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有效治理结构模式及其探讨

商业银行有效治理结构模式及其探讨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所有相关制度和机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人民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项目部分资料》)。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可利用这些制度和机制处理银行外部业务和内部事务:制定发展战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商业银行所有业务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下,保证银行的治理活动和行为规范安全健康地运行。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颇受各方关注,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尤为重视。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后得出结论:商业银行薄弱的管理和治理结构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给政府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而良好的管理和治理结构则会给银行的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米建国、李扬、黄金老,2022)。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推行了一系列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的举措。如美联储要求加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问题的具体指南,并出版发行了商业银行董事手册;英国金融服务局对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了任职要求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22。此外,作为国际金融监管的权威,巴塞尔委员会BCBS也将银行的治理结构纳入其对银行的监管中,并于1999年发布了《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从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相互关系、内部控制系统、特别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度等8个方面阐述了良好的银行治理机制所必备的基本要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外部人监督为主的市场型治理结构;以内部人监督为主的关系型治理结构;以国家监督为主的行政型治理模式。

市场型银行治理结构主要通过资本市场中的并购、托管等股权流动形式以及破产、清算等债权流动形式实现对银行经营者的控制与监督。它适合于股权结构分散的商业银行,股权与债权主要为存款的高度分散使得单个股东和债权人对银行经理层的监督和控制能力有限,因而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实施控制与监督。

市场型银行治理结构实施的前提是该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环境、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运作有效的“经理市场”,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中,对银行董事、行长、高层管理者的激励、监督、约束

机制主要依靠外部市场进行,一般被英美等国的银行广泛采用。

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约束机制市场化。如果银行经营管理不好,业绩差,股

票价格就会产生波动,股东大会就有可能通过“用手投票”的方

式来决定是否信任现有的银行管理层和董事会;分散的个人股东

和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机构投资者也可能通过“用脚投票”来影

响股票价格进而约束经营者。当银行持续亏损,股价一跌再跌时,可能产生股票市场上的收购和兼并,这类活动对管理层是否能够

再拥有银行的控制权是一个最直接的威胁。

二是利益相关者权益受到法律保障。由于有健全的法律体系

作保障,在市场型银行治理结构的国家,特别注意维护股东和利

益相关者的利益,尤其是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和存款人的利益。

三是通过董事会形成制衡机制。董事会在商业银行运作过程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银行

主要使用存款人的资金给股东赚取利润,银行的经营风险很大程

度上也由存款人承担。因此,董事会不仅要向银行股东负责,还

要向存款人、政府监督管部门负责,三者之间形成均衡的制衡关系。

四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和激励管理层。银行董事和行长以

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是从银行家经理市场上选择的。如果执行官

员经营不努力或侵害银行利益,便会被董事会解雇。同时,从激

励机制来看,这些国家的银行强调银行的董事会及其酬金委员会

应制定一个合适的管理人员酬金标准,以吸引并保留合格的管理

人员,同时建立一个“以业绩论工资”的制度。

五是具有严格、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由于英美国家对投资

者保护的法律比较完善,对银行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银行的信息披露很公开,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大量分散的股

东及时了解银行经营管理的信息,保障了股东的知情权。

以内部人监督为主的关系型银行治理结构是指监督、决策和

执行均由银行内部进行,主要由大股东组成的董事会直接监督并

约束经理层。这种治理结构形式是与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相适应的,主要在德、日等银行使用。由于这些国家一些大的法人机构、金融机构持有银行较高比例的股份,而且这些大股东往往又是银

行的存款人,使得内部人对经理阶层的控制成为可能。这类银行治理结构的特点主要有:

其一控制权内生于集团内部。银行的控制权由大股东和债权人控制,以及企业法人机构与银行机构之间的交叉持股,从而在集团内部形成了统一的利益相关整体。这种监督方式的缺陷是所有者难以通过股市来转移风险,同时也难以通过股市来灵活地实现资产的交易、流动和重组。

其二制衡机制相对较弱。这类银行的治理结构主要是由股东选派自己的代表参加董事会,由董事会再选择经理层,属于股东直接管理型的。日本银行的董事会与美国的较相似,基本上实行业务执行机构与决策机构合二为一,但是日本银行中股东的代表比较少,主要是内部中高级员工,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

其三经理的选拔内部化。一般而言,由于这类银行由股东直接控制、股东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因此,董事和行长人选主要是从内部选拔的,一般不从外部银行家市场上选拔。如日本银行高层执行人员大都是在内部缓慢晋升起来的,一旦被解雇,则很难被再次重用。

其四信息披露制度相对较为宽松。由于银行是在大股东的控

制之下,银行和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就不可避免,从而造成银行

不良资产的比例比较高。尤其是在日本,大公司和大银行都属于

一个产业集团,集团内部的关联贷款严重,由于没能及时披露有

关信息,致使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越来越高。

国家高度控股的银行治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国家选派银行的领

导人进行经营管理,以行政升迁的方式激励管理者,其经营目标

一般是为国家服务。从总体来看,这种治理模式弊端较多,我国、韩国、法国等转轨国家的银行现在或者以前均采用过这种治理模式,而这些国家也正在尝试着改革。下表是三种治理模式下,一

些有代表性国家银行治理结构的比较:

不同国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模式比较

尽管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在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存在

差异,但核心的思想是相当一致的,体现了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国

际趋同性,即一个良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保持产权的多

元化,合理配置和行使企业控制权,建立清晰的信息披露、采集、

分析机制,对董事会、经理层和职工要形成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清晰的、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基于我国国有银行的现状及我国的文化传统、经济环境、政

治环境等各种因素,笔者认为:

就英、美而言,有效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法律环境是其实行

完全的市场治理模式的必要条件,而我国不是一个法制完善的国这,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对政府行政权利的制约、社会信用环境

的建立、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罚相对较弱,而要建立完善的法律

环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法律环境的改善这一点不能急

于求成。另外,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较短,无论是监管水平、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是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都很不规范;

我国股市反映的市场信号还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通过股市对企业经理层进行监督、评价、激励的体系还很不完善;成熟的投资者队伍还有待逐渐培养,我国实行完全的市场治理模

式的基础条件还不具备。

由于我国金融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四大商业银行是

国有独资,大中型企业中也是国有企业占支配地位,虽然从表面

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有,但实际上产权被部门、地方所分割,产权关系更为复杂。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在治

理结构上的缺陷是相同的,这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低

效率。如果采取关系型银行治理结构模式的话,就是用一个治理

结构有缺陷的国有企业来改善另一个治理结构有缺陷的国有商业

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可能达到治理效果。

因此,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模式,要充分考虑

我国是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我国国有银行

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国有银行中国有产权的有效性问题,和逐

渐形成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而言,首先应以建

立完善的国有商业银行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主要任务,以提高

国有产权的有效性为目标;其次,通过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以国有股、国外战略投资人为主要股东的国有银行治理

结构;最后,通过国有银行上市,并逐渐减持国有股,将国有银

行改造成国有股不占绝对控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还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入手,探讨对策,以期提高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 一、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 1. 董事会的职能不够明确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核心,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方针。然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董事会的职能不够明确,导致其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在一些商业银行中,董事会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机构,缺乏实际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决策往往是由高层管理人员单独作出的,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2. 股权分散程度高 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股权分散程度较高,导致股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力度不够。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往往受到股东的干扰,缺乏独立性和稳定性。同时,股权分散还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和冲击。 3. 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够到位 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其主要职责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和管理。然而,在

实际操作中,银监会的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商业银行存在着违规操作和风险隐患。例如,在一些商业银行中,存在着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和贪腐行为,但是银监会并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 4. 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是保障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例如,在一些商业银行中,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导致商业银行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隐患。另外,商业银行的薪酬制度也存在着问题,导致员工缺乏动力和责任感。 二、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对策 1. 完善董事会职能 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必须完善董事会的职能。具体来说,应该明确董事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制定有效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和程序,保障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 改善股权分散状况 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必须改善股权分散状况。具体来说,应该加强股东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有效的股权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和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 3. 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 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和客户的利益,必须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是商业交易中的重要参与者,其面向公众开展贷款、存款、跨境汇款等服务,同时要管理巨额资金,处理复杂的交易和风险控制等事宜。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拥有有效的治理结构,以确保其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客户利益。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概念和要素,以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概念和要素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机构、职能分配、权力运转和监督制约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其要素包括: 1. 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应当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制度,明确公司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经营决策的层级关系,确保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得到明确分工,实行有效监督和约束。 2. 内部控制体系 银行应当建立、完善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监管等控制措施,确保银行运营和业务决策的合规性、准确性和风险可控。 3. 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应当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辨识、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以确保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控制,避免可能的金融风险和信用风险。 4. 信息披露机制 银行应当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业务发展等重要信息,保护客户利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公正透明。 5. 董事、高管和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银行应当强化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和遵循,加强传承和落实价值观和“三会一课”制度,培育良好的行业风气和企业文化。 二、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影响和重要性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设计和执行直接影响银行的业务决策、财务运作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银行的发展和市场地位。以下为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影响和重要性: 1.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能够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预测,及时调整战略、避免风险,稳健经营,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 保障客户和投资者利益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 决策过程,以及监督机制和责任分配等方面的规定和实践。一个健全的公 司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董 事会、高管层和监事会三个层面来探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董事会 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决策,确保公司战略和政策的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公 司利益,保护股东利益。董事会通常由独立董事、执行董事和外部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应该达到一定比例,以保证其独立性和中立性。 此外,董事会应当设立合适的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风险监管委员会等,以加强对重大决策和风险控制的监督。 其次,高管层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和执行 董事会的决策。高管层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应当合理,确保公司经营决 策的合理性和权威性。高管层应当具备丰富的银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能 够有效地组织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并保持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此外,高管层还应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规、风险可控。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建立有效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确保股东利益得 到充分保障。股东大会是股东行使股权、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重要场所, 应当设立合规的程序和机制,确保股东行使权力的公正和合法。同时,商 业银行还应积极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和完善对外部利益相 关方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和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实践,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加强对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调查。只有如此,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做出贡献。

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结构全文

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结构 论文论文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分析,来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效应。 一、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1、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权结构的过度集中。据统计,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平均持股为32%最高的达到60%中小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低,根本没有话语权。二是大股东主体虚拟。由于大股东为地方政府,缺乏一个真正明确的、以利润为目标的股东主体,因此,很容易形成对经营者监督不力、内部人操纵现象严峻、代理成本高企等公司治理问题。 2、〃三会四权〃形同虚设。 根据《城市合作银行治理规定》第二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前称城市合作银行)是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商业银行,根据本《规定》,每个城市商业银行内部都建立了所谓的〃三会四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经营治理者)〃的治理架构。但是,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对中小股东进行保护;董事会基本上是通过听取行长报告来对银行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并不直接进行决策; 由于行长是政府任命,常常出现董事会和监事会对高级治理人员

无法制约的局面。从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普遍情况来看,其内部的三会四权的治理架构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3、信息披露不完善。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绝大部分尚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并且相关信息并不需要进行公开披露和接受公众监督,因此在信息披露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解决。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年报在内容和格式上存在不规范现象,对会计报表附注不够重视,有的甚至没有,在风险方面尤其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披露非常少/信息披露存在巨大〃缺口〃。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除了存在上述公司治理问题以外,还存在激励机制不足、内部操纵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不足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除了在于城市商业银行产生时的先天性条件不足外,还与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制度基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和完善其公司治理的制度性基础,对于改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分析 1、关于股权结构。 《城市合作银行治理规定》第23条规定〃城市合作银行股本由当地企业、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和地方财政入股资金构成。其中,地方财政为最大股东,其入股比率不得超过城市合作银行股本总额的30%〃。根据规定,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为地方财政,即地方政府,其他出资人除城市信用社原有的个体工商户、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什么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使得银行的决策、运营和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和透明。其中,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设立和运作。 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防止风险和避免损失。 在现代经济市场中,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经常被授予重要的资本运作、风险分散等职责;因此,长期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素 董事会 董事会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最重要的构架之一。在现代商业银行中,董事会基 本由外部独立的董事和内部高管构成。董事们承担着对行政管理的问责,通过制定战略方向和批准大规模交易和业务决策等,来履行监管商业银行的职责。因此,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董事会设置,也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 监事会 监事会起着对董事会进行纠错、监视的作用,并对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进行评 估和预警。监事会也是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其独立性和权力范围十分重要,也是在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高管层 高管层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核心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协调业务流程,提高 业务效率;也可以通过高效的决策制定和领导管理,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优秀的高管团队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安排,用来保护商业银行利益和客户资产。它包括了 内部管理流程、风险控制、合规尽职等方面的措施。人员培训、审计和考核也都必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从而能够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协调性。这点在现代金融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研究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而在商业银行的管理中,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更是关键因素。本文将从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一、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商业银行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股东利益、公司运 行效率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多个因素。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股权结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全资、股份制和外资控股。 国有全资银行的股权结构比较稳定,控股股东为国有企业。这种情况下,其他 一些股东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会受到限制。因此,国有全资银行在治理方面会更加集中,公司治理方面也较为完善。 股份制银行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其股东主要为国家、法人、自然人等几类。 相对于国有全资银行,股份制银行中,股东职权和股权收益的分配更为广泛,因此公司治理方面也会受到影响。股份制银行在治理中需要更加注重股东各自的权益,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公司发展方向的明确性。 外资控股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会直接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 问题。外资在国内的控股股份只能达到30%。外资控股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理 念多来自于其母公司,与国内市场形势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外资控股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也需要更加注重自己的特点,注重吸收国内市场的好处并避免市场风险。 二、治理结构

除了股权结构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治理结构包括管理 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多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作用和协作关系也是促进商业银行治理、发展以及防范风险的关键。 管理机构主要是指银行的高管团队。在大型银行中,高管团队人事架构的合理 性是银行成功的关键之一。高管团队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分为业务岗位和政策岗位。业务岗位主要管理银行经营业务,政策岗位则管理政策制定、风险监测等。 股东大会是银行治理中最重要的机构,它主要由股东和代表股东的监管机构组成。有大股东、小股东之分。股东大会对于银行治理决策的制定以及对高管团队的考核、薪酬等有着重要作用。 董事会是银行治理结构中的主要执行机构。董事会对公司经营方針的制定和落实、高管对公司的监控等作用至关重要。 监事会则主要负责银行内部监控和风险控制。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对董事会、 高管团队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银行运营符合相关规定,保障银行业务的稳定运营。 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是银行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银行的股权结 构明确了银行的股东利益和分工合作,而治理结构则保证了银行的决策协调和风险控制。因此,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不断优化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好风险控制和决策制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根底及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治理就是提供一种组织框架和制度安排,借以协调公司各大相关利益主体〔高级管理层、股东董事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公司的共同经济利益。对于公司治理主体,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种不同的观点。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中,股东收益最大化是首要的经营目标,以股东利益为核心成为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在现实中,随着公司规模和业务的扩大,仅仅依靠股东的力量难以使公司获得持续开展,它还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导致企业必须调整其公司治理结构。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其所有权不同于财产的所有权,因此要素所有者〔包括股东、企业经理、企业员工、债权人、顾客和供给商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公司治理的目标就不应该仅仅设定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的雇员、供给商、债权人和客户等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股东作为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一样都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独特的地位和历史条件限制,在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一些与企业治理结构不同的地方: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 银行与一般企业最显著的不同点在于银行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特殊企业,是高负债运营的企业。一旦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或面临较大流动性风险,将对债权人利益产生严重损害。因此银行对债权人的责任与对股东责任相比拟而言更为重要。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人是由众多的不具有信息优势,且不具备监督控制积极性的存款者构成。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集团缺乏一般企业债权人所具有的对企业的监督与控制能力。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自身利益保护机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经营获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均较低。在我国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肩负着为经济转轨提供金融支持的任务。大量不良债权的存在对于中国的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危机。虽然由于政府的隐性担保机制没有使这种潜在的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但是改革的深化必须要逐渐化解这种潜在的危机,并且要逐渐消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内在机制。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对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机制 商业银行除了提供通常的存贷款业务以外,还提供风险管理、财务咨询等高度人力资本密集和风险较大的产品,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层人力资本的质量和运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参与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广阔员工的利益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更没有建立一种员工参与治理的企业文化和机制。在改制过程中一味地裁员和片面地薪酬改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关键是如何调动和激发广阔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银行的改革和公司治理中来,并使其利益与银行的价值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4.我国国有商业缺乏外部治理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同时,随着商业银行特性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监管、投资者及服务客户等各方来说都是重要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治理模式及改进建议。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商业银行运用不同的治理结构、治理政策及机制,通过有效分配职权、激励利益、考核绩效、维护投资者权益、实施监管等措施来改善商业银行的决策制定,确保商业银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规范有效的管理。它是商业银行决策秩序的基础和指导,是保障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点 1.法定实体性:公司治理机制要遵循政府有关政策和法律,确保公司法定程序正确。 2.责任自律性:公司治理需要有责任心和自律性,健全自律机制,控制由董事长、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等商业银行的内部主体承担的社会责任。 3.分管责任性:公司治理应该建立董事会、监事会、董事、经理及其他管理者等分管责任架构,实现分管责任,分散风险风险。 4.可行性:公司治理机制要贴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合理安排人员配置,建立内部有效的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策略 1.学完善治理框架:建立更加严格的董事会治理框架,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定位和职责分工,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各自的职责,限制管理层权力,保证董事会有效行使全面监督职权。 2.强公司治理激励:建立以行为为基础的治理激励结构,通过激励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绩效,加强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的一致性,保障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3.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监管,建立健全双重治理机制,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更加完善的内部治理制度,落实反洗钱与反腐败等监管措施,保障商业银行合规经营。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确保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达到规范严格的尺度。同时,商业银行本身也应加强公司治理,制定合理的双重激励机制,科学安排内部机构与职责,完善审计管理及内部报表披露机制,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各个部分的组成和职责。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建立健全、高效的决策机构,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董事会 1. 董事会组成 a. 主要股东代表:由大股东委任的代表,负责代表大股东参与公司决策。 b. 独立董事:由公司内外部独立人士组成,独立于公司各方利益之外,保障公司治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c. 高级管理层代表:董事长、总裁等高级管理层成员参与董事会会议。 2. 董事会职责 a. 决策权:审议重大战略、财务决策和公司治理政策。

b. 监督权:对高级管理层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c. 人事权:任命和监督高级管理层成员的任职和表现。 三、监事会 1. 监事会组成 a. 监事:由股东和员工代表组成,独立于公司经营层,负责监督公司运营情况。 b. 监事会秘书:协助监事会履行职责,负责会议记录和运营监管。 2. 监事会职责 a. 监管公司经营:监督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确保公司运营合规。 b. 监事责任:对公司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行为进行监督,提出违规行为举报和问责建议。 四、高级管理层 1. 高级管理层组成 a. 董事长:负责组织董事会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 b. 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c.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部门的日常运作。 2. 高级管理层职责 a. 确定并执行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计划。 b. 管理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确保各项业务活动顺利运转。 c. 监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提高经营风险管 理水平。 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一。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公司治理:指企业内部通过建立各种机构、规章制度,明确 各方权益和责任,保护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提高企业经营和 管理效率的一种制度安排。 2. 企业董事制度:商业银行董事会组织形式,通过合理的代表 和结构来管理和领导公司。 3. 监事会:商业银行中独立于经营层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司 经营情况和高级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商业银行是一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全球性影响。公司治理作为金融机构运营的基石,是商业银行业务健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进行探讨。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含义与意义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各种权力和职责在商业银行内部实施的规范和管理。其核心是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保护,包括股东、债权人、客户、社会等,通过规范公司的所有权、决策权和控制权关系,维护各方权益,确保公司长期稳健的运营。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增加公司的价值,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对于商业银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商业银行既是公共机构,又是经济机构。首先,商业银行需要服从中央银行的管理,遵循国家法律制度。其次,商业银行是依赖市场流通货币来运作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直接影响顾客的选择和市场的反应。因此,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保护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包括:所有权权利机制、监督与约束机制、内部治理机制等。

所有权权利机制:所有权权利机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旨在规范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彼此之间以及与公司之间权益和责任的平衡,特别是对于银行股东来说,其主要职责是为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利润,并且在公司治理中行使股东权利和参与公司决策。 监督与约束机制:监督与约束机制是保证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严格遵法、保护股东和盈利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由董事会、股东方、监事会等组成的“三机构”监督体系,它们通过监督银行经营活动、审核监督各项财务信息等方式,保证商业银行运营良好。 内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进行有效决策和监督的基础,旨在规范银行内部运营和关系流程,包括风险防范、内部审计和控制等。此外,银行内部还需建立责任制度、沟通机制等,以保障银行信息、业务活动和品牌形象不受影响。 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治理问题 尽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中尚存在许多治理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存在管理和治理问题,如社会责任的缺乏,监督和控制缺乏有效性,在不透明和不公开的过程中推进决策,以及股东通过影响决策来获取私利等问题。 因此,完善银行公司治理在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国家应该加强监管驱动模式,以及适应性基础制度的建设,保障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此外,与商业银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探讨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探讨 从1995年组建第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到1999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增加到90家。为了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每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以后,都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踊跃的探讨。要紧分为两个时期,即建行初期的艰巨探讨和日渐成熟的主动探讨,前者是不得以而为之,后者那么是进取型的创新探讨。 一、进展初期的艰巨探讨 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面临着超级严峻的内部形势。一方面从各家信誉社翻牌过来的支行,仍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且对总行制定的各项治理制度有必然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总行在开展工作中既缺乏权威性,又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不可能实现防范信誉社金融风险和支持地址经济进展的建行初衷。于是,结合其他各项改革方法,在确保平稳过渡的前提下,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一些艰巨但超级必要的探讨。 一、营运资金适度集中。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以后的规模优势,营运资金适度集中是超级必要的。各家银行重点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资金的适度集中:一是成立二级预备金制度,依照存款规模的必然比例支行向总行缴存预备金;二是鼓舞支行闲置资金上存总行;

三是通过联合贷款等形式,将支行资金相对集中后投向优势项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事实证明,建行之初果断采取的营运资金适度集中的战略性方法是超级贤明超级正确的。由于资金适度集中,使许多城市商业银行专门好地抓住了1996年和1997年国债市场异样火爆的宝贵机缘,不管是国债696品种、796品种仍是实物券,都提供了超级丰厚的利润来源。高收益的国债投资有效减缓了以后几年利差不断缩小对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冲击。 二、经营权限适度集中。不论是从调整和理顺总行与支行关系的角度考虑,仍是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经营权限的适度集中都是超级必要的。固然,为了尽可能减少改革进程中的阻力和振荡,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对经营权限的调整是慢慢进行的。一是对支行资金流向进行调控。规定支行在购买国债时只能通过总行渠道来进行,而不能再从其他银行购买。这一规定从全行角度看,增加了整体收益,降低了资金本钱。二是对支行资金运用权限进行调整。在各地融资中心接踵撤消以后,要求各支行不得再从事资金拆借业务,资金头寸的调剂由总行统一运作。三是对支行的贷款权限进行适当调整。依照治理需要,慢慢缩小了支行的贷款权限。一方面关于风险较大的信誉贷款等品种,再也不许诺支行直接经营,另一方面对支行贷款最高金额进行操纵。专门是在人民银行出台有关规定以后,直辖市城市商业银行支行的贷款权限缩小到100万元之内,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商业银行支行的贷款权限缩小到50万元之内。关于部份资产质量太差的支行,完全取

浅谈商业银行数据治理

浅谈商业银行数据治理 商业银行数据治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方法,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并利用数据为业务决策和创新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数据管理和治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将从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保障和数据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商业银行数据治理的重要性。 一、数据质量管理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数据质量管理是保障业务运营的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验证等环节。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严格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在数据清洗过程中,需要排除脏数据和重复数据,以避免对决策和业务产生负面影响。数据整合是将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进行统一,并建立数据仓库,以满足全面、准确的数据需求。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对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质量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意义重大。首先,高质量的数据可以提高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准确和完整的数据可以提供给决策者及时有效的信息,从而降低决策的风险。其次,良好的数据质量还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誉度和竞争力。客户更倾向于选择信誉度高、数据质量可靠的银行合作,对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数据安全保障

数据安全是商业银行数据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商业银行处理的数据涉及客户的个人信息、账户信息和财务数据等,这些数据如果泄露或被破坏,将会给客户和银行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 首先,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其次,银行需要通过网络安全技术和设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防护,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对员工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员工滥用数据或造成数据泄露的情况发生。 三、数据应用 商业银行数据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据,提高银行的业务创新和竞争力。商业银行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行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和客户需求,提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数据应用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商业银行可以及时发现风险和异常情况,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应对,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总结起来,商业银行数据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保障和数据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治理,提高数据质量,保护数据安全,并通过数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探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方式。 一、理论探讨 1、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顶层设计,也是常言的“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不仅只是把传统的银行业务部署到 线上,并建立线上平台,更是在整个业务流程中提高智能化和自动化、优化客户体验、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并构建“O2O”的 商业银行生态圈。 2、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方式,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效率和质量。商业银行在数据处理和管理上大有斩获。利用大数据,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防范和监控风险。 3、流程精简 精简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效率,可以依靠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处理业务,形成良性循环,加快业务流转,提高运营效率。

4、追求协作 商业银行不仅仅是指金融服务机构,更是金融和科技协作合作的一种产业链。与各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合作,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达成互利共赢的目的。 二、实践探讨 1、自助设备 自助设备是银行业务变革的一项创新。商业银行通过自助设备实现业务办理自主,如自助存取款机和查询机,并通过屏幕触摸和语音交互相结合,让客户高效便捷、轻松愉快地完成业务办理。 2、移动端 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让传统的线下银行业务得以快速迁移到移动端平台上。重要且常用的服务,如转账、理财和信用卡还款,已经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处理。移动终端技术的创新促进了银行发展的快速向前。 3、云计算和大数据 云计算和大数据是银行业务进一步创新的保障。商业银行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云计算技术进行结合,不仅可以让银行客户管理系统更为便捷,也可以更好地拓展银行业务。 4、虚拟银行 虚拟银行是一种利用金融科技和互联网平台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虚拟银行不设实体网点,主要通过互联网实现客户的

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和业务模式

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和业务模式商业银行是金融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个人提供储蓄、贷款等金融服务,也为企业提供融资、投资等支持。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和业务模式影响着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社会的财富创造能力。 一、商业银行的角色和职能 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它的角色和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金融媒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代表,向市场发布货币和信用。 2. 储蓄: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进行存款的储蓄和保管服务。 3. 放款: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进行贷款或授信。 4. 投资: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将储蓄资金进行投资,从中获取收益。 5. 清算:商业银行的清算职能是市场信用交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 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可以概括为“资产负债表”模型。

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 1. 贷款和其他投资 2. 政府债券 3. 其他债券 4. 其他资产 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 1. 存款 2. 短期债务 3. 其他负债 商业银行通过储蓄和借款从社会上收集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根据资产负债表模型将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当商业银行的投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商业银行会通过集中管理和内部控制,以及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来维护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 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存 款来发挥金融媒介的作用,将社会储蓄资金转化为其他贷款和投 资项目的融资。 2. 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 语言、抵押品、期限和利率等条件来为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贷款。 3. 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将储蓄资金进行投资来获取收益,以 实现商业银行的利益最大化。投资业务的类型包括债券、股票、 房地产等。 4. 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支付服务的业务,银行卡便 于客户实现便捷、安全、快速的资金转移。 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运作涉及到的风险类型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等。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在贷 款审批、分散化投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表调整等 方面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提 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角色。在其运作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有 效的运作模式来满足大众的金融需求,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以确保金融稳定与风险控制。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和风险 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 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 业务。 1. 存款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公众存款来形成存贷款的基础。商业银行接受各 类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通过与客户签署存 款合同,商业银行获得资金,并用于发放贷款或其他投资活动,从而 创造利润。 2. 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商业银行通过向客户提供贷 款来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贷款种类丰富,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等。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抵押物 评估,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3.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

除了存款和贷款业务之外,商业银行还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如证券 承销、信用卡发放、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这些服务丰富了商业银 行的利润来源,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金融便利性。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为了确保金融稳定和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1. 风险评估与控制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需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确 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贷款风险。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和风 险管理模型,商业银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和控制贷款风险。 2. 分散化投资 商业银行在资金运作中会采取分散投资策略,将资金分散投入到不 同的项目和行业,以降低特定项目或行业的风险对整体的影响。通过 有效地分散投资,商业银行能够降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3.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和管理各类风险。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指标和风险监测系统,并定期进行风 险评估和压力测试,以及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银行整体的 风险管理能力。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风险 本文从银行的治理结构入手,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不完善的组织结构、冗长的委托代理关系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认为只有健全的治理结构才能减少风险,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标签:银行治理结构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个词本身也是最近二十年才出现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起初主要用于企业的改革,近几年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国内社会都对这一问题都非常重视,出现了一系列的公司治理原则和标准。1999年5月经合组织发布了《OECD公司治理原则》,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改善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同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并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目标和途径。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良好的治理结构是保证银行减少运营资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决定性条件。 一、银行治理结构的一般框架 公司治理结构大体上分为:英美模式和德国模式。英美模式是建立在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制上,所有权比较分散、股东难以有效监控管理层,容易产生代理问题,一般靠比较细致的法律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德国模式建立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上,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股权较集中。由于产品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上述两类模式将会趋同。 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出版了《改善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它是银行治理方面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尽管银行治理结构和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所差别,但是也遵循共同的基本原则:构建银行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所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确保银行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经营,增加银行的透明度和会计责任。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改善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的指导性文件,银行董事会是银行治理结构中的核心环节,它具有以下职责:(1)确立全行认同的公司价值和战略目标;(2)对银行的经营和健康负最终责任,依据相关法律和管理规定操作;(3)界定清晰的责权,明确各自的责任并经常对其进行评价;(4)建立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合作机制;(5)在董事会中建立一些专业化的委员会,如提名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以便对重要领域实施直线领导。 另外,设立(独立)董事,担任外部董事的应该是管理专家,熟悉银行的经营管理及发展趋势,在银行经营困难的时候能够提出锦囊妙计,外部董事人数应

关于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要 中国建设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对建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作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适合我国的、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才能提高建行在国内和国际同行中的竞争力。此外,对国外商业银行典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考察,能为我们提供颇具借鉴价值的国际经验。 全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和比较国外两种典型的模式并从中得到启示;第二部分主要是研究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先简述了中国建设银行的概况及发展,其次再对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进行比较,最后对中国建设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完善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例如促进股权多元化、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改善外部环境等。

关键词: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激励约束;股权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our largest nationalized banks in china,CCB went through a capital restructuring in September 2004 by a common initiative establishment of stock company made up of 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Ltd,China Construction Investment,Group ,state Grid,and China Yangtze power Company.On October 27th 2005,it took a stock market listing at Stock Swap of Honk Kong Limited while on September 25th2007 it appreciated it at Shanghai Stock Swap. There are still questions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CCB.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CB in the homeland and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it is important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CCB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and perfect countermeasures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This i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Bank and to deal with it.The only way for foreign banks to challenge.In addition,the inspection of typical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can provide us with some valuabl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 full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mainly to introduce the meaning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compare the two typical models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get some inspiration from it,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First,we make 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and then compar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and finally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 Construction Bank.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aimed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Key Words: CCB;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ternal control; incentive an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