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胆固醇逆转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胆固醇逆转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胆固醇逆转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胆固醇逆转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胆固醇逆转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郭志刚;李建华;刘胜林;屠燕;赖文岩;王鹏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23)003

【摘要】早在100多年前就发现富含鸡蛋的饲料可引起兔形成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相似的脂肪条纹。在近一个世纪的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致AS的重要原因,近几年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使用使降低LDL进入到一个新的他汀时代,但是目前最有效降低LDL-C治疗也只能减少三分之一的冠脉事件发生。高密度白蛋白(HDL)

【总页数】3页(212-214)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胆固醇逆转运;作用机制;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郭志刚;李建华;刘胜林;屠燕;赖文岩;王鹏

【作者单位】510515,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510515,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510515,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510515,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510515,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510515,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J], 朱中玉; 高传玉; 黄克钧; 张嘉莹; 陈岩; 牛振民

2.内皮脂肪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胆固醇逆转运、动脉粥样硬化的关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及结合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及结合蛋白 主题词]脂蛋白,高密度;受体;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逆向转运 [摘要]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脂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十年,有关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及结合蛋白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中被公认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清道夫受体B?及很有可能被确定为受体的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2最引人注目。两者的分子结构、特异性配体及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具有较大的差异,进一步探明两者之间的关联可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及其新的治疗途径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迄今为止,在不同细胞的表面及细胞内已分离出了多种可与高密度脂蛋白(h i g h density lipo p r o t e i n,HDL)结合的蛋白质,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分子结构,分别参与多种生物化学 过程的调控。其中某些蛋白质可特异性识别并以高亲和力与HDL结合,引发下游的生物学, 称之为HDL的特异性受体。有些蛋白质也可与HDL结合,但不产生或 只产生较弱的效应,则称之为HDL的结合蛋白。至今,研究比较深入的HDL受体及结合蛋白包括清道夫受体B?(s c a v e n g e r re-c e p t o r c l a s s Bt y p e?,SRB?)、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HDL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 H B)、CD36、v i g i l i n及cubili等,其中只有SRB?被公认为HDL受体[1],并对其它几种的结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探明其与HDL及相关效应的关系。1清道夫受体B?1.1结构SRB?在结构上的同源性隶属于CD36膜蛋白家族成员,在功能上与CD36、SRBò同属于B类清道夫受体家族,此类受体存在一免疫优势区域(i m m u n o d o m i n a n t d o m a i n),类似于A类清道夫受体带正电荷的胶原样结构,具有广泛的配体结合特性,可与低密度脂蛋白(l o w d ensityl i p o p r o t e i n,LDL)、修饰的L D L、HDL等结合,却不能与A类受体某些其它的配体如岩藻多糖、多聚鸟苷酸、角叉聚糖等结合。J o h n s o n 等

生理综述--高密度脂蛋白在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中的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在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血清蛋白之一,近年来因其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对HDL在机体血浆胆固醇逆转运(RCT) 中的作用过程作一简单综述,介绍了HDL的分子结构、代谢过程以及其在胆固醇逆转运的具体作用机制。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结构代谢胆固醇逆转运 Abstract: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is a kind of serum albumin. And it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to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 on preventing atherosclerosis (A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This review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RCT and the effect of HDL during RCT, and alsomention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the metabolism of HDL. Keywords: HDL, molecular structure, metabolism, RCT 正文: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是机体血脂代谢的重要物质。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其参与体内胆固醇的逆转运过程。它可作为胆固醇的接受体,通过与受体相互作用介导胆固醇从动脉壁内膜流出并转运之到肝脏进行代谢,从而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AS的发生。另外HDL还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参与氧化性LDL 的转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抑制单核细胞的迁移和黏附等作用。限于篇幅,本文简单介绍一下HDL,只讨论其在胆固醇逆转运方面的作用机制。 1 HDL的结构和分类[1] HDL是血浆中的一种高度异质性的大分子复合物,密度为1.063~1.210,主要由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 和载脂蛋白A-I (apoA-I) 组成。磷脂和胆固醇的极性基团暴露在HDL颗粒表面,其非极性碳链则朝向核心,有助于HDL颗粒在血浆中的顺利运输。载脂蛋白A带电的亲水性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螺旋极性面暴露在颗粒外,而不带电的疏水氨基酸残基组成非极性面在颗粒内部与脂质相互作用,形成HDL特有的两性α螺旋结构与脂质相互作用,是其稳定存在的结构基础[2]。 HDL的蛋白成分很复杂,上文提到的apoA-I含量最为丰富,占HDL结构蛋白的70%,在其结构和代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3]。 根据体积和密度的不同,HDL可依密度增大依次分为HDL1、HDL2、HDL3 ,三者不仅表现为颗粒结构和成分上的区别,同时存在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差异——小而密的HDL3 更倾向于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2 HDL的代谢过程[4-5] 2.1 HDL的成熟 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分泌。血浆的乳糜微粒(CM) 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在三酰甘油(TG) 水解的过程中,表面组分(apo-A、apo-C、磷脂和胆固醇) 解离也可形成新生的HDL。 新生的HDL 呈圆盘状,主要成分为磷脂和apoA-I,其进入血液后在apo-A 的激活下,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作用于其表面胆固醇和磷脂生成胆固醇酯,后者转向其核心部位。HDL 作为胆固醇接受体不断地移走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导致细胞内多余胆固醇的外流,这一过程是由识别apoA-I 的清道夫受体SR-BI介导的。由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反应使HDL 核心胆固醇酯的- 1 -含量逐步增加,使新生圆盘状的HDL 向球型HDL3转变。 HDL3进一步在LCAT 的作用下,更多的吸收细胞中流出的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使HDL核心胆固醇酯含量逐步增加,颗粒增大,最后生成HDL2,这一过程称为HDL的成熟[6]。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谁好 2013-09-27 14:30来源:医学教育网 【提问】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谁好 【医学教育网回答】学员1505121168,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蛋白之一。缩写为HDL。富含磷脂质,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它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从CE 转运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中常见的两种胆固醇。前者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被称“坏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中文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HDL 密度 1.21到1.063克/毫 升外文名High-density lipoprotein 直径8至13纳米 形状圆盘状 1介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2组成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

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3常值 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那么是不是总胆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呢?不是的。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男性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对成年男性来说,高密度脂蛋白应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成年女性在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以上。如一位男性,总胆固醇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么他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低应是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最好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如果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5,其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是否总胆固醇低,就能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曾收治过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总胆固醇值仅4.4毫摩尔/升(168毫克/分升),但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6.7,远远高于正常值5。 那么是不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就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也不是。例如有一位男性冠心病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为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高于正常值,但他的总胆固醇为9.9毫摩尔/升(380毫克/分升)其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 6.9。故单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心脏病。由此可见,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正常其重要。一些动物,如海豚,它的高密度脂蛋白达20.8毫摩尔/升(800毫克/分升),占总胆固醇的90%,它极少患动脉硬化。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越低,心脑血管系统就

有氧运动对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2001级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董莉 前言: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人体一种重要的血浆脂蛋白,它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尤其是持续时间长、周期性、大肌群参加的有氧运动,可使人体内HDL水平增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渗透发展,脂蛋白转运和代谢过程中的所有基因都已作为“候选基因”加以研究。而有三类蛋白质起关键作用,一是载脂蛋白类,二是脂蛋白酶类,三是脂蛋白受体。那么,有氧运动过程中,哪些蛋白的表达及其表达量会对HDL代谢发生影响,这些基因产物还有哪些相关因素?其调节机制又是如何呢?本文在HDL现有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对有氧运动过程中HDL代谢变化的情况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1.有氧运动中HDL代谢变化 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结构与功能 血浆各种脂蛋白具有大致相似的基本结构。疏水性较强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酯均位于脂蛋白的内核,而具极性及非极性基团的载脂蛋白、磷脂及游离胆固醇则以单分子层借其非极性的疏水基团与内部的疏水链相联系,覆盖于脂蛋白表面,其极性基团朝外,呈球状。HDL主要以胆固醇酯为内核,HDL的蛋白质与脂类比值最高,大部分表面被蛋白质分子所覆盖,并与磷脂交错穿插。 HDL主要由肝合成,按密度大小可分为HDL1、HDL2及HDL3 。HDL1仅在摄取高胆固醇膳食才在血中出现,正常人血浆中主要含HDL2及HDL3。新生HDL进入血液后,在卵磷脂椀ü檀减; 泼福↙CAT)的催化下,表面卵磷脂的2位脂酰基转移至胆固醇3位羟基生成溶血卵磷脂及胆固醇酯。此过程消耗的卵磷脂及游离胆固醇不断从细胞膜、CM及VLDL得到补充。HDL表面的apoAI 是LCAT 的激活剂,它可能是游离胆固醇的接受体,能增加LCAT 的催化活性。在LCAT 的作用下生成的胆固醇酯转运入HDL的核心。新生HDL 先转变为HDL3,然后酯化胆固醇继续增加,再加上CM及VLDL 水解过程中释出的磷脂、apoAI、AII 等,转变为密度较小、颗粒较大的HDL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1.第1页页首内容 血清高密度胆固醇(HDL-C)测定(直接法)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操作规程文件号:CZGC/SH/043 第四版 共3 页 本规程每2年复审一次 复审日期:2013年5月1日 复审人:陈玉良(签名) 规程编写者:崔树明 审批者:陈玉良 批准日期:2013年5月6日 实施日期:2013年5月10日 文件分发部门和/或个人:检验科 医务科;保管者:王文志(签名) 院长办公室;保管者:刘会芹(签名) 院档案室;保管者:刘会芹(签名) 检验科;主任:陈玉良(签名) 临床化学检验室:崔树明(签名) 2.原理

本方法是双试剂测定,第一种试剂包含聚合物和多聚阴离子,它们附着在LDL,VLDL 和乳糜微粒的表面。这些脂蛋白甚至在清洁剂存在的情况下都是稳定的,清洁剂是作为第二种试剂的一部分被添加进去的,另外一部分是胆固醇试剂剩下的成分。另一方面,HDL颗粒在聚合物和多聚阴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是不稳定的,它们被清洁剂溶解。因此,只有HDL-C作用于胆固醇测定。 胆固醇脂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H2O-------------﹥胆固醇+脂肪酸 胆固醇氧化酶 胆固醇+O2-------------﹥胆烯酮+ H2O2 过氧化物酶 H2O2+4-氨基安替比林+DSBmT-------------﹥醌亚胺+H2O 3.样本采集与处理 3.1受检者(体检对象或病人)的准备:除总胆固醇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酯、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病人必须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哺乳后3个月检验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免役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检验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对体检对象应做前瞻性观察者,还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日期:2013-03-22 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AS)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防治中,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研究已经证实,CHD的发生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呈正相关。但也有研究发现,2/3的CHD患者LDL—C 虽已降至血脂防治指南标准以下,但仍有CHD或冠心病意外发生。因此,近年来人们在关注降低LDL—C的同时,也认识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可能是抗AS和减少CHD意外的重要途径,认为HDL—C的不足是导致心血管意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HLD—C与心血管意外风险呈负相关,对CHD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证实。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HDL—C每升高0.03mmol/L(1mg/dL),患CHD的危险性降低2%—3%,HDL代谢与AS的关系已经成为治疗AS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但是,在2007年ACC会议上公布的升高HDL—C药物Torcetrapid的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 HDL的组成 HDL颗粒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有多种亚类,亚类之问的区别在于其所含的脂质、载脂蛋白、酶以及脂质转运蛋白的数量与质量不同,因此这些亚类在形状、密度、大小、作用及功能性等方面均有不同。有研究表明,HDL的蛋白成分极为复杂,其中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 I 含量最为丰富,此外还含有ApoA II、ApoA IV、ApoA V、ApoC I、ApoC II、ApoC III和ApoE,其中ApoA I 还可以分成6个亚类。ApoM、血清淀粉状蛋白A 和血清淀粉状蛋白A Ⅳ也是HDL的组成成分。利用蛋白组学的方法在HDL颗粒中还发现了a 抗胰蛋白酶和a 唾液淀粉酶。因此单纯测定HDL—C水平并不能准确反应HDL水平和活性。根据HDL的密度大小,HDL可分为HDL1、HDL2和HDL3 3个亚组。正常人血浆中的主要成分是HDL2和HDL3,尤其是HDL2对CHD的预测更有意义,其敏感性比HDL高约1.5倍。HDL的主要组成蛋白—ApoA I,它所载的脂蛋白主要为HDL2。HDL2是外周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游离胆固醇受体,也是肝脏细胞B族I 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B I,SR—B I)的胆固醇酯受体的供体。所以ApoA I 测定较HDL—C可能更有意义。 2 HDL的代谢 HDL代谢过程复杂:HDL促进外周细胞中多余的胆固醇流出,经过一系列转运,到达肝脏,以胆汁内胆固醇及胆盐的形式排出体外而起保护作用,即HDL介导的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学说;HDL还可介导细胞内胆固醇的外流,通过胆固醇的酯化而摄取更多的胆固醇,达到清除胆固醇的目的。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涉及一系列酶、细胞表面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等基因产物。

高密度脂蛋白心血管保护作用新进展_功能及机制_孙海阁

[摘要]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脂质和蛋白含量大致均等的异质性脂蛋白,可分为多种亚类。高密度脂蛋白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血管炎症,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内皮修复,抗细胞凋亡等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已经成为共识。最近研究发现了高密度脂蛋白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新机制,主要为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调节血糖代谢等,对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类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总结高密度脂蛋白心血管保护的新功能以及HDL亚类与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脂蛋白类,HDL;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造血干细胞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77-7402(2014)11-0908-04[DOI] 10.11855/j.issn.0577-7402.2014.11.13 Progress of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function and mechanism SUN Hai-ge, LIU Ting-rong, LUO Tian-tian, XI Dan, LIU Ji-chen, GUO Zhi-gang *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guozhigang126@https://www.doczj.com/doc/ea3305299.html,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370380)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2012B091100155, 2011B031800065) [Abstract] Th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in human plasma is a heterogeneous lipoprotein consisting of roughly equal contents of lipid and protein in roughly equal content, and it consists of several subtypes. HDL possesses several well-documented functions, including anti-atherosclerosis by promoting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inhibiting the oxidative modification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LDLs), inhibiting vascular inflammation, preventing thrombosis and apoptosis, and promoting endothelial repair. Recently, more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functions of HDL have been found, mainly including the ability of suppressing immun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regulating the plasma glucose level.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 HDL subtypes contribute to the potentially cardioprotective functions. [Key words] lipoprotein, HDL; atherosclerosis; immunity; inflammati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综 述? 高密度脂蛋白心血管保护作用新进展:功能及机制 孙海阁,刘挺榕,罗甜甜,习丹,刘季晨,郭志刚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370380);广东省产学研项目(2012B09110015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065)[作者单位] 510515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孙海阁、刘挺榕、罗甜甜、习丹、刘季晨、郭志刚) [通讯作者] 郭志刚,E-mail:guozhigang126@https://www.doczj.com/doc/ea3305299.html, HDL亚类分布对其心血管保护功能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新发现的HDL心血管保护功能的具体机制,以及HDL亚类和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 1 HDL的结构 HDL是一种脂质和蛋白含量大致均等的异质性脂蛋白,根据不同成分、形状、大小和密度可分为不同的亚类,这些亚类所含的脂质、载脂蛋白、酶以及脂质转运蛋白的数量与质量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功能及临床意义。目前已确定50多种不同的HDL相关蛋白质,包括载脂蛋白类如载脂蛋白(apo)A-Ⅰ、apoA-Ⅱ、apoA-Ⅳ、apoE和apoJ,脂质运载蛋白类如apoD和apoM,脂质转运蛋白和脂质调节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和补体调节蛋白。 根据密度大小可将HDL分为HDL1、HDL2和 多项人群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是评估心血管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1-3]。另外,HDL具有重要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包括促进胆固醇转出,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s)氧化修饰,抑制血管炎症及血栓形成,促进内皮修复及血管生成,增强内皮功能,抗细胞凋亡等。除此之外,最近研究发现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新功能,主要为抑制免疫炎症反应[4],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调节血糖代谢等。同时,HDL还有其他很多功能仍未确定。血清HDL的组成是多样化的,不同HDL亚类的功能大部分尚未明确。鉴于升高HDL-C 浓度对特殊HDL亚类的水平有不同的影响,了解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推荐下载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对作用机制和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最新认识 前言 虽然目前脂质指南、积极治疗的主要目标集中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但心血疾病最多只能减少1/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有独立的密切关系。因此,升高HDL-c的治疗和HDL的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开发利用是实现高于三分之一比例疾病控制的有价值的治疗策略[1]。这篇综述关注了具有升高HDL-c或/和模仿其有益作用的药物的最新进展。文章先回顾了胆固醇逆转运(RCT),对HDL的其他动脉保护作用以及HDL功能的异质性进行了讨论。随后文章就目前可利用的升HDL药物的基础机制的新理解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升HDL或模仿其有益作用设计的新兴治疗。 高密度脂蛋白及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介导胆固醇逆转运,且具有直接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HDL的亚型间具有重要的功能差异。 胆固醇逆转运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 胆固醇逆转运是指在HDL介导下,将外周组织中过多的胆固醇清除,并转运至肝脏,经胆道排泄[2.3]。HDL携带的胆固醇经三条途径最终转移至肝脏:①CETP介导的胆固醇酯从HDL向apoB脂蛋白转运,随后经LDL受体被肝脏分解代谢;②经清道夫受体B1(SR-B1)介导的肝脏从HDL选择性摄取胆固醇酯;以及③肝脏分解代谢受体介导的HDL整体胞吞作用。这种分解代谢 受体的性质目前已部分阐明。ATP合酶的β链(常在线粒体中发现)是肝细胞膜上的一种apoAⅠ的高亲和力受体。这种受体介导了HDL整体胞吞作用, apoAⅠ和这一受体的结合严格依赖于ADP的产生[4]。胆固醇逆转运受载脂 蛋白、可溶性细胞膜结合酶类以及细胞膜结合受体的综合作用调控。这些蛋白质、酶类以及受体的表达受核受体的转录控制[5.6]。目前可应用的升高HDL-c的药物能调节这些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表达、活化及分解代谢。HDL代谢的多个调节步骤也是新药开发中有较吸引力的靶位点。除了胆固醇逆转运以外,高密度脂蛋白还有很多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形成以及稳定内皮细胞的特性。ApoAⅠ和HDL的其他成分介导以上各种作用。ApoAⅠ 能直接从动脉壁清除氧化源性分子(oxidative seeding molecules),且能直接诱导纤维蛋白溶解。HDL组成成分,如对氧磷酶[7]和血小板活化因子乙 酰水解酶[8]都具有有益作用。通过药物干预,可以强化HDL的这些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在HDL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也使动脉得到保护。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功能异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