫磁体的指向性;⑵磁体的两极: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符号S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符号N 表示。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极的物体获得磁极的过程叫磁化。铁棒被磁化后磁极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棒被磁化后磁极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因此钢是制造永久磁体的好材料。 二、磁场 1.磁场及其基本性质: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它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2.磁场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及其方向的规定: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有向假想曲线,在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方向一致。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从磁体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4. 5.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的磁力方向和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南极所受磁力方向跟该点磁力方向相反。 6.地磁场:(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2)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地磁场,地磁场的磁感线从地磁N 极出发到地磁S 极,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3)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中国宋代的沈括。 三、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表明:①通电导体和磁体一样,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②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丹麦国的物理学家奥斯特。 3.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它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 方向有关。 4.螺线管极性的判定——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 同名磁极 异名磁极 条形磁体 N S N N

初中磁学(磁效应,电磁感应等)

一磁现象
知识点Ⅰ 磁体与磁极
1 磁体:物体能够吸引由铁、钴、镍制成的物品,我们就说它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 为磁体。 N (1) 磁体分为天然磁体(如天然磁体矿石)和人造磁体。 (2) 常见的人造磁体有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磁针等。 2 磁极 (1) 磁体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当磁体能够自由转动时, 最终会有一个磁极指向北方,称这个磁极为北极, 又叫 N 极;另一个磁极指向南方,又叫 S 极。 S
条形磁体的磁极在两端,中间 几乎没有磁性!
(2) 关于磁极的两个注意问题 ①自然界不存在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 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而且一个磁极也不能 多于两个磁极。 ②把一根条形磁铁分为数段,则每一段各有两个磁极。
知识点Ⅱ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 研究归纳: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四种方法 (1) 根据磁铁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测物体靠近铁磁性物质(如铁屑) ,若能吸引铁磁性 物质,说明该物质具有磁性,否则不具有磁性。 (2) 根据磁针的指向性判断:将被测物体用细线吊起,若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不具有磁性。 (3)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将被测物体的一部分分别靠近静止小磁针的两 极,若发现一端有排斥现象,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均表现为 相互吸引,则说明该物体不具有磁性。 (4) 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若有 A、 B 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 已知一根有磁性, 另一根没有磁性,区分它们的方法是:将 A 的一端从 B 的左端向右端滑动,若在 滑动过程中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 A 具有磁性;若发现吸引力由大变小 再变大,则说明 B 具有磁性。
知识点Ⅲ 磁化 1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1) 最容易被磁化的物质是铁磁性物质,如软铁、硅钢等。机械手表磁化后, 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而钢针磁化后,可以用 来制作指南针。 (2) 如果用磁体的 N 极靠近软铁棒,则软铁棒靠近磁体的一端被磁化后为 S 极,远离磁体的一端被磁化为 N 极。 (3) 不是所有物体都会被磁化。例如:铜、铝、玻璃等。

电工入门知识之磁的基本知识

电工入门知识之磁的基本知识 一、磁现象 早在2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磁铁矿石具有吸引铁的性质。人们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钻、镍及其合金的性质称为磁性,把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位置称为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通常用字母S表示南极(常涂红色),用字母N表示北极(常涂绿色或白色)。条形、蹄形、针形磁铁的磁极位于它们的两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个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若把一个条形磁铁分割成若干段,则每段都会同时出现南极、北极。这叫做磁极的不可分割性。磁极与磁极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磁力:?其作用规律是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一根没有磁性的铁棒,在其他磁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如果把磁铁拿走,铁棒仍有的磁性则称为剩磁。 二、磁场、磁感应线 磁体周围存在磁力作用的空间称为磁场。我们经常看见两个互不接触的磁体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它们是通过磁场这一特殊物质进行传递的。磁场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物质,是因为它不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组成的。虽然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但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例如,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些铁粉,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条形磁铁。铁粉在磁场的作用下排列成 规则线条,如图2—1所示。这些线条都是从磁铁的。N极到S极的光滑曲线,如图2一1b所示。我们把这些曲线称为磁感应线,用它能形象描述磁场的性质。 实验证明磁感应线具有下列特点: 1.磁感应线是闭合曲线

在磁体外部,磁感应线从N 极出发,然后回到S 极,在磁体内部,是从S 极到N 极,这叫做磁感应线的不可中断性,如图2—2所示。 2. 磁感应线互不相交 这是因为磁场中任何一点磁场方向只有一个。 3.磁感应线的疏密程度与磁场强弱有关。 磁感应线稠密表示磁场强,-磁感应线稀疏表示磁场弱。 三、磁通、磁感应强度 为了描述磁场在上定面积上的分布情况而引 入了磁通这一物理量。 在磁场中,把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 积的磁感应线的总数目,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 用字母Φ表示。磁通的单位是韦伯“简称韦,用 Wb 表示。 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中各点磁场强弱 和方向的物理量,用字母B 表示。 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磁感应线的数目叫做该点的磁感应强度。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在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位于该点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它的大小在均匀磁场中可表示为: B S Φ = 式中 B —一磁感应强度 (T); Φ——磁通(Wb); S ——垂直于磁感应线方向通过磁感应线的面积(2m )。 公式(2—1)说明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单位面积的磁通。如果通过单位面积的磁通越多,则磁感应线越密,磁场也越强,反之磁场越弱。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韦/米2,称为特斯拉,简称特,用字母T 表示。 四、磁导率 实验证明,铁、钻、镍及其合金对磁场影响强烈,具有明显的导磁作用。但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整理 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磁性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初中物 理学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与磁学相关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磁性物质和磁场 1. 磁性物质的特点:磁性物质可以被磁化,具有磁性。如铁、镍、钴等。 2. 磁极和磁场:磁性物质会形成两个磁极,即北极和南极。磁场是磁性物质周 围的物理量,可以用磁力线来表示。 3. 磁力线:磁力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虚线,形状类似于上下互相连接的环,从北极指向南极。 二、磁力和磁铁 1. 磁力的性质:磁力是由磁场引起的力,具有方向和作用范围。同样的磁极相 互吸引,不同的磁极相互排斥。 2. 磁铁的性质:磁铁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磁性物质,具有两个磁极。通过磁力 线的方向可以确定磁铁的南北极。 三、电磁铁和电磁感应 1. 电磁铁: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一个磁场,形成电磁铁。电磁 铁可以控制磁力的启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 电磁感应: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可以应用于电磁感应发电机和电磁感应炉等。 四、电流和磁场

1. 安培定律: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根据安培定律,电流所产生的 磁场的方向是由右手螺旋定则决定的。 2. 索尔定律:当导体中有电流流过时,它会在磁场中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索尔 定律描述了导体所受磁力和导体、磁场、电流之间的关系。 五、电动机和发电机 1. 电动机:电动机利用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旋转的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广泛应用于家电、交通工具等领域。 2. 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转子在磁场中旋转产生 感应电动势,进而输出交流电或直流电。 六、电磁波 1. 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包 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2.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可以传播并传递能量,具有波长、频率、振幅等特性。不同种类的电磁波在波长和频率上有所不同。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与磁学相关的一些知识点的整理。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 原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磁性物质、磁场、磁力和电磁感应等方面的知识。磁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深入了解磁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完整版)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

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

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 一、磁现象简介 磁现象是指物质在磁场作用下表现出的特征和行为。磁现象的研究对于电磁学和材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磁现象及其解析。 二、磁现象解析 1. 磁吸引和磁排斥 当两个磁体靠近时,它们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行为:磁吸引和磁排斥。如果两个磁体的磁极相同(两极均为北极或两极均为南极),它们将互相排斥。如果两个磁体的磁极相反(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它们将互相吸引。 2. 磁铁的磁性

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体。它能够吸引含铁物质并产生磁场。磁铁的磁性来源于其内部的微观结构,主要与电子的自旋和轨道运 动有关。 3. 磁化和去磁化 当一个物体被置于外部磁场中时,它的内部原子或分子会重新 排列,使得物体自身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磁化。而去磁化是指物体 失去磁性的过程。 4. 磁场线 磁场线可以用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磁场线从磁南极指向磁 北极,并形成闭合曲线。磁场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5. 磁场的产生和消失

磁场可以通过电流或磁体产生。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时,会产生磁场。磁体也能够产生磁场,这是由磁体内部的磁性原子或分子所引起的。磁场可以通过断开电流或移除磁体来消失。 6. 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 磁化强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的磁矩,也可以理解为物体自身的磁性程度。磁场强度是在特定点上的磁场强度大小。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总结 磁现象是物质在磁场作用下的特征和行为。常见的磁现象包括磁吸引和磁排斥、磁铁的磁性、磁化和去磁化、磁场线、磁场的产生和消失以及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了解磁现象对于电磁学和材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电和磁知识点总结

电和磁知识点总结 关于电和磁知识点总结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和磁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任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 (1)两个磁极:南极(S)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极(N)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1.磁场 (1)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到,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 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即所指的方向就是那点的磁场方向。 注意——在磁场中的任意一个位置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 2.磁感线 (1)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把磁场的分布情况描述下来,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

(2)方向:为了让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方向,我们把磁感线上都标有方向,并且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3)特点: ①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北出南入) ②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③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磁性的强弱,越密越强,反之越弱。 ④磁感线是空间立体分布,是一些闭合曲线,在空间不能断裂,任意两条磁感线不能相交。 3.地磁场 (1)概念: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2)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磁场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的。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1)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2)由甲、乙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3)由甲、丙可知:通电导体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 (1)磁场跟条形的磁场是相似的。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3.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四、电磁铁 1.电磁铁 定义:电磁铁是一个内部插有铁芯的螺线管。 2.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转换法):根据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

磁的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磁现象 1. 永磁体: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 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永磁体。 2. 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3.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 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 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5. 磁化: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磁化 退磁: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退磁

二、磁场 1. 磁场:在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 磁感线:在磁体周围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使任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该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1)磁感线是假想曲线,没有画磁感线的地方并不是没有磁场。 (2)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磁体外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磁体内的是从S极到N极。 (3)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4)越靠近磁极的磁感线越密。 (5)磁感线是空间立体分布的,而不只是在一个平面内。 (6)没有相交的磁感线。

3. 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地磁场的形状跟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三、电流的磁场 1. 奥斯特实验. 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2. 通电螺线管 安培定则 作用: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判定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练习:☆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填“软”和“硬”)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饶制的电磁体,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 这种相互作用是指:同名磁极的相互排斥作用。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

☆用磁铁的N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针被磁化如图那么钢针的右端被磁化成S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典型磁感线: ④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磁的基本知识

磁的基本知识 王丕刚 一、磁铁、磁极和磁矩 公元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有一种含铁的矿石具有吸引铁的性质。这种矿石叫做 天然磁铁。 现在用的磁铁,是在铁中加入铝、镍、钴等制成的合金,经人工磁化后制成。这叫人造磁铁,它可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如条形、针形、马蹄形等。在磁罗经中,多用条形磁铁。 条形磁铁俗称磁棒。 把磁棒中央线吊起来,等磁棒静止时,它必定停在南北方向上,磁棒指北的一端,称旨北极,用N或红色表示,指南的一端称南极,用S或蓝色表示。 磁极磁性的强弱,用磁量m表示。规定北极为正,南极磁量为负。一根磁棒内,两磁极的磁量绝对值是相等的。两磁极间的距离,用2l表示。 对于整根磁棒来说,磁棒的磁性强弱用磁矩M来表示。磁矩M=2ml。磁矩和磁量都没有专门的单位名称,在厘米克绝对电磁单位制中,用该单位制的通用符号CGSM来表示。 二、磁力和磁场 假设有两个磁极,磁量各为m1和m2,两者相距为r。在这两磁极上,互相会产生作用作用力方向,在两磁极力连接上。两磁极的极性相同时,作用力为斥力。极性相异时, 作用力为吸力。作用力用下式表示: F=k|m1.m2|/r2 (k 表示比例系数) 第三章自差的测定和计算 消除磁罗经自差时,要测定自差;消除自差后,要测定0,45。。。。等八个航向的自差,航行中,要定时测定自差;等。在航海应用中,关键是要准确地测定磁罗经的自差。 第一节测定自差的方法 测定自差的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测定目标的罗经方位,应用公式:自差=磁方位-罗经方位。求得罗经的自差。这需要知道目标的磁方位。另一种是比对罗经的航向,应用公式:自差=磁航向-罗经航向,求得罗经的自差。这需要知道船舶的磁航向。 通常在主罗经上,能测得外界目标的方位时,用测方位求自差。在驾驶罗经上,用比对航向法求自差。另外,各个磁罗经都可与电罗经比对航向求自差。 利用岸上目标测定自差 利用已知磁方位的叠标 利用不知磁方位的一组叠标 利用单一目标测定自差

电生磁-磁生电-知识点

电生磁-磁生电-知识点(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电与磁知识点 第一节: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任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到,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注意:在磁场中的一个位置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 8、磁感线: 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

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练习:画出下列各组磁感线方向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 角,叫磁偏角。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小磁针的南极始终指向地理南极的原因就是: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着地磁场的北极或 N极。 第二节.电生磁 11、奥斯特实验 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 偏转方向相反.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2、直线电流的磁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