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的原理

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的原理

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的原理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主要影响小儿冠状动脉。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川崎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对川崎病的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炎作用:川崎病主要特点是肺炎样斑疹、咽炎、结膜炎以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这些症状是由于机体发生了免疫炎症反应,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如前列腺素和白三烯,使血管壁的渗透性降低,减少血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2. 抑制血小板聚集:川崎病伴随着全身血管炎的发生,导致了自发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血管栓塞的风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3. 消除发热:川崎病患者常伴有高热,阿司匹林可通过降低体温,减轻高热对心脏的影响。阿司匹林具有滴定降温的作用,可以通过降低体温来缓解发热症状。

4. 预防血管损害:川崎病主要损害小儿冠状动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甚至导致心脏病变。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

集,减少动脉壁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血管损害的进一步恶化。

5. 免疫调节作用:阿司匹林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川崎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反应失调有关,阿司匹林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机体对炎症的反应,从而改善川崎病的病情。

总之,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消除发热和预防血管损害。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体温和调节免疫系统,改善川崎病的症状,预防并减轻血管损害的发生。然而,应注意到阿司匹林也有潜在的副作用,如出血、胃肠道反应等,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川崎病

川崎病 川崎病,是在1967年时第一次被一位日本的儿童医生所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病的原因是什幺,极有可能是对某种病菌的反应。川崎病多见于8个月到4岁之间的小朋友,偶尔会有8~9岁的大孩子患病,一般在夏季和冬季发病。 发病时,幼儿突然发高烧,体温在38~39度之间,发烧可持续5天,但精神较好,食欲也只是略微下降。发烧两天左右时全身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嘴唇发干而有裂纹,口中粘膜发红,舌头上长出红色的小疙瘩;两眼充血、发红,但没有脓。手脚又红又肿,油光晶亮的,也有整个膝部和手脚发红的,一两个星期后体温下降时,脚尖开始出现脱皮,脖子上多个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可能会引起各种心肌炎和血管炎等疾病,差不多25~35%的患者心脏会受到影响,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成动脉瘤。川崎病几乎全都能痊愈,只是偶尔有少数病人可突然死亡。 川崎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特点,发烧常常会被认为是喉咙发炎或感冒。如果宝宝连续5天发高烧就必须引起注意。出现红色的疹子常常会被误认为是麻疹,但川崎病不会像麻疹一样咳嗽、打喷嚏,如果已作过预防接种,就不可能是麻疹。心脏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了解心脏有没有受到牵连,以及冠状动脉是否扩张或狭窄等。此外检查中可能会发现血小板增多、血沉积加快、白血球增多、贫血等。 川崎病在目前还没有特效疗法,医生确定是川崎病后,如发病后的9天内能及时使用阿斯匹林的话,宝宝很快就会退烧,大约一个星期时就会痊愈,而且患上动脉扩张的几率不到5%,如果治疗的太迟,动脉扩张的几率为25%。同时配合使用丙种球蛋白也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但有时宝宝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发烧、出红疹等,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才能使用。 实际上,即使诊断不正确也不会影响治疗,因为任何医生都习惯用抗生素、退热药对付持续的高烧。但如果单独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烧一样,要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最好是果汁。 至于宝宝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去保育所或幼儿园,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只要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一般来说,川崎病日后不会复发,但由于心脏受到影响的后遗症要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如心脏、肾脏、消化道等,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取代了风湿热而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川崎病的病因至今未明,它所引起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均不足虑,因为这都是一过性的。其严重危害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是永久性的,发病率为13~20%,主要累及冠状动脉,表现为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栓塞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血栓易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一旦冠状动脉瘤不慎破裂,还会引发猝死。当然,除心脏症状外,还累及肾脏、消化道出现腹痛、腹泻,尿检还可发现白细胞及蛋白。 川崎病以急性发热起病,并有咳嗽、流涕、腹泻、口腔粘膜明显充血,早期往往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随着病程进展还会出现: ● 发热持续5天以上,用抗生素无效; ● 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手足掌心有红斑,指(趾)端膜片样脱皮。 ● 与发热同时或发热不久,全身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 ● 双眼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及流泪,持续于整个发热期或更长; ● 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阿司匹林

综述 摘要:医药上阿司匹林(aspirin)即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又称水杨酸乙酸脂(salicylic acid acetate.), 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有解热止痛的 作用,同时还可软化血管. 阿司匹林的历史最早追溯于18世纪。首先发现柳树皮的提取物是一种强效 的止痛退热及抗炎消肿药,不久就分离、鉴定了其中的有效成分为水杨酸,随后 用化学方法大规模生产,供医用。但后来发现它的酸性强,严重刺激口腔,食道 及胃壁黏膜,故试图改进。先制成水杨酸钠试用,发现虽然改善了它的酸性和刺 激性,但却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甜味,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服用。18世纪末,合成 了乙酰水杨酸,既保持了水杨酸钠的药效,又降低了刺激性,口味好。Bayer公 司将它的这个新产品称作aspirin。Aspirin的产生历史是目前使用的许多药品的 典型,即开始都以植物的粗提取物或民间药物的出现,再由化学家分离出其中的 活性成分,测定结构并加以改造,结果才变成比原来更好的药物。 为了对阿司匹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进行了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备实验: 在浓硫酸介质中,水杨酸和乙酸酐发生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副产品可用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以及乙酸乙酯重结晶除去. 同时乙酰水杨酸又具有一系列特殊结构.在红外谱图中可出现多个特征振动 频率.比较产品和标准的红外谱图,同时结合产品的熔点,可对合成的产品进行鉴 定. 除此之外,我们还用酸碱滴定测定产品的含量,并结合紫外分光度法对产品 进行含量的分析. 关键字:阿司匹林, 合成,, 鉴定, 含量测定

二.前言 1、阿司匹林的简介 中文名称:阿司匹林 (俗名:醋柳酸、东青等 ) 英文名称:Aspirin 化学名称: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2-(乙酰氧基)苯甲酸、(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 ); 分子式为:C 9H 8 O 4 ; 分子相对质量:180.16; 结构式: 熔点: 135℃~138℃ ; 密度: 1.35g/cm3 ; 性质: 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遇潮会缓缓水解为水杨酸和醋酸。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在沸水中分解,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并分解。 2、阿司匹林可治疗的病症和功能 镇痛、解热 该药对钝痛的作用,优于对锐痛的作用。故该药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钝疼 痛,如头痛、牙痛、 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 消炎、抗风湿 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 择患儿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gA、IgG及IgM水平,统计两组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标签:丙种球蛋白;川崎病;阿司匹林 川崎病作为急性发热出疹性儿科急症,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好发于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持续发热>5 d;②两眼结膜、口腔黏膜有红肿充血表现;③皮肤出现变化如多形红斑、皮疹等;④手足出现潮红、僵硬肿大、膜样脱皮;⑤颈部淋巴结肿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在出现临床发热症状后给予阿司匹林(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国药准字H13023635)40 mg/(kg·d),至少持续给药2个月直至相关症状消失,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适当增加阿司匹林给药时间及给药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2*******),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 g/kg,2次/d,连续治疗2 d。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并统计两组临床症状中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的原理

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的原理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主要影响小儿冠状动脉。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川崎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对川崎病的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炎作用:川崎病主要特点是肺炎样斑疹、咽炎、结膜炎以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这些症状是由于机体发生了免疫炎症反应,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如前列腺素和白三烯,使血管壁的渗透性降低,减少血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2. 抑制血小板聚集:川崎病伴随着全身血管炎的发生,导致了自发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血管栓塞的风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3. 消除发热:川崎病患者常伴有高热,阿司匹林可通过降低体温,减轻高热对心脏的影响。阿司匹林具有滴定降温的作用,可以通过降低体温来缓解发热症状。 4. 预防血管损害:川崎病主要损害小儿冠状动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甚至导致心脏病变。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

集,减少动脉壁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血管损害的进一步恶化。 5. 免疫调节作用:阿司匹林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川崎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反应失调有关,阿司匹林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机体对炎症的反应,从而改善川崎病的病情。 总之,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消除发热和预防血管损害。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体温和调节免疫系统,改善川崎病的症状,预防并减轻血管损害的发生。然而,应注意到阿司匹林也有潜在的副作用,如出血、胃肠道反应等,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累 及小儿冠状动脉,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川崎病的发生与 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文将综述目前有关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的 最新进展。 川崎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IVIG 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其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血小板活性等途径发挥抗炎和抗血栓作用。而阿司匹林则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 二、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 基因多态性是指同一个基因在不同个体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型。川崎病的阶段性 发作和家族聚集现象表明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多个与川崎 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 1. ITPKC基因多态性 ITPKC(inositol-trisphosphate 3-kinase C)基因编码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 已被证实与川崎病的易感性相关。研究发现,ITPKC基因多态性rs28493229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川崎病的易感性增加相关。ITPKC基因在川崎病患者中过度表达,并且患者的血小 板功能异常,提示ITPKC基因在川崎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 FCGR2A基因多态性 FCGR2A(Fc gamma receptor 2A)基因编码一种膜表面受体,调控免疫细胞活化和炎 性反应。研究发现,FCGR2A基因多态性rs1801274位点的R等位基因与川崎病的易感性增加相关。川崎病患者中FCGR2A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说明该基因在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不同基因的多 态性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和解毒,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CYP2C19(Cytochrome P450 2C19)基因编码一种药物代谢酶,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过程。研究发现,CYP2C19*2等位基因携带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药物代谢过程中代谢速率较慢,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发生几率。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时,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应考虑,以个体化用药。 P2RY12基因编码一种血小板聚集受体,在阿司匹林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2RY12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和药物耐受性相关。P2RY12基因多态

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观察

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观察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系统性血管炎,如果及时治疗,病情通常可以得到控制,但无法处理可能导致心脏损伤的血管炎。针对这种情况,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成为治 疗川崎病的热门方案。 本文旨在探究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观察。首先介绍阿司匹 林在川崎病治疗中的作用,随后分析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和注意 事项。 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治疗中的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川崎病的治疗中。其主要作用是 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预防发热,并防止发展为心脏炎。 阿司匹林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年龄进行调整,在一般情况下,每天根据体重合理剂量 分次口服,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许多研究表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 减轻心脏病变的程度,并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是一种标准的川崎病早期治疗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中。一些研究表明,该方案能显著缩短发热时间,减轻口腔粘膜炎、结膜炎等炎症症状,并降 低心脏病变的程度。 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的具体治疗方案是:在发热之后的10天内,给予丙种球蛋白的首次静脉滴注,每公斤体重2g。随后,在治疗周期内,口服阿司匹林,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5mg / kg / d,分3次服用。如果病情恶化,可以使用激素等镇定剂进行治疗。 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尽管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 用和注意事项。 首先,丙种球蛋白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恶心、呕吐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如有必要,可以立即停止治疗。 其次,对于小儿川崎病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阿司匹林与水痘和流行 性感冒有关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谨慎判断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和剂量,特别是在疫情爆发时期。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但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药物的剂量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加强早期预防 和检测工作,以遏制疫情扩散和减少患者感染。

40例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40例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川崎病(KD)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冠脉),形成冠脉瘤(CAA),导致冠脉狭窄、血栓, 甚至心肌梗死[1]。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KD 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并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2]。针对本病病程长, 并发症严重, 患儿家属心理负担较重, 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状况, 2005 年3 月至2010 年6月我们共收治KD患儿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KD患儿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3岁。40例均有发热现象,并发冠脉扩张者9例、冠脉瘤2例。均予以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及对症退热、补液等支持治疗,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高热的护理持续高热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体温高达38 ℃~40 ℃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 鼓励患儿多饮水, 指导家属尽量用温水擦浴、头枕冰枕等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 可遵医嘱口服退热药。若出汗多时,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 以防着凉。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2.2 皮肤黏膜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衣被质地柔软而清洁,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多数患儿可见双侧结合膜充血,此时要注意做好眼睛清洁, 按医嘱滴眼药水, 预防眼结膜感染。口腔黏膜受损者做好口腔护理,每天用盐水清洗2次,保持口腔清洁。进行口腔护理时应观察患儿口腔黏膜有无破溃等改变。指导患儿及家属在发病早期四肢末梢出现硬性水肿时应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伤。当患儿指趾末端脱屑时,应让脱屑自然脱落,不要用手去拉扯脱屑。 2.3 饮食护理患儿高热,机体消耗大,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避免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2.4 心血管系统的观察KD患儿易发生心脏损害,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死,甚至冠状动脉瘤。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心血管损害症状:如面色、精神状态、心率、心律、心音、心电图异常,如有以上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2.5 药物治疗护理 2.5.1 阿司匹林为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主要机理为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

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

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全身炎症性血管疾病,主要波及小中动脉(包括冠状动脉)和淋巴组织。目前,虽然还没有明确治疗川崎病的方法,但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川崎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具有抗炎、退热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减轻川崎病的相关症状和预防心脏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治疗中通常有以下两个阶段:早期治疗和远期治疗。 早期治疗阶段通常从川崎病被诊断出开始,持续到患儿体温正常5天左右或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或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下降。在这个阶段,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抗炎和退热目的,通常以高剂量(30- 50mg/kg/天)给予。这个阶段的阿司匹林治疗主要针对川崎病的全身炎症反应,包括发热、红斑、肢端水肿、口腔和咽喉的黏膜炎症等。 当患儿的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体温稳定正常并且其他症状开始缓解,通常进入远期治疗阶段。在这个阶段,阿司匹林的剂量通常减少为低剂量(3-5mg/kg/天),用于预防心脏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

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炎。根据川崎病患儿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的监测结果,通常远期治疗的阿司匹林持续时间为6-8周或更长。 对于川崎病患儿的阿司匹林治疗,有以下一些常见的考虑因素: 1.年龄和体重:阿司匹林的剂量是根据患儿的体重来确定的,一般为每日30-50mg/kg。因此,儿童的体重和年龄是决定剂量的重要因素。 2.阿司匹林治疗的副作用:长期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可能会引发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等副作用,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和评估患儿的胃肠道症状和血常规指标。 3.阿司匹林治疗与疫苗接种: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某些疫苗的效果,比如水痘疫苗。因此,在阿司匹林治疗期间,需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按照正常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 4.阿司匹林的停药标准:川崎病阿司匹林的停药标准通常是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失、心包、心肌炎临床症状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改善,红细胞沉降率(ESR)恢复正常,并且超声心动图

阿司匹林在川崎病中的应用

2022阿司匹林在川崎病中的应用(全文) 阿司匹林(Asp )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有镇痛、抗炎、解热的效果,并且能抑制血小板和环氧化酶的结合位点,进而阻止血栓的形成。目前,口服Asp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 3 —线治疗方案。 Asp的使用方案 1.KD患儿急性期: Asp30-50mg/ (kg d),分2-3次口服,至热退48-72h或发病14d后改 为3-5mg/ (kgd),顿服维持。持续口服6-8周,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 ) 的患儿则需口服至冠状动脉正常。 2.未确诊KD和/或未使用IVIG之前的不典型KD (AKD ): 早期使用Asp3-5mg/ (kg d),顿服。持续口服6-8周,发生CAL的患儿则需口服至冠状动脉正常。 3.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 )患儿: 发热期间 Asp30-50mg/ (kg d ),热退 48h 后减量至 3-5mg/ (kg d )。

Asp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不良反应: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皮下出血、颅内出血、黑便、哮喘、肝肾功能衰竭、皮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瑞氏综合征、耳鸣、听力下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皮肤黏膜-眼综合征等。 以上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若在KD治疗期间出现上述不良反应,需要减少Asp剂量或停用Asp。 预防:建议在口服Asp治疗期间,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凝胶、蒙脱石散,定期复查,将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改善KD患儿的预后。 Asp的注意事项 1.禁用:对Asp过敏、活动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消化道溃疡及频繁复发、血友病、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 2.慎用:肝功能异常、皮下黏膜少量出血、一过性鼻出血、哮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瑞氏综合征、类似瑞氏综合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Asp相关性皮疹、胃肠疾病等。 3.其他注意事项:在KD亚急性期或恢复期出现肝脏转氨酶增高,应减少

川崎病的治疗方案

川崎病的治疗方案 简介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症,主要影响儿童的心血管系统,特别是冠状动脉。如果不及时治疗,川崎病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瘤,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川崎病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川崎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 1.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给予高剂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迅速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损伤的发生。通常,免疫球蛋白的剂量是2g/kg,通过静脉注射给予一次。 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川崎病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它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红斑疹,并预防心血管并发症。阿司匹林的剂量通常是2-5mg/kg/天,分2次口服,并应持续使用至发热消退后的约10天,然后减量至每天维持剂量。

3. 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川崎病治疗中。它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血管损伤,并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甲泼尼龙的剂量通常是2mg/kg/天,分2 次口服,用药一周后逐渐减量。 支持性治疗方案 1. 卧床休息 对于川崎病患者,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休息可以减轻症状,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并有效缓解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2. 适当饮食 患有川崎病的儿童应该遵循适当的饮食。建议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清淡的汤和面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更多的炎症反应。 3. 体温调节 川崎病患者通常会发热,因此需要适当的体温调节。使用温湿度适宜的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适当的衣物,用温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可以帮助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4. 疼痛缓解 川崎病可能伴有关节疼痛、头痛等不适症状。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和不适。 结论 川崎病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心血管并发症。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和甲泼尼龙,这些药物可以控制炎症反应和血管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支持性治疗方案如卧床休息、适当饮食、体温调节和疼痛缓解也是川崎病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提供及时、综合的治疗,可以帮助川崎病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主任提问:儿童发热禁用阿司匹林,为何川崎病就可以?

主任提问:儿童发热禁用阿司匹林,为何川崎病就可以? 儿童常见发热性疾病对症退热处理,通常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原因是阿司匹林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瑞夷综合征(Reye's syndrome)。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无论指南还是教材均推荐阿司匹林治疗。那么问题来了,治疗川崎病,就不用担心瑞夷综合征了吗? 这似乎是一个「诡辩」,却是查房时真的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剂量不同,阿司匹林药效不同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且与剂量呈相关性。 成人: •低剂量:75~81 mg/d,抑制 COX-1,导致 TXA2 合成抑制,起到抗血小板作用; •中剂量:650 mg~4 g/d,抑制 PGs 生成,起到解热镇痛作用; •大剂量:4~8 g,风湿性疾病抗炎,应用受限,因其不良反应:耳鸣,听力丧失,胃不耐受。 儿童: •低剂量:3~5 mg/kg/d,抗血小板作用; •中剂量:30~50 mg/kg/d; •高剂量:80~120 mg/ kg/d;

•30~100 mg/ kg/d 可以起到抗炎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阿司匹林发挥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等作用所使用的剂量是不同的。 2 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应用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 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以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密切相关。 KD 的治疗目标包括降低炎症反应,预防血栓形成。恰好可以利用阿司匹林的抗炎和抗血小板作用。 尽管 KD 存在发热情况,且 UptT oDate 指出,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可以缩短KD 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但无论是教材还是相关指南,均未提及使用阿司匹林退热。 对于新诊断KD 的患儿,急性期初始治疗目标是降低炎症反应,预防血栓形成,符合诊断标准的尽早开始治疗。 推荐初始治疗 IVIG 联合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给药方案: 起始剂量,美国推荐80~100 mg/kg/d;日本、西欧30~50 mg/kg/d(有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案药效并无显著差异)。 在热退 48~72 h 或病程 14 天后改为小剂量 3~5 mg/kg/d,6~8 周且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后停用。 国内教材推荐 30~50 mg/kg/d,病程 14 天后改为小剂量 3~5 mg/kg/d,维持 6~8 周。 3

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

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 一、概述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阿司匹林是治疗川崎病常用的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和血栓形成。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 1.急性期:在川崎病急性期,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剂量通常为每日30~60mg/kg,分次服用。在此期间,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炎、抗凝,有助于减轻症状。 2.减量期:在急性期过后,患者需逐渐减少阿司匹林的剂量,一般从每日3次减至每日2次,再减至每日1次,持续1~2周。在此阶段,阿司匹林的作用逐渐减弱,需要其他药物进行后续治疗。 3.后续治疗:经过减量期后,患者进入后续治疗阶段,主要以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为主,通常继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1~2次),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如下: 1.病程:若患者病程超过6~8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较低,可以考虑停药。但是,对于年龄小于5岁的患者,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在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2.临床表现:若患者在停药后无发热、无冠状动脉病变征兆,可以考虑停药。但是,若患者出现发热、血沉加快等复发迹象,需及时就医并复查。 3.实验室检查:若患者在停药后进行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如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正常,可以考虑停药。

4.其他情况:若患者有其他特殊情况,如合并严重感染、免疫缺陷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因素,决定是否可以停药。同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一般建议在停药后3个月、6个月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四、注意事项 1.在使用阿司匹林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减量、停药或更改药物。在停药后,若出现异常症状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 2.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饮食健康、合理作息、保持心情愉悦等,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3.在停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总之,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考虑。患者和家长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医嘱服药并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遵循医嘱。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论文(共2篇)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论文(共 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又称乙酸水杨酸,具有强解热镇痛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风湿、抗感染治疗[1]。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药物能对血液中血小板中的环加氧酶1起到抑制作用,还能减少血栓素A2形成,可应用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短暂缺血症状发展,如冠心病、偏头痛以及心肌梗死、脑血栓或是其他手术治疗后出现血栓、血栓闭塞脉管炎症等。本文主要对阿司匹林临床药理作用进行探讨,并且简单介绍了阿司匹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指出阿司匹林的应用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应用于防治乳腺癌及直肠癌,能帮助有效降低死亡率或发病率[2]。根据相关报道可知,对1400多名女性进行研究调查,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女性每周口服阿司匹林3次,连服6个月,对照组女性不服用阿司匹林,经过6个月后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女性患

卵巢癌症风险率比对照组降低了约40%。流行病学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常规采用阿司匹林能降低直肠癌的发生率。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是从根本上预防癌症,控制癌症病变而不是治疗或溶癌。 2阿司匹林的其他药理作用 镇痛、抗感染和解热作用阿司匹林能起到镇痛、解热以及抗感染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1)镇痛作用是因为抑制机体痛觉刺激发生脉冲,控制致痛物的活性,抑制合成前列腺素以及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枢性等,帮助缓解疼痛。(2)通过体温自动调节功能以及抑制机体合成前列腺素,能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3)抗感染药理作用是通过控制出现炎症组织中合成前列腺素而达到治疗效果。阿司匹林通常与其他镇痛解热药物配合治疗感冒发热以及慢性钝痛等疾病,因其具有抗感染性和抗风湿性作用,能缓解急性风湿患者患肢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抗凝剂防治心肌梗死和中风临床研究证明血栓A2是在环氧化酶物质作用下将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成,其是一种血小板凝聚及释放的强诱导剂,能直接诱发机体血小板释放腺苷二磷酸加强血小板的凝聚,而前列环素也是一种强力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扩张抑制剂[3]。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会在血小板内起到干扰花生

阿司匹林的作用原理是啥

阿司匹林的作用原理是啥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抗血小板聚集,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其他一系列痛苦症状。下面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的作用原理。 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实现。阿司匹林可被身体吸收并迅速转化为水杨酸,水杨酸可以进一步影响脑和形成血小板聚集的酶,从而产生药理学作用。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防止血栓的形成。当血管受到损伤或炎症时,血小板会聚集在受损区域,并释放出血小板聚集素,进而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这些聚集的血小板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刺激炎症反应,并导致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得血小板无法堆积在损伤血管处,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是一种体内产生的物质,参与调节细胞活动和炎症反应。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环氧酶(COX)被激活并合成出前列腺素。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COX-1和COX-2的活性来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COX-1主要参与生理功能,如血小板聚集,而COX-2参与炎症和疼痛反应。阿司匹林主要抑制COX-1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也会对COX-2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也能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

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不仅涉及血小板和前列腺素,还涉及其他多种机制。阿司匹林具有抗炎症、镇痛和抗热性作用。另外,阿司匹林可能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来产生其抗炎症作用。炎症是一种免疫反应,当身体受到损伤或感染时会发生,导致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症状。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红肿和疼痛。 阿司匹林还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内酰胺合成来产生其镇痛作用。神经内酰胺是一种体内产生的物质,参与控制疼痛感觉。阿司匹林可以干扰神经内酰胺的产生,从而减轻疼痛感觉。 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抗热性作用。当身体受到感染或其他疾病时,会产生发热反应。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降低体温,从而缓解发热。 阿司匹林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是指阿司匹林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而抗肿瘤作用是指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凋亡来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实现。阿司匹林不仅能缓解疼痛、降低发热,还具有抗炎症、镇痛、抗热性、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药指导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药指导 张艳红 崇州市中医医院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头痛、感冒、牙痛、关节痛、发热等疾病。目前,很多消费者从药店购买此药,却不知道如何安全、有效的服用。下面,本文就阿司匹林的作用、用药指导等内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什么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可溶于氯仿、乙醚或乙醇,水溶性呈酸性。同时,阿司匹林也是水杨酸的衍生物,经过百年的临床应用,证实对缓解疼痛效果明显。近 年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临床多用于预防心肌梗死、短暂 脑缺血发作或术后血栓形成。 2.阿司匹林的作用 (1)解热镇痛。阿司匹林通过血管扩张,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对钝痛的作 用优于锐痛。因此,此药可以缓解轻度、中度疼痛,如月经痛、肌肉痛、牙痛、头痛等。同时,还可以使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正常,故也用于退热的治疗。阿司匹林 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治疗引起发热、疼痛的病因,需要和其他药物共同使用。 (2)抗风湿。阿司匹林是治疗风湿热的主要药物,用药后可减轻症状、解热,降低血沉。 但是,不能去除风湿的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其他合并症。若已有心肌炎,建议先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在激素停用前、症状控制后,再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反跳现象的发生。 (3)抗血栓。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临床多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动 静脉瘘、心房颤动或术后血栓的形成。另外,还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4)关节炎。除了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也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能缓解症状,为后续治疗创设条件。此外,用于幼年型关节炎、强制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也能缓解症状。 (5)抑制血小板凝聚。有研究表明,高海拔登山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 反应,抑制血小板凝聚。 (6)川崎病。患有川崎病的患儿使用阿司匹林,能够减少炎症反应,防止血栓形成。 (7)糖尿病。阿司匹林的应用,能够促进肝糖元合成、胰岛素分泌,抑制肠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3.阿司匹林的用药指导 (1)小儿用量。①抗风湿。每天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用。若用药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②镇痛、解热。每天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服用。 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③川崎病。初始用药时,每天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用,退热2-3天后,改为每天30mg/kg,分2-4次服用。持续服用一段时间,血小板增多后,每 天5-10mg/kg,1次服用;④胆道蛔虫病。每次1g,每天2-3次,持续服用2-3天;⑤预防 心肌梗塞和血栓。每次0.3g,每天1次;预防暂时性脑缺血,每次0.6g,每天2次;⑥由X 线照射或放疗引发的腹泻。每次0.6-0.9g,每天4次;⑦足癣。先用温开水洗涤,再将研成 粉末的阿司匹林撒在患处,一般2-4次就可治愈。 (2)成人用量。①抗风湿。每天3-5g,分4次服用;②镇痛、解热。每次0.3-0.6g,每天 3次,必要时每4h服用1次;③胆道蛔虫病。每次1g,每天2-3次,持续服用2-3天;④ 抑制血小板凝聚,当前尚未明确用量,多主张小剂量用药,如50-150mg,每天1次。 综上所述,消费者使用阿司匹林时,要注意用量,不要超量服用。同时,注意药物服用的注 意事项,以免影响自身健康。本文通过上述内容,希望能加深人们对阿司匹林的了解,合理 用药。

阿司匹林_A Si Pi Lin

阿司匹林_A Si Pi Lin 一概述 阿司匹林(Aspirin)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等的合成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其解热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散热增加而降温。其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排解中枢镇痛的可能性。 二适应证 1.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为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可快速缓解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对急性风湿热伴有心肌炎者,可合用皮质激素。 2.用于痛风。 3.预防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 4.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有效率90%以上)。 5.粉剂外用可治足癣。 6.儿科用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三临床应用 1、用于解热镇痛,口服:0.3~0.6g/次,3次/日,必要时每4小时1次。

2、用于抗风湿,3~6g/日,分4次服用。 3、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80~300mg/次,1次/日。 4、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1g/次,2~3次/日,连用2~3日;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小儿用量酌减。四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消失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常见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痛苦等,发生率为3%-9%,停药后多可消逝。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溃疡、出血或穿孔;0.2%的患者可有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严峻者可致死亡;血药浓度达200-300μg/ml后可消失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损害多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五留意事项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可有过敏反应,多为易感者,服药后快速消失呼吸困难,严峻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过量中毒者,轻度表现为水杨酸反应;重度可消失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等。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缘由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削减症,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者禁用。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需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

阿司匹林小综述

阿司匹林 摘要:阿司匹林(Aspirin)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也可提高植物的出芽率,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本文主要同通过其理化性质、药理药效、发现与应用、临床适应症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环氧化物酶、抗癌、新应用阿司匹林抵抗、发展前景 1.阿司匹林的基本特征 1.1 阿司匹林化学结构式 分子化学式为:C9H8O4 分子结构式为:CH3COOC6H4COOH 分子相对质量:180.16

1.2阿司匹林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 熔点:136-140℃ 沸点:321.4°C at 760 mmHg 闪点:131.1°C 水溶性:3.3 g/L (20℃) 蒸汽压:0.000124mmHg at 25°C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也溶于较强的碱性溶液, 同时分解 1.3 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 分子中含有羧基而呈弱酸性。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中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NaOH或Na2CO3溶液中溶解,同时分解。 分子中具有酯键可水解,产生水杨酸,其分子中由于含有酚羟基,在空气中久置,易被氧化成一系列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的醌型有色物质,而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 1.3阿司匹林药理作用 1.3.1药物效力动力学 阿司匹林是最早被应用于抗栓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确立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MI)二期预防的经典用药。作用原理是阿司匹林通过与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链530位丝氨酸残基的羟基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导致COX失活,继而阻断了AA 转化为血栓烷A2(TXA2)的途径,抑制PLT聚集。 COXs是AA生成TXA2和前列腺素I2(PGI2)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在人体内有COX-1和COX-2两种形式,COX-1是PLT固有的。临床研究表明,对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其他高危人群短期或长期阿司匹林治疗对预防在随后可能发生的心肌梗死、脑卒中、血管性死亡方面有明确的益处,但在最佳剂量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