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灵性和悟性

灵性和悟性

灵性和悟性
灵性和悟性

灵性和悟性

对基督徒来说,灵性和悟性都极为重要,而且两者的程度与均衡成为生命丰盛的一个重要体现。可以说,灵性决定生命的深度,悟性决定生命的广度,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基督生命之长阔高深(弗3:17)。但是,灵性决定悟性,而不是悟性决定了灵性。所以,这个话题的探讨只限于基督徒当中。

保罗在歌林多前书中(14:14,有过这样讲述,[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祷告,但我的悟性没有果效。这却怎么样呢?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灵性与悟性共用。但这要求不只限于祷告和歌唱,其实还有更重要的证道了。耶稣曾在约翰福音3章23节谈到,“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原文之意,就是用灵和真理敬拜(或说在圣灵和真理里敬拜),这里就包括了人的两个层面,一个是灵性,一个是理性,用保罗话说,也就是用灵敬拜,也用悟性敬拜。当然,敬拜除了祷告﹑歌唱,还有证道了,而证道在同比之下又显为更重要了。我们对两方面先作简单的梳理:

1﹑用灵祷告﹑歌唱及证道,灵性层面(奥秘性﹑经历性),跟圣灵联系的;唯圣灵能复苏灵性之眼。

2﹑用悟性祷告﹑歌唱及证道,理性层面(启明性﹑造就性),跟圣经联系的;因圣灵是人理性的最高准则。

我们先分析下祷告。祷告没有灵性的积淀,悟性上不可能像江河活水般滔滔不绝,也不可能感动造就人。但没有悟性祷告,也就成了“无定的号声”,无法预备打仗(林前14:8)。所以,祷告两者都要有。

尤其歌唱,可称为灵性的闸门,声音是最敏锐的情感器,情感的一点波动都会在声音中表现出来。如果没有灵性歌唱,歌声不可能真正打动人心;但如没有悟性歌唱,诗歌在造就性上就降格了很多。因此,圣歌一定要注重两个的平衡(灵性层面尤突出)。要知道,旧约的歌唱者一定是冲分别为圣的利未人中挑选的,并且还有经过正式的培训。这成为我们的借鉴。

证道更是如此。证道本身就是见证,是话语的见证;话语的见证背后必定支撑着丰富的属灵经历。因此,证道者,除了传递真理信息之外,本身就是见证真理在他身上彰显出的大能。一个没有经历神奇妙作为的传道人,要让别人得着感动造就,就如天方夜谈。要知道,人与人的感动出于灵里相同,自己灵里不通,就无法通别人之灵;圣灵的工作首要在人灵性的层面,只有灵里清晰了随后才能用悟性表达出来,而悟性上表达就取决于你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程度(普遍恩典)。

2014﹑12﹑25

蜜蜡之美在于其的灵性与生命能量

蜜蜡之美在于其的灵性与生命能量, 拥有蜜蜡,开始你的灵性修行之旅吧... 地质学研究表明,远在三四千万至一亿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垩纪年代,地球上生长着许多针叶植物:松柏和枫树,这些树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质时期受到外界强烈刺激,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并随着地质层变动而深埋地下,再经过三四万年以上的地层压力和热力,这些脂液便石化为蜜蜡矿。地质学研究又表明,蜜蜡最早形成于距今一亿年左右的白垩纪,最迟点则在距今二千万年左右的中新世,中新世形成的蜜蜡已经比较软(多米尼加蜜蜡即其中之一)。之后,因针叶林剧减和石化时间愈来愈不足,加上地层运动渐渐稳定,蜜蜡的形成就愈来愈少。 蜜蜡形成以后,在悠悠岁月中,经历地壳升降迁移、日晒雨淋、冰川河流冲击的种种磨炼,有的露出地表,有的再埋入地下。露出地表的蜜蜡,有的被冲入海中成为海珀,有的被冲入湖中成为湖珀,再埋入地下的成为矿珀,(多蕴于沉积地层和煤系地层) 。蜜蜡在形成过程和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受到周围水土有机物、无机物和阳光、地热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

了种种变化,除母体仍为树脂 (已经石化)外,其他诸如颜色、比重、硬度和熔点等,都产生了一定差异,甚为玄妙,甚为奥秘。古人始终无法获得合理解释,只有现代化学、物理学,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分析出其中的玄妙。 蜜蜡与琥珀分指不同的矿物,蜜蜡成矿年份都在2千多万年甚至1亿年,而波罗的海的琥珀形成年份只有4、5百万年。蜜蜡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珍贵宝物。它的产生形成需经千万年,其间历尽沧桑磨练,又令它增添了无数瑰丽的色彩,万千变化。蜜蜡的神奇变化,使它几乎无一雷同,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它的美丽、神奇,每每予人一番惊喜。蜜蜡肌理细腻,触手温润,烫贴人心。 自古以来,蜜蜡深受世界各地之皇室、贵族、收藏家、百姓的钟爱,它不只被当做手饰,颈饰等装饰品,更因为具有神秘的力量而获一致的赞扬推崇。它是历代皇族所采用的饰物与宗教之加持圣物,令佩戴者与珍藏家得到无比的幸运和财富。所以欧洲一直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蜜蜡于本世纪已经掀起全球收藏热潮,价值不断攀升。蜜蜡的质感和彩艳魅力,足以媲美钻石和翡翠,它的神秘力量和灵性,却是其

美感与移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美感与移情 摘要: 移情会影响到审美主体对美感的判断,虽说移情不一定都产生美感,但美感却必定伴有移情。移情有助于对美感的增色,同时它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 审美活动、审美主体、联想、移情说 何为美感 “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什么又是美呢?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曾经对“什么是美”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讨论,他们讨论了“美是有用的”、“美是有益的”、“美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等等,他们似乎隐约感觉到这些概念与美有密切的关联,但说来说去,“美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终无着落。最后苏格拉底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无能的,感慨的说“美是难的”。1我认为:美是真正打动、感染审美主体灵魂深处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的东西。美对于我们是客观的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我们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感觉、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美,那么,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那么审美主体的情感、思想自然会影响到我们对美的感受。 “移情说” 1、“移情说”的创立及其影响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是以费肖尔父子和利普斯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他们最大的成就在于对移情作用的研究和讨论,有人把美学中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立普斯比作达尔文,仿佛这个学说是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个重大的新发现。这种估计当然是夸大的,但是移情说在近代美学思想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却是无可否认的。2、以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的主要内容 立普斯原是一位心理学家,在慕尼黑大学当过二十年的心理学系主任。他研究美学。主要是从心理学出发的。他翻译过英国休谟的《人性论》,他的移情说可能受到休谟的同情说的影响。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几何形体所生的错觉,他的移情说大半以这方面的观察实验为论证。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立普斯认为,审美就是移情,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移情造就了一个审美对象,又为进一步审美提供了心理前提。所谓美感,起因在于主观情感移入了对象后,使主体在对象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移情说的核心是主体本质对象化以及由此

在动感、美感情感中打造灵性课堂

在动感、美感、情感中打造灵性课堂 ——让学讲方式下当堂达标练习设计环节“活”起来摘要: 新课标下的课堂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灵性的课堂,灵性的课堂是以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为标志的课堂。教师在学讲方式当堂达标练习设计环节中只有还学生以自由、情感、活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并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才能在思维碰触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发掘创新的潜能,舒展个体的灵性;才能从看似枯燥的数字、图形和抽象的逻辑思维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 学讲方式当堂达标灵性课堂数学核心素养 教育家叶澜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学讲方式下的当堂达标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和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处理教材,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灵性课堂,让数学之花在当堂达标练习设计中尽情绽放是我努力追求的境界。那么如何扬“检测”之帆,让当堂达标练习设计环节“活”起来,下面就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拙见,与大家分享一下。 正文: 一、借助动感扬检测之帆 孩子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动手。在操作中学生全方位的调动眼、耳、口、脑等每一个器官,每一根神经,用那双独特的“慧眼”去观察,然后在观察中思考、比较、分析进而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二第5题时我出示活动的长方形,说明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学生计算周长和面积,交流各是多少,然后演示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提问周长、面积有没有变化,并说明理由。大部分学生也能说出来,由于没有充分的体验,结论大都是我引导学生说出来的,当我反过来提问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美学除了研究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外,还要研究美感,即审美心理。美学作为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连接着主客两头,前面已经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美感研究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研究审美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美感属于审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和中心。在西方,自从被称为“现代美学之父”的费希纳1876年在其《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应区分“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后,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注重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转向注重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 什么叫“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把对美的哲学探讨,即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经过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来探讨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又称为“哲学美学”)。费希纳主张美学必须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经过不断的归纳去寻求美的法则。他把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美学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美学”(又称为“科学美学”)。20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美学”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这就表明审美心理研究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李泽厚从60年代起就提出要注重审美心理研究,明确指出审美心理学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主体。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无疑指出了审美心理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他 说:“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审美心境的研究,早已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主流……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李泽厚的弟子滕守尧的博士论文《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就是按照李泽厚的美学体系,专论美感心理机制的著作。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 1 这里所说的美感是狭义的,指审美当下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的性质如何, 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综观有关美感的种种论述,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 、美感是感性的; 2 、美感是理性的; 3 、美感是感性、理性的统一。 “感性”一词在不同的作家那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有关的美感讨论中,通常或指不假概念、 判断、推理的直接性(如克罗齐);或指视、听、触、嗅等感官的运用及其相关对象的外部可感性 质(如黑格尔);或指一种较低级的认识形式(如鲍姆嘉通);或指某种身体力量与生理感受(如 居约、马歇尔、桑塔亚那等);等等。美感与感性的关系也依上述理解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内容。在 把美感转到等同于主观快感上。休漠和博克可说开了风气之先。前者把美感视为一种“同情感”, 后者则视为“类似爱的情欲”. 他们的观点后继有人。弗洛伊德沿此方向走得更远。他断言:“美 感肯定是从性感这一领域中延伸出来的,对美的热爱中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性感目的。对于性所 追求的对象来说,‘美’和‘吸引力’是它最重要最必备的特征。”

○1 在这方面,D.H ,劳伦斯 也差不多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性欲和美原本浑然一体,就像火焰与火。美的东西既是激起性欲 的东西,那么很显然,引起的感受即美感也就是性感。然而,这种把美感直接等同于本能欲望和生 理快感的极端看法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承认它们只是美感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因素。在中国当代美 学中,朱光潜先生十分强调生理性的“节奏感”在美感生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却区分了一般的快感 与美感。○2 然而也还有人特重美感的感性基础,坚持认为应从人的生理构造即肌体、感官与中枢 神经的活动方式中去把握美感的结构体系。○3 另一些美学家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把美感的性质划入感性,特别是归结为生理性的快 感或生物性的性欲,是看低了美感。美感应该是某种更高东西的表现。理性就是这种更高的东西。 但在不同的使用中,理性(the rational)也有不同的含义。在美学中,与理解相关的认知能力和 与实践相关的社会性为其基本含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美学界,大多都把美感看作认识的一种形 式。其中最突出的是蔡仪。蔡仪不否认美感有感性(快感)的成分,但却认为,“精神的基础活动

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美学的态度和观点: 针对美学本身的一些理论思索 张治笃 提要: 课上老师常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学?”我认为,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 关键字: 美学历史科学价值美学构想审美态度 绪论: 常说化学生物能增长见识和拓宽视野,文学艺术能提高修养和陶冶情操,物理数学能紧密逻辑和增加实践。那么,美学作为一门学问,又有怎么样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呢?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与帮助? 本论: 一、美学的历史 欲了解美学,先要观其历史。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

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美学的特征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

艺术欣赏中的感性美、理性美和灵性美

艺术欣赏中的感性美、理性美和灵性美 每个人对于美都有自己的感悟。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很容易唤起人对美的认知。那么美是什么?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四讲》中的定义是:我们把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叫美。而我认为,得到的“审美愉快”又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体会:感性、理性和灵性层面。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应该主动感受三种递进式的美——感性美、理性美、灵性美。 所谓“感性”,指的是人作为自然存在所具有的需要和能力。这是人生而具有的。人为了生存,为了满足自己的感性欲求,首先要调动和发挥这方面的能力,人的工具也是人的感性能力的延伸。所谓“理性”,指的是人的心智能力。也是自然赋予的,但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得到磨砺与增进。“理性”的基本功能在于认知和规范,并由此弥补和增强感性的不足。如果说“感性”提供的是动力,那么“理性”提供的则是方法和手段。两者构成求生存的互渗环节。当人们在欣赏一件作品时,首先是人的感官对于作品的认知,即视觉上的感受,由视觉引起的情绪到达心理的感受——美或者丑,也就是从作为愉悦目的客观感性阶段进入作为赏心的闲情逸致、情感慰藉的主观感性阶段,这种阶段是一般人的普遍欣赏过程,也就是我们文中所说的“感性美”。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还会有思、考、评、鉴的思维活动阶段,而当人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就不可否认是理性阶段,那么,此时人们正在感受的就是“理性美”。

而“灵性”,似乎是个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概念。在心理学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对“灵性”的定义是由威廉?詹姆斯提出的:“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对于信仰上帝的人,灵性是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的体验;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越体验;对某些人,它可能是与自然或宇宙的和谐或同一的体验。它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王国,在那儿我们可以体验到与某种大于自身的事物的联合,并由此找到自己最大的安宁。”(James,1902/1958)。后来,有人在这个定义基础上将灵性定义为“对生活的意义和使命的寻求,对宇宙中的和谐和完整的追求,对一位属性全然是爱的终极力量存在的信念”。总而言之,西方心理学界对于灵性的定义基本上都包含了超越、终极的存在或价值、合一、神圣等这样的主题。依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灵性”是对人类自身感性与理性局限的超越,是与身外世界的一种贯通、连接与合一,是人对于自我生命超越和世俗自由突破的一种终极意义追求与归宿力量。佛法言,众人皆佛,只有度或未度之分。那么,我想借此说明,其实人人都有灵性,只有激发与未激发之分,而灵性存在于各个方面,人类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可以达到灵性的一致,比如人人都爱好和平。而在艺术欣赏上,“灵性美”则不再是简单地评价美或者不美,然后以某些规则、原理解释美或不美的原因,而是上升到整个人类的高度,将作品与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或悲或喜,是对整个世界的关注。

灵性与智慧

一 从我们接触哲学的那一天起,我们就会揣摩着“智慧”这样一个词。因为智慧可以让我们聪明,智慧也可以让我们灵活思辨。 有时,人们会把智慧理解为“自负”,比如一个独特的观点,当人人都没看清的时候,这种闪烁的智慧会在人们眼里变成一种可笑。 其中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希腊人自古都是一个爱精神与智慧的国家,三世纪,罗马军队大举进攻希腊,生灵涂炭让这个国家岌岌可危,当军队杀进叙拉古城的时候,他们发现一个老人并不为他们的大举进攻感到可怕,而是在一个沙滩上看着一个自己画出的图形思索着。军队的领头没有给这个老人面子,用剑指着他说“需要带他去见他们的统帅。”,这个老人不惊不慢、不愠不火,认真蹲在地上研究这个图形,军人就不奈烦了,准备把他杀了的时候,剑光闪过他的头顶时,他只说了一句话“请不要踩坏我的圆。”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也多么镇定的一句表达,这个老人就是阿基米德。也许,战争杀戮的是人的身躯,但这个闪烁着智慧的老人,却一直流芳千古。因为他可以在腥风血雨的年代,总能保存着那样常人没有的智慧。“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如果不是这一剑,也许这个世界还会多出很多让人惊世的智慧。 当别人都在为权力争夺而忘记所有,所有人都在为贪得无厌的生活而自私自利,他却用闪光的思想,沉着的智慧,划着一个又一个“圆”,也才能流下了古希腊至今不灭的神话。 所以,残酷的时代,也许留不下伟人的身影,但却能留下很多惊世核俗的智慧。 二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总会羡慕着大人们奔波忙碌的身影。当我们慢慢长大,才明白,人生不仅仅只是美好,生活中,还是会有痛苦存在。 于是,我们就会思考生活,思考每一天的人生,甚至内心的爱与痛苦。或许,这就是很多人说的烦恼。 然而,智慧不是“万能药”,也解释不了比如生活中复杂的所有。但作为有智慧的人,至少一点,都会为这个社会带来一些影响。因为真实的智慧,别人不一定能看到,作为内心的一种图谱,可以在脑子中闪耀光辉。它和艺术、文学一样,常常会让人看到很多美好。 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宁愿在优美的学问方面胜过他人,而不愿在权力统治方面胜过他人。”但其实两者需要做得优秀,也依然缺少不得智慧的高层境界,或者说也缺少不得内心的那一份独特的思考与实践。 然而,出于古代智慧闪烁的黄金时代,不能不说亚历山大帝也是受到一些来自身边人群的熏陶,至少他是一个崇尚智慧的人,也是一个爱惜智慧的明君。 三 在四川,曾经有一个“千年古树抱佛”的景点。四川省乐至县有一个报国寺,寺内发现千余尊神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摩崖造像镶嵌在一棵千年榕树的树根之中,佛和树相应而生的奇异景观曾经引起不少专家和学者的好奇。 据说,这一现象,在地方可有不少传奇。古树、古寺曾经引起过不少人研究。要说这个历史,常常会让不少人好奇。据说,这棵抱佛古榕树,非常通灵性。 关于这棵榕树的奇特现象,常常会让人与这个古寺的文化联系起来。《江西卫视》曾经进行过专题播放,解读也是入木三分。 在佛教理论中,菩提树和佛祖素有渊源,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哲学的智慧。

三、美感的特征

三、美感的特征 重点、难点提示与讲解: 康德“审美四契机”:第一:“质”的特征,无利害而生愉快;第二:“量”的特征,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第三:“关系”的特征,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第四:“模态”特征,无概念而有有必然性。 1、美感的直觉性: A、美感直观性的两层涵义:形象直观性,身心直接面对审美对象;瞬间生成性,审美不必借助抽象的思考,逻辑的推演,无须深思熟虑,就能获得审美享受。 B、美感直观性的双重原因:审美客体具有形象的特征,使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结构,可以导致一种对美的“条件反射”。 C、美感直观性的现实表现:一旦接触到审美对象,主体可以立即调动经验“内存”,瞬间产生审美判断,美感自然表现为直觉了。 2、美感的愉悦性: A、美感中必然带有生理官能上的快感,美感是以感官愉悦为基础的。 B、美感愉悦是情理交融的、情中寓理的愉悦,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状态。 C、美感不是单一快感,人禀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凡此种种都是美感的具体体现。 3、美感的超越性: A、超功利性:它不是为着满足人们认识和实用的功利,但起着陶冶、感染、熏陶、和教育人的心灵,潜移默化人的精神的特殊作用,即“不用之用”。 B、超现有性:席勒认为,审美活动可以复归人类所失去的人性,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黑格尔认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这是美感的最大价值,也是我们审美活动的最高要求。 4、美感与快感:(有助于对爱情的认识) A、层次不同:快感是生理本能平台上的满足,美感是精神人性空间里的愉悦。 B、对象不同:快感对象是客体的内容和实体,美感对象是客体的形式和境界。 C、获取不同:快感取决于对对象的占有消耗,美感得宜于对对象的观照呵护。 D、性质不同:快感进行时具有唯我性排他性,美感展开时具有社会性共享性。 E、意义不同:快感有助于维护生存身心健康,美感有助于自我实现人性提升。 F、存在不同:快感的存在是单次性瞬间性的,美感的存在是弥散性积淀性的。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详细内容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详细内容 1这里所说的美感是狭义的,指审美当下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的性质如何,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综观有关美感的种种论述,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美感是感性的;2、美感是理性的;3、美感是感性、理性的统一。“感性”一词在不同的作家那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有关的美感讨论中,通常或指不假概念、判断、推理的直接性(如克罗齐);或指视、听、触、嗅等感官的运用及其相关对象的外部可感性质(如黑格尔);或指一种较低级的认识形式(如鲍姆嘉通);或指某种身体力量与生理感受(如居约、马歇尔、桑塔亚那等);等等。美感与感性的关系也依上述理解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内容。在把美感转到等同于主观快感上。休漠和博克可说开了风气之先。前者把美感视为一种“同情感”,后者则视为“类似爱的情欲”.他们的观点后继有人。弗洛伊德沿此方向走得更远。他断言:“美感肯定是从性感这一领域中延伸出来的,对美的热爱中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性感目的。对于性所追求的对象来说,‘美’和‘吸引力’是它最重要最必备的特征。”○1在这方面,D.H,劳伦斯也差不多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性欲和美原本浑然一体,就像火焰与火。美的东西既是激起性欲的东西,那么很显然,引起的感受即美感也就是性感。然而,这种把美感直接等同于本能欲望和生理快感的极端看法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承认它们只是美感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因素。在中国当代美学中,朱光潜先生十分强调生理性的“节奏感”在美感生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却区分了一般的快感与美感。○2然而也还有人特重美感的感性基础,坚持认为应从人的生理构造即肌体、感官与中枢神经的活动方式中去把握美感的结构体系。○3另一些美学家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把美感的性质划入感性,特别是归结为生理性的快感或生物性的性欲,是看低了美感。美感应该是某种更高东西的表现。理性就是这种更高的东西。但在不同的使用中,理性(therational)也有不同的含义。在美学中,与理解相关的认知能力和与实践相关的社会性为其基本含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美学界,大多都把美感看作认识的一种形式。其中最突出的是蔡仪。蔡仪不否认美感有感性(快感)的成分,但却认为,“精神的基础活动是认识,美感既是精神活动,那么显然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发生的。”○4由于认识乃理性的基本内容与功能,这就在总体上把美感划入了理性的范围。认美感为理性的并不限于中国。在西方,一般说来,凡推崇理性的思想家们都易于主张美感是理性的或是强调它的理性方面。鲍姆嘉通早就提出“美是感性认

设计中的美感原理与法则

第一节引导设计美得两种源泉 一、思想源泉 西方最早的柏拉图时代,把形式是联想或者表明一种仅仅在理想时间里才存在的理想形式的理论作为西方古代建筑寻找美奥秘的主要依据。足以证明当时审美思想成为希腊古建筑艺术形式上的精神支柱。面对人类设计,要真正使之进入美学境界,应当充分重视思想源泉的挖掘。 那些原本自然的视觉形态在没有经过思想内部形式的塑造之前尽管存在自然美的因素,但始终缺乏艺术美得灵性,只有把这些对象经过人类设计思想源泉的浸润之后,并经过创造者审美思想内部形式美感的塑造和梳理方可转化到可视的艺术设计的外在形式上来。 二、客观源泉 客观源泉中的迹象必须经过设计师设计思想的过滤才能显示出形式美的丰采。而来自设计思想源泉中的敏锐性更能在客观源泉中捕捉到称心如意的表现形态。丰富的思想素质的形成是我们进行形式美感创新和开拓的最重要的基础,只有着手设计思想的积累,我们的作品才更深刻的思想魅力和最动人的形式美感。 第二节设计中的美感原理 一、设计中的对比原理 对比原理的审美功能在于使某些特定的形态和设计效果更加醒目和突出,且更富有精神。因此在设计领域中是极为重要的形式美原理之一。他是指某些性质相反或设计中诸要素存在的视觉差异所形成的结果。 序列对比:是指富于秩序的形式构成要素被纳入一种具有对比意味的程式之中,使之产生一定韵律及节奏的对比方式。 不规则对比方式较之序列对比方式显得更加自由自在。贡布里希在其《秩序感》一书中对“非秩序”的反应曾做出深入的研究,成为对塔尔塔心理美学所作出得另一重要补充。他认为非秩序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因为人在观看图形时,延续的中断会导致眼睛的不协调的运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客观的说,不是中断(指不规则或非秩序状态)在吸引眼睛,而是眼睛在寻找中断。 二、设计中的统一原理 1 统一的相对性与整一性 当设计中的各要素如形态、色彩、质地、空间等相互关系间的感觉十分明显协调时,我们便能感受到作品的高度统一性。 统一导致和谐,而和谐需要差异的对立。设计中的统一原理是相对地以对比原理为前提,追求作品的统一,实际上是在追求作品的和谐。 2 设计美得统一机制 塔式塔心理美学学派得出局部与局部相加不等于整体之和的完形心理美学的结论。我们在设计中一旦确定了某件作品的构成格局,改动其中的任何一处都将对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获得统一机制的主要方法有图地关系(即图形造型与底空间的关系)、形态与色彩的关系、张力与简化的关系等。图地统一的表现方式在设计的形式原理中以相互转化的依存 关系得以体现。凡是封闭的面都容易看成“图”,而画面中不受封闭的“面”总被看成具有空间意义的“地”,在特定条件下,画面中形态较小的面积被看成“图”,面积较大总被看成“地”。画面中起造型作用的线轮廓有着造型和分界的双重视觉功能,决定了图形与空间在统一中的有机特征。 3.形态与色彩统一机制的表现形式 色彩和形态的依附性在设计的整个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要想让形态和色彩在统一机制中达到最理想的美就必须依据色彩在人们理性观念中的和谐习惯进行配置才能达到理想美得目的。 4.张力与简化的统一机制的表现形式 设计中的张力即可以来自形态及其结构状态,也可以来自于不同形式的色彩表现状貌。 三、对立统一原理在设计中的有机结合。

高考失分作文分析语言缺乏灵性与美感

高考失分作文分析语言缺乏灵性与美感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语言缺乏灵性与美感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语言缺乏灵性与美感 从2005年上海高考的阅卷情况来看,高考作文语言的低幼化倾向比较严重,“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司马迁爷爷”、“雷锋叔叔”和“张海迪阿姨“这样的字眼不时出现。一个高中毕业生,已经是成人了,应该对社会、对人生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只是简单地语言累加与例子的累加,这样的作文的语言没有灵性之光,缺乏动人之美感。如2005年山东省一考生的作文: 双赢才是智慧 俗话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就打破了这种束缚,古代石匠与木匠的故事,更是告诉了我们,双赢才是智慧。 如何才能双赢,怎样才叫双赢,需要我们仔细的琢磨与体会,但你是否还记得儿时那个故事,其实它就在隐约地向我们展现着双赢的智慧。 古代的一个小孩叫做司马光,他在别的小朋友落入大水缸只会大喊救命时,毅然举起石头将缸砸破,救出了落水的小伙伴。小伙伴得救了,但他们只知道自己可以从缸口被救出,而从未有过司马光的想法,这就是司马光的过人之处。然而司马光能勇敢将缸砸破更是获得世人的称赞,获得了双赢。这就是双赢的智慧。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更要学会双赢的智慧,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立有一席之地。努力捕捉自己的长处,让它在关键时刻散发出它的光芒,为你赢来双赢的光环,这才是双赢的智慧。 生活中充满着双赢的智慧,只要你去观察。猫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今日的宠物之一,就是它双赢的智慧得来的。捉老鼠不但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更可以讨主人的欢心,时不时在主人那得来一条鱼,世世代代就成了人类的“职业宠物”,不用再去捉老鼠了,这不是双赢的智慧是什么 因此双赢的智慧我们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去学习。所以我们不要吝惜几分钟的时间给别人讲一道题,因为这样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衬托”别人的短处,更可以帮助他人于困难之中,增进彼此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因为这就是双赢,这才是智慧。 无论在今在夕,双赢的智慧就像每天翻过的日历,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不同的事等待着我们去双赢,自信的去应对一切,时刻铭记双赢的信念,相信明天的成功之士必将是你,因为双赢才是智慧! ■ 本文语言平俗而没有美感,病句较多,让人读后味同嚼蜡,很不舒服。作文得分:内容10,表达12,特征10,合计32分。

灵性与信仰

灵性与信仰 作者:於兴中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来源:南风窗日期:2012-12-13 在宗教社会,我们不能直接讨论灵性的存在与否,而只能间接地接近它。因为没有人看得见灵性本质长得什么样。英语讲“soul searching”,就是说灵性需要寻找,需要发现,以求安宁。灵性可以表现在敬畏上。人们普遍都具有一种敬畏感,或是敬畏上帝、敬畏自然、敬畏鬼神,或是敬畏长辈,都是灵性的一种表现。既尊敬又害怕就是敬畏。因此,怕便是信奉宗教的理由之一。 灵性也表现在神秘主义上。神秘主义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一贯倾向。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物,本来也不过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罢了,但人往往喜欢给自己不善于理解的事物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它愈发不可思议。一道绚丽的彩虹,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乃至一棵参天大树都可以成为神秘化的对象。神秘化是一种自在的,发自灵性的表现,它可以使人的脑子变得不可思议的滑稽或荒谬,但也有可能发展为统治与服从的基础。历史上把权柄放在神秘主义屏风后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秦朝崇尚黑色,皆因“德水”之故。在古代科学不发达时是如此,即使在今天,神秘主义的倾向也还依然紧紧地依附在我们身上,并不因为科学的发达而灭绝。 人有崇拜的需要,而这种需要被敬畏和神秘主义予以强化。人崇拜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人的灵魂永远是饥渴的,飘忽不定的。因此,人要崇拜。崇拜智慧,崇拜神圣,崇拜金钱,崇拜武力,崇拜美,崇拜神奇等等,无论什么对象,人总是要崇拜。崇拜本身并不具有好

坏之分,但因为崇拜的对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结果。比如崇拜神圣和智慧所产生的效果即和崇拜金钱和武力大相径庭,而崇拜美和崇拜神奇则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令人神往。 波德莱尔说,爱就是崇拜,崇拜就等于献出自己。爱有很多种,但大爱只有一种,就是无我。 大爱包含了同情、悲悯和宽容。所有发达宗教的教义都包含了这些高尚的品质。所有伟大的人格都是这些品质的具体体现,但成功的帝王将相总是与这些品质格格不入。 无论敬畏、神秘、崇拜,还是大爱、同情、悲悯和宽容,都不能为理性的方式所直接认识,因为它们不属于理性的范围,而是灵性的体现。灵性自身是非理性的。正如爱是不能分析的一样。所有对爱的分析都不过是猜测。对于灵性的分析,也仅仅是猜测而已。这包括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阿奎那及康德等人的论述。敬畏、神秘和崇拜这诸多品质合而为一,便催生了信仰。而信仰正是构成宗教的基础。 宗教现象是极其复杂的,极难把它纳入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来叙述。我们只能说大概如此而已。我倾向于把宗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灵性的直接表现阶段,经过加工,可以将其知识化,系统化的阶段,以及发展成主宰人和社会生活的统治地位的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为原始宗教阶段,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作为知识系统的宗教阶段,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作为文明秩序的宗教阶段,或者叫做教治或神治阶段(Rule of Religion)。 在第一阶段,宗教作为灵性直接本能的体现,只是将敬畏、神秘

浅析距离.美感——再谈“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一)

浅析距离.美感——再谈“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一) 论文关键词:林语堂中国文化距离美感 论文摘要: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乃一说不尽之话题。他生长于中国文化之中,却多受西方文化之浸润濡染;身为如假包换之中国人,却多以英文写作;旅居美国30余年,却毅然回归中国文化之母体。纵观其人生及其文学创作,他与中国文化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之距离。正是此种距离使其对中国文化之热爱、选择、审视、绍介乃至回归,升华到一种审美之高度。当然,与中国文化之疏离亦掣肘其文学创作之臻化境。 撇开中国文化而谈林语堂,若万目之张而无纲纪,膝痒而搔背(汉·桓宽《盐铁论·利议》),隔靴之挠痒,虽非龟毛兔角,委实毫厘之差而谬以千里也矣哉。 近来,对语堂先生之评价,恰似吾国之贫与富,两极分化愈发的严重。褒之者欲捧其上须弥之山,而贬之者欲下其人无间地狱;扬之者愿其似孔老夫子,乃一派之大家,而抑之者愿其不中不西,偏门独捞,假洋径洪之外文而且招且摇且撞且骗。臧否人物本文人墨客之谈资,如曹孟德之青梅煮酒,江可指山可点,文字激越,珠矶澎湃,慨当以慷,激之扬之,于是,海可观月可揽,日可以绳系,沧海仅一粟,巍巍大中华亦不过九点烟而已矣!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或益或损,此乃人情之常。更有甚者,郭沫若、叶灵凤最是视先生如无物,即英文nothing或nobody之意也。文人之相轻于此可见一斑了。 何以对先生之贬损若此?个中“况味”实可揣摩再三。从审美之视角切入剖析个中缘由,径虽曲而可通幽,或许豁然而开朗,亦未可知? 坡翁《题西林壁》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似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意味。有距离,方能产生美。想必是为三才中之人所首肯的。所谓距离,大凡指空间、时间及心理。俗语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故只好先请洋“和尚”助阵了。空间距离之端倪初见于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前384一前322)之《诗学》;时间距离则源于伽达默尔(H.G.Gadamer,1900-2002)之《真理与方法》;而“心理距离说”乃布洛(E.Bullongh,1880-1934)之杰作。布洛认为,美学距离实乃“心理距离”,这是一切艺术之共同因素。即便自家人朱光潜亦云,审美成功之秘密在于距离的微妙调整。 先生于中国文化之热爱、选择、审视、绍介和回归,皆源于距离也。此种距离既是时间的、亦是空间的,更是心理的,既关联又渗透,色里胶青,水中盐味。 曾几何时,“身在此山中”的先生书生意气,血气方刚,于中国之文化,他亦庶几全盘否定与批判,其言辞之激烈、情绪之激愤、感情之憎恶溢于言表,不仅当仁于鲁迅、钱玄同之属,且不让于“现在而今眼目下”之王朔、李敖之流。其《萨天师语录》针贬讽喻中国四千年之文明,“今日谈国事所最令人作呕者,即无人肯承认今日中国人是根本败类的民族,无人肯承认吾民族精神有根本改造之必要。”逮30年代初,先生如夫子之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锋芒毕露,沉着痛快,酣畅淋漓。如其在《豁指民族》中指出,从“染指,中饱,分羹,私肥”而“演绎”出“染指性已是中国人之第二天性”。(《论语》第5期,1932.11.16) 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亦生出人生许多的智慧。于是,先先悠然而humor了,脸色亦温润平和了。譬如,先生说中国人之脸,不但可洗可刮,并可丢可赏,可争可留,有时争脸似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亦不为过。 《论语·颜渊》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冥冥之中,一切似早已注定。荀子亦曰:“遇不遇者时也!”机会虽不可求,然可遇,一旦遭遇,成功便指日可待了。先生之转机乃源于其命运女神赛珍珠(P.Buck,1892-1973严之邀其撰随笔散文《吾国与吾民》。先生以成熟男人之睿智和稳重,述中国之人生哲学道中国之独特文化。此书一面世就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之首,令老美大开眼界,方知中国不仅男人有辫子,女人有小脚,还有积极入世之儒家文化和玄妙高深之道家哲学。 旗开而得胜,先生遂于1936年旅居美国。此即当今国人所谓之“拐点”是也。正是此“拐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