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美学的态度和观点:

针对美学本身的一些理论思索

张治笃

提要:

课上老师常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学?”我认为,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

关键字:

美学历史科学价值美学构想审美态度

绪论:

常说化学生物能增长见识和拓宽视野,文学艺术能提高修养和陶冶情操,物理数学能紧密逻辑和增加实践。那么,美学作为一门学问,又有怎么样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呢?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与帮助?

本论:

一、美学的历史

欲了解美学,先要观其历史。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

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美学的特征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

条、颜色、音韵、谐调、鲜艳、匀称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2、对美的对象的感知和力量。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审美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可能产生美感。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鉴赏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对善恶的评估也会影响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三、美与美感

什么是美?尼采的理解,除“外观的幻觉”说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什得注意的提法:第一、美是强烈欲求之所系。尼采认为,自康德以来,一切美学理论都被“无利害关系”这个概念败坏了。他厌恶所谓“无欲的静观”,而主张:“美在哪里?在我须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意象不只保持为意象的地方。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

第二、美是强力的形象显现。“当强力变得仁慈并下降为可见之时,我称这样的下降为美。”

尼采对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联想说。美的判断“赋予那个少许发它的对象以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以各个美的判断之间的联想为条件的,却与那个对象的本质完全无关。”把一个对象感受为美的,是因为这个对象激活了主体无意识中对以往种种美好体验的回忆,所有这些体验相互少激励,集结在这个对象周围了。所以,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

第二,动物性快感混合说。我们身上存在着性部动、醉、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当一个对象少许起这些快感状态所寓区域的兴奋之时,“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的这些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

第三,同感说。在远古时代,人受恐惧的训练,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险,于是学会了在心中迅速领司和模仿对主感情的本领,即学会了同感。人甚至把这种看法从人、动物推广到了自然事物,以为一切运动和线条都蕴含着意图。由恐惧而练习同感,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此说相当于移情说,不过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于原始人的恐惧。

第四,距离说。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四、由美感而产生的美学构想

有位哲人说过,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将它放到整个审美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个体的审美体验的差异,甚至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价值标准的不同。我们在观照一片清淡平和的风景时产生的怡然自如的愉悦固然总是被美学家们称之为“美感”,然而我们在剧院里观赏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时心灵有可能经受到的巨大震撼也可以称之为“美感”吗?还有,我们在阅读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经历的怪诞无比的复杂心情,应该不应该也称之为“美感”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历代美学家们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美感,却似乎很少来谈论那些被称之为“美感”的人类的具体感受本身。

五、审美的感受与态度

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

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基本的分歧。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

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因为在审美的领域里真正值得争辨的不是感受的真伪,而是某种感受是否属于审美的范畴,应该将哪些心理感受归之于审美的范畴之内,而又应该将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剔除出审美的领域。然而这样的讨论,早就已经超出了趣味的差异。

然而就像要解决摸象的盲人们的争论,我们有可能做到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出他们各自的理论出发点之后,比较这样几种不同的出发点对于完整的大象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就象某个三段论如果最终推导出了荒唐的结论,而它的推理过程本身又正确无误的话,我们就应该到它的前提中去发现与寻找错误的根源。一个自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么很有可能其错就在它的理论出发点。

结论:

由此可见,美学是一门四维的,错综复杂的一门学问,他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复杂到难以想象。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对美的一种追求,也不会影响我们对美学的进一步研究。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审美得出的结论可以大同小异,但只要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审美以及拥有一个正确的审美态度,就算是对美有一种向往和追求,才能从而体验到美学的价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美学的存在意义至今仍没有完全体现,唯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才能渐渐领悟美学的真谛与价值。

参考文献:

《马克思集》

《尼采语录》

《美学概论》作者:牛宏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章《美学历史概论》作者:王群

文章《美与美感》作者:不详

结合歌剧《唐.璜》及选段咏叹调《你就会看到》分析音乐表演活动及意义

结合歌剧《唐.璜》及选段咏叹调《你就会看到》分析音乐表演活动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8-10-12T10:11:19.980Z 来源:《知识-力量》5中作者:叶敏 [导读]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介环节,才能将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表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歌唱是一种离不开表演的艺术,与更直观的舞蹈相比,歌曲必须通过表演者的演奏和演唱去向观众传达作品的深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音乐不仅是表演的艺术,更是无时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410006) 摘要: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介环节,才能将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表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歌唱是一种离不开表演的艺术,与更直观的舞蹈相比,歌曲必须通过表演者的演奏和演唱去向观众传达作品的深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音乐不仅是表演的艺术,更是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表演的艺术。 关键词:《唐.璜》;歌唱艺术;音乐表演 一、音乐表演的关键——二度创作 (一)二度创作的含义 音乐表演的本质——二度创作。音乐表演是对音乐作品的表演,要求表演者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或再创造。顾名思义,音乐表演的本质就是要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那么,我们在进行音乐表演时,首先要对一度创作的成果——也就是以乐谱的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行仔细的研读和解释,以此为二度创作的依据。 (二)二度创作的意义 我们对音乐表演的研究可以发现,杰出的表演创作可以通过探索作品的内在含义,强调作曲家创作中的积极因素,使作品的精华体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赋予作品和角色生命。所以,音乐表演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还需要通过表演者的再创造,对原作予以丰富的补充,甚至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为音乐增添新的光彩,这正是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所在。 二、《唐.璜》与《你就会看到》 (一)简介莫扎特与《唐.璜》 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以及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为世界音乐艺术和后人留下了众多不朽的作品,《唐.璜》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歌剧《唐.璜》取材于西班牙民间传说《石客记》,于1787年创作。该歌剧具有伦理道德意义,融合了哲理性和生活性两大因素。歌剧的主人公唐.璜来自中世纪西班牙,他是一名风流成性的男子,专爱拈花惹草,从精神和肉体上不择手段的欺骗了不少女性,最后,他的恶行昭然若揭,被鬼神拖入地狱。这部歌剧着重于心理的描写,开创了十九世纪音乐心理剧的先河。 这部剧情节发展丰富而紧凑,通过歌剧唱段来表达刻画多位性格不同的人物。咏叹调作为歌剧中占主导地位的一部分,特征就是富于歌唱性,长于抒情,以歌曲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角色特征。 (二)咏叹调《你就会看到》 《你就会看到》这首歌曲是《唐.璜》的选段,是女主角之一采莉娜的咏叹调。作为表演者,需要演出采莉娜的个性,就要从理论上先对采莉娜这个角色进行研究与了解。美丽活泼的采莉娜,在她即将要与未婚夫马赛托成亲的时候,唐.璜的到来诱惑了她。马赛托得知此事十分愤怒,宣称要杀死唐.璜。唐.璜得知消息,就让随从假扮自己暴打了马赛托。唐.璜这一行为,让采莉娜认清了他的真实嘴脸,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向马赛托解释,并想与他重归于好。在此情境下,采莉娜拼劲全力想要安抚满腔怒火的马赛托,以一种倾诉衷肠并活泼俏皮的口吻演唱了这首咏叹调。 三、歌唱艺术与音乐表演 (一)歌唱与表演 了解完作品,我们要做的,除了用歌声去体现角色鲜明的性格特征,还需要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严格的说,作曲家将脑中生动的乐思以书面记谱的方式保留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仅剩下纸张上的乐音符号,因此,将乐谱变成音乐,让音乐作品重新获得生命呈现给众人的活动就是音乐表演。 我们通过学习研究歌剧与乐谱来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以及歌曲情感,不能照本宣科,单纯按照乐谱去唱,要做到生动的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染观众。 在歌唱的过程中,要做到身体与声音相统一,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相结合;在气息的处理上,声音需要富于弹性和穿透力;速度和节奏部分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记谱方式的地方一定要遵从谱面要求,一些速度和节奏自由的地方,则要发挥自身的想法结合谱面发挥,在作曲家乐谱的基础上做出的最基本的二度创作。 (二)音乐表演的意义 音乐表演在音乐实践过程中,作为连接音乐创作与欣赏的媒介,一方面负担着创造性再现作曲家作品的使命,另一方面要通过自己为音乐听众提供音乐欣赏的享受,进而影响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表演、表演者、作曲家、听众在一个循环圈内相互影响,音乐表演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音乐表演,表演者自身的技术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作曲家的作品收获了来自听众的反馈,从而使作品与自身得到升华和推广;听众的审美和视听觉享受得到了满足与提升。以《你就会看到》为例来说,该作品得来源歌剧《唐.璜》就是一部脍炙人口,引人深思的作品。它揭露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肯定了对封建礼教和宗教惩罚的蔑视……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剧中多位正面人物的性格特点都在影响听众,作者想要表达给大众的东西,通过表演者传达给了广大听众,从而提高了表演者与听众艺术鉴赏的能力,人们由于音乐使得生活更有意义,音乐表演的作用再次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而歌者的技巧是支撑演唱的基础,却不是表演的唯一标准。音乐表演中技巧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对音乐的表现力,它是音乐表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 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 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传神”这一范畴最初是由__________提出来的。 二、 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感知 2、“自然人化” 3、共同美 4、“和谐” 5、审美态度 6、“流溢说” 三、 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 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2、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鲍姆嘉通 2、尧斯 3、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 4、《大希庇阿斯篇》 5、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 6、孔子 7、顾恺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感知 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2.自然人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3.共同美

种植牙美学修复效果的评价

种植牙美学修复效果的评价 齐颖综述 美学效果是评价种植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主要对前牙区种植修复有重要意义。美学修复被定义为与患者面部结构相协调的修复。评价美学效果的关键就是要求种植修复体周围软组织与邻牙牙龈的形态、颜色以及质地相协调一致,修复体形态、颜色、质地与邻牙协调一致。 美学效果的优劣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加以度量,国内外的学者尝试了多种评价方法,分述如下。 1.主观评估:主要通过视觉上与邻牙或者缺失的天然牙或者对侧同名牙牙体硬组织、牙周软组织色泽、形态、质地的相似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1.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应用起来简单而且准确。具体方法是:画一条100mm长的线段,左端标注0,右端标注100,让患者根据自己对修复体美观效果的满意度在线段上标注,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2问卷调查由调查者设定问题,并列出所有选项,由患者回答,根据统计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问题的设定相对自由,但要求与调查目的密切相关。 常用的问卷多调查患者的满意程度,可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 有学者应用口腔健康影响量表OHIP-49 记录患者对修复体的满意程度,与美学相关的6个项目如下: OHIP3:是否感觉有颗牙看上去不一样?OHIP4:是否由于牙、口腔或是修复体而变得敏感?OHIP20:是否感觉自己的外表被牙、口或修复体影响?OHIP22:是否因为牙、口腔或是修复体的外观感觉不舒服?OHIP31:是否由于牙、口腔或是修复体不敢开口笑?OHIP38:是否因为牙、口腔或是修复体感到尴尬? 2.客观评估:包括对修复体以及修复体周围软组织的评价 2.1、对上部修复结构的评价:包括牙冠的外形和色泽等。 种植牙冠美学指数(implant crown aesthetic index,ICAI)该指数共包含9个参数,通过比较种植修复体与邻牙和对侧同名牙的协调一致性做出评价。具体参数内容及评分方法(惩罚性扣分制)为:(1)冠的近远中径;(2)冠的切缘位置;(3)冠的唇面凸度;(4)龈缘曲线;(5)冠的颜色和半透明度; (6)冠的表面特性;(7)软组织颜色和表面特性:与对照牙协调一致为0分。轻度偏离(不足或超出)为1分,重度偏离(不足或超出)为5分;(8)种植体周围黏膜的唇面边缘位置即龈缘位置;(9)邻间隙处的黏膜位置即牙间乳头位置:与对照牙协调一致,位置理想为0分,位置偏离<1.5 mm为1分,位置偏离≥1.5 mm 为5分。最后,由9个参数的评分总和对美学修复效果做出评价。0分为优秀,1或2分为令人满意,3或4分是效果一般,5分或5分以上是效果差。 2.2、对修复体周围软组织的评价:目前对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的评价还没有一个 统一的标准,大多数评价标准都是从牙龈、牙周组织健康、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2.1、种植牙冠美学指数(implant crown aesthetic index,ICAI) 9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从黏膜的解剖形态、颜色以及黏膜的表面等方面对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进行美学 评价。 2.2.2、粉红美观记分标准(pink esthetic score,PES),该法是将种植义齿与正常的牙齿进行7个变量的对比,包括近中牙乳头、远中牙乳头、软组织水平、软组织外形、牙槽突丧失、软组织颜色和软组织质地。其中近中牙乳头、远中牙乳头按照完整、不完整或者缺失来评价,其它变量则通过与邻牙或相应的牙齿比较进行评价。用2- 1- 0 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其中2 分代表状况最好,0 分代表状况最差。PES 是一种客观的软组织美学评分指数,重复性好,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外科治疗或者修复治疗的效果。 2.2.3、龈乳头评价方法 Jemt龈乳头外形指数:该方法以修复体和相邻恒牙唇侧牙龈曲度最高点的连线为参考进行测量,将种植体龈乳头高度分为5级。0度:无龈乳头,单个种植修复体邻近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35——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

美学概论复习作业答案_百度文库

《美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一、填空题 1.就美学的内容而言,基本上包括(美学理论、(美学史和(门类美学三个部分。 2美论、美感论和美的形态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骨干”。 3艺术美论、审美论和美育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丰满的“血肉”。 4.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且在不同方面发展 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包括概括性、联系性、情感性和创造性。 5.审美关系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_的统一;是_真_与__善_的统一。 6.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三种:认识关系、功利关系_和审美关系。 二、名词解释 1.美学:哲学的一个分支,论述美和美的事物,尤指对审美鉴赏力的判断。 2.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种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去观照自然和现实,让审美对象激发主体的情感,又将主体的情感溶入审美对象之中的表象运动。 3.美感: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 4.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通过群体的审美意识的渗入和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展现丰富的、多样的审美特征。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美在于客观形式”。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只是对美作了一些经验性的描述和归纳,缺乏普遍意义。因为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在劳动实践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体现了美的本质。 2.“美在于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基础”。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主要是用精神分析美学,它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深层动因,它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主观的形式去理解。 四、简答题: 1.简述黑格尔关于美的基本观点。 (1从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考察美; (2从历史主义方法出发去考察美的本质 (3从以“劳动”为中介的主体和对象统一出发去考察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 (1车尔尼雪夫斯基看到了现实美本身,认为生活本身就是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突出了美与人类生活的本质联系; (3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人本主义”出发,模糊地感到了美的现实基础。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新祥旭中央音乐学院权威考研辅导班强烈推荐: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专业方向 参考书目名称出版社与出版时间 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中国现代音乐史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中国当代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西方现代音乐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民族器乐(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京华出版社(2007)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003重印)

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 音乐为实例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订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上、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世界民族音乐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东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世界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拉丁美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拉丁美洲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音乐美学音乐史论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西方现代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论音乐的特殊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音乐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美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美 它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能引起人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是内容与形式,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主观性,客观性,新颖性等属性的统一。 2. 美学 它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美,自然美,特别是对艺术美进行审创造和审美欣赏的经验总结。它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和欣赏美。 3. 美感 它是人们在接触到客观的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感受,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 4.审美素质 关于美的创造,欣赏,评价等方面的素质,也是人必须的一种文化素质,人们将它渗透到创造主体的心智中去,使之变成一种改造客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取向 5.审美能力 是人们在创造与欣赏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评价没,表现美,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 1.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首先提出并加研究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2.提出“美是理念感性显现”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黑格尔 C.休谟 D.博克 3.“美不常珍,恶不终弃”说明美的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社会性 4.弗洛伊德认为,自然风景之所以美,是人们把他当成了()的代替品 A.母亲 B.情人 C.父亲 D.自身 5.美感是下列何者的产物 A.社会实践 B.主观愿望 C.主观意志 D.生物本能 6. 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说明 A.耳朵很重要 B.感官的重要性C把握音律很重要 D.个体美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去感知,通过心灵去领悟 7. 美学家狄德罗说过:卢浮宫的没,不论是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这说明() A.美有主观性 B.美有客观性 C.美有社会性 D.美有实践性 8.“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映了诗人的()情绪。 A.兴奋欢乐 B.追忆 C.思恋 D.通感 9.人类的审美意识最早出现于 A.中古时代 B.近古时代 C.奴隶时代 D.远古时代 10.“美是比例与和谐“的美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毕达哥拉斯学派 D.亚里士多德 11.《欧米哀尔》的作者是 A.罗素 B.达芬奇 C.罗丹 D.米洛 12.“移情说”,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费希特 B.丹纳 C.克罗齐 D.立普斯13.《淮南子》中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它说明美具有 A.多样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相对性 14.某些原始人把上门牙敲掉而以为美,于是整个部落的人都将上门牙敲掉,这种现象说明原始人的审美活动具有 A.愚昧性 B.重复性和雷同性 C.落后性 D.跟风性 15.黄山一堆乱石头,在()的作用下,变成了“猴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4 A.直觉与感受 B.想象与联想 C.鬼斧神工 D.冰川作用 16.风景画最早诞生于 A.荷兰 B.法国 C.西班牙 D.英国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 A.以意境为主,意象辅之 B.以意象为主,意境辅之 C.意境意象并举,无主次 D.意境意象都不突出 18.“曲高和寡”“知音难求”反映了接受主体与作品之间的 A.矛盾 B.鸿沟 C.不一致 D.不协调 19.“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这就是 A.观 B.悟 C.品 D.体 2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给人以优美感受的自然景观是 A.荷塘月色 B.电闪雷鸣 C.瀑布飞流 D.春暖花开 E.波涛汹涌 2.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 A.净化 B.升华 C.提高 D.纯化 E.美化 3.以下作品是从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是 A.果戈里的《死灵魂》 B.罗丹的《老妓》 C.米勒的《扶锄的农民》 D.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E.徐悲鸿的《奔马》 4.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寒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鼓舞人们去 A享受美 B爱美 C欣赏美 D追求美 E创造美 6.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书法家运笔必须注意的三个方面是 A笔骨 B.笔法 C.笔锋 D.笔势 E.笔力 7.下列作品表现意象感性特征的名画是 A.八大山人的《猫》 B.《向日葵》 C.《思想者》 D.《巴尔扎克》 E. 《文心雕龙》 8.以下给人优美感受的作品是 A.《蒙娜丽莎》 B.《命运交响曲》 C.《春江花月夜》 D.《蓝色多瑙 河》 E.《欧米哀尔》 9.下列说法中说明美的多样性的是 A.“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毫无感觉” B.“食必常饱,然 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C.“佳人不同体,那不同眠,而皆悦于目” D.“西施,王嫱状貌不同,世称其美好钧也” E.“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10.不可能出现在原始人所画的洞穴壁画中的是 A.山川树木 B.晨雾晚霞 C.野牛 D.绿草如茵 E.野马

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成功的关键

种植牙不仅仅是为了恢复牙齿的基本咀嚼功能而存在的,而是要让患者感到如同真牙一般的体验。因此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的诞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请北京德贝植牙的专家来为我们介绍下,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成功的关键。 目前在中国,口腔种植技术正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影响着整个口腔医学学科的发展进程。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这项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方式都令人满意的效果;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独立而又综合的带动着学科内诸多专业的共同提高和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不断的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能,从而吸引着业内人士不停的探索,继而使其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显示出了无穷的魅力。 为了尽我们所能,我们应该有愿望、有意识的追求、倾心付出,有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精心完成每一例——不留遗憾。 追求美学成功的三个过程:治疗前(种植手术前)、治疗中(种植+修复)、治疗后(双方的维护)。 一、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治疗前 1、检查 口腔检查是种植修复中的第一步,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检查的目的就是确定缺失牙的位置、数量、间隙大小和咬合关系,评价可用骨的骨量、骨密度以及软组织的质和量。上颌应准确估计尖牙窝的位置和凹陷程度、切牙孔的位置、梨状孔下缘的位置以及上颌窦地的位置和形状等。在下颌应准确估计切牙窝的位置和凹陷程度、颌孔和下颌管的位置。无牙颌要注意上、下颌牙槽脊的倾斜程度和相对位置。对牙合牙过长和缺隙两侧临牙的倾斜度也是检查的重要内容。对软组织的评价包括软组织的厚度、牙龈缘的高度、龈乳头形状和牙龈的质量,如附着龈状态等。 二、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治疗过程

传统的种植理论认为拔牙创需愈合三个月以上,然后在健康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再经过3-6个月的愈合期上部结构修复,随着种植外科技术、材料、大量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的使用研究表明,适宜的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一样也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整合。即刻种植是指在拔除患牙的同时对拔牙窝进行适当修整, 然后立即将种植体植入新鲜拔牙创内。与延期种植相比, 这一技术不仅能减少手术次数, 缩短等待修复的时间, 尽早恢复口腔咀嚼功能, 并使种植体的定位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达到理想的解剖位置[1]。特别是在前牙显得尤为重要,在不切开粘膜的情况下进行种植,使前牙的美学修复成为可能。 三、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治疗后维护 种植义齿的长期成功有赖于良好的口腔卫生。患者应该严格按照种植术后的医嘱进行口腔维护。种植牙的患者有可能对口腔维护的意识比较淡薄,医生必须在术前强调口腔维护的重要性。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时候,组织的破坏和骨组织的吸收要比天然牙快的多。种植修复后,医生应嘱咐患者定期复诊,检查口腔卫生的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处理。对于可能引起骨吸收的不良因素,在早期往往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得到较好的结果。如不及时复诊可能引起骨吸收,则使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 总之,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想要成功,每一步都很关键,但是对于患者而言,找一家正规的牙科诊所、遵义嘱咐,积极配合就完全可以使种植美学修复种植牙成功,不必有过多的担心。

美学概论平时作业

《美学概论》平时作业 1、押韵是不是诗歌艺术的品质特征?为什么? 答:押韵是诗歌艺术的品质特征。因为: 1、韵律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尤其是古体诗。 2、在《声律启蒙》中有对平仄,韵律的详细说明与示例。但是随着白话文的推广,现代诗歌的兴起,在韵律上的讲究也没有过去那样必须.。也就是说,近体诗,自由体,比较随便。但是如果在韵律上多下功夫,能够让诗歌读起来更容易上口,感觉更加工整。 2、什么是美感的共性和个性?它们是什么关系? 答: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 1、美感的共性:即美感的普遍性与共同性。这是因为美是客观的真实的,凡是符合客观的真实的美的反映,这种美感形式都是正确的,是有客观社会内容和客观的标准的。 2、美感的个性:即美感的差异性。首先表现为阶级的差异;其次表现为世界观和审美理想的差异;再次表现为审美趣味的差异;最后,美感在一定程度上还与个人的心境、情绪有关。 3、两者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光是承认美感的个性,如西方的"趣味无可争辩",或是光是承认美感的共性,如康德的"先验共同感",都是片面的,所以实际上美感正是这两个矛盾方面的辩证统一。 3、“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答:1、意境: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2、意境之所以能够引起强烈的美感,主要是因为: 首先,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所以说是情中景。 其次,意境中饱含艺术家的情感。意境中的形象来于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 再次,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 最后,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4、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什么时候的事? 答: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Asthetik”(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文献记载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的开始思考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因之成为 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2.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庇阿斯》,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代表作《理想国》。 3.维柯提出“诗性智慧”。 ◆4.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 史。 ◆5.康德主要著作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趣味判 断就是它的美学。 6.如何理解“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首先美是与人相关的,是属人的现象,没有人也就不会有美。 “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是研究美学必须恪守的第一底线,这就意味着: ①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也不可能具有任 何审美意义。 ②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他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如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但它却绝不会感受到 花的美。同样,一只蜜蜂虽然在建巢方面,可以与最伟大的建筑师相媲美,但它筑巢时绝不会 使用“美的尺度”。 ③凡是说到“美”时,都意味着它是指一种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独特 的“关系”领域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关系。 ◆7.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在其历史性的生存展开中所形成的生存境况的形式表达,即“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主要方面。 8.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①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②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③心理学的方法。9.美学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①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②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完善③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10.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人是蛮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 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 课后思考题: 1.“这朵花是红的”和“这朵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的判断,前者属于性质判断,后者属于趣味判断。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 2.你同意“美不是物理的事实”这一判断吗?为什么? 3.在你的阅读或观赏经历中,是否有一部作品深深地触动你?思考一下这种触动是否改变了你?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神话一般分为三类:①起源的神话②诸神的神话③英雄神话 2.“手艺”:就是身体劳作的有目的性活动与事物在这种劳作中所显现的“合目的性”的本性之间、身体劳作的活动方式与事物的“合目的性”本性的显露方式之间的完美契合。当这种契合达到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境界时,就是“艺”。 3.使得诗性直观从巫术直观中分离和解放出来的力量,是理性思维的崛起。 4.在苏格拉底死后,神话世界开始崩溃,他所主张的“认识你自己”“知而后幸福”等理性原则,成了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原则。 5.巫术直观的意义(30页) 6.神话运思的特征(37页) 课后思考题:

美学概论重点题目和答案

1. 什么是美学和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学是研究现实美、艺术美和审美感受的科学。 研究对象:研究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研究艺术美,研究主体的审美心理 2. 试分析我国古代美学“以和为美”的思想 ?我国先秦时期“以和为美”的思想 史伯:“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和六律以聪耳”;“物相杂故曰文”;“和五味以调口”。以和为美,意即美是差异因素的协调统一,单一雷同不会有美。 ?古希腊时期的“美是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就是和谐与比例”; 赫拉克利特:“对立造成和谐” ?孔子的“成于乐”、“游于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 美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理论的关系 ?美学和哲学 区别:内容上各自对象范围不同;形式上一 个高度抽象一个相对具体。 联系:一方面,哲学为美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另一方面,美学研究成果又推动哲学发展 ?美学与伦理学 区别:对象不同 联系:起初两者都包含在哲学中;美以善为 基础;社会作用上两者相辅相成 美学与心理学 区别:对象、范围不同 联系:一方面,美学研究与发展要借助于心 理学成果;另一方面,美学发展又促进心理学发展。 ?美学与文艺理论 区别:研究范围、侧重点不同;学科特点不 同;历史发展不同。 联系:美学在独立出来之前,许多美学思想 就包含在文艺理论中;两者内容上重合;两者相互作用。 4. 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 ?美育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完善文化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 ?对大学生成才具有直接现实意义 (开发智力 培养意志力 促进身心健康) 方法: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 ?了解美学史上美学家的不同观点 ?结合艺术事实和艺术实践 ?勤于思考1. 西方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的不同观点 从客观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从主观精神方面寻找美的根源 从客观对象方面寻找美的根源 从社会生活方面探索美的根源 ?美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1. 西方美学探讨美的本质的不同途径 ①从客观方面探讨美的本质 ②从精神方面探讨美的本质 ③从主客观相互作用上探讨美的本质 2. 如何理解美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美的根源和本质只能从人类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作出科学说明。 1.生产活动是美诞生的最原始基础 2. 人在其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 3. 如何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就是说,人身上有物质性、动物性,古有自然力量的一面,但人身上还有精神性,社会性因素,故人还有思维力量、意志力量、情感力量的一面。人不仅能从社会角度去感受世界,还能创造世界,美化世界,因此,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力量。所谓对象化,就是说人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消极地适应世界,而是能按照客观和自身目的能动的创造世界,吧自己的聪明才智等本质力量灌注到对象中去,使对象活起来,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在人与现实所发生的审美中形成的,在这里,首先涉及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具有欣赏和创造美的本质力量。其次,作为客体的对象要具有审美的属性。再次,主客体之间要发生相互转化和对象化的关系。因此,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指人按照没得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吧对象塑造成美的形象 4. 简述美的特征 一、形象性车尔尼雪夫斯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二、客观性美归根到底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美依赖于客观对象的客观属性与形式。 三、多样性 美的形态无限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都有不同表现形态。四、社会性 美的社会性指它同人类生产、生活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美总是作为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感性形象。五、功利性 美的功利性即符合人的目的性,指对人有利、有

前牙重度骨量不足种植美学修复一例

图6a、b 覆盖 Bio-Oss?骨粉,Bio-Oss?骨膜,黏膜拉拢缝合,戴入临时桥图 9a、b 自上颌右侧中切牙唇侧收集少量自体骨移植,缝合切口,带入暂时桥 一、术前检查及 CBCT 分析 前牙重度骨量不足种植美学修复一例张朋周琳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南省口腔医院修复科 ZHENGZHOU UNIVERSITY 图14a、b 戴牙后即刻口内情况,牙冠形态、色泽、突度合适,患者满意 图12 拆除愈合基台,牙龈袖口形成较好图11二期手术置入愈合基 台图10?3个月后,二期手术前口内检查: 切口愈合良好,牙龈色泽形态正常,牙 槽嵴丰满图8a、b GBR 术后3个月行种植手术。a 显示种植窝预备,b 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置入Nobel Replace CC 3.5×11.5mm 植体一枚。 图7a、b CBCT 检查:上颌双侧中切牙牙槽嵴颊舌向骨宽度增加,通过GBR 骨增量技术可 以较好的恢复前牙区水平骨量。图5a、b GBR 植骨术中,上颌双侧中切牙区切口,翻瓣,骨皮质打孔图3CBCT 检查11牙槽嵴颊舌向骨量 严重不足图1?患者术前口内像:12至22烤瓷固 定桥修复图2?上颌双侧中切牙根方唇侧牙槽嵴吸收塌陷明显,11根方唇侧尤重,22舌 面部分崩瓷?图4?拆除上颌12至22烤瓷固定桥二、GBR 植骨术三、种植体植入术 图1311、21螺丝固位成品基台氧化锆全瓷单冠,12、22氧化锆全瓷 单冠 四、二期手术及永久修复体制作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27岁,10年前因外伤导致两颗上中切牙脱落,于当地医院行“固定烤瓷桥”修复,现因形态色泽不佳,要求重新修复。检查见11、21缺失,已行12、11、21、22烤瓷固定桥修复,11、21桥体盖嵴部与牙槽黏膜间有约0.5mm 间隙,牙体形态偏大,色偏白。11、21根方唇侧牙槽嵴明显吸收塌陷,11根方唇侧尤重,22舌面部分崩瓷,深覆牙合、深覆盖。术前CBCT 检查见:21颊舌向最狭窄部骨量1.6mm,牙槽嵴顶处骨量3.3mm;11颊舌向最狭窄部3.0mm,牙槽嵴顶处3.9mm。前牙唇侧根方骨量严重不足,垂直向高度尚可。术前SAC 分析属于种植高度复杂病例。由于缺牙区水平骨量严重不足,手术方案定为先进行上颌双侧中切牙位点GBR 植骨术,增加水平向骨量,3个月后行一期种植体植入术,植入术3个月后行种植二期手术及牙龈诱导,二期手术后1个月行上颌双侧侧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术,与上颌双侧中切牙同时制取硅橡胶印模,最终修复体制作完成后戴入。 讨论:前牙区牙齿缺失后往往伴有较为严重的牙槽骨吸收,对种植修复治疗造成困难。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种植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完善的检查和风险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及最低程度的风险及并发症。本病例中前牙区存在重度水平向骨量不足,通过GBR 植骨术取得良好的成骨效果,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条件。在种植手术中,将植体植入了较为理想的三维位置,并通过临时牙对牙龈进行塑形。在修复阶段,通过对修复体外形、邻接点及咬合的控制,最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

美学概论复习要点

《美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美学学科的诞生: 1750年、1758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第一、二卷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其美学含义为感性学,即Aesthetics,从属于哲学。 美学学科的发展 (一)本体论阶段:古希腊罗马至十六世纪,美学思想主要集中思考一种独立的“美”,把美看作是所有审美现象产生的根源。 (二)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之后到十九世纪,美学思辨的焦点由美的本体转移到对人的认知能力的探讨上。 (三)存在论阶段:十九世纪末期以后,哲学转向对人的活动方式研究,语言是人的活动方式的代表。美学开始对语言的意义进行分析。认为美是一种无意义的形而上的概念,美存在于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活动之中。存在论阶段也称为语言学阶段。 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美和艺术问题 (1)把美和艺术分开来研究:柏拉图 (2)把美和艺术统一起来研究:普洛丁 二、研究艺术的哲学 黑格尔:“我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要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三、研究审美心理的科学 鲍姆加登:思考“感性的完善” 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和柏克:研究审美经验 中国美学家的观点: (1)美学是研究美的科学 (2)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3)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科学 (4)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美学研究方法 哲学方法:包括观察、了解和分析,体验、追问和对话,解释与建构等方式。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费西纳在他的《美学导论》中把哲学的方法分为“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方法就是哲学思辨的方法。 第二章 一、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美论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六世纪,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一批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形成的一个哲学派别。他们认为,万物的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他们认为,美就是数的和谐。并发现了黄金分割率。 (二)苏格拉底论美: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谈美。他认为,美就是有用的;美具有相对性。(三)柏拉图论美: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三种形式,即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理念,理念是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它就是“美本身”。而一切具体的美的事物都要依赖于这个美本身,才能成为美的事物。柏拉图说“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

美学概论

一.自在之美与自为之美 “自在之美”与“自为之美”这两种观点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自在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还没有被认识的自然世界;为我之物是已被认识了的自在之物,是自在之物的必然结果。自在之美是尚未为主观世界认识的美,为我之美是已被认识了的自在之美;自在之美转化为为我之美,必须是使物自身关的潜能得以弘扬,使审关主体潜在的审关机能和意识得以发挥,使物自身美的潜能和人自身潜在的审美意识融会。任何美的生成,都是自在之美向为我之美的转化过程。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美是事物本身的美,苏格拉底说的美是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前者是自在之美,后者是自为之美。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前者是事物本身的美,是自在之美;后者是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是自为之美。自为之美总是包含着效用的因素,而自在之美就没有这些因素;自在之美是绝对的,自为之美是相对的,因为同一个事物可能符合这一种效用。苏格拉底用德尔菲神庙的铭言“认识你自己”说明他的哲学研究和美学研究。认识你自己并不是认识人的外貌和躯体,而是认识人的灵魂。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由灵魂、肉体以及这二者的结合三部分构成,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人的灵魂。灵魂中最接近神圣的部分是理性。“认识你自己”归根到底也就是认识理性。苏格拉底从理性出发研究美学问题时,追求的是美德普遍意义。 苏格拉底跟他的弟子亚里斯提普斯有一段关于金盾和粪筐怎样才美的对话:亚里斯提普斯:那么,粪筐能说是美的吗?苏格拉底:当然,以免金盾却是丑的,如果粪筐适用而金盾不适用。亚里斯提普斯:你是否说,同一事物既是美的又是丑的?苏格拉底:当然,而且同一事物也可以同时既是善的又是恶的,例如对饥饿的人是好的,对发烧的人却是坏的。再如就赛跑来说是美的而就摔角来说却是丑的,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能很好的实现它共用的方面,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既是恶的又是丑的。这段对话表明,金盾和粪筐的美不在于他们自身的属性,而在于他们的用途,在于他们对于使用者的关系。金盾虽然很珍贵,然而它不适合抵御敌人,它就是丑的。粪筐虽然粗鄙,然而它适用,它仍然可以是美的。又如,穿在小巧玲珑女孩身上漂亮的礼服,被拿来穿在高大魁梧的男子身上,转瞬变成不美。美一定有规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