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海经山经分布图1

山海经山经分布图1

山海经山经分布图1
山海经山经分布图1

山海经经典语录

山海经经典语录 导读:1、赤羽公子,你带着茉儿和芙儿赶快离开桃花坳。《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2、茉儿不就是由西向东,顺流而下的江流儿吗?《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3、只要赤羽哥愿意跟我在一起,芙儿便不再去东灵。《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4、传说玄女,可以唤醒四大神兽,得玄女者可得天下。《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5、你的心是最大的武器,找到七个守护的星宿。《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6、你知道唤醒青龙之后的后果吗?《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7、你看到这金盆里的水,这灾祸乃是因水而起啊。《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8、现身的不光有玄女,更有煞星。《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9、召唤朱雀,唤醒朱雀,只有朱雀的火焰才能烧尽滕蔓。《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0、我们召唤朱雀,是为了保护九黎的百姓。《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1、我真的是朱雀玄女吗?我要怎么样才能救我的族人呢?《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2、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我,就意味着灾难。《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3、当玄女,可是桃花坳姑娘一生最大的荣耀。《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4、保护朱雀玄女,召唤朱雀神兽,就是我们的责任。《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5、你这个灾星,你换我桃花坳,你还我爹娘。《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6、你怎么可能是灾星呢,我会保护你的。《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7、混沌兽,不该对村民们下手,一定是有人暗中操纵。《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8、当一只自由自在的麻雀不好,那只凤凰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当。《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19、唤醒朱雀,只有朱雀的火焰才能烧尽藤蔓,你的心是最强大武器。《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20、整个九黎,现在也只有你一个人有这个能力,去寻找朱雀玄女。《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21、玄女号令四方,拥有至高的权位,至高的荣耀,世人追求力量的野心是不会改变的。《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22、我来自桃花坳,我是一个江流儿,是桃花坳的族长老爹把我捡回家抚养长大的。《山海经之赤影传说》

山海经其实是世界地图

山海经其实是世界地图 《大荒西经》中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也类似狮身人面像?)。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海当时为地中海,西海之南,也就是在地中海南方。流沙当指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海的古音),流沙之滨,在撒哈拉大沙漠边沿。 赤水为红海,上古时旁有国家名阿卡德(阿卡德,就是红的意思)。 黑水指青尼罗河。 弱水之渊,指东非大裂谷河湖海环绕,其四面有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红海,印度洋。 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山。 从地理位置看只有位于非洲的肯尼亚以及埃塞额比亚一带符合条件,昆读音就是肯,仑指land也就是陆地,和尼亚同意。 西王母即西方称的示巴女王,西王母拜见过西巡的穆天子(即周穆王),而示巴女王也去觐见过所罗门,指的就是同一个事。近代埃塞额比亚最后的皇帝还自称是所罗门与示巴女王的血脉。 东非为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是应该有它一定的道理的。 ...... 《海内经》:"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白马即现在的巴 尔干半岛,鲧的封地就在巴尔干的夏(希腊)。 希腊南方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的克里特即为启的古代读音,岛上的米诺斯文 明的米诺斯即是禹的古音。 伏羲氏时,埃及为居南的南岳赫胥(埃及的古音)所有," 赫胥居南" ," 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 ,就是共工据有上埃及。后祝融氏族迁往埃及,获得共工之位,占据整个埃及。原共工之臣相柳臣服于新的共工,就保有下埃及。所以上埃及为鹰图腾,下埃及为蛇图腾。 ...... 狮身人面像一提起埃及,大家都会想到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狮身人面像究竟是谁的造像呢? ...... “台(共工之台)之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这就是狮身人面像,似乎更应该叫做蛇身人面像才对。古埃及人似乎更喜欢蛇一些。下埃及的图腾就是蛇。蛇身,人面,披发,在共工之台侧,应为共工之造像。 上古留下的伏羲女娲图都为蛇身人面,看来上古人类更喜欢用这样来描绘部落的首领。 狮身人面像在西方又称“司芬克斯”,而上古时,共工氏族的社会分工就有“司分”之职。 ..... 郭沫若先生曾经考证巴比伦的古十二岁名即中国古代的黄道周天之十二宫,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山海经经典图片全集

本北方食人之兽,状如犬,传为海中神兽,状如马而有鳞,口中喷火,骘猛异常,食龙脑。其说多见于宋以后。

【原文】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原文】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或

【原文】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原文】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6【异兽】肥遗(鸟) 【原文】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雄性的鹌鹑好斗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学而思书目完整版

学而思书目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N O.1?《希腊神话故事》 作者:[德]古斯塔夫?施瓦布着;项红译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NO.2?《图解山海经》 作者:徐客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图解山海经》搜集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珍贵古版《山海经》插图,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最奇幻、最瑰丽的想象之作。 既是生动的图画,又是有趣的知识。首次将原文、译文、注释三者呈现于同一版面,4830种神兽、2665种奇木、132个国度尽收眼底。 NO.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作者:赵霞 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表现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神奇绚烂的神话世界。 书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对生词做了注释,同时还插入多幅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使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NO.1?《365夜知识童话》 作者:孙博文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年级:1-3年级 推荐理由: 《365夜知识童话》采用童话的形式,用生动的情节和优美的文字讲解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 既是生动的童话故事,又是有趣的知识。每一个故事都围绕一个知识点,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愉悦中掌握枯燥的科普知识。 NO.2?《奇妙的数王国》 作者:李毓佩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4年级 推荐理由:

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读起来轻松有趣。让读者在愉悦轻松中接触数学,深受广大小朋友们的喜爱。 读完这本书,小朋友们会发现,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学竟然变得如此有趣,你会爱上数学。这本书常常会逗得你哈哈大笑,让你轻松掌握很多数学知识

山海经与现代世界地理的惊人吻合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优秀的文化典籍,但由于它所记载事物的广博性与儒家不同,因此一直被视为荒诞不经的怪书,实际上《山海经》是一部记录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这本书里所包含的密码是你绝对无法想象的,当年西周发生内乱,一个王子-朝带着大批的周市典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藏书)投奔楚国,但是由于楚国也内乱,王子朝一行没有到达楚国,而是神秘的消失了,这批典籍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现在我们有理由推测这批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的典籍是被王子朝藏起来了。 而这批图书恰恰可以证明中国的历史绝对不只是区区五千年,而是有着更加灿烂更加文明的悠久历史。 篡位后的周敬王向王子朝追索周室典籍,而王子朝以死拒绝交出典籍。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与此同时,老子(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官长)可能因参与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被迫辞职,大约此后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王子朝死后那些流落江湖的远图书馆巫师和学者正是根据这批上古典籍编写出了旷世奇书《山海经》。编写《山海经》这样的大部头著作,需要编写者有着充裕的时间、充足的财力,并且没有或少有世俗杂务的干扰;显然,这样的条件乃王子朝一行的后裔所充分具有的,而这种工作也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乐趣。,《山海经》极为谨

慎地回避任何与现实有特定关系的事件,当亦有其苦心。即作者或编写者出于某种现实的考虑而竭力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有点象寻山隐修会,呵呵。 <<山海经-大荒东经>>称:''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蹲其上,张其两耳。’’这个记载很容易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有六座日月所出之山,山上有门状结构物,用以观测日月的升落,从而判断季节时辰,你有联想起什么呢? 大禹治水过程中,曾经建有众帝之台,它们是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共工台,这些台现在哪里?山海经记载的台的守护神陆吾是人面虎身的怪物,在<<海内西经>>里又被称作开明兽,它的身躯体大类虎,它站立在昆仑之上,注视着东方,这些台的主人为什么要向往东方呢,为什么黑人古代又被称为昆仑奴呢? 楼兰古国消失在荒漠之中,我们知道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考古证据。和氏璧在战国群雄的硝烟中失踪,我们不怀疑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典籍记载,但是山海经所言渤海之东(今日太平洋)有五座仙山,即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山上有众多仙人居住,由于天灾人祸,岱舆、员峤二山(实为海岛)沉没海中,无数居民逃往它处,还有的人从才在水中居住,这个古老的故事长期被人们视为神话,因为没有证据了,可是最近西方学者证实了大西洲、太平洲的曾经存在,也许海底真的住着麦克,哈里斯:) 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山海经要分海内篇和海外篇,直到我看到一篇报道美国地理考古女学者的文章,转载: “美国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试着进行按经考察,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她要像中国古代的旅行者一样,用双脚去丈量勘测那些山脉。她的方法是:《山海经》中的中国古人让你向东,你就向东,让你走三百里,你就走三百里,看看会发现什么。 经过几次失败,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胜利了。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 真是令人惊讶:一个美国人,研究了中国学者都难以读通的《山海经》,并且据此实地勘察,发现了中国古人早已到达美洲! 美国女学者默茨博士研读了《山海经》,并亲自踏勘美洲的山水河流之后,由衷的赞叹: 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中国上古神兽妖怪图鉴(转)

中国上古神兽妖怪图鉴[一] 朱雀 朱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上古四大神兽之一。

它是一种红色的类似于鸟的生物,与凤凰状如锦鸡,五彩羽毛不同,其身覆火焰,终日不熄。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南方的神兽,代表的颜色是红色,代表的季节是夏季。 很多人认为朱雀就是凤凰,但其实两者并不完全一样的。凤凰是代表祥瑞的鸟类,而朱雀是专指代表南方的神兽鸟种,严格上朱雀是只是限于“属火的凤凰”,也就是凤凰的亚种。

玄武 玄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北方的灵兽,形象是黑色的龟与蛇(或龟蛇),代表的季节是冬季。道教中后将玄武人格化为玄武神(又称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加以崇拜。宋、元对玄武神皆崇奉之。明时在武当山大兴土木,祭奉 玄武神。

青龙 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东方的灵兽,为青色的龙,代表的季节是春季。有一些闽西客家人认为,青龙可以保护坟墓风水、地脉,称之为“龙神”。 在扫墓时,也会一并祭拜。

白虎 白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形象是一只白色的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汉朝人把虎当作是百兽之王的象征。相传当一只虎满五百岁时他的毛色会变成白色的,所以白虎就成了一种神物的代表。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因为白色代表西方,所以白 虎为守护西方之神祇。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 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一篇文章让你读懂《山海经》

一篇文章让你读懂《山海经》 【本文插图,除特别说明外,均由知名画家黄箫老师提供,特此感谢!】有很多喜欢怪物的朋友经常问我:道长你干嘛不聊聊《山海经》?我其实很喜欢《山海经》,但只限于通读过几遍,深入研究做不到。而且《山海经》看似几万字,比《西游记》少得多,其实这里面的道道比《西游记》复杂得多得多,要真聊起来,少不得又要开一百讲。然而绝大多数内容,因为涉及到上古文献,会非常枯燥乏味。除非有经济上的支持,或者改写成小说,如果只追求阅读量,贫道是不会聊《山海经》的。所以只能从浮皮表面聊一聊。一、《山海经》是个混合体在聊《山海经》之前,有必要列几个常见的问题,比如:《山海经》写的山和海,是不是真的?《山海经》写的是中国大陆吗?《山海经》写的是日本吗?《山海经》写的是美洲吗?……其实,只要您看过贫道《西游记》的解读就会有一个认识:一部古书,往往并不是一个一次成型的整体,由一个作家花个一年半载写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发展,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来源,叠加而成的。而《山海经》正是如此。它不是一个人一次写成的(这是上古文献的共同规律)。所以,里面的东西,也是真实和想象共存,是真假参半的。所以,不能笼统的问《山海经》到底靠不靠谱,只能这样回答:1)《山经》和《海经》原来很可能

是分开的。只是汉代以后才合起来叫《山海经》。2)总的来说,越是靠中原地区的,记载就越靠谱;越是靠外围的,记载就越瞎编乱造。第一个答案告诉我们:《山海经》从开始并不是一个统一体。甚至《山经》和《海经》就是两拨人写的,世界观都不太一样,写的完全是两回事。就像麻辣锅底和清汤锅底既可以分开上,也可以合起来叫“鸳鸯锅底”;相声《文章会》和《大保镖》可以分开说,也可以合起来说一个《文武双全》。但麻辣锅和清汤锅,并不存在谁包容谁的关系。基于这个道理,想给《山海经》整体画一幅地图,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无论古今中外,人们有一个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离自己越近的越熟悉,认识越贴近真实;离自己越远的越模糊,越掺杂着想象。现在有个时尚名词,叫“异域想象”。我的老家是河北,小时候还没有高铁,火车飞机也没那么发达,所以不要说对外国,就是对黑龙江、四川、新疆甚至近在咫尺的北京、河南都充满了“异域想象”。我10岁时,心目中的黑龙江到处出没着东北虎,四川到处能看见大熊猫,所有的新疆人每顿饭都是烤羊肉串就葡萄干。所有的北京人民都是正义感爆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而河南是一片汪洋——天知道我怎么会有的这个印象,好像我小时候河南闹过几次水灾。即便是今天,我身边一些不太出门的人,“异域想象”也是空前的发达,比如认为陕西人不管是汉中人、西安人还是延安人,一定是

《山海经》图像亡佚考

中国美术报/2018年/1月/1日/第017版 学术月刊 《山海经》图像亡佚考 山西博物院研究员渠传福 【编者按】2017年11月29日,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拉开帷幕,展览遴选了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时期的12组89件墓葬壁画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壁画艺术原作特别展览。展览在开展前数月,就吸引了大批关注者。包括围绕特展组织的系列讲座,在开放预约一小时后,即已场场爆满。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和其所隐藏的历史文化内容,本刊特邀考古专家、山西博物院研究员渠传福就九原岗《升天图》与《山海经》的秘密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国宝秘密的大门。 《山海经》研究作为一个文化热点课题,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期。众所周知,《山海经》有图有文,互为表里。历代注家和研究者对《山海经》古图的推测,大致可归纳为禹鼎说、地图说、壁画说和巫图说四种。有学者指出:“《山海经图》再现了中华民族童年的梦。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梦,是人类走出混沌的第一声呐喊,是人类从自然走向文明所采摘的第一批果实。神话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更有人将其称为中华文化的“密码”。 历代学者的研究汗牛充栋,公认了一个令人悲哀的结论:到两晋后,郭璞和陶渊明所见的《山海经》古图已经全部亡佚。 其实未必,《山海经图》余绪尚存:郭璞之后200年,南朝梁张僧繇于6世纪初曾绘制《山海经图》十卷;唐初,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中记录有《畏兽图》,应与《山海经图》有关;到唐末,《山海经图》和《大荒经图》已被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视为“古之秘画珍图”了。宋咸平二年(999)舒雅据张僧繇之残本重绘《山海经图》十卷。到南宋姚宽(1105—1162)《西溪丛语》说:“《山海经(图)》《大荒经(图)》,……此书今亡矣。”至此,《山海经》古图亡佚终于盖棺论定。 考据学派兴起,贡献丰富,唯于《山海经图》考证,虽着力不少,但多属闭门造车。目前所见明清时代的多种《山海经图》版本,以及日本学者的山海经《怪奇鸟兽图卷》大行其道,即其流风余韵。当代《山海经》学界许多人在此基础上,继续经营。更有不少画家浓墨重彩,描绘出若干套《山海经》异兽图集,也算别开生面。 有鉴于此,《山海经》学界的领军人物,喊出了“寻找失去的另一半”的口号,决心另辟蹊径,重新审视考古学成果,“从保存至今的《山海经》同时代的帛画、漆画、铜器上的针刻画入手,探寻已经失落了的山海经古图的人文特色与风貌。”从源头上追寻《山海经》古图像,以期续接《山海经图》的传承,可敬可佩。 然而,他们可能囿于古代先贤的定论和思维定式,似乎忘记质疑《山海经图》“两晋亡佚论”是否无懈可击。如此一套极大地影响中国文化的巨著尤其是图像,可能在动乱年代受到重创乃至毁灭,但有可能干净彻底地无影无踪吗?南北朝考古出土的一些古图像是否与《山海经图》有关? 堪明中国社会对《山海经图》传承,同样是依据考古资料,如果说《山海经》学界是想从“亡佚前”追寻源头,本文则试图从“亡佚后”寻找其流变,想来应该可以殊途同归。九原岗《升天图》的出土,给了我们探讨这一课题的契机。 《山海经图》“两晋未亡论” 历代学者所谓《山海经图》于两晋亡佚的结论,应该指的是作为官私庋藏的“图书”(绢帛书、画)而言。而其他载体的《山海经》图像,譬如在殿宇壁画、墓葬壁画、砖石铭刻和各类艺

《山海经》中奇花异草整理

《山海经》奇花异草整理 1建木-----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 2.寻木---神木,长千里 《山海经·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拘缨是传说中的古代北国名。 3.扶桑树----华夏古老的创世神话中的经典图腾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君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4.柜格松---天下树木翘楚 《山海经》中记载,在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座山名叫方山,山上有棵青色大树,名叫柜格松,那也是太阳和月亮所出入的地方。也有说在昆仑山的玉门峰顶,有棵名叫柜格松的护山神木,高834仞,其松木迎风斜倚、俏立风雪,高盈百丈、摩天擦云,矗立天地之间,乃是天下树木翘楚,也是日月所出入之所。 5.文玉树-----传说中的五彩玉树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 6.玗琪树-----生长红色玉石的树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 7.不死树-----治疗筋骨疼痛、还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防腐剂,可以长 生不死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

8.圣木曼兑----服食它的果实可以使人圣明智慧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 9.栾木-----枝、叶、果都可以制成长生不死的仙药 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10.朱木----神话树名,也叫四味木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枝干,青叶,名曰朱木。 11.丹木-----可食用、能治好黄疸病、抵御火焰伤害 圶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山海经·西次三经》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山海经·西次四经》 12.枫木----可以招魂 蚩尤所弃其桎梏,化为枫木。《山海经》山海经的这段记载非常模糊,蚩尤究竟为谁所桎梏,没有记载;蚩尤弃其桎梏是怎么回事?是逃脱了,还是被杀了,也没有记载。 所幸,在《尔雅·翼》中有记载可以补充:“旧说云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上,掷其械于大荒之中,朱山之上,化为枫木之林,此貌夸父之杖化为邓林也”这里面就说的比较详细了,交代了是黄帝诛杀了蚩尤于黎山,然后将他的武器扔到了大荒之中,结果在朱山上他的武器化为一片枫木之林,作者推测这种说法与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的说法是类似的。 13.帝女桑----赤帝女成仙之桑树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里曰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馀,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 14.祝余---可以食用,有饱腹感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学而思推荐书目

NO.1 《希腊神话故事》 作者:[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著;项红译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NO.2 《图解山海经》 作者:徐客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图解山海经》搜集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珍贵古版《山海经》插图,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最奇幻、最瑰丽的想象之作。 既是生动的图画,又是有趣的知识。首次将原文、译文、注释三者呈现于同一版面,4830种神兽、2665种奇木、132个国度尽收眼底。 NO.3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作者:赵霞 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表现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神奇绚烂的神话世界。

书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对生词做了注释,同时还插入多幅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使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NO.1 《365夜知识童话》 作者:孙博文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年级:1-3年级 推荐理由: 《365夜知识童话》采用童话的形式,用生动的情节和优美的文字讲解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 既是生动的童话故事,又是有趣的知识。每一个故事都围绕一个知识点,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愉悦中掌握枯燥的科普知识。 NO.2 《奇妙的数王国》 作者:李毓佩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4年级 推荐理由: 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读起来轻松有趣。让读者在愉悦轻松中接触数学,深受广大小朋友们的喜爱。 读完这本书,小朋友们会发现,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学竟然变得如此有趣,你会爱上数学。这本书常常会逗得你哈哈大笑,让你轻松掌握很多数学知识

山海经与世界地图

山海经与世界地图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显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目前的学术界对于《山海经》所涉及的地理范围,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仅仅限于中国,一种认为包括了整个亚洲圈,而第三种看法更为大胆,认为覆盖了整个世界,《山海经》就是古代的世界地图。《山海经》古时称为《山海图》,从名称上来看,应有图,而今不存。很多人都认为《山海经》仅仅是一本神话书,因为里面所描述的一些东西在中国不存在。而实际上《山海经》很可能是一本世界地理书,上面标满了各方的地理,物产,历史演变以及风土人情氏族,书中的很多东西要在世界范围内找。这是一种很新颖的假设,虽然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撑它,但是也已经在考古学和语言学上找到了一些可以证明它的论据。 若干年来,历史书上都说,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于十一世纪首先发现了美洲,然而美国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根据经上所说《东山经》在中国大海之东日出之处,他在北美试着进行按经考察,经过几次失败,他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胜利了。他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此实地勘察,他发现了中国古人早已到达美洲。 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美洲,特别是在墨西哥发现了大量具有我国殷商时代至宋朝以后文化特征的文物和文化遗迹。据统计,其中已发现汉字59个,加上重复的汉字,共计已有140多个。从这些汉字的字体上看,从殷朝到宋朝,几乎都有。墨西哥的基奇霍夫教授说:“在欧洲人入侵以前,当地居民使用的所谓阿兹特克历法,便是中国人发明的。” 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虑,也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例证。在上古时,人类只有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相关的信息,一起来看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

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内容介绍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精选10个)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一): 【精卫填海】 女娃是炎帝最宠爱的小女儿,模样长得纤秀,性格却很倔强。姐妹们都喜欢打扮,惟独她酷爱体育,尤其水上运动,游泳划船,跳水冲浪,无一样不爱,无一样不精。某日清晨,风和日而,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女娃驾一叶扁舟,在碧波荡漾的东洋大海上遨游。海风微微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带着小舟往大洋深处漂去。 年轻单纯的女孩,哪明白世道险恶,仍陶醉在蓝色的温柔里。霎时间,平静的大海变脸了,微笑的太阳不见了,轻轻海风变得比刀刃还锐利,软软海浪变得比铁锤还刚硬。女娃凭着高超技艺,劈波斩浪,左避右挡,与大海周旋。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大海的浪涛越来越高,女娃的力气越来越弱。夜幕降临了,天地间一片黑暗,大概星星们闭上了眼睛,不忍目睹惨剧的发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旋涡吸入了深渊,喧嚣的涛声盖住了女孩求救的呼叫,她永远也不能回去见她慈祥的父亲了。 几天过后,一只小鸟在女娃沉溺的水域破浪而出,花头颅、白嘴壳、红脚爪,样貌有点儿像乌鸦,它的名字叫精卫,是女娃不屈的冤魂所化就。 精卫栖身于布满拓木林的发鸠山上,它天天从发鸠山衔了小石子,或者小树枝,展翅高飞,直至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不死鸟精卫回翔在波涛汹涌、洁瀚无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颗颗碎石、根根断枝,它不间断地叫着“精卫、精卫”,以激励自已的斗志,它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东海填平。 东海恼怒了,东海咆哮了,浪涛喧哗,白沫四溅:“你为什么要把我填平?你为什么恨我这么深?” 天空中传来精卫鸟仇恨的啼鸣:“因为你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因为你还将夺走千千万万的年轻的生命。” “算了吧,小鸟儿!你就是填一千年,一万年,也填不平我呀!”东海用轰隆隆的大笑声来掩饰自己的窘态。 “我要填的!我要填的!我要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地填下去,哪怕填到世界末日,宇宙终结。”不死乌精卫悲啸着,飞翔着,从发鸠山至东海,循环往复,衔石投石,永无休止。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已升华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子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鲁迅“用这期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鲁迅《期望》),无数志士为理想而在无望之中前仆后继,死不旋踵,他们都是精卫精神的继承者和体现者。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二): 【夸父追日】 太阳每一天东升西落,丝毫没有在意北方大荒中的成都载天之山上,有一个巨人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它。巨人用两条黄蛇作耳环,手里也把玩两条黄蛇,他是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 夸父身材高大,如山岳耸峙,却很天真,富于幻想,这两天,他在思考几个有关太阳的大问题:其一,太阳落入昧谷,黑夜便要降临;我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我要去追赶太阳,让他永驻天空。其二,太阳的圆脸上,沾染了不少黑斑;我期望太阳更明媚,更透亮,我要去追赶太阳,请他揩干净脸盘。其三,太阳在夏天喷吐了过多的光和热,到了冬天势必缺乏能量;我喜欢四季如春,不要酷暑也不要严寒,我要去追赶太阳,劝他平均分配热能。夸父想着想着,提起木杖,撒开两条长腿,就朝太阳追去。

关于《山海经》古代经典的观后感

关于《山海经》古代经典的观后感 关于《山海经》古代经典的观后感1 在暑假里,爸爸送给了我一个礼物《山海经》。看到了这个书名,顿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的景像又是山又是海的,勾起了我很浓厚的兴趣。 但是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我太震撼了。 《山海经》约成书于4000年前,它是一部先秦古籍。分为《山经》、《海经》两大类,共18卷。书中记载了古代的各种奇形怪状、拥有超人神通的奇灵怪兽500多个,内容包括了地理、神话、宗教等方面,也同时记载了许多具有神话传说性质的事情,在我看来称得上是一部神奇的百科全书。里面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现会发生天灾,还有的怪物名字就是自己的叫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其中还有两种奇异的动物让我难忘:一种是比翼鸟,每只鸟只长了一只翅膀,所以必须得两只鸟并在一起飞才能飞的起来。还有一种叫相柳,它长了九个头,可以同时吃九座山上的食物,凡是相柳到过的地方,都被掘成沼泽和溪谷。 在海经第六卷,海内西经记载了让我感觉十分神奇的树。珠树:传说只生长珍珠的树。文玉树:当然就像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生长五彩美玉的树。玗琪树:生长红色玉石的树。还有最神奇的不死树:就是一种长生不死的树,人服食了它长生不老。 总结最后我觉得《山海经》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知识的山、知识的海,它以丰富和奇特的内容,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称道、所叹服。所以要想学习和探索中国的历史在我看来不可不读《山海经》。 关于《山海经》古代经典的观后感2 第一次知道《山海经》这本书是在那年热播的《轩辕剑》里,里面的角色“书香”是“书妖”原型就是《山海经》这本古籍,当时看到就觉得很惊奇,书香什么都知道,后来上网查了《山海经》才知道这是一本这样神奇的书,后来,就一直想看,但一直没机会。又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这本书。 全书共分有四个部分,依次是《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和《大荒经》。《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文字晦涩难懂,记录一个事物往往只用两行字,却要你用很久的时间思考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的时候甚至五个字中三个都不认识。不过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明白了,《山海经》也就只是《山海经》,没有人可以证实它是否存在,一切都是荒谬的,这种神物本不应该存

学而思推荐书目

N O.1??《希腊神话故事》作者:[德]古斯塔夫?施瓦布着;项红译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NO.2??《图解山海经》 ?作者:徐客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图解山海经》搜集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珍贵古版《山海经》插图,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最奇幻、最瑰丽的想象之作。 ????既是生动的图画,又是有趣的知识。首次将原文、译文、注释三者呈现于同一版面,4830种神兽、2665种奇木、132个国度尽收眼底。 NO.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作者:赵霞 ????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5年级 ????推荐理由: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表现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神奇绚烂的神话世界。

????书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对生词做了注释,同时还插入多幅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使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NO.1??《365夜知识童话》 作者:孙博文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年级:1-3年级 ????推荐理由: ????《365夜知识童话》采用童话的形式,用生动的情节和优美的文字讲解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 ????既是生动的童话故事,又是有趣的知识。每一个故事都围绕一个知识点,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愉悦中掌握枯燥的科普知识。 NO.2??《奇妙的数王国》 ?作者:李毓佩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年级:3-4年级 ????推荐理由: ????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读起来轻松有趣。让读者在愉悦轻松中接触数学,深受广大小朋友们的喜爱。 ????读完这本书,小朋友们会发现,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学竟然变得如此有趣,你会爱上数学。这本书常常会逗得你哈哈大笑,让你轻松掌握很多数学知识

《山海经》的秘密

《山海经》的秘密 《山海经》是一本记载着奇诡怪物和神灵的古书,一本“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的荒诞之作。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非常懊恼,因为其中纷繁复杂的山水地理,使人如坠迷雾;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又极其向往,因为其中王母所居之玉山、黄帝所建之轩辕之丘,使人如临仙境。在成功地穿梭于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故纸堆后,《山海经》的神秘,于今,愈加的耐人寻味,引人发思! “五藏”与“五脏”之间的趣味解读,大陆地球位置与五脏人体的相吻合;按“河”索“山”,拨开山海经地理迷雾,谜一样的黄河,纷繁的昆仑!曾经沧海为桑田,“青海”一名亦源于此;传说中的“泛天之水”,浊浪滔天;“浊”与“濁”,“濁”与“蜀”,是巧合,还是必然?一张现代电子卫星地图,让我们不得不打破几千年的思维成规;也许,对于大自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一、地球的五脏 大陆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按照古代中国人的习惯,把世界地图倒过来看看。

北上南下的习惯颠倒过来了,是不是有点不太适应?调整过来认真瞧瞧,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没关系,完整的世界地图绘出以来,在笔者之前,都没一个人看出来。 恰好,中国有一本古书(说是书,其实就是一本小册子),叫《山海经》。其中的《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被称为“五藏山经”。 普遍的说法,“五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个“藏”应该是“五脏六腑”的“脏”。中国古代文字有“通假”一项,这“脏”与“藏”就是属于同音通假。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南极洲和人脑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结构也非常相同: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洲伸出往南美洲的半岛则是脑干。 接下来的就是五脏: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次大陆则为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大陆本部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脏在人体的位置相符合。 难道中国古人看地图的习惯是某一种暗示? 二、麻烦的黄河源与昆仑山 一直以来,人们都想从《山海经》里按图索骥地找出对应的山水来。可是,结果总是被这些云里雾里的山水搞得稀里糊涂,根本无法对上号。恰好,这些山上又生长或居住着人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奇形怪状的动植物或神灵。

山海经经典句子

山海经经典句子 1、天吴,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黄色,吐云雾,司水。 2、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3、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4、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5、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6、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7、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8、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囗,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9、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10、北海鲛人的歌声迷惑人心。蠃鱼的啼叫带来水灾。鵸鵌以鸟鸣编制噩梦。捂紧耳朵,别听异兽的呓语。 11、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

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12、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13、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天帝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主要生长茅草和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名叫谿边,将这种兽皮铺垫在身下,身体可以不受邪气的侵害。14、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15、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16、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17、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 18、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19、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20、凤凰栖息梧桐,五年方成神木,浴火重生,再十年,神木成圣。 21、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22、混沌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应声虫居于…见则能霸天下。契俞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

关于《山海经》研究的资料

关于《山海经》研究的资料 一.原典与论著类 (一)原典类 1.李荣庆《山海经》,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韩震主编《<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吉林出版社,2011年版 3.(汉)刘歆《山海经(图文版)》,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 4.徐客《<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版珍藏版)》,现代出版社,2012年版 5.徐客《图解<山海经>(全译彩色图解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6.(汉)刘向,(汉)刘歆编定《山海经(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7.陈才俊编,华夏译《国学经典:<山海经>全集》,海潮出版社,2013年版 8.冯国超译注《山海经》,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9.思履编《彩图全解<山海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 10.(汉)刘向刘歆《彩色图解<山海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版 11.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 12.陈成《<山海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13.贾立芳译《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14.陈丝雨绘,孙见坤注《山海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5.葛宝锋《<山海经>全集(精装全4册)》,辽海出版社,2015年版 16.(汉)刘歆《山海经(无障碍阅读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17.周玉顺主编《<山海经>全集全套精装4册》,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版 18.高山《山海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19.(汉)刘歆编,陈默译注《<山海经>-中华经典藏书》,吉林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20.周明初校注《山海经》,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21.马博《<山海经>诠解精装全六卷》,线装书局,2016年版 22.袁珂《<山海经>全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 23.王学典译《山海经》,群言出版社,2016年版 24.杨光著《彩色图解<山海经>美丽国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 25.谢海东《图解<山海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26.马博《<山海经>诠解》,线装书局,2016年版 27.冯国超译注《山海经(彩图典藏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28.方韬译注《<山海经>(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中华书局,2016年版 29.刘滴川校诠《<山海经>校诠》,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 30.袁珂《<山海经>译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论著类 1.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山海经>论丛》,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