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螺丝刀设计

7螺丝刀设计

7螺丝刀设计
7螺丝刀设计

螺丝刀设计

一、新建luosidao文件

1、打开proe;

2、设置工作目录。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右键单击,选择“新建文件夹”,取名为“3位学号+姓名”,单击“确定”。

3、在选择“新建”;

4、在名称中输入“luosidao”;

5、取消前的勾。缺省模板可以理解为默认的尺寸单位空间,proe 默认的单位是英寸磅秒(inlbs),而中国用的是公制单位毫米牛秒(mmns);

6、选择“确定”按钮;

7、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表示以mmns为单位的实体零件文件。

8、选择“确定”,新建文件完成。

二、绘制过程

1、选择“top”视图;

2、选择“”,保持默认的草绘设置,选择“草绘”按钮;

3、选择“直线”命令,以坐标原点为起点绘制直线,选择“弧”命令,以直线终点为弧线起点绘制弧线;利用这两种命令绘制出如图形状。

4、修改尺寸。此时所有尺寸为灰色,表示是“弱尺寸”。双击尺寸,进行修改。尺寸参照如图所示。单击鼠标中键退出尺寸修改命令。修改后,尺寸颜色变为亮色,表示是强尺寸。

5、绘制对称轴。选择“直线”命令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工具中选择

“中心线”命令,在X轴上任意一点单击,再在X轴另一位置单击,绘制出一条无限延长的对称轴;

6、按草绘工具下方的“”,退出草绘。

7、选中草绘图形,草绘图颜色变成红色;再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旋转”命令;

8、在下方的旋转操控板中,保持默认值;

9、选择旋转操控板右侧的,完成旋转特征操作。

10、选择“倒角”命令;选择要进行倒角的边,被选择的边变成红色。

11、在下方的倒角控板中输入倒角大小:0.75;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12、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13、再次选择“倒角”命令;选择要进行倒角的边,按“Ctrl键”可同时选择多个边。

14、在下方的倒角控板中输入倒角大小:1.5;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15、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16、选择“right”视图;

17、选择“”,保持默认的草绘设置,选择“草绘”按钮;

18、更改显示方式。为了便于观察所绘草绘,将显示方式由“着色

”改为“线框”。

19、绘制对称轴。选择“直线”命令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工具中选择“中心线”命令,在X轴上任意一点单击,再在X轴另一位置单击,在Y 轴上任意一点单击,再在Y轴另一位置单击,绘制出两条无限延长的对称轴;

20、选择“弧”命令,以Y轴为对称轴绘制弧形。

21、修改尺寸。此时所有尺寸为灰色,表示是“弱尺寸”。双击尺寸,进行修改。尺寸参照如图所示。单击鼠标中键退出尺寸修改命令。修改后,尺寸颜色变为亮色,表示是强尺寸。

22、按草绘工具下方的“”,退出草绘。

23、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拉伸”命令;

24、在下方的拉伸控板中,选择拉伸至点,并点击图形底部中心点;

25、在下方的拉伸控板中,选择去除材料,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26、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27、选择模型树中的“拉伸1”特征;

28、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阵列”命令;

29、在下方的拉伸控板中,选择“轴”,并在图形中点选中心轴,阵列数:5,阵列成员间角度:72,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30、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31、选择“倒角”命令;选择要进行倒角的边,被选择的边变成红色.

32、在下方的倒角控板中输入倒角大小:1;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33、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34、选择螺丝刀柄顶面视图;

35、选择“”,保持默认的草绘设置,选择“草绘”按钮;

36、选择“圆形”工具,在在坐标轴中点(proe会自动捕捉)单击,确定圆心画圆,按鼠标中建退出圆形绘制。

37、修改尺寸。双击直径尺寸,将圆的直径尺寸修改为3。

38、按草绘工具下方的“”,退出草绘。

39、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拉伸”命令;

40、在下方的拉伸操控板中输入拉伸高度:65;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41、选择拉伸操控板右侧的,完成拉伸特征操作。

42、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扫描”,并继续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伸出项”。选择“伸出项”之后,出现“混合”菜单管理器。默认混合选项“平行”、“规则截面”、“草绘截面”,点击“完成”。

43、在出现的“伸出项:混合、平行混合”对话框下,进行“属性”的编辑,默认“光滑”,点击“完成”确认。

44、进行对截面的编辑,选择拉伸柱体的顶面视图;方向选择“正向”,草绘视图选择“缺省”;

45、选择“圆形”工具,在在坐标轴中点(proe会自动捕捉)单击,确定圆心画圆,按鼠标中建退出圆形绘制。

46、修改尺寸。双击直径尺寸,将圆的直径尺寸修改为3。

47、在图形空白处,长按右键,出现下拉菜单,选择“切换剖面”。绘制的第一个矩形变成灰色。

48、选择“椭圆”工具,在在坐标轴中点(proe会自动捕捉)单击,进行第二个图形的绘制;修改尺寸,Rx、Ry尺寸分别为:2和1。

49、按草绘工具下方的“”,退出草绘。

50、进行对深度的定义;默认为“盲孔”,点击“完成”。

51、在消息区,对截面2的深度设置为:10。

52、按消息区后方的“”,退出深度的设置。

53、选择“确定”,完成平行混合特征的编辑。

54、选择“top”视图;

55、选择“”,保持默认的草绘设置,选择“草绘”按钮;

56、选择“直线”命令,如图绘制一条直线;

57、按草绘工具下方的“”,退出草绘。

58、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拉伸”命令;

59、在下方的拉伸控板中,拉伸方式选择为“拉伸至两侧”,拉伸值为:6,

选择去除材料,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60、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61、在模型树中选择拉伸3特征,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镜像”命令;点选“front”面。

62、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63、选择“front”视图;

64、选择“”,保持默认的草绘设置,选择“草绘”按钮;

65、选择“直线”命令,如图绘制一条直线;

66、按草绘工具下方的“”,退出草绘。

67、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拉伸”命令;

68、在下方的拉伸控板中,拉伸方式选择为“拉伸至两侧”,拉伸值为:4,选择去除材料,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69、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70、在模型树中选择拉伸3特征,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镜像”命令;点选“top”面。

71、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72、保存。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 第一节内压薄壁圆筒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内压圆筒应力分析和应用第一强度理论,推导出内压圆筒壁厚设计公式。掌握内压圆筒壁厚设计公式,了解边缘应力产生的原因及特性。 一、内压薄壁圆筒应力分析 当圆筒壁厚与曲面中径之比δ/D≤0.1或圆筒外径、内径之比K=D0/D i≤1.2时,可认为是薄壁圆筒。 1、基本假设 ①圆筒材料连续、均匀、各向同性; ②圆筒足够长,忽略边界影响(如筒体两端法兰、封头等影响); ③圆筒受力后发生的变形是弹性微小变形; ④壳体中各层纤维在受压(中、低压力)变形中互不挤压,径向应力很小,忽略不计; ⑤器壁较薄,弯曲应力很小,忽略不计。 2、圆筒变形分析 图3-1 内压薄壁圆筒环向变形示意图 筒直径增大,说明在其圆周的切线方向有拉应力存在,即环向应力(周向应力) 圆筒长度增加,说明在其轴向方向有轴向拉应力存在,即经向应力(轴向应力)。 圆筒直径增大还意味着产生弯曲变形,但由于圆筒壁厚较薄,产生的弯曲应力相对环向应力和经向应力很小,故忽略不计。 另外,对于受低、中压作用的薄壁容器,垂直于圆筒壁厚方向的径向应力相对环向应力和经向应力也很小,忽略不计。 3、经向应力分析 采用“截面法”分析。 根据力学平衡条件,由于内压作用产生的轴向合力(外力)与壳壁横截面上的轴向总应

力(内力)相等,即: 124 δσππ D p D = 由此可得经向应力: δ σ41pD = 图3-2 圆筒体横向截面受力分析 4、环向应力分析 采用“截面法”分析。 图3-3 圆筒体纵向截面受力分析 根据力学平衡条件,由于内压作用产生的环向合力(外力)与壳壁纵向截面上的环向总应力(内力)相等,即: 22δσL LDp = (3-3) 由此可得环向应力: δ σ22pD = (3-4) 5、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结论:122σσ=,即环向应力是经向应力的2倍。因此,对于圆筒形内压容器,纵向焊接接头要比环向焊接接头危险程度高。在圆筒体上开设椭圆形人孔或手孔时,应当将短轴设计在纵向,长轴设计在环向,以减少开孔对壳体强度的影响。 6、薄壁无力矩理论 在以上薄壁圆筒应力分析过程中,只考虑由于内压作用在筒壁产生的环向拉伸应力和经向拉伸应力,而由于弯曲应力值很小忽略不计、径向应力值很小忽略不计,采用这一近似方

机械原理答案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题11-1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均已知,试求传动比i 15,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解: 此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 78 .57718115205240305043215 43215=??????= =' ''z z z z z z z z i 题11-2如图所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传动机构,工作台与涡轮5固联。若已知z 1=z 1′=15,z 2=35,z 4′=1(右旋),z 5=40,滚刀z 6=1(左旋),z 7=28。今要切制一个齿数z 5′=64的齿轮,应如何选配挂轮组的齿数z 2′、z 3和z 4。 解:由范成原理,滚刀6与轮坯5’的角速度比应为646 55656===' ''z z i ωω 转向如图。 这一角速度比由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系统来保证。 5624 2442175421155011528403515'' ''''=?=?????==i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i 转向如图 可求得 25 3252=z z 至于Z 3为惰轮,其齿数可根据中心距A 24的需要确定。

题11-3 如图所示为一千分表的示意图。己知各轮齿数如图,模数mm m 11.0=(为非标准模数)。若要测量杆1每移动mm 001.0时,指针尖端刚好移动一个刻度()mm s 5.1=。问指针的长度?=R (图中齿轮5和游丝的作用是使各工作齿轮始终保持单侧接触,以消除齿轮间隙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解:()4332-'-组成定轴轮系 100 1160120121632431224=??===''z z z z i ?? 24100??=∴ 再由轮2与测量杆组成齿轮与齿条传动知 测杆1每移动mm 001.0时,齿轮2的转角为: 42221027.611 .029001 .022-?=??=== m Z h r h ? 此时要求指针刚好移动一刻度()mm s 5.1=,由4?R s =可得指针的长度为 mm s s R 241027.61005 .11004 24 =??== = -?? 题11-4 如图所示为绕线机的计数器。图中1为单头蜗杆,其一端装手把,另一端装被绕制线圈。2、3为两个窄蜗轮, z 2=99,z 3=100。在计数器中有两个刻度盘,在固定刻度盘的一周上有100个刻度,在与蜗轮2固联的活动刻度盘的一周上有99个刻度,指针与蜗轮3固联。问指针在固定刻度盘上和活

压力容器设计习题答案

“压力容器设计”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钢制压力容器设计规范<>采用的强度理论为: ( A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2.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PV ≥0.2MPa ·m 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 ( C )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其他。 3.一空气贮罐,操作压力为0.6Mpa ,操作温度为常温,若设计厚度超过10毫米,则下列碳素钢材中不能够使用的钢种为: ( A ) (A )Q235AF (A3F );(B )Q235A (A3);(C )20R 。 4.在弹性力学平面应力问题中,应力和应变分量分别为: ( C ) (A )бZ ≠0、εZ =0;(B )бZ ≠0、εZ ≠0 ;(C )бZ =0、εZ ≠0。 5.受均匀内压作用的球形容器,经向薄膜应力σ?和周向薄膜应力σθ的关系为 ( C ) (A )σ? < σθ (B )σ? > σθ (C )σ?=σθ=pR/2t (D )σ?=σθ=pR/t 6.受均匀内压作用的圆柱形容器,经向薄膜应力σ?和周向薄膜应力σθ的关系为 ( B ) (A )σθ=2σ?=pR/2t ;(B )σθ=2σ?=pR/t ;(C )σ?=2σθ=pR/t ;(D )σ?=2σθ=pR/2t 7.均匀内压作用的椭圆形封头的顶点处,经向薄膜应力σ?和周向薄膜应力σθ的关系为 ( A )。 A 、σ?=σθ B 、σ? < σθ C 、σ? > σθ D 、σ? > 1/2σθ 8.由边缘力和弯矩产生的边缘应力,影响的范围为 (A )Rt ; (B )Rt 2; (C )Rt 2; (D )Rt 9.受均布横向载荷作用的周边简支圆形薄平板,最大径向弯曲应力在: ( A ) (A ) 中央; (B )周边;( C )1/2半径处; D. 3/8半径处。 10.受均布横向载荷作用的周边固支圆形薄平板,板上最大应力为周边径向弯曲应力,当载荷一定时,降低最大应力的方法有: ( A ) (A ). 增加厚度;(B )采用高强钢;(C )加固周边支撑;(D )增大圆板直径。 11.容器下封头采用圆平板,由于封头与筒体和裙座全部焊牢,其受力状态近似于固支,工作时,板上最大应力和挠度变形为: ( C ) (A )最大应力为径向应力σr ,位于封头中心,最大挠度变形位于封头周边;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习题)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 1、日常生活中,使用螺丝刀时,螺丝刀需要承受什么力() A、拉力; B、压力; C、弯曲力; D、扭曲力。 2、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 A、口杯; B、衣服; C、飞机; D、手表。 3. 4.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直接采用铝合金片,而用长方形截面的铝合金构件,这说明什么影响了梯子的结构强度() 4.在自行车家族中有性能各异的不同车型。如装有辅助小轮的童车、双梁载重车、弯梁女式车、双坐双脚蹬的双人车等,这些特殊功能的实现,是因为设计者改变了()。 A. 车的自重 B.车的材料 C.车的结构 D.车的大小 6.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闻名天下。它是一座三层的纯木结构建筑,斗拱、飞檐的结构复杂,工艺精美,令人惊叹。斗拱使屋面凹曲,飞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可以从那两个角度来欣赏评价经典结构() (①技术②工艺③民俗④文化) 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摩托车头盔 B、圆形陶瓷饰品 C、贝类 D、金字塔 6、下列哪种物体利用了重心位置低来保持稳定()。 A、三脚架 B、A字形梯 C、不倒翁 D、大坝 7、单脚支撑的自行车的稳定性是利用了()。 A、重心位置 B、支撑面积的大小 C、结构的形状 D、综合利用以上各因素 8、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A、美观 B、重心低 C、保护 D、支撑 9、钻石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度,就是因为它的分子结构为四面体,每个面都是三角形,这说明了结构的强度与下面那个因素有关。() A、重点位置 B、结构的材料 C、结构的形状 D、综合利用以上各因素 10、一般情况下,不锈钢杯比纸杯的强度大,这说明了结构的强度与下面那个因素有关。() A、重点位置 B、结构的材料 C、结构的形状 D、综合利用以上各因素 11、在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 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 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 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12、李敏要使客厅的茶几更具有欣赏价值,那么她应该侧重改变茶几的()。 A.功能 B.造型 C.安全 D.强度 13、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A拉伸B弯曲C压缩D断裂

外压容器设计

外压容器设计 一、外压容器的稳定性 1、外压容器的稳定性概念 外压容器的失效形式 强度不足 破裂 刚度不足 失稳 2、临界压力 (1)临界压力( P 临):导致筒体失稳时的外压。 临界压应力(σ临):筒体在P 临作用下筒体内存在 的环向应力。 (2)许用压应力 为保证外压容器的使用安全,设计压力应当满足如下条件: ∴ P 临≥mP P 临≥3P (3)影响临界压力的因素 ①P 临与筒体尺寸的关系 (i)当L/D 相同时,S/D 抗弯曲 P 临 (ii)当S/D 相同时,L/D 圆筒越短 P 临 L/D 圆筒越长 P 临 短圆筒:能得到封头支撑作用的圆筒 长圆筒:得不到封头支撑作用的圆筒 ∴ S/D 相同时,短圆筒的P 临高 (iii )当S/D 、 L/D 都相同时,有加强圈者P 临高 ② P 临与材料性质的关系 因圆筒体失稳时,其压应力并没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 说明P 临与材料的屈服极限无直接关系。 而材料的弹性模量E 对 E —抗变形能力, P 临 各种材料的E 值相差不大,所以采用高强度钢代替一般碳钢制造外压容器并不能提高圆筒的P 临,相反还增加了容器的成本。 材料的组织不均匀性合同体的不圆度将使P 临下降。 ][P m P p =≤临

二、外压容器的设计 1、理论公式计算法 (1)壁厚的计算 钢制长圆 : 钢制短圆筒: 将P 临≥3P 代入可得 1)钢制长圆筒: mm 2)钢制短圆筒: mm 3)刚性圆筒 一般:S L 的圆筒叫刚性圆筒 一般不存在失稳,因此只考虑强度即可 (2)临界长度 L 临 当短圆筒的长度大到某一临界值L 临时,封头对筒体的支撑作用将完全消失,这时短圆筒的P 临将下降到长圆筒的P 临, 即: 解得: 为区别长短圆筒的临界长度 当 L< L 临时, 为短圆筒 L>L 临时,为长圆筒 (3)用理论公式设计的步骤 ①设理论壁厚为S 。,并选定材料 ②计算L 临 ③比较确定圆筒类型L 与L 临,确定圆筒类型 ④根据圆筒类型计算P 临 ⑤计算许用应力[P]= P 临/3 比较:设计压力P 与P 临 若P ≤[P],且接近,假设的S 。合适 若p>[p],这说明假设S 。过薄,需重新假设 ⑥实际壁厚S=S 。+C 2、图算法 (1)算图的由来 临界压应力: 30)(2.2D S E p =临D L D S E P 5.20)(6.2=临C E P D S +=32.23C D L E P D S +?=4.0)6.23(D L D S E 5 .20)(6.230)(2.2D S E =017.1S D D L =临0 2S D P 临临=σ

压力容器设计审核考题含答案

2***年度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核试卷 部门:姓名:岗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压力容器,适用的设计压力范围是(不大于35MPa)。 2、适用的设计温度范围是(-269℃~900℃)。 3、GB150标准直接或间接考虑了如下失效模式(脆性断裂)(韧性断裂)(接头 泄漏)(弹性或塑性失稳)(蠕变断裂)(腐蚀破坏)。 17、GB/T151—2014使用的换热器型式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 形管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填料函式换热器)和(高压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型式有(胀接)、(焊接)、(胀焊并用)和(内孔焊)。 4、泄漏试验包括(气密性试验)、(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和(氦检 漏试验)。 5、焊接接头由(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三部分组成。 6、GB/T17616规定S1表示(铁素体型)钢,S2表示(奥氏体-铁素体型)钢,S3 表示(奥氏体型)钢,S4表示(马氏体型)钢。 7、壳体开孔处引起的应力可分为三种:(局部薄膜应力)(弯曲应力)和(峰值应力)。 8、对于(第III类)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当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 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 9、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禁用硬印标记是为了降低(脆断)风险,而有耐腐蚀要求的不 锈钢以及复合钢板的耐腐蚀面则是为了降低(腐蚀失效)风险。 10、PWHT的意思是(焊后热处理)。 11、封头各种不相交的拼接焊缝中心线间距离至少为封头的钢材厚度的(3)倍,且 不小于(100mm)。 12、TSG 21-2016规定判断规程的适用范围用的是(工作)压力,在附录A压力容器 类别划分时采用的是(设计)压力。 13、压力容器的选材应当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 和(工艺性能)。

自动螺丝刀的设计

一、市场调查研究: 螺丝是常见的一种工件,大到重型机械,小到日常生活用品,我们总能看到螺丝的身影。因此拧螺丝的螺丝刀在生活和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在出现的比较多的螺丝刀有普通的手动螺丝刀和电动螺丝刀。普通手动螺丝刀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是效率比较低,特别是有较长的螺钉要拧时更明显。电动螺丝刀效率高,且省时省力,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且可以设计成带电池的电动螺丝刀,从而可以抵消对电源线的依赖。 二、设计方案: 基于以上对市场现有螺丝刀的性能分析,设计一款电动螺丝刀。 1、设计要求: 能快速拧紧/松出螺丝的的多功能手动螺丝刀,其特征是:单手操作,可实现快速正反转,也可变速为正常螺丝刀一样工作;可更换多种规格的螺丝刀头。 2、结构设计: 本产品由高效变速装置、多功能刀头装置和变速装置组成。 1)高效变速装置主要由手柄、螺丝刀架、固定在螺丝刀柄内的变速直齿轮组组成。工作时,操作手法和普通螺丝刀相近,握住手柄正反转,简单并排的变速直齿轮组能使螺丝刀杆直接正反旋转。为了结构紧凑,设计的变速直齿轮组的传动比为1:3.5 ,当用于快速拧紧/松开螺丝时,转一圈手柄,可以使螺丝旋进/松开3.5圈,实现高效旋

高效变速装置 2)多功能刀头装置是便于拆装更换螺丝刀头的装置,可以安装不同规格的螺丝刀头。 3)变速装置紧固螺钉需要较大力矩时,将变速装置小推件拉到如图中所示位置,则螺丝刀的传动比为1比1,可以满足拧紧要求,此时螺丝刀与普通螺丝刀无异。将变速小推件往右拉,则可实现1:3.5的高效旋转。 作品整体效果图如图-4所示。 图-2 多功能刀头装置 图-3 变速装置

图-4 作品整体效果图 3、螺丝刀控制部分设计: 本设计产品带有自动停止控制功能,以下为该产品的控制模块设计设计如下。 1) 硬件设计如图1。其主要由单片机、电机、开关电路、模数转换、力传感器等组成的。由单刀开关控制正反转,来实现拧螺丝和松螺丝两个动作。 当需要拧螺丝时,断开开关S1,打开电源。单片机将控制模数转换,把扭矩力电压输入到单片机,当扭矩力小于一定值时,电机正转。当扭矩力达到一定值时,关闭电机。 当需要松螺丝时,闭合开关S1,打开电源。单片机将控制电机一直反转,直到 手动关闭电源。

创新设计-多功能螺丝刀设计说明书

多功能螺丝刀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背景及意义 现如今,螺丝刀几乎已成为各家各户的必备品,它可以方便的拆装家用电器中常见的各种螺丝。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螺丝刀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一是好多产品质量不过关,更重要的是该螺丝刀的实用性并没有得到很大发挥。市面上所见的螺丝刀大部分螺丝刀刀杆与螺丝刀刀头连接为一体,因此只能用来拆装一种固定的螺丝,可选择性差,为了完成一项拆装工作,家中要准备好多种螺丝刀,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工作效率低;在使用时,如遇光线较暗的情况还要专门去找手电筒,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同时在拆卸电路设备时,如果螺丝刀放置不对,有可能引起电路短路,给家庭及个体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引起人身伤害。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多功能螺丝刀,满足作业要求。 该多功能螺丝刀,在螺丝刀刀头库里配备多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螺丝刀刀头,以适应不同的螺丝,满足各种作业需求,同时安装了LED灯,可以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使人们在使用螺丝刀时,不用一手拿着螺丝刀,而另一手拿着手电筒,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总体方案 针对现在市面上流行螺丝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因此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螺丝刀,该螺丝刀是由螺丝刀盖、螺丝刀刀头库、LED折叠架、垫片、纽池扣电、LED灯、导线组、导电片、电源开关、螺

丝刀导杆、压力传感器组成的。 三、详细方案设计 1、结构组成 图1 附图1为该螺丝刀的整体方案结构图。其中,1为螺丝刀盖,2为螺丝刀刀头库,3为LED折叠架,4为垫片,5为纽扣电池,6为LED灯,7为导线组,8为导电片,9为电源开关,10为螺丝刀导杆,11为压力传感器、12为螺丝刀刀口。 2、工作原理 螺丝刀盖1安装在螺丝刀刀库2上,LED折叠架3、垫片4、纽

内外压容器受压元件设计.

内外压容器——受压元件设计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桑如苞 向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同行问好!

内外压容器——受压元件设计 压力容器都离不开一个为建立压力所必须的承压外壳—压力壳。 内外压容器设计即是指对组成压力壳的各种元件在压力作用下的设计计算。 压力壳必须以一定方式来支承: 当采用鞍式支座支承时成为卧式容器的形式,由于自重、物料等重力作用,在压力壳上(特别是支座部位)产生应力,其受力相当于一个两端外伸的简支梁,对其计算即为卧式容器标准的内容。 当采用立式支承时成为立(塔)式容器的形式,由于自重、物料重力、风载、地震等作用,在压力壳上产生应力,其受力相当于一个直立的悬臂梁,对其计算即为塔式容器标准的内容。 当压力壳做成球形以支腿支承时,即成为球罐,在自重、物料重力、风载、地震等作用下的计算即为球形储罐标准的内容。 一、压力容器的构成 圆筒—圆柱壳 压力作用下,以薄膜应力承载,为此整 球形封头 —球壳 体上产生一次薄膜应力,控制值1倍 壳体 椭圆封头(椭球壳) 许用应力。但在相邻元件连接部位,会 碟封(球冠与环壳) 因变形协调产生局部薄膜应力和弯曲应 典型板壳结构 锥形封头(锥壳) 力,称二次应力,控制值3倍许用应力。 圆平板(平盖) 压力作用下,以弯曲应力承载,为此整 平板 环形板(开孔平盖) 体上产生一次弯曲应力,控制值1.5倍 环(法兰环) 许用应力。 弹性基础圆平板(管板) 二、压力容器受压元件计算 1.圆筒 1)应力状况:两相薄膜应力、环向应力为轴向应力的两倍。 2)壁厚计算公式:c i c ][2p D p t -= ?σδ符号说明见GB 150。称中径公式:适用范 围,K ≤1.5,等价于p c ≤0.4[σ]t ? 3)公式来由:内压圆筒壁厚计算公式是从圆筒与内压的静力平衡条件得出的。 设有内压圆筒如图所示(两端设封头)。 (1)圆筒受压力p c 的轴向作用: p c 在圆筒轴向产生的总轴向力:

常用工具的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 3 单元(科学)课题常用的工具 课型新授第 1 课时备课教师林金凤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工具能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完成工作。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常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能初步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 情感目标 (1)对常用工具在使用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产生疑问并激发探究的兴趣。 (2)体会到工具可以延伸和增强了人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法讲授 学法讨论 教学准备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教学过程一、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1:爸爸准备拔钉子,波波帮爸爸找工具。 产生问题:应该选用哪种工具呢? 生活情境2:如图窗纸是用什么剪成的呢? 产生问题:应该选用哪种工具呢? 驱动任务:引出有关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工作的问题。 二、活动1 找帮手 1.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常用的工具)。 2.同学们打开课本52页并小组讨论写出各个工具的名称。 3. 提问:如果不借助工具,人们还能顺利地完成下列工作或活动吗? 4. 小组讨论:为下面的工作或活动选择适当的工具。

4. 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去了。 三、活动2 常用工具的使用 1. 仔细观察几种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再分别试用这些工具,找出 它们发挥作用的位置,思考让这些工具发挥作用的道理是什么。 2. 学生观看视频有关于操作工具。 3. 学生汇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 活动小结:各种各样的工具使用的方法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但它们发挥 作用的原理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 四、全课总结 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作业布置观察家里有哪些工具,并且是如何用的 板书设计常用的工具 剪刀、钳子、扳手、开瓶器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之前,孩子们的心中已经有了多种简单工具的使用经历,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感叹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如此丰富,各种工具有些我还不够了解,他们能够说得如此清晰,分享自己的认识,也让其他同学获得更多的工具的认识。 3.结合生活经验,选取合适工具 选用什么工具好,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用合适的工具去具体解决。我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一个钉子,并且钉子在木板中露出一部分,此话一出,底下的同学纷纷举手,热情高涨。我让其中一名学生拿羊角锤拔钉子。孩子们

外压容器的设计计算

外压容器的设计计算 哈尔滨市化工学校 徐 毅 李喜华 在外压容器设计时,筒体的壁厚计算按文献 〔1〕和〔3〕应采用图算法。图算法要先假设筒体 的壁厚,通过查图表后计算使P≤〔P〕且较接 近,则所设壁厚可用;否则应重新假设,直至满足 为止。为简化设计计算,本文将外压容器的解析法 与图算法结合,使外压容器的壁厚的假设一次完 成。 1 壁厚的计算 按文献〔2〕外压容器壁厚的计算公式 S≥D0( m pL 2.6ED0 )0.4+C(1) 式中S———外压容器筒体的壁厚,mm;D0———外压容器的外径,mm;L———外压容器的计算长度, mm;C———壁厚附加量, mm;m———稳定系数, m=3;P———设计压力, MPa;E———材料在设计温度时的弹性模量, MPa; 设壁厚为S,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壁厚S0=S-C,算出所要设计筒体的L/D0和D0/S0值; 2.按文献〔2〕在图6-10(文献〔2〕)的左侧纵坐标上找到L/D0值,由此点引水平线向右与相应D0/S0线相交。若L/D0>50,则按L/D0=50查图,由交点沿铅垂方向向下求得横坐标系数A(即ε); 3.根据筒体材料选用相应的材料温度线。文献〔2〕中的图6-12、6-13、6-14,在图的下方横坐标找到由2求得的系数A,若A在材料温度线的右方,则由此点沿铅垂上移,与材料温度线相交,再将此点沿水平方向向右求得纵坐标系数B; 4.按系数B用式〔P〕=BS0/D0〔2〕求得许用外压〔P〕; 5.比较设计外压P与许用外压〔P〕,若P≤〔P〕,则所假设的壁厚可用。 6.根据钢板规格,最后确定所用钢板厚度。2 计算实例 设计氨合成塔的内筒,已知筒体外径D0= 410mm,计算长度L=4m,材料为oCr18Ni19Ti,弹性模量E=1.58×105MPa,壁温为480℃,壁厚附加量C=0.8m m,所受外压P=0.5MPa,试确定其壁厚。 由(1)式得: S≥D0(m pL 2.6ED0 )0.4+C=410 ( 3×0.5×4×103 2.6×1.58×105×410 )0.4+0.8=7.6mm 假设壁厚S=7.6mm,计算S0=S-C=7.6-0.8 =6.8mm,L/D0=4/0.41=9.75D0/S0=410/6.8 =60.28 按文献〔2〕在图6-10查得A=0.00032 按文献〔2〕在图6-14查得B=34MPa  按文献〔2〕式〔P〕=BS0/D0=34×6.8/410 =0.57MPa 比较P<〔P〕,即0.5MPa<0.57MPa,即假设壁厚可用。 按文献〔4〕,最后确定所用钢板厚度为8mm。3 结语 筒体的壁厚计算是外压容器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但按文献〔1〕和〔3〕进行设计计算时,一般至少要试算3~5次,若运用本文的方法可使筒体的壁厚计算一次成功。 参考文献 1 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993 2 余国琼.化工容器的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0 3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 B150-89钢制压力容器.学苑出版社, 1989 4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编辑 毛丽青) ? 7 1 ? 《机械工程师》 1997. 2

螺丝刀设计调查分析报告

螺丝刀设计调查分析报告 螺丝刀的用法: 将螺丝刀拥有特化形状的端头对准螺丝的顶部凹坑,固定,然后开始旋转手柄。根据规格标准,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嵌紧;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为松出。一字螺丝刀可以应用于十字螺丝。但十字螺丝拥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 螺丝刀的优点 1、无论是上螺丝还是卸螺丝,防脱夹都能避免螺丝不慎丢失。 2、由于安全护筒为细长的不锈钢管,对于人伸手不到的狭小的地方,在卸螺丝时,螺丝可以自动进入螺丝腔中,并在防脱夹的作用下被轻松取出。 3、由于螺丝装在螺丝腔中,可以将螺丝准确位置在目标上,而螺丝腔为金属管,可以避免螺丝装在进入目标钱歪倒,而始终与螺丝刀杆成一直线,从而使螺丝轻松被拧入。 4、由于螺丝刀装在螺丝腔中,人的手指不需要接触螺丝,故不会发生像使用普通螺丝刀时螺丝在进入目标前歪倒而伤了手指。 5、由于防脱夹的作用,螺丝刀可以携带着螺丝将其钉入任何方向的目标中,不会因为重力的作用使螺丝滑落。 螺丝刀按用途来说,分成以下几类: 1)标准螺丝刀。标准螺丝刀是最常用的一种螺丝刀,为木柄(不穿心柄),也有胶柄或塑料柄,其柄部有一定的绝缘钳。2)重级螺丝刀。重级螺丝刀的外形与标准螺丝刀相似,为夹柄(穿心柄),杆既短又粗,而刀口却又宽又厚,能承受较大扭矩,并可在尾部作适当锤击,较标准螺丝刀耐用,一般用来拆装较大螺钉或锁紧保险垫片。3)十字形螺丝刀。十字形螺丝刀的刀口是十字形的,用来拆装十字形槽口的螺钉。其优点是拆装螺钉时不易滑脱,自动定位好,便于自动化作业,效率高。4)偏置螺丝刀。偏置螺丝刀是用来拆装其他螺丝刀难以拆装的螺钉,它的两端都有刀口且相互垂直,在旋转螺钉时,可以轮换使用。使用这种螺丝刀因给它的压力较小,所以必须使螺丝刀口与螺钉槽口完全吻合,才能顺利地拆装。 螺丝刀种类 1、普通螺丝刀就是头柄造在一起的螺丝批,容易准备,只要拿出来就可以使用,但由于螺丝有很多种不同长度和粗度,有时需要准备很多支不同的螺丝批。 2、组合型螺丝刀一种把螺丝批头和柄分开的螺丝批,要安装不同类型的螺丝时,只需把螺丝批头换掉就可以,不需要带备大量螺丝批。好处是可以节省空间,却容易遗失螺丝批头。 3、电动螺丝刀电动螺丝批,顾名思义就是以电动马达代替人手安装和移除螺丝,通常是组合螺丝批。 4、钟表起子属于精密起子,常用在修理手带型钟表,故有此一称。 5、小金刚螺丝起子头柄及身长尺寸比一般常用之螺丝起子小,非钟表起子。 螺丝刀规格 规格和型号有多种,行业里面,基本上都是根据批头来说的,它的尺寸又有两种。一种是公制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以mm为单位的,比方说楼上讲的那些尺寸,还有的是英制的,它是英寸为单位的。比方1/4,3/16这个数字乘25就是公制的尺寸了。1.一字螺丝刀的型号表示为刀头宽度*刀杆。例如2*75mm.则表示刀头宽度为2mm,杆长为75mm(非全长)。 2.十字螺丝刀的型号表示为刀头大小*刀杆。例如2#*75mm,则表示刀头为2号,金属杆长为75mm(非全长)。有些厂家以PH2来表示2#,实际为一样的。你可以以刀杆的精细来大致估计刀头的大小,不过工业上是以刀头大小来区分的。型号为0#、1#、2#、3#对应的金属杆出粗细大致为 3.0mm.5.0mm.6.0mm。

学用螺丝刀教学设计

《学用螺丝刀》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通用技术课标中指出,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主动力之一,设计又是技术发展的关键。对设计过程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形成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为将来进入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理论依据: 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依据,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要求学生能通过调查、分析需求,提出设想,绘制图样,设计制作作品,并在交流评价中不断改进。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领悟技术思想、体会劳动技术的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用螺丝刀》一课是首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小金工》单元的学习内容,本课是金工这个单元的技术基础部分的一个内容。该单元包括认识扳手和金工锤、螺丝刀和手摇钻。结合实际我把学用螺丝刀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本课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系统认识有关螺丝刀的各部分名称、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螺丝刀,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对螺丝刀的使用方法进行探讨、摸索、实践,初步形成技能。 学生情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以往的生活中接触过这累工具。对螺丝刀(改锥)本身已有一定认识。男生对它应该已经很熟悉。已有过使用经验。但对它的了解相对分散,不够系统。女生对这件工具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之力量不足。所以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把重点放在设计制作这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技术准备:课件、一字、十字、内六角螺丝刀。软木塞、碎木块、螺丝钉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螺丝刀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它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操作实践,熟悉螺丝刀的使用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评价和动手能力。学生的通过拼装设计出一件小作品。

内外压容器——受压元件设计

内外压容器——受压元件设计

内外压容器——受压元件设计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桑如苞 向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同行问好!

内外压容器——受压元件设计 压力容器都离不开一个为建立压力所必须的承压外壳—压力壳。 内外压容器设计即是指对组成压力壳的各种元件在压力作用下的设计计算。 压力壳必须以一定方式来支承: 当采用鞍式支座支承时成为卧式容器的形式,由于自重、物料等重力作用,在压力壳上(特别是支座部位)产生应力,其受力相当于一个两端外伸的简支梁,对其计算即为卧式容器标准的内容。 当采用立式支承时成为立(塔)式容器的形式,由于自重、物料重力、风载、地震等作用,在压力壳上产生应力,其受力相当于一个直立的悬臂梁,对其计算即为塔式容器标准的内容。 当压力壳做成球形以支腿支承时,即成为球罐,在自重、物料重力、风载、地震等作用下的计算即为球形储罐标准的内容。 一、压力容器的构成 圆筒—圆柱壳压力作用下,以薄膜应力承载,为此整 球形封头—球壳体上产生一次薄膜应力,控制值1倍 壳体椭圆封头(椭球壳)许用应力。但在相邻元件连接部位,会 碟封(球冠与环壳)因变形协调产生局部薄膜应力和弯曲应 典型板壳结构锥形封头(锥壳)力,称二次应力,控制值3倍许用应力。 圆平板(平盖)

压力作用下,以弯曲应力承载,为此整 平板 环形板(开孔平盖) 体上产生一次弯曲应力,控制值1.5倍 环(法兰环) 许用应力。 弹性基础圆平板(管板) 二、压力容器受压元件计算 1.圆筒 1)应力状况:两相薄膜应力、环向应力为轴向应力的两倍。 2)壁厚计算公式:c i c ][2p D p t -= ?σδ符号说明见GB 150。称中径公式:适用范 围,K ≤1.5,等价于p c ≤0.4[σ]t ? 3)公式来由:内压圆筒壁厚计算公式是从圆筒与内压的静力平衡条件得出的。 设有内压圆筒如图所示(两端设封头)。 (1)圆筒受压力p c 的轴向作用: p c 在圆筒轴向产生的总轴向力: F 1= c 2i 4 p D π 圆筒横截面的面积: f i =πD i δ 由此产生的圆筒轴向应力: σh = δ δ ππ 44 i c i c 2i D p D p D = 当控制σh ≤[σ]t ?时,则: δ1= ? σt D p ][4i c 此即按圆筒轴向应力计算的壁厚公式。 (2)圆筒受压力p c 的径向作用(见图)

塑胶件自攻和BOSS柱设计

Screw & boss design guide line 常用螺釘緊固件產品在手機應用上大致分爲兩類: 1.自攻絲螺釘和塑膠件緊固方式。 2.機牙螺釘和内嵌螺母(insert nut)緊固方式。 自攻螺釘機牙螺釘 内嵌螺母緊固方式1緊固方式2

Screw & boss design guide line 下面介紹方式1中的自攻螺釘設計 首先,螺釘頂頭形狀可以參照下表選擇:

Screw & boss design guide line 自攻螺釘設計 然後,螺釘頭驅動系統有如下幾類:

Screw & boss design guide line 自攻螺釘設計 這些螺釘頭驅動系統都是國際通用的規格和標準,他們優缺點如下:Cruciform Drives Hex Drive TORX ? Drive ?裝配時容易打滑和脫出 ?需要過多的軸向壓力 ?限制了扭矩的轉遞?點接觸容易導致應力集中?容易損傷螺絲刀和螺釘頭?60o的驅動角傳遞力矩效率 不高?15o 的驅動角仍然有少量徑向應力?傾斜會導致接觸不充分

0° 驅動角 橢圓輪廓形狀 六個突出部分增大了橫斷面積垂直的内邊墻 ?最優化的扭矩傳遞 ?消除徑向應力0 ° Drive Angle Elliptically-based Geometry Large Cross- Sectional Areas at Lobes Broad Contact Surface ?擴大接觸面到最大的接合位置?增大了扭力極限 ?限制了螺絲刀脫出 ?減小了螺絲刀軸向所需要的壓力 Screw & boss design guide line 自攻螺釘設計 TORX PLUS ?TORX ? 的螺絲刀仍然可以用於TORX PLUS ?螺絲釘 的裝配。只是效率不是很高,容易發生脫出情況。 兼容性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一)

压力容器地强度与设计 <江苏省压力容器检验员培训考核班专题讲座) 董金善 南京工业大学过程装备研究所 第一节概述 一、容器地结构 在工厂中可以看到许多设备.在这些设备中,有地用来储存物料,如各种储罐、计量罐;有地进行热量交换,如各种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结晶器等;有地用来进行化学反应,如反应釜、聚合釜、发酵罐、合成塔等.这些设备虽然尺寸大小不一,形状结构不同,内部构件地型式更是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外壳,这个外壳就叫作容器. 容器一般是由筒体<圆筒)、封头<端盖)、法兰、支座、接管、人孔<手孔)、视镜、安全附件等组成<图1).它们统称为压力容器通用零部件,常、低压压力容器通用零部件大都已有标准,设计时可直接选用. 图-1 容器地结构 二、压力容器常用标准 1.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99>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程序》 (2003>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2003>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分级实施范围》 (2003> 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2003> 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2003> 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2003> 9.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规则》 (2003> 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 与管理规则》 (2002> 11.G 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12.G 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13.J 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14.J B4710-1992《钢制塔式容器》 15.J B4731-XXXX《钢制卧式容器》 16.H G/T20569-1994《机械搅拌设备》 17.G 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 18.G B16749-1997《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19.J B4732-1994《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20.H G20580-1998《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21.H G20581-1998《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22.H G20582-1998《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 23.H G20583-1998《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24.H 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25.H G20585-1998《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26.H G20531-1993《铸钢、铸铁容器》

7螺丝刀设计

螺丝刀设计 一、新建luosidao文件 1、打开proe; 2、设置工作目录。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右键单击,选择“新建文件夹”,取名为“3位学号+姓名”,单击“确定”。 3、在选择“新建”; 4、在名称中输入“luosidao”; 5、取消前的勾。缺省模板可以理解为默认的尺寸单位空间,proe 默认的单位是英寸磅秒(inlbs),而中国用的是公制单位毫米牛秒(mmns); 6、选择“确定”按钮; 7、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表示以mmns为单位的实体零件文件。

8、选择“确定”,新建文件完成。 二、绘制过程 1、选择“top”视图; 2、选择“”,保持默认的草绘设置,选择“草绘”按钮; 3、选择“直线”命令,以坐标原点为起点绘制直线,选择“弧”命令,以直线终点为弧线起点绘制弧线;利用这两种命令绘制出如图形状。 4、修改尺寸。此时所有尺寸为灰色,表示是“弱尺寸”。双击尺寸,进行修改。尺寸参照如图所示。单击鼠标中键退出尺寸修改命令。修改后,尺寸颜色变为亮色,表示是强尺寸。 5、绘制对称轴。选择“直线”命令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工具中选择

“中心线”命令,在X轴上任意一点单击,再在X轴另一位置单击,绘制出一条无限延长的对称轴; 6、按草绘工具下方的“”,退出草绘。 7、选中草绘图形,草绘图颜色变成红色;再选择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旋转”命令; 8、在下方的旋转操控板中,保持默认值; 9、选择旋转操控板右侧的,完成旋转特征操作。 10、选择“倒角”命令;选择要进行倒角的边,被选择的边变成红色。 11、在下方的倒角控板中输入倒角大小:0.75;按回车键确认输入。 12、选择操控板右侧的,完成特征操作。 13、再次选择“倒角”命令;选择要进行倒角的边,按“Ctrl键”可同时选择多个边。

第八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基础

本文由891711995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第八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基础 按照壁厚容器可分为:薄壁容器和厚壁容器 D0 ≤0.1或K = ≤1.2 Di Di §8.1 回转壳体的几何特征§8.2 回转壳体薄膜应力分析§8.3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8.4 内压圆筒边缘应力的概念 δ §8.1 回转壳体的几何特征 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是薄壁容器,并且,这些容器的几何形状常常是轴对称的,而且所受到的介质压力也常常是轴对称的,甚至于它的支座,或者说约束条件都对称于回转轴,我们把几何形状、所受外力、约束条件都对称于回转轴的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 §8.1 回转壳体的几何特征 回转壳体中的几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一)面中间面:平分壳体厚度的曲面称为壳体的中间面,中间面与壳体内外表面等距离,它代表了壳体的几何特性。 回转壳体中的几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二)线1、母线:绕回转轴回转形成中间面的平面曲线。2、经线:过回转轴的平面与中间面的交线。3、法线:过中间面上的点且垂直于中间面的直线称为中间面在该点的法线(法线的延长线必与回转轴相交)。4、纬线(平行圆):以法线为母线绕回转轴回转一周所形成的圆锥法截面与中间面的交线。 回转壳体中的几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三)、半径1、第一曲率半径:中间面上任一点M处经线的曲率半(1 + y / 2 ) 径为该点的“第一曲率半径”R1,R1=MK1。= R1 // |y | 2、第二曲率半径:通过经线上一点M的法线作垂直于经线的平面与中间面相割形成的曲线ME,此曲线在M 点处的曲率半径称为该点的第二曲率半径R2。第二曲率半径的中心落在回转轴上,其长度等于法线段MK2,即R2=MK2。 2.基本假设:基本假设:基本假设 (1)小位移假设小位移假设。壳体受压变形,各小位移假设点位移都小于壁厚。简化计算。直法线假设。沿厚度各点法向位(2)直法线假设直法线假设移均相同,即厚度不变。(3)不挤压假设不挤压假设。沿壁厚各层纤维互不挤压假设不挤压,即法向应力为零。 三维转化为二维进行研究 §8.2 回转壳体薄膜应力分析 薄膜应力理论的应力计算公式 壳体的外载荷只是由中间面的应力来平衡,这种处理方法,称为薄膜理论或无力矩理论。无力矩状态只是壳体可能的应力状态之一无力矩状态下,薄壳中的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可无力矩状态下,薄壳中的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使材料强度得到合理利用,是最理想的应力状态。使材料强度得到合理利用,是最理想的应力状态。无力矩理论可使壳体的应力分析大为简化,无力矩理论可使壳体的应力分析大为简化,薄壳的应力分析以无力矩理论为基础。薄壳的应力分析以无力矩理论为基础。 pR2 σ基本回转体应力公式:m = 2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