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

2021-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

2021-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检测试卷C卷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

2、下列统计方法,不适用于定序变量的是()

A.中位数

B.百分数

C.斯皮尔曼相关

D.t检验

3、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A.“博爱互助”

B.“谋生济人”

C.“敬业乐群”

D.“爱国崇实”

4、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5、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A.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6、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报告》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

A.英国中等教育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B.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

C.英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D.英国师范教育非定向培养体制的确立

7、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9、.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10、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A.去除人欲

B.获取天理

C.博通百家

D.求得功名

11、“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过于书面化

B.词义含糊

C.带有暗示性

D.涉及敏感性问题

12、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A.最高

B.最低

C.中等

D.最高或最低

13、场依存认知风格者偏向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4、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15、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A.乡村教育

B.普通教育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16、在研究“二战”期间在华犹太人的教育状况时,研究生只查阅了上海档案馆。指导教师

让该生继续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资料。这个研究生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违反了()

A.全面性

B.准确性

C.勤于积累

D.善于思索

17、在小莉眼里所有物体都有生命,她常常会对玩具、小草说话。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莉处于()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普遍迁移

19、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西塞罗

20、20世纪20年代的“工读主义”思潮中有一派认为,“工读”只是用自己的劳动换一些求学经费而已,不必去理会什么主义。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A.周予同

B.胡适

C.李大钊

D.王光圻

21、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第斯多惠

22、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在雄辩家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

A.高尚品质的培养

B.雄辩技巧的练习

C.优雅举止的训练

D.文雅风度的修习

23、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A.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24、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A.强制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方法的运用

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

26、中国近现代教育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27、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28、上题中可可妈妈的记录方法是描述记录法中的()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连续记录法

D.行为核定法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定性分析的理论的是()

A.分析的归纳

B.敏感的概念

C.实地理论

D.用定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30、某研究者欲全面了解并研读近五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研究成果,应检索()

A.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https://www.doczj.com/doc/e619049166.html,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https://www.doczj.com/doc/e619049166.html,KI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31、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A.服从水平

B.依从水平

C.认同水平

D.内化水平

3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33、在教育文献检索中,题录、书目、索引、提要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零级文献

B.一级文献

C.二级文献

D.三级文献

3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35、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科目设置和教学内容组织的两项基本原则是()

A.“相关”与“集中”

B.“平行”与“分配”

C.“均衡”与“差异”

D.“连续”与“顺序”

36、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37、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38、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9、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

B.亲密感

C.自我完善感

D.自我同一感

40、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性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在家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A.正向显性功能

B.负向显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41、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

42、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案法是()

A.德克乐利教案法

B.蒙台梭利教案法

C.设计教案法

D.五段教案法

43、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

B.近墨者黑

C.因噎废食

D.温故知新

44、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

A.《科尔曼报告》

B.《一个乘坐学校的地方》

C.《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45、为了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代数成绩的影响,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教学模式执教三个班的代数课,这一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学生代数成绩

C.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

D.教学模式与学生代数成绩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2、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3、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2、资源管理学习策略极其类别。

3、简述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4、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

5、17-18世纪德国的新大学运动。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请以下述材料为背景,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

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漱溟则认为: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人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

(1)1971年,伊凡•伊里奇厅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以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人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把只是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我上学,而是“在家上学(home school)”,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进入21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家长不造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评析伊里厅的观点。

(2)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现象。

3、某研究者欲以“谁上职校——职业教育价值观调查研究”为题在某地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以及普通高中家长、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分析该地学生不愿意就读职业院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请回答:

(1)该地区有一所职业高中(在校生:200人)、一所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400人)、一所普通高中(在校生:800人)。现拟从中抽取14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应采取何种抽样方法?如何抽取样本(写出步骤)?

(2)请按问卷指导语的要求,拟出一份问卷指导语。

(3)为进一步了解“谁念职校”的深层次问题,研究者还拟对教师进行访谈,请按访谈调查的要求拟出一份访谈提纲。(至少包含5个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C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变量的变量特点。定序变量中,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它既无绝对零点,又无相等单位。因此,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斯皮尔曼相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3、C

4、D

5、A

6、D

7、A

8、D 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9、B

10、A

11、D

12、C

13、B

14、B

15、D

1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资料的检索。首先,检索要全面,即全面性,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其次,检索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通过细读,掌握若干年来所研究的领域内讨论过哪些问题,有哪些分歧意见,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主要观点。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论据失误,表现为:(1)曲解引申,主观臆断。(2)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突出其一,忽略其二,断章取义。(3)脱离实际,追赶时尚。这名研究生违反了检索的全面性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7、B,解析:

本题选B。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

18、B

19、C

20、B,解析:

工读主义分为三种:一是做工的人求学;二是求学的人为了实验学理而劳作;三是贫苦学生为补助学费而半工半读。以胡适等为代表的是纯粹的工读主义,胡适认为工读主义不过是靠自己的工作去换点教育经费而已。故本题选B。

21、B

22、A,解析:

在教育目的上,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故本题选A。

23、D

24、A

25、C

26、C

27、A 科尔伯格主张发展道德认知(道德判断)。

2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有描述记录、取样记录和行为检核表。其中描述记录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2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理论。定性分析的理论有分析的归纳、敏感的概念、实地理论(持续比较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30、D,解析:

本题选D。教育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重要事件、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的工具书。它以记事为主,内容通常包括:专论或综述,统计资料和附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1、C

32、B

33、C

34、A

35、A,解析:

赫尔巴特在课程论中根据统觉原理指出,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这就必然要求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由此他提出了相关和集中原则,故本题选A。

36、A

37、C

38、D

39、D

40、D,解析:

正向功能是有助于;负向功能是阻碍;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

41、C

42、C

43、B

44、C 《学会生存》主张讲的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是学习化社会。

45、D 教学模式的变化在引起学生成绩的变化。所以模式是自变量,成绩是因变量。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参考答案:错误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前者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后者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

他们主张:

(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本题比较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法国的萨特为代表。

他们主张:

(1)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2)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具有一定台勺合理性。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倡导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使教育回归到人间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激进的个人本位论者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个人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甚至把满足个人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极易导致唯自由论和个人主义倾向。可见,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一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有:

(1)社会依据。教育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来确定,体现鲜明的阶级性。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确定。

(2)人的依据。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曼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积极调整教育目标,建立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教育体系,造就具有新的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代新人。

2、答案:错误。

我国学者的观点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尚未存在的社会这一点是错误的,现代教育就在为社会培养新人。

3、参考答案:正确

人的成长是在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教育在人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条件,而人的天性则是人成长的内部依据。天性即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成的特性,是不可改变的;而教育的目的直接指向的是受教育者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来确定,否则就会导致实际的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促

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天性是不能够被压抑的,如果人的天性受到压抑和侵害,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就很难实现。所以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尊崇天性、顺应天性,通过天性教育,采取符合人天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才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答题要点:课题论证是研究者本人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是对课题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题价值论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 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2、答案: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以及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等。

3、答案要点:

(1)优点: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完整的资料;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2)缺点: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的样本数少,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评分说明】出题范围就在一些分类、实验过程、实验的优缺点中

4、答题要点:

(1)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明确地将“开民智” 与“兴民权”联系起来,认为“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2)他提出教育应当确立宗旨,应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有所分析选择,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的“新民”

5、答案:

17到18纪的德国,国家影响的加强,实科教育风气的增长,特别是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出现,一群科学家、思想家新思想的传播等,使现代理念的大学首先出现在德国。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学。在这些背景下,发展新大学的运动,具有如下特点:<1)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案的基础。<2)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3)首开民族语<德语)讲课的风气,重视现代外国语。<4)注重科学研究,设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各种研究所<5)上课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新的教案方法,即使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抛弃了背诵、模仿等做法。

德国的新大学运动为后来的柏林大学、德国大学的成立都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答案要点:

(1)二者的乡村教育方案

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

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社会式教育,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学长组成;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学校课程分两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

(2)二者的异同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扬传统道德。

【评分说明】只写出每个教育方案的要点而不展开论述的,最高不超过4分;能从其他方面较为合理地比较二者异同的,可以酌情给分,每点最高不超过4分。

2、答案要点:

这道题出的好,16年的教育学原理大题出的就是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这个热点也是依据当前很多人去学校教育思潮的思想提出来了。

凯程提示:第一问:尽可能中肯的说明学校教育的优点与缺点。学校教育不能主导个体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在个体功能里学校教育不仅有学习知识的作用,还有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第二问:学校教育对个体有主导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社会性和个体个性化。家庭教育也有这两方面的作用,但是相比较而言,在家上学不利于发展个体社会化。

总结:在促进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

3、参考答案:

(1)分层随机抽样

抽取步骤为: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确定抽样比率,1400/140=10。

第二步,计算各校抽取的人数。即职业高中200/10=20;中等职业院校400/10=40人;普通高中800/10=80人。

第三步,各校随机抽取。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计算各校学生在总体中的比例,分别是职业高中200/1400=1/7,中等职业学校400/1400=2/7,普通高中800/1400=4/7。

第二步,计算各校抽取的人数,职业高中:1/7×140=20(人);中等职业学校:2/7×140=40(人);普通高中:4/7×140=80(人)。

第三步,各校按人数随机抽取。

(2)指导语示例亲爱的同学,你好!

我们是“谁念职校——高中生职业教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人员(说明调查身份),正在开展一项关于本地区高中阶段“谁念职校”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寻求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帮助你(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感受答题。你的回答不存在对错,因此不要有任何顾虑。回答的客观性和

真实性是最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质量和价值(告知回答问题无所谓对错,说明客观真实地回答问题对调查质量的重要性)。

本问卷不记名,为你的资料保密是我们最为关切的事情,请放心回答(承诺保密)。

真诚感谢你对本研究的大力支持!(表达谢意)

(3)访谈提纲示例

第一,您认为什么孩子会选择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会给学生哪些帮助?

第三,在学生升学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会给学生哪些帮助?

第四,您会让您自己的孩子选择职业院校吗?

第五,你认为发展职业院校,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第六,您认为发展职业院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调查研究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首先需要回答抽样方式,然后计算各校的抽样比例。注意论述的步骤。问卷指导语一定要按照要求全面书写。访谈提纲是访谈的依据,不仅要包括问题,且对访谈对象的回答要有一定的规约,尤其是时刻围绕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进行引导。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2021-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检测试卷C卷 附解析

2021-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检测试卷C卷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 2、下列统计方法,不适用于定序变量的是() A.中位数 B.百分数 C.斯皮尔曼相关 D.t检验 3、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A.“博爱互助” B.“谋生济人” C.“敬业乐群” D.“爱国崇实” 4、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5、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A.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6、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报告》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 A.英国中等教育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B.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 C.英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D.英国师范教育非定向培养体制的确立 7、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9、.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10、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A.去除人欲 B.获取天理 C.博通百家 D.求得功名

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练习试题 附答案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练习试题 附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 ) A.外部评价 B.内部评价 C.事实评价 D.价值评价 2、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 3、“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环境影响 B.教育作用 C.内在因素 D.实践活动 5、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 A.成就动机 B.认知动机 C.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6、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 ) A.单组前后测设计 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D.所罗门四组设计 7、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17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 ) A.大学自治 B.教授治校 C.科学教育 D.古典教育 9、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发展生产力

2021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

2021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A.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B.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C.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 D.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2、有关大脑神经递质如何影响学生记忆的研究属于() A.比较研究 B.基础研究 C.应用研究 D.预测研究 3、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4、“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 A.张之洞 B.康有为 C.蔡元培

D.晏阳初 5、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明确提出以自由与合作为基本实施合式的学习的个别教学制度是() A.葛雷制 B.昆西制 C.道尔顿制 D.文纳特卡制 6、在道德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 A.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B.德性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C.道德教育应戒绝使用斥责或鞭挞一类惩罚手段 D.道德教育应以《圣经》有关诫命的学习为主 7、“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A.细心玩味 B.融会贯通 C.敬守此意 D.收敛此心 8、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9、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比较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 A.教育科学研究的自然化、生态化 B.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 C.教育科学研究的跨文化趋势 D.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10、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2021-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提升试卷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 2、在问卷调查中,相对封闭式题目,开放式题目优点是() A.问卷回收率较高 B.对调查对象文化水平要求较低 C.利于数据处理 D.有利于研究复杂问题 3、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教师提示和指导学生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属于() A.程序化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合作是学习 D.讨论 4、《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A.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 C.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 5、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西塞罗 6、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7、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 A.家庭教育 B.礼文教育 C.侍从教育 D.社会教育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9、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2022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练习试题 附答案

2022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练习试题附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在教育实验中,研究者试图控制师生的“实验情结”,对实验结果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双盲控制 B.纳入处理 C.重复验证 D.随机取样 2、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福州电报学堂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实验设计的有() A.单组后测设计 B.单组前后测设计 C.固定组比较设计 D.不等控制组设计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社会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A.描述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 C.解释性定义 D.规定性定义 6、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 7、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拉伊 8、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赫尔巴特的研究处于() A.直觉观察时期 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D.教育研究的变革期 9、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 10、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A.去除人欲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卷C卷 附解析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卷C卷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西塞罗 2、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1922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A.“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B.“使教育易于普及” C.“根据本国国情” D.“谋个性之发展” 4、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A.言语信息 B.具体概念

C.定义概念 D.问题解决 5、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6、下列关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印度教育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为主 B.教师社会地位低下 C.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D.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7、2003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8、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9、17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 A.大学自治 B.教授治校 C.科学教育 D.古典教育

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综合试卷 附答案

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综合试卷附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向社会中下层及女子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史称() A.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 B.新大学运动 C.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 D.大学推广运动 2、场依存认知风格者偏向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有意义学习 3、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是() A.追求优异 B.生计教育 C.提高效率 D.教育公平 4、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 A.学区制 B.中央集权制

C.地方分权制 D.混合制 5、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 6、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 A.单组前后测设计 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D.所罗门四组设计 7、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8、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规则或原理的学习 D.解决问题的学习 9、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在雄辩家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 A.高尚品质的培养 B.雄辩技巧的练习 C.优雅举止的训练 D.文雅风度的修习 10、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