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累

及小儿冠状动脉,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川崎病的发生与

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文将综述目前有关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的

最新进展。

川崎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IVIG 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其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血小板活性等途径发挥抗炎和抗血栓作用。而阿司匹林则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

二、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

基因多态性是指同一个基因在不同个体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型。川崎病的阶段性

发作和家族聚集现象表明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多个与川崎

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

1. ITPKC基因多态性

ITPKC(inositol-trisphosphate 3-kinase C)基因编码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

已被证实与川崎病的易感性相关。研究发现,ITPKC基因多态性rs28493229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川崎病的易感性增加相关。ITPKC基因在川崎病患者中过度表达,并且患者的血小

板功能异常,提示ITPKC基因在川崎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 FCGR2A基因多态性

FCGR2A(Fc gamma receptor 2A)基因编码一种膜表面受体,调控免疫细胞活化和炎

性反应。研究发现,FCGR2A基因多态性rs1801274位点的R等位基因与川崎病的易感性增加相关。川崎病患者中FCGR2A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说明该基因在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不同基因的多

态性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和解毒,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CYP2C19(Cytochrome P450 2C19)基因编码一种药物代谢酶,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过程。研究发现,CYP2C19*2等位基因携带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药物代谢过程中代谢速率较慢,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发生几率。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时,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应考虑,以个体化用药。

P2RY12基因编码一种血小板聚集受体,在阿司匹林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2RY12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和药物耐受性相关。P2RY12基因多态

性C34T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会影响阿司匹林与受体的结合,进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在川崎病抗血栓治疗中需考虑患者的P2RY12基因多态性。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揭示了基因在川崎病发病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个体化用药可根据患者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精准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随着对川崎病基因多态性的深入研究,未来可以从基因水平上更好地阐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更个体化的指导。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 择患儿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gA、IgG及IgM水平,统计两组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标签:丙种球蛋白;川崎病;阿司匹林 川崎病作为急性发热出疹性儿科急症,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好发于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持续发热>5 d;②两眼结膜、口腔黏膜有红肿充血表现;③皮肤出现变化如多形红斑、皮疹等;④手足出现潮红、僵硬肿大、膜样脱皮;⑤颈部淋巴结肿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在出现临床发热症状后给予阿司匹林(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国药准字H13023635)40 mg/(kg·d),至少持续给药2个月直至相关症状消失,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适当增加阿司匹林给药时间及给药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2*******),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 g/kg,2次/d,连续治疗2 d。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并统计两组临床症状中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基因多态性及其生物学作用和医学意义

基因多态性及其生物学作用和医学意义 一、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处于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位点可存在2种以上的基因型。在人群中,个体间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差异性称为基因(DNA)的多态性(gene polymorphism)。这种多态性可以分为两类,即DNA位点多态性(site polymorphism)和长度多态性(longth polymorphism)。 1.位点多态性:是由于等位基因之间在特定的位点上DNA序列存在差异,也就是基因组中散在的碱基的不同,包括点突变(转换和颠换),单个碱基的置换、缺失和插入。突变是基因多态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单个碱基的置换又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SNP通常是一种二等位基因(biallelic)或二态的变异。据估计,单碱基变异的频率在1/1000-2/1000。SNP在基因组中数量巨大,分布频密,检测易于自动化和批量化,被认为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 2. 长度多态性:一类为可变数目***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S),它是由于相同的重复顺序重复次数不同所致,它决定了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长度的多态性。小卫星是由15-65 bp的基本单位***而成,总长通常不超过20bp,重复次数在人群中是高度变异的。另一类长度多态性是由于基因的某一片段的缺失或插入所致,如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它们是由重复序列***构成,基本序列只有1-8bp,如(TA)n及(CGG)n 等,通常重复10-60次。长度多态性是按照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它们在基因定位、DNA指纹分析,遗传病的分析和诊断中广泛地应用。 造成基因多态性的原因:1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对应位置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allele)。由于群体中的突变,同一座位的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某些复合体基因的每一座位都存在为数众多的复等位基因,这是某些复合体(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2共显性(condominance)一对等位基因同为显性,称为共显性,某些复合体中如HLA每一对等位基因匀为共显性。共显性大大增加了人群中某些基因表型的多样化。基因的多态性显示了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可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抵御不良环境因素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对维持种群的生存与延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二、基因多态性的生物学作用: 1.遗传密码的改变:如果基因多态性的碱基的取代、缺失、插入引编码序列的核苷酸顺序改变,在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的对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产生影响,有的不产生影响。可分为: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使得mRNA的某一密码子发生变化,由他所编码的氨基酸就变成另一种不同的氨基酸,使得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也相应地发生改变。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指由于碱基取代使原来可翻译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例如UAU(氨酸)颠换成UAA(终止密码子)使多肽链的合成到此终止,形成一条不完整的多肽链,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改变。转换也可引起无义突变。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指碱基的取代并不都是引起错义突变和翻译终止,也就是虽然碱基被取代了,但蛋白质水平上没有引起变化,氨基酸没有被取代。移码突变(frame-shifting mutation)指在编码序列中单个碱基、数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

人类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人类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人类基因遗传多态性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分 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基因遗传多态性的效率和精度有了 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我们对人类遗传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人类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一、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人类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由于单核 苷酸的变异不影响整个基因序列,因此SNP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通常每1000个碱基中就有一处SNP。SNP在人类基因遗传多态性 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依靠SNP,我们可以对人群间的遗传差 异甚至是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 近年来,SN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疾病诊断和新药 开发等领域。例如,在临床肿瘤研究中,SNP技术已经成功应用 于个性化药物治疗的研究。此外,SNP还可用于DNA修复机制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等方面。 二、基因剪接多态性

基因剪接是指在mRNA的合成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剪接方式来组合不同的外显子以及剪掉不同的内含子。因此,基因剪接可以使得一个基因产生多种不同的编码蛋白。而基因剪接过程中的多态性则是指产出的蛋白质会因为不同的剪接方式而产生多种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基因剪接多态性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例如,基因剪接多态性被发现可能影响基因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功能,进而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认知能力障碍等疾病。 三、单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 单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是指在基因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而导致的多态性变异。这种类型的变异与SNP相似,但是由于影响的碱基数目比SNP更多,因此对基因序列的影响也会更大。 在人类基因遗传多态性方面,单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单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被发现可能与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的相关性 研究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指药物代谢酶基因存在多个等位基因(alleles),这些等位基因的表现型差异可引起药物的代谢差异, 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近年来,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 性与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类型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酶基因缺陷和酶 基因增强。 1. 酶基因缺陷 酶基因缺陷是指由于某一基因等位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酶活 性减低或完全丧失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该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2. 酶基因增强

酶基因增强则是由于基因等位基因的变异导致酶活性增强,从而药物的代谢速度加快,降低了药物的效力和治疗效果。 二、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基因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已经证实,多个药物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很高。下面我们来谈一下最常见的几种药物代谢酶基因。 1. CYP450家族基因 CYP450家族基因是药物主要代谢酶的家族之一,在代谢细胞毒性物质、激素、药物和其他溶解于脂质的化合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家族有多个成员,比如CYP1A2、CYP2C9、 CYP2C19、CYP2D6、CYP3A4等,都存在多态性。其中, CYP2D6是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多态性与五世代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反应相关性最为密切。 2. GST基因

GST基因家族包括GSTM1、GSTT1和GSTP1等。这些基因编码的酶主要参与各种环境致癌物质的代谢和解毒。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基因多态性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其他药物毒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三、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影响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态性可以影响药物代谢速率 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后,可分解为非活性代谢产物,进入肾脏或其他排泄器官。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存在会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从而调整药物的剂量,并增加医学管理流程的复杂性。 2. 多态性可导致药物效应变化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累 及小儿冠状动脉,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川崎病的发生与 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文将综述目前有关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的 最新进展。 川崎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IVIG 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其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血小板活性等途径发挥抗炎和抗血栓作用。而阿司匹林则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 二、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 基因多态性是指同一个基因在不同个体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型。川崎病的阶段性 发作和家族聚集现象表明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多个与川崎 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 1. ITPKC基因多态性 ITPKC(inositol-trisphosphate 3-kinase C)基因编码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 已被证实与川崎病的易感性相关。研究发现,ITPKC基因多态性rs28493229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川崎病的易感性增加相关。ITPKC基因在川崎病患者中过度表达,并且患者的血小 板功能异常,提示ITPKC基因在川崎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 FCGR2A基因多态性 FCGR2A(Fc gamma receptor 2A)基因编码一种膜表面受体,调控免疫细胞活化和炎 性反应。研究发现,FCGR2A基因多态性rs1801274位点的R等位基因与川崎病的易感性增加相关。川崎病患者中FCGR2A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说明该基因在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不同基因的多 态性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和解毒,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CYP2C19(Cytochrome P450 2C19)基因编码一种药物代谢酶,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过程。研究发现,CYP2C19*2等位基因携带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药物代谢过程中代谢速率较慢,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发生几率。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时,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应考虑,以个体化用药。 P2RY12基因编码一种血小板聚集受体,在阿司匹林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2RY12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和药物耐受性相关。P2RY12基因多态

川崎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12月

川崎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mdrome, MCLS),是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是目前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部分患儿可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和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是主要的死因。日本学者在1967年首先报道本病,我国于七十年代中期首次报告,病例数有增多趋势。 一、流行病学资料 八十年代,日本小于五岁儿童的年发病率为67/10万,至1998年升达111.7/10万,而欧美国家九十年代中后期相应的年发病率约为10-20/10万,我国尚未有确切的数据。80%的患儿年龄小于四岁,报道年龄最小的患儿仅20天。发病的高峰年龄在日本为6-11个月,而西方国家则为18-24个月。小于三个月的婴儿发病较为少见,约占总病例数的1.67%,提示来自母亲的抗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男女性别比为1.4-1.5:1。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居多。有一定的区域爆发流行现象,据文献报道,日本曾分别在1979、1982和1986年先后三次发生由南向北的爆发流行,而韩国、芬兰和美国不同州也均有类似流行发生。在未推行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以前,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20-25%,现已降至12%,病死率也由0.4%减少至0.1%。本病再发生率1-3%。从人种情况看,亚裔尤其是日本裔人群发病率较高。有资料表明,亚裔与美国白人的混血儿其川崎病的发病率分别是黑人和白人的三倍和六倍。另据统计,1.5-2%患者为双胞胎,其中50%间隔七天内、甚至同一天发病;而同一家庭内继第一个孩子发病后,其他孩子患川崎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且常发生在相隔十天内。上述现象提示,本病的发生具有遗传倾向或暴露于相同的致病因素。 二、病因和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从发病呈一定的爆发流行和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病毒感染是否是本病的直接致病因素至今从培养和血清学研究上未能予以证实。有研究发现,中毒性休克毒素(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与川崎病的发生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中性粒细胞与细菌脂多糖结合使蛋白酶分泌的增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均提示感染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川崎病与使用地毯洗涤剂相关联。本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在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推测本病是由免疫介导的、感染与自身遗传易患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尤以中动脉累及为甚。病程早期为全身微血管炎,约两周后表现为主动脉分支的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冠状动脉多易受累,在急性期形成动脉瘤。急性期后动脉瘤可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内膜异常增厚、钙化、血浆成分浸润、肉芽增生,继而机化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也可血管再通。急性期心脏受累尚表现为心肌

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研究

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研究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药物经过代谢后才能被人体利用或排泄。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指的是人类基因中存在一些变异可以导致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或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因此,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药物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药物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药物代谢酶是药物代谢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种酶,主要包括细胞色素P450 (CYP)酶和转移酶。人体中的CYP酶家族以代谢的药物种类不同而分类,目前已发现的CYP家族主要包括CYP1、CYP2、CYP3、CYP4和CYP5。转移酶主要代表为UDP-葡萄糖苷转移酶 (UGT) 和 N-乙酰转移酶 (NAT)。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主要存在于CYP酶和UGT酶。 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的发现对临床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可以导致同一药物在不同人群之间产生不同的药效差异,所以很多药物的使用都需要以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为基础的个体化给药。同样,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也会影响各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 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对化疗药物的疗效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化疗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如,处理前列腺癌的药物紫杉醇 (paclitaxel) 经CYP3A5代谢以及阳痿药物西地那非 (sildenafil) 经CYP3A4代谢,这两种药物在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的患者中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尽管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的发现为药物研究和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的检测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其次,由于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不同人群之间的药物代谢差异较大,因此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的结果在不同种族和族群中会有所不同。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对于特定药物的反应性研究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对于特定药 物的反应性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治疗已成为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个体 对于同一种药物的反应性却存在着差异,这无疑给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药物代谢酶是影响个体药物代谢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其基因多态性则成为了影响个体对于特定药物反应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从药物代谢酶的概念、基因多态性、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来阐述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对于特定药物的反应性研究特点。 一、药物代谢酶的概念及类别 药物代谢酶(drug metabolizing enzyme)是指将药物分解、代谢或激活的酶类,是影响个体对于药物代谢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其作用位置和药物代谢类型的不同,药物代谢酶可以分为肝细胞内和肝细胞外药物代谢酶两大类,其中肝细胞内主要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CYP)、UDP酰转移酶(UG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而肝细胞外则包括氨基酸类酶、酯酶、酰胺酶等。不同类型的药物代谢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特定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二、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是指由于基因结构上的变异 导致药物代谢酶活性和药物代谢能力不同的现象。基因多态性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不同种群的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目前较为常见的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包括CYP2D6、CYP2C19、CYP2C9、UGT1A1等,其中以 CYP2D6、CYP2C19多态性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因素较为广泛,包括生物学、环境、药物本身等 多个方面。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种族、遗传、性别等,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药物相互作用、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而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生理效应、药代动力学等均是影响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因素之一。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也是影响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重要因素。 四、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应用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药物治疗中。通过检测个体药物 代谢酶特异性基因多态性,可对个体的药物代谢能力进行评估,并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目前,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抗结核药等临床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未来的药物个体化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对于特定药物的反应性研究是现代医学 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为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在药物治疗中,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与评估不仅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药物代谢酶与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药物代谢酶与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 展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药物代谢酶是人体内分解和代谢药物的重要酶类,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则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本文将从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研究意义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临床用药来说,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指导临床用药的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患者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对于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以及药物的药效,从而指导临床中的用药方案。 其次,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也可以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及其机制,从而设计出具有优良药动学特性的药物。 最后,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还可以为解释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依据。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因此了解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患者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 二、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主要通过基因组学技术进行研究。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 基因测序技术。通常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某些基因位点上的多态性,从而了解基因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情况。

2.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该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增某些基因片段,从而加速基因分析的过程。 3. 基因芯片技术。该技术通过将众多位点的基因变异信息固定在芯片上,从而 实现高通量的基因分析。 三、研究现状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以代谢酶举例,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如CYP2D6、CYP2C19、CYP3A4等。这些基因发生多态性会影响药物代谢是否正常,进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 对于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目前已经发现的基因比较多,如ABC转运体系列 和PGP转运体等。这些转运体系列通过调控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等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药物耐药性。 总之,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临床药物治疗的 热点。未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并且有望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个体化方案。

水蛭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抗血栓治疗的研究

水蛭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抗血栓治疗的研究 朱再胜;杜晓红;李颖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05(025)010 【摘要】目的探讨抗凝剂水蛭素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治疗老年患者异常凝血状态中的意义.方法 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和阿司匹林与水蛭素联合治疗组,连续用药4 w;治疗前、后分别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结果 4 w后,与治疗前相比,单药治疗组PT、APTT明显延长,MAR明显降低,Fib无显著变化;联合治疗组PT、APTT亦显著延长,MAR、Fib明显降低;与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PT、APTT更长,MAR、Fib更低.结论水蛭素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的异常凝血状态. 【总页数】2页(P1171-1172) 【作者】朱再胜;杜晓红;李颖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浙江,温州,3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2 【相关文献】

1.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抗血栓治疗的研究 [J], 李娟;李满库;姜艳;范蕾;李奕红;高伟琴;孔繁和;牟春平 2.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随机对照研究 [J], 朱沂;海力;玛依努尔;牛晓珊;帕丽达;曼古努尔;施培培;龙江;李红燕;周亚丽;谭毓绘;莫合塔尔;张晓莺;彭颜辉;张丽萍 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栓治疗的研究 [J], 杨建 4.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老年慢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J], 黄婷 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并发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抗血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柳颐龄;王献民;陈婷婷;石坤;卢亚亨;郭永宏;李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治疗个体化

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治疗个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经过多年的探索,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基因有一定的多态性,即同一基因在不同人之间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基因本身的不同导致的,也可能是由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它决定了药物在一个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对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 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药物的药效,另一方面是影响药物的安全性。例如,对于某些药物,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基因型选择剂量。如果剂量过高,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产生副作用。如果剂量过低,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因此,药物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还影响着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的反应。如果患者的基因型与药物不兼容,可能会出现毒性反应或无效反应。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型,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目前,药物个体化治疗已成为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共识。这种治 疗方式可以让医生根据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和临床数据,选择最适 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这种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减少了药物副作用,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和患者的 痛苦,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一种最佳选择。 然而,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并不容易,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 是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很复杂。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需要出现大量的可靠数据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决策。因此,建立大规模、高质量的基因多态性数据库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这 些数据,开展深入的基因研究,理解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的影响,才能真正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 总之,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个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患 者的基因型,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安全性,减少药物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发展 可靠的基因多态性数据库是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的必经之路。相 信在不久的未来,这种治疗方式会逐渐普及,成为我们的主流治 疗方式。

临床应用趋势研究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临床应用趋势研究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 药物疗效的影响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人类基因组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 基因多态性可以导致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活性、吸收、分布和排泄发 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因此,了解和研究药 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临床应用趋势的影响,对于个体化治疗和药物 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由个体基因的突变所导致的。这些 突变可以影响药物代谢酶的表达水平或者功能活性,从而影响药物的 代谢速率。举例来说,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西药康唑,由于CYP2C19基 因的多态性,使得康唑的代谢速率因个体的基因型而异。对于 CYP2C19酶代谢能力差的患者,他们服用康唑的药物浓度可能会升高,容易导致药物中毒反应。相反,对于CYP2C19酶代谢能力强的患者, 他们则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其次,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不仅对西药有影响,对于中药的疗效 也具有重要意义。中药的制剂复杂,药物成分众多,药效也往往是多 成分的综合作用。一些中药成分可通过影响药物代谢酶的表达或功能 活性,调节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发现,某些中药多种有 效成分通过影响CYP450家族药物代谢酶的表达或活性,来改变其他 药物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药效和不良反应。

另外,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在药物研发过程中 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和研究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可以 针对不同的基因型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 良反应。一些研究已经证明,针对不同基因型的患者,个体化的用药 方案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还可以用于解释个体在药物治疗过程 中的药物反应差异。通过对个体基因的分析可以预测患者对某些药物 的耐受性或者敏感性,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临床上 已经开始推广个体化用药的概念,通过对患者基因型的检测,来指导 药物的使用和剂量调整,以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药 物在个体体内的作用和药代动力学过程,以个体化的方式选择药物治 疗方案,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会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疾 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带来更多的进展。

UGT2B7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UGT2B7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坚 【摘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LGT)是药物Ⅱ相代谢中至关重要的酶,而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B7(LGT2B7)基因多态性对LGT的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LGT2B7基因型与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有关,根据基因型的不同可分为强代谢组及弱代谢组.该文主要阐述LGT2B7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的关系,着重叙述LGT2B7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4(020)013 【总页数】3页(P2327-2329) 【关键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B7基因;药物代谢;血药浓度 【作者】李坚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1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途径,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 移酶(UDP glucuronosyl transferase,UGT)催化完成,是多种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化合物清除与解毒的机制。人的UGT分为两个家族:UGT1和UGT2,三个亚族:UGT1A、UGT2A和UGT2B。其中UGT2B包括UGT2B7、UGT2B10和

UGT2B15等[1],研究发现UGT2B7参与多种药物代谢,如参与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及米格列奈等药物的代谢,其中对丙戊酸钠的清除率影响最大[2]。UGT2B7基因突变个体在使用主要由UGT2B7代谢的药物时,可能有致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的危险。 1 UGT2B7基因多态性 UGT2B7基因是UGT2B家族中的一个组分[3],全长为16 kb,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可编码529个氨基酸残基。Coffman等[4]采用cDNA克隆方法分析UGT2B7第268位等位基因,结果显示UGT2B7有两个等位基因: UGT2B7*1和UGT2B7*2,UGT2B7 G211T是日本学者在2003年发现的一个新的突变位点,突变发生频率为18.5%。Hirota等[5]研究报道,UGT2B7基因1号外显子211位G突变成T可导致第71号密码子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使赖氨酸变成色氨酸,从而使UGT2B7酶的亲脂性改变。Coffman等[6]发现,UGT2B7基因的亲脂性结合区在第119个氨基酸以内的区域,而G211T是目前发现的位于这一重要功能区域的唯一突变,这一改变可能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Saito等[7]在研究160例日本人群中UGT2B7基因802、327、161、138、125、211位碱基的等位基因时发现,除第138位碱基未发现等位基因突变外,其余位点均存在多态性,且可组成5种单倍体型:*1A(GCTGC)、*1B(GCTTC)、*1C(GCCGC)、 *2A(ATTGT)和*2B(ATTTT),这5种单倍体可导致酶活性的改变,从而使 UGT2B7代谢底物的能力改变,表明UGT2B7单倍体较单个等位基因的突变更有意义。袁玲敏等[8]应用细菌/杆状病毒系统将构建的pFastBac-UGT2B7*71S、pFastBac-UGT2B7*2和pFastBac-UGT2B7*5重组质粒转化E.coli DH10Bac大肠埃希菌,通过转座作用获得各自的重组粘粒(bac-mid),然后将其转染草地夜蛾(Sf)9细胞后产生重组杆状病毒,这些病毒再感染Sf9细胞,即可获得野生型UGT2B7*1及其突变体的重组酶。再用荧光法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显示,

MAPK1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分析

MAPK1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的相关分析 陈昭霞;龙建雄;郭晓婧;黄焦;杨佳磊;朱路路;吴旭龙;苏莉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因rs6928、rs13515、 rs1063311多态性及MAPK1基因mRNA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MAPK1基因的rs6928、rs13515、rs1063311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运用qRT-PCR实验技术测定MAPK1基因mRNA表达水平,使用NIHSS量表对IS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校正性别、年龄之后,在加性模型、隐性模型中,rs6928多态性与IS患者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MAPK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IS患者NIHSS 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MAPK1基因rs6928多态性可能会影响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 【期刊名称】《内科》 【年(卷),期】2019(014)002 【总页数】5页(P125-128,141)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MAPK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mRNA表达;NIHSS评分【作者】陈昭霞;龙建雄;郭晓婧;黄焦;杨佳磊;朱路路;吴旭龙;苏莉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南宁

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 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 行病学教研室,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南宁市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5;R743.3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导致高伤残和高死亡的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是脑卒中最主要的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80%以上[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是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定量测量工具,能够反映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是 MAPK 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MAPK1在突触可塑性、神经活动和连接中起着关键作用[3]。此外,MAPK1能通过激活MAPK级联反应在缺血神经元和完整脑细胞的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4]。这些研究提示,MAPK1基因可能在IS的发生和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目前已有 一些研究对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5-6], 然而有关MAPK1基因多态性及MAPK1基因mRNA表达与NIHSS评分相关性 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探讨了IS患者MAPK1基因 rs6928、rs13515和 rs1063311多态性及MAPK1基因 mRNA表达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旨为探 讨IS神经功能缺损的分子学机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CYP3A4与CYP3A5基因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代谢的研究进展

CYP3A4与CYP3A5基因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代谢的 研究进展 毛雪;沈芸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年(卷),期】2016(014)001 【总页数】4页(P74-77)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CYP3A基因多态性;药物代谢 【作者】毛雪;沈芸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医疗科 65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为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 1.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650032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医疗科650032 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体内约90%的临床常用药的代谢和转化。CYP3A4与CYP3A5是CYP450主要亚家族CYP3A的重要成员,在临床上参与约50%的药物代谢。CYP450遗传多态性是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产生不同药物应答的主要原因之一。糖皮质激素作为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代谢过程主要由CYP3A亚家族介导。不同个体基因的单个碱基序列差异所导致的CYP3A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体内代

谢存在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YP3A4与CYP3A5单核苷酸多 态性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代谢的关系。 1.细胞色素酶P450与药物代谢 CYP450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氧化功能的酶,最初由Klingenberg和Garfinkel在哺乳动物的肝脏微粒体中发现[1]。1962年,日本科学家RyoSato和Tsuneo Omura证实存在于肝脏微粒体中能与一氧化碳结合的CYP450,属于血 红素蛋白,通过血红素铁价态的可逆变化,在生物体内发挥传递电子的作用,将CYP450正式命名为细胞色素酶(Cytochrome)[2]。 在人体内,CYP450主要分布于肝脏、胃、肠、肺、肾脏、大脑及皮肤等组织。CYP450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具有较广的底物谱,参与体内约90%的临床常 用药的代谢和转化[3,4],包括外源物(如药物、人工合成化合物、抗体等)和内源 物(如性激素、甾醇及其他生理过程所产生的脂类等)[5]。CYP450的催化作用具有环境依赖性,厌氧条件下,其能够催化一些底物进行还原性代谢,如四氯化碳的还原性脱氯反应[6];需氧条件下,则能够活化氧气,进而催化底物进行氧化性代谢,即单加氧反应。外源性底物(如药物)及内源性底物(类固醇、维生素D等)通过这一氧化反应,往往会失活,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被排出细胞。1965年,Cooper等 人在兔子肝微粒体实验中证明了CYP450作为末端氧化酶和微粒体中脂肪酸羟基 化酶参与类固醇激素代谢过程[7,8]。 人体内存在57种CYP450蛋白[9],目前已知的CYP450家族包括 CYP1,CYP2,CYP3和CYP4,其中最丰富、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是CYP3A。在已 知CYP450参与代谢的药物中,约有50%是CYP3A介导的[10],其代谢的药物包括降血脂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激素类药(雌二醇、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环孢素、环磷醜胺)等,此外CYP3A还参与一些内源性物 质的代谢和前致癌物质的激活[11]。CYP3A亚家族主要包括

【医疗药品管理】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铂类药物抵抗研究进展

DNA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铂类药物抵抗研究进展 魏嘉刘宝瑞王亚平 【主题词】药物遗传学;单核苷酸多态性;DNA切除修复【Subject words】pharmacogenetic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 DNA repair 目前肿瘤的“标准化疗”仍然是以解剖部位为基础选择化疗药物的治疗。由于肿瘤本身以及个体之间异质性的存在,同一部位的肿瘤对“标准化疗”的敏感性和毒副作用差异很大。长期以来,人们追求根据肿瘤自身药物敏感性为指导开展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最近3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恶性肿瘤的分子亚分类成为可能,以药物敏感相关基因为检测目标的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获得快速发展,使个体化的化疗成为可能。 200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年会上有人预测,未来5-10年将是由当今标准化疗向个体化疗的过渡期。在化疗药物与相关基因的研究领域,铂类药物与DNA 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是最受瞩目的内容之一。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作为个体差异的遗传学 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魏嘉、刘宝瑞),南京大学医学院(王亚平) 通讯作者:刘宝瑞(E-mail: baoruiliu@https://www.doczj.com/doc/ef19047475.html,)

基础已经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全新一代遗传标记,是基因组学及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SNP是人类和动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子标记,通常是特定碱基位点的两个等位基因存在,其中较低的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100时,该位点即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通过检测SNP的遗传多态性标记揭示人群中不同个体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SNP在药物遗传学中的重要应用。 1 DNA修复能力与铂类药物抵抗 铂类药物(顺铂、卡铂、草酸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化疗药物。铂类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后与DNA结合,形成Pt-DNA加合物,导致DNA的链间或链内交链,引起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1]。对铂类药物的抵抗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发生:减少药物积聚;通过共扼结合去除药物毒性;提高对铂类药物诱导产生的DNA 加合物的耐受性;或者提高DNA修复能力(DNA repair capacity)。其中,DNA修复能力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 DNA切除修复(DNA repair) 途径主要有四种:①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 repair, BER)②DNA双链断裂修复(DNA double –strand-break repair, DDSBR)③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④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excision repair, NER)。关于各种DNA 修复途径在个体之间以及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很大的变异性。它们各自的特点可直接导致肿瘤细胞对DNA相关的细胞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NER与铂类药物的抵抗密切相关,BER也在化疗药

与疾病相关的EPCR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与疾病相关的EPCR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梁燕冰;覃月秋;廖品琥 【摘要】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是新发现的蛋白C抗凝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在抗凝、抗炎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EPC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存在,引起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表达水平的改变,影响多种疾病的易感性。本文就EPCR基因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疟疾、脓毒症及其他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tein C anticoagulant system, endothelial protein C receptor (EPCR)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nti- coagulation and anti- inflammation. The presence of EPC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ffects the levels of soluble endothelial protein C receptor (sEPCR), and susceptibility to varieties of disea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CR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hrombotic diseases,malaria,sepsis and other diseases.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2016(044)011 【总页数】4页(P1405-1408) 【关键词】疟疾;脓毒症;肿瘤;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多态性,单核苷酸;血栓性疾病;综述 【作者】梁燕冰;覃月秋;廖品琥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邮编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邮编533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