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及信息化实现

新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及信息化实现

任南

医院感染监控新体系及信息化实现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CONTENTS

中国医院感染防控历史回顾

新时代医院感染监控模式转变

医院感染监控新体系建设及要求3

医院感染监控新体系应用实现4

目录 1 2

01

中国医院感染监测历史回顾

?几个分水岭

?支付模式的改变

国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发展

有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

1986年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网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1989)

1998年

2003年SARS 暴发

2003年 结果监测向过程干预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转型

2016年

N I C

U

手卫生

导管相关感染

成人或儿童ICU 、NICU 、手术室等

环境卫生

手术部位感染

国内常规医院感染监测项目

多重耐药菌感染

国内医院感染监测相关标准、指南等文件

01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009年

02

2002-2017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03

2010年三项感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手术部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04

2011年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05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

02

新时代医院感染监控模式转变

?被动监测被主动监测代替

?结果监测往过程干预迈进

医院感染防控发展阶段及防控策略

开窗通风,防止拥挤

“医院病”阶段

消毒剂处理手和手术器械

消毒阶段

由专业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

后抗生素阶段

感染控制依赖抗生素

抗生素开发使 用阶段

各种清洁流程就建立起来

集中供应消毒阶段

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内涵

基础医院感染防控

核心措施:清洁、消毒与灭菌

主要内容:环境物体表面、手、医疗器械用品

等的清洁、消毒与灭菌;隔离、无菌操作与标

准预防等

精准医院感染防控

核心措施:病原学、流行病学、药学、目标监测

主要内容:微生物检测、抗生素使用、耐药防控、

侵袭操作及各种导管、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等

临床医院感染防控

核心措施:临床导向,全员参与,综合监测与控制

主要内容:综合施策,推动医院感染防控理念、规

范和技术融入在每个临床岗位工作的每位医务人员

的执业活动与诊疗实践之中,并实现量化测控

正在改变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全面综合性监测

暴发流行监测

目标性监测

少许过程监测

20年

1986-2006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横断面调查

暴发流行监测

目标性监测

部分过程监测

10年

2006-2016

全院全程全员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体系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发病率监测

暴发流行监测

目标性监测

全过程防控

后30年 2017---

国内医院感染监测模式

10%

20% 40% 60%

目标性监测

综合性监测

暴发性监测

过程监测

医院感染监控新体系建设及要求03

?结果性、间断性监测转主动、全过程监控.

?全员主动参与降低各部门感染风险

医院感染监控新体系

知识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

项目管理体系

各区域感染风险因素库、根据不良事件快速智能决策,制定执行预防措施、应急预案

感控目标院科协同与工作提醒 多部门、多人信息沟通与反馈

敏感指标监测体系、各项措施执行依从督查,不良事件根因分析,流程改造.

最新趋势、指南推送、制度流程修订提醒 定岗定时定内容定人感染预防培训与考核 医院患者线上线下教育

医院感染责任主体与实践现场

医院感染院内外新的组织协同

橄榄型组织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使劲干

领导支持不够

临床科室人员不听话

竹竿型组织

大家都没劲

临床、领导、院感角色缺失

哑铃型组织

领导支持有力

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有力

医护主动

04

医院感染监控新体系应用实现

?实时监测

?移动全员感控

?物联感控

各国医院感染监测数字化发展

项目美国NHSN德国KISS欧盟HAI-NET澳大利亚VICNISS国内监测基础组建时间2006 2002 2008 2002 1986

建立机构美国CDC 德国CDC 欧盟CDC 维多利亚州卫生部国家卫生部

主要功能模块

器械相关

操作相关

MDRO/CDI

重症监护室

手术部位感

染新生儿

MRSA

现患率调查

手术部位感

染抗菌药物

使用

重症监护室

手术部位感染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病例监

测多个目标性

监测

数据采集方式网络填报网络填报网络填报网络填报网络填报数据反馈模式年度报告年度报告项目报告年度报告年度报告

系统特点NNIS系统的替代

系统,更专业更

先进,供多个国

家使用

功能模块分

的很细

由HELICS和

IPSE网络转变

而来,以项目的

形式开展

增加多种感染过程

指标监测模块,内

容丰富

内容不断丰富,

上报方式逐渐

完善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数字化发展

从人工到智能

从数据监测到行为管控

重点科室实时监测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效率低、漏报率高关联性差、

干预滞后

实时预警、

及时干预

及早防控

链接人物

智慧智能

满足临床

全员参与

依靠临床报告手工查阅病历

效率低

漏报率高

筛选软件

回顾性调查

数量大

效率低

移动感控

物联网感控

医院感染与数字化建设

1986

1998

2002

几家大的教学医院院感研究课题 全国NI 监控协调 小组

全国NI 监控网

全国NI 监控网转移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医院感染监测与数据 直报系统-湘雅医院

2005

全国医院感染暴发 信息报告系统

2011

2006

单医院版-医院感染 管理监测系统-北大 人民医院

北京市医院感染监 控管理系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 细菌耐药监测网

2013

单医院版-医院感染 实时监测系统-301 全军版-基于区域协 同医院感染实时监 测网络信息平台

2014

单医院版-医院感染 实时监测系统-湘雅医院省质控中心版-江西省医

院感染实时监测网络信息平台

2015

基于临床诊疗过程干预的掌上感控工作协同平台-湘雅医院感控工作间

2017

基于在线学习的全员感控胜任力培养与教育移动应用-山东感控、黔云感控

2020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附表)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附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3.6 抗菌药物使用率usage rate of antibiotic 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3.7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dose of antibiotic use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3.8 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number of Defined Daily Dose 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1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4.2 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蓝蜻蜓医院感染实的时监控管理系统

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招标技术要求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2015年5月4日

一、功能介绍 1基本功能描叙: 系统所有数据可以从医院现有系统中自动提取、导入和手工录入。 1.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主要涉及感染病人资料、疾病诊断、感染情况、易感因素、细 菌培养等内容的录入、查询,以及各类医院感染统计报表;可从医院信息系统(HIS、CIS、LIS等系统)自动提取、导入或手工录入病人基本资料及感染相关信息。 1.2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与医院信息系统(HIS、CIS、LIS等系统)对接,并自动采集 全院所有手术病历,并按科室、医生、手术等分别统计出相应的报表。自动计算外 科手术危险指数、统计医生感染专率、及一类切口外科手术调查表。打印监测报告 单和各类统计图表和报表。 1.3ICU监测病人感染监测:系统自动生成ICU病人日志,自动获取留置导尿管病人 数、中心静脉插管病人数、使用呼吸机病人数等,并提供临床等级评分表。同时自 动计算ICU感染率、感染例次数,并且能够按感染部位分类统计等。也提供了按科 室、年月、病原体调查、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等相应的统计报表。 1.4高危新生儿感染监测:主要对于高危新生儿(HRN)的病人进行目标性监测,与医 院信息系统(HIS、CIS、LIS等系统)对接,系统自动生成高危新生儿日志;并可 按年月或体重分别统计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病例次率、病人日感染人 次率、调整日感染人次率、病人日感染例次率、调整日感染例次率、脐/中心静脉 插管使用率、脐/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呼吸机使用率、呼吸机相关肺炎 感染率等,该模块支持自动与手工两种操作模式,所有报表支持直接打印或导出 excel。 1.5抗菌药物监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自动监测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 况,自动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0.5到2小时给药率等; 自动统计使用目的、联合用药、治疗性用药送检率情况,自动统计越权用药情况; 自动生成科室用药量排行,医生用药量排行,药品使用量排行等报表; 1.6环境卫生学监测:由检验科人员或医院感染工作人员录入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的检 验结果,软件可对监测结果自动评价,并打印监测报告单和各类统计图表和报表。 1.7现患率调查:能够实现自动化现患率调查,采用一键生成的形式,极大地缩减现患 率调查的工作量。可以自动获取当前在院病人信息,支持全院医生一起做现患率调 查。重点用于统计各科室调查时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细菌培养等情况; 相应的报表有科室汇总报表、按疾病系统分类汇总报表、按易感因素分类汇总报表、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情况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统计等。 支持与网上调查数据对接。

2020年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年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 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 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 (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 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 (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时,应及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话:88667227, 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 (1)一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 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2)、二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报告程序: A、同一级暴发; B、同上; C、同上。

医院感染监测项目

如: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监测项目,至少包括: 一、疾病监测 1.呼吸机相关肺炎V AP发病率监测(发病密度,即每1000插管日中V AP的例数)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监测(发病密度,即每1000插管日中CRBSI的例数)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发病率监测(发病密度,即每1000插管日中CRUTI的例数) 4.常见手术的SSI发病率(可以从最常见的10-20种手术监测开始) 5.每年一次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二、重要预防方法依从性监测 1. 手卫生依从性 2. 制订中国预防V AP、CRBSI、CRUTI和SSI的bundle,定期抽查监测这些bundle的依从性 三、抗菌药物应用与耐药菌监测 1.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药剂科负责统计,感控科协助上报?) 2. 耐药菌监测(微生物科负责统计,感控科协助上报?) (1)金葡菌中,MRSA所占比例 (2)肠球菌中,耐万古霉素的比例 (3)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耐三代头孢菌素的比例 (4)肠杆菌科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例 (5)鲍曼不动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例 四、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监测 1.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前,微生物培养标本的送检率 2.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前,微生物培养标本的送检率 3.体温>39℃住院病人中,血培养标本送检率 4.每1000深静脉留置导管日中,血培养标本送检瓶数 5.每1000气管插管日(含气切导管)中,下呼吸道标本送检次数 6.每1000留置导尿管日中,尿标本送检次数 7.至少在1个ICU(外科或综合ICU)的10个物体表面采样培养,统计MRSA和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标本数。 暂时想到这一些,欢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3.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把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和技术参数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和技术参数 1,规范要求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按照国家卫计委所颁布的条款严格执行。 1、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2、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4、国家卫计委《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5、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6、国家卫计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7、国家卫计委《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8、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9、国家卫计委《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0、国家卫计委《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1、国家卫计委《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12、国家卫计委《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13、国家卫计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14、国家卫计委《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15、国家卫计委《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16、四川省卫计委《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标准》 2,智能预警模块 主要功能:系统通过后台数据,自动分析筛选出符合预警条件的病人,并将预警信息分别展示给院感端和医生端如下: 1、外科手术、ICU、高危新生儿、多重耐药等目标性监测情况。 2、医生端预警,并可确认报卡或排除。 3、预警结果处能直接显示预警原因。 4、预置丰富专业预警策略; 5、支持自定义预警策略,各条件可自由组合。至少包含以下条件: (1) 入院48小时以后(含48小时); (2)体温超过38℃以上(含38℃); (3) 持续发热X天以上; (4) 介入操作以及介入操作后X小时后发热; (5) 送检项目以及检出病原体; (6) 抗生素以及持续使用抗生素X天以上; (7) 手术以及手术后X小时后发热; (8) 关键字(含医嘱关键字、病程关键字、影像关键字); (9) 微生物培养结果(含多重耐药、特殊耐药、泛耐药); (10) 常规检验异常(含白细胞数异常、中性粒细胞异常、C反应蛋白异常、降钙素原异常等); 3,爆发预警模块 主要功能:系统通过后台数据分析,自动提示疑似暴发情况,让感控人员及时介入处理。 1、支持爆发预警(含同科室多次相同感染、同科室多例相同病原体感染等,且

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案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为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思路。 3、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二、监测对象 2016年全部住院病人。全院7个临床科室,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后勤人员、食堂人员、保洁人员,不包括患者家属及外来的临时访问人员。 三、监测方法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 四、监测实施 1.采取主动监测方式,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去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及相关事件。临床医生及时将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认。 2.感染部位的确定参照卫生部(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感染病例,重点查阅各种病人的病历和护理记录,注意其是否有医院感染的指征如发

热、WBC增多、使用抗菌素菌药物等,各种病原学、影像学如CT扫描、X线、超声波以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可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参考依据;必要时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不清楚的病历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进行科室讨论。 五、监测相关定义 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 2.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数据统计 1.某一时期医院感染发生率(我院的小于8%) 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医院感染例次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2.某一时期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3.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分布及原因(某一个时期科室的感染率) 科室感染发生率(%)=科室感染病例数/科室出院病例数×100% 4.危险因素分析 5.统计本月或本季度的药敏送检率,不同种类病原菌的构成比。 6. 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1)专人负责,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 制指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

(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全套管理制度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全套管理制度

(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 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 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 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 (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 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 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 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 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 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 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 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 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 (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时,应及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 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话:88667227,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 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 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 (1)一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 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2)、二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报告程序: A、同一级暴发; B、同上; C、同上。 (3)、三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2013左旗医院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1 监测目的 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 监测对象 2013年全部住院病人。 3 监测方法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 4 监测实施 4.1采取主动监测方式,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去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及相关事件。临床医生及时将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认。 4.2感染部位的确定参照卫生部(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4.3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感染病例,重点查阅各种病人的病历和护理记录,注意其是否有医院感染的指征如发热、WBC增多、使用抗菌素菌药物等,各种病原学、影像学如CT 扫描、X线、超声波以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可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参考依据;必要时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不清楚的

病历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进行科室讨论。 5 监测相关定义 5.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 5.2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6 监测数据统计 6.1医院感染发生率 6.2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6.3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分布及原因 6.4Ⅰ类切口感染率 6.5危险因素分析 6.6医院感染病原体特点及耐药规律 7 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7.1专人负责,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7.2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 7.3反馈监测资料每3个月对监测指标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医院感染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7.4将医院感染率与全国医院感染相关资料进行比较。若感染率

医院感染控制五年规划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得13个《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国家院感质控中心指定并推行得《清洁得手,呵护健康(2015-2018年)》与《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等专项工作指导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医院感染管理部特制定2016-2020年得“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多渠道提高院感专兼职人员技术水平, 搭建全院医务人员充分认识院感,提高感控意识与行动得平台,积极、自觉参与感控工作,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将感控工作转向精细化得管理运行模式,用数据说话,重点指标控制,重点部门、人员风险控制,加强部门间得沟通与协调联席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使我院得感控工作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得方向迈进。 通过监测实施相关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侵袭性因素,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等得健康,到2020年感染管理控制指标达到以下标准: 1、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率100%; 2、医院感染发病率W8%; 3、医院感染漏报率W20%;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达100%,手卫生依从性280%,洗手方法正确率280%。 5、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W0、5%; 6、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安全注射执行率100%; 8、标准预防使用率100%; 9、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化; 10、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参训率率达90%,考核合格率100%;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无漏报、迟报、错报; 12、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得要求。 2、具体目标 (1)健全感控主体及体系:按照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逐步完善科学合理得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立一支包插由临床医学、护理、流行病学、检验学等不同专业人员组成得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感控主体从以护理人员为主体转变为医、护、技并重,真正实现“全员感控”,感控体系上应从以院感科职能部门为主转变为三级感控组织联动,从决策 -服务协调指导监督-落实。做到不折不扣得执行,临床一线科室主观能动性得调动尤其重要。 (2)贯穿培训演练工作:随着住院病人数量上升,医务人员得各种医疗、护理、院感、医保等培训任务将更加繁重,我们将结合共性与个性, 计划与弹性合理安排各项培训工作,使临床真正学会她们需要得,补充还需要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严格执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医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应采取如下监测方法: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医院必须对每例病人实施住院过程全程医院感染监控,正确进行监测资料的填写、报告与评估。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作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和反馈。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每年组织两次,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2.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根据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发病趋势监测等本底资料,结合本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选择监测目标。每年开展 1-2 项。定期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馈利用,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并于 24 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见附件)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医师、护士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医院感染暴发与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等部门,医院感

染管理科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查找感染源和引起感染的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 (二)医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 12 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 24 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 24 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5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 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四)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五)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时,除上述措施外,医院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体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六)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并执行控制措施。 (七)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必须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数据实时监控管理

Hot-Point Perspective 热点透视 DCW 125 数字通信世界 2019.09 现代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形成准确的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能够直观了解和分析疫情,以便快速且高效的处理。然而能够形成报告所需要的数据却比较分散,其分布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之中,传统收集数据的方法都是人工登记的,但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还很容易出错,在进行登记、统计和上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的失误情况。此外,使用纸张记录的数据也无法长久储存和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数据的二次使用。 1 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利用 在现代化的医院中,计算机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各个科室和门诊中都配置了相应的计算机,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局域网,将各个科室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信息同步共享以及实时监控。1.1 医院感染、疫情报告监控网 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的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监控网,其由5个模块组成:一是数据处理模块,其借助网页来完成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和打印功能,主要是对医院感染报告、疫情报告等中的数据进行操作。二是数据通讯模块,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的局域网,使得各科室实现网络互通,从分散的各科室中所收集的信息将集中存储在数据库中,形成集中数据管理,如果有需要,也将按照要求将信息同步独立传递给各科室,从而实现数据通讯功能。三是统计报表模块,按照不同的要求和类型将数据库中所存储的信息形成数据报表,方便工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四是网上宣传模块,使用网络可定期分享医院感染疫情报告的最新动态以及分析结果,当其同步到网站上时,其他科室人员可自由下载和浏览学习,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疫情发展,提高监控意识。五是系统管理模块,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管理系统,需要设置权限管理模块,对不同角色的管理人员开放不同的权限,以此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2 监控系统的特点 首先该系统的安全性良好且具有可扩张性。其次,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数据的集中式管理以及分布式处理。最后,使用网络技术可进行在线操作,其形成的图文报表可直观显示数据的分析结果,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它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二次及多次循环利用,丰富的系统功能完全能够满足对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数据的监控。 2 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监控管理的讨论 2.1 改革管理模块 提高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质量对于为患者服务和提升医院医疗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减少感染几率和防止传染疾病暴发流行,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用更为先进的计算机技 术来代替人工操作,规避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将计算机技术合理的运用到预防医学中,促进预防医学的发展和进步。2.2 缩短数据报告收集时间 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数据集中到一起,大大减少了人工采集数据的时间,提高了收集数据的准确率,而且利用计算机操作数据,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收集的数据所形成的报告。2.3 防止漏报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是人工进行数据登记,利用纸张将信息一个个登记在册,使用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查询,而且还很容易出现漏报信息的情况,大量且繁多的数据也不利于进行分析和处理。因此为了优化数据登记和避免出行漏报的情况,我国制定了统一的报告模板,比如当医生在诊疗时发现医院出现了感染患者,其就可以使用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填写上去,然后提交到网络上,这样的报告不仅简单而且直观明了,且还能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实时分享。当患者痊愈出院时,也按照标准流程和统一的填表模式及时的将患者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以便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国家防卫部门都能第一时间了解。2.4 宣传和查询 在各科室所建立的统一局域网中,数据是整体化的,所以要进行某个数据的查询时,只要点击操作,就能实现全网查询。宣传也同样如此,只要将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以及对疫情的分析等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上,那么只要在这个网络内部的人员都可以看到这些信息,并下载和学习,从而达到每个医务人员都能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使用计算机网络完全可以实现对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数据实时监控,因为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在医院中出现感染患者时,当医生将患者信息录入到管理系统时,借助网络技术所有医务人员都能看到这些信息,从而达到及时了解和解决预防的目的。参考文献 [1] 陈颖皓.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J].信息通信,2015.[2] 汪鹏,彭颖,张靖.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8. [3] 王涛.信息系统对医院传染病上报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 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数据实时监控管理 陈万林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宁 272000) 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将医院分散的科室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区域网,便于收集医院感染和疫情相关信息,从而形成准确的报告。此外,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能方便监控和管理,管理人员统一录入到数据库中的信息,使用网络可及时更新和传递,实现数据通讯,医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医院感染和疫情发展情况,提高了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专职形成数据报告,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下面将详细介绍和分析使用计算机网络如何实现对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医院感染;疫情报告;数据实时监控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9.098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9-0125-01作者简介:陈万林,男,1990年生,山东嘉祥人,本科,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

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

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

最新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案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监测目的 1、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为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思路。 3、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二、监测对象 2016 年全部住院病人。全院7 个临床科室,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后勤人员、食堂人员、保洁人员,不包括患者家属及外来的临时访问人员。 监测方法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 四、监测实施 1.采取主动监测方式,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去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及相关事件。临床医生及时将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认。 2.感染部位的确定参照卫生部(医发[2001]2 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感染病例,重点 查阅各种病人的病历和护理记录,注意其是否有医院感染的指征如发热、WBC 增多、使用抗菌素菌药物等,各种病原学、影像学如CT 扫描、X线、超声波以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可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参考依据;必要时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不清楚的病历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进行科室讨论。 五、监测相关定义

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 年) 2.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数据统计 1.某一时期医院感染发生率(我院的小于8%) 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X 100%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医院感染例次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 X100% 2.某一时期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3.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分布及原因(某一个时期科室的感染率) 科室感染发生率(%)=科室感染病例数/科室出院病例数X 100% 4.危险因素分析 5.统计本月或本季度的药敏送检率,不同种类病原菌的构成比。 6.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1 )专人负责,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2)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 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现患率调查计划

附件1: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 一、组织方式 1.本次调查委托各省、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负责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承担辖区内数据统计权限授予。 2.各参加调查医院负责组织开展各医院调查工作,调查人员的培训和调查实施由各参加调查的医院负责。 3.各省、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获得权限后完成本省市的数据分析及撰写报告。 二、调查时间 1.各参加调查单位自行安排调查时间,建议在确定调查启动时间后的一周内完成本次调查。 2.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少的单位,一天不能完成调查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临床科室分成几个区域,每天调查一个区域。每天调查的对象是该区域前一日(该日称调查日)0点至24点期间内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和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三、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各参加调查医院在调查开始前4~7天,向各个科室发出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对住院患者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特别是细菌培养检查。 四、调查方法 1.人员与分工 管理医院感染的科室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至少按每5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病区主治及以上医师组成。3~4名调查人员为一组,所有临床调查人员随机分配到每一小组,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任组长(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不够,可将临床科室的调查分批进行,每个科室只查一天),每组负责调查3~4个病房。每调查小组随机分配调查区域,调查前统一培训。

2.采用现患率调查的方法: 定义: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的百分率。 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应分开计算,均仅指调查的时段内存在的感染。 3.调查程序 (1)调查人员首先从病房名单或医院信息系统或医院感染实时管理系统取得该病房住院总人数及名单,包括调查日的出院患者,但不包括该日的新入院患者;分次调查的单位以此类推;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患者数+该日已出院患者数(实际计算时还应考虑到临床科室调查的当天的出入院人数); (2)每调查组中选出一人(最好是医院感染控制医生或内科医生)到患者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一患者至少3分钟,主要询问常见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咽痛、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局部红肿、伤(切)口流脓等,以及必要的体查; (3)其余人员按名单逐一查看在架病历或电子病历,也可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管理系统查看病历; (4)每一调查对象均应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格;由于各种原因未调查的对象,可由专职人员补充调查。调查表由调查人员填写;必须追踪病原学检查结果; (5)床旁调查结果应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按诊断标准确定是否为感染,再确定是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如有诊断疑问,小组讨论后,组长确定。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不明确者,可询问病房主管医生。 调查时注意:体温记录,抗菌药物使用原因,入院诊断,实验室报告(尤其是病原学报告),病理学检查结果。着重注意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免疫力下降和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床旁调查人员应注意询问方法与技巧; (6)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检查每一调查表,是否填写完全;本调查统一使用“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数据网络处理系统(2020版)”处理、报告。该数据处理系统可在 https://www.doczj.com/doc/e87957707.html,网站免费注册后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