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圆周率的教学设计

认识圆周率的教学设计

认识圆周率的教学设计
认识圆周率的教学设计

穿越时间隧道,体会圆周率的文化价值

--- 认识圆周率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62和63页的内容。

圆周率是最古老的数学知识之一,至少在四千多年前人类已经掌握圆周率的数值,而这四千年来人类也从没间断过对圆周率的研究。所以,圆周率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后,能欣赏和赞叹古人的数学智慧和毅力,及发现到圆周率的奇妙之处。

从教材的角度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圆周长并不是一无所知,学生从直观中

可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系。通过调查,有78%的学生愿

意通过测量与计算来揭示这种关系;近60%勺学生还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会计算;有一部分学生知道3.14,但是不知道圆周率,有的学生知道“n”,但是不知道它的确定含义。

从教学的角度看,一般地把一堂课分两段,前段学公式,后段学计算。由于计算的内容仅限于求周长,学生不是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对圆周率的理解也是十分肤浅,对其中的思想教育更是强加硬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设计把计算部分的内容移至下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并会用式子表示,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了解圆周率的历史,体会它的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动手操作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学生拿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认识圆的周长(绕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动手把圆的周长化曲为直(如图),并初步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f _______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联?

二、认识正方形和内切圆、圆和内接正六边形的关系,猜测圆周

率的值。

1用课件动画展示正方形内切圆(正方形T内切圆,如图),引导学生讨论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古人计算圆周率,一般是用割圆法。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Archimedes用正96边形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的精度;刘徽用正3072边形得到5位精度;Ludolph Van Ceulen用正262边形得到了35位精度。这种基于几何的算法计算量大,速度慢,吃力不讨好。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家们在进行数学研究时有意无意地发现了许多计算圆周率的公式。下面挑选一些经典的常用公式加以介绍。除了这些经典公式外,还有很多其他公式和由这些经典公式衍生出来的公式,就不一一列举了。 ?Machin公式 这个公式由英国天文学教授John Machin于1706年发现。他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100位的圆周率。Machin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4位的十进制精度。因为它的计算过程中被乘数和被除数都不大于长整数,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Machin.c 源程序 还有很多类似于Machin公式的反正切公式。在所有这些公式中,Machin公式似乎是最快的了。虽然如此,如果要计算更多的位数,比如几千万位,Machin 公式就力不从心了。下面介绍的算法,在PC机上计算大约一天时间,就可以得到圆周率的过亿位的精度。这些算法用程序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因为计算过程中涉及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要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算法。FFT可以将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时间由O(n2)缩短为O(nlog(n))。 关于FFT算法的具体实现和源程序,请参考Xavier Gourdon的主页 ?Ramanujan公式 1914年,印度数学家Srinivasa Ramanujan在他的论文里发表了一系列共14条圆周率的计算公式,这是其中之一。这个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8位的十进制精度。1985年Gosper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圆周率的17,500,000位。

穿越时间隧道,体会圆周率的文化价值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62和63页的内容。 圆周率是最古老的数学知识之一,至少在四千多年前人类已经掌握圆周率的数值,而这四千年来人类也从没间断过对圆周率的研究。所以,圆周率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后,能欣赏和赞叹古人的数学智慧和毅力,及发现到圆周率的奇妙之处。 从教材的角度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圆周长并不是一无所知,学生从直观中可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系。通过调查,有78%的学生愿意通过测量与计算来揭示这种关系;近60%的学生还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会计算;有一部分学生知道 3.14,但是不知道圆周率,有的学生知道,但是不知道它的确定含义。 从教学的角度看,一般地把一堂课分两段,前段学公式,后段学计算。由于计算的内容仅限于求周长,学生不是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对圆周率的理解也是十分肤浅,对其中的思想教育更是强加硬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设计把计算部分的内容移至下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并会用式子表示,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了解圆周率的历史,体会它的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动手操作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学生拿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认识圆的周长(绕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动手把圆的周长化曲为直(如图),并初步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联? 二、认识正方形和内切圆、圆和内接正六边形的关系,猜测圆周率的值。

1.用课件动画展示正方形内切圆(正方形内切圆,如图),引导学生讨论正方形与圆形的关系:直径等于边长,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根据C=4a推出圆的周长小于4d。 2.用课件展示一个正三角形变形正六边形,引导学生得出六边形的周长是正三角形边长的6倍;再动画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如图),找出圆的直径,引导学生得出圆的周长大于正六边形的周长,并推出圆的周长大于3d。 3.把正方形和内切圆、圆和内接正六边形合并成一个图形(如图),用课件演示使其变大或变小。 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小于4d而大于3d,如果C=()d,猜一猜当是1、2、3、4、位小数时括号里能填几。 三、动手测量,理解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式子表示。 1.返回到上述的第一部分,动手测量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圆的周长都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多出来的线段长度随直径的长度变化而变化。告诉学生:把多出的部分与直径比较,其结果也是固定的,所以说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事实至少在4000年前人类就已经知道了,还取名叫做圆周率。1706年,英国人琼斯首次创用代表圆周率,但他的符号并未立刻被采用,以后经过欧拉提倡,才渐渐推广开来。 2.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p,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Cd=,C=d,C=d。 四、穿越时间隧道,运用课件介绍圆周率的历史。 1.测量时代。在上古时期,人们都是为生活而作计算,他们的发现多源自经验所得,对圆周率的兴趣只在于它在建筑及工程上的应用,最多只是想找出圆周率的值是多少,如我们中国人就说径一而周三。同学们在课堂上所进行学习活动,就相当于这个时期的人类活动。 2.推理时代。到了约公元前四世纪,人类才转往追问如何找出圆周率的值,开始为圆周

圆的认识与圆周率-教案

- - 圆的认识与圆周率 典题探究 例1.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判断对错) 例2.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3.14倍.(判断对错) 例3.直径就是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判断对错,并改正) 例4.在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那么半径的条数就是直径条数的2倍..(判断对错,并改正) 例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1.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演练方阵 A档(巩固专练)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江阴市)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是() A.X衡B.华罗庚C.祖冲之D.X徽 2.(?XX)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是() A.半径B.直径C.周长 3.(?宝应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 A.3 B.3.14 C.π 4.(?高县)世界上最早精确计算圆周率的人是我国数学家(),远在1500多年前,他就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因此被称作“圆周率之父”,西方人在1000多年以后才获得这样精确的值. A.X徽B.杨辉C.祖冲之 5.(?新洲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是() A.华罗庚B.X衡C.祖冲之D.陶行知 6.(?南明区)π()3.14. A.大于B.小于C.等于 7.(?文成县)圆周率() A.大于3.14 B.等于3.14 C.小于3.14 - zj.

8.(?津南区)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为() A.无限不循环小数B.无限循环小数C.有限小数D.整数 9.(?临澧县)在一个长9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 A.4 B.8 C.9 10.(?泸县模拟)圆周率π()3.14. A.大于B.等于C.小于 11.(?建湖县)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应是()厘米. A.6 B.4 C.2 12.(?赣县模拟)圆周率π是一个()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不循环小数 13.(?XX)最早精确计算出圆周率的是我国古代数学家() A.X薇B.祖冲之C.秦九昭 14.(?合水县)决定圆面积大小的是() A.圆心B.半径C.圆周率 15.(?云阳县一模)圆内最长的线段有()条. A.1 B.4 C.无数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6.圆周率的值是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与_________的比. 17.圆的位置由_________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_________. 18.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线段,一定是这个圆的直径._________. 19._________决定扇形的位置,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扇形的大小.20.圆是封闭的曲线图形._________(判断对错) 21.如图,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和是45cm,小圆半径是_________cm.

圆周率计算公式

圆周率计算公式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2 π= 22 π= 32 π= 42 π= 52 π= 62 π= 72 π= 82 π= 92 π= 102 π=314 112 π= 122 π= 132 π= 142 π= 152 π= 162 π= 172 π= 182 π= 192 π= 202 π=1256 212 π= 222 π= 232 π= 242 π= 252 π= 262 π= 272 π= 282 π= 292 π= 302 π=2826 312 π= 322 π= 332 π= 342 π= 352 π= 362 π= 372 π= 382 π= 392 π= 402 π=5024 412 π= 422 π= 432 π= 442 π=

452 π= 462 π= 472 π= 482 π= 492 π= 502 π=7850 512 π= 522 π= 532 π= 542 π= 552 π= 562 π= 572 π= 582 π= 592 π= 602 π=11304 612 π= 622 π= 632 π= 642 π= 652 π= 662 π= 672 π= 682 π= 692 π= 702 π=15386 712 π= 722 π= 732 π= 742 π= 752 π= 762 π= 772 π= 782 π= 792 π= 802 π= 812 π= 822 π= 832 π= 842 π= 852 π= 862 π= 872 π= 882 π=

892 π= 902 π=25434 912 π= 922 π= 932 π= 942 π= 952 π= 962 π= 972 π= 982 π= 992 π= 1002 π=31400 12~1002 12=1 22=4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 302=900 312=961 322=1024 332=1089 342=1156 352=1225 362=1296 372=1396 382=1444 392=1521 402=1600 412=1681 422=1764 432=1849 442=1936 452=2025

圆周率计算表(π取3.14)

3.14× 1=3.14 3.14× 2=6.28 3.14 × 3=9.42 3.14 × 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0=31.4 3.14×11=3 4.54 3.14×12=37.68 3.14×13=40.82 3.14×14=43.96 3.14×15=47.1 3.14×16=50.24 3.14×17=53.38 3.14×18=56.52 3.14×19=59.66 3.14×20=62.8 3.14×21=6 5.94 3.14×22=69.08 3.14×23=72.22 3.14×24=75.36 3.14×25=78.5 3.14×26=81.64 3.14×27=8 4.78 3.14×28=87.92 3.14×29=91.06 3.14×30=9 4.2 3.14×31=97.34 3.14×32=100.48 3.14×33=103.62 3.14×34=106.76 3.14×35=109.9 3.14×36=113.04 3.14×37=116.18 3.14×38=119.32 3.14×39=122.46 3.14×40=125.6 3.14×41=128.74 3.14×42=131.88 3.14×43=135.02 3.14×44=138.16 3.14×45=141.3 3.14×46=14 4.44 3.14×47=147.58 3.14×48=150.72 3.14×49=153.86 3.14×50=157 3.14×51=160.14 3.14×52=163.28 3.14×53=166.42 3.14×54=169.56 3.14×55=172.7 3.14×56=175.84 3.14×57=178.98 3.14×58=182.12 3.14×59=185.26 3.14×60=188.4 3.14×61=191.54 3.14×62=19 4.68 3.14×63=197.82 3.14×64=200.96 3.14×65=20 4.1 3.14×66=207.24 3.14×67=210.38 3.14×68=213.52 3.14×69=216.66 3.14×70=219.8 3.14×71=222.94 3.14×72=226.08 3.14×73=229.22 3.14×74=232.36 3.14×75=235.5 3.14×76=238.64 3.14×77=241.78 3.14×78=24 4.92 3.14×79=248.06 3.14×80=251.2 3.14×81=25 4.34 3.14×82=257.48 3.14×83=260.62 3.14×84=263.76 3.14×85=266.9 3.14×86=270.04 3.14×87=273.18 3.14×88=276.32 3.14×89=279.46 3.14×90=282.6 3.14×91=285.74 3.14×92=288.88 3.14×93=292.02 3.14×94=295.16 3.14×95=298.3 3.14×96=301.44 3.14×97=30 4.58 3.14×98=307.72 3.14×99=310.86 3.14×100=314

认识圆周率的教学设计

穿越时间隧道,体会圆周率的文化价值 ――认识圆周率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62和63页的内容。 圆周率是最古老的数学知识之一,至少在四千多年前人类已经掌握圆周率的数值,而这四千年来人类也从没间断过对圆周率的研究。所以,圆周率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后,能欣赏和赞叹古人的数学智慧和毅力,及发现到圆周率的奇妙之处。 从教材的角度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圆周长并不是一无所知,学生从直观中可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系。通过调查,有78%的学生愿意通过测量与计算来揭示这种关系;近60%的学生还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会计算;有一部分学生知道3.14,但是不知道圆周率,有的学生知道“π”,但是不知道它的确定含义。

从教学的角度看,一般地把一堂课分两段,前段学公式,后段学计算。由于计算的内容仅限于求周长,学生不是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对圆周率的理解也是十分肤浅,对其中的思想教育更是强加硬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设计把计算部分的内容移至下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并会用式子表示,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了解圆周率的历史,体会它的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动手操作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学生拿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认识圆的周长(绕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动手把圆的周长化曲为直(如图),并初步感知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联? 二、认识正方形和内切圆、圆和内接正六边形的关系,猜测圆周率的值。

十秒速记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

十秒速记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 商店要死要活就要遛 3.1415926 我傻我吧就去救 5358979 傻儿傻爸死脑儿 3238462 老师算算不傻啊 6433832 吃酒! 79 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历史 圆周率(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约公元前2世纪)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也认为圆周率是常数。 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德,他在《圆的度量》(公元前3世纪)中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确定圆周长的上下界,从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计算到正96边形,得到(3+(10/71))<π<(3+(1/7)),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几何方法(亦称古典方法,或阿基米德方法),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π值。 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他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出π≈根号10(约为3.14)。 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早了1000年。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著作中,欧洲不知道是祖冲之先知道密率的,将密率错误的称之为安托尼斯率。 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 德国数学家柯伦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后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称为鲁道夫数。

圆周率的计算历程及意义

圆周率π的计算历程及意义 李毫伟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080412047 指导老师:王众杰 摘要: 圆周率π这个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π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仅凭这一点,求出它的尽量准确的近似值,就是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了.几千年来作为数学家们的奋斗目标,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回顾历史,人类对π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数学和计算技术发展情形的一个侧面.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地区或时代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 圆周率; 几何法; 分析法; 程序 1、实验时期 通过实验对π值进行估算,这是计算π的第一个阶段.这种对π值的估算基本上都是以观察或实验为根据,是基于对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际测量而得出来 π=这个数据,最早见于有文字记载的基督教《圣经》的.在古代,实际上长期使用3 中的章节,其上取圆周率π为3.这一段描述的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950年前后.其他如巴比伦、印度、中国等也长期使用3这个粗略而简单实用的数值.在我国刘徽之前“圆径一而周三”曾广泛流传.我国第一部《周髀算经》中,就记载有“圆周三径一”这一结论.在我国,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叫做:“周三径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说,直径为1的圆,周长大约是3,边长为5的正方形,对角线之长约为7,这正反应了人们早期对π和2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东汉时期,官方还明文规定圆周率取3为计算圆的面积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古率. 早期的人们还使用了其它的粗糙方法.如古埃及、古希腊人曾用谷粒摆在圆形上,以数粒数与方形对比的方法取得数值.或用匀重木板锯成圆形和方形以秤量对比取值……由此,得到圆周率π的稍好些的值.如古埃及人应用了约四千年的()≈2984 3.1605.在印度,公元前六世纪,曾取π≈10≈3.162.在我国东、西汉之

圆的认识与圆周率-答案

- - 圆的认识与圆周率答案 典题探究 例1.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判断对错) 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说法错误,前提是:在同圆或等圆中;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特征,应明确: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例2.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3.14倍×.(判断对错) 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2πr”可知:圆的周长÷r=2π;可知: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圆的半径、圆周率和圆的周长三者之间的关系. 例3.直径就是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判断对错,并改正) 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直径的定义可知,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解答:解:直径就是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直径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例4.在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那么半径的条数就是直径条数的2倍.错误. 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由直径和半径的含义: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可知: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从定义上看: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 所以,半径的条数就是直径条数的2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在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的数量,都有无数条. - zj.

数学实验:怎样计算圆周率

怎样计算 姓名: 学号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4班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自己尝试利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的近似值,并学会计算的近似值的方法。 实验环境:Mathematica软件 实验基本理论和方法: 方法一:数值积分法(单位圆的面积是,只要计算出单位圆的面积也就计算出了的值) 其具体内容是:以单位圆的圆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单位圆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G是一个扇形, 由曲线()及坐标轴围成,它的面积是,算出了S的近似值,它的4倍就是的近似值。而怎样计算扇形G的面积S的近似值呢?如图

图一 扇形G中,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将x轴上的区间[0,1](也就是扇形在x轴上的半径)分成n等份(n=20),相应的将扇形G分成n个同样宽度1/n的部分()。每部分是一个曲边梯形:它的左方、右方的边界是相互平行的直线段,类似于梯形的两底;上方边界是一段曲线,因此称为曲边梯形。如果n很大,每个曲边梯形的上边界可以近似的看成直线段,从而将近似的看成一个梯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梯形的高(也就是它的宽度)h=1/n,两条底边的长分别是和,于是这个梯形面积可以作为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所有这些梯形面积的和T就可以作为扇形面积S的近似值: n越大,计算出来的梯形面积之和T就越接近扇形面积S,而4T就越接近的准确值。 方法二:泰勒级数法 其具体内容是:利用反正切函数的泰勒级数 计算。 方法三:蒙特卡罗法

其具体内容是:单位正方形的面积=1,只要能够求出扇形G 的面积S在正方形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就能立即得到S,从而得到的值。而求扇形面积在正方形面积中所占的比例k的值,方法是在正方形中随机地投入很多点,使所投的每个点落在正方形中每一个位置的机会均等,看其中有多少个点落在扇形内。将落在扇形内的点的个数m与所投的点的总数n的比可以作为k的近似值。能够产生在区间[0,1]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在Mathematica中语句是 Random[ ] 产生两个这样的随机数x,y,则以(x,y)为坐标的点就是单位正方形内的一点P,它落在正方形内每一个位置的机会均等。P落在扇形内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样利用随机数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蒙特卡罗法。 实验内容、步骤及其结果分析: 问题1:在方法一中,取n=1000,通过计算图一中扇形面积计算的的近似值。 分析:图一中的扇形面积S实际上就是定积分。 与有关的定积分很多,比如的定积分

历史上一些圆周率计算方法

历史上一些圆周率计算方法 从古至今,计算圆周率一直挑战着人类的探索能力极限,人们为此提出了效率越来越高的计算方法。可是,你知道多少圆周率的另类计算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历史上出现的几个最奇怪的圆周率计算法。 功亏一篑的人肉计算记录 电脑计算圆周率屡破记录,但新时代对机器的信任和依赖使得人们已经主动放弃了自己手动演算的能力。为了打破手算圆周率的记录,让人们重新拾回对自己演算能力的信心,澳大利亚一个 16 岁的小伙子决定人肉计算圆周率的前 100 位。他挑选了圆周率的一个广义连分数公式,准备了 2000 张草稿纸,并精心地规划了一番。从此开始,他总是把这厚厚的一叠草稿纸带在身边。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他都端坐在草稿纸面前,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笔。他很快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无视上下课铃声,雷打不动地做着枯燥的加法和除法。 2 年后的某堂历史课上,就在他书写最后一个除法竖式时,悲剧发生了:新来的代课老师发现他有小动作,点名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当他无视老师继续埋头苦算时,不明真相的代课老师一怒之下抢过草稿纸,并撕成了无数碎片。 最辗转的计算方法 在一本统计学读物中,为了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作者统计出了自家厕所的卷筒纸平均每多少天换一次,乘以平均每天的大便次数,乘以平均每次大便需要扯下来的卫生纸张数,乘以每一截卫生纸的长度,乘以把一长截卫生纸对折 10 次的厚度,除以 1024 ,除以自动切割机从卷筒纸最外层切到最里层(厚度为 R-r )的时间,除以切完整个卷筒纸(剩余的 R+r )还需要的时间,除以切割机移动的速度,得出了圆周率近似值。 作者顺便指出,若读者愿意,还可以在末尾乘以平均每个男人拥有的 jj 根数。 用生命换来的圆周率 这个多少有些标题党了,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这个 3.14 真的是由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 2003 年,美国纽约警方搜集了 30 年来发生在斑马线上的车祸,从里面抽取了所有身高在 5 英尺 6 英寸到 8 英寸之间(大概从 1.68 米到 1.73 米)的遇难行人,统计了他们的尸体与斑马线相交的概率,并应用Buffon 投针实验理论得到了圆周率的近似值。纽约警方还专门发表了文章,称由此他们得出,行人被撞事故是完全随机的,一切都是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的。文章末尾请求出行人看开一些,生命在规律面前弱不禁风,该发生的总会发生。 凶案现场也有圆周率

PI点认识与总结

PI点的认识与总结 目前我公司产品64路及以上高路数产品均出现PI点较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产品质量,就目前我所了解的PI点问题做如下总结: 一,PI点表现 在目检台上观察,主要表现为PI污点,小的污点表现为白色亮点,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而一般比较大的(我们所说的污点)在目检台上亦清晰可见,可以看到玻璃里面有黑色的污物。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PI点一般是指在点亮状态下,在负图背光下清晰可见的白点,亮点,大小一般为零点几个毫米。形状不具规则性,可成单独点状,亦可成群状分布。而一般要考察其原因需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具体表现而定。就目前我所接触到的PI点,到显微镜下观察,均为污点引起的PI点表现。 二,PI点成因 1,前工序污点或HC,PI印刷不良引起 A:HC(PI)预清洗 黄房经过2次清洗的玻璃,在经过HC预清洗时若没有将表面的污物清洗干净,而留在玻璃表面,在印刷HC时,必定影响HC的印刷性能,引起印刷不良,同时污点被AT-902覆盖,最终表现为PI点。 B:HC(PI)房 在印刷HC(PI)时,若本身HC(PI)印版或者印刷机本身(如钢轮),未清洗干净,有赃物残留,最终转移到产品玻璃表面,同时引起印刷效果不良;或者本身HC(PI)印版凸粒有所欠缺,导致局部区域印刷不良,如有点状的不均,表现为印刷后HC(PI)表面有点状缺陷,最终表现为PI点。再次若PI印刷机涂胶轮老化掉粉,污点留在HC(PI)表面,也会造成PI点 环境因素:HC(PI)房,若环境太差,在印刷,或者存放过程中有污物掉到其表面,可造成较严重PI点。 同时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所造成,如在员工操作过程中,例如取放玻璃,搬动玻璃时,玻璃与玻璃有所碰撞,如有将HC(PI)表面刮花,导致光在该区域通过率有所变化,或者导致该区域液晶排列异常(PI),最终也表现为PI点。 C:HC(PI)预烘 无论是使用IR炉,亦或是普通固化烘炉,在HC(PI)固化过程中,如果烘炉本身不够清洁,如炉的四壁,烘炉中的颗粒掉到HC(PI)表面,在此过程中则造成PI污点。再者在烘炉固化的过程中,如果风的来源本身就不是很干净,则势必会污染HC(PI)表面,而无

圆锥体计算方法

圆锥体计算方法 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高×1/3(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三分之一)=1/3πr2h 圆柱体的表面积=高×底面周长+底面积×2 即S圆柱体=(π×d×h)+(π×r2×2) 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πr2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 V=1/3Sh(V=1/3SH) S是底面积,h是高,r是底面半径。 圆锥的表面积 一个圆锥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S=πl2×(n/360)+πr2或(α*l^2)/2+πr2(此α为角度制)或πr(l+r)(L表示圆锥的母线) 圆锥的计算公式 圆锥的侧面积=母线的平方×π×360百分之扇形的度数 圆锥的侧面积=1/2×母线长×底面周长 圆锥的侧面积=π×底面圆的半径×母线 圆锥的侧面积=高的平方*3.14*百分之扇形的度数 圆锥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S=πr2+πrl (注l=母线)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或1/3πr2h 圆锥的母线: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周之间的距离。 圆锥的其它概念 圆锥的高: 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锥的侧面积: 将圆锥的侧面积不成曲线的展开,是一个扇形 圆锥的母线: 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周之间的距离。一般用字母L表示。 知识总结: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要知道了锥度的计算公式,你的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 公式是C=(D-d)/L C表示锥度比D 表示大端直径d表示小端直径L表示锥的长度①已知锥度比C,小头直径d,总长L,则

大头直径D=C*L+d ②已知大头直径D,锥度比C,总长L,则小头直径d=D-C*L ③已知大头直径D,小头直径d,锥度比C,则总长L=(D-d)/C ④已知大头直径D,小头直径d,总长L,则锥度比C=(D-d)/L 各种管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1、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2、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3、圆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4、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5、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6、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 7、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 8、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9、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10、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11、钢板:每㎡重量=7.85×厚度 12、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3、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4、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5、有色金属密度: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 16、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密度×厚度 17、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 18、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19、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20、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圆周率的故事

圆周率的故事 标签: 圆周率 圆,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曲线,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曲线。还在遥远的古代,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清晨的露珠,以及动物的眼睛,水面的波纹,都给人以圆的启示。现代,从滚动的车轮到日常用品,从旋转的机器到航天飞船,到处都有圆的身影。人们的生活与圆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圆,以它无比美丽的身影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圆满、团圆,这些美妙的词语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和幸福的憧憬! 圆周率是圆的灵魂,是圆的化身,可是这位仙子,却迟迟不肯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人们对圆周率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许多数学家为此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现在,就让我们穿过时间隧道,与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作一次亲密接触吧!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从实践中认识到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所以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在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里就有了“周三径一”的记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圆周率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西汉末年,数学家刘歆提出把圆周率定为3.1547。到了东汉,张衡——就是那位发明候风地动仪的天文学家,建议把圆周率定为3.1622。但是,这两种建议都因为缺乏科学依据而很少有人采用。一直到了公元263年,三国时期魏国的刘徽创立了割圆术,才使圆周率的计算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什么是割圆术呢?原来,刘徽在整理我国古老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时发现,所谓的“周三径一”,实质上是把圆的内接正6边形的周长作为圆的周长的结果。于是他想到:如果用圆的内接正12边形、24边形、48边形、96边形……的周长作为圆的周长,岂不是更加精确。这就是割圆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但是,因为计算过程随着边数的增加越来越复杂,限于当时的条件,刘徽只计算到圆的内接正96边形,使圆周率精确到两位小数,得到3.14。后来,刘徽又算到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使圆周率精确到四位小数,得到3.1416。还记得,我们那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圆周率用的就是这个值。 又过了大约200年,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我国出了一位大数学家,也是天文历算学家祖冲之。祖冲之于公元429年4月20日出生于范阳郡遒县(现在的河北省涞水县)。他小时候没上过什么学,也没得到过什么名师指点,但是他自学非常刻苦,尤其是对天文、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广泛搜集认真阅读了前人有关天文、数学的许多著作,却从来不盲目接受,总要亲自进行测量和推算。公元460年,他采用刘徽的割圆术,一直算到圆的内接12288边形,推算出圆周率应该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同时,他还提出用两个分数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一个是22/7,叫“疏率” ,约等于3.142857;另一个是355/113,叫“密率”,约等于3.1415929。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开创了一项世界纪录,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国际上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数学家,把3.1415926称为“祖率”,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圆周率计算公式

圆周率计算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2 π= 22 π= 32 π= 42 π= 52 π= 62 π= 72 π= 82 π= 92 π= 102 π=314 112 π= 122 π= 132 π= 142 π= 152 π= 162 π= 172 π= 182 π= 192 π= 202 π=1256 212 π= 222 π= 232 π= 242 π= 252 π= 262 π= 272 π= 282 π= 292 π= 302 π=2826 312 π= 322 π= 332 π= 342 π= 352 π= 362 π= 372 π= 382 π= 392 π= 402 π=5024 412 π= 422 π= 432 π= 442 π=

452 π= 462 π= 472 π= 482 π= 492 π= 502 π=7850 512 π= 522 π= 532 π= 542 π= 552 π= 562 π= 572 π= 582 π= 592 π= 602 π=11304 612 π= 622 π= 632 π= 642 π= 652 π= 662 π= 672 π= 682 π= 692 π= 702 π=15386 712 π= 722 π= 732 π= 742 π= 752 π= 762 π= 772 π= 782 π= 792 π= 802 π= 812 π= 822 π= 832 π= 842 π= 852 π= 862 π= 872 π= 882 π=

有关于π的奇妙数学知识

有关于π的奇妙数学知识 ——数学系数学生丙寅 读初中时,数学是不是经常让人头疼?那时候学会一首“古诗”,至今没忘: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而乐(626)。现在,圆周率π小数点后你还能记得几位? π最早发源于希腊词汇περιφρεια(peripheria),即边缘,边界之意。尽管四大古文明中早有它的身影,π真正作为一个通用常数被定义仍然要回溯到17世纪。可确证的史料中,π第一次出现是在威廉奥特瑞德1631年的著作《数学之钥》里。紧接着,威廉琼斯在他编写的数学教材《新数学导论》(1706年)中同样提到了这个常数。1748年,数学家欧拉通过在他的著作《无穷小分析引论》中定义并使用π,才真正将它带进了数学界的认识中。可能是因为定义简单以及在数学公式中随处可见,π在流行文化中的出现频率及地位远远高于其他数学常数。 π是无理数,无法用分数表示。但它有许多种近似。最常见的是十进位的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5…,以及用分数表示的22/7、333/106、355/113、52163/16604...。在60进制的系统中,π还可以被表示成3+8/60+30/60^2+...。莱布尼茨则用数列求和的方法表示圆周率: π/4=1-1/3+2/5–1/7+1/9–1/11+… 苏格兰数学家詹姆斯·格雷果里将这个近似表示成另一种形式,即我们熟知的,arctan的泰勒级数展开。 除了这些本身的数学特征外,π在很多实际问题中,也经常出现。 1、π决定了曲流河的蜿蜒程度 一条平原上的河流,它的曲折程度——也就是河道的总长度除以源头到入海口的直线距离——随着时间推移会趋向于π。这是π在现实中最惊人的应用之一。1996年数学家Hans-Henrik Stolum在《科学》上发表论文证明了这一点。现实中没有那么理想的河流,平原河的这个数值更可能比π稍微低一点儿。不过这也没那么神秘,想象一下一条由许多圆弧交替拼接组成的河流,就能直觉上理解为何这个数值是π了。 2、π里包含了所有可能的数字组合吗?答案是“不知道,大概吧” 这个观点至今还没有被证明。因为π是无理数,所以有可能包含了所有的数字组合。但不是任何无理数都会包含所有可能的数字组合,举个简单的例子:0.909009000900009.......一直这样下去,这个数也是无理数,但它只有9和0的数字组合。

圆周率计算公式

12π=3.14 22π=12.56 32π=28.26 42π=50.24 52π=78.5 62π=113.04 72π=153.86 82π=200.96 92π=254.34 102π=314 112π=379.94 122π=452.16 132π=530.66 142π=615.44 152π=706.5 162π=803.84 172π=907.46 182π=1017.36 192π=1133.54 202π=1256 212π=1384.74 222π=1519.76 232π=1661.06 242π=1808.64 252π=1962.5 262π=2122.64 272π=2289.06 282π=2416.76 292π=2640.74 302π=2826 312π=3017.54 322π=3215.36 332π=3419.46 342π=3629.84 352π=3846.5 362π=4069.44 372π=4298.66 382π=4534.16 392π=4775.94 402π=5024 412π=5278.34 422π=5538.96

432π=5805.86 442π=6079.04 452π=6358.5 462π=6644.24 472π=6936.26 482π=7234.56 492π=7593.14 502π=7850 512π=8167.14 522π=8490.56 532π=8820.26 542π=9456.24 552π=9498.5 562π=9847.04 572π=10201.86 582π=10562.96 592π=10930.34 602π=11304 612π=11683.94 622π=12070.16 632π=12462.66 642π=12861.44 652π=13266.5 662π=13677.84 672π=14095.46 682π=14519.36 692π=14949.54 702π=15386 712π=15828.74 722π=16277.76 732π=16733.06 742π=17194.64 752π=17662.5 762π=18136.64 772π=18617.06 782π=19103.76 792π=19596.74 802π=200.96 812π=20601.54 822π=21113.36 832π=21631.46 842π=22155.84 852π=22686.5 862π=23223.44

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

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古人计算圆周率,一般是用割圆法。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Archimedes用正96边形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的精度;刘徽用正3072边形得到5位精度;Ludolph Van Ceulen 用正262边形得到了35位精度。这种基于几何的算法计算量大,速度慢,吃力不讨好。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家们在进行数学研究时有意无意地发现了许多计算圆周率的公式。 1、 Machin公式 这个公式由英国天文学教授John Machin于1706年发现。他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100位的圆周率。Machin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4位的十进制精度。因为它的计算过程中被乘数和被除数都不大于长整数,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用马青公式计算Pi至小数点后100位程序 program Pi_Value; {$APPTYPE CONSOLE} //将Pi计算精确小数点后100位 //Machin公式

//Pi=16arctan(1/5)-4arctan(1/239) uses SysUtils; const N=100; S=2*N+50; aNum=5; bNum=239; type Num=array [1..S] of byte; //初始化数组 procedure AZero(var arr:Num); var i:smallint; begin for i:=1 to S do arr:=0; end; //除法 procedure Division(var arr:Num;const b:smallint); var c,y,i:smallint; begin c:=0; for i:=1 to S do begin y:=arr+c*10; c:=y mod b; arr:=y div b; end; end; //加法 procedure Addition(var arr:Num;const b:Num); var i,y,c:smallint; begin c:=0; for i:=S downto 1 d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