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所得税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程序

所得税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程序

所得税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一、科目设置

1.“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2.“递延税款”科目

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341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

“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3.“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二、会计处理方法

1.按月(季)预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

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本月发生的亏损总额。

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会计核算上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1)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所得,再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出当期应缴的所得税,作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的所得税,记: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月末或季末企业按规定预缴本月(或本季)应纳所得税税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企业应将“所得税”科目借方余额作为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以具体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

①递延法。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当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不需要调整由于税率的变更或新税的征收对“递延税款”余额的影响。发生在本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用现行税

率计算,以前各期发生的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按照原发生时的税率计算转销。

企业采用递延法时,应按税前会计利润(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的金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科目,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照税前会计利润(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的金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之间的差额,作为递延税款,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待以后各期转销时,如为借方余额应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应借记“递延税款”,贷记“所得税”科目。实际上缴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②债务法。债务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额发生相反变化时转销。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余额要按照税率的变动或新征税款进行调整。

2.汇算清缴的会计处理

年度终了,企业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有关资料,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利润等,调整后的余额,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上规定的税率,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企业如果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企业在汇算清缴时,计算的实际全年应纳税额多于全年已预缴的所得税税额,其少交的部分,应于下一年度缴纳时补缴。

计算出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实际补缴少缴的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多缴的部分,可在下一年度抵缴。

3.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会计处理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享受减免税优惠措施时,应将减、免的应纳税额计算入帐,并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实行先缴后退的企业,按规定交纳税款时,作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按规定收到退回的所得税税款时,作如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同时作: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盈余公积

4.上年利润调整所得税会计处理

企业年度决算报表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对发现的上年度会计事项,如果是涉及损益的,应对上年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进行调整,计算出多缴或少缴所得税,办理补缴或退税手续。

企业按规定调整上年利润,如调整增加上年利润或调减上年亏损时,作如下分录:借:有关科目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对调整增加的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作如下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实际缴纳所得税时,作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调整减少上年利润或调整增加上年亏损时,作如下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有关科目

由于调减利润而应退回的税款,作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按规定办理退税手续,收回税款时,作如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一、概述 所得税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利润所需要缴纳给国家的一种税收。所得税会计核算是指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对所得税进 行核算和记录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程序。 二、准备工作 1. 确定适用的会计准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性质,确定适 用的会计准则,如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 2. 确定所得税核算方法: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定所得 税核算方法,如暂时性差异法、永久性差异法等。 3. 设立所得税账户:在企业的总账系统中设立所得税应交账户和所得 税费用账户。 三、期初处理 1.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在资产负债表中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2. 计提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企业当期利润和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 税核算方法,计提当期所得税费用,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四、暂时性差异处理 1. 确认暂时性差异: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确认企 业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如预付款项、长期股权投资、固

定资产等。 2. 计算递延所得税:根据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五、永久性差异处理 1. 确认永久性差异: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确认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如非税收收入、非税收支出等。 2. 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确认的永久性差异和适用的所得税率,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六、年末处理 1. 归还或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核算方法,决定是否归还或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2. 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对当期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并在损益表中列示。 七、报告编制 1. 编制所得税附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所得税附注,详细披露企业的所得税情况。 2.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编制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八、监督审查 1. 内部审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 外部审计:企业应聘请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审计,对企

所得税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程序

所得税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一、科目设置 1.“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2.“递延税款”科目 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341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 “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3.“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二、会计处理方法 1.按月(季)预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

会计做账的基本流程

会计做账的基本流程 一、每月会计做帐流程 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帐。 4、结账、对帐。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二、记账凭证 1、必须具备如下内容 (l)填制凭证的日期: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填制日期要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入日期、实际付出日期填写;转账凭证的填制日期可以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以按编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 (2)凭证编号:记账凭证必须编号,有利于查找。

(3)经济业务摘要:摘要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 (4)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是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环节。 (5)金额:记账凭证所列金额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关系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正确与否。为此,计算必须准确,书写清楚、符合要求。 (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必须在记账凭证上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两者必须相符。 (7)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以便于明确经济责任。 2、记账凭证审核的内容: (1)填制凭证的日期是否正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填制日期是否是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入日期、实际付出日期;转账凭证的填制日期是否是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或者是编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2)凭证是否编号,编号是否正确。 (3)经济业务摘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 (4)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是否填列齐全。 (5)记账凭证所列金额计算是否准确,书写是否清楚、符合要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科目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科目处理 一、科目设置 1.“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2.“递延税款”科目 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341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 “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3.“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二、会计处理方法 1.按月(季)预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本月发生的亏损总额。 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会计核算上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1)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得出应纳

现行税种会计处理主要科目

现行税种会计处理主要科目 现行税种会计处理主要科目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中,根据不同税 种的特点和要求,对涉及税收的各项业务进行科目设置和会计处理。 这些科目的设置和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申报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合规运营的基础。 首先,纳税会计处理的主要科目是应交税费科目。这个科目包括 各种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的应交 税费。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和税务部门的要求,及时计提 和支付各项税费,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这样可以确保企业按时足 额履行纳税义务,避免了税收风险和处罚。 其次,预提税费科目也是税种会计处理的重要科目之一。根据税 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经营情况,预提未来待缴纳的税款。这样 能够在税期间末准确计提税项,避免了会计核算上的差错和漏报现象。预提税费科目的设置和处理需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免税收入和减免税款科目也是税种会计处理的重要科目。 根据税法的规定和政策,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税或减免税款的优惠 政策。这些收入和减免税款需要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和确认,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风险。 最后,税费返还和清偿科目是税种会计处理中不可忽视的科目。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对已经缴纳的税费产生退还或清偿的情况。

这些退还和清偿需要及时记录和处理,以便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税务情况。对于退还和清偿的税款,企业需要与税务部门进行核对和 结算,确保企业权益的保护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总之,现行税种会计处理的主要科目涵盖了应交税费、预提税费、免税收入、减免税款、税费返还和清偿等方面。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 和税务申报时,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科学合理 地设置和处理这些科目,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和税务遵从。此外,及 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变动,也是企业保持良好财务管理和税 务申报的重要方面。

会计实操及报税流程

会计实操及报税流程 会计实操及报税流程 一、会计处理流程: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账务处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账务处理方法 许多企业在税务机关汇算清缴后往往忽视进行账后调整工作,企业在清缴后如不按税法规定进行账务调整,势必会给下年度或以后年度带来不利因素和不良后果。如果企业将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多计或少计,或用其它方式人为地虚列利润等,就会增加下年度或以后年度利润,而已作纳税处理的已税利润在以后年度又极容易出现继续征税等情况,使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多提的短期借款利息,下年度如冲减财务费用也会增加利润,造成所得税重复计征,还会使企业财务状况和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对这一问题如何处理呢?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在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根据汇算清缴后账务调整的原则,举例说明账务调整方法 (一)调增调减利润的会计账务处理 (例1 )某企业1999年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总额为60元,所得税为1980 元。调增当年度利润19元,其中年终多结转在产品成本490元,多提短期借款利息850元,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190元末转为营业外收入,职工福利支出370元直接在管理费用中列支。调减利润1010元,其中少摊待摊费用110元,少提福利费90 元,补交营业税390元,生产费用误记在建工程310元,少提折旧110元。其他还有企业购买国债利息收入2元,滞纳金20元,被没收财产损失2元,工资总额超支230元,赞助费支出2元,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多提折旧额6元。 1.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调增利润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490 预提费用850 固定资产清理190 应付福利费37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 2.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调减利润会计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10 贷:待摊费用110 应付福利费90 应交税金营业税390 在建工程310 累计折旧110 (二)永久性或时间性差额的纳税调整 按照会计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存在着内容和时间的差异,由此导致的永久性或时间性差额都应作纳税调整。例1中,国债利息收入、滞纳金、被没收财产损失、工资超支、赞助费支出都属永久性差异,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多提折旧额属时间性差异,由此两种差异引起的纳税调整,一般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调整的差异额与会计利润合并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只作纳税调整,而在账务上不作调整。(三)企业虚报亏损的账务调整

会计做账报税详细流程

会计做账报税详细流程 会计做账报税详细流程 每个财务人员都应该了解此流程,更应该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目前稍有规模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信息化管理,你应该知道如何使用软件和如何设置,只要凭证制作正确,其余一切由计算机完成: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做账报税详细流程,欢迎阅读。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一、科日设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50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同时,取消"利润分配"科目中的"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70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企业应在"递延税款"科目下,按照时间性差异的性质、时间分类进行明细核算。外商投资企 业取消"预交所得税"科目。 二、会计处理方法 (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 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4.缴纳年终汇算清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 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所得税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常用应交税金的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

常用应交税金的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 会计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声明有关各种经济事件和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给企业管理者、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大众提供参考决策依据。在实际中,企业经营活动必须支付各种税款,这也是会计科目设置中重要的部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常用应交税金的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进一步探讨税务会计的有效管理。 一、常用应交税金的会计科目设置 1、增值税税收 增值税是企业按营业收入的多少支付的一种税收,会计科目是:应交增值税科目(增值税及附加、教育费附加专户收入、城建税、土地增值税)、应交增值税科目(增值税减免税科目)、增值税已交费用科目、增值税抵扣费用科目、免税销售科目、免税报销科目。 2、企业所得税税收 企业所得税是按企业营业利润额计算支付的一种税收,会计科目是: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企业所得税专户收入)、企业所得税已交 费用科目、企业所得税抵扣费用科目、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科目。 3、印花税税收 印花税是按特定品种发行或流通的税收称为印花税,会计科目是:应交印花税科目(印花税专户收入)、印花税已交费用科目、印花税 抵扣费用科目、印花税减免税科目。 二、常用应交税金的核算 1、增值税核算

增值税是企业按营业收入的多少支付的一种税收,其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本期营业收入×税率-本期税前投资抵扣金额-本期可列入计税收入的进项税额-本期减免税额。 2、企业所得税核算 企业所得税是按企业营业利润额计算支付的一种税收,核算公式为:应纳企业所得税=(本期营业利润-本期可列入计税收入的进项税额-资本金分配所得减免-当期无投资收益减免+货币资金等折旧增加额+允许抵扣捐赠费用)×税率-本期减免税额。 3、印花税核算 印花税是按特定品种发行或流通的税收称为印花税,其核算公式为:应交印花税=印花税税率×税基数-印花税减免额。 三、结论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在进行税收管理时,应该正确了解各种税收的科目设置及核算,准确计算各税种的支付金额,以准确缴纳税款。企业应定期向税务机关报告相关变更情况,以做到准确缴纳税款、及时兑现所得税抵扣政策,科学合理地进行税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恒昌企业管理中心焦大胜 一、科目设置 1.“所得税”科目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 5241) ,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 , 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2.“递延税款”科目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341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 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 , 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 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 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3.“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二、会计处理方法 1.按月 (季) 预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 , 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 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然后再计算

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补缴税额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通过汇算清缴,用全年应交所得税减去已预交税额,得到的数额如果是正数,代表企业应补缴税额,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2、缴纳此汇算清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调整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如果是负数,代表企业多缴税额借: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经税务局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纳的税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调整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正确步骤

首先,将企业填写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与企业的利润表、总账、明细账进行核对,审核账账、账表; 其次,针对企业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纳税调整事项明细表〃进行重点审核,审核是以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逐项进行; 最后,将审核结果与企业交换意见,根据交换意见的结果决定出具何种报告,是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还是咨询报告,若是鉴证报告,其报告意见类型可分为:无保留意见鉴证报告、保留意见鉴证报告、否定意见鉴证报告、无法表明意见鉴证报告 20XX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事项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是按年计征,按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汇算清缴的期限是年后5个月内,这是给企业一个全面自蛰自核的机会,也最后一次的调整机会,该提的提足,不该进成本费用的全部剔除,确保不缴冤枉税(多缴),减少少缴税的风险(偷税)。 做汇算清缴要从几个方面考虑:

1、收入:核查企业收入是否全部入账,特别是往来款项是否还存在该确认为收入而没有入账; 2、成本:核蛰企业成本结转与收入是否匹配,是否真实反映企业成本水平; 3、费用:核查企业费用支出是否符合相关税法规定,计提费用项目和税前列支项目是否超过税法规定标准; 4、税收:核查企业各项税款是否争取提取并缴纳; 5、补亏:用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对以前年度发生亏损的合法弥补(5年内); 6、调整:对以上项目按税法规定分别进行调增和调减后,依法计算本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计算并缴纳本年度实际应当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特别注意: (1)在纳税问题上,会计服从税法。

会计帐务处理的完整流程

会计帐务处理的完整流程 会计帐务处理的完整流程 每个财务人员都应该了解此流程,更应该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只要凭证制作正确,其余一切由计算机完成: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帐务处理的完整流程,欢迎阅读。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⑶结转以前年度损益科目时 借:本年利润或: 借:以前年度收益调整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本年利润 特别要说明的是当年补交上一年度所得税,已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抵减了当年利润,本年度计算应纳所得额时,应作纳税调整。 7、收到上期费用发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新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当期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到上期发票,只有在自有资金列支,(1、在营业外支出年底作纳税调整,2、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任意盈余公积。)如果钱未付,叫他重新开票,像旅差费,可以拖到下一年度一、二月份做账。 8、在会计实务中如何理解亏损? 答:(从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纳税年度也是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相加的总和,减去全年成本费用+税费+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等。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据为亏损。 税法又规定企业利润在五年内允许弥补亏损,弥补亏损后的利润不是当年的实际利润,当年的实际利润,只有看十二月份的报表,但企业不能连续三年亏损,否则要上黑名单,核定征收企业最好不要做亏损。 9、企业注销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企业注销先经工商局批准(原注销单位的债权债务由谁承担)把原来的营业执照正副本拿去吊销,企业拿到工商局批准注销登记证后,才可向国税,地税申请,税务分局首先要查是否有欠税、领用发票是否用完,然后根据资料核对账本和实物数,⑴存货⑵应收款贷方⑶房产⑷账面利润如果有存货、原材料按17%进项税转出,产成品按成本价×70%材料×17%进项税转出,应收款有贷方余额按销售收入计算补交17%增值税并调整利润和账面利润加在一起计算补交企业所得税。 10、外销业务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生产企业有自行出口权,出口产品一定要企业自家生产的产品,先有外商订单,向外税局领外销发票,外汇牌价在本年度将收到一笔业务时,以月初一号取外汇中间价折算人民币,银行日记账复式账页记账,开票销售时,以美元为计算单位。(外汇牌,每月以月初中间汇率,到年底作一调整) 会计分录:外销开票时(摘要栏应注明外汇牌价) ⑴ 借:应收账款——某外商 贷:主营业务收入(注:外销的销售收入为不含税价) ⑵收到外汇和支付手续费时: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和兑汇损益利息收支均记在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某外商 ⑶外销退税有三种形式:1、又免又退,2、只免不退,3、不免不退和内销一样。 ⑷退税率各行业不同到可在网上查询。 ⑸不可抵扣将退税差做在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⑹年终结汇时如汇兑有损失(美元户要复式账页)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换算本位币)

企业财务会计所得税的基本程序

企业财务会计所得税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纳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动身,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那么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关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临时性差异与可抵扣临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从资产负债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某项资产在连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以后经济利益的总额,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该期间内按照税法规定就该项资产能够税前扣除的总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说明该项资产于以后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承诺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

可抵减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以后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会增加企业于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所得税会计的一样程序 采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形下,企业一样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企业合并等专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取得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阻碍。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一样应遵循以下程序: 1.按照相关会计准那么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那么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关于计提了减值预备的各项资产,是指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预备后的金额。例如,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企业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50万元的坏账预备,其账面价值为950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