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自考 供应链管理模拟试题

高等教育自考 供应链管理模拟试题

高等教育自考  供应链管理模拟试题
高等教育自考  供应链管理模拟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供应链管理》模拟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供应链体系中,______不属于影响企业优势的行为因素。()

A.资源优势

B.信息优势

C.环节优势

D.经济优势

2.所谓______是指需求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因而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模糊

的。()

A.年度需求

B.单周期需求

C.多周期需求

D.独立需求

3.供应链网络结构主要由供应链成员、______和供应链间工序连接的方式三方面组成。()

A.核心企业

B.供应链组织

C.网络结构变量

D.供应链网络

4.在供应商选择的步骤当中,供应商评价是发生在______阶段之后。()

A.供应商开发

B.供应商的参与

C.供应商的选择

D.供应商的调查

5.在“管埋-行为组件”中包含管理方法、权力与领导结构、风险与回报结构和______等元素。()

A.管理制度

B.文化和态度

C.领导风格

D.沟通和信息

6.______是为迎接一个高峰销售季节、一次市场营销推进计划或一次工厂停产期而预先建立起来的库存。()

A.波动库存

B.预期库存

C.运输库存

D.投机库存

7.按照采购成本与数量的关系,成本可以分为()

A.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B.库存成本和资金成本

C.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

D.内部成本和外部利息

8.在物流的基本理念中,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

A.流动的信息

B.流动的成本

C.流动的存货

D.流动的资源

9.______指的是:“每次重新订货时,订足够数量的物料,使得现有库存与已订货量的总数等于过去(答案中的天数)

的销售量”()

A.30天订货法则

B.60天订货法则

C.90天订货法则

D.120天订货法则

10.不属于增值性物流服务包括的内容是()

A.增加便利性服务

B.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C.送货人员的态度

D.降低成本的服务

11.评价指标家族(Family of Measure,FOM)体系由五组评价指标组成,它们分别是______、生产率、外部质量(客户)、

内部质量(效率、损耗)和其他质量(创新、安全、组织文化)。()

A.财务能力

B.盈利能力

C.成本控制能力

D.技术能力

12.采购计划编制是一项输入、输出工作,主要涉及到______、市场分析和条件分析,根据专家经验确定采购计划和SOW。()

A.需求分析

B.成本分析

C.法律分析

D.经济分析

13.任何组织中的重大项目要获得成功,都需要考虑流程、技术、______和知识等要素。()

A.资金

B.人

C.客户

D.供应商

14.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成本、速度和______是运输的三个重要因素。()

A.准时

B.高效

C.信息

D.一致性

15.在供应链管理模型中,主要包含活动、______和产品三个基本要素,业务流程重组就是优化活动流程,整合供应

链网络中的资源,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产品生产。()

A.成本

B.资源

C.技术

D.企业战略

16.Waggoner DB等人(1999)的研究成果表明,绩效评价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推动该系统演进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来

自四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______和转换因素。()

A.系统因素

B.财务因素

C.控制因素

D.过程因素

17.业务流程重组感受模型描述了企业在面向BPR的环境稳定性、工业实力、______和金融实力四个方面的感受和影

响是不同的。()

A.研发实力

B.客户关系

C.竞争优势

D.社会责任

18.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描述了规划、设计、构建和优化供应链的途径和方法,突出了______的增

值能力。()

A.价值链核心环节

B.价值链终端

C.价值链社会化

D.价值链系统

19.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______是供应链管理的最大障碍。()

A.销售

B.库存

C.信息

D.资金

20.在供应链管理中,供需量的波动会随着供应链上游不断地扩大,这种现象称之为()

A.牛鞭效应

B.孤岛效应

C.不确定效应

D.联动效应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约束理论

22.牛鞭效应由于供应链的信息流从末端向源端传递时,信息扭曲会逐级放大,导致需求信息的波动越来越大。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23.伙伴供应商关系

24.物流(国标)

25.第三方物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6.简述供应链管理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27.简述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

28.简述供应链的特性。。⑴复杂性;⑵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⑷交叉性

29.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论述供应商选择的步骤。

31.论述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需要考虑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发展现代物流,进行流程再造

海尔集团为适应新的市场形势,自1998年开始进行流程再造,而海尔的物流改革是一种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观念的再造与机制的再造,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海尔物流被专家们称为“中国物流觉醒第一人”。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就是信息化,第二就是网络化。海尔特色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实现了四个目标:

①为定单而采购,消灭库存。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定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0多个销售定单,这些定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物流整合以来,呆滞物资降低90%,仓库面积减少88%,库存资金减少63%。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l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②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200多家优化至不到800家,而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达到82.5%,从而建立起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供应商,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海尔通过实施并行工程,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开发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如海尔集团美高美彩电,从设计到批量销售仅用了2-5个月的时间,而原有的周期至少4-6个月!美高美彩电一上市,销量持续上升,成为彩电低迷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外实施日付款制度,对供货商付款及时率100%,这在国内绝少企业能够做到,杜绝了“三角债”的出现,良好的信誉与供货商实现“双赢”。建成了开发区国际工业园与胶州工业园,这两个工业园中的企业均是与海尔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际化供货商在中国所建的工厂,这些企业在海尔周边建厂,不但实现了零部件与原材料JIT采购与配送,也将最先进的技术带给了海尔,提升了海尔的竞争力,同时也实现了为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目前已为政府招商40多亿元,繁荣了当地的经济,增加了就业机会。

③JIT的速度实现同步流程。由于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 原材料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目前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定单,使下达定单的周期从原来的7天以上缩短为1小时内,而且准确率100%;除下达定单外,供应商还能通过网上查询库存、配额、价格等信息,实现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ERP 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板管理4小时送料到工位。为实现“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管理目的,海尔从最基本的物流容器单元化、集装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料搬运机械化开始实施,逐步深入到车间工位的五定送料管理系统、日清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改革,加快了库存资金的周转速度,减少呆滞物资,库存资金周转天数由原来的30天以上减少到10天,实现JIT过站式物流管理;而看板拉动式管理实现柔性生产,每天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上百种规格的产品,大大提高了定单的响应速度,实现了以速度制胜的目标。生产部门按照B2B、B2C定单的需求完成定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海尔整合全球配送网络,配送网络已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沿海扩展到内地,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全国可调配车辆达1.6万辆。目前可以做到物流中心城市6-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配送24小时到位,全国主干线分拨配送平均4.5天,形成全国最大的分拨物流体系。

④计算机网络连接新经济速度。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物流信息不仅对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而且具有连接整合整个供应链和使整个供应链活动效率化的功能,所以物流信息化在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尔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

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目前,海尔100%的采购定单由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低到3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80%。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

海尔物流通过内部配送网络。大力开展第三方分拨物流,海尔物流运用已有的配送网络与资源,并借助信息系统,积极拓展社会化分拨物流业务,目前已经成为日本美宝集团、AFP集团、乐百氏的物流代理,与ABB公司、雀巢公司的业务也在顺利开展。同时海尔物流充分借助与中国邮政的强强联合,使配送网络更加健全,为新经济时代快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实现了零距离服务。海尔物流通过积极开展第三方配送,使物流成为新经济时代下集团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现代物流的实质——流程再造是关键

(1)观念的再造海尔实施的现代物流管理是一种在现代物流基础上的业务流程再造。而海尔实施的物流革命是以定单信息流为核心,使全体员工专注于用户的需求,创造市场、创造需求。

(2)机制的再造,实施市场链机制海尔的物流革命是建立在以“市场链”为基础上的业务流程再造。以海尔文化和OEC管理模式为基础,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施三个“零”目标(质量零距离、服务零缺陷、零营运资本)的业务流程再造。

(3)构筑核心竞争力物流带给海尔的是“三个零”。但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一只手抓住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把这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用户忠诚度,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正加速海尔向世界500强的国际化企业挺进。

结合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32.流程再造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33.海尔流程再造包括哪些内容?

34.结合案例,谈谈流程简化的主要方法。

供应链管理历年考试试题(自考)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供应链管理 (本卷为06年11月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供应链管理形成的动因是(A ) A 追求集成带来的实际效果,即集成效应 B 规摸经济C距离经济D规模不经济 2、企业外部下游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中心点是( A ) A 使顾客满意B双赢的经营理念C内部效率问题D成本最小化 3、企业在与上游企业打交道时,为了解上游客户的需求,主要借助于供应链管理中的( A ) A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B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快速响应系统 4、在物流体系中唯一的一个静态环节是( C ) A生产环节B运输环节C仓储环节D配送环节 5、下列物流作业流程中,哪个选项不属于生产领域的主要物流作业流程( D ) A进货物B生产加工物C出货物D逆向物流 6、缓慢掠取策略是( B ) A厂商定高价位并支出较高的促销费用来推出新产B以高价格与低促销支出水的方式推出新产品 C以低价格与高促销支出水准的组合方式推出新产品 D 以低价格与低促销支出水准的组合方式推出新产7、按照需求来源的不同,企业内部的物料可以分为( B ) A内部需求和外部需B独立需求和相关需C弹性需求和非弹性需D非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8、动态企业联盟又可称为( A ) A虚拟企业联B供应链伙伴联C传统企业联D业务外包 9OEM生产模式中,OEM厂商是指( A A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的企B具体执行生产加工业务的企 C电子产品服务D承包方或受托方 10、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是( C ) A降低客户流失B客户信息的整C客户需求预D吸引新客户 11、供应链上克服时间距离所产生的成本称为( B )A作业成B持有成本C交易成本D服务成本 12、供应链的成本管理体现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水平,可表示为( A ) A价值增值=用户价值—用户成本B价值增值==企业收入—企业成本 C价值增值=用户满意—用户期望值D价值增值==企业利润 13、假设某商场彩电销售量情况如下:B 使用加权移动平均法计算彩电第四天的预测销售量是B A21 B22 C23 D24 14、运输距离经济的特点是(C ) A随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B随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上升C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D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5、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竞争主要在于( B ) A大宗货物运输方面B小批量产品运输方面C多品种产品运输方面D单一品种运输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供应链的基本特征是(ABCD ) A复杂性B动态性C面向用户需求D交叉性 E有效性 17、职能管理阶段物流活动主要集成的两大管理职能是(CD ) A 配送管理B生产管理C物料管理D分销管理 E仓储管理 18、SWOT分析包括(ABCD ) A优点B缺点C机会D威胁 E需求

全国高等教育自考英语二复习资料全

洛基英语,中国在线英语教育领导品牌 英语(一)汉译英重要句型 1、比较级: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beginners to think in English than to speak it. 对初学者来说,用英语思维比说英语更难。 It was said that some primitive people who ate deer could run as fast as a deer. 据说有些吃鹿肉的原始人能跑得象鹿一样飞快。 The real life is far more complicated than we imagine. 现实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Studies show that men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heart attacks than women. 研究表明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得心脏病。 2、虚拟语气 His daughter would mot have taken apart his watch if he had come home a little earlier yesterday. 要是昨天他早一点回到家,他的女儿就不会把他的手表拆了。 You wouldn’t have got into trouble 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 如果当你听从我的劝告就不会陷入困境。 Without your help we could not have finished the task yesterday. 没有你的帮忙我们昨天就完不成任务。 3、形式主语

供应链管理的试题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供应链 2.供应链管理 3.生产延迟 4.联合库存管理 5.ECR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其主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面向用户需求等特征。 2.在对供应链进行构建时应注意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问题。3.作业流程是指进行一项或多项投入,以创造出顾客所认同的有价值产出的一系列活动。它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4.所谓________,就是向选定的若干个供应商发询价函,让它们报价,然后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报价来选定供应商的方法。 5.从节点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供应链网络结构主要包括链状结构、 ________、核心企业网状结构三种。 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请论述基于供应链的运输决策的要点有哪些? 2. 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四. 案例: 1. 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整个供应链上,产品分销环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分销与库存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例如:在英国举办的98’供应链管理专题会议上,一位与会者提到,在他的欧洲日杂公司,从渔场码头得到原材料,经过加工、配送到产品的最终销售需要150天时间,而产品加工的整个过程仅仅需要45分钟。以美国食品业的麦片粥为例,产品从工厂到超级市场,途经一连串各有库房的批发商、分销商、集运人,居然要走上104天。 另有统计资料表明,在供应链的增值过程中,只有10%的活动时间是产生增值的,其它90%的时间都是浪费的。 请简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11分) 2.请阐述对供应链的理解。供应链有哪几种模式?U8和NC供应链分别是在哪一个层次上工作?并描述二者的不同。(10分)

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点

简介:构造高效供应链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一是以顾客为中心;二是强调企业的核心竟争力;三是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四是优化信息流程。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是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到达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社会库存,而且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逋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的有效链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最终把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把合适的产品,及时送到捎费者手上。计算机产业的戴尔公司在其供应链管理上采取了极具创新的方法,体现出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优越性。构造高效供应链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以顾客为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拉式”营销推动的结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以往供应链的起始动力来自制造环节,先生产物品,再推向市场,在消费者购买之前,是不会知道销售效果的。在这种“推式系统”里,存货不足和销售不佳的风险同时存在。现在,产品从设计开始,企业已经让顾客参与,以使产品能真正符合顾客的需求。这种“拉式系统”的供应链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原动力的。供应链管理始于最终用户。其架构包括三个部分:客户服务战略决定企业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客户的反馈和期望作出反应;需求传递战略则是企业以何种方式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的提供相联系广采购战略决定企业在何地、怎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客户服务战略。第一步是对客户服务市场细分,以确定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期望的服务水平。第二步应分析服务成本,包括企业现有的客户服务成本结构和为达到不同细分市场服务水平所需的成本。第三步是销售收入管理,这二步非常重要,但常被企业忽视。当企业为不同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时,客户对此会如何反应?是购买增加而需要增加产能,还是客户忠诚度上升,使得企业可以提高价格?企业必须对客户作出正确反应,以使利润最大化。需求传递战略。企业采取何种销售渠道组合把产品和服务送达客户,这一决策对于客户服务水平和分销成本有直接影响。而需求规划,即企业如何根据预测和分析,制定生产和库存计划来满足客户需求,是大多数企业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良好的需求规划是成功地满足客户需求、使成本最小化的关键。采购战略。关键决策是自产还是外购,这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所承担的劳动力、汇率、运输等风险;此外,企业的产能如何规划布置,以及企业如何平衡客户满意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强调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在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并为其在供应链上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企业要在各式各样的行业和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它必须集中资源在某个自己所专长的领域,即核心业务上。这样在供应链上定位,成为供应链上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empirenews.page--]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点是仿不了,就是别的企业模仿不了,它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企业文化。第二点是买不来,就是说这样的资源没有市场,市场上买不到。所有在市场上能得到的资源都不梅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点是拆不开,拆不开强调的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具有互补性,有了这个互补性,分开就不值钱,合起来才值钱。第四点是带不走。强调的是资源的组织性,好多资源可能像个人,好比你拿到了MBA学位,这时候你的身价就高了,你可以带走。这样的资源本身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不走的东西包括互补性,或者它是属于企业的,好比专利权,如果专利权属于个人,这个企业就不具有竞争力。一些优秀企业之所以、能够以自己为中心构建起高效的供应链,就在于它们有着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并且凭借这种竞争力把上下游的企业串在一起,形成一个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有机链条。比如,沃尔玛作为一家连锁商业零售企业,高水准的服务以及以此为基础构造的顾客网络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于是,沃尔玛超越自身的“商业零售企业”身份,建立起了高效供应链。首先,沃尔玛不仅仅是一家等待上游厂商供货、组织配送的纯

供应链管理教案

教案 2016 - 2017 学年第二学期 系、教研室管理系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专业、年级物流管理 2016级 主讲教师王辉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教案编写说明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章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 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每章的顺序)标明序号。 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3、教学课题:指与该课程相联系的研究方向,是体现大学教育特色的一个依据。 4、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5、课时分配:要注明本章的总课时,并具体注明其中每节的授课课时。 6、教学目的:要能体现大纲和本章节两个层次的教学目的。 7、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 8、教学方式、手段、媒价: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9、板书设计:可根据课程性质、内容,自行设计。 10、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11、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并具体标明,参考书目的哪个章节和页码。 12、日期的填写系指本章授课的起讫时间。 13、教学后记:指心得与体会,可课后填写入本表格。 14、教案必须严格按本表格格式填写清楚,若出现哪个模块不够填写,可在该模块下进行延伸。 备注: 1、每位教师做完每门课程的教案后,即在每学期当门课程考试前两周,必须把该教案的电子版本上交到各系(部),系(部)将每学期结束前三周进行汇总,同时上交至教务处师资科存档。交教案的方式为直接把电子版教案用U盘拷贝或通过邮箱发到各系(部)教学秘书处。

105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自考知识点整理大全汇编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0507)知识点 一、单项选择题知识点 1.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是(整体最优)。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和本质是整合和优化,实现整体最优化。P3 2.物流并非是多个功能简单叠加,而是各功能和环节相互联系与整体运作的综合体,这体现了物流的(系统价值)。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为了有效提高物资保障能力,采用托盘、叉车等后勤设备,贯穿了军事物资从单元组合(集装)的装卸活动到高效连贯地搬运、运输、储存、直到按军事目标到达目的地为止的整个过程,为战争提供了有效的后勤支持。P3 4.根据美国学者巴罗的划分,企业物流作业活动分为关键性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其分别包括哪些内容?P9 关键性活动:客户服务标准;运输;库存管理;信息流动和订单处理 支持性活动:仓储;物料搬运;采购;保护性包装;与生产或运作部门合作;信息维护 5.大型零售知识店、24小时店为了消减流通成本、扩大销售,大多已连接了POS和EDI系统(信息)。P9 6.拉式经营体制强调的是(尽最大可能缩短从了解客户需求到生产这段前置时间)。P16 7.属于供应链运营整合障碍的是(分散的信息结构)。P25 8.供应链运营整合应遵循的原则是(全局性视野、现代信息技术…)。P26 10. 销售与运作流程(S&OP)是以(月)为单位滚动进行的。P28 11. 设定整体制造产量及其他活动水平的一种功能,其目的是最好地满足当前计划中的销售水平,同时实现整体商业目标的物流管理方式是(销售与运作规划S&OP)P28 12. S&OP的核心是供应和需求的整合。P29 13.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对(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整合管理)。P46 14.制定生产与库存水准决策,以满足终端客户需求的企业活动是(需求规划)。P50 15.需求战略的制定主要有哪三个方面?(渠道设计、需求规划、供应链结构)。P50 16.是否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对于竞争对手拥有更高的价格支配力选(收益管理)。P50 17.决策最优的参与者数目、位置以及供应链参与者的角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供应链结构)。P51 18.供应链整合的四种形式分别是什么?各自内容是什么?P52 四种形式:信息、决策、财务、运作。 信息整合:是指供应链参与企业之间就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共享。 决策整合:支持供应链内参与企业之间的规划与控制职能。 财务整合:改变了供应链支付的条款和条件。 运作整合:涵盖了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物资与人力资产共享。 19.介于货主企业与运输业之间,在特定时间段内按照特定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的中介组织是(第三方物流)P53 20.第三方物流为委托客户企业提供的服务有基本业务、附加值业务以及(高级物流业务)。P54 21.第四方物流全程负责管理的典型特征是?任何因为供应链运作失误而产生的责任,一定是由第四方承担。P56 22.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构筑首先是企业内业务流程的再造,其次是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调整和能力整合)。P59 23.规律性需求可以分解为哪些因素?P76 1)真实的历史需求;2)使用合适的预测模型;3)现实的趋势和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 24. F=(Bt*St*T*Ct*Pt)+I,其中(I是t时期的不规则需求)。P77 25.当几乎不涉及过去的历史数据,而只需要从管理层面上进行判断和决策时,定性方法非常适用(定性分析法)。P78 26.某库存产品的使用量是92,84,100,108,116。求前4个时间段内的移动平均数(92+84+100+108)/4=(96)。P78 27.在4月份,对某库存产品的实际需求量是M单位,而原来预测需求是N单位,假定加权值为0.3,那么5月份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0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C语言程序编译时,程序中的注释部分【】 A. 参加编译,并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B. 参加编译,但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C. 不参加编译,但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D. 不参加编译,也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2. 下列表达式的值为0的是【】 A. 3﹪5 B. 3/ C. 3/5 D. 3<5 3. 正确的C语言用户自定义标识符是【】 A. print B. float C. when?

D. random﹪2 4. 设int a = 3;则表达式a<1&& - - a>1的运算结果和a的值分别是【】 A. 0和2 B. 0和3 C. 1和2 D. 1和3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引用带参的宏时,实际参数的类型应与宏定义时的形式参数类型相一致 B. 宏名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C. 宏替换不占用运行时间,只占编译时间 D. 在程序的一行上可以出现多个有效的宏定义 6. 下列保留字中用于构成循环结构的是【】 A. if B. while C. switch D. default 7. 与语句if(a>b)if(c>d)x = 1;else x = 2;等价的是【】 A. if(a>b){if(c>d) x = 1;else x = 2;} B. if(a>b){if(c>d) x = 1;} else x = 2;

供应链管理习题库及参考答案(1)

供应链运作管理部分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与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网链状组织。A A.供应链 B.合作伙伴 C.联盟组织 D.供应链管理 2. 供应链管理的英文简写为:()。 C A. SST B. SC C. SCM D. CIMS 3. 供应链管理目的:()。A A. 既提高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 B. 在于提高服务水平 C. 在于降低物流总成本 D. 以上答案都不是 4. 供应链特征中不包含的因素有( C )。 A.动态性 B.面向用户需求C.静态性 D.交叉性 5. 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 )。D A.加工链 B.运输链C.分销链 D.增值链 6. 商流是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过程,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 )流动。 A A.双向 B.价值C.单向 D.信息 7.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 )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D A.主要 B.最终用户C.一级 D.核心企业 8. 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和成品,并尽量控制供应链中的库 存和运输成本,这种供应链属()。 C A. 平衡的供应链 B. 反应型供应链 C. 有效型供应链 D. 稳定的供应链 9. 选择恰当的供应链战略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在客户市场需求稳定,且 生产的产品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哪种供应链更能发挥竞争优势:()。D A. 响应型供应链 B. 拉动式供应链 C. 动态的供应链 D. 效率型供应链 10. 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形成的供应链,我们称为()。A A. 稳定的供应链 B. 动态的供应链 C. 平衡的供应链 D. 倾斜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与应用

供应链管理与应用 一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在当今社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的过程中,许多公司都在不断努力使产品或服务在一个拥挤的市场中立足并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创立品牌、市场定位和价格优势都曾是公司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差别化的战略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思想的创新在实际中有效的应用,供应链管理取而代之成为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供应链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及物流费用水平,使物、货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库存下降,并且通过供应链中各项资源(人力、市场、仓储、生产设备等)运作效率的提升,赋予经营者更大的能力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从而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简而言之,建立优质的供应链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源泉。 供应链是指产品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等组成的网络。制造商是供应链的源头,是商品流通的提供者;供应链中的批发商可以是制造业批发、商业批发,还可以是物流业的批发;商品通常要分几级才能到达零售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级、二级、三级代理的概念。现代ERP理论对供应链的理解有了极其深刻的发展。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含义,国外也称之为供需链。在大部分产品都是供大于求的今天,供应链研究的对象,已经从简单的解决市场“缺什么东西”,转化为更具竞争性的“产品如何适应顾客需求”。在供应链上除了人们已经较为熟悉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外,还有容易为人们忽略的“增值流”和“工作流”。从形式上看,客户购买的是商品或服务,但实质上是在购买其所能提供的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需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过程,并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因此供需链还有增值链的含义。此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不会自己流动,要靠企业的业务活动才能实现,这个过程即工作流。 现代的供应链的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包括代码、条码、EDI应用标识等等。这些技术及国际上制定的相关标准,就是为了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优化业务流程以及信息自动化处理。 供应链的载体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目的是使企业内部管理明晰化,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目的是建立一些应用功能;二是有严格的计算机管理的物流配送中心,制定适应供应链的配送原则和管理原则。下面我们围绕供应链的管理仅就配送中心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105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自考知识点整理大全

(收益管理)。P50 (供应链结构)。P51 (第三方 物 。P56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0507)知识点 、单项选择题知识点 1 ?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是 (整体最优)。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和本质是 整合和优化,实现整体最优化。P3 2 ?物流并非是多个功能简单叠加,而是各功能和环节 相互联系与整体运作 的综合体,这体现了物流的 (系统价值)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为了有效提高物资保障能力,采用 托盘、叉车等后勤设备,贯穿了军事物资从单元组合 (集装)的装卸活动到高效连贯地搬运、运输、储存、直到按军事目标到达目的地为止的整个过程,为战争提供了有 效的后勤支持。P3 4. 根据美国学者巴罗的划分,企业物流作业活动分为关键性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其分另炮括哪些内容? P9 关键性活动: 客户服务标准;运输;库存管理;信息流动和订单处理 支持性活动:仓储;物料搬运;采购;保护性包装;与生产或运作部门合作;信息维护 5. 大型零售知识店、24小时店为了消减流通成本、扩大销售,大多已连接了 POS 和EDI 系统(信息)。P9 6?拉式经营体制强调的是(尽最大可能缩短从了解客户需求到生产这段前置时间) 。P16 7 ?属于供应链运营整合障碍的是 (分散的信息结构)。P25 &供应链运营整合应遵循的原则是( 全局性视野、现代信息技术…)。P26 10. 销售与运作流程(S&OP 是以(月)为单位滚动进行的。P28 11. 设定整体制造产量及其他活动水平的一种功能,其目的是最好地满足当前计划中的销售水平,同时实现整体商业 目标的物流管理方式是(销售与运作规划 S&OP P28 12. S&OP 的核心是 供应和需求的整合。P29 13.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对 (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整合管理) 。P46 14. 制定生产与库存水准决策,以满足终端客户需求的企业活动是 (需求规划)。P50 15. 需求战略的制定主要有哪三个方面? (渠道设计、需求规划、供应链结构) 。P50 16. 是否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对于竞争对手拥有更高的价格支配力选 17. 决策最优的参与者数目、位置以及供应链参与者的角色要解决的基本冋题是 18. 供应链整合的四种形式分别是什么?各自内容是什么? P52 四种形式:信息、决策、财务、运作。 信息整合:是指供应链参与企业之间就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共享。 决策整合:支持供应链内参与企业之间的规划与控制职能。 财务整合:改变了供应链支付的条款和条件。 运作整合:涵盖了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物资与人力资产共享。 19. 介于货主企业与运输业之间, 在特定时间段内按照特定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的中介组织是 流)P53 20. 第三方物流为委托客户企业提供的服务有 基本业务、附加值业务 以及(高级物流业务)。P54 21. 第四方物流全程负责管理的典型特征是? 任何因为供应链运作失误而产生的责任,一定是由第四方承担 22.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构筑首先是 企业内业务流程的再造 ,其次是 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调整和能力整合) 23. 规律性需求可以分解为哪些因素? P76 1)真实的历史需求;2)使用合适的预测模型; 3)现实的趋势和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3708)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4.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5.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7.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 A.中国青年党 B.中国国家社会党 C.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D.中国******革命委员会 8.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A.红十五军团B.红一方面军C.红二方面军D.红四方面军 9.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亊变 B.—·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0.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 A.谢晋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戴安澜 11.1940年,八路军对侵华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12.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的谈判是( )。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13.1946年6月,******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4.台湾人民为反抗******当局暴政而举行“二二八”起义的时间是(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点.

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点 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是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到达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社会库存,而且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逋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的有效链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最终把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把合适的产品,及时送到捎费者手上。计算机产业的戴尔公司在其供应链管理上采取了极具创新的方法,体现出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优越性。构造高效供应链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以顾客为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拉式”营销推动的结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以往供应链的起始动力来自制造环节,先生产物品,再推向市场,在消费者购买之前,是不会知道销售效果的。在这种“推式系统”里,存货不足和销售不佳的风险同时存在。现在,产品从设计开始,企业已经让顾客参与,以使产品能真正符合顾客的需求。这种“拉式系统”的供应链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原动力的。 供应链管理始于最终用户。其架构包括三个部分:客户服务战略决定企业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客户的反馈和期望作出反应;需求传递战略则是企业以何种方式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的提供相联系广采购战略决定企业在何地、怎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客户服务战略。第一步是对客户服务市场细分,以确定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期望的服务水平。第二步应分析服务成本,包括企业现有的客户服务成本结构和为达到不同细分市场服务水平所需的成本。第三步是销售收入管理,这二步非常重要,但常被企业忽视。当企业为不同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时,客户对此会如何反应?是购买增加而需要增加产能,还是客户忠诚度上升,使得企业可以提高价格?企业必须对客户作出正确反应,以使利润最大化。 需求传递战略。企业采取何种销售渠道组合把产品和服务送达客户,这一决策对于客户服务水平和分销成本有直接影响。而需求规划,即企业如何根据预测和分析,制定生产和库存计划来满足客户需求,是大多数企业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良好的需求规划是成功地满足客户需求、使成本最小化的关键。 采购战略。关键决策是自产还是外购,这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所承担的劳动力、汇率、运输等风险;此外,企业的产能如何规划布置,以及企业如何平衡客户满意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强调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在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并为其在供应链上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企业要在各式各样的行业和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是十分困难的,因

供应链管理的应用难点

供应链管理的应用难点 简言之,供应链管理就是使需求满足的能力最大化的过程。换个角度讲就是使整体供应链成本下降。整体这两个字很重要。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的采购环境无论从物料,人力还是从能源方面都已享有相对的廉价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的制造商就不需要考虑供应链管理。 因为整体供应链成本还包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物流成本等其他环节。即便在采购成本方面,如果一味地追求物料成本下降,追求到损害供应商合理的利益时,制造商的采购隐性成本是上升的,这包括提前期加长,与供应商的关系不融洽导致供应不稳定,应急的灵活度下降,等等。不幸的是,通常情况下企业容易看到下压采购成本带来的明显效果,而对于它造成的不良的隐性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于供应链管理的迫切性认识不足。 供应链从价值链的整体效率出发,设计完整的工作流,打破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同时在整条价值链上的各个企业间建立联系,

共享需求和供应的最新动态。供应链带来的效益本身是相当明显的。然而具体到应用层面,确实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不利于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一,企业的营销、计划、制造、物流、采购部门原先都是独立操作的部门,彼此孤立运作,仿佛隔墙抛砖。导入了供应链管理以后要求这些部门协同工作,从企业的整体利益综合考虑所有需求与供给的制约条件来制定并执行最优化的生产、采购计划,以满足需求。然而在协同的过程中,部门间难免会发生利益上的冲突,比如产品部门与采购部门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会制定出不同的计划。产品部门会从重要客户和特定需求出发制定采购计划,而制造和采购部门则会从整体预算控制的角度考虑来做物料的采购,这样以产品为导向和以客户为导向的不同计划就会产生差异。 第二,供应链能够把需求信号反映到供应末端,同时也需要利用生产与库存的现况反过来约束前端的营销部门。需求满足能力的最大化就是要尽量避免不计成本地满足,不计成本地营销,因为它们是不可持续的模式。

03617采购与供应链案例 采购与供应中的管理 自考本科复习资料串讲整理复习重点

采购与供应链案例串讲复习重点 A部分:引导式案例分析(满分50分) 第一章采购与货源决策 1.2.1 采购的定义:采购是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物资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对价格和服务等相关条款进行谈判和实施,以确保需求满足的活动过程。 1)狭义的采购是公司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2)广义的采购是公司获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3)广义采购的方式:1.租赁;2.接待;3.交换 1.2.2 采购原则:1)质量第一原则;2)价格合理原则;3)程序科学原则;4)信誉最佳原则;5)集中采购原则 1.3 采购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采购可以降低运营成本;2)采购可以优化供应链 第三章采购流程分析 3.1.1 (1)采购决策:是指采购部门根据企业采购目标的要求,提出各种可行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并按一定标准对可行方案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和执行的管理过程。 (2)采购决策是企业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有:预测性、目的性、可行性、评价性。 (3)采购决策的作用:1)优化采购活动;2)实现准时化采购;3)提高经济效益 (4)采购决策程序:1)确定采购目标;2)收集有关的信息;3)拟定若干可行方案;4)选择满意的可行性方案;5)实施与反馈。 3.1.2 采购流程以及环节分析(教材57页图3-2采购流程图) (1)采购流程步骤:提出采购申请;选择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签发采购订单;进行订单跟踪;验货接货。 (2)采购流程环节:1)确认需求或重新评估;2)描述需求;3)决定是自制还是采购;4)确定采购类型;5)进行市场分析;6)确定所有可能的供应商;7)供应商的识别与评估;8)选择供应商;9)采购订货准备;10)开具收据和验货;11)开具发票和付款;12)记录维护 第四章采购管理 4.1 案例分析预备知识 4.1.1 采购管理的目标 1. 成本目标 2. 效益目标 4.1.2 采购管理的过程:1)采购计划编制;2)询价计划编制;3)询价;4)供应商选择;5)合同管理;6)合同收尾 第五章采购绩效管理(标杆管理) 5.1.1 采购绩效评定的好处:1)采购绩效衡量标准为修订或重新制定采购决策奠定了基础;2)采购绩效衡量支持有效沟通;3)提供采购绩效反馈;4)激励和指导采购行为;5)采购绩效评估的战略调整作用。 5.1.2 采购绩效标准:1)KPI指标;2)采购绩效衡量体系;3)基于综合目标的采购绩效衡量体系; 5.1.3 采购绩效评估:是通过对采购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与对比,以评定采购整体水平的过程,可通过自我评估、内部评审、管理评审等方式进行。 采购绩效评估基本要求:企业或采购主管必须具备对采购人员或才偶部门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的能力;采购绩效评估必须持续进行,而且要定期审核目标达成情况;必须从企业整理目标的观点出发来进行采购绩效评估;采购尺度或标准可以采用历史数据,也可以采用企业内部标准,还可以采用与其他企业采购绩效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评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全真模拟试券 资产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资产评估是通过对资产某____价值的估算,从而确定其价值的经济活动。 A.时期 B.阶段 C.时区 D.时点 市场比较法是以现实市场上____为基础确定价值的一种方法。 A.完全相同资产的市场价格 B.同类资产的原始成本 C.同类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 D.完全相同资产的原始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相同方面在于采用 A.相同的技术 B.相同价格 C.设计和样式 D.建造标准 资产利用率>1时,表示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比名义已使用年限 A.长 B.短 C.相等 D.无关 某被评估资产1990年构建,帐面原值50万元,帐面净值20万元,2000年进行评估。已知1990和2000年该类资产定基物价指数分别是120%和170%,由此确定该资产的重置完全成本为 A.70.83万元 B.50万元 C.35.29万元 D.85万元 收益法运用的基本依据是资产成交后能为新所有者带来的期望收益,为此所支付的货币额____该项资产的期望收益总现值 A.等于 B.必须超过 C.不会超过 D.可能超过 收益法应用中的收益额的选择必须是 A.净利润 B.现金利润 C.利润总量 D.口径上与折现率一致 某资产可以持续使用,年收益额为800万元,适用本金化率为16%,则其评估值为 A.3 000万元 B.4000万元 C.5 000万元 D.6000万元 评估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适用于 A.继续使用的假设 B.公开市场的假设 C.清算的假设 D.企业主体的假设

浅析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应用

浅析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及应用,我国企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使得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地区和区域而是整个世界,企业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武装自己,就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落后,就会被淘汰。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让更多的企业家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者投入到供应链管理创新当中来,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智慧。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联网;供应链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普及使用计算机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信息技术应用又开辟了新的领域—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其实只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他的应用有所扩展而已。但这一改变却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率,提高信息流和物流的速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过去的几十年来,信息技术一直主导着我们的生活,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网络技术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的不可或缺的营销手段等等。世界一时一刻都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物联网的应用前景更为我们展现了IT 技术新的应用领域。 1.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推广普及供应链管理,但很多企业受限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还没有开始使用供应链管理这一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使得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低下,企业的综合效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很落后,很多民营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很多人对供应链管理甚至还很默生。对企业来说,应用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的配置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的普及时代,这项技术已不只是少数大型企业的贵族式消费,而是更广泛企业的(包括中小企业)的大众化应用。供应链的广泛应用和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20%左右甚至更多,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将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0%~3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5%以上。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使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我国目前在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方面还刚刚起步,所以导致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才极其缺乏。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管理的软件用户较少,所以软件的平均成本较高,这也影响了软件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我们要进一步推广应用供应链管理,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培养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进而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软实力。二是进一步降低软件的应用成本,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用得起,用得好供应链管理软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这一目标一定会实现。 2.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管理带来的影响

(完整版)北师大《供应链实务》在线作业答案

作业一 单选:BACDA CBDA 多选:ABC ABCD ACD ABC ABCD 简答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 研发外包、生产外包、物流外包、脑力资源外包、应用服务外包。 试论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的过程。 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的生产计划编制过程有了较大的变动,在原有的生产计划制定过 程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特点。 (一)具有纵向和横向的信息集成过程 这里的纵向指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的信息集成,而横向指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 间的信息共享。 在生产计划过程中上游企业的生产能力信息在生产计划的能力分析中独立发挥作用。通过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中分别进行的粗、细能力平衡,上游企业承接订单的能力和 意愿都反映到了下游企业的生产计划中。同时,上游企业的生产进度信息也和下游企业的生 产进度信息一道作为滚动编制计划的依据,其目的在于保持上下游企业间生产活动的同步。 外包决策和外包生产进度分析是集中体现供应链横向集成的环节。企业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所面临的订单,在两种情况下可能转向外包:一是企业本身或其上游企业的生产能力无法承 受需求波动所带来的负荷;二是所承接的订单通过外包所获得利润大于企业自己进行生产的 利润。同时,由于企业对该订单的客户有着直接的责任,因此也需要承接外包的企业的生产 进度信息来确保对客户的供应。 (二)丰富了能力平衡在计划中的作用 在通常的概念中,能力平衡只是一种分析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差距的手段,再根据能力平衡的结果对计划进行修正。在供应链管理下制定生产计划过程中,能力平衡发挥了以下作用:(1)为修正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提供依据,这也是能力平衡的传统作用;(2)能力平衡是进行外包决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购的决策依据;(3)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中所使用的上游企业能力数据,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保证。(4)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本企业和上游企业的能力 状态的实时更新使生产计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三)计划的循环过程突破了企业的限制 在企业独立运行生产计划系统时,一般有三个信息流的闭环,而且都在企业内部: (1)主生产计划-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 (2)投入出产计划--能力需求分析(细能力平衡)-投入出产计划 (3)投入出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进度状态-投入出产计划在供应链管理下生产计 划的信息流跨越了企业,从而增添了新的内容: (1)主生产计划-供应链企业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 (2)主生产计划-外包工程计划-外包工程进度-主生产计划 (3)外包工程计划-主生产计划-供应链企业生产能力平衡-外包工程计划 (4)投入出产计划-供应链企业能力需求分析(细能力平衡)-投入出产计划 (5)投入出产计划-上游企业生产进度分析-投入出产计划 (6)投入出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进度状态-投入出产计划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循环中的信息流都只是各自循环所必需的信息流的一部分,但可对计划的某个方面起决定 性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