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课前准备

一、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二、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三、研讨课后练习。

教学方式

诵读式、整理式。

学习方式

诵读、归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运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

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2.1章: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从政(为政)出示板书。

2.3章:以德从政,以礼从政出示板书。并且说出了“以德从政、以礼从政”的手段是教民。

13.9章:富民、教民

12.7章:富民、正己

1.5章:正己

16.1章:正己

11.17章:举贤(去恶)

12.9章:富民

13.6章:正己

12.19章:正己、教民

2.20章:正己、教民、举贤

14.5章:正己

第二课时

其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13.9、12.19、2.2 0)、“举贤”(11.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5、16.1、13.6、12.9、2.20、14.5)等。

孔子强调以“德”来治理政事,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孔子反对传统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指出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是“有耻且格”。把“德”、“礼”与“政”、“刑”明确地对立起来,指出两种作法会导致两种结果,这是孔子在治国治民方面的创见。只强调政、刑,把庶民置于残暴奴役之下,必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而强调“德”、“礼”,这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即承认庶民也和贵族一样,是能够“知耻”的人,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而“齐之以礼”则是使庶民产生羞耻之心的条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作法,把原来作为贵族专利品的“礼”推广到群众之中,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论语》是一部说理为主的语录。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话(即“雅言”),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群众口头语言为基础,既通俗平易,明白晓畅,同时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整饬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所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一般篇幅都比较短。本课中的16.1篇幅较长,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孔子的对话中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相”要扶持盲人让他不倾危跌倒才称职;野兽跑出笼子,宝物毁在匣子中,过错自然在管理者。从而说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易错音义

请同学们寻找容易出错的读音,归纳整理如下,顺便解释一下词义。

譬(pì)如:比如,就好像。

冉(rǎn):姓。

庶(shù):众多。①众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旧时指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妾所生的儿子。④差不多。⑤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

千乘(shèng):千辆兵车。

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庸国。

彼相(xiàng):那些扶持者。

相(xiàng)夫子:辅佐季氏。

盍(hé):何不。兼词,是“何不”的合音。兼起疑问副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作用。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有成语“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

稼(jià):耕种,种田。

二、易错词义

请同学们寻找比较容易解释错的词或短语,整理如下。

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

适卫:到卫国去。适,往,到。

问政:询问治理国政的道理。

斯三者:这三项。斯,代词,这。者,助词,表示提示停顿。

民无信不立:“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说法。信,信任。立,存在,生存。

不能者止:不能(胜任)就该辞去。者,的人。止,停止。

危而不持:如果盲人遇到危险却不护持。危,危险。持,扶持。

颠而不扶:即将跌倒却不搀扶。颠,跌倒。扶,搀扶。

尔言过:你的话是错误的。言,话。过,错误。

聚敛:用重税等搜括(民财)。

附益:增加,增益。附:附着。引申为增益。《荀子·礼论》:“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对活人刻薄,对死人厚待叫作糊涂。)

用不足:用度不足。用,用度,费用。

其身正:他自身端正。

虽令不从: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虽,即使。

敬、忠以劝: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以,连词,而。

三、通假字

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

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四、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五、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第三课时

六、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七、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八、相关成语

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

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偃草,草被风吹倒。

十、试水练习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不读wéi音的一组是( C )

①为政以德②何以伐为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为”字作动词和语气助词时读wéi,作介词时读wèi。④⑤⑥均作介词,分别是“替”“向”“替”之意。

阅读12.7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解释加点的三个词。

政:为政之道。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名词作动词用。

立:存在,生存。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

使动用法要译出来。

(2)必不得已而去: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必”是假设连词。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合理即可。若论说成老百姓的问题,论说民无诚信则不立,也可。)本文段论述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作业布置

找出本课中你认为重要的句子,背诵它。

整理下面几课的文言特点。

教学反思

第一、二节课:

原本以为两课时可以解决问题,结果上下来发现,学生对课文比较生疏,课文本身有一定难度,“季氏将伐一章”较长,需要整理的东西较多。单是疏通文字,落实每一章的德政思想两课时还不够用。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够,只能留待课余时间了。

智能交通系统资料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 1.智能交通系统(r 巧)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的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使人、车、路密切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1

书)的主要功能对车辆能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对交通出行者能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 对交通运输企业能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讯、调度功能; 对道路管理部门能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 对交通管理部门能提供对道路交通流进行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应用及前景分析;发展对策;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前面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系统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职能的联系。优化和调整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ITS在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里有效率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政以德-浙江省湖州中学高三语文《论语》复习导学案(教师版)

《为政以德》 一、回顾整理 ★默写课文相关语录 (1)子曰:为政以德,,。 (2)子曰:道之以,齐之以,;道之以,齐之以,。(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盖均无贫,,。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由与求也,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孔子认为施行德政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德政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管理者能“正己”。正己的表现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正己的作用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德政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富民、教民、取信、正己、举善。 ★“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政”“刑”,用法令规定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手段是惩罚,其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德”“礼”,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手段是教育熏陶,其结果是“(民)有耻且格”。 二、课内探究 (一)知识梳理 1. “德”与“礼”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

2.民生与教化 子贡问政时,他先强调“足食”,然后才是“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都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作出“去食”的选择,这正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信”与“仁” 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4. “均无贫”与“均贫富” “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农民起义的“均贫富”讲究平均主义,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惠爱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1)上面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理念。 (2)从自律与他律的角度,谈谈两种主张的相互关系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整理思路】 1. 疏通文意,读懂语料。材料一中,“无耻”指的是没有羞耻心,“格”指的是内心归依,心悦诚服。材料二中,“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指的是设置了民众畏惧的严刑来禁止奸邪,设

为政以德教案讲解学习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 第一、二课时 “为政以德”讲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德治”,与之相应的是社会上所流行的“法治”。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首先疏理字词,概括各段要义;然后分析孔子“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最后将“德治”与“法治”相比较。 二、分析各章内容 (一)总起:“为政以德”的作用 2.1 为政以德 1.成语: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后因以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2.分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李零《丧家狗》:西方最早的乌托邦,是柏拉图的哲人王;我国最早的乌托邦,是孔子的道德王。它们都是幻想,人类最古老的人文幻想。 2.3 以德为政,以礼为政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状语后置 2.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古义较今义宽泛。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

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但在古代不能自学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贪污腐败,甚至富贵子弟家道中落沦为劳动者都叫“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父母宗族蒙羞。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3.格 《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心”和“遁心”相对成文,“遁”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4.分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思考:免而无耻确实不好,问题是有耻且格后能免吗? 小结:2.1 2.3是全篇的总起部分,主要讲“为政以德”的作用 (二)在这些章节中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什么措施?(13.9 12.7 11.17 12.9) 13.9 富民、教民 1.庶:人多。 2.又何加焉 3.富:使动 4.分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为政以德。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然而,今天我们为什么又来讲这个“为政以德”呢?很显然,今天我们有必要在来看看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来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发展正到了进则可定鼎天下,退则功亏一篑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力量都到了关键时期。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呼唤着德治的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增强了人们的改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然而与此同时,意识形态的控制方式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况,如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的渗透将进一步加大;商品交换的法则一旦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势必也已经一定程度地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经济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利益调整以及一些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难免会引发人们思想的波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是我们国家发展中不得不面临并解决的问题。那么,怎么解决呢?最好的方法是重新大力弘扬道德的力量,用道德来填补在社会发展中留下的缺口。这就要求我们要为政以德,以德治国。 现在社会实行的是法治与市场调节机制,人们期望法治能让人过上好理想的生活。然而,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法律制度,都无法彻底改变社会信用的危机。市场上假货依然泛滥,欺诈现象愈来愈普遍,不仅如此,相当一部分政府机关也不遵守对市民的承诺,甚至国家的一些法律也是越改越频繁。这个社会到底缺少些什么?人心不古当然是缺乏道德的引道与约束,社会缺少的也是道德。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遵守承诺应该是基本的行为准则。但这里的守信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的。这种利己的运行机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助精神存在着天然的隔阂,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法治对市场的制约作用。法律的实施依然需要道德的土壤,当整个社会迷信市场作用的时候,互助精神在法院的司法判决中无法体现。我们不缺少市场的理念,也不缺乏对法律的关照,我们缺少道德的支撑。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道德的力量。我们要以德治国,我们要为政以德,我们要靠中华民族的美德来帮助中国更好的实现经济转型,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为政以德”就是“以德治国”,将道德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的土壤上,又体现时代特征,是融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为一体的现代道德,是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相统一的新道德。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道德在整合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道德的这种作用,要求官员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只有在为政以德的思想体系下,我们国家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才能让东方的雄狮傲立世间并统领世界。 谢谢。

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为政以德”知识点整理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譬.如()冉.有()千乘.之国()颛臾 ..()()社稷.()虎兕.()柙.()椟.()近于费.()盍.()偃.()南宫适.()羿.()奡.() 二、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释作。 2、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通,释作。 3、道千乘之国:通,释作。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 活用方式解释活用方式解释1、富.之:2、足.食,足.兵 3、则修文德以来.之 4、既来之,则安.之 5、如杀无道 .. ..6、以杀有道 7、君子之德风.8、小人之德草. 9、举善.而教不能 四、一词多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 1、为 2、政 为.政以德、子为.政为政.以德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道之以政. 何以伐为.3、足 后世必比为.子孙忧足.食,足.兵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年饥,用不足.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4、必 5、相 必.不得已而去则将焉用彼相.矣 后世必.为子孙忧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6、是 7、过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 是.社稷之臣也且尔言过.矣 是.谁之过与是谁之过.与 五、古今异义(划出下列句中与现代意义有区别的字词,并解释) 1、民免而无耻: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4、既来之,则安之: 六、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字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

1、为政以德:,译: 2、道之以政:,译: 3、齐之以刑:,译: 4、使民以时:,译: 5、临之以庄:,译: 6、既富矣,又何加焉:,译: 7、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译: 8、无乃尔是过与:,译: 七、固定句式(翻译下列固定句式的意思) 1、无乃 ..尔是过与.? 2、何以 ..伐为.? 3、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八、其他重点字词(解释) 1、齐.之以刑 2、有耻且格. 3、子适.卫 4、冉有仆. 5、敬.事而信 6、节用.而爱人 7、使.民以时8、是社稷 ..之臣也 9、陈.力就列 ..10、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11、非吾徒.也12、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3、年.饥,用不足14、草上.之风,必偃. 15、使民敬、忠以劝.16、禹、稷躬稼 ..而有天下 九、背诵自测 1、子曰:“为政以德,,。” 2、子曰:“其身正,;其身不正,。” 3、子曰:“,,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徐建闽)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特点有哪些? 智能交通系统是人们将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有效的综合起来,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以车辆道路使用者,环境视角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效果的目的,从而建立起的一种作用范围大、作用发挥全面的实时、精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体系。 ITS特点:信息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复杂性。 2.智能交通系统的子系统有哪些?说明他们的关系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运输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 第二章 1.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列举ITS中用到的传感器 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ITS中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环形线圈、压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检测器,超声波传感器,视频车辆检测器、RFID等。 2.ITS中信息传输方式主要有几类?分别是什么? ITS中信息传输方式主要有四类,分别是交通管理中心和路侧设施的通信,车与交通管理中心通信,车路通讯以及车车通信。 3.什么是并行计算?它的优点有哪些? 并行计算就是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并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或处理器进行并行处理,最后将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优点是可以处理需要庞大运算量的问题 4.GPS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GPS的整个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第三章 1.简述感应线圈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感应线圈检测器由埋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和能够测量该线圈电感变化的电子设备组成。环形线圈有一定的工作电流,当有车辆通过线圈或存在与线圈之上时,线圈的电磁感应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检测器通过对这种变化进行处理而达到检测目的。 优点:环形线圈检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价格也相对合理,安装成本低,检测误差率相对较少;缺点:线圈在安装或维护时必须直接埋入车道,这样交通会暂时受到阻碍,安装施工量大,同时埋置线圈的切缝软化了路面,容易使路面受损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环形线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受路面质量的影响很大,很容易随着路面的变形而变形,并且受到路基下沉、冰冻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环形线圈寿命一般仅为两年;环形线圈由于检测原理的限制,当在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教学实录 语文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教学实录语文版 《为政以德》总共十二节,体现的是孔子的德治思想。怎么德治?大概两方面,一是以德正己,包括“向善”、“庄重”、“孝慈”等内容;一是以德待民,包括富民,用礼德教化,讲诚信等。而德治的效果,就是人君“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些内容,又以富民为基础,因此,本课选择以这为切入口,也就是“子适卫”这一节。有了切入口,就好办了,以下是我在另一个班级的上课实录。 师:拿起《论语》这本书,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众说纷纭,不过和另一个班感觉很相似) 师:古人读《论语》是摇头晃脑,看着都晕,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会摇头晃脑去读了,不过,我们能不能从这些寥寥数语中,读出点滋味,读出乐趣来呢?我想大家可以来点想象,来点体验。我们一起来读第三节。 生:齐读第三节。 师:孔子是什么时候去卫国的?能不能从书本附录迅速找出? 生(很快地)找到孔子五十五岁的时候去鲁到卫的。 师:孔子在离开鲁国的时候,是心里受了一点点伤离开的,他离开的时候,有点失落,大家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生:是齐国用美人计,让鲁国君臣荒于政事,不理朝政,孔子很失落,所以去鲁适卫。 师:孔子之前在鲁国做什么? 生:在五十三岁的时候,做官做到大司KE(相当于丞相) 师:有政绩吗? 生:鲁国大治。 师:据记载,孔子将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民风淳朴。所以引起齐国的恐慌,想办法让孔子下台。才有孔子带着受伤的心离开鲁国。重新看到第三节,“子适卫”,大家想想他和谁一起去? 生:和很多的学生。 师:应该是很多的,相传孔子弟子有三千,很有名气的有七十二个,那去卫国的时候是很多人的。驾车的人是谁? 生:冉有。 师:看来冉有的驾驶技术很好!孔子到卫国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生:庶矣哉!就是很多人啊! 师:大家想象一下,孔子说这句话的心情? 一生:开心,(随后又说)激动!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把他这种开心激动读出来! 师:全班来读读,把这种开心激动读出来。 生读(开始有点低沉,后感觉好了) 师:这话用现在话就是:人很多啊!大家一起用现代话齐说一下。 生念(开始兴奋) 师:用本地话怎么说? 生:多兮多!(兴奋地)各自说“多兮多!” 师:孔子到卫国看到人很多,很开心很激动,为什么? 生:孔圣人来了,大家找他签名! (全班笑)师:孔子是很出名,不过那个时候的人还没有现在的人那样追星。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与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实践课程的考试

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与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实践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 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 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 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2011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中国位于()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 2010年世界城市GDP排名中,排名第一的城市是() A.日本东京 B.美国纽约 C.英国伦敦 D.法国巴黎 3. 根据本讲,预计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 A.30% B.40% C.50%

D.60% 4. 各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排名第一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加拿大 D.日本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北京市公交运营管理系统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 A.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 B.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 C.公交应急联动 D.专线调度 2. 根据本讲,广州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能够保证() A.基础数据更新周期不超过一个月 B.运行数据的更新周期不超过5分钟 C.道路覆盖范围达到80%以上 D.准确率达到90%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未来中国发展可以效仿欧美的道路来发展。 正确 错误 2.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综合交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确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为政以德 教案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德的本义,借助海德格尔的“存有场”的概念加深对“德”的内涵的理解。 2、在理解阐释德的内指与外指的过程中解决文言字词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从德的内指和外指两个方面理解“为政以德”。 【教学方法】借鉴西方文学理论探究孔子学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德的本义——心正为德 (一)德的本义探究 1、甲骨文(板书):左边是“彳”,右边是一只眼睛加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行动正直,目不斜视,就是德。 2、金文(板书):“目”下加“心”,是说目正、心正才是德。 3、小篆(板书):右上改为直,直心为德。 (二)重点语句探讨:“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重点字词补充:“为”意为治理;“以”意为用。“为政以德”是“以德为政”的倒装。“德”,此处也可解释成有德之人。 2、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对德的本义的解释,以及孔子开篇的第一句话,你认为“德”的根本是什么? [解析]德的根本是“心正”,即直下明心,一切皆由心生。 比如《品质》中的鞋匠格斯拉,以制鞋为乐,甚至在工作的劳苦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和喜悦,他将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靴子里。就像一个婴孩,面对鲜活的生命,你能不产生怜惜之情吗?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尤其是父母,呵护、疼爱,期待着他长大、成才。这种情感像流淌的清泉一般,是自然流露的,没有丝毫的矫饰。然而,后世的当政者却将“德”高高挂起,作为一种政治资本来炫耀、挥霍,那些所谓的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内心却肮脏不堪,这完全违背了孔子的初衷。 孔子将“为政以德”的当政者比作岿然不动的星辰,星辰能发光,这种光就是德行之光,百姓受到德行之光的感召,自然会归顺。 二、德的内涵——内指与外指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有个概念叫做“存有场”。举一个非常简单却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例子,一个刚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映的孩子,当你叫他的名字让他去做某事时他会马上去做,但当你问他某某人(即是这个孩子的名字)是谁时,他却不知所措,可能指向你或者其他什么人。但在几个月之后再问同样的问题时,他会毫不忧郁地指向自己。这是由于在达到这个阶段前,他听到他的名字,会以为是指一个和他有关而他要反映的存有场。这一现象很快被社会和习俗所掩蔽而被彻底忽略。由此,他认为“存在本身表示站在自己的外面、超越自己”。一个完整的人是由其自身和与他自身相关的事物共同构成的。 (抽象的理论解说学生可能未必理解,再举例。)再比如一块磁铁的存在是由磁铁本身和与其生发出来的磁场共同构成的,如果没有磁场,磁铁就不成其为磁铁,反之,如果没有磁铁,也不会有磁场存在,这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磁铁如此,人亦如此。因此,一个完整的人有内与外两个指向。海德格尔“存有场”的概念在儒家学说中能够得到充分印证,比如“内圣外王”。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这是内指;在“外王”方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 第一、二课时 “为政以德”讲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德治”,与之相应的是社会上所流行的“法治”。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首先疏理字词,概括各段要义;然后分析孔子“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最后将“德治”与“法治”相比较。 二、分析各章内容 (一)总起:“为政以德”的作用 2.1 为政以德 1.成语: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后因以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2.分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李零《丧家狗》:西方最早的乌托邦,是柏拉图的哲人王;我国最早的乌托邦,是孔子的道德王。它们都是幻想,人类最古老的人文幻想。 2.3 以德为政,以礼为政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状语后置 2.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古义较今义宽泛。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但在古代不能自学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贪污腐败,甚至富贵子弟家道中落沦为劳动者都叫“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父母宗族蒙羞。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3.格 《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心”和“遁心”相对成文,“遁”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4.分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思考:免而无耻确实不好,问题是有耻且格后能免吗? 小结:2.1 2.3是全篇的总起部分,主要讲“为政以德”的作用 (二)在这些章节中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什么措施?(13.9 12.7 11.17 12.9) 13.9 富民、教民 1.庶:人多。 2.又何加焉 3.富:使动 4.分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终结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基于视频的驾驶员疲劳驾驶检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基于视频的驾驶员疲劳驾驶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大量普及,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也明显增多,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在交通事故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疲劳驾驶。为了解决驾驶员疲劳驾驶实时监控的问题,本文通过安装在车上的视频监控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分析,(1)采用AdaBoost方法进行初步的人脸检测,利用Haar-like小波特征描述检测目标和利用积分图进行加速,从而完成初步人脸定位。(2)采用ASM方法对面部特征点定位。(3)人脸特征点跟踪:根据跟踪结果的置信度,建立人脸特征跟踪的跟踪策略,从而决定跟踪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切换。(4)最终利用眼睛和嘴巴的运动特征,对面部运动进行量化描述,根据优化后的时间窗长度,计算面部运动统计指标进行疲劳检测。此种方法是直接可以在现有的汽车装置上进行应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疲劳驾驶;人脸检测;特征检测;运动特征;疲劳检测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develop rapidly and the number of the cars is increasing, the problem of the traffic saf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a result,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were killed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are increasing ever year,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ought a great economic losses. However, for the traffic accident, one of the neglected factor is that fatigue driv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river fatigue driving real-time monitoring,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video monitor installed in the car on the driver's driving condition is analyzed, (1) using AdaBoost method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face detection, using Haar - like little potter character description to detect target and acceleration, by means of integral figure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face positioning. (2) using ASM method of facial feature points positioning. (3) facial feature points tracking: according to the tracking results of confidence, tracking strategy, establish facial

《为政以德》教案1

《为政以德》教案1 《为政以德》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三、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论语选读》的第一,在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 第一教时 设计意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注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

阳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挑选两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t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二、发达国家ITS的研究和应用 (五)国外应用举例 智能交通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应用,那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例子,因为应用太多了,不可能全部给大家介绍,那么举几个例子。 1、日本车载导航 首先第一个就是日本的车载导航,这个可能学员同志们都非常熟悉,其实我们国内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些应用了。日本开始实验是从1996年,当然研发做的更早一些,1996年从东京地区开始服务,那么1995年我到日本去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时候已经在实验应用了。那么2003年在日本全国就全部覆盖了,那截止到去年的年底他这个车载导航系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他叫VICS,因为他车载导航系统有好多厂商了,最大的一个服务的机构就叫VICS,就是这个系统的销售已经突破了3600万台,那么日本只有7000多万辆车,那么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车都已经有了。那么他们也对这个东西进行过评估,也就是说他可以节约交通的出行时间20%,通过这个使用VICS以后,交通更顺畅以后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他们2006年做一个统计,就是可以每年减少214万吨。 最近他们在利用这个系统在做一些灾害,特别像日本前两年有一个大的地震,那么在地震的过程当中他这个系统也发出了一些信息,应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现在他们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日本还有一些其他提供车载导航的一些企业和体系、系统,总的量来说,日本车载导航系统销售已经突破了5400万,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应用的案例。

2、日本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第二个是比较大的,我们也是日本的,就是日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日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开发,从本世纪初,2000年到2001年开始正式的在他们国内开始推广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已经是非常庞大的系统了,截止到今年的2月份,他的车载机的销售台数已经超过了5200万台,应该说60%多到70%的车都已经安装了这个不停车收费系统。 那么在他主要的高速公路上,平均的使用率达到了88%,他这个使用率是这样定义的,就是说你通过这个收费站你要进行交钱,他们叫做一次交易,那么这个交易有交现金的,有利用不停车收费的,这个比例达到了88%。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使用率。由此现在大家如果去日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在日本的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上是没有堵车的,当然由于事故,由于其他的原因还会发生堵车,但是在收费站上已经没有堵车了,但是这个也对节能减排做了相应的贡献。那么日本的政府他的产业经济也做了一个估算,最近这些年每一年由于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了20万吨,应该说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3、ITS在日本的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就是在日本现在也在开发城市交通管理当中的新一代的交通管理系统,那么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他就不仅仅是一个红绿灯,红绿灯当然在内,我们的信号灯在内,那么包括公交系统,包括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应急车辆的管理系统,以及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跟环保有关系的这样一些功能,都涉及到了新一代的交通管理系统发布,那么这些系统现在正在日本进行实验和实施。 4、美国的交通信息服务—511 当然在国际的智能交通应用当中美国也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美国现在比较,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纲要1(为政以德)

刘老师《<论语>选读》教学笔记 一为政以德 【相关成语】众星拱北;陈力就列;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鸣鼓而攻之;风行草偃;化若偃草;开柙出虎。 【重点理解】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侧重于规矩,应道德与法制并行。这里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孔子对行政、法制的忽视,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①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 ②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对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 从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体现了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你怎样理解孔子的“均无贫”? ①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农民起义的“均贫富”是讲究平均主义,取消等级制度;孔子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均无贫”是指“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上下相安”,是相对公平,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②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讲究阶级差别,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有若的观点是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执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反对暴政,主张德治。这一则它的核心内容是反对杀人,主张德治,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道德风尚,移风易俗,改造思想,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正是在这一点上,见出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根本区别。 思考:孔子主张“风行草偃”,又号召学生对冉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 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该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和面对特殊的人的时候,要有特殊的对待方式。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德政,并且冉有的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