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政策评估:中国的经验

社会政策评估:中国的经验

社会政策评估:中国的经验
社会政策评估:中国的经验

【资料】社会政策评估:中国的经验(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唐钧)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政策领域终于盼来了万象更新的春天。经过自90年代后半期以来10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十条经验:

1.社会政策是天然地偏向弱势阶层的。

一般认为,社会政策发端于1873年由一批德国的经济学家创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迄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德国社会政策学会的骨干,曾帮助俾斯麦首相创建社会保险制度的瓦格纳(Wagner)最早提出了社会政策的定义,他认为:“社会政策是依立法和行政的手段,以排除分配过程中的弊害的国家政策。”“现在国家的主要目的,在变更财富的国民分配,而使劳动阶级获受利益。一切政策应使其社会政策化,国家当保护劳动者。”

从以上引述的关于社会政策的早期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130年前的德国乃至西方世界显然是存在着“分配过程中的弊害”的,而当时另一些经济学家,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学派,则主张“自由放任主义”,“社会政策”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

蒂特马斯认为:“人不单是经济性的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应该关切社会中的人——尤其是人际关系里非经济性的因子。”因此,社会政策学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理论架构的核心定位于“公平”(Equity)与“人权”(Rights)。

关于“公平”,琼斯(Jones,K.)、布朗(Brown,J.)和布拉德肖(Bradshaw,J.)合著的《社会政策要论》一书中,在对“平等”(Equality)、“公平(Equity)”和“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等概念作出解释和评析以后归纳道:“基本上,这些议论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在道德议论方面,公平就是正直;在理论议论方面,公平就是共同利益;而在极实际的议论方面,就是不公正和不公平往往落在那些采行不公正或不公平的人身上。”

关于“人权”,主要是根据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主张“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具体而言,这些权利体现在健康、住宅、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等等方面。

在当代社会政策的研究中,从“公平”和“权利”的基本点出发,发展出一系列新概念,诸如“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增权”和“社会资本”,等等,用以作为社会政策研究新的视点与支撑点。

2.向着市场或者“准市场”方向的改革,首先要想好穷人怎么办。

社会政策学的另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从不讳言自己的“价值立场”,蒂特马斯指出:“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明显不是‘免除价值’的,永远也无此可能。”“最低限度,我们有责任清楚说明自己的价值;当我们讨论像社会政策一类科目的时候,我们更有这么做的特别义务;相当清楚,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在社会福利体系之内,人们无法逃避各种价值选择”。

社会政策的这个特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与推广,1962年联合国出版的《社会服务的组织与管理》一书中指出:“不论人们视之为狭隘还是广泛,这些定义均含有三个目标——当然还有价值判断:第一,其宗旨皆为行善——政策指向为市民提供福利;第二,兼有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例如:最低工资、最低收入保障标准等;第三,涉及某些进步的资源再分配手段,劫富济贫。”

3.自下而上的政策过程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自下而上的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是得益于“下面”(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更接近群众,更了解群众的真正的需要。而不同于出自“上面”的主意大多来自某种理论和概念,来自某种“国际惯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成功是这方面一个比较典型的范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上海市政府首创。当时,上海市政府做这样的决策并没有任何来自“上面”的压力,虽然也参考了现代社会救助制度这一国际通行的制度,但上海的制度却主要是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其一,在调查中发现,虽然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惊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但是由于“两个转变”是一个急转弯,有少部分人被惯性甩出圈外,因而陷入贫困。其二,上海市当时正在酝酿对产业结构作大调整,这势必使得一部分人处于下岗、失业的状态,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支起一道最后的安全网,对稳定社会有好处。按调查当时上海市上上下下的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思路,上海市更强调的是将“稳定”放在第一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思路下出台的。

此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方财力较强的一些城市也跟了上来,这些城市在创建自己的制度时,并没有完全照搬上海的模式,而是都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创立了适合自己的市情的制度。此后,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改革逐步深入,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得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世纪末的“下岗、失业大潮”已成趋势,比较明智的城市也感觉到最后的安全网的重要性,纷纷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创建自己的制度,因此这项制度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总之,在这项制度的发展之初,各城市是有机会“五花八门”地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的。

在90年代初,“体制内”企业的不景气由点成面,下岗、失业潮头涌动时,“上面”的对策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对贫困户“年节慰问”上。也许“上面”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是“暂时困难”,所以当时并没有考虑建立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国家制度来作为应对的政策措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下面”已经发展了数年之后,才最终得到“上面”的肯定和推广。但因为已经有了此前深厚的实践基础,通过总结来自“下面”的经验,并参考国际经验,制定的《1997年通知》和《条例》,尤其是后者,就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下面”的实际情况。当然此后的发展也有许多曲曲折折,但铺设“最后的安全网”的大方向已定,健全和完善也就指日可待。

十年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从一个地方性的制度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制度,资金安排也已经从完全由地方财政负担转变成中央财政拿大头,在这样的背景下,政策上逐渐趋向统一就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在制度的大框架上,应该逐步要求走向统一。但不要强求“大一统”,完全抹杀地方的个性发展。而且还需要从地方的创造中不断汲取营养,健全和完善全国的制度。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记取的经验是:以中国之大,地方性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从实践的意义上看,地方性经验要比理论、概念和国际惯例更为重要。理论、概念和国际惯例可以给我们一个理念或思路,但要创立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行得通)的社会政策,还必须眼睛向下,到地方、到基层、到实践中去寻找带点“土腥味”的宝贵经验。

4.复杂的政策一定不是好政策。

社会政策学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复杂的社会政策不会是好政策。前一段媒体上关

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讨论正好印证了这个基本原理。关于“个人账户”从11%降到8%的政策调整,搜狐网上1146个相关评论中,反对乃至骂人的至少有1000个。一般而言,复杂的政策对制订者和执行者有利,因为政策对象很难搞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现在事态发展却显得弄巧成拙,骂人者连养老保险金是怎样构成的都不知道就骂开了,这不由得令人感叹。

但是,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政策调整后,“做实”的个人账户中就完全变成是个人缴费了。也就是说,有关部门把老百姓的钱按月扣下来由他来管着,到若干年乃至几十年后缴费者老了时,有关部门再把这些钱逐月还给他——老百姓通过有关部门的手自己给自己发养老金,这对老百姓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政府忙乎半天,还连带挨骂,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参考国际经验,设立个人账户意义在于:劳动者(雇员)和用工单位(雇主)都往个人账户中缴费,一般来说,劳动者(雇员)个人缴多少,用工单位(雇主)也缴多少(这种方式就像现在我们的住房公积金)。把这些钱储存积累起来,到劳动者(雇员)年老退休时,加上历年的利息,就变成一笔可观的基金,可以用于养老。

在这样的政策设计中,对劳动者的诱惑有二:一是用工单位(雇主)为劳动者缴纳的基金,二是基金的投资回报。但从最近媒体披露的消息看,用工单位(雇主)的钱不再往劳动者的个人账户中投入了,也就是说,原来的11%中的用工单位(雇主)缴纳的3%转而投向“社会统筹”部分了,而个人账户中只剩下自己的8%。同时,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对劳动者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综上所述,现在我们的个人账户,是一个一点诱惑力都没有的政策设计。在网上,精明点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为什么要把这8%交给政府,我自己不会存钱吗?

反过来看,政府却在那里穷忙乎,花了这么大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作了一件毫无疑义的事。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原来的情况是:所有的缴费(企业20%+个人8%)3600个亿中的大约3000个亿要付出去,此外政府还要每年再补贴600个亿(2004年数)。现在社会统筹这边是收回了原来投入的企业缴费的3%,但总的支出每年还是需要多投入8%(用于做实个人账户不再付出去了),也就是至少还要600—800个亿才能平账,总的财政投入可能会达到1200—1400个亿,看来在有关部门的算计中,这笔增加的开销政

府认了。但使人想不通的是,这样的转换政府究竟得了什么好处?把现在的财政投入(600—800个亿)储存起来不是一样吗?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呢?

总而言之,就国际惯例而言,建立个人账户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政府财政以外的能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在中国,个人账户似乎已经异化为一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计发养老金”的“算法”。如果再来看看如今养老保险制度的工资替代率,也许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在改革之前的劳动保险制度下,职工退休时可以按其工资的70%从企业领取养老金;而改革至今,据有关方面透露的消息,养老保险金的工资替代率似乎仍然是将近70%,但是其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实际上来自个人账户。

5.所有的社会政策都有其局限性,所有的社会政策都是双刃剑。

6.要解决社会问题常常要靠政策的组合。

现在有一个误区:一项政策如果在某方面行之有效,就会引起“箩筐效应”——“××××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譬如低保制度,就常常听到又要将某困难群体“纳入”,最近的就是“失业大学生”。其实,所有的社会政策都不是万能的,都会有其局限性,而且其优点与缺陷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分不开的。

低保制度的优点是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它以严格的行政审核程序而闻名,设计了家计调查、张榜公布、民主评议和动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要保证来自纳税人的低保资金不被滥用。

低保制度也有缺陷,最明显的是它实际上并不能帮助低保对象脱贫,其目标就是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准。低保制度本来是为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设计的,而现在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工作机会的失业人员也被“纳入”了,这就使问题复杂起来。

所以,要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脱贫,就要以低保制度为基础,组成一个“政策组合”来综合治理。这可能包括3个方面:

社区组织以社区为单位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组织起来,尽量为他们寻找工作机会。这些工作可能是一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临时性工作,所以,社区在他们没有工作的时候,就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交流,也为社区提供一些志愿服务。这样做,可以使他们回归到主流社会中来。同时,在低保政策上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亦即在有

工作并且收入高于低保标准时,可以采取逐渐退出的方式;而在他们一旦再次失业时,低保待遇能够马上接续(因为对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原来就进行过严格的审查)。

可持续生计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找到一种既适合自己又可持续的谋生手段,这种“生计”大多与自谋职业相关。同时,政府政策应该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生计,而不是在城市建设、环境美化、交通畅通等旗号下,肆意破坏老百姓的生计。必须要记住:做小生意、小手艺,本来就是城里人谋生的基本手段。

资产建设干脆承认低保对象的收入实际上是不可能查得一清二楚的,也不再要求“入围者”在收入和财产方面必须永远“山穷水尽”,而是反过来鼓励他们建立自己的资产乃至资本——要求他们向政府指定的账户中存款,政府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对他们作跟踪调查。但是这个账户中的钱只能用于指定的目标,譬如子女教育、发展可持续生计……在他们动用这笔存款时,政府还可以给予一定金额的配比援助。

总而言之,要真正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就必须使低保政策“复方化”——既要治病,又要防止副作用。

7.对社会政策进行评估时一定注意倾听政策用户的声音。

在社会政策过程中把“政策对象”看成是“用户”,并用心地聆听他们的声音,这种观念的改变对于社会政策本身恐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国家制定的政策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指令”,因而“政策”常常被看成是对政策对象的自上而下的恩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政策领域或公共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后政策对象变成为政策的“用户”,这也意味着,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在社会政策制定上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将成为一种权利。然而,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各个阶层、各个群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不对称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因为其“势弱”而常常可能被忽视。所以政府尤其应该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

在中国,要使代表弱势群体利益的意见直接反馈到决策者那里还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政府的“科层制”结构会使信息层层衰减甚至拒绝传递此类信息。所以,在目前阶段,弱势群体利益的表达可能需要中介或代言人,而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的社会科学家就应该自觉地当仁不让地去扮演这个角色。我们可以以我们擅长的社会科学方法

——譬如定量研究的方法或定性研究的方法,将弱势群体的意见集中起来,通过我们的渠道传递给决策者或借各种媒体传达给全社会。同时,我们还需站在全局和其他群体的立场来参与权衡和干预,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方案,促使问题的解决。

在收集弱势群体的意见时,我们一方面运用了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定量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运用了以个案访谈为基础的定性分析、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与各级政府、基层干部和社区干部一起为建设探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我们的意见会通过各种相关的渠道传送给决策者和实际工作部门,也会通过传媒向传达给公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工作方式实现我们心目中的追求“社会公平”或“社会正义”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记取的第四条经验是:在政策过程中,“用户”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信息。但是,弱势群体的声音因为比较弱所以非常容易被忽视。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将弱势群体的意见收集起来,传递出去,使之对决策产生影响,应该是社会政策研究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8.政府部门要与非营利组织结成伙伴关系。

9.要让基层社区实现真正的自治。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怎样的呢?首先,其组织结构是以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城镇的“单位”体制和农村的人民公社(或称“准单位”)体制为基础来建构整个社会的;其次,其社会动员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型的行政命令;再次,其行为模式是“一声令下,全党、全民、全国上下行动起来”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最后,其应急反应机制则常常是“战时共产主义”乃至“供给制”。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管理”也就是在政治高压下的“指挥”与“服从”——“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

上述种种,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是与计划时期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当时,除了“阶级敌人”之外,在“人民内部”所有的人——虽然也有“工农兵学商”之分,但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在城市里,你就是“单位职工”;在农村,你就是公社社员,他们之间并无根本的厉害冲突。社会结构分化的简单化,导致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也就简单化。而这又与计划体制本身的要求相关:因为计划体制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当这个

体制的神经中枢发出一个指令后,就需要迅速地传输到与之相关的操作性的终端。所以,所有的社会建设都是围绕实现这样的目标而设置的,其手段就是要使命令的传输过程简之又简,于是,从组织结构、动员方式、行为模式直到应急反应机制都极其简略。但是,这样的社会体制是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不相适应的,尤其是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大环境、大格局。这就是计划经济模式从理论上推导是能够自圆其说的,而在实践中却行不通的原由。

但是,当我们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计划时代的社会体制就越来越暴露出其不适应的一面。市场经济的原始动力是“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的不一致便造成了社会的分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分化成经济利益各不相同的社会阶层。按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的划分,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和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等十大阶层。十大阶层各有各的经济利益,也就有了各自的社会需求、价值判断和政治诉求。同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全国范围内,十大阶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于是,在一个地区内阶层分化及其他相关因素相结合,又再度整合出这个地区的经济利益来。就地区而言,也出现了发达、中等和落后之分。各类地区的经济利益、社会需求、价值判断和政治诉求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久而久之,这些差别就更深入地表现为精神文化方面的多元化。

当计划时代的大一统、指令型的经济模式被彻底否定以后,如果我们在社会领域的组织结构、动员方式、行为模式和应急反应机制以及管理体制上没有适应形势的发展而加以改变的话,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的管理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当我们惊呼地方政府或某个社会群体“不听招呼”的时候,其实质是我们的常用的社会动员方式的失灵和所期望的社会行为模式的逆反,而其根子大多与经济利益相关(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不听招呼”的说法是否仍然含有计划时代思想的残余(或曰惯性)呢?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计划时代“建设”的以“单位”和“准单位”体制构成的社会组织基础也开始瓦解了:首先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党、政、经合一的农村

人民公社(准单位)体制的废止,然后是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单位体制的解体。这是因为,单位和准单位体制是以个人对社会组织的依附性为基础的,而与市场经济要求的择业的自主性和流动性不相适应。同时,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决定了单位和准单位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即对其成员负有被称为“生老病死有依靠”的大包大揽式的福利保障责任才能得以延续。

在计划时代的社会管理中,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立起来,管理者是“治人”的,而被管理者是“治于人”的——这种“管理模式”与计划模式是相适应的。但是,当计划模式被废黜下台后,这种“治人”和“被治”的关系就没有了其合法性依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讲究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在当代中国,我们要讲“依法行政”。更进一步,社会管理已经登上更具“以人为本”深刻内涵的社会服务的层面——管理者是“为人民服务”的,而被管理者则属于“有服务需求”的个人或社会群体。

综上所述,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这也就是社会学家所强调的被称为“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两个转变”的剧烈社会变迁,其潜在的内蕴可能远远超过了表面上所见的经济体制的变化。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建设也应该有所变化:首先,其组织结构是一种企业(单位)、社区和民间组织构成的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体系。其中,企业主要是针对市场,完成经济发展的任务;社区只要关注民生,完成社会发展的任务;而民间组织是社会中介,既是公众参与社会的渠道,也是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单位、社区)与社会大众沟通的渠道。

其次,其社会动员方式是从政府的行政体系向公众自觉的行动转变的社会化机制。在中国行政体系中,从上到下都是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等方式传达和贯彻上级精神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但是,到了基层,再用这种方式就行不通了。乡镇、街道和基层社区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必须成为一个“转换器”,要用“自治”的方式把中央下达的文件精神转化为公众的社会行动。实际上,基层工作的任务是最困难的。

再次,其行为模式是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能下场“亲自”参加游戏。因为下场的运动员总是要分出输赢的,而裁判员则

不会。而就裁判员扮演的社会角色而言,他总是“公正”和“正义”的化身。

最后,其应急反应机制则是“制度化的备有应急预案的应急体制”。

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管理”也就是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为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

10.最大的政绩就是使老百姓今天比昨天过得好,明天又比今天过得好。

中共中央日前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征求党外意见。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自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研究这个问题以来,广大公众参与讨论的热情也再度升温。老百姓都热切希望,新一轮改革能给自己带来切实的利益和实际的好处。

现在说到收入分配,必提两个概念,一是基尼系数,二是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概念都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事,老百姓未必想得那么多。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有三:其一,不要一搞改革就是让我吃亏;其二,不要在“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同时,让我穷下去;其三,只要让我今天的日子过得比昨天好,明天的日子还能比今天过得好就行。所以,要使新一轮的分配制度改革卓有成效,说复杂也许真的很复杂,复杂得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说容易可能也很容易,关键是要顺从民心民意,为老百姓着想,多办点实事。

可不是吗?今年去农村,就能听到农民由衷的赞扬声:现在政府不但不跟咱们要钱(废除农业税),还给咱们钱(粮食直补),看病也能报销几个(钱)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这么几项看似简单的政策措施,农民多年的积怨立刻云消雾散。农民是最是

在的,该说好就说好,而且实实在在是打心窝里掏出来的。

所以,以上所说的三点,以第三点最为重要,而且无论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或中西部地区、城市或农村……只要是政府想做,就能做到的——干吗非要去造更高的高楼、建更大的广场、修更宽的马路——这就叫现代化?即便是“现代化”,那又与我何干?老百姓不买账,老百姓要的是实惠。

我国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评估主体单一,缺乏独立性的政策评估组织。 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缺乏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使得大多数政府在公共政策评估实践过程中,只是根据总体安排或以部门为单位,或以系统为一体,通过自下而上的总结报告等形式对本部门或本系统工作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由行政机关对公共政策作出评估和评价,致使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只重视自身评价,忽视作为政府行为相对人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导致进行意愿表达以及利益诉求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单一化。 (二)缺少正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目前从事官方评估工作的人士绝大部分都非“内行人”,因此,他们在进行政策评估时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规范分析。这样的政策评估与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和传统政治文化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和道德建设的纯洁性密不 可分[3]。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观念较之过去有所淡化,道德是非标准也会发生一定转变,更为突出的是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 从而必然引起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的改变。 二完善政策评估的几个措施构想。 (一)建立多元评估主体。 针对目前评估主体单一化的现状,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在目前官方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实行政府、党的组织、权力机关(人大)、专业评估组织(包括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特别是“受到影响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参与等多元评估主体的结合,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其中,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和公众代表参与以及专业评估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和公众作为政府行为相对人,他们参与公共政策评估,能够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更能够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结论的公信力。专业评估组织(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了大批专门从事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人士,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专业评估组织成员作为“非官方人士”,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给社会政策下定义有直接界定、(间接界定)与(理论界定)等3种基本方式; 2、社会政策的范围包括(价值)、(对象)、内容、过程等方面; 3、《伊丽莎白济贫法》于(1601)年在(英)国实施; 4、社会政策的主体包括(弱势群体)与(政府服务机构); 5、环境分析包括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场景与背景等维度。 6、社会政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人性假设、(调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3种基本方式; 7、教育有主体性、学习性、社会性、(传承性)与(生产性)等特征; 8、福利国家一词最早见于(1941)年(公民与教徒)一书; 9、社会政策包括(公平)与效率、(人权)与主权等价值维度; 10、当代世界的特征包括经济(市场化)与生活(网络化)、管理全球化及发展不平衡等。 11、全球性社会政策面临权力的边界模糊化、资源的(配置不平等)与问题的(普世化压力)。 12、马克思认为人性包括生存、(发展)与(享乐)等需要。 13、马斯洛认为人性依次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五种需要。 14、社会保障的基本方式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15、医疗卫生政策包括医生与(患者)的矛盾、经验与(科学)的矛盾。 16、医疗卫生政策包括精英与(民主)的矛盾、心理与(生理)的矛盾。 17、教育在历史上呈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自主)与开放的结合; 18、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包括(公共)与私人的统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 19、社会政策分析应突破传统政府、市场二元论,走向政府与(市场)、(社会)三元互动视角。 20、社会政策在理论基础上包括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与(政治学)理论。 二、判断题(20分) 1、社会政策是政府介入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对); 2、作为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社会政策是从近代开始的(对); 3、政府是社会政策的必要条件(对); 4、社会政策就无条件追求自由(错); 5、社会政策的分析应在事实基础上先判断其价值(对)。 6、社会政策是政府处理社会福利的文件(错); 7、古代社会政策不是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对); 8、社会政策以人的生活的社会性为条件(错); 9、社会政策在价值上应将自由与合作统一起来(对); 10、社会政策的分析从寻找原因开始(错)。 11、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是建设福利国家(错)。 12、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不是建设福利国家(对)。 13、政府始终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错)。 14、政府应有条件的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对)。 15、应试教育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基本教育挑战(对)。 16、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对)。 17、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看病难(错)。 18、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尖锐矛盾之一(对)。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关于中评协[2007]189号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

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工作底稿的编制和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工作底稿,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形成的,反映评估程序实施情况、支持评估结论的工作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四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与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编制、管理工作底稿,可以参照本准则。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的相关规定,编制和管理工作底稿。 第六条工作底稿应当反映评估程序实施情况,支持评估结论。 第七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重点突出、记录清晰、结论明确。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根据评估业务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工作底稿的繁简程度。 第八条工作底稿可以是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或者其它介质形式的文档,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根据评估业务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工作底稿的形式。电子或者其它介质形式的重要工作底稿,如评估业务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处理记录,对评估结论有重大影响的现场勘查记录、询价记录和评定估算过程记录等,应当同时形成纸质文档。 第三章工作底稿的内容

第九条工作底稿通常分为管理类工作底稿和操作类工作底稿。 管理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评估业务过程中,为承接、计划、控制和管理评估业务所形成的工作记录及相关资料。 操作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履行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和评定估算程序时所形成的工作记录及相关资料。 第十条管理类工作底稿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的记录; (二)业务约定书; (三)评估计划; (四)评估业务执行过程中重大问题处理记录; (五)评估报告的审核记录。 第十一条操作类工作底稿的内容因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等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现场调查记录与相关资料,包括:委托方提供的资产评估申报资料,现场勘查记录,函证记录,主要或者重要资产的权属证明材料,与评估业务相关的财务、审计等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二)收集的评估资料,包括:市场调查及数据分析资料,相关的历史和预测资料,询价记录,其他专家鉴定及专业人士报告,委托方及相关当事方提供的说明、证明和承诺,其他相关资料; (三)评定估算过程记录,包括:重要参数的选取和形成过程记录,价值分析、计算、判断过程记录,评估结论形成过程记录,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章工作底稿的编制和管理 第十二条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业务完成后,应当及时整理工作底稿并归档。 第十三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收集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提供的与评估业务相关的资料作为工作底稿,应当由提供方在相关资料中签字、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确认。

社会政策评估视角下社区矫正制度成效分析

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如今,社区矫正制度已成为代表当今世界范围内行刑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在中国,于2003年开始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已开展的社区矫正工作,覆盖全国91%的市(州)、72%的县(区)和65%的乡镇(街道)。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通过,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2012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功能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亦称“社区矫治”,简单而言,就是一种避免让犯罪分子与社会相隔离,利用社区的资源帮助犯罪分子改造的方法的总称。具体而言,是指把不需要监禁的且社会危险性小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其实施行刑监督、教育改造和帮助救济,从而提高改造质量,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非监禁性的刑事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功能 目前,社区矫正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并且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原因是基于社区矫正所具有的功能。 1.惩罚功能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手段之一,当然要具备惩罚功能。服刑人员在社区中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社区力量的监督下,必须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和管束,若违反了行为规则和限制,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甚至可能会被重新送往监狱或其他监禁机构。 2.修复功能 社区矫正通过开放式的矫正措施,修复犯罪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最大限度的降低再犯罪率。同时,通过对服刑人员的惩戒,对被害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内在的补偿与抚慰,实现惩恶扬善的道德要求。 3.康复功能 社区矫正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矫正活动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处于严重心理危机状态的服刑人员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使他们的行为恶习、不正当的心理状态得以修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身心康复的效果。 二、社区矫正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

四、政策评估 3.1、政策评估的内涵 3.2、政策评估的类型 3.3、政策评估的功能 3.4、政策评估的困难 3.5、中国政府政策评估的现状 3.6、政策评估的方法 3.7、发展我国政策评估的建议 一、政策评估的内涵 学术界的四种不同观点: 1、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2、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 3、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评估某一现行政策在达成目的上的效果。 ——(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注:政策评估是了解公共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的过程 ——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4、政策评估就是发现并修正政策的误差 —— 朱志宏《公共政策》 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可能的产出或已经产生的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 注: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出引发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 ——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2、公共政策的类型 1、从评估机构的活动形式上分: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2、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 分: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 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3、政策评估的功能

1.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方式 2.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主要依据。 3.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 4.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4、政策评估的困难 1、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2、政策的重叠和政策资源的混合 3、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5、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制 具体表现为:①阻止评估  ②将评估引入歧途  ③支配评估过程  ④抵制评估结果 政府抵制评估结果的理由: 1、政策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在目前就妄下断言。 2、政策影响是广泛而普遍的,任何单一的标准都不足以判断政策目标是否真正实现 3、政策影响又是非常精细的,用简单的表格和统计数据根本无法认定它的结果:如反腐数字是否能说明腐败势头得到有效抑制? 4、政策效果之所以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投入的政策资源不够; 5、政策的积极影响未被真正发现,是因为评估方法采用不当所致,绝非政策本身有问题。 政府为什么常常不欢迎政策评估? ①由于不同群体对政策的要求与预期不一,政府常常追求不一致的目标,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要求。 评估政策将使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不一致的真相暴露,从而引发大量的政治冲突。所以政府为避免冲突而宁愿不进行会招致麻烦的评估研究。 ②政府许多计划和政策只具有象征价值,旨在使目标群体感到政府在关注他们而并不能改变目标群体的实际境况。 政策评估常常“泄露”政府的意图并使政策计划的象征性价值都下降。 ③政府常常倾向于“证明”他们的计划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当局往往把对政策影响进行评估,看成对政策的限制和破坏,或者是对自己执政政能力的质疑。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问答题: 1.简述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公共政策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公共利益;社会政策研究的关注点是公民福利 研究的内容不同:公共政策关注的是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政策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福利方面追求的目标不同: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多元化的;社会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追求社会公平提供物品和服务性质不同:非排他-排他增进福利的路径不同:社会福利到个人福利-个人福利到社会福利研究路向不同:公共政策主要是实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主要是价值关联方向2.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福利国家的批评。20世纪70年代社会政策从社会行政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此后,社会政策的研究重心转向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政策的理论研究也受到重视。率先对福利国家体制进行反思的是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他们对福利国家理论大肆抨击,指责福利国家福利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了西方经济的衰退;政府过多包揽福利事业导致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垄断,剥夺了人们选择福利的权力;同时,政府部门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在经济效率方面也受到质疑,而且可能造成了社会公德的沦丧。左派方面,指责保守党政府使福利国家衰退了;下层阶级,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的大家庭仍陷于贫困之中。右派方面,福利国家体制想向所有人提供普遍性的福利服务去消除贫困只是幻想,而应该运用选择性福利模式,将福利帮助更多地对准穷人。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阶级剥削的问题,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问题。女权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并没有保证妇女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和地位,相反,它的许多所作所为使针对妇女的传统歧视性价值和态度合法化了。 3.简述布来萧的需要类型分类及其意义。类型:第一,标准的需要;第二,感觉的需要;第三,表达的需要;第四,相对的需要意义:布来萧的这个分类是指出界定需要时所包含的因素,区分出需要的类型。比如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不一定表达出来,表达出来的需要也不一定是个人真正感觉到的需要,专家或专业人员对他人需要的认定也可能与当事人自己感觉到的需要有很大的不同,同样,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与相对的需要之间有时也难以区分。所有的需要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主观的性质,即使是标准的需要,所建立的标准也是人为的,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因而也是社会的、文化的。 4.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差异如何影响社会政策行动?对社会需要的认识不同,会导致政策选择上巨大差异。当把个人的某些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满足个人的需要就是社会政策追求的最终目的,当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分离,社会政策满足个人的需要就变成了手段,而满足社会需要才是其最终目的,很显然,只要目的实现了,手段运用的充分与否就无关紧要了。社会政策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成了制约社会政策行动的关键因素。社会唯实论:社会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并不完全一样,也不等于个人需要的总和。如多亚尔和高夫看来,保证社会成员最低水平的生存和基础、养育和教育后代、学习必要的生产和服务的知识和技能等是社会文化要持续和发展所必须实现的,于是它们也就成了社会的需要。

(方案)社会政策习题与讨论题.doc

社会政策习题与讨论题 第1章 习题: 1、政策概念的定义。 参考答案: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它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讨论题: 1.当代各国社会政策有哪些主要的内容? 2.简述我国社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第2章 习题: 1、简述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在社会政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该法奠定了300年来英国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基础,并为其它国家所效仿。虽然该法在后来的执法过程中经过这样或那样的修订,但其基本原则和内容变化并不大,甚至1834年的《新济贫法》也仍然沿袭该法的基本原则。 2.欧洲“福利国家”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20世纪初期,欧洲人民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更加信任政府,希望政府在福利事务上做更多的事;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也对欧洲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讨论题: 1.德国社会保险法的社会控制性质包含哪些内容? 2.简述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3.近年来我国社会政策有哪些新的发展? 第3章 习题: 1、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 参考答案: 理论研究多元化并向纵深发展; 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研究范式发生了转移。 2、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视角。 参考答案: 描述性分析; 过程分析; 评估;

规范性分析; 价值或目的取向。 讨论题: 1.社会政策科学在国外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社会政策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3.社会政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什么。 第4章 习题: 1、什么是社会需要? 参考答案:也可以表述为社会的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也即社会整体生存、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讨论题: 1.社会需要和社会政策的关系是什么? 2.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有限性? 第5章 习题: 1、社会政策的主体行动者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 一、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二)政策概念的定义 1、多元视角 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2、定义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理解: (1)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三)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什么是制度 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由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由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后者往往是由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 相通之处: (1)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2)绝大部分政策都是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3)政策行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制度。 不同之处:

财政部颁布中国资产评估新准则体系

财政部颁布中国资产评估新准则体系 11月28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发布会,颁布了包括8项新准则在内的15项资产评估准则,同时宣布成立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 财政部副部长、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主席朱志刚在致辞中说,在过去的近20年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获得长足发展,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资产顺畅流转,服务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维护市场秩序、规范资本运作,配合财政改革、金融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志刚指出,此次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发布,对于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于改革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四是有利于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和执业质量。五是有利于评估报告使用方理解评估行业。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品德要求,强调职业道德;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切实维护公众利益,提升行

业社会公信力;关注新兴业务,主动服务市场需要;充分尊重委托方合理需求,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朱志刚强调,各级财政部门和评估协会要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抓好此次资产评估准则的宣传培训工作。广大执业人员要加强准则学习与实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准则,在实践中努力体会和运用准则。希望评估委托方、报告使用者、监管部门能加强与评估行业的交流沟通,了解准则的内容,促进准则的实施。 中国网 附件:中国资产评估准则(2007) 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说明 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包括职业道德准则和业务准 则两部分。 职业道德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 业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评估指南、指导意见四个层次。 基本准则是评估师执行各种资产类型、各种评估目的评估业务的基本规范。 具体准则包括规范评估业务流程的程序性准则和规 范各种资产类型评估业务的实体性准则。 评估指南是对特定评估目的和评估业务中某些重要 事项的规范。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社会政策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包含了政府为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各种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是在特定目标指引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选择和分配。 2、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性服务行动的总和。一般来说,社会政策具有三方面含义,包括社会性价值、社会性目标和社会性行动。福利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的制度和过程。狭义上认为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4、社会问题:是一种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集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变异性、复合型和周期性等特征。 5、民间组织:政府组织体系之外的各种民间非性组织的总称。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它们以其民间和非营利两个方面的特点而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区分开来,并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6、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包括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是介于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它具有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非营利性。其次,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福利性特征。最后是其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性特点。 7、普惠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每个人是否有满足的需要。 二、简答题 1.简述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即所谓“退休基金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政府通过这一制度有效地调控消费基金,解决职工购买住房和退休后的养老问题。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无论是雇员,都必须按雇员月薪的一定比例缴交强制性的公积金,并按月存入雇员户下。公积金制度在新加坡实行40多年来,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5点:(1)为国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保障。(2)新加坡的中央积金局将归集的公积金购买国债,因此它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

社会政策知识点

社会政策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3、社会问题: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4、社会歧视:是指社会中的某些个人和群体因性别,种族,出生地域以及其他一些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5、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政策实施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社会政策的权威机构通过组织专门的调研及资料分析工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实施过程及其已产生的效果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 6、行动标准:是指在社会政策评估中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进展情况的标准即已投入的资金和已采取的行动是否达到了预先的计划 7、收效标准:是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收效的大小及质量的标准,即已采取的行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收效,是否达到了该项社会政策预期的目标。 8、效率标准:是指对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评判,也即对其投入产出率高低的评判。 9、事实标准:对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及其收效中各种事实的评判与分析。 10、价值标准:对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 1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老弱病残和生活不幸人士等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款物救济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助以及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救助。 12、个人需要:个人的社会需要是个人或人群生活中的实际条件未能达到该社会认为应该达到的标准,因而引发各种问题。 二、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1)公共性2)权威性3)价值性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背景:1)生活风险增加2)失去土地保障3)社区和家庭的保障和服务功能降低 3、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作用:积极作用:增加社会财富;消极作用:1)大量的劳动者生活质量降低;2)生活风险增大;3)导致贫困等社会问题严重 4、蒂特马斯的社会政策研究的三个长处和两个不足 长处:1)蒂特马肯定了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政策研究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 2)蒂特马斯认为社会科学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也不可能离开客观事实,因此主张把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建立在事实和可以验证的证据基础之上。 3)对于蒂特马斯来讲,社会政策的论题比社会服务广泛得多。 坏处:1)单一的价值取向

社会政策概论三合一

社会政策概论模拟卷1 一、填空题 1、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有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 2、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3按照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社会政策的对象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选择性对象 4、从政府或其他组织资源投入的方式上看,社会政策资源大致上可以分为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性资源)。 5、社会政策可行性的实质内容包含了政策的可能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7、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制度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福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其特点是首先由政府的福利计划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2、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行动的总和。 3、普遍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的给全社会或者某些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每个人是否有满足的需要。 4、社会政策主体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直接主体是指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直接作用或在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直接执行政策的个人、社会团体或组织;间接主体是指在政策制定或目标实现过程中不拥有合法的权利直接参与而是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起作用的个人、社会团体或组织。 5、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是指在社会决策过程中的基本政策体制、制定政策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 6、社会政策的资源是指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它可以是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也可以是权利、地位、威信、名誉等非物质资源。 7、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者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8、剩余性福利模式是由维诺斯基和美博提出来的社会福利的两种福利模型之一,也叫补缺型福利模式,这种模式以为只有在家庭和市场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时候,社会福利设施才会介入运作,并且只是暂时的,这种模式有种慈善和施舍的印迹,救助者被视为弱者,被贴上耻辱的标签。 9、社会政策对象是指社会政策性的的接受者,是接受社会政策帮助的个人或家庭或者说是受社会政策行动影响到人。 三、简答 1、什么是社会政策的“准市场机制”,其具体内容如何? ①准市场机制是指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 ②基本内容: a、在公共部门和福利性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b、改变政府拨款方式。 c、增大受益者的选择。 d、增加福利使者的付费,增加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e、加强对服务机构的业绩考核和评估。 5、导致社会政策变动的原因及变动的主要方式? 原因:①政策本身的原因②政府方面的原因③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变动的方式:①社会政策的修订②社会政策的改革③社会政策的终止 1、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客观方面: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社会政策的成本与效果、社会政策的制定机制 主观方面:政府和政党的目标、政治领袖、政府职能部门、利益集团

第五章 社会政策的评估

第五章 社会政策的实施、评估与变动 第一节 社会政策实施的含义和意义 一、社会政策实施的含义 ?所谓社会政策实施,是将一项社会政策行动的方案付诸具体行动的过程。 社会政策实施的含义 ?狭义的实施专指某项政策与法规、方案、决议、意见等的具体贯彻、推行和实施,不包括一些准备和善后工作,也不包括对实施的监督与反馈。 ?广义的实施则是指实施者为贯彻、落实社会政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 二、影响社会政策实施的要素 ?1、社会政策目标和方案 ?2、社会政策实施者 ?3、社会政策的实施手段或条件 ?4、社会政策对象

?5、外部环境 三、社会政策实施的意义 ?1、社会政策的实施是实现社会政策目的的惟一途径。 ?2、社会政策的实施决定着社会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3、社会政策的实施是检验政策法规是否正确的现实根据。 ?4、社会政策的实施是使社会政策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根本途径。 ?5、社会政策的实施对于社会政策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6、社会政策的实施活动及其后果是新的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四.社会政策实施过程 (一)、组织工作: ?1.组织:它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形成的群体或集合。组织作为一个具有活力、能动的有机整体,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可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种。有形要素主要有人员、职位、关系、生存条件,无形要素主要是共同的目标、协作意愿,信息沟通。?2、组织工作: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而把分散的组织要素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以一定的秩序和相互关系联结起来,也就是要设计一种组织结构并使之运转的过程。 3、组织工作的内容 ?(1)依据组织目标设计和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职位系统。 ?(2)确定权责关系,从而把组织上下左右联系起来。 ?(3)以组织关系为架构,通过与其他管理职能相结合,使组织成为高效运转的有机整体。 ?(4)根据组织环境条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组织结构。(二)制定社会政策方案的实施细则 1、制定实施细则的方式 (1)对社会政策条文的解释 (2)制定行政计划(5W1H) 2、社会政策实施细则的一般内容

社会政策概论考试重点-----精简版

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 福利性社会性服务行动的总和。 1)社会性价值:是指在社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价值体系,或者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价值述求,而不是只反映少数群体的价值立场。 2)社会性目标:是指它一般不是为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或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而是为了通过更加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而满足大多数人(尤其是下层群体)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增强社会的整合和稳定,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3)社会性行动:是指社会政策是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行动。 2.社会保障政策: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 3.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是政府或其它组织开展的公共卫生事业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1)公共卫生:是指在向社会提供预防性卫生服务方面采取的公共性行动,其中包括疾病控制、预防接种和卫生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行动。 2)医疗服务政策: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4.公共住房政策:是指由以福利性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住房或住房补贴的政策。 5.公共教育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兴办教育事业,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政策。 6.劳动就业政策:一般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地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 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公共行动的总和。 7.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组织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而采取的政策。社会福利服务是 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8.社会福利:一般指不以直接商业性交换为原则,而是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 的制度。更具体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抵偿提供物质服务或产品的制度和过程。 9.社会保护:Social Protection,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 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10.社会保障:是指由社会(主要是政府)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其他一些社会福利的方式向失去 劳动能力和劳动机会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11.社会保护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 1) 预防性两大原则:基本权利保护和增能。增能,Empowerment,即通过教育培训、增大人力资 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能力等途径而增强弱势群体自身的能力。 2)治疗性两大原则:补偿原则和社会关照原则。 12.社会行政(Social Adminstration)一般指政府行政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在社会事务方面 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三层含义:1) 代表着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领域。2)代表管理社会事务的政府机构。3)代表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规则和程序体系。 13.完全积累制:智力20世纪80年代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 制,并由私人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雇主不需要承担供款义务。 14.社会行动政策的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合格的管理人员来保证社会 政策行动有序地进行,以便高效率地到达社会政策预期目标的过程。 三个层次: 1)社会政策行动的行政管理层次(即社会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宏观管理体系。 2),..行业管理层次:是指在与社会政策相关的行业中建立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3)…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层次:是指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即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机构,包括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建立的管理体系。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资产评估档案》中评协〔2017〕34号

附件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资产评估档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资产评估档案的形成及管理行为,保护资产评估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根据《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资产评估档案,是指资产评估机构开展资产评估业务形成的,反映资产评估程序实施情况、支持评估结论的工作底稿、资产评估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三条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工作底稿的编制 第四条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编制工作底稿。 第五条工作底稿应当反映资产评估程序实施情况,支持评估结论。 第六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重点突出、记录清晰。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资产评估业 务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工作底稿的繁简程度。 第七条工作底稿可以是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或者其他介质形式的文档,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当根据资产评估业务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工作底稿的形式。

第八条工作底稿通常分为管理类工作底稿和操作类工作底稿。 管理类工作底稿是指在执行资产评估业务过程中,为受理、计划、控制和管理资产评估业务所形成的工作记录及相关资料。 操作类工作底稿是指在履行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和评定估算程序时所形成的工作记录及相关资料。 第九条管理类工作底稿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的记录; (二)资产评估委托合同; (三)资产评估计划; (四)资产评估业务执行过程中重大问题处理记录; (五)资产评估报告的审核意见。 第十条操作类工作底稿的内容因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等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现场调查记录与相关资料,通常包括: 1.委托人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提供的资料,如:资产评估明细表,评估对象的权属证明资料,与评估业务相关的历史、预测、财务、审计等资料,以及相关说明、证明和承诺等; 2.现场勘查记录、函证记录等; 3.其他相关资料。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答案完整版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 1.工业社会的社会政策主要是在(B )时期形成的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中期; D.18世纪 2.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的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模糊性语言作出具体的解释是(A )。 A.语义解释 B.操作化解释 C.狭义解释 D.扩解释 3.普斯基认为,影响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C ) A.政策之间的不协调性 B.行政系统之间的复杂性 C.基层官僚的生存策略 D.政治家之间的利益分肥 4.一些政策方案可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风险,必须对各个备选方案的风险强弱程度、防措施的准备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从中选择风险最小的政策方案,这是(D )。 A.价值标准 B.成本-效益标准 C.可行性标准 D.风险标准 5.储蓄保险型保健计划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员和雇主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D )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新加坡 6.狭义社会福利服务是针对特殊群体(A )的专业服务和生活照料。 A.社会需求 B.个人生活需求 C.公共需求 D.社会发展 7.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 )。 A.社会救助的对象是普遍性的 B.社会救助的标准是低层次的 C.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统一的财政拨款 D.社会救助水平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8.1.90年代,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逐步建立了(D)的教育经费体制。 A.以教育税费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补充 B.以非义务阶段学杂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辅 C.以教育税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补充 D.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教育税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教育基金等为补充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是(C )。 A.计划配置就业 B.全员就业 C.市场主导、政府支持 D.就业终身制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502106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olicy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社会工作专业 3. 课程目的 社会政策是党和政府在特定时间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管理的目标所采取的政府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政策、策略、法规、措施、办法、方法、规章、条例等的总称,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政策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达到该专业学生在社会工作和管理方面所应具备的能力。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2.学时为40 5. 建议先修课程 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导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不但要注重课堂讲授,而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大信息传输量,以调动大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有:考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社会调查报告、平时测验等。(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 9. 课外自学要求 (1)根据授课教师开列的相关书目进行课外阅读。 (2)按照授课教师的布置完成课外作业。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按时提交调查报告。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社会政策概述 基本内容: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二、社会政策的特点 三、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畴 1.政策 定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定义的三层含义: 第一,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第二,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第三,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2)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3)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4)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容 2.制度 定义:“制度”(或“社会制度”)主要指一种规体系,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组织或群体等)和必要的物质条件。——辨析:而政策则是一个组织为达其目标而制定和实施各种规则和方案而采取的行动。 制度与政策不同之处(理解): 一,从基本视角上看,制度主要是指一套既定的规则、结构和行为规,而政策则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在一个领域中的行动体系;(制度概念是从静态的视角,而政策概念则主要是从动态视角去反映一个领域的状况) 二,就规的要素而言,尽管政策和制度都包含了规的要素,但制度概念所反映的规要素主要是一种客观的、既定的规体系。而政策概念中的规要素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制定和实施规的行动; 三,从产生的方式上看,制度即可以是自上而下规定的,也可以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自然形成的;而政策则是一个组织有目的地制定和实施的。或者说,制度可以是自发和自然形成的,但政策却是人为的。 3.公共政策 定义: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核心特征:公共性 公共政策基本特点: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4.社会政策 定义(了解):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社会公平等价值目标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满足民众基本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行动的总和。 社会政策实质: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社会政策根本特征:福利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