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C)。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邓小平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完全相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完全不适应

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

A.靠自己的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

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4.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A)。

A.生产力的增强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

5.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6.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A)。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稳定

7.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D)。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对外贸易

B.对外资金交流

C.对外技术交流

D.对外劳务合作

10.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

B.争取对外

C.争取和平

D.独立自主

11.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3.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B)。

A.是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1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B)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间接动力

D.最终决定力量

15.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B)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D.友好往来、增进了解

17.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利用外资、进行对外技术交流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D)

A.和平共处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自力更生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18.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

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9.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中央所做的一项重要决策是(C)

A.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方面资源

B.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C.实施“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D.积极参与区域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22.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A)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A.汕头

B.福州

C.泉州

D.上海

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理论联系实际

D.民主集中制

24.1979年我国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改革越出(C)的框架。

A.包产到户

B.包干到户

C.计划经济

D.商品经济

25.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的时间是(C)。

A.1977年

B.1986年

C.1988年

D.1992年

26.党的( B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27.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 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共同富裕

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引进外资

28.1993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 C )”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A.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B.以计划为指导的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商品经济

29.1997年,党的( A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

A.十五大

B.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D.十六大

30.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公开发行的股票。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600651)”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D )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

A. 雷曼

B.巴菲特

C.盖茨

D.约翰·凡尔霖

31.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时间是(B)

A.2001年11月10日

B.2001年12月11日

C.2001年10月10日

D.2001年11月11日

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相互关系为(ABCD)

A.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了道路、制度、领导和指导思想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

D.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ABCD)

A.二者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

C.坚持改革开放能促使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实行改革开放是(AD)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D.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目的

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D)

A.多层次

B.全方位

C.全盘西化

D.宽领域

三、判断题(要求判断正误,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A.正确

B.错误(A)

2.独立自主就是完全靠自己搞建设。

A.正确

B.错误(B)

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辩证统一的。

A.正确

B.错误(A)

4.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正确

B.错误(A)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正确

B.错误(B)

6.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A.正确

B.错误(A)

7.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

A.正确

B.错误(A)

四、论述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毛中特第七章自测题

第七章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A)。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B.解放思想新时期 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 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 2.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 3.在全面改革中,重点是( D ) A.政治体制改革 B.科技体制改革 C.教育体制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 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D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5.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C )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6.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C )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7 ( D )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A.发展 B.改革 C.速度 D.稳定 8.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C ) A.发展 B.创新 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 D )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 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10.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开放新阶段的是( D ) 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 C.大出口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进行完整系统论述的文章是( B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论联合政府》 1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 B )的深刻总结。 A.世界经济发展历史 B.中国发展历史 C.中国古代发展历史 D.中国近代发展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 AB )。 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 E.两种制度 2.改革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 ABCD )。 A.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B.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 C.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 D.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E.一切根本制度 3.“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BCDE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4.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ABCDE ) A.坚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

毛概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怎样对外开放,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难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由3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多媒体ppt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确立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国内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我们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与国际差距明显拉大,我们只能通过改革带领人民追赶时代潮流。 2、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 改革的实质在于体制创新,而不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 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改革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同时,改革引起了整个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也不能不引起人们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的重大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也不能不是一场革命。 但是,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暴力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变

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第七章

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第七章

【1993年文】23.中共十四大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答案】BCD 【解析】这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知识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准确认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重要讲话中提出著名论断,正确选项如知识类所示,是B、C、D。这是1993年文科(第23题)和理科(第26题)通用的考题,用以测试文、理科考生程度的差异。【1995年理】9.进入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国际劳务合作的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D 【解析】进入90年代,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997年理】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地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要求。但是这种改革不需要也不允许否定、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改变原有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认为改革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显然错误;B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社会主义改革不是

毛概第7章试题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单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B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D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C ) A.国外经验的借鉴 B.领导的价值判断 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综合国力的竞争 6、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并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D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7、科学发展观在( B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B.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应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挑战

D.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8、进入21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A )仍然是时代主题。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发展 C.革命与发展 D.战争与革命 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C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统筹兼顾 C.科学发展 D.以人为本 10、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 A )。 A.人的全面发展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D.维护社会公平 11、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B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12、科学发展观强调,( D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以人为本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D.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3、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C )。

毛概第七章知识点整理

毛概第七章知识点整理 1、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没有变、变的是具体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7、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依据/必要性/为什么? 1、实现党的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8、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两者的内容及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实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物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10、如何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就是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1 1、必须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就是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

毛概第七章知识点整理

1.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 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没有变,变的是具体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 由之路 7.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依据/必要性/为什么?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3、抓住机遇、抢占未 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 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两者的内容及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实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 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物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10.如何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 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就是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11.必须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 1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 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毛概第七章笔记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基本概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指不依附于任何国家,不允许任何外来力量对本国的侵犯、控制、干涉和威胁,坚持主权的安全第一,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一切事物的权利。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3、对外开放:是指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下,打破闭关锁国状态。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等一切进步的东西,不断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把坚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把利用国内资源、开拓国内市场同利用国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结合起来,加入世界发展的行列。以促进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重点分析: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社会主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给以高度的评价,同时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对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的理论贡献,主要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敌我矛盾要用镇压的方法,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说服的方法。 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从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提出背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在一个 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 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 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率领人民踏上了新时期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征程。

考研政治《毛中特》选择题练习(第七章)

考研政治《毛中特》选择题练习(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三大D.十四大 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 3.改革的性质是( )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4.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5.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D.设立经济特区 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 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 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9.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 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 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 10.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D.设立深圳特区 11.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概念是(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理论务虚会 C.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D.1982年十二大 1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13.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毛中特毛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重点: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①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②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

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的评价: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4)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5)改革开放的经验(2014年新大纲增加考点)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毛概第七章

毛概论第七章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 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四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五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六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八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九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毛概理论知识点(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全面深化改革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4.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 5.开放和改革的关系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6.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7.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依据 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8.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 9.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第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最新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教学虞难点: 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4课时 导入新课: 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呼应视频,说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嘱

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提问:让学生列举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例子(略)。 教师归纳: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板书)教师: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才能正确把握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提问:我们都知道我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很大,那大家知道现在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等等是排名第几吗? 学生回答(略) 用多媒体展示《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通过中美两国经济、科技、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对比,并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说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因此,要准确深入地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形势、任务与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多媒体放映各种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早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各种国家级公文里就多有“不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样的表述。20年后看一看,不敢说日新月异的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却敢说中国的这条弯路比外国的弯——我国的环境状况有目共睹,德国的汽车、日本的老婆、中国的污染城市,都是国际名牌。 事实上,先污染后治理,已被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实践证明为所有国家颠扑不破的发展公理。不仅如此,这个公理还可以推出一个定律:付出环境代价后不一定能达到发展的目的,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仍然要走,就像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的400 米正规比赛都要跑弯道一样。 教师归纳:做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而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我们不能重复某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科学的发展路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过程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七章必背精华知识点_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七章必背精华知识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七章节讲的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本章3节内容,小编为大家梳理了重要的精华知识点,一起来背一下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七章必背精华知识点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复习提示: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开放的理论,重点掌握三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理论的依据、内容,二是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三是对外开放的依据、内容、措施等。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精华知识点总结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精华知识点总结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精华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根本性的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首先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来解决。第四,分析中国存在的两种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解决方法不同。 邓小平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关于基本矛盾的论述之后,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矛盾理论。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判定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决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改革开放理论的概括 1.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3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C)。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邓小平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完全相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完全不适应 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 A.靠自己的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 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4.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A)。 A.生产力的增强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 5.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6.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A)。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稳定 7.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D)。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对外贸易 B.对外资金交流 C.对外技术交流 D.对外劳务合作 10.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 B.争取对外 C.争取和平 D.独立自主 11.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3.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B)。 A.是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1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B)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间接动力 D.最终决定力量 15.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B)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D.友好往来、增进了解

第7章毛中特选择题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判断题(共15题) 1.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标准答案:错误 2.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标准答案:错误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标准答案:正确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标准答案:正确 5.科学发展观还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 标准答案:正确 6.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标准答案:正确 7.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标准答案:正确 8.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标准答案:正确 9.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标准答案:正确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标准答案:正确 1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增长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 标准答案:错误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标准答案:正确 13.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标准答案:正确 1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质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标准答案:正确 15.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标准答案:正确 二. 单选题(共20题)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 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标准答案:D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科学发展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标准答案:A 18.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与时俱进 标准答案:B 19.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 )。 A.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 D.全面协调发展 标准答案:A 20.()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