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所得税中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性分析

企业所得税中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性分析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杏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会计系

2012年5月

摘要

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过程中,税收和会计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基于其分属领域的不同,服务的对象、目的的不同,两者在诸多方面表现出差异,导致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之间产生了相对比较大的差值。本文将通过对企业所得税中会计和税收的概述,从会计制度与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出发,配合一系列的实例来分析企业所得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并且从科学的角度推测可能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对企业正确执行税法,提高税务稽查能力,准确理解与运用企业会计制度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准则,所得税法,基本性差异,分析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taxation system follow different principles in calculating the taxable income amount for enterprise income tax purposes. Due to their differences in such aspects as subject fields, targes and purposes, there is a comparatively big discrepancy in the profit total amount calc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with the tax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oth systems in enterprise income taxation and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auses of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taxation system through a number of concrete examples, and further speculate on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hese very differences on practice from a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In doing so, this paper hopes to serve as an aid for the enterprises to correctively enforce the tax law, greatly improve tax auditing, and effectively grasp and follow accounting standards.

Key words:accounting standards, income tax law, basic difference, analyz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 企业所得税中会计和税收的概述. (1)

1.1 企业所得税会计制度 (1)

1.2 企业所得税税法 (1)

1.3会计和税收之间的相互关系 (2)

2 企业所得税中会计和税收的差异比较 (3)

2.1会计制度与税收产生差异的原因 (3)

2.2企业所得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5)

2.3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企业所得税模式的影响 (10)

3 企业所得税中会计和税收的差异核算的实证分析 (12)

3.1 暂时性差异实例分析 (12)

3.2永久性差异实例分析 (16)

4 全文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1企业所得税中会计和税收的概述

1.1企业所得税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遵循的是2006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该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我们可以从构成该体系的三项内容分别理解。基本准则主要起到统领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作用,规范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目标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三类,包括报告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一般业务准则。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是对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概念、难点的进一步阐释、解说,其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指导企业在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予以做出示范。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起在市场上实施,是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体现在法规体系上解决了部分过往部门规章与行政法规之间处理会计要素的确认及定义、会计目标、资产减值等多方面矛盾。但是会计与税法准则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收入的概念上,会计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税法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或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另外在收入的确认条件、范围、确认时间、确认金额上也存在差异,除收入外在资产、费用与成本的确认上也不尽相同。

1.2 企业所得税税法

于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1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和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此税法的颁布实施毫无疑问成为了我国税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实现了统一国内外企业所得税的具体核算要求,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标准。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3 会计和税收之间的相互关系

1.3.1税收的推行和完善借助于会计成熟

从调研中发现,我国古代社会就能寻找到会计对税收的影响。通过与历史进行比较,早在奴隶制时期就出现了基本的会计管理制度,而其中以周朝的会计制最具代表性。《周礼》一书中指出周朝时的会计就用来反映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政府预算的编制质量与核算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样在历史悠久的英国,最早会计记录发生在封建社会税务法庭编制的“总税册”。发展到现代,会计对所得税的影响是在工业生产之后。现代所得税的产生依赖于大量的资本积累、文化的普及、工商企业的繁荣等,但不可缺少的前提是,会计必须能够确认、计量和记录涉税经济项目,以便所得税能被正确地核算。我们发现,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税收比较成熟和完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修订和制定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且财务会计及其报告比较规范,最终使得他们的所得税会计趋于成熟。

1.3.2 会计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借助于税收的发展

税法对会计的影响也是多方面、显而易见、持续至今的。各种税收是在会计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对会计影响最大的因素,其中又以所得税法最突出。美国于1913年的税法规定,纳税所得的确认与确立纳税原则必须以会计记录为基础,并强调“根据采用的标准会计准则,所得收入的确认根据记账时通用的会计准则进行,通常都能正确的反映所得收入。”如此会计与税收强制性的紧密联系,使会计被社会、大众企业所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先后颁发、修订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准则或所得税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79年7月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1号——所得税会计》,这些税法对财务会计、税收会计进行法制上的规范,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使财务会计报告更规范地服务于投资人,另一方面为了使会计提供的计税资料符合各国税法的要求。

2 企业所得税中会计和税收的差异比较

2.1会计制度与税收产生差异的原因

由于会计与税法核算的原则不同、与税法目的不同、规范的内容不同,导致会计与税法产生差异。

2.1.1会计与税收的核算原则不同

税收原则与会计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总体要求。税收的原则主要包括权责相关性、发生制、合理性、配比等原则;而会计准则规定的是对信息质量会计核算的要求,具体包括衡量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由于税收与会计依据不同目的制定,导致二者遵循着存在差异较大的核算原则,最终造成企业税收和会计制度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上的差异。

(1)税收的据实扣除原则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以避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会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谨慎性原则可以体现在报告、确认、计量等多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对各项不实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会计根据谨慎性原则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税法根据据实扣除原则,在原则上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会计与税收据实原则的相关规定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扣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等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扣除”[2]对该词条规定的理解是任何损失(或费用)除非确是真实发生,否则要是把这些款项申报扣除,否则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偷税漏税行为。

(2)会计注重重要性原则,而税收不承认重要性原则。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指的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需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经济规模和性质。而在税收方面却不承认会计的重要性原则,税收里规定不得扣除项目或只要是应纳税收入,无论金额大小均需按规定核算所得。但有的公司却通过过分强调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原则来企图避税,如有名的安然公司事件。

(3)税收的法定性原则与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税法中对任何事项的确认都必须必须有据可依,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能进行人为估量。这是税收为了防止纳税人滥用税法条款的重要手段。而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如果法律形式与相关事项或交易的实质不协调时,会计人员应当使用其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忽略法律形式。如不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反映的某项费用或资产,收入或负债仅有法律形式上的依据,但不是其经济实质,则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就是虚无的,会计报告使用者就无法据此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或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如在应收账款保险业务中,有可能出现在法律形式上已经售出,但实质上是否已经售出,还需根据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作判断。从会计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应用分析,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否可靠是应用该原则开展的关键所在。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税法的法定性原则的存在,使得按企业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按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4)税收的收付实现制与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上,税法和会计准则也存有不相统一的地方。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税收中也存在此权责发生制原则,但是某些情况下税收更倾向于收付实现制,是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均衡性和防止避税而发生改变的,因此税收也可能背离权责发生制,如根据开票情况确认收入。如房地产企业已取得房地产的预售收入,在没办理完工决算的情况下,在会计上按照一般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条件是不应确认为收入的,而是作为一种负债,但在税收上却对预售收入征收所得税。

2.1.2 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

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不同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税法的目的是培植税源、组织收入、公平赋税,依据有关的税收法规,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从税法的角度考虑,主要确定企业的应税所得,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进行征税。而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完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为债权人、投资人、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2.1.3 会计与税收规范的内容不同

税收与会计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两者规范的内容与对象不同。税法规范了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和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纳税人与国家之间进行分配,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会计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完整真实、地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从多方面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需要。

2.2企业所得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2.2.1 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准则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债务法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体现了资产负债观,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从资产和负债看,暂时性差异是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相互间的差值,随时间推移将会消除。该项差异在以后年度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纳税利润或可抵扣金额。因为差异不同在后续核算中会对税金额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把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从另一角度分类,资产负债表下的暂时性差异还包括了利润表下的时间性差异,可以这样理解,暂时性差异包括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除此之外,对于某些交易或事项在发生时不是计入利润表当中,而是计入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当中,比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到资本公积,从利润表出发的暂时性差异无法加以规范,但资产负债表下的债务法却可以进行处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将导致使用或处置资产、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由此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也产生于两种情况:资产的计税基础大于于其账面价值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大于其账面价值。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使用或处置资产、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由此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既影响当年,又影响未来。

其计算公式: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计税基础。(2.1)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2.2)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的价值计量差异。在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下产生的暂时性差异,①资产的账面价值不等于其计税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引入公允价值予以计量,就会出现资产的账面价值不等于其计税基础的情况。当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其资产的账面价值时,一方面调增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由于税法按收入费用观计量收益,不确认这类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收益,于是会产生应税暂时性差异。但如果当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则产生应抵扣暂时性差异。②负债的账面价值不等于其计税基础。当会计确认费用的时间和金额与税法规定的时间和金额不同时,两者就会产生差异。如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会计摊

余成本小于税法摊余成本,就会造成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从而构成一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另外,划分为其他金融负债的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新公允价值低于原公允价值的调整部分,均类似于交易性金融负债。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历史成本是资产一开始取得时的交换价格,它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动而发生变动。正因为公允价值而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而历史成本却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就造成了二者间产生差异。公允价值可能大于有可能小于历史成本,最终导致差。

以上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关系: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后的金额(2.3)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额(2.4)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前的金额(2.5)当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当期所得税率(2.6)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当期所得税率(2.7)当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当期所得税率(2.8)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当期所得税率(2.9)(2)资产的折旧方法差异。固定资产的处理,弃置费、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等因素导致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会计在折旧方面,折旧年限可以按照企业自身的情况确定折旧年限,而税法对资产折旧的年限有明确规定。例如在房屋的使用年限上,会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30年或15年计提折旧,而税法要求是20年以上,如果按照会计30年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中就不用调整,与税法的一致;如果按15年计提折旧,那么会计计提的就会比税法多,就会因此产生会计与税法核算的差异。除了折旧年限有差异外,在计提的方法上也存在不同,企业常用的计提折旧方法有①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②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随资产的工作量而不断变化。③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④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

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在会计核算的时候,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折旧方法,但是税法上规定一般都使用直线法进行折旧,这就会导致差异的产生。

以上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公式:

直线法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2.10)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2.11)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的折旧额=直线法的折旧率×2×每年年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12)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2.13)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12 (2.14)(3)坏账、呆账的处理方式差异。呆账是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符合认定的规定,按规定程序核销的资产。坏账是指企业部可不可避免地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的发生。作为企业确认应收而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损失即形成企业的坏账损失。我国企业坏账、呆账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计提准备及核销的方式。按会计要求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不同资产税法有不同的规定,有的能在税前扣除,有的却不能,因此而导致会计与税法在企业所得税核算上产生差异。

(4)存货处理上的差异。存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导致会计基础大于税法基础。①存货减值准备(含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②建造合同资产(建造时间超过12个月的飞机、船舶、大型设备、开发产品等),因会计资本化利息大于税法资本化利息,导致会计基础大于税法基础。但考虑到影响历史成本的准确性,实际操作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5)贷款的处理,呆账准备计提比例若与税法规定扣除的比例不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按会计要求,企业应在期末分析贷款的可收回性,合理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呆账损失,并计提相应的贷款呆账损失准备。考虑到损失的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对企业计提的上述准备,税法也允许企业在税前作一定的扣除,但在具体处理上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会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不包括保户质押贷款和委托贷款)的

可收回性,对可能产生损失的贷款计提贷款呆账损失准备。税法规定的资产范围计提贷款呆账损失准备,企业计提的按当年末允许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余额的相应比例与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余额的差额部分允许在税前直接扣除,超过上述差额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已计入当年损益的应调整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由于会计要求全部计提呆账准备,而税法指对部分资产计提呆账准备,因此导致二者核算结果产生差异。

(6)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的处理,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方法,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计算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坏账准备。在会计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除外)。而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相对来说,就是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多了“应收票据”的金额,但少了“其他应收款”的金额,坏账准备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会计与税法在企业所得税核算上的不一致。

2.2.2 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一个时期纳税所得与税前会计利润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产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即永久存在,故被称为“永久性差异”。对于永久性差异,不进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而是在企业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调表不调账”的原则。它的特点就是计算时期相同、计算口径不同,即税收和会计计算纳税所得与计算利润总额的时期是相同的,但在就按纳税所得与计算利润总额时的口径却不一致。如税务上确认2009年的纳税所得时与会计上计算2009年的利润总额时,对于2009年该公司发生的一项与税收有关的罚款和滞纳金是否应计入利润总额与纳税说的存在分歧。此时就产生了一项会计已扣但是税收不允许扣的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只影响当年,不影响未来。

其计算公式:永久性差异=费用类永久性差异+收入类永久性差异(2.15)具体在会计与税法上由于处理的不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收入的概念差异。收入总额包括一般收入: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特殊收入: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的收入;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的收入;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关于视同销售、转让财产和提供劳务的特别情形。收入总额中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政府性基金是属于不征税收入,会导致

永久差异。

(2)支出的界定差异。税法规定企业向行政、司法部门支付的罚款、滞纳金不得扣除,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性收益款项不得扣除,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一律不得扣除,未经核定的坏账准备金、商品削价准备金、呆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等准备金不得扣除,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不得扣除。

(3)各项费用的扣除标准不同。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广告与宣传费在会计上作为销售费用全额扣除,但是税法上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15%,超过部分无限期结转扣除。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税务处理上只能扣除发生额的60%,最高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企业每一度计提并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5%,超过部分无限期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非上市公司福利费按照工资的14%扣除,扣除的金额与实际列入损益的差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这部分金额在以后年度实际使用时,会计上据实列支,但不得重复扣除;职工工会经费按照工资总额的2%扣除;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会计作为营业外支出是全额扣除的,但是在税法上只能按照当年会计利润的12%进行扣除。这些全部会造成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4)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差异。下列情况企业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①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形成无形资产的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②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况企业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减计扣除:①对纳入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范围且食用农产品收入设台账单独核算的企业,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经营食用农产品的收入可以减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②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5)税法规定企业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实际收到具有专门用途的先征后返所得税税款,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取得当期的利润总额,暂不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2.3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企业所得税模式的影响

税收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税法的实施前提,而税款征收的平台又是建立在企业会计制度之上。因而,我们要完善我国的税法,尤其是在改革企业所得税的层面,不能忽视税法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协调性。从国际实践上看,按照企业所得税税法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影响程度进行考察,可以把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分为三大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完全分离模式”和“调整模式”。

2.3.1 国际模式

一体化模式,即公认会计准则的影响小于税法对一国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报告、确认和计量都应以维护政府的税收收益为基本目标,企业应按“纳税的需要”为前提提供准确会计信息,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编制的会计报表,必须与税务报表一致,不允许存在相背离之处。亦即在一体化模式中税法会明显影响企业会计制度模式。这一状况的存在使政府在会计规范领域自然就取得了强势,然而造成了投资者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也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相对薄弱。法德两国就是典型的使用一体会模式的国家。

完全分离模式,即所会计制度与税会计企业相互独立模式。这是英美采用的主要模式。在完全分离模式中,企业会计制度与所得税会计是两个不相依赖的制度,独立运行,互不相干。企业在财务报告时可以自由选择要根据会计原则来记录交易情况,核算应纳税所得时就根据税法另外进行核算。在这种模式下,税务报告主要以纳税表形式的表现,分离于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有以独立的所得税法规的形式,通过所得税会计处理来保证其税收利益。这种分离模式,使得会计法规制度的应用得以相对灵活。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会计制度考虑的主要是会计理论的合理性和会计实务的针对性,它与税法的多个方面不相一致,导致无可避免地产生背离,这也导致了企业会计制度与所得税会计完全分离的结果。

调整模式,即财务报表的一般项目依据会计原则而制订,对某些特殊项目则依据税收目的而作相应调整。在调整模式中,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会计准则是服从于税法的,但尽量调整使税收和会计不相背离。也就是说财务报告的制定事是根据一般会计准则制订的,同时还要体现税收目的相关原则,并成为应纳税所得额核算的基础。采用这种模式时,会计报告的主要是作用作为契约执行的依据,而不在于向投资者服务,具体表现在如所得税额的核定、公益金和股利的分配以及决定管理层报酬员工分红等。会计报告的这种特性无可避免地造成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偏倚,破坏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有时候税法会要求财务报告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修改,并对计提坏账存货减值等进行严格

限制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的税收稳定,因此税法会经常尽量压制给公司管理层对某些会计事项主观判断的空间。

目前从全球范围上看,税收与会计的差异的趋势是逐渐在缩小的,税收与会计准则相互协调与相互趋同。税法在各国中不断修改完善,既保护企业的利益也尽量与会计协调。

2.3.2 国内模式

随着2O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以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实行明确了财务会计与趋势,我国纳税“调整体系”逐步走向了“独立纳税体系”。从整体上看,我国模式偏向于完全分离模式,所得税会计分离的趋势与所得税与国际会计实践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国际的模式是值得学习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与国际也存在很多不同,因此我国的会计与税法模式既不能采用英美那种完全分离模式也不适宜用德法那种一体化模式。我国目前的普遍存在企业会计水平较低的状况,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在税法上也还没形成完整而系统的体系,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目前的状况下,我国不适宜采用美国的分离模式,因为税法与会计过度分离会导致管理的复杂性增大,进而加大税收成本,而且又要求企业在人员配备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成本随之更高。这会使我国的税收面临更加严峻的情况,不利于我国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应该适当使税收与会计协调发展,走调整模式的道路。使税收与会计相互促进发展,相互完善,形成良性的循环。另外在加强税法的完善同时,也要求企业会计改变不规范核算,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逐渐跟上国际的水平,协调税法的要求。

3 企业所得税中会计和税收的差异核算的实证分析

3.1暂时性差异实例分析

暂时性差异具体体现形式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我们暂时性差异的体现形式表现在资产或负债在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上。而会计准则使用的核算方法与税法的核算方法不一致也会造成差异的产生,例如对资产的计提折旧,根据会计准则可使用按年数总和法或年限平均法等,而税法则允许使用直线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这些方法上的不同会造成结果不一致。

实例1,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作出分析:

A公司2010年年末存货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具体分析如下:

A公司是专门成产鞋帽的企业,规模较大。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A公司近年来收益颇丰,营业额逐年上升,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盈利势头。

2010年该公司发生了如下业务:

(1)10月6日,A公司用闲置资金购入800万元证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年末,该批证券没有出售,其年末公允价值为860万元。A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批证券按860万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抵扣的为初始购入成本。

(2)5月,A公司生产的一批鞋帽入库成本为480万元,由于鞋帽的风格不符合当季需求,滞销积压到年末。A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对该批鞋帽计提了1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该批存货金额为350万元。

(3)A公司于2009年12月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投入使用后鞋帽提高了档次,很快成为了畅销品。考虑到该设备技术进步快,作为新设备使用强度大,故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设备的原始成本为3 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核算规定一致。

(4)7月,A公司与H公司签订了房屋租赁协议,租用该公司地段较好的房子1 500平方米用作服装的展销厅。协议规定,从2009年8月1日起,租期3年,每月租金10万元,在2010年7月支付第1年租金,后两年租金依次后推。年末A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已列示该项应付租金50万元。

根据案例所示,利用公式((2.1)-(2.7)、(2.10)、(2.13)、(2.14)进行计算,分析出A公司2010年年末存货产生暂时性差异:

(1)分析2010年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

笔者在前文暂时性差异中分析了资产的计量价值差异,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做了详细的描述。在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由于会计上要求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上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由此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即历史成本。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成本为8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抵扣的为历史成本。即这购入时为800万元的证券价值在将来出售时可在税前抵扣,即该批证券的计税基础为800万元。2010年末,根据该公司遵循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该批证券按860万元的公允价值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即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60万元,又由于其计税基础为800万元,故暂时性差异为860-800=60万元。

(2)分析2010年年末存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在存货方面,由于会计核算要求在存货价值下降时进行存货减值准备而税法要求存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案例中指出,2010年末库存鞋帽的账面价值为350万元,其计税基础(历史成本)为480万元,此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480-350=130万元,该暂时性差异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30万元。

笔者发现,鞋帽的账面价值350万元是在会计制度下计算出来的,而计税基础480万元是在税法的要求下计算出应纳税的款项,税法对于会计而言多算了130万元,是由于会计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提取了13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金资产,而税法则是根据据扣除原则要求对企业对该批鞋帽计提的1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纳税。如此便产生了税法与会计在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面的差异。

(3)分析2010年年末固定资产形成的税的暂时性差异:

笔者同样在前文暂时性差异中分析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差异。税法上要求除房屋、建筑物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

在该实例中,从会计上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010年该设备按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5÷(1+2+3+4+5)=1/3,应计提年折旧额=1/3×(3 100-100)=1 000(万元),2009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 100-1 000=2 100(万元)

该案例按税法要求计算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10年该设备按直线法计算,应计提折旧额=(3 100-100)/5=600(万元),2010年末固定资产计税基础=3 100-600=2 500(万元)

从以上计算得出,2010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100万元,计税基础为2 500万元,此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两者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2500-2100=400万元。该暂时性差异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上的差异。会计使用了年数总和法进行核算,税法使用了直线法进行核算,由此造成最后应计提折旧额的差异,而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也不同,于是得出会计与税法核算上产生暂时性差异400万元。

(4)分析2010年年末负债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笔者在前文会计与税收的核算原则不同中指出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而税收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确认。该公司2010年7月才支付第1年租金,而2010年8月份起到年末并没有交纳租金,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该项应付租金50万元,账面价值为50万元,而该项租金50万元又已计入当年销售费用在税前抵扣。因此,应付租金的计税基础为50万元,得出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50万元,不形会计和税法在核算上的差异,因此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5)对以上各项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作出分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企业在确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囡谁所得额时,应当包括未来期间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3]据此,对上述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如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25%=15(万元)。

存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30×25%=32.5(万元)。

固定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0×25%=100(万元)。

实例2 ,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作出分析:

上海B公司2008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15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期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0年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从2010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案例所示,利用公式(2.1)、(2.3)、(2.4)、(2.6)、(2.7)、(2.10)、(2.12)进行计算,分析出B公司的暂时性差异:

根据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应计提折旧额=15÷5=3(万元),由于设备购入价值为15万元,因此2010年12月31日设备的账面价值=15-3-3=9(万元)。

根据税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1/5×2=0.4,第一年折旧额=15×0.4=6(万元),第二年折旧额=(15-6)×0.4=3.6(万元)因此到2010年12月31日所[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得计税基础=15-6-3.6=5.4(万元),此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是未来净现金流入构成未来应纳税的金额,造成的暂时性差一位=9-5.4=3.6(万元),所以该差异应归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

实例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共同存在的情况分析:

2008年1月1日,深圳C公司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有关资料如下:(1)2008年,该研发项目发生费用均属于费用化支出。

(2)2009年1月,共发生费用5 200万元,其中5 0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当月达到预定用途。该公司预计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为5年,该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规定该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与会计相同。

(3)2009年末,该项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 600万元,减值后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不需变更。

(4)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该公司该研究开发项目符合上述税法规定。

(5)假定该公司每年的税前利润总额均为15 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案例所示,利用公式(2.1)、(2.3)、(2.4)、(2.7)、(2.10)进行计算,2009年末C公司暂时性差异分析如下:

在2009年末,该项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在未进行减值测试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5 000-5 000/5=4 000(万元),在经过减值测试后,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 600万元,即为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因资产发生减值迹象,所以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4 000-3 600=400(万元);考虑递延所得税,税法要求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因此计得资产的计税基础=5 000×150%-5 000×150%/5=6 000(万元)。该公司2008年末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额=6 000-3 600=2 400万元,因为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以2 400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公司2010年末暂时性差异分析如下:

根据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计算该公司新产品专利技术,应计提折旧额为=3600÷4=900(万元),因此在2009年末的计算基础上得2010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3 600-900=2 700(万元);税法规定该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计算,因此得计税基础=5

000×150%-5 000×150%/5×2 =4 500(万元);该公司2010年末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额=4 500-2 700=1 800万元,此差异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于该公司每年的税前利润总额均为15 000万元,根据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计算该公司新产品专利技术,税法规定该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计算,由此得应纳税所得额=15 000+3 600÷4-5 000×150%÷5=14 400(万元)。

3.2 永久性差异实例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会导致永久性差异的产生,但是永久性差异负债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等,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本文通过下例说明:

实例4, 2008年,D公司内部情况如下:

(1)购买债券利息收入50万元。

(2)因该公司经营不善,违反行政法规,接到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60万元。

(3)该企业当年会计账面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计税工资总额为50万元,本年实际列支工资费用60万元,职工福利费9万元,工会经费1.2万元,职工教育费9 500元,支付违约金、赔款2.5万元,支付各种赞助5万元,获得国库券利息收入3.5万元,股息收入2万元,补贴收入3.8万元。

(4)该企业当年全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本年收到国库券利息收入5万元,所得税率为33%,按应付税款法计提并解缴所得税。

根据案例所示,利用公式(2.15)进行计算,D企业永久性差异分析如下:

(1)会计中作的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列示的应收利息账面价值为5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项收益为免税收益,该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50万元,即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0万元。该利息收入即构成了税收与会计的永久性差异。由于该项资产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等,暂时性差异为零,由此看出,永久性差异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部门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而会计中要求据实扣除,这个罚款80万元就成了税收与会计的永久性差异。会计核算时要求把罚款扣除,而税法则要求这80万需要计算图纳税范围,不得予扣除。

(3)由于税法规定职工福利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国库券利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调整分析内容提要: 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税收与会计计算方法不同、计算口径不一致而导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正常,因为原本税收与会计就是两个领域,虽然有相通的一些层面也有相对立的一面,这篇文章就是具体讨论的其差异存在于解决的问题关键字: 企业会计利润应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法》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企业会计利润是企业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核算而得出的一个时期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但是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简单的等于企业会计利润。由于税收和会计属于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而且它们在核算目的、口径、计量方法均有很大区别,所以使得同一企业在同一时期按会计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本文就具体讨论关于企业所得税与企业会计利润差异的调整问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为了保证企业所得税的及时足额收缴,2007年3月1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并与当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在2007年之前我国一直施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第137号)该条例是由国务院1993年颁布1994年1月1日施行至2007年12月31日废止,并且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实施细则由财政部制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是,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关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适用税率为20%。 即: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但是,我们说了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会计利润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一下这些不同之处以及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一、应税所得额与企业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分类 由于应纳税所得与税前会计利润确定的目的有所不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差异,的出现一类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这种差异形成以后,在以后各期不能转回。如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在税前会计利润中作收入处理,而在应纳税所得中则不被

税收与会计的差异

简述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存在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会计与税法的目的不同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由于二者的目的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存在较大原差异。原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不同。以下从几个不同的方面简单的说一下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在哪、以及怎样处理。 一、捐赠 (一)会计法规中有关捐赠的规定 (1)将捐赠中应纳的流转税款及捐赠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一同计入“营业外支出(2)受赠: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接受任何形式的捐赠均不确认为一项收入,而是将扣除应缴所得税的余额确认为一项所有者权益计入“资本公积”。 (二)现行税收法规中的规定 1.捐赠: (1)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和外购的非货币资产用于捐赠,应视同按公允价值对外销售进行流转税的计算缴纳。 (2)企业对外捐赠,除符合税收法规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外,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 2.受赠: (1)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 (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关于纳税调整 (1)捐赠:“企业对外捐赠,除符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外,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2)受赠::“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资产减值准备 差异及调整:对于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减值准备,企业在首次计提时,应按提取额全额调增应纳税所提额;在以后纳税年度中,应将每次增提的减值准备相应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三、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实物或价值形态变化时会计及税务处理的差异外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常见会计与税收差异对比探讨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常见会计与税收差异对比探讨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税收征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对其所得税税款进行核定、汇算、清缴的过程。企业在汇算清缴中,往往面临着一些会计与税收差异的问题。本文将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常见的会计与税收差异对比进行探讨。 一、会计与税收差异的概念 会计与税收差异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与税务核算中出现的差异,主要涉及到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不同所引起的差异。 (一)应税合计计算的差异 企业的应税所得是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础上由税务机关核定计算的。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利润总额和应税所得额与税务机关的核定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计算利润,而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利润。 (二)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差异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在汇算清缴中,企业应将固定资产折旧在会计和税务核算中的差异在纳税申报表上注明,缴纳应纳税款,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处理差异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将低值易耗品以固定资产的形式计提,并分年度折旧。而在税务核算中,低值易耗品的计提和摊销要符合税收法规的规定。 (四)财务费用的计算差异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计算财务费用,而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计算财务费用。在会计和税务核算中,财务费用计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利息支出方面。 (五)所得税前核算利润和所得税计算基础的差异 在汇算清缴中,企业要对会计与税收差异进行调整。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调整法 即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调整会计与税收差异的项目,将会计准则计算所得税的减免和已缴税款加到应纳税款中,从而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这种方法更多地侧重于对企业的财务账务和纳税申报的差异进行调整。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分析是指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 间存在的差异分析。会计利润指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通过核算和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形成的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总体情况的数额。而应税所得额则是根据国家 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可作为企业纳税依据的数额。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会计核算差异和税收政策差异。 一、会计核算差异: 1. 摊销差异:根据会计准则,企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一般是按照预计使用 寿命进行摊销。而企业所得税法中的资产折旧、摊销与会计准则不一致,差异性的主要表 现为计算方法不同和速度不同,导致资产摊销的差异。 2. 收入确认差异: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收入,而企业所得税 法则要求企业按照收入的应收账款计入应税所得额,因此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在确认 收入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3. 费用计提差异: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现的法律义务计提费用,而企业所得税 法则要求企业按照发生的法律义务计提费用,差异主要表现为费用的计提时间和计提额度 的不同。 二、税收政策差异: 1. 折旧政策差异:企业所得税法对折旧政策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资产的使用年限 和折旧率。而会计准则对折旧政策并没有具体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折旧政策,导致会计折旧和税收折旧之间的差异。 2. 成本费用政策差异:企业所得税法对成本费用的认可标准和计算方法有具体规定,而会计准则并没有对成本费用的认可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具体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对成本费用进行认可和计算,导致会计成本费用和税收成本费用之间的差异。

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

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 2007、2008年相继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人之间的差异出现了新情况和新内容。在会计实务中,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认识,以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和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顺利进行。 一、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原因 (一)服务的目的、对象不同 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从而真实、完整地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及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规范了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 (二)遵循的原则不同 会计核算中遵循的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原则,在企业所得税法中不完全适用。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为基础,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权责发生制强调必须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这与税法确定纳税义务的精神一致,所以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总体上持肯定态度。然而另一方面,权责发生制带来了大量的会计估计,对于其中的某些“职业判断”,税法持保留态度。当权责发生制不利于税收保全时,税法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另外,由于税款支付必然导致现金流出,同时从税收征管的简便、直观角度出发,税法中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收付实现制。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收入和所得税应税收入必然存在差异。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研究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研究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企业在每年年底,对当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进行结算,包括计算应纳税额、纳税申报和缴纳。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到会计和税收两个领域,会计与税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将从会计与税收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的会计与税收差异进行深入研究。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主要体现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不一致上。会计核算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按照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进行核算,而税务核算主要依据税法规定进行,按照税法法规和税务实务进行核算。会计与税收在计算所得税应纳税额、确认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资产、确认所得税费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差异和金额差异上。时间差异是指在会计利润和纳税利润之间存在的时间上的差异,造成会计所得税费用和税务所得税负债的差异;金额差异是指在所得税计算过程中,由于会计政策和税法规定的不同,造成会计所得税费用和税务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在汇算清缴中产生税务风险和税务成本的增加。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影响了企业的税收合规和财务报告的质量。会计与税收差异使得企业需要在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中分别披露企业会计利润和纳税利润,需要在财务报告和纳税示范中进行调整和说明,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报告披露成本和税务合规成本,影响了财务报告的质量和税收合规的效率。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的解决需要企业会计和税务部门的密切合作和沟通。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源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制度的差异,需要企业会计和税务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和税务筹划的协调,制定合适的会计和税收政策,解决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企业会计和税务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及时了解会计与税收的差异,避免企业在汇算清缴中产生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和税务成本。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研究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研究 一、引言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利润征收的一种税收,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在 国家税收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与清算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 的问题,这其中就包含了会计和税收方面的差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按照国家相 关规定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结算和缴纳的重要环节,而在汇算清缴的过程中,会计和税收之 间的差异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本文将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会计与税收差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 议。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基本流程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企业在年度结束后,对当年度实际应纳税额进行结算,清算 后按规定进行缴纳的过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基本流程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 骤: 1. 确定应税所得:企业应首先确定当年度的应税所得额,这需要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 2. 利润调整:在确定应税所得额后,企业还需要根据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利润 调整,比如非营业额收入、费用扣除限额等。 3. 纳税申报: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申报企业所得税,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4. 检查核算: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的申报资料进行核查,如发现问题将进行相应 的处理,并对企业进行税款核算。 以上便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基本流程,这其中涉及到了会计和税收两个方面。会 计是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税收则是国家对企业利润的一种征收手段。在汇算清缴的过程中,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差异问题就尤为突出。 三、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 1. 会计核算的差异:会计核算是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资 产责任、资产负债、损益等方面,而税收核算则是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利润进行核算。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往往会根据会计准则和管理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比如资产减值准备、 费用计提等,而在税收核算中,这些调整可能并不被税务机关认可,造成了会计核算和税 收核算之间的差异。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项目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不一致,以及税法的税率和税制变化等因素。为了减少差异,应该加强税务与会计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调整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会计利润,纳税所得,差异分析,税前扣除,会计准则 Introduction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纳税申报的过程中,税务部门和企业财务部门常常会发现,企业的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给企业申报纳税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税收的正确征收。因此,探究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Body 一、差异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利润,在企业内部用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种指标。而纳税所得则是指企业依照税

法规定,计算应纳税的所得额,从而确定应纳税额的税务所得。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则是指企业在申报纳税时,由于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项目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不一致,以及税法的税率和税制变化等因素而产生的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别。 计算方法如下: 差异 = 会计利润 - 纳税所得 或者 差异 = 纳税所得 - 会计利润 二、差异的原因 目前,导致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前扣除项目的差异 税法和会计准则对于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存在差异,例如,在税法中,固定资产折旧、研发费用、捐赠支出等项目可以进行税前扣除;而在会计准则中,这些项目的处理则存在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这些项目的具体处理上,就容易产生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2.税法税率和税制变化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作者:何咏松 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5期 摘要:在现阶段,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扩大增加了会计核算成本并使税收征管的难度加大,不仅造成企业纳税的困难,还成为各种逃避纳税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差异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本身存在制度上的差异;另一个是在对它们二者进行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基于不同的目的动机所造成的二者的差异。本文主要就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进行分析,以及阐述如何调整两者的差异。 关键词:会计利潤;纳税所得;差异分析 一、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内容分析 1 .收入总额构成内容 根据当前的税法所进行的规定,我们发现纳税人在其总体收入方面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生产与经营方面的收入,整体财产转让的收入,以及利息等各项收入情况。由此可见,企业在整体会计收入里面的核算内容比起所得税的核算内容要多出不少,而且新会计准则里面对于企业的整体收入进行了全新的标准界定,其中明确指出企业各项收入必须要依照其性质、确认原则等进行全面化、合理化的确认和核算。 2 .费用项目扣除范围 依照当前各类税法所规定的内容,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核算的时候,某些项目是必须存在的,例如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转让以及企业进行项目开发所进行的指出款项,乃至企业经营受到的各类罚款,甚至是企业被没收的各项财产内容等,都必须要表现出来。而在进行企业各类会计利润的核算时候,出去企业的资本指出等必须要表现的各项内容之外,税法里面所规定的一些支出项目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罗列的,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表现出来。 二、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存在的差异表现 1.收入确认层面 首先,在企业收入确认的相关范围方面,两者所进行的规定也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发现企业在购买债券的时候由于债权人无法及时进行各项款项的支付,或者税法里面明确规定的企业纳税款项,以及新会计准则里属于资本公积项目的款项,都不能例如企业的会计利润核算里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含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2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的种类 (1) 2.1永久性差异 (1) 2.2 时间性差异 (1) 3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具体内容 (2) 3.1 允许税前扣除的各项准备金方面的差异。 (2) 3.2 收入确认标准方面的差异。 (2) 3.3 会计核算上不再作为收入入账,税收是否作为应纳税所得,税法无明确规定。 (2) 4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2) 4.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特点 (3) 4.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具体运用程序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5)

差异或时间性差异影响,新《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实施后,纳税人按《会计法》规定核算出来的会计利润与按《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必然存在较大差异。 2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的种类 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的目标不同是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所得税法本质上就是处理两类问题:①某项目是否应确定为收入或费用;②该项目何时被确认为收入和费用。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计算确定的,会计制度是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各类会计法规的统称,财务会计必须遵守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税法是从国家税收机关的角度为满足国家税收的需要而制定的。 2.1 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确认的范围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它主要包括:①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收益。如: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②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③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④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这种情况在实务中较少出现。 2.2 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问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的基本特征是某项收益或费用和损失均可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但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时问不同。①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②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③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④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税所得中扣减。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的公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开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为标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会计制度的变革也必然会使企业会计利润和企业纳税所得之间产生新的差异。本文拟对此略作分析。 一、收入总额构成内容的差异 税法规定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等内容。其中,纳税人购置国债的利息收入,不计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从其他企业分回的已经缴纳所得税的利润,其已缴纳的税额可予以调整;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在其应纳税额中予以调整。 而在会计制度中,收人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也就是说。会计核算中关注的是“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可见,会计上的“收入”要比税法中的“收入”包含更多的内容。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会计制度对于收入确实认标准有了新的界定,企业应当根据收人的性质,按照收入确认的原那么,合理地确认和计量各项收入。

二、费用工程扣除范围的差异 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有一些工程是不得扣除的,比方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等等。 而企业在计算会计利润时,除了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受让支出或开发支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局部等工程不得扣除外,税法中规定的其他挚用支出工程都是可以据实列支的。 比方,根据税法规定,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扣除。也就是说,相对于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除了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之外,税法还没有对其他减值准备做出进一步明确的规定。而在会计制度中,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费用是要全部计人当期损益的。 三、费用工程扣除标准的差异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有些准予扣除的工程是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扣除。比方:纳税人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纳税人按国家有关规定上交的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 而在计算会计利润时,上述费用工程通常都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数额全额扣除的。其中,企业的对外捐赠也不管是否公益、救济性捐赠,

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

论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及处理 【摘要】 针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计税口径进行分析比较,给出一些选择依据。 【关键词】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所得税介绍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时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 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2、按照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 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 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构成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4、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中的当期所得税部分。 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 组成部分。 企业应当严格遵循税收法规中对于资产的税务处理及可税前扣除的费用等规定确定有关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差异产生原因 1.税法和会计对于资产计算的计税基础不同 企业应当按照适用的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计税基础可确定如下: 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在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a)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可以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等计提折旧,前提是有关的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