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食品的热点问题

论食品的热点问题

论食品的热点问题
论食品的热点问题

论现在食品的热点问题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民生的大事 且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却出现了信任危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以及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使得食品安全管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会论述一些有关食品的热点问题,且会从近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有助于改善食品安全现状的一些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食品的增长方式己从过去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效益增长,从强调数量转向强调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紧密联系着人民的健康,而且关系着我国食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但近年来我国却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使人们对食品出现了信任危机,出现问题的大概有以下3个方面:

一.食品乱用添加剂

在食品添加剂大量应用的今天,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近年来相继发生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得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还带来了种种的社会问题。

1.2011年蒙牛问题奶:国家质检总局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其中,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2.2012年4月重庆兰州拉面含致癌物质的蓬灰:央视财经评论员“牛刀”在腾讯转发一条微博称,所有兰州拉面馆都在使用拉面剂,拉面剂主要成分是蓬灰,这种化学物质含有大量致癌物质——砷。

3.立顿系列问题: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报告:“立顿”系列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巨毒农药灭多威,此外,“立顿”铁观音还有被禁用的三氯杀螨醇,而“立顿”绿茶则含有国家规定不得在茶树上使用的硫丹。

二.违法生产劣质产品以作食品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的定义如下: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由于我国食品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一些黑产家企图以假乱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危机。

1.2012年4月问题蜜饯:近日,央视曝光了浙江余杭多家蜜饯加工厂的制作

过程违规严重,生产环境肮脏不堪、工人随意添加添加剂、伪造检测报告、随意更改生产日期等触目惊心的内幕。

2.老酸奶、果冻:爆料称:“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内幕很可怕”,而且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哪天你扔了一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的肚子了。”

3.从未间断的地沟油事件: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一把电筒,那些暗淡浑浊的膏状物,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

三.工业污染导致食品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9年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报告上的数据显示,我国1/6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至少有2000万公顷;国土资源部还曾公开表示,我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有专家认为过量施用化肥、工业排放和污水灌溉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事件不断发生,如沈阳土壤镉污染造成出产镉大米,一些蔬菜和水果中的重金属超标达24%,硝酸盐过量12%。

纵观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现象,有些不断被查处解决,有些却不断衍生,更有些问题尚未发现,归结起来,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些因素有以下几个:(1)食品生产技术尚未够先进,且食品原材料获得的源头也在面临污染;(2)各类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3)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3)市场和政府现有措施失灵,监管不力,导致频繁出现假冒伪劣、食品标识滥用、违法生产经营等;(4)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成本太低,且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检验检测机制和质量标准体系;(5)一些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意识淡漠,诚信道德低下,导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对维护稳定的错误认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等原因;(6)科技进步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和技术带来新的挑战。

针对中国食品市场令人担忧的的现状和国情,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用重本、下猛药整治方可,否则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会难以堵截。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一.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必须尽责,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要采取有效措

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

二.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

三.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小结: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出现在贯穿食品源头,加工、生产、流通、销售及消费等。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有相当责任感,也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监督食品市场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共同维护中国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蒋凌琳,李宇阳《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现状研究综述》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2] 孙媛媛《完善我国餐厨废弃物监管制度的研究》西南政法大学

[3]潘序武《浅谈果脯、蜜饯制品的质量问题及其预防》天津市蓟县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局301900

[4]王凯荣《农田生态系统镉污染研究》华中农业大学

[5]锁放《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安徽大学

[6]王欢《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其治理》华中农业大学

全国两会热点提案,2018年两会主要议题汇总(一)

全国两会热点提案,2018年两会主要议题汇总(一)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6年两会5个改革“关键点”2016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必将落实一系列重要的深化改革举措,而在一些“关键点”上的部署和阐述尤其值得人们期待。——换挡调速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2016年中国经济承受了不小的下行压力。不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同时结构更趋优化,动力更加充沛,展现出良好的韧性、充足的潜力和较大的回旋空间。新看点:在保增长、调结构的总基调下,中国经济将继续换挡调速,但经济体制改革却会快马加鞭,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

关系这一核心问题,着眼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将会继续打出一系列改革重拳,确保中国经济XX换挡不失速。——简政放权2016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范文写作国务院累计取消下放近800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推动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企业服务“一张网”,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新看点:从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本届政府在2016年将继续围绕着审批制度改革释放简政放权的强烈信号,重点将是规范和改进政府行政审批行为,减少企业和群众为审批跑腿,同时继续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价格改革药价、油价、气价、水价、票价……多年来,一提到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价格问题,政府有苦衷,企业有难处,百姓有吐槽。2016年国务院抓住有利时间窗口,陆续放开电信业务、

2013年食品安全国内国际热点事件

2013年食品安全国内国际热点事件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从欧洲的"马肉风波"到遍布全美15个州的大肠杆菌疫情,再到日本曝出多起食材虚假标识事件,全世界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问题不断发生。就我国而言,不可能独善其身地游离在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之外。 上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北京举办了"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胡小松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魏益民教授等十余位权威专家,从科学的视角对12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逐一解读和分析。 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是去年食品安全热点话题 本次12个国内热点事件产生于合作媒体申报的近30件热点事件,依据这些事件,各领域的专家组织多次讨论研究,本报记者魏世平作为媒体人也参与其中,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针对"胶原蛋白"热点的曝光,本报记者认为:"完全是由于媒体人营养学知识匮乏,又没有采访研究蛋白质学科的有关专家所致,不应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本次对国内12个热点事件进行解读的专家,均是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会议所表达的科学见解也在会前经过了业内专家的充分研讨,基本上代表了中国食品领域的"科技界共识".可以看到,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是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的主题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教授在点评去年国内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时尖锐指出:"在12个热点问题里,只有4个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事件,其中的两个还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从这些报道中能看出,错误的报道杀伤力远远大于正面报道。其实,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是在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可负面的报道还是很多,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为什么?反映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进行食品科学的风险交流。这需要政府主导、科学家参与、经营者参与。"

申论热点问题

申论热点问题 申论热点问题是中观问题(既不宏观,也不微观) 申论问题的种类: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社会类、三农 一、经济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解决对策(发展方式:又快又好又好又快) 1 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 抓紧出台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建立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制度 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探索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a实行污染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 b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c全面推进矿业权有偿取得,建立矿山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机制 d研究建立碳交易制度 研究运用市场手段或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 制定和实施新能源的战略问题 A、重点发展电技术 B、积极稳妥发展生物制液体燃料和生物机工作制品替代石油 C、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燃气技术 二、政治类 1、反腐败问题解决对策 A、颁布法律法规,通过颁布《反贪污法》预防和反对腐败等法律法规,使腐败工作正式法制化 B、健全规章制度: 定期检查考核制度的实施,保证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

规定干部公务员的财产登记制度 改革工资制度,提高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反对特权、特例 实行干部轮换制度 D、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党内监督、人民监督、新闻媒体监 督,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对党和政府及公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全 方位监督。 E、开辟网上反腐直通车,使网民可以直接举报贪污腐败情况 2、公车改革问题解决对策 A、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行公车管理基础,制定车改方案和推进措施 B、科学确定车改范围和车改对象 C、合理制定交通费补贴标准 D、严格强化,对确定保留的公车进行监管。对于保留的公车贴上特殊标志,便于社会舆论对其进行监督 E、同一地区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车改方案应同时设计同时实施 F、规范旧车报废和公车购置审批制度 G、建立健全与公务员考核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H、鼓励私车公用,允许经常性私车公用人员,报销一部分费用或给予补贴 3、治理行政浪费,规范公务消费的对策建议 A、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制度建设:清晰定义行政事业经费的支出范围,严格规范相关的标准及额度,建立合理而规范的支出程序,强化支出的审批和监督机制,并对违规者采取零容忍原则,通过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空间和概率。 B、完善公共预算制度,加强预算监督;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将公务员公开项目的信息纳入公开项目和事项中 C、加强公共财政的预算管理与审计监督 三、文化类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A、做好网站备案管理工作,为网络监管共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B、组织开展各种专项行动,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把网络监管工作推向深入,净化互联网网络环境。 C、提高网络监管技术。 D、积极完善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建立广泛的事后监督机制。发动和鼓励广大民众提供舆情信息,进行网络监督。 E、采取积极措施,着力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大力推动网络诚信

常见热点问题集锦

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必然要求;(4)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 2.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 (1)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2)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3)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4)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口号或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3.请你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条建议(措施) ①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③积极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投入,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气氛;④对在职人员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4.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4)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 5.感动中国人物为什么感动中国?(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1)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3)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4)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5)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6.青少年如何化感动为行动? 答:要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里,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遵纪守法,诚信待人,服务社会,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发扬奉献精神,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始终以道德楷模为榜样,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7.从我国的国情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 答:这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目前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这些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②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8.你认为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开发替代资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④坚持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⑤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9.我们青少年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些什么? 答:我们青少年要从小要树立崇高理想,肩负历史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关爱他人、社会和自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10.节能减排,我们能做些什么?(你准备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 答:①为花浇水,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②继续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在生活中养成节水、节电的良好习惯;④节约环保消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尝试节能减排的小发明;⑤积极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争做节能减排的小主人等。 11.校园节能减排金点子有哪些?(作为一名初中学生,节能, 你能做点什么?) 答:①采用自然光,使用节能灯,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灯;②淘米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③一张纸两面用,没用过的一面可以写草稿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④能吃多少就买多少,不要浪费一粒粮食;⑤凡是“用过即丢”的商品尽量少用,减少浪费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资源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请你列举几个实例。 1)洗脸、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还可以用来浇灌农作物;2)用破旧衣服当抹布;3)用旧牙刷当鞋刷;4)课本连续使用。 12.假如你当选为人大代表,你可以在大会召开之前、召开之时、召开之后做些什么? 答:召开之前:深入基层调研,搜集整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草拟提案;召开之时:递交议案或建议,反映民声,提出解决办法;召开之后:向选民传达会议精神,并认真贯彻落实。 13.为更好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我们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使我们应有的行动。 14.我们中学生能为和平发展作些什么? 答:中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将来投身于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积极宣传和平,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和冲突。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和各种矛盾,要顾全大局,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增强法制观念,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15.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1)文化建设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吸收外国文化的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2)对外来文化要做具体分析,对我有用的要吸收,有不利影响的要抵制。(3),总之,要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结合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努力吸收和学习有益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原因);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7.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答: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以积极参与的心态,关注世界,关注和平;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勇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出贡献。 18.为了让人们在新增的节假日里过得文明、健康、有意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端午节参加一些荡秋千、赛龙舟的活动;中秋节陪父母观看有意义的电影,看望孤寡老人等。 19.请你为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①组织学生参观民族精神教育基地;②利用广播、橱窗等宣传民族精神;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爱国歌曲演唱会、爱国诗歌朗诵会等 20.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①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②要积极参加各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③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1.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就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方面,结合自己学习生活,说说该怎么办? 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信自强。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利后不心灰意冷.要找出失利的原因,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 2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些什么? 答:①我们青少年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②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③积极宣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④所能及的小事如尊重军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或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渴望统一的愿望。 23.请写出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做法有哪些? 答:在家庭:主动分担家务,帮父母做饭、洗碗、洗衣服等;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不调吃穿,不乱花钱:在学校: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向家庭困难同学赠送学习用品,互帮互助;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在社会:为孤寡患病老人提供服务;积极参加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

新《食品安全法》解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等,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都牵动着广大群众的神经。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一系列文件明确,重典治乱,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以法治方式维护食品安全。与此同时,国家立法部门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情况下,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以160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食品安全法典,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现行《食品安全法》颁布于2009年,缘何实施5年就要大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它都体现了哪些理念和原则,做了哪些主要修改?“最严”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监管部门、食品行业发展以及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有何影响? 修订背景及过程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现行食品安全法)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与此同时,我国食品企业违法生产经营现象依然存在,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监管体制、手段和制度等尚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安全需要,法律责任偏轻、重典治乱威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着力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为了以法律形式固定监管体制改革成果、完善监管制度机制,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法治方式维护食品安全,为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体制制度保障,修改现行《食品安全法》被立法部门提上日程。

直面中国食品安全的持久战

直面中国食品安全的持久战 食品安全资讯:继2012年初启动年度食品安全热点媒体沟通会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第4年组织专家对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转基因、福喜事件等12个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词深入解读,4位院士,10位教授、研究员、博士等14位老中青优秀专家整体参与,其阵容强大、专业、权威,新出炉的对2014年食品安全解析的科技界共识,再次集体发声。 1月13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们对福喜事件、台湾馊水油等多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 2014年,食品安全恶意造假事件受到扼制并开始逐渐减少,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解析的38个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中,确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热点问题占23.7%,其中,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热点问题占到38个热点问题的10.5%。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及原料污染等这些常态食品安全事件成为2014年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这一类问题将是未来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食品造假是食品工业的毒瘤,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参会专家对此形成共识。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表示,而与往年不同的是,我们对2014年12个食品安全热点词的解读,不再是对一个事件简单的是或不是,而是在媒体关注的热点中,提炼出热点关键词,并找出一些带共性的问题,由学术界给予科学、准确、专业的解读。力图以中国食品安全的新视角,直面食品安全的持久战。 深剖析――肉制品、白酒等成食品安全热点关注领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自2014年初起,对每周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计38个热点中,大陆地区的热点28个,占比73.7%,境外(包括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热点10个,占比26.3%。38个热点中,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热点25个,占65.8%;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热点9个,占23.7%;针对潜在风险的预警提示4个,占10.5%。在确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9个热点中,分布在中国大陆地区的4个热点和境外(包括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5个热点的比例是4:5。以上统计数据再一次明确显示: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热点分布领域方面,38个热点中,共涉及到肉制品等12个主要行业,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热点行业包括6个,即肉制品、白酒、休闲食品、油脂、主粮、乳制品。餐饮业作为非工业食品,百姓对其关注度首次呈增长趋势。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做好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确保监测与评估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市区域性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 第五条卫生监测科负责本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日常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组织实施,负责采集样品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情况。 第六条检验科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协助采样并及时完成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 , 确保政府下达的任务能及时认真完成。年底做好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结上报卫生检测科和办公室(质量管理科)。 第七条办公室(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八条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结论等相关信息实行保密制度,在批准公布前,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引用或对外公布。 第九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它是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当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或接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由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十一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

2020申论热点:食品安全问题

2020申论热点:食品安全问题 【解读】 较往年来说,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单列出一段,并明确提出改革艰难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快形成符合 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的要求,可见国家对此问题的 重视程度之高。 【综合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每个人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 在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仅在2012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诸如“毒胶囊”、“果冻中添加工业明胶”、“苹果套农药袋”以及屡禁不止的“地沟油”上餐桌等问题,还有 前几年曝出的关于奶制品中三聚氰胺超标、山西老陈醋95%为勾兑醋、成色低劣的白燕添加硝酸盐染制成血燕、毒馒头、毒豆芽等等。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已经极大地影响了 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这种现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无法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影。坊间流传着 这么一种说法:生产加工那类食品的人绝对不吃某类食品。层出不 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对于外出 就餐,甚至是家庭餐桌都存在着不信任感。食品安全本应是食品生 产加工领域最低限度的保证,但是事实正好相反,食品生产加工行 业难以保证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直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其二,食品加工行业危机四伏,形成企业乃至行业株连的情形。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旦曝光,不仅危及出问题的企业自身,还

直接危及整个行业。食品安全问题一经查出,往往并非是一个企业 的违规操作,而几乎是该行业所有企业都在刀尖上起舞,并且集体 讳莫如深。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变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只 要曝光一例,必然产生波及效应,严重地影响整个行业。所造成的 直接恶果是伤害消费信心,消费者陷入了整体失望,觉得只要涉及 食品安全领域,什么都无法信任,也不值得信任。食品安全领域的 问题似乎已经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很难让消费者去相信无良 企业家,而且并非只是少数人缺乏最基本的良知,而是几乎整个行 业的人,无人去找回自己的良知。 其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无力,政府监管缺位。食品安全的监管应当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既包括事前的监管,也包括事后 的监管。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监管却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往 往是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才会溯及食品监管的追责。不论是事前 的防范还是事后的追责,都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诸多不足。食品安全领域中政府监管无力及缺位现象直接引发了食品安全 领域诸多问题的发生,且一旦查出便是整个行业的大问题,加剧了 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监管重复和监管盲区并存的尴尬。监管重复是由于食品生产流通环节 众多,监管部门的权限划分不明。监管盲区则是因为负责前后食品 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彼此间缺乏信息沟通,这样就导致了既有 可能发生重复检查的行为,又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别的监管 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略显滞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就能使我们找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薄弱 环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补充。由此而言,食品安全监督管 理工作其实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政府部门更加关注,投入更多的精 力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新食品安全法全文热点解读

新食品安全法全文热点解读 导语: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近 段时间以来,新法的修订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治乱用重典”。下面 小编整理了新食品安全法全文热点解读,欢迎阅读!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到底“严”在哪里?有着 哪些具体的新举措、新规定?将在维护公众食品安全方面发挥怎样的 作用?《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十二次会议两次审议、三易其稿,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法以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为目标,较修订前有4 方面明显的变化,一是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 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二是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同时加重了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问责。三是健全风 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四是建立有奖举报和责任保 险制度,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媒体等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 格局。 强化经营主体义务,发生纠纷更易找到“正主儿” 家住上海的巧鹰平时家务繁忙,为了节约时间,她总爱网购水 果蔬菜。对她来说,网购这类商品,最麻烦的事情是送来的产品不

新鲜,要退货十分困难。供货商和网购平台互相推诿扯皮,不仅耽 误时间影响情绪,问题也往往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她能选择 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不断更换网购平台。一来二去都摸索出了经验,“大网站得到融资后,就变得财大气粗、服务质量下降。反而是小 网站怕买家给差评,经营得战战兢兢,服务比较好”。谈到这个话题,巧鹰觉得有些无奈。 巧鹰遇到的其实不是个小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 网络食品交易量正变得越来越大。但伴随着网购的方便快捷而来的,还有网购交易纠纷不断产生。针对这些问题,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多方面主体义务。其中,新法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一条专门作出规定,将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并强化 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商家的审查义务,规定了在网 络购买食品的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如果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 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信息和有效联系方式的, 则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简单来说,就是“网络 交易出问题,第三方平台先负责”。这一规定明确了网购平台的主 体义务,对巧鹰来说,今后再遇到网购纠纷时,就能有更有力的法 律武器可以运用。 除了网络交易,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其他 义务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新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 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新法还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

食品安全的三个问题

原题:何以吃得放心? “毒豆芽”系列案件、“金箔入酒”之争、网络食品监管……日前,2015年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在深圳大学发布,这些一年来饱受争议的热点事件纷纷上榜,再度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在同时举行的食品安全战略研讨会上,来自学界的专家、食品行业的从业者、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和监管机构人士齐聚一堂。经过深入研讨,人们普遍认为,监管体制问题、网络食品监管以及如何推进社会共治,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三大难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统计显示,我国生猪饲养量的一半是农户分散饲养,规模化畜牧业仅占畜牧业总量的40%。在我国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不安全食品导致的中毒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困扰,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将食品安全战略写入中央决议,对于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强调,“我们应当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着眼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百年大计,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

1、监管体制仍需理顺 2015年6月16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一起“毒豆芽”案件发生“剧情反转”: 葫芦岛市连山区法院对该案重新作出判决,宣告两位芽农郭某某、鲁某某无罪。这是近年来进入公众视野的“毒豆芽”系列案件中,首次出现的无罪判决。 判决书指出,郭某某、鲁某某在豆芽上喷洒“速长王”后所检测出的4-氯苯氧乙酸钠等物质安全性尚不清楚,没有证据证明这些物质对人体能造成何种危害,故二被告人行为应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在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看来,“毒豆芽”系列案件是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一个典型切片。其中让人纠结的是,生产豆芽究竟属于“食品 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农业种植活动”,从而界定豆芽是农产品还是加工食品。 “这些案件反映了监管职责划分的问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问题, 值得严肃对待、深刻反思。”王伟国指出。 事实上,食品生产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漫长链条,如何理顺监管体制,始终是一个难题。长期关注食品安全的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丁冬告诉记者,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几乎每5年就会有大的调整。1998年,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主要归属卫生部门;2003年,原国家药品监管局改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食品综合监管职能,并明确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各司其职、分段监管;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划归卫生部管理;2013年,组建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原属工商、质检部门的职责划入其中,形成了集中监管的新体系。

暴露评估在食品安全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暴露评估在食品安全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李 聪Ξ(浙江检验检疫局)  张艺兵 (青岛检验检疫局)   李朝伟 田 壮 (国家质检总局) 摘 要 目前的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还局限在单个食品中个别污染物的研究。由于食品污染实际上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的多种因素的内容,从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目的出发,有必要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状态作出全面的评价。尤其是对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由于其对消费者健康影响的长期性、广泛性、无法避免性,甚至对整个消费者群体的遗传特性也有潜在的影响,有必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关键词 暴露评估 食品安全 状态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残留监控和膳食暴露评估,计算食品中各种化学污染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并以食品安全指数IFS的形式表示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IFS C可以指出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C对消费者健康是否存在危害以及危害 的程度;而公式IFS= ∑ n c=c1…cn IFS C n 则可以估计食品中的各种化 学污染物对消费者健康的总体危害程度。 1 前言 食品安全状态,尤其是食品中各种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兽药、添加剂、重金属和其他元素、工业污染物等的残留对消费者健康长期、潜在的影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消费者健康密切有关的基础数据,是有关政府和组织为保护消费者健康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关于食品安全状态评价的概念,更未见到有关于食品安全状态评价的模式。比较接近的情况是一些国家通过实施残留监控得到的监测数据评价本国的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残留水平,评价的依据是化学物质的MR L值[1,2]。 按照WH O GE MSΠF ood的观点,用MR L值来评价残留水平是一种超(严)估计(overestimate)[3]。事实上不可能消费者所食用的所有食品都受到所有化学物质的污染,而且在人的一生中也不可能永远食用受到同样污染的同一种食品。因此一种或几种甚至多种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含量超过MR L值并不一定说明食品安全方面有大问题,而考虑到不同食物中同种污染物的加和作用,未超过限量的情况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食品安全评价指标。 2 定义介绍 先介绍几个定义: 残留,指食品中非食品本身固有的各种化学物质的微量存在; 残留监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消费者所食用的各种食品中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对残留进行控制的行动; 食品安全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中各种危害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及程度,在本文中特指化学污染物的影响; 风险评估,指对危害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估算; 暴露评估,暴露指通过食品及其他有关途径对危害物的摄入,暴露评估是对食品危害物摄入量的定性或定量的估算; 长期暴露,指对食品危害物长期的、甚至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摄入; 安全摄入量,在食品和Π或饮用水中含有的,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每日或者每周摄入量; 估计日摄入量EDI,建立在食品消费和残留水平基础上的对残留物长期日摄入量的预测; 可接受日摄入量ADI,食品和Π或饮用水中含有的,长期摄入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每日摄入量,通常以每公斤体重毫克表示; 急性参考剂量RfD,食品和Π或饮用水中含有的,短期吸收、通常是一餐或一天内的摄入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每日摄入量,通常以每公斤体重毫克示; 暂定日摄入限量PTDI,J ECF A建立的,对于不会在人体中蓄积的污染物如砷的每日允许摄入限量; 暂定周摄入限量PTWI,J ECF A建立的,对于可能会在人体中蓄积的污染物如铅、镉、汞等的每周允许摄入限量。 3 食品安全指数的导出 由于化学污染物的毒害作用与其进入人体的绝对量有关,因此评价食品安全以人体对污染物的实际摄入量与其安全摄入量比较更为科学合理,在这样一种理论背景下,导出可以用来评价食品中某种化学物质残留对消费者健康影响的食品安全指数: IFS C= EDI C?f SI C?bw (1) ………………………………………… 其中,C为所研究的化学物质; EDI C为化学物质C的实际日摄入量估算值 =ρ(R i?F i?E i?P i)(2) ………………………………… i为不同的食品种类; R i为食品i中化学物质C的残留水平(mgΠkg); F i为食品i的估计日消费量(gΠ人?天); E i为食品i的可食用部分因子; P i为食品i的加工处理因子; ? 1 1 ? Ξ李聪:男,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食品安全热点问题

食品安全热点问题 [摘要] (五黑)食品安全学 (foodsafetiology) 是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和保障食物无危害风险的学问 , 是食品科学的一个分支 , 也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讨论、交流和理解食品安全学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将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学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 有助于加强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管能力建设。在研究大量有关国际组织文件、学术报告、会议文集 , 以及作者亲自考察、学术研究、自身理解的基础上 ,提出了食品安全学的概念 , 归纳了食品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 , 探讨了食品安全学的学科构架。 [关键词] (五黑)食品;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学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发现 , 以及食品科技的发展 , 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公众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 监督管理成[1~5]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工作重点。如瑞典王国在1973 年设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局;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 1976 年就出版了《发展有[6]效的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指南》。在过去 30 年间 ,有关食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得到了迅速发展 , 已被科学界和食品工业界及政府管理部门所接受 , 并在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领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而食品安全的概念在 21 世纪初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广为流传 , 逐步被一些与食品科学、食[6~9]品工程和质量控制有关的学者所接受。 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1.1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是指食物是否有损于消费者健康的急性或慢性危害(hazards)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新的致奇、致病、致突变危害物有可能不断被发现 , 这些潜在的慢性危害和环境危害有可能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新的威胁。 1.2 食品质量 食品质量 (food quality) 涉及针对消费者而言的其他性状 , 即食品的使用价值 , 有正面的性状 ,如风味、颜色、质地、营养等; 也有负面的性状 ,如腐败性、变色、变味等。 参考文献 注意: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在此处应有体现,英文参考文献在前,中文在后.英文

申论热点问题及对策

申论热点问题及对策.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热点话题一: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在为农民工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要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并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以方便农民工就医。 (2)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多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农民工医疗开支。 (3)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国内有关的医院对农民工医疗费用实行自愿减免。 (4)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完善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办法和政策,确保农民工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 (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针对农民工中存在的重大健康与疾病问题,以满足农民工基本健康需求为重点,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热点话题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融资政策上,要把中小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同等对待,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 (2)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社要重视中小企业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的积极意义,要把优良中小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3)国家金融部门要指导下属的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信誉好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完善信贷激励机制。 (4)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要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 (5)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 (6)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要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7)树立新的融资理念,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地方财政可以尝试提供担保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空间。 (8)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搭建平台。 热点话题三:煤矿安全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运用国外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以及系统工程、控制论和风险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提高煤矿安全科技、安全管理水平。 (2)制定煤矿安全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煤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 (3)加强煤矿行业管理,修订及完善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 (4)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积极鼓励、支持商业保险进入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推动矿山行业加入意外伤害险,雇主责任险或其它财产险。 (5)加快立法工作。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除了对现行法律、法规及时补充修订外,还要鼓励、支持部门和地方立法,作为对国家法律体系的补充。严格安全执法,对抗拒执法的予以严厉惩处。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一是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

食品安全宣传稿范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市、县(区)两级政府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认真实施《食品安全法》,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使制售假劣食品行为得到严厉打击,食源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我市食品市场总体上处于安全、有序、可控状态。截止目前,我市没有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规定从农田到餐桌实施分段管理,即:由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综合协调职责。《食品安全法》对各监管环节的监管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的无缝对接,市政府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制度规定、及时协调处理、明确部门责任、实行考核奖惩及责任追究等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2009年7月,市政府成立了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局长为副主任,成员单位由25个市级部门、各县区政府组成。近年来,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先后多次召开了全市乳粉彻查、地沟油专项整治、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食品安全整顿等专门会议,制定了《开展餐厨废弃物管理和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要求各监管部门协同配合,实行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无缝对接。 二、制定规章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问题 为避免发生监管职能交叉、部分环节监管缺失的问题,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于2010年9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主要针对集贸市场内食品经营单位、食品摊贩、食品小作坊、前店后坊式生产经营食品店,明确了具体监管部门,解决了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实行首问负责制。今年3月,市政府发布《****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芜政[2012]39号),对加强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各县、区政府(包括开发区,下同)对本行政区域内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