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性蛋白

动物性蛋白

动物性蛋白
动物性蛋白

生意社10月11日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成倍增长,促使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造成饲养畜禽所需要饲料原料资源(特别是蛋白质资源)的紧张和短缺。动物生产的蛋白质平均值相当于全部精饲料资源总蛋白质的32%,按我国人均月摄入25g动物蛋白质换算成畜禽精饲料蛋白质计算,13亿人口一年需要3700万t蛋白。加之我国的饲料资源分布不平衡,玉米和豆粕主要集中在东北,而南方相对较缺乏;鱼粉和肉骨粉等在沿海地区和南方相对较丰富。动物屠宰加工下脚料比较分散,难以收集加工利用,如:血液蛋白质含量高,但氨基酸不平衡,氨基酸消化率低,资源分散,因此其开发利用重点在于集中资源、采用喷雾瞬间干燥先进工艺、减少氨基酸损失;开展深加工研究,开发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等。角质化蛋白质(如:角、蹄、羽毛、毛发等),该类资源数量多,分散,品质差,加工水平低。因此,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是我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受到破坏,鱼粉价格上涨。可见,开辟新的蛋白饲料资源以及将现有蛋白质资源的更深层开发利用,仍然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1 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的分类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鱼粉、血粉、血浆蛋白粉、羽毛粉、肉骨粉、皮革粉和昆虫蛋白饲料。 2 动物性蛋白营养特征及应用技术(见表1) 表1 动物性饲料蛋白原的种类、来源、加工工艺、营养特性及优缺点种类来源加工工艺营养特性优缺点鱼粉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后的加工的高蛋白质饲料高脂鱼的加工工艺;蒸煮或干热风加热法;低脂鱼的加工工艺;全鱼粉和杂鱼粉粗蛋白质:一级≥55%;二级≥50%;三级≥45%优点: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平衡、含未知生长因子等,是公认的优良动物性蛋白饲料,也是平衡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好原料。缺点:随生产工艺、原料的不同,导致产品应养成分变化较大且价格较高血粉猪、牛、羊和禽类血液蒸煮法、晾晒法、喷雾干燥法、发酵法粗蛋白质:一级≥80%;二级≥70%(SB/T 10212-1994)优点: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都很高。优质的血粉赖氨酸含量高,含硫氨基酸与进口鱼粉相近。缺点:传统生产的饲料用血粉适口性差,可消化性差,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差血浆蛋白粉猪、牛、羊和禽类血液血液的收集与处理、分离、浓缩、冷却、储存、喷雾干燥含丰富的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清蛋白和球蛋白。氨基酸平衡且利用率高,粗蛋白质含量达70%-80%,粗蛋白质≥80%优点: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高,含有多种功能蛋白质(如白蛋白、生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含有铁等微量元素,另外含大量干扰素、激素、溶菌酶等。羽毛粉禽类羽毛高压加热水解法、化学酸碱处理法、酶解法、蒸煮法、膨化法粗蛋白质≥80%优点:含硫氨基酸丰富,缬、亮、异亮氨酸、维生素B12,铁、锌、硒含量高。缺点:赖、色氨酸含量不高。羽毛蛋白中大部分是角质蛋白,不易被动物消化肉骨粉动物屠宰后的下脚料及肉品加工工厂的残余碎肉、内脏等湿法生产、干法生产粗蛋白质:一级≥26%;二级≥23%;三级

≥20%(SB/T 8936-88)优点:氨基酸含量高,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等)比较平衡,可以利用钙、磷和维生素含量高。皮革粉鞣制前、后生成的各种动物的副产品碱水解法和高温高压水解皮革粉含有约80%的粗蛋白质优点:赖氨酸较高,缺点: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与糠麸类中相似,利用率较差蝇蛆粉蝇蛆可鲜喂,也可晒干制成蝇蛆粉饲喂动物活蝇蛆蛋白质含量为15.6%,蝇蛆粉蛋白质含量达59.4%-63.0%优点:必须氨基酸含量是鱼粉的2.3倍,蛋、赖氨酸分别是鱼粉的2.7和2.6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抗菌肽、凝集素、干扰素、几丁质等多种有价值成分蚯蚓蚯蚓鲜蚯蚓风干或烘干粉碎即成蛋白质含量平均为56.5%,最高达70%优点:富含11种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还含有维生素A、B族、E及多种微量元素、激素、酶类、糖类物质,其中铁、铜、锌、锰的含量比鱼粉高,磷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蚕蛹粉系蚕从幼虫向成虫过渡阶段的虫体可鲜喂,也可晾晒制成蚕蛾粉粗蛋白质:一级≥54.0%;二级≥49.0%;三级≥44.0%(NY/T 218-92)优点:蚕蛹富含各种限制性氨基酸,不仅富含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色氨酸含量也比鱼粉高一倍,鲜蚕蛹中富含核黄素。缺点:具有异臭天虻食粪昆虫天虻干燥后粉碎制成蛋白质含量54.6%优点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较丰富,钙、铁含量高黄粉虫黄粉虫幼虫、黄粉虫蛹、黄粉虫成虫烘干后粉碎粗蛋白质:幼虫48-54%;蛹:55%-59%;成虫:63%-64%优点: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氨基酸含量较全面的昆虫蛋白质资源,还含有多种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动物性蛋白原料营养价值高,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元素与维生素含量高,糖含量低。 2.1 鱼粉鱼粉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它是将全鱼经过加工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50%以上。对于所饲养的动物而言,其氨基酸组成是接近平衡的,因而利用率高,是理想的蛋白质饲料。优质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5%以上,赖氨酸含量在3.5%~6.5%左右,蛋氨酸含量在1.6%以上,矿物质钙、磷含量较高,所有的磷都是可利用磷(有效磷)。在猪日粮中添加5%~8%的鱼粉,能明显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2.2 血粉血粉是以畜、禽血液为原料,经脱水加工而成的粉状动物性蛋白质补充料。猪血液占活体重的4.6%~5.0%,牛羊血液占活体重的3.5%,禽血液占活体重的3.9%。按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家畜、家禽数量估计,每年可产畜、禽血液2000万t,如利用其一半,则可生产血粉200万t。但实际用于饲料的量很少,估计中国的产量与“发酵血粉”一起计算在内,总产量不足10万t,增产潜力极大。血粉的粗蛋白含量可达80%~90%,高于鱼粉和肉粉。血粉中赖氨酸和亮氨酸以及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含量都很丰富。其中赖氨酸的含量居所有天然饲料之首,为7%~8%, 比常用鱼粉中的含量还高。相对而言,精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很低,异亮氨酸的含量很少,几乎为零。另外,血粉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钠、钴、锰、铜、磷、铁、钙、锌、硒等,其中含铁量是所有饲料中最丰富的。血粉中钙、磷含量很低。血粉还含有可帮助消化的多种酶类和维生素A、B2、B6、C等,但与其它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相比,维生素B12和核黄素的含量较低,如:核黄素含量仅为115mg/kg左右。总之, 血粉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饲料, 但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差, 并因加工方法的不同, 其营养成分、适口性和可消化性都有较大的差异。管武太、李德发等(1996)报道, 用2.5%喷雾干燥血粉替代仔猪日粮中的豆粕后, 仔猪日增重和采食量分别提高14.4%和12.5%, 饲料转化率略有改善。 2.3 血浆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就是将占全血55%的血浆分离、提纯、喷雾干燥而制成的乳白色粉末状产品。按血液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猪血浆蛋白粉(SDPP)、低灰分猪血浆(LAPP)、母猪血浆蛋白粉(SDSPP)和牛血浆蛋白粉(SDBP)。血浆蛋白粉中,

含粗蛋白质78.0%,脂肪2.0%,纤维0.4%,碳水化合物3.15%,粗灰分含量为7.0%。其中还含有钙、磷及一些动物必需的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而且动物对其消化率高达93%,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消化能和代谢能。管武太等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血浆蛋白粉(0、3.75%和7.5%),仔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线性增加(P<0.05),饲料转化率也成改善的趋势,说明血浆蛋白粉有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和加快生长速度的作用。Pierce等试验发现:随着血浆蛋白粉和IgG2种原料在仔猪饲粮中添加量的增加,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这些都说明血浆蛋白粉可提高幼年动物的生长性能。 2.4 羽毛粉羽毛粉是将家禽的羽毛净化消毒,再经过蒸煮、酶水解、粉碎或膨化而成的粉状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每只成年鸡可得风干羽毛80~150g,是体重的4%~5%。20世纪90年代末期,预计中国各种禽类总饲养量约为100亿只,可产羽毛150万t,开发其中一半制成羽毛粉,预期可产40万~75万t羽毛粉,约相当于150万t豆饼中的蛋白质量,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粗蛋白质含量在85%~89%,胱氨酸含量高达4.65%,也含有维生素B12,铁、锌、硒含量高,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均较高。但羽毛蛋白质中大部分是角蛋白,结构坚固, 不易被一般工艺水解,不易被动物消化。经过加工处理的羽毛粉作为蛋白质资源,在畜牧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加工工艺及生产条件对羽毛蛋白质的质量影响较大,使其质量不太稳定。所以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量不宜过多,而且羽毛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在使用时要注意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必要时可补充羽毛粉缺乏的氨基酸,提高羽毛粉的饲喂效率,经加工处理的羽毛粉,可以代替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在畜牧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5 肉骨粉目前,肉骨粉多利用肉联厂不能食用的超期肉类,以及屠宰厂、制革厂、骨胶厂的各种畜禽的下脚料。以上原料经分离杂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合,高压蒸煮、灭菌脱脂等工艺而生产出的一种褐黄色粉状肉骨混合物,称为肉骨粉。据预测,中国资源量可达200万t。但限于运输、保鲜、防疫卫生等条件,尚未充分开发利用。该类产品因原材料不同,形成的理化指标也不相同。一般蛋白质含量在30%~50%,磷2.5%~7.5%,钙6%~18%,粗脂肪6%~12%,粗纤维2.5%~3.5%,蛋氨酸0.6%~0.8%,赖氨酸1.5%~2.6%(施安辉、单宝龙)。肉骨粉可作为猪、禽饲料的蛋白质及钙、磷来源,但其品质稳定性差,饲养价值比不上鱼粉与豆饼,用量限制在5%以下为宜,并需补充所缺乏的氨基酸还应注意钙、磷平衡。一般多用于肉猪、种猪、肉禽的饲料中,不宜用于仔猪、雏鸡饲料。在反刍动物中利用效果不佳,用量应控制在3%以下。 2.6 皮革粉皮革粉是用鞣制前或鞣制后生产的各种动物的皮革副产品制成的粉状饲料。水解皮革粉中含粗蛋白质约80%,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但其它氨基酸含量较低,利用率较差,属于低档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试验证明,利用皮革蛋白粉饲喂蛋鸡、生长鸡、猪等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因此,饲用皮革粉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是可行的,可以代替30%~50%的鱼粉。 2.7 蝇蛆粉蝇蛆粉是将蝇蛆卵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培养以后,分离蝇蛆,干燥后粉碎制成。蝇蛆也可以鲜喂,活蝇蛆蛋白质含量为15.6%,可直接用来喂鸡、鸭,加工成蝇蛆粉,其粗蛋白质含量高达59.4%~63.0%,与进口鱼粉蛋白质相似,粗脂肪含量10.6%~20.0%,赖氨酸含量为4.1%,蛋氨酸为1.9%,色氨酸为0.7%,氨基酸总含量占干物质的52.2%,还含有铁、铜、锌、锰等微量元素(田晓燕)。祁芳等报道,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用10%蝇蛆粉喂养蛋鸡,其产蛋率比喂同等数量的国产鱼粉的蛋鸡提高19.5%,饲料转化率提高15.8%,成本降低40%,且可提高鸡蛋及鸡肉的品质。黄自占等报道,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条件下,

每头猪加喂100g秘鲁鱼粉,结果喂蝇蛆粉的仔猪比喂鱼粉的仔猪增重提高了7.18%,而且每天增重0.5kg,成本下降13.2%。用蝇蛆粉喂养的猪瘦肉中蛋白质含量比喂鱼粉的高3.5%。杨亚飞等试验结果显示,雏鸡阶段每天加喂少量蝇蛆,每kg鲜蛆可使雏鸡多增重0.75 kg,开产日龄比对照组提前28d,产蛋量和平均蛋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2.8 蚯蚓蚯蚓体内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平均为56.5%,最高达70%,且富含11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的含量比鱼粉高2~3倍,色氨酸的含量是牛肝的7倍,赖氨酸的含量也高达4.3%,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E 及多种微量元素、激素、酶类、糖类物质(傅规玉)。蚯蚓粉由鲜蚯蚓风干或烘干后粉碎即成,用蚯蚓粉喂鸡,增重快,肉质好,产蛋多,效果好于鱼粉。据报道,在产蛋鸡的日粮中加入4%的蚯蚓粉,产蛋量增加20%以上,奶牛和奶山羊辅以蚯蚓饲料,泌乳量增加10%~40%(田晓燕)。傅规玉试验结果表明,用蚯蚓粉代替鱼粉饲喂育肥猪日增重可提高13.1%,料重比降低0.9:1。杨海明等报道,在粗饲料中添加5%~8%的蚯蚓粉喂养家禽,可使其生长速度提高15%。姜利等报道,在猪粗饲料中添加5%~8%蚯蚓粉喂猪,其生长速度可提高15%。 2.9 蚕蛹粉蚕蛹是蚕茧抽丝后剩下的副产品,经过除臭、烘干、脱脂,再烘干和粉碎后,即为蚕蛹粉。蚕蛹粉蛋白含量高达68.3%,可消化蛋白占56.5%,粗脂肪占28.8%,磷为0.9%,钙为1.2%,灰分为2.8%,并含有维生素B1、B2、E。蚕蛹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占总量的14.59%( 王敦,白耀宇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猪饲料中添加蚕蛹粉,其氨基酸真消化率达到88%,明显高于啤酒糟、豌豆等饲料蛋白辅料。张建红等报道,用蚕蛹粉喂猪,日平均增重比不加蚕蛹粉的要高23.6%;郭宝忠报道,在蛋鸡日粮中加入5%~10%的蚕蛹粉产蛋率可提高18%。 2.10 其它 2.10.1 天虻食粪昆虫天虻的蛋白质含量40.5%,比大豆还高,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都较丰富,分别占18种氨基酸的5.76%、7.40%和5.34%,亚油酸4.3%、亚麻酸12.1%,钙、铁含量高。 2.10.2 黄粉虫黄粉虫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氨基酸含量较全面的昆虫资源,还含有多种糖类、维生素、矿物质。

1 kg黄粉虫干粉含蛋白质489g、脂肪288g、糖类107g、硫胺素0.65mg、核黄素5.2mg、维生素4.4mg、钾13.7g、钙1.38g、磷6.83g、铁65mg以及钠、镁、锌、铜、锰、硒等矿物质元素(付亮亮、何永涛)。黄粉虫70d就能繁殖1代,1只雌虫经交配后能繁殖幼虫3000 条以上,每1.25kg麸皮可以生产0.5kg黄粉虫(周元军)。刘伯生报道,用3%~6%鲜黄粉虫代替等量鱼粉饲喂肉鸡,增重速度提高13.0%,饲料效率提高23.0%。 2.10.3 蜂尸粉蜂尸是养蜂业的副产品,蜂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还含有ATP、维生素B及Ca、P、Fe、Cu、Zn等微量元素。据报道,产蛋鸡饲喂蜂尸粉可提高产蛋率0.8%、饲料报酬2.1%(田晓燕)。 3 影响动物蛋白质饲料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动物性蛋白质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好,尤其是鱼粉,适口性好,氨基酸组成接近动物体组织氨基酸组成模式,是一种动物较平衡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以上几种蛋白饲料价格都较昂贵,来源不同,营养价值差异很大,而且不能持续的供给动物生产。同时,动物性蛋白容易受细菌感染,饲喂受感染日粮将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目前蛋白质饲料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质量也不很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各种蛋白质饲料的质量都受加工方法的限制,其加工方法与工艺技术不同,产品的质量就不一样。如:鱼粉的质量因原料的品质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鱼粉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鱼粉品质下降,不合要求的干燥方法会导致鱼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等。 3.

2 原料的种类、来源与环境

影响原料的种类不同,产品的质量各异。如:鱼类不同生产的鱼粉蛋白质就不一样。同一种物质也会因产地的不同而含量各异;同一产地也会因每年季节气候变化的不同,所获得的产品质量也不同。 3.3 人为因素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掺杂现象十分严重。其中掺假最严重的是鱼粉。从而使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产品质量很难保持一直,其营养价值差异很大,对动物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黄玉兰)。 4 小结针对我国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通过调查我国饲料资源存量,集成我国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替代技术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成果,为提高我国常规饲料资源和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把开发重点放在集中资源、改进加工工艺、平衡氨基酸和利用特异性酶制剂或微生物发酵来提高蛋白的利用率。建立系统成套的加工体系,生产蛋白质含量高,对动物无毒副作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来弥补我国动物性蛋白质资源的不足,其中合理开发高效昆虫蛋白质饲料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开发利用饲用昆虫,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一切废弃资源,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发,逐步扩大我国蛋白饲料生产量,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作者:石学刚...

资讯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列举几种常见的昆虫蛋白饲料

列举几种常见的昆虫蛋白饲料 目前世界上可以做饲料的昆虫有500余种,其中有许多品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可用于代替精饲料喂养畜禽和名优鱼品,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几种: 面包虫又称黄粉虫,其营养丰富,其幼虫、蛹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1%、57%和61%,是高蛋白质的优质饲料,营养价值约为鱼粉的两倍,但其经济成本只有鱼粉的1/3。面包虫不仅可作喂养畜禽、龟鳖及鱼、虾、蟹等的精饲料,更是饲养蛇、蝎的上等饲料。 蚯蚓蚯蚓粉是较好的动物蛋白质饲料,而养殖蚯蚓成本低、生长快,繁殖率高,通常用米糠、牛猪粪、树叶、杂草及土杂肥等即可。用人工繁殖的蚯蚓制成的蚯蚓粉,蛋白质含量约为66%。据试验,在粗饲料中添加5%~8%蚯蚓粉喂养畜禽和鱼类,其生长速度可提高15%。 丰年虫又称卤虫,是小型低等甲壳动物,其大量生长在各地盐田和咸水湖里,也可人工培育。一条母虫每次产卵80~100多个,一生可繁殖5~10次。初孵1~2天后长成幼体,含丰富蛋白质、脂肪及激素,是鱼、虾、蟹幼体和成体的良好饵料。目前世界上有85%以上的鱼养殖动物幼体均可用丰年虫幼体作为活饵料饲喂。蚕蛹经过除臭、烘干、脱脂,再烘干和粉碎后便成为蚕蛹粉,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添入饲料中喂养畜禽和青蛙、牛蛙及虾类,可收到良好效果。 蝇蛆用麦麸、米糠、猪粪、碎骨和糖等做原料可培育蝇蛆。培育的活蝇蛆可直接用于喂养鸡、鸭、鹅等禽类;而加工成的蝇蛆粉,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8%,用来饲喂猪和进行鱼养殖等均可促进生长。 白蚂蚁用稻草、杂木等培育出来的白蚂蚁,约经一周便可用作饲料。蚂蚁蛋白质含量达42%以上,还含有微量元素等。将白蚂蚁烫死后晒干,拌入饲料中喂养畜禽,不仅生长快,而且可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南京晶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ea3428501.html,)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主要产品有生物制剂、禽转移因子、禽用干扰素。 中国禽病网(https://www.doczj.com/doc/ea3428501.html,)

蛋白质胶粘剂的提取和应用

近几十年来,由于胶粘剂市场的扩展,全球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使得胶粘剂工业重新考虑新型天然胶粘剂,致使大豆蛋白胶粘剂再次成为研究热点。 蛋白质胶粘剂是以含蛋白质的物质作为主要原料的一类天然胶粘剂。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可制作胶粘剂。按所用蛋白分为动物蛋白(骨胶、明胶、络蛋白胶、血清蛋白)和植物蛋白(豆胶等)。它们一般是在干燥时有较高的胶接强度,用于家具制造、木制品生产。但是,其耐热性和耐水性较差,其中动物蛋白质胶粘剂更为重要。 动物胶的制备方法: 动物胶是从胶原蛋白水解演化的一类有机胶体,这种蛋白质存在于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中。主要从牛等家畜提取。骨胶(boneg1ues)和皮胶(hide glues)是动物胶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的原料主要来自食品加工和制革工业。 (1)皮胶的制备首先用水清洗原料皮,接着用石灰乳浸泡处理以 脱除非胶蛋白质;然后用盐酸、硫酸或亚硫酸调节致微酸性,再用水洗细心除去过量的酸。将这样处理的原料转到蒸煮罐或釜中,加入热水,按仔细控制的加热与时间规程进行一系列分段蒸煮,分段浸出稀胶液,直到胶料提取完全。然后过滤此胶料母液,蒸发致固含量l6%~45%,在连续干燥器中用调节过滤空气干燥2~2.5h。 (2)骨胶的制备采用食品加工厂的副产品新鲜骨或“绿色”骨为原料。用溶剂萃取脱脂法所制的骨胶称为萃取骨胶。而现代骨胶的制备过程与皮胶类似:首先用水或烯酸清洗原料骨,投加到压力罐中,经过热蒸汽和热水反复提取,将稀骨胶液与原料骨渣分离。然后将稀骨胶母液过滤或离心除去游离脂肪,接着蒸发成高固含量,以便最后干燥。 皮胶和骨胶的干燥产品在包装出售前,通常都要磨碎,8~12目的为粗磨品,25~35目的为细磨品。 现代骨胶或皮胶是均匀可靠的产品,在工业应用中均能防止细菌或霉菌的侵蚀。为了控制高速粘合应用中的发泡问题,可添加消泡剂,这类表面活性物质合适的添加时机在其母液的蒸发之后和干燥之前。在此时加入其他一些改性剂也是动物胶制造的一个重要趋势,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塑剂以及为特定用户特制产品所用的化学反应剂。 大吨位的动物胶常以干粉或粒状形式出售,但冷液体动物胶、柔性不翘曲的复配或改性胶及糊状胶的产量在不断增加。 (3)动物胶胶液配制现代干动物胶在使用时也容易配制成胶液,可将干胶直

猪蛋白质饲料

猪蛋白质饲料 饲料的绝对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粗纤维含量少于18%的饲料。 包括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两类; 养猪常用的蛋白质饲料有:豆类籽实(25-42%)、蚕蛹渣(55%左右)、豆科叶粉(含量20-25%)、羽毛粉(80-85%)、鱼粉和血粉等。 ①豆类籽实:如大豆、蚕豆、豌豆等。 共同特点: CP丰富(20-40%),无氮浸出物(主要指淀粉和糖类)含量比谷实类低。 蛋白质品质最佳,赖氨酸含量高(1.8-3.06%);但蛋氨酸偏少,难以满足育肥猪生长后期需要。含有抗胰蛋白酶、导致甲状腺肿大的物质以及皂素、血凝集素等不良物质,影响适口性、消化性和猪的某些生理过程。(如何处理?)喂饲前要经过110℃、至少有3分钟的加热处理。 ②油饼类饲料 定义:指油料籽实提取大部分油脂后的残余部分,包括大豆饼、棉籽饼、菜籽饼、花生饼、芝麻饼和亚麻仁饼等。 特点:CP (30-46%)和脂肪含量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大豆饼、花生饼的适口性好且无毒性。 亚麻仁饼含有亚麻苦苷,菜籽饼中含有芥子甙,棉籽饼中含有棉酚,因而均有一定毒性,喂用前须作脱毒处理或降低用量。 ③糟渣类:包括各种糟类和粉渣类等 酒糟干物质粗蛋白质22-31%,尤以大麦酒糟为高,最低的是啤酒糟。 刚出厂的酒糟含水率高达64-76%,占猪日粮的比重不宜过大,否则难以满足营养需要。 豆腐渣、粉渣干物质含粗蛋白质29%左右,但因水分多而不耐贮存。 酱糟因盐分多,喂用时须注意限制喂量,以防食盐中毒。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优点:鱼粉、血粉、骨肉粉之类,含能量和矿物质较高。猪必需的氨基酸的含量也较完全,粗蛋白质含量达55-84%,赖氨酸尤其丰富。 缺点:蛋氨酸略少,血粉还缺乏异亮氨酸。 使用:在育肥后期不宜多喂,以免影响屠体的品质。另外,考虑传染疾病等因素,在生产中要限制使用。

动物饲料

考点集中: 1蛋白质营养, 2饲料分类:蛋白饲料,能量饲料,青贮饲料 3饲料配方与设计:配合饲料组成及有关概念,反刍动物饲料配方 上动物营养篇 一、蛋白质营养 1 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品质的要求 A.必需氨基酸(EAA) 概念: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B.限制性氨基酸(LAA) (1)概念:饲料(粮)中缺乏一种或几种EAA时就会限制动物对其他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导致饲料中蛋白质整体利用率下降,故称为限制性氨基酸。满足需要程度最关键的为第一L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 2 挥发性脂肪酸VFA 挥发性脂肪酸简称VFA,是脂肪酸的一种,一般是具有1~6个碳原子碳链的有机酸,包括乙酸、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正丁酸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故称挥发性脂肪酸 A、合成:乙酸,丁酸→体脂、乳脂丙酸→葡萄糖 B、氧化:奶牛组织中体内50%乙酸,2/3丁酸,1/4丙酸被氧化,其中乙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需要量的70%。 3、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A、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1.NPN的利用原理(瘤胃中的细菌) 2. 利用NPN的意义 节约蛋白质、降低成本重要 B、单胃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这些非蛋白氮物质对单胃动物无营养价值,单胃动物 无法利用非蛋白氮 二、维生素与元素营养 1. 维生素D。 属于固醇类衍生物,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是由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转变,称为维生素D3或胆钙化醇。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另一种维生素D,称为维生素D2或钙化醇。 干草是指青草或栽培青饲料在结实前,刈割下来经日晒或人工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制作良好的干草保留青绿颜色,称为青干草。 晒制过程中养分变化:麦角固醇转变为VD2;或蜡质、挥发油,萜烯等物质氧化产生醛与醇类,使干草产生芳香味,增加适口性。 2.钙和磷 钙缺乏症:为骨骼病变,幼龄动物为佝偻病,成年动物为骨软病或骨质松疏症。P缺乏时,出现异嗜癖。Ca、P缺乏时,血清Ca、P水平低,,骨骼中Ca、P浓度低。 植物饲料含Ca少,而P多,但P有一半左右为植酸磷,饲料总P利用率一般较低,猪P利用率20-60%,鸡30%,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分泌植酸酶,可较好的利用植酸磷 Ca、P的补充料骨粉(Ca31%,P14%),磷酸氢钙(Ca23.2%,P18.6%),磷酸钙、CaCO3,石粉 三.脂肪营养 必需脂肪酸EFA的概念与种类 EFA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些脂肪酸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这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 EFA对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如果不从饲料中供给,就会严重地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生理机能紊乱或

动物蛋白对人体的伤害

我们用的营养学教材很多都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的营养学教材是谁编的?肉制品协会、蛋制品协会、乳制品学会……他们编好,送给美国各级学校免费当教材。他们告诉人们:你们要多吃肉,多吃蛋,多喝奶。美国的小孩子从小喝牛奶,他们不喝水,可是美国的妇女现在3 人中就有一个是骨质疏松症,美国是全世界妇女罹患骨质疏松症最多的地区。如果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美国人不可能得骨质疏松症。 现在牛奶里的蛋白质是母奶的3倍,我们身体根本没有办法处理,而且它的蛋白质几乎都是酪蛋白,身体很难消化的,非常难消化,那就造成消化不良的问题。胃病、胃酸过多、胃痛,所以现在这么多人得了以前从来没有得过病,因为胃酸过多引起的食道灼伤。 动物蛋白对人体的伤害 美国乳制品学会打过一个广告很大:牛奶,是最完整的食物。对不对?对!非常正确,但是他们忘了告诉你,后面应该加注———对牛而言。 现在的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质,蛋白质在身体里代谢的时候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这样体质就会偏酸,体质偏酸就容易生病得癌症,所以为何每3位肉食者当中就有一个癌症患者(血液呈酸性就容易会得癌症,),而我们身体有一个自主机能,会从身体里面溶出碱性物质去平衡这个酸性,让你不会那么快生病。 我们身体里面什么物质碱性特别高呢?就是钙。 所以你越喝牛奶越吃肉,体质越酸,钙又是储存在骨骼里面,所以骨头里面的钙就溶出越多——越喝牛奶,产生越多酸性物质,酸性物质越多,钙就越流失,钙质越流失,你越以为不够,再去喝牛奶补钙,越喝牛奶钙越流失。你为什么钙永远补不够?因为你开了一个更大的漏洞。这些蛋白质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使我们身体整个严重偏酸,那你的钙质永远都不够的。 大家的观念总以为每天只要我多喝牛奶,吃小鱼干、炖排骨汤等含丰富钙质食物,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其实是一知半解。 「乳品委员会」给国人的建议量是每日摄取含钙量1000毫克最适合,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过着几近原始生活的班图妇女,每日只摄取350毫克钙质,竟不曾有骨质疏松症发生。 反观世界上每日摄取含钙量最高的爱斯基摩土著,每天都吃鱼,含钙量达2000毫克,是正常值的二倍,却是世界上疏松症最严重的地方。

单胃动物蛋白质研究进展

单胃动物蛋白质研究进展 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1 分类: 蛋白质的分类通常按照其结构、形态、和物理特性进行分类,不同分类间也往往有交错重叠的情况,一般可分为纤维蛋白、球状蛋白和结合蛋白三大类[1]。 1.1.1纤维蛋白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角蛋白。 (1)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质,一般占哺乳动物体蛋白总量30%左右。胶原蛋白不溶于水,对动物消化酶有抗性,但在水或稀酸、稀碱中煮沸易变成可溶的易消化的白明胶。 胶原蛋白富含除色氨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外的多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占30%,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共占约25%,是各种蛋白质中含量最高的,丙氨酸、谷氨酸的含量也比较高。同时还含有在一般蛋白中少见的羟脯氨酸和焦谷氨酸和在其他蛋白质几乎不存在的羟基赖氨酸。 胶原蛋白最普遍的结构特征是三螺旋结构。分子量为300 ku,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质,其分子在细胞外基质中聚集为超分子结构。其由3条a链多肽组成,每一条胶原链都是左手螺旋构型。3条左手螺旋链叉相互缠绕成右手螺旋结构,即超螺旋结构闭胶原蛋白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使其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并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2)角蛋白(keratin) 角蛋白是羽毛、毛发、爪、喙、蹄、角以及脑灰质、脊髓和视网膜神经的蛋白质。它们不易溶解和消化,含较多的胱氨酸(14-15%)。粉碎的羽毛和猪毛,在15-20磅蒸气压力下加热处理一小时,其消化率可提高到70-80%,胱氨酸含量则减少5-6%。(3)弹性蛋白(elastin)

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elasticfibers)的主要成分。弹性蛋白也富含甘氨酸和脯氨酸,但是与胶原不同的是,弹性蛋白的羟基化程度不高,没有羟赖氨酸的存在。它不能转变成白明胶。 1.1.2球状蛋白 (1) 清蛋白主要有卵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豆清蛋白、乳清蛋白等,溶于水,加热凝固。 (2) 球蛋白球蛋白可用5%~10%的NaCl溶液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不溶或微溶于水,可溶于中性盐的稀溶液中,加热凝固。 (3) 谷蛋白麦谷蛋白、玉米谷蛋白、大米的米精蛋白属此类蛋白。不溶于水或中性溶液,而溶于稀酸或稀碱。 (4)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小麦和黑麦的麦醇溶蛋白、大麦的大麦醇溶蛋白属此类蛋白。 (5) 组蛋白属碱性蛋白,溶于水。组蛋白含碱性氨基酸特别多。大多数组蛋白在活细胞中与核酸结合。 (6) 鱼精蛋白鱼精蛋白是低分子蛋白,含碱性氨基酸多,溶于水。 1.1.3结合蛋白: 结合蛋白是蛋白部分再结合一个非氨基酸的基团(辅基)。 1.2生理特性: (1) 大分子亲水胶体性质 (2) 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3)紫外吸收特征与蛋白质定量分析 (4)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1.3蛋白质的生理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的参与[2]。

(完整版)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类

蛋白质凭借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而具有两性特征,在等电点易生成沉淀。不同的蛋白质等电点不同,该特性常用作蛋白质的分离提纯。生成的沉淀按其有机结构和化学性质,通过pH的细微变化可复溶。蛋白质的两性特征使其成为很好的缓冲剂,并且由于其分子量大和离解度低,在维持蛋白质溶液形成的渗透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缓冲和渗透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以及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或有机溶剂处理蛋白质时,可使其若干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酶的灭活,食物蛋白经烹调加工有助于消化等,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二)蛋白质的分类 简单的化学方法难于区分数量庞杂、特性各异的这类大分子化合物。通常按照其结构、形态和物理特性进行分类。不同分类间往往也有交错重迭的情况。一般可分为纤维蛋白、球状蛋白和结合蛋白三大类。 1.纤维蛋白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角蛋白。 (1)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质,一般占哺乳动物体蛋白总量的30%左右。胶原蛋白不溶于水,对动物消化酶有抗性,但在水或稀酸、稀碱中煮沸,易变成可溶的、易消化的白明胶。胶原蛋白含有大量的羟脯氨酸和少量羟赖氨酸,缺乏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 (2) 弹性蛋白弹性蛋白是弹性组织,如腱和动脉的蛋白质。弹性蛋白不能转变成白明胶。 (3) 角蛋白角蛋白是羽毛、毛发、爪、喙、蹄、角以及脑灰质、脊髓和视网膜神经的蛋白质。它们不易溶解和消化,含较多的胱氨酸(14-15%)。粉碎的羽毛和猪毛,在15-20磅蒸气压力下加热处理一小时,其消化率可提高到70-80%,胱氨酸含量则减少5-6%。 2.球状蛋白 (1) 清蛋白主要有卵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豆清蛋白、乳清蛋白等,溶于水,加热凝固。 (2) 球蛋白球蛋白可用5-10%的NaCl溶液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其不溶或微溶于水,可溶于中性盐的稀溶液中,加热凝固。血清球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肌浆蛋白、豌豆的豆球蛋白等都属于此类蛋白。 (3) 谷蛋白麦谷蛋白、玉米谷蛋白、大米的米精蛋白属此类蛋白。不溶于水或中性溶液,而溶于稀酸或稀碱。 (4) 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小麦和黑麦的麦醇溶蛋白、大麦的大麦醇溶蛋白属此类蛋白。不溶于水、无水乙醇或中性溶液,而溶于70-80%的乙醇。 (5) 组蛋白属碱性蛋白,溶于水。组蛋白含碱性氨基酸特别多。大多数组蛋白在活细胞中与核酸结合,如血红蛋白的珠蛋白和鲭鱼精子中的鲭组蛋白。 (6) 鱼精蛋白鱼精蛋白是低分子蛋白,含碱性氨基酸多,溶于水。例如鲑鱼精子中的鲑精蛋白、鲟鱼的鲟精蛋白、鲱鱼的鲱精蛋白等。鱼精蛋白在鱼的精子细胞中与核酸结合。 球蛋白比纤维蛋白易于消化,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也较纤维蛋白更理想。 3. 结合蛋白 结合蛋白是蛋白部分再结合一个非氨基酸的基团(辅基)。如核蛋白(脱氧核糖核蛋白、核糖体),磷蛋白(酪蛋白、胃蛋白酶),金属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铜蓝蛋白、黄嘌呤氧化酶),脂蛋白(卵黄球蛋白、血中β1-脂蛋白),色蛋白(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黄素蛋白、视网膜中与视紫质结合的水溶性蛋白)及糖蛋白(γ球蛋白、半乳糖蛋白、甘露糖蛋白、氨基糖蛋白)。

植物性蛋白质有哪些

植物性蛋白质有哪些 每一种食物都是有属于它们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的蛋白质,对于人的身体来说是非常好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还可以对于我们的身体和营养补充有着非常好充分的功效,那么接下来的文章当中,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有关于植物性蛋白质,它们都有哪些呢。 大豆蛋白是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不仅如此,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B族维生素。由于大豆及其制品有如此多的优点,故此赢得了“植物肉”之美称。 总结:大豆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有“植物肉”之美称。 经常吃豆类食品,既可改善膳食的营养素供给,又可避免吃肉类过多带来的影响。因为豆类食品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同时,胆固醇含量却远远低于鱼、肉、蛋、奶。并且豆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磷脂,能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亚油酸还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良好食品。 总结:经常吃豆类食品,既可改善膳食的营养素供给,又可避免吃肉类过多带来的影响。因为豆类食品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同时,胆固醇含量却远远低于鱼、肉、蛋、奶。 我们可以选择以下方法制作豆类食品。 1、黄豆可以烹调成酱黄豆、油炸黄豆等。为便于儿童消化吸

收,还可将干黄豆加工制成豆粉、豆干、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根据儿童年龄选择食用。 2、黄豆蛋白质内赖氨酸较多,蛋氨酸却较少。食用黄豆制品时应注意与含蛋氨酸丰富的食品搭配使用,如米、面等粮谷类和鸡蛋、鸭蛋、鸽蛋、鹌鹑蛋等蛋类食品,可以提高黄豆蛋白质的利用率。 上面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了植物性蛋白质,这一种我们可以多吃一些豆类,豆类的食物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和功效,所以说呢,对人体来说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动物营养学的两个参数(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能量比)

动物营养学中的两个参数 韩友文教授 饲料效率 饲料效率(Feed Efficiency,FE)是动物营养实践的重要参数,也是动物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迄今这一参数使用很乱,应当加以规范,使之既科学又实用。 就概念来讲,饲料效率是饲料在动物营养和生产过程中表达出的可衡量效果。最常见的就是:每单位重量饲料喂给生长肥育动物所得到的增重。也可以反过来说:取得每单位增重需要喂给动物的饲料量。后者,西方国家称之为饲料转化率(Efficiency of Feed Conversion,EFC)。用公式定义表达是:饲料效率=增重量(kg)/饲料量(kg);饲料转化率=饲料量(kg)/增重量(kg) 多年来,我国动物营养界和饲料行业对此并未严格界定。在参数和指标的选用上,也比较混乱。名称叫法更不统一,例如:“饲料增重比”、“饲料消耗比”、“耗料比”、“料重比”、“料肉比”、“肉料比”、“增重耗料比”……等等。专业科技刊物中常用“饲料效率”、“饲料报酬”、“饲料/增重比”等表示方法。不论叫什么名称,不外上述两种表达方式。二者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饲料对各种动物的比较营养效果来。 当然,这样的饲料效率表达,是粗略性质的,并不精密。因为还没能考虑动物的营养水平和维持消耗;也没能考虑饲粮的精粗料比例和所含各种营养素的浓度。此外,通常所选用的EFC指标,在具体参数值上,值高表示饲料效率低;值低则表示饲料效率高,这却与人们的思维习惯相反。因此,提出如下定义饲料效率: 饲料效率(动物产品量/饲粮量)=动物产品量(kg)/饲粮量风干(kg) 动物产品量可以是:增重,产蛋,产奶,产毛,也可以是役畜所做的功(MJ)。饲料量一般最方便实用的是:饲粮、饲料或饲草的自然风干重量。日粮中的高

果冻胶的粘度调节

果冻胶的粘度调节 1、果冻胶是动物蛋白胶 过胶后的纸张在温度低时或长时间放置会凝固成胶冻 所以在使用时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在有空调的房间里 你按照常规的要求使用胶水没有问题;而没有空调的房间使用胶水时要根 据房间的气温、空气湿度来使用胶水了。如在冬季 房间温度比较低、空气湿度小 过胶后的面纸降温比较快 所以胶水使用的温度可以高一些 有的单位在现场采取加温措施(如红外线取暖器) 效果很好 另外操作时动作要快一些(缩短过胶的面纸停留时间);如在夏季 房间的气温高、空气湿度大 所以胶水使用的温度可以低一些 操作的动作可慢一些(延长过胶的面纸停留时间) 2、过胶后的纸张一开始感觉不粘 但如果停留几秒或几十秒后就很粘;但随时间的延长(过胶面形成胶冻) 反而又不粘了。这就是果冻胶的特性 掌握好过胶后的粘接时间 保持在最佳时间段里有最好的粘性是关键。 3、胶水要保持在一定温度下才可以使用 因此 当胶液中需要加水时 要加入与胶水温度基本相同的热水不可加入冷水 然后加热至65℃左右 使其成为均匀胶液即可使用。胶与水的比例应根据所需粘度而定如水多则粘度低而稀;如水少则粘度就高而稠。胶水温度不宜过高 温度超过95℃或长期不用的胶水会使胶分子降解使粘度下降 胶老化变质(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可发臭甚至生蛆)。如果停产两天以上就应把用不完的胶水移出胶箱,常温或降温保存. 4、调整好粘度、浓度的胶水在最佳粘性时间段里使用时如果有机械的方法加压粘合 则粘合后会牢固;如果是手工作业则要人工对所有部位加压粘牢(特别是棱角和翻边部分) 不可以图省事更不可以为了追求数量而不要质量否则容易使粘合不牢固而起泡或弹开。加工后的产品不要爆晒或急剧烘干加温 否则会起泡或变绉。 5、用果冻胶加工好的产品要保持一定的干燥时间使你的产品干燥 只有你的产品是干燥的才可以防止霉变;即使你加工的产品是干燥的 但如果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不注意防潮通风,也有可能使你的产品霉变,所以中邦动物胶作特别的提醒。胶箱应定期清理清洁。

认识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

认识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素,它的存在与生命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例如参与机体的构成及机体的代谢,参与遗传信息构成和代谢,同时也为机体提供热量。 蛋白质的种类极其繁多,不同食物来源的蛋白质,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有所区别,而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氨基酸评分(AAS)是测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一个常用指标。 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之所以会有不同,与蛋白质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是不同的,这即意味着它们的营养价值也有差异。 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禽、畜及鱼类等的肉、蛋、奶。其蛋白质构成以酪蛋白为主(78~85%),能被成人较好地吸收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动物性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因此比一般的植物性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价值也相对高些。一般来说,肉类(如鱼肉、牛肉)蛋白质和奶类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评分均在0.9~1.0的水平。 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米面类、豆类,但是米面类和豆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米面类来源的蛋白质中缺少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因此其氨基酸评分较低,仅为0.3~0.5,这类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会差些。当然,这种不足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改善,例如在米面中适当加入富含赖氨酸的豆类食品,则可明显提高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 在众多的植物性蛋白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豆类蛋白质(又称大豆蛋白),而且豆类食物不含胆固醇,这是动物性食物所不具备的特点。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大豆蛋白质有它的缺陷:蛋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少。因此,整粒大豆的氨基酸评分大约为0.6~0.7。但是,由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不含胆固醇,大豆蛋白被人们广泛利用。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过滤法 参考标准:GB/T 17811-2008 一、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已脱过脂的试样,用温热的胃蛋白酶溶液(酶液浓度和用量与酶解试样质量恒定),在恒温、持续不断地振摇或搅拌下消化16小时,过滤分离不溶性残渣,洗涤、干燥,测定残渣的粗蛋白质含量。同时测定空白和脱脂未酶解试样的粗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照上法振摇和倒出。检查瓶子,并用丙酮再次洗涤。当全部液体通过滤纸后,用洗瓶以少量丙酮洗涤漏斗壁上残渣两次,并抽干。从布氏漏斗上小心取下载有残渣的滤纸(用滤纸将残渣包裹好),无损地移入100烧杯中并置于105℃烘箱内烘干。 5 粗蛋白质 的测定将上述已烘干的滤纸包无损地移入 凯氏烧瓶中,按《FOSS 定氮仪测 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测定 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 2 )。同时,称取脱脂风干的样品 0.3 g(精确至0.0002 g),直接 按《FOSS 定氮仪测定饲料中粗蛋 白含量的方法》测定脱脂未酶解的 样品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 1 )。 测定残渣粗蛋白质时应从每个 样品残渣粗蛋白质中减去酶液 的空白值。 6 计算X- 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以质 量分数计(%); ω 1 - 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 ω 2 - 脱脂酶解后的残渣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1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酶解,平行测定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定结果的相对≤6%; 2 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 粗蛋质含量允许相对偏差 >25% 1% 10%

动物型蛋白饮料及其研究开发_刘洋

动物型蛋白饮料及其研究开发 刘洋,王卫* (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106) 摘 要:动物型蛋白饮料富含优质动物蛋白及其他营养元素,且味道鲜美,品种繁多,受到市场和企业高度关注。本文 对动物型蛋白饮料及其产品开发作了概要综述,重点简介了水解动物蛋白饮料、乳品等几种重要的动物型蛋白饮料及其营养价值,并对其研发和市场前景做了简要分析。关键词:蛋白质;动物型;蛋白饮料中图分类号:T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6X (2013)01-0025-0005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l Protein Drinks LIU Yang ,WANG Wei * (Sichu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Meat Processing ,Chengdu Sichuan 610106,China ) Abstract :Animal protein drinks is rich in high-quality animal protein and other nutrients ,delicious and variety ,so it's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market and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outlined the major animal protein drinks and its product development ,focused on hydrolyzed animal protein drinks ,dairy drinks and other several important animal protein drinks and their nutritional value.Simply analyzed the research and market prospects of such beverages.Key words :protein ;animal ;protein drinks doi :10.3969/j.issn.1674-506X.2013.01-007 1前言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约占人体重 量的18%,体内所有组织和细胞都含有蛋白质,而且体内所有的代谢活动也都离不开蛋白质;一些激素、抗体、血浆蛋白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本质都是蛋白质或多肽。对于健康人,只要坚持正常饮食,一般不会发生蛋白质缺乏。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病人等就会发生蛋白质缺乏。饮用蛋白饮料是补充蛋白质的一个健康、方便的方法。 蛋白饮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大类。前者以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为主要来源;后者则以牛乳产品最为普遍。动物蛋白氨基酸比例 和人体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属于优质蛋白,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饮用动物蛋白饮料的同时,还能补充矿物质,维生素等。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动物蛋白饮料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2动物型蛋白饮料的分类 动物型蛋白饮料是以肉类、鱼类及蛋奶等动物 蛋白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液状或糊状产品的总称,主要包括含乳饮料、蛋类饮料、骨肽饮料等。现已研发出并在市场上流行的动物型蛋白饮料种类繁多,主要类型如图1所示。 2.1水解动物蛋白饮料 水解动物蛋白(HAP )是由动物蛋白经水解得到 的,是一种优质蛋白源,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 收稿日期:2012-12-17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科技项目:现代新技术改造传统肉类加工及副产利用研发与应用(2011GA810017)。作者简介:刘洋(1987-),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贮运保鲜。 *通讯作者:王卫(1958-),男,教授,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贮运保鲜 。 Food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第49卷(第1期) Vol.49,No.1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水生动物及其副产品、畜禽加工副产品以及乳产品加工副产物等。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质量变异程度远大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变异的原因主要是加工原料不同。粗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高,易变质,而且加工过程中易污染变质,掺假机会也大。在发现维生素B12以前,认为猪禽饲料必须包含一定量的动物性饲料原料。随着维生素工业的发展及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深入,动物性饲料已不再是动物日粮必需的组分,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仍具有很大 的优势:(1)粗蛋白质含量高,为40%-90%多数在50%以上;一般植物性饲料中缺乏的必需氨基酸在动物性饲料中含量较高,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高。(2)碳水化合物含量特别少,不含粗纤维,消化利用率高。(3)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 维生素B2、维生素B12含量多。(4)矿物质含量丰富,比例平衡,利用率高,尤其是钙和磷。⑤一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未知生长因子,有利于动物生长。 一、鱼粉 鱼粉是以全鱼或鱼下脚料(鱼头、尾、鳍、内脏等)为原料,经蒸煮、压榨、干燥、粉碎后的粉状物。鱼粉分为全鱼粉、普通鱼粉和粗鱼粉。根据鱼肉颜色,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以全鱼或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即为普通鱼粉。如将加工鱼粉时产生的煮汁浓缩加工,做成鱼汁,添加到普通鱼粉中,经干燥粉碎,所得鱼粉称为全鱼粉。以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制得的鱼粉为粗鱼粉。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日本、智利、秘鲁和美国等,出口最多的是智利和秘鲁。国内鱼粉主要产区集中在浙江、上海、福建、山东等省。国产鱼粉品质差异较大,而进口鱼粉品质相对较稳定。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鱼粉的能量水平主要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一般在粗脂肪含量合格的情况下,全鱼粉能量水平高,因而很容易搭配成高能量饲料。一般猪消化能为 12.55 ?13.18MJ/kg,鸡代谢能为 11.80 ?12.38MJ/kg。 ⑵ 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高,含量为53.5%?64.5%,而且品质好,消化率高。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比例平衡,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缺乏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

常用的猪蛋白质饲料汇总

常用的猪蛋白质饲料汇总 文章来源:爱猪网更新时间:2012-04-09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高于20%的豆类、饼粹粕类及动物性饲料。蛋白质饲料可分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和植物性蛋白饲料。 1.植物性蛋白饲料 (l)豆粕(饼):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其过程为大豆压碎,在70~75℃下加热20-30秒,以滚筒压成薄片,而后在萃取机内用有机溶剂(一般为正己烷)萃取油脂,至大豆薄片含油脂量为1%为止,进人脱溶剂烘炉内110℃烘干,最后经滚筒干燥机冷却、破碎即得豆粕(饼)。通常将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粕;将用压榨法或夯榨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饼。一般大豆的出粕率约为88%。由于原料、加工过程中温度、压力、水分及作用时间很难统一,因此,饼(粕)的质量也干差万别。如温度高、时间过长,赖氨酸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梅拉德( Maillard)反应,蛋白质发生变性,引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降低。反之,如果加温不足又难以消除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同样地影响大豆粕(饼)的蛋白质利用效率。 豆粕(饼)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饲料蛋白来源。一般的豆粕(饼)粗蛋白含量,在40%-45%,氨基酸的比例是常用饼粕原料中最好的,赖氨酸达2. 5%- 2. 8%,且赖氨酸与精氨酸比例好,约为1:1.3。其他如组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等含量也都在畜禽营养需要量以上,所以大豆粕(饼)多年来一直作为平衡配合饲料氨基酸需要量的蛋白质饲料被广泛采用。经济发达国家将其作为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的当家品种。但要注意豆粕(饼)中蛋氨酸含量较低。 现代榨油工艺上为了提高出油率,常在大豆榨油前将豆皮分离,这样生产出的豆粕为去皮豆粕。由?豆皮约占大豆的4%,所以去皮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在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表18 -9是美国油籽加工协会(NOPA,1997)制定的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质量标准。 (2)全脂大豆:全脂大豆中约含35%的粗蛋白,17%- 20%的粗脂肪,有效能值也较高,不仅是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同时在调配仔猪饲料时也可作为高能量饲料利用。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大豆属蛋白质补充料,从氨基酸组成及消化率分析也属于上品。赖氨酸含量在豆类中居首位,约比蚕豆、豌豆含量高出70%。大豆中含钙较低,总磷含量中约1/3是植酸磷。因此在饲用时还应考虑磷的补充与钙、磷平衡问题。但是生大豆中存在数种抗营养因子,其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美辰网关爱提醒: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动物性食物是人们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畜类、禽类、水产类、奶类和蛋类等。该类食品能供给人体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食用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且味鲜美,易消化。 一、畜肉类营养价值 畜肉类是指猪、牛、羊等牲畜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 1.蛋白质 畜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占10%~20%。其含有充足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并在种类和比例上接近人体需要,易消化吸收,故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存在于畜肉结缔组织中的间质蛋白,主要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蛋白质的利用率低。此外,畜肉中含有可溶于水的含氮浸出物,能使肉汤具有鲜味,且成年动物的氮浸出物含量较幼年动物高。 2.脂肪 畜肉中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较高,主要为甘油三酯、卵磷脂(少量)、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较多。 3.碳水化合物 畜肉中的碳水化合物均以糖原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含量极少。宰后的动物肉尸在保存过程中,由于酶的分解作用糖原含量会逐渐下降。 4.矿物质 畜肉中的矿物质含量约占0.8%~1.2%。其中,钙含量较低,一般为7.9mg/100g;含铁、磷较多。铁多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此外,畜肉类因含硫、磷、氯较多,属成酸性食物。 5.维生素 所有的畜肉类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B6.B12.烟碱酸等。但基本不含维生素C。其中,膳食中的维生素B12只来源于动物性食品。 肝、肾、心、肚、舌等动物内脏,也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并比一般肉类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其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肉类。其中,尤以肝的营养特别丰富,它含有多量的维生素A、B1.B2.B12.尼克酸、叶酸等及铁、铜、钴、锌、钼等无机盐。故肝脏是很好的补血食品。但肝脏还含有大量胆固醇和嘌呤碱。 二、禽类营养价值 禽肉包括鸡、鸭、鹅、鸽、鹌鹑等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 禽肉的营养价值与畜肉相似。不同的是其脂肪含量较少,且熔点较低,并含有20%的亚油酸,易于消化吸收。禽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含量约为20%,质地较畜肉细嫩且含氮浸出物多。故禽肉炖汤的味道较畜肉鲜美。 三、水产类营养价值 水产类原料的种类繁多,包括鱼、虾、蟹、贝(软体动物)等。根据其来源又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产品2类。 1.蛋白质 鱼、虾等原料的肌肉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5%,较畜、禽肉易消化,亦为优质蛋白。存在于鱼类结缔组织和软骨中的含氮浸出物主要为胶原和粘蛋白,是鱼汤冷却后形成凝胶的主要物质。有些水产制品如鱼翅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但主要以结缔组织蛋白为主,属于不完全蛋白质。 2.脂类

动物蛋白质粗提实例

大连湾牡蛎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分子量测定 崔韶晖,王艳颖,崔杰,王岩,左明,宁洪良 1、试剂 Tris—HCI、SDS、2-巯基乙醇、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TEMED、葡聚糖凝胶G-100 (SephadexG一100)为进口分析纯试剂;冰醋酸、NaCl、Glycine、甘油、溴酚蓝、过硫酸铵、考马斯亮蓝、甲醇、标准蛋白(Marker)、牛血清蛋白等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2、仪器 FSH-2型可调高速匀浆器、TDL-40B大容量低速离心机、旋转蒸发仪(BUCHI)、紫外分光 光度仪、垂直板电泳装置(安玛西亚)、凝胶成像分析仪(Image Station 440CF,KODAK)、 脱色摇床、层析柱(1.0x30cm)等. 3、实验方法 1制备牡蛎匀浆 用自来水清洗新鲜牡蛎,除去内脏,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取5个为一组放入匀浆杯中,调速7000~10000转将牡蛎匀浆破碎成浆状组织液体. 2冰醋酸粗提牡蛎中蛋白组分 向匀浆液中滴加足量的冰醋酸,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匀,直至匀浆液不再粘稠为止,静置10min,使冰醋酸与蛋白充分反应,移人离心管中离心分离,转速4000r/rain离心20分钟,反复提取2次,合并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提取。 大鼠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的提取 骆子生王敏彦姜玲玲 1. 1动物 健康SD大鼠,体重300 g左右,鼠龄2~3个月。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 2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 3主要仪器 日立80P—7超速离心机,RPS40T水平转头,日立UV33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过氧化物酶体的分离 ①大鼠断头处死后,立即取出肝脏,用冷生理盐水将血迹冲洗干净。 ②称取10g肝脏,用剪子剪碎后,加50ml提取缓冲液(蔗糖0.25mol/L,乙醇0.1%,Na3EDTA 1mmol/L,Tris-HCl,pH7.4,10mmol/L),在冰浴中匀浆(以下操作均在冰浴中进行)。 ④肝匀浆3000 r/min、离心10min,除去组织块,取上清液备用。 ⑤向沉淀中加入50ml提取缓冲液再次匀浆,肝匀浆3000r/min、离心6min,弃沉淀(A)。将两次离心所得上清液合并,7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13500 r/min、4℃离心20min,弃上清(B),留沉淀。 ⑥向沉淀中加入40ml缓冲液混悬后,再次13500 r/min、离心20 min,弃上清,取沉淀。用3ml缓冲液将沉淀悬浮,此为过氧化物酶体的粗提物(C)。 ⑦在13ml的PA离心管中加入45.8% (w /w)的蔗糖液5ml,再缓慢加入37.4% (w /w)的蔗糖液4ml,制成不连续梯度液。将混悬好的过氧化物酶体的粗提物(约4 ml)缓慢加在梯度液上,用RPS40T水平转头,慢加速至27500 r/min、离心2 h。 ⑧样品被分成肉眼可见的三层分布状态(见图1):上边一层是微粒体,中间一层是线粒体,最底部沉淀即是过氧化物酶体。收集管底的沉淀,用13ml提取缓冲液悬浮,27500 r/min、离心2 h,洗去浓蔗糖溶液。

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粉的区别

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粉的区别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什么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素,它的存在与生命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例如参与机体的构成及机体的代谢,参与遗传信息构成和代谢,同时也为机体提供热量。 蛋白质的种类极其繁多,不同食物来源的蛋白质,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有所区别,而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氨基酸评分(AAS)是测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一个常用指标。 动、植物蛋白质营养有何不同 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之所以会有不同,与蛋白质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是不同的,这即意味着它们的营养价值也有差异。 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禽、畜及鱼类等的肉、蛋、奶。其蛋白质构成以酪蛋白为主(78~85%),能被成人较好地吸收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动物性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因此比一般的植物性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价值也相对高些。一般来说,肉类(如鱼肉、牛肉)蛋白质和奶类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评分均在0.9~1.0的水平。 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米面类、豆类,但是米面类和豆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米面类来源的蛋白质中缺少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因此其氨基酸评分较低,仅为0.3~0.5,这类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也会差些。当然,这种不足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改善,例如在米面中适当加入富含赖氨酸的豆类食品,则可明显提高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 为什么说大豆蛋白是蛋白质明星 在众多的植物性蛋白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豆类蛋白质(又称大豆蛋白),而且豆类食物不含胆固醇,这是动物性食物所不具备的特点。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大豆蛋白质有它的缺陷:蛋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少。因此,整粒大豆的氨基酸评分大约为0.6~0.7。但是,由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不含胆固醇,大豆蛋白被人们广泛利用。 经过现代方法加工的大豆蛋白质的质量有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减少了大豆蛋白中脂肪的含量(整粒大豆中的脂肪含量大约为20%)。脱脂大豆粉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可达50%,大豆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到约70%,并且可以用于牛奶不耐受的婴幼儿,而经过脱脂、水提取、冲洗、干燥等现代工艺过程的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更可高达90%,而且经过加工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消化率也有了改善。当然,这些加工过程只是提高了蛋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