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絮凝实验报告

絮凝实验报告

絮凝实验报告

絮凝实验报告

一、引言

在水处理过程中,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浑浊物质是常见的问题,它们不仅影响水的质量,还会对水处理设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浑浊物质是非常重要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自来水、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试管、滴管、计时器等。

2.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自来水倒入试管中,作为实验样品。

(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絮凝剂。

(3)用滴管轻轻搅拌试管中的液体,使絮凝剂充分与水中的悬浮物质接触。(4)记录下加入絮凝剂后的时间,并观察水中悬浮物质的变化。

(5)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三、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1. 加入絮凝剂后,水中的悬浮物质逐渐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2. 随着时间的推移,凝聚的颗粒逐渐沉淀到试管底部。

3.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絮凝剂的加入量增加,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加快。

四、实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絮凝剂具有促进悬浮物质凝聚和沉淀的作用。絮凝剂中的聚合氯化铝能够与

水中的悬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使悬浮物质更容易沉淀。

2. 絮凝剂的加入量会影响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加入较多的絮凝剂能够增加凝

聚物质的数量,从而加快沉淀速度。但是,过量的絮凝剂可能会导致剩余絮凝

剂残留在水中,影响水的质量。

3. 絮凝剂的作用时间也会影响凝聚物质的沉淀效果。在一定时间内,凝聚物质

的沉淀速度会逐渐增加,但是超过一定时间后,沉淀速度将趋于稳定。

五、实验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絮凝剂的效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

1. 对絮凝剂的种类和加入量进行进一步研究,找到最佳的絮凝剂使用方法。

2. 在实验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观察其对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

3. 结合其他水处理方法,如过滤和沉淀等,进一步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六、结论

本实验通过研究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发现絮凝剂能够有效地凝

聚和沉淀悬浮物质,从而改善水的质量。加入适量的絮凝剂和合适的时间可以

提高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然而,过量的絮凝剂使用可能会导致水质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絮凝剂使用方法,以达

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絮凝沉淀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絮凝沉淀实验报告 篇一: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报告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过实验学习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t/co~u 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 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沉淀絮凝、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4类。本实验是研究探讨污水中非絮凝性固体颗粒自由沉淀的规律。实验用沉淀管进行。设水深为h,在t时间内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vh/t。根据给定的时间to计算出颗粒的沉速uo。

凡是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在t0时就可以全部去除。设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o则 沉淀率=(co-ct)/c03100% 在时间t时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u: u=(h310)/(t360)(mm/s) 式中:c0——原水中所含悬浮物浓度,mg/l c1————经t时间后,污水中残存的悬浮物浓度, mg/l;h——取样口高度cm;t——取样时间,min。 三、实验步骤 1、做好悬浮固体测定的准备工作。将中速定量滤纸选好,放入托盘,调烘箱至 105±1℃,将托盘放入105℃的烘箱烘45min,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在1/10000天平上称重,以备过滤时用。 2、开沉淀管的阀门将软化淤泥和水注入沉淀管中曝气 搅拌均匀。3、时用100ml容量瓶取水样100ml(测得悬浮物 浓度为c0)记下取样口高度,开动秒表。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4、时间为 5、10、15、20、30、40、60min时,在同一取样口分别取100ml水样,测其悬浮物浓度为(ct)。 5、一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 取样前和取样后必须测量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计算时采用二者的平均值。

絮凝剂实验报告

絮凝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寻找最优絮凝剂阳离子絮凝剂试验步骤:待选阳离子絮凝剂分别用200ml 烧杯,以絮凝剂加200ml 水配置成浓度千分之一成品备用。用3个11烧杯加入氧化矿500ml,搅匀,分别加入以配好成品絮凝剂各25ml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计算得出),混合均匀,观察沉降效果,初步选出代号为8025,8040,北京进行最终沉降试验。实验数据: (沉降速度以现用絮凝剂沉降50ml 所需时间为标准,其他型号比值得出,越小沉降所需时间越短.)按实验数据结果建议8040 型絮凝剂篇二:漆雾絮凝剂实验报告 漆雾絮凝剂实验(试用)报告附件:(样件试验照片) 1、配槽加入a剂处理后的槽液表面: 2、未添加b 剂的槽液表面: 3、循环处理后的槽液表面: 4、添加b 剂后的槽液表面:篇三:絮凝剂英语实验报告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the report on chemical experiment experiment:course:fine chemicals experiments student: class stude nt id: experime nt con diti on: temperature °C relative humidity: atmosphere pressure date: day 篇四: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 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仪器、药品与材料 1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感量、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药品与材料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污水 (在1l 水中加入60g 高岭土,高速搅拌20min 后,在室温下密闭养护24h)。 四、设计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用目视比色法观察絮凝剂的净水现象和作用效果,以表格形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1. 单独使用混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净化污水所需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2. 单独使用助凝剂,测定实 验条件下助凝剂的最适宜使用浓度。 3. 助凝剂配合混凝剂使用,确定在助凝剂存在下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五、数据处理 计算净化污水所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最适宜质量浓度(用mg/l 表示)。 表一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原始实验记录表由上表可知:最适宜浓度即为分出水最澄清的所加入试

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实验报告

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实验报告

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利用烧杯实验,针对含油废水研究不同的絮凝剂品种和不同的投加量对不同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1.1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稳过程。脱稳即意味着液体中原来均匀分散的固体微粒结合成了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这种现象即称为凝聚。在凝聚的程度上可分为凝结和絮凝;聚集程度不大,甚至通过简单的搅拌可以使固体微粒重新分散的这种可逆性聚集被称为絮凝,而凝结则是在固体微粒间距离相对较小时发生的聚集,这种聚集是不可逆的,仅用简单的搅拌是不可能使固体微粒重新分散的。投加絮凝剂可以加速水中胶体颗粒凝聚成大颗粒,其作用机理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a.压缩双电层与电荷中和作用 b.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 c.絮体的卷扫沉淀作用 1.2影响絮凝剂作用效果的工艺条件 无论是天然的絮凝剂,还是人工合成的絮凝剂,除了非离子型的絮凝剂以外,都是电解质。所有的电解质都具有絮凝作用,只是絮凝作用的大小各有不同而已。絮凝作用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因此,影响絮凝剂作用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例如,溶液的pH值、

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以及絮凝剂本身的性质、结构特点、分子量大小和用量多少,所采用的分离方法、工艺设计条件等,另外被絮凝的固体粒子的性质和直径大小及ζ电位大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絮凝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该原理本实验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酸胺(CPAM)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单独处理及与无机混凝剂复合处理含油乳化废水进行试验研究。 三、水质及试验方法 1 试验用水 为模拟含油乳化废水,用从轴承生产车间取来的废乳化液与自来水兑制成一定浓度的含油乳化废水,各项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试验用水水质(含油废水) 废水排放标准为:ρ(CODcr)≤100mg/L,ρ(油)≤10mg/L,但考虑到实际产生的含油乳化废水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絮凝法不能去除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了使得到的试验数据更接近实际,最佳投药量按照出水ρ(CODcr)≤70mg/L,ρ(油)≤8.0mg/L确定。 2 试验方法 取含油乳化废水水样300mL于500mL烧杯中,加入不同量的药剂,在200r/min的转速下快搅1min,然后转速降至100r/min,继续搅拌3min,然后进行气浮,取浮渣下10cm处水样测定水质。 四、试验结果与讨论

絮凝剂实验报告

絮凝剂实验报告 绪论 絮凝剂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化学物质,其主要作用是将悬浮在水 中的微小颗粒物质聚集成较大的团块,以便于沉淀或过滤。本实验旨在研究不 同条件下絮凝剂的效果,并探究其最佳使用条件。 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悬浮物质(如黏土颗粒、悬浮液等)、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 (1)准备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如0.1%、0.5%、1%等。 (2)取一定量的悬浮物质,加入试管中。 (3)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混合均匀。 (4)观察悬浮物质的沉降情况,并记录下时间和形态。 (5)使用显微镜观察悬浮物质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添加絮凝剂后,悬浮物质的沉降速度明显加快,颗粒团块也变得更大。不同浓度的絮凝剂对悬浮物质的絮凝效果有所差异,浓 度较低时,絮凝剂的作用较弱,颗粒团块较小,沉降速度较慢;而浓度较高时,絮凝剂的作用较强,颗粒团块较大,沉降速度较快。因此,选择合适的絮凝剂 浓度对于水处理的效果至关重要。 此外,根据实验结果还可以得出结论,絮凝剂的作用效果与悬浮物质的性质有

关。例如,黏土颗粒在添加絮凝剂后往往能够形成较大的团块,而悬浮液中的 颗粒则较难聚集成团块。这可能是由于黏土颗粒表面带有电荷,易于与絮凝剂 发生反应,而悬浮液中的颗粒表面电荷较小,难以与絮凝剂发生作用。 结论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絮凝剂对悬浮物质的絮凝效果,得出了以下结论: 1. 絮凝剂的浓度对絮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浓度越高,絮凝效果越好。 2. 不同类型的悬浮物质对絮凝剂的反应不同,一些颗粒易于聚集成团块,而一 些颗粒则较难聚集。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本实验仅考察了絮凝剂对悬浮物质的絮凝效果,未涉及具体的水处理实际应用。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考虑添加其他辅助剂,如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 以模拟实际水处理过程中的复杂条件。此外,可以通过测定悬浮物质的浓度和 絮凝剂的投加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的投加量,以提高絮凝效果。 结语 絮凝剂在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絮凝剂对悬浮 物质的絮凝效果,探究了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浓 度和悬浮物质的性质对絮凝效果有显著影响。希望通过本实验的研究,能够为 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实验十二 电絮凝实验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年级: 试验日期: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

实验十二电絮凝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絮凝实验过程加深对电絮凝处理废水的认识; 2.探究电絮凝法处理抛光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果,并提出改进。 二、实验原理 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 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 生Al、Fe等离子,在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 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主要有三个过程: (1)阳极电解产生絮凝剂; (2)胶体脱稳; (3)脱稳胶体形成絮凝体。 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Fe-2e-→Fe2+; 阴极:2H2O+2e-→2OH-+H2↑ 碱性:Fe2++2OH-→Fe(OH)2 酸性:4Fe2++O2+2H2O→4Fe3++4OH-

三、实验仪器 电絮凝装臵、抛光废水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装臵。 2.对试验用的废水调节PH。 3.将实验用的废水加入电解槽。 4.开启反应装臵,观察实验现象。 五、实验现象与心得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水变混浊,有少许白烟产生,水面有一层淀粉残渣,进水口浮渣处理较差,无法超过刮渣机,设计问题。 本实验为演示性实验,通过上网查询有关电絮凝相关资料,了解到影响电絮凝处理废水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极板间距越小越利于重金属的絮凝沉淀,一般在2~3厘米左右;在处理等量的废水时,电化学当量越大的电极,消耗的电极量越大。 2、电化学当量:在处理等量的废水时,电化学当量越大的电极,消耗的电极量越大; 3、PH:铝电极在PH值3-9之间具有很好的的絮凝效果,铁电极处理废水的最适宜PH值为6~7,过低会导致阳极的钝化,偏高则Fe2+的含量增加; 4、电流密度: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当达到某一个值的时候趋于稳定,不再改变,COD的去除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絮凝实验报告

絮凝实验报告 絮凝实验报告 一、引言 在水处理过程中,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浑浊物质是常见的问题,它们不仅影响水的质量,还会对水处理设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浑浊物质是非常重要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自来水、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试管、滴管、计时器等。 2.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自来水倒入试管中,作为实验样品。 (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絮凝剂。 (3)用滴管轻轻搅拌试管中的液体,使絮凝剂充分与水中的悬浮物质接触。(4)记录下加入絮凝剂后的时间,并观察水中悬浮物质的变化。 (5)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三、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1. 加入絮凝剂后,水中的悬浮物质逐渐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2. 随着时间的推移,凝聚的颗粒逐渐沉淀到试管底部。 3.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絮凝剂的加入量增加,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加快。

四、实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絮凝剂具有促进悬浮物质凝聚和沉淀的作用。絮凝剂中的聚合氯化铝能够与 水中的悬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使悬浮物质更容易沉淀。 2. 絮凝剂的加入量会影响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加入较多的絮凝剂能够增加凝 聚物质的数量,从而加快沉淀速度。但是,过量的絮凝剂可能会导致剩余絮凝 剂残留在水中,影响水的质量。 3. 絮凝剂的作用时间也会影响凝聚物质的沉淀效果。在一定时间内,凝聚物质 的沉淀速度会逐渐增加,但是超过一定时间后,沉淀速度将趋于稳定。 五、实验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絮凝剂的效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 1. 对絮凝剂的种类和加入量进行进一步研究,找到最佳的絮凝剂使用方法。 2. 在实验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观察其对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 3. 结合其他水处理方法,如过滤和沉淀等,进一步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六、结论 本实验通过研究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发现絮凝剂能够有效地凝 聚和沉淀悬浮物质,从而改善水的质量。加入适量的絮凝剂和合适的时间可以 提高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然而,过量的絮凝剂使用可能会导致水质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絮凝剂使用方法,以达 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为标题,本文旨在介绍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聚丙烯酰胺(PAA)是一种优秀的絮凝剂,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水解性能、抗腐蚀性、可溶解性以及抗微生物性能而备受关注。此外,它还可以用作水处理剂、抗菌剂和除污剂。聚丙烯酰胺可以以多种形式制备,其中包括液体或共聚物、共混物或颗粒状等形式。液体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它需要调节反应温度和水分浓度,同时保持较长的反应时间。而聚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可以通过热溶聚和湿溶聚等方法制备,但制备过程受反应温度、pH值和溶剂选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很大精确性才能很好地控制分子量、结构和性能。 本实验采用液体聚丙烯酰胺(PAA)制备絮凝剂的方法,通过空气催化水热反应制备高纯度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反应物甲醇、丙烯酸和溶剂乙醇,在室温环境下进行,并加入一定量的空气。根据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和溶解度,反应柱的长度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催化剂采用氧化石墨烯,根据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投加量设置,以保证反应活性,催化效率和分子量,以便获得最佳效果。 在反应过程中,甲醇和丙烯酸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产生聚丙烯酰胺,空气的作用使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均匀和稳定。在反应结束后,聚合物可以沉淀在反应柱内,再经过精制后继续使用。 经过上述操作,可以制备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

性、抗水解性能、抗腐蚀性、可溶解性以及抗微生物性能,在空气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细菌等有害物质,有效改善水质。 本实验提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是一种优秀的絮凝剂,采用水热催化反应制备的该絮凝剂能够达到高纯度、结构可控、表面活性强、溶解度高和耐力强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水解性能、抗腐蚀性、可溶解性以及抗微生物性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水处理及净水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食品包装和饮料、药物、涂料、建筑等行业。 综上,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具有多种优势,采用水热催化反应制备的该絮凝剂适用于各种水处理及净水领域,能够大大改善水质,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絮凝斜板沉淀池实验报告

絮凝斜板沉淀池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以絮凝斜板沉淀池实验报告为标题 一、引言 絮凝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利用斜板的倾斜角度和流速来加速污水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絮凝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并探讨其适用范围和优化方向。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絮凝斜板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及处理原理; 2. 研究不同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 探索絮凝斜板沉淀池的优化方向。 三、实验装置与方法 1. 实验装置:絮凝斜板沉淀池、供水系统、搅拌器、取样装置等; 2. 实验方法: a) 调节供水系统的流量和水质; b) 改变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 c) 调节斜板的倾斜角度和搅拌器的转速; d) 采集不同位置的水样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流量的增加,絮凝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果逐渐降低。这是因为高流速会导致絮凝物无法充分沉降,从而降低了去除率。 2. 絮凝剂种类与用量的影响: 实验中尝试了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絮凝剂,结果表明,某种絮凝剂(具体名称)在适量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絮凝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果。然而,过量使用絮凝剂可能会产生副反应,降低处理效果。 3. 斜板倾斜角度与搅拌器转速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适度的斜板倾斜角度和搅拌器转速可以有效提高絮凝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倾斜角度过大会导致絮凝物快速滑过斜板,而倾斜角度过小则会影响沉降速度。搅拌器的转速过高可能会破坏絮凝结构,减少处理效果,而转速过低则会影响絮凝物的悬浮与沉降速度。 五、优化方向 1. 研究其他絮凝剂的适用性和效果; 2. 探索斜板倾斜角度和搅拌器转速的最佳组合; 3. 结合其他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絮凝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果; 4. 考虑结构优化,提高絮凝物的沉降效率。 六、结论

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研究(污水净化实验)

(十四)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研究(污水净化实验) 一、目的 掌握悬浮液沉降特性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试验所用絮 凝剂的性质和作用机理。 二、基本原理 悬浮液中的细小固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 由于排斥作用而分散。采用无机电解质凝聚剂 可以抵消颗粒表面的电荷,然后靠颗粒间的吸 附作用聚团。而有机絮凝剂主要通过高分子的 活性基团的架桥作用使颗粒形成絮团。两者的 配合使用往往效果更佳。 加入药剂以后,随着絮团的增大沉降速度 加快,沉降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澄清界面,由澄 清界面的下降速度可绘出沉降时间与澄清界面 下降距离的曲线——沉降曲线。 澄清界面的初始沉降速度可用下式计算: ∑∑∑∑∑=-=----=B A i i B A i i B i B A i B A i i i T T M H T H T M V 2 21111)() )(( 式中 v ——澄清界面的初始沉降速度,mm/s ; Ti ——某一累计时刻(i=0、1、2、3……n ),s ; Hi ——对应于Ti 的澄清界面累计下降距离,mm ; A ——直线段起始端型值点顺序号(一般A =1); B ——直线段末端型值点顺序号; M ——直线段A 到B 的型值点的累计个数。 M =B -A +1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 1. 带橡胶塞的磨口圆柱量筒,容量为500Ml ; 2. 2. 烧杯与锥形瓶,容量分别为500mL 和260mL ; 3. 3. 磁力搅拌器,调速范围250~1000r/min ; 4. 4. 直管吸管,容量20mL ; 5. 5. 大肚吸管,容量20mL 和50mL ; 6. 6. 称量瓶,60×30mm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原理2 应用物理化学 实验报告 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21

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胶的聚沉原理与方法; 2.验证电解质聚沉的符号和价数法则; 3.了解水溶性高分子对溶胶的絮凝作用。 二、实验原理 1.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溶胶由于失去聚结稳定性进而失去动力稳定性的整个过程叫聚沉。电解质可以使溶胶发生聚沉。原因是电解质能使溶胶的§电势下降,且电解质的浓度越高§电势下降幅度越大。当§电势下降至某一数值时,溶胶就会失去聚结稳定性,进而发生聚沉。 不同电解质对溶胶有不同的聚沉能力,常用聚沉值来表示。聚沉值是指一定时间内,能使溶胶发生明显聚沉的电解质的最低浓度。聚沉值越大,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小。 聚沉值的大小与电解质中与溶胶所带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的价数有关。这种相反符号离子的价数越高,电解质的聚沉能力越大。叔采-哈迪(SchlZe--Hardy)分别研究了电解质对不同溶胶的聚沉值,并归纳得出了聚沉离子的价数与聚沉值的关系: M+:M2+:M3+=(25~150):(0.5~2):(0.01~0.1) 这个规律称为叔采-哈迪规则。 2.相互聚沉现象 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溶胶相互混合也能产生聚沉,这种现象称为相互聚沉现象。通常认为有两种作用机理。 (1)电荷相反的两种胶粒电性中和; (2)一种溶胶是具有相反电荷溶胶的高价反离子。 3.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当高分子的浓度很低时,高分子主要表现为对溶胶的絮凝作用。絮凝作用是由于高分子对溶胶胶粒的“桥联”作用产生的。“桥联”理论认为:在高分子浓度很低时,高分子的链可以同时吸附在几个胶体粒子上,通过“架桥”的方式将几个胶粒连在一起,由于高分子链段的旋转和振动,将胶体粒子聚集在一起而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