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区制

学区制

学区制
学区制

一、浅议学区制下的教学管理策略

涵义:学区制(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制度)是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

前景:激活教师流动,人力资源共享。实行学区制,可以提高教育合作水平,向薄弱学校输人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各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内教育高位均衡,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学区制的实施,无疑为教师流动提供了契机和空间—在学区的统筹布置下,优质教师将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科学的流动,真正还原了教育资源的公共属性。一是学区内应建立健全校长任期交流机制,通过优秀校长的输人,为薄弱学校注入优良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其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二是学区管理层要完善教师流动的约束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在教师评优晋级方面,是否进行过开放课堂、跨校兼课、集体备课、承担课题和跨校师徒结对等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教学管理面临诸多困难:一个学区内的学校生源素质不均,教师资源的真正共享还存在很大障碍;评价制度、校长流动制、教师激励措施和如何在交流的同时保持办学特色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等。

二、从“学区化”走向“学区制”

背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试行学区制”作为教育综合改革重要举措之一的大背景下北京东城区进一步探索区域内教育行政治理结构改革的新路,努力实现由“学区化”到“学区制”的转变。

内涵:学区制”是要形成一个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制度组合而成的、具有立体结构的、相对稳定成熟的治理体系。它有几层含义:(1)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原来的“学区化”比较“软”,起到的作用有限;现在推进“学区制”改革,就是要形成一个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到社区到社会,大家共同参与、相对扁平而又立体化的多元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要体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即从垂直、单一的“管制”,走向多元、多向、扁平的“治理”。(2)建立均衡发展的机制,即学区内校际间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机制。(3)建立学区内干部、教师轮岗交流的机制,使教师的身份更加灵活,实现人才的顺畅流转。(4)建立优质品牌共享促结构化发展的新体制。此外,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招生制度、学区内的评价机制、督学责任制度以及对学区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等。这些推进“学区制”改

革的相关制度形成体系并逐渐“定型”后,区域教育就会形成更加良好的秩序,最终建立起稳定、成熟、公平、均衡的发展机制与服务平台。

现状:东城区“学区制”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是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全面优质品牌化建设。“学区制”综合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指向是探索、完善以学区为基本单元的义务教育入学新政,破解择校等难题。东城区将采取组合、集成、提高等措施,使各学区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结构、数量相匹配,最终形成稳定成熟的以九年一贯制、对口入学为主导的义务教育入学新政。、

三、“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的教师专业管理。

面临问题:教师管理方面1、缺少专门部门或人员对各学区教师进行综合调配和管理2、主要精力和财力均投入硬件建设当中,并于教师和教学的“软管理”尚显乏力。

四、对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的探讨

涵义:所谓的学区制是我国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的人学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就如同给农民分配责任田一样,每个城市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安排教育设施,开办公立学校,每个学校负责一定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这个“一定区域”就是“学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中适龄儿童“就近人学”的规定,“就近就是让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的学区人学。

障碍:学区制对流动儿童少年似乎更有约束力,那就是城市孩子和流动儿童少年跨区借读的动机不同。而流动儿童少年要想跟父母一起生活,就必定要离开原学区,进行跨区就读。所以说,被学区制约束着的更多的确实是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少年。所以,学区制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是制度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而非制度本身。

五、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学区制”探索

“学区制”改革原因:一是不增加新的层级和结构,教委和学区实施一体化管理,解决了我们原有“学区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松散问题,强化了学区工作的管理职能。二是“学区制”改革将由单一的行政部门管理走向多元治理,探索出民主科学的现代教育制度,形成“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的教育治理体系。三是有利于把学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

建立起学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机制;另一方面为社区、驻区单位、家长和其他方面的代表参与到学区的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创造条件 , 有利于推进学校建设的民主管理,实现了教育资源社会化及社会资源教育化的有机融合。

六、义务教育阶段试行学区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意义:1.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2.推动教学研究工作高效良性发展3.有利于教育体系的内部联系和层次优化。

问题1.城乡学区划分使教学差距拉大2.农民工子女人户分离,入学难度加大3.学区建设资金规划监管难度加大。

对策1.学区间竞争互助并存2.均衡配置学区内的义务教育资源3.激活教育资源存量4.以监护人工作地及居住地为参考划分学区。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桂林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6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均衡优质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资源共享、优质引领、提升质量”原则,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共生机制,积极开展学区制改革实践与探索,实现学区内资

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的“六统一”,构建县域、城乡、校际之间深度合作,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融合发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机制。 三、主要措施 ㈠科学设置学区。 1.学区设置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相对就近”原则,根据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距离远近等实际情况,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 2.学区组建形式。学区设置可采取城乡帮扶、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等多种组合形式进行设置。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每个学区学校数原则上不超过10所。学区设置主要有以下形式: (1)城乡帮扶形式。 城区学校+乡镇学校(村小学):由1所优质城区学校+若干所同学段乡镇薄弱学校(村小学),通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乡镇学校+乡镇学校:由1所优质乡镇学校+若干所相同学段另一乡镇薄弱学校,通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乡镇学校+村小学+教学点:乡镇中心校在参加与县城优

学区机关管理制度

**学区机关管理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学区机关的管理、指导、服务等职能作用,切实提高工作实效,改进工作作风,使机关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根据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学区职能全面提升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镇教体〔2016〕113号)等文件有关规定,结合学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学习及工作制度 第一条重视工作人员政治和业务学习。每周星期一上午集中2小时对上周工作进行汇报小结,对本周重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并组织集体学习。 第二条集体学习由学区主任组织进行,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考核,机关成员须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凡无故不参加学习者,要有书面情况说明,三次以上取消当年评优晋级资格。 第三条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各方面业务能力水平,提倡业务互学及自学。业余自学具体时间由个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包括时事政治、党纪、国法和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管理方面的知识等。 第四条机关学习按照计划安排进行,个人要有学习笔记,

每年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两篇。个人学习情况和学区全体教职工同时纳入年度考核。 第五条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注意提高工作效率。上班时间不得随意脱岗,尽量减少私人电话及聊天时间;不得在电脑和手机上玩游戏、看电影、聊QQ和微信、逛淘宝等,或者看一些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书报杂志;不得在办公室从事妨碍他人或与正常工作无关的活动。 第六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有担当和责任意识。业务工作由主任或办公室负责人协调分配专人办理,既有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要及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勇于担当负责。开展工作要主次分明、思路清晰、步骤明确,尽量以不打扰他人或基层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前提。对一时无法确定的事项要及时汇报学区主任研究解决,不得推诿扯皮、拖延应付。对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者,予以责任追究并严肃处理。 第七条机关建立值日值班制度。工作日志上各人每天要签到,由专人做好当日主要工作事务记载。工作人员实行轮流周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坚持早到开门、迟走关锁门窗等,并及时打扫卫生。每周星期一早晨交接班,若因公因私外出或者离开单位时要委托他人值班,并实行值班人员首问、接待制度,文明办公,礼貌待人。 第八条严格执行保安纪律。严禁公共场所或在家人、子女、亲友、同事等面前谈论、泄露尚未公开的工作机密和领导谈话、

工业园区学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铜城工业园区学区学校安全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以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为目的,以落实《崇信县学校安全管理办法》为主渠道,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逐步形成规范管理,创建文明校园,以“教育先行、预防为主、依法管理、责任到人”为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体制,以“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为保障,为切切实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校产和师生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组织领导:各校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树立“安全第一、人人有责”的思想,高度重视,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安全工作全乡、全校一盘棋。学区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理、检查指导全乡安全工作。各校也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机构。 组长:张彦鹏 组员:李志荣吴建忠刘永胜陈惠世刘永利杨好景 二. 制度建设:为了做到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不断规范管理,科学发展,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特点,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教育制度,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制定安全工作应急处理预案,形成安全事故报告制和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家访制度,坚持教职工轮流值班,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学校领导带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师生定期体检制度,健全健康档案,小学应建立健全路队护送制度,幼儿园应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中学应坚持对住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制度,实行学校大型活动批准制度等13项安全制度。学校校长有义务、也有权利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要求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

花园口镇中心学校 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情况汇报

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工作 情况汇报 花园口镇中心学校 — 1 —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新时代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我省将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综合改革,为使上级更清楚地了解地方学区制管理的工作情况,现将花园口镇学区(中心校)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域现状 花园口镇位于惠济区东部,地区条件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辖区东西走向,两端跨度较大,交通、经济发展、人流分布不均衡。辖区公办学校共6所,1所中学(惠济六中)、5所小学(花园口小学、京水小学、八堡小学、申庄小学、石桥小学)。这些学校由于地域人口分布及交通、经济条件限制,无论是学生数量,校舍情况、师资发展情况,如自然发展,将呈现较大的差异化发展表现(学校大的生源千人往上,小的近百人)。 二、指导思想 通过学区(中心校)管理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促进区域内学校间互相帮扶、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内涵提升、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提升惠济区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三、目标任务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资源共享、优质引领、提升质量”的原则,通过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教育资源调配机制和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在中心校内统一进行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形成一批规— 2 —

模合理、声誉良好的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现“十个一体”目标,即校长队伍一体建设、教师队伍一体配置、教育教学质量一体提升、师生评价标准一体执行、德育工作体系一体构建、学生体艺素质一体提高、教育经费一体落实、学校布局一体规划、设施设备一体完善和信息化建设一体推进,构建县域、校际之间深度合作,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融合发展,进而实现县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工作措施 (一)学区(中心校)组建形式。 根据行政区域划分,花园口中心校以1所优质学校(规模较大)为龙头学校,与若干所同学段相对薄弱的学校组成教育融合发展共同体。我们采用的形式是: 乡镇中心校+村小。乡镇中心校在参加与城乡优质学校组成学区的同时,自身作为牵头学校与村小学、教学点组成学区,辐射村校、教学点,提升村小学、教学点教育质量。 集团化办学形式 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由1所优质学校+若干所薄弱学校组成学区,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统一管理。 (二)创新学区管理机制 1.明确学区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区办学资源的配置、校长教师的调配、学区整体绩效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将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从事的学区管理工作计入工作量,建立基于学区管理成效的激励机制。中心学校负责对 — 3 —

学区五年发展规划

篇一:《学区制建设发展规划最新》 明珠学区五年发展规划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 明珠学区五年发展规划 教育均衡化发展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教育成功机会和相对均等的教育效果,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志。随着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探索的不断深入,教育将目标定位为均衡优质发展。为此,在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结合任城区教体局,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精神,努力探索"互助共赢——捆绑整合——打造共同体”的创新工作模式。为实现明珠学区的优质均衡发展,巩固以往在学区建设方面的成果,我们特制定《济宁市明珠学区五年发展规划》,具体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学区总体发展目标 以创建品牌学区为总目标,坚持一体打造,一体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明珠学区学校管理规范化,师资队伍优质化,教育质量一流化的均衡发展目标。共同愿景创建“文化内涵丰富、生命意识浓厚、教育质量一流”的和谐学区; 工作思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流互助、携手共进 五个共享管理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设施资源共享、环境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 五个统一交流人员安排统一、管理档案统一、组织教学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教研培训统一; 五个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优质发展;五个策略校长带动策略、捆绑评价策略、特色整合策略、课题引领策略、名师辐射策略 五种机制学区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机制化、交流体验深入化、课堂同研内涵化、教育资源数字化; (二)学区五年发展总体规划 针对学区的基本现状,我们计划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特色学校建设为契机,以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抓住“加强一体化管理,强化理念引领”;“打造学区专业名师团队,形成集群放射规模”;“创建学区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学区优质教育品牌”三条主线,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550501.doc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550501 曹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学生管理制度 一、入学 (一)一年级,凡年满6周岁、户口在本学区的正常儿童入学。 (二)新生一律凭本学区户口、接种卡(或本)、照片报到,由学校填写学籍登记表,建立学籍档案或学籍卡片。 (三)依法招生。对符合条件未入学的学生,学校尽力做好其家长工作,及时让家长送孩子入学;对无正当理由又不送孩子上学者,学校有权依法向上反映。 (四)凡无本学区户口和房产证的新生,作借读生处理,具体入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二、休学、复学 (一)学生在校期间,因严格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请假达三个月以上的准予休学。休学期限为一年。一年后,仍不能到学校学习的可再延期休学一年。 (二)学生休学,须持医院或有关单位证明,由学生家长申请并经班主任签署意见,或教导处审批,校长同意后,记入学生学籍卡片或登记表中,再发给休学证书。

(三)学生复学,须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并缴验休学证明书,因病休学的还要持医院证明,经学校审查,准予复学。复学时,原则上编入学时相衔接的年级学习。 三、转学 (一)因父母调动工作而需转入本学区的,事先必须本校办理接 收证。学校不得擅自接受转学手续不齐全的学生入学。 (二)凡要求转到外校学习的本校学生,必须向教导处提出局面申请,说明缘由,经批准后才能到外校办理接收证。待学生持有外校的接收证后,学校方可签发转学证明,并将学籍卡交给该生。要求保留学籍处出借读的学生,由家长申请,教务处备案,每年交纳政府部门规定的集资款。 (三)转学工作一般在学期结束后或开学前办理。毕业班的学生,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转学。 (四)本学区邻近学校一般不存在转学问题,情况十分特殊的,可酌情考虑。 (五)转入的学生在办理注册手续时,必须持我校接收证和原校开出的转学证及发放的在校德育考核手册。 (六)凡无正当理由要求转入我校学习的学生,视校情由校长决定是否接收;一旦接收作借读生处理,具体转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 施方案

桂林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通知》(桂政办发〔〕16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均衡优质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资源共享、优质引领、提升质量”原则,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共生机制,积极开展学区制改革实践与探索,实现学区内资源配置、师资调

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的“六统一”,构建县域、城乡、校际之间深度合作,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融合发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机制。 三、主要措施 ㈠科学设置学区。 1.学区设置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相对就近”原则,根据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距离远近等实际情况,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 2.学区组建形式。学区设置可采取城乡帮扶、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等多种组合形式进行设置。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每个学区学校数原则上不超过10所。学区设置主要有以下形式: (1)城乡帮扶形式。 城区学校+乡镇学校(村小学):由1所优质城区学校+若干所同学段乡镇薄弱学校(村小学),经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乡镇学校+乡镇学校:由1所优质乡镇学校+若干所相同学段另一乡镇薄弱学校,经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乡镇学校+村小学+教学点:乡镇中心校在参加与县城优质学校组成学区的同时,自身作为牵头学校与村小学、教学点组成学区,辐射村校、教学点,提升村小学、教学点教育质量。 (2)集团化办学形式。

某学区管理制度文档新范本(DOC 29页)

漳县大草滩学区管理制度二0一三年九月

目录 1、教师职业道德十要十不要 (3) 2、学区校长工作职责 (4) 3、学区副校长工作职责 (5) 4、学区会计工作职责 (6) 5、学区教育专干工作职责 (7) 6、学区电教专干工作职责 (8) 7、学区行政工作会议制度 (9) 8、学区德育工作制度 (10) 9、学区教师管理制度 (11) 10、学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3) 11、学区教师培训制度 (16) 12、学区集体教研制度 (18) 13、学区学生课外活动制度 (19) 14、学区教育质量监控制度 (20) 15、学区集体听课制度 (22) 16、学区学校安全工作制度 (23) 17、学区教师考核制度 (25)

教师职业道德十要十不要 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要表里不一辱没形象;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不要以教谋私收取钱物;要团结协作谦恭诚信,不要离心离德嫉贤妒能;要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不要浅薄浮躁弄虚作假;要更新知识崇尚科学,不要因循守旧迷信邪教;要理解赏识爱护学生,不要讽刺歧视体罚学生;要注重素质综合评价,不要频繁考试列榜排名;要精研教艺课堂求效,不要参与三乱有偿家教;要尊重家长平等沟通,不要指责家长推卸责任;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不要奇装异服言行粗俗。

学区校长工作职责 一、负责主持学区全面工作,召开学区行政工作会议、小学校长会议,传达上级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研究安排部署全乡教育教学工作。 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人人有章可循,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实现学校管理目标。 三、负责各学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卫生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德育为首、以育人为主,合理安排全面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虑教师评优选先、德能勤绩的考核和职称评聘工作。 四、负责全乡各小学教师的人事调整,小学校长、教务主任的调配工作,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教职工生活,解除教职工后顾之忧。 五、充分发挥党、工会组织的作用,切实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德育工作纲要》。 六、负责全乡教育的一切重大事宜的提议、讨论和决定,履行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职责。 七、负责全学区各小学的收费情况和学校财务帐目的审计工作,管好用好国拨教育经费和预算外经费。 八、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文化和教学理论,积极吸取外地的教育信息,逐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 九、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带头搞好本职工作。

关于试行学区制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1083777.html, 关于试行学区制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瑜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21-02 2013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学区制”。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之一,学区制在全国多个省份陆续进入“试水”阶段。 简单来说,学区制就是中小学的分片划区式管理,通过“捆绑”机制,强校和弱校共同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无可否认,自我国实行学区制改革之后,试点学校和地区的改革成果已初步显现。不过,我国学区制的整体水平仍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我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坚持探索和实干才能赶上欧美发达国家。 在实践中,我国学区制改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如政府层面存在学区划分不均、职能模糊和权力开放性不够的问题;学区层面,学区内发展不平衡,即使本来相对实力就较弱的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提升,但其增速依然是远远落后于本身就实力雄厚的所谓“老牌名校”;成员 校层面也存在办学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教师资源的共享难以取得事实上的突破;学区制的群众基础并不深,人民群众不了解学区制真正内涵、对学区制度缺乏心理认同,学生生源无法均衡流向学区内的成员校,“择校热”并没有真正降温等等。 笔者认为,进一步落实学区制建设,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本人这五大主体的共同努力。在这些主体中,政府、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又尤为重要。 (一)政府方面 1.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描绘区域发展的美好蓝图。 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从宏观的角度了解全国各地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分布和教学质量格局,找出薄弱地区,并且将宏观政策向这些地区倾斜,逐步摆脱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2.合理确定学区的划分和规模。即在划分学区时,不是完全按照行政地域划分,而是立足区域的社会经济水平、教师水平、办学水平等进行强弱搭配。同时,明确“动态学区”的概念,因为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区域条件处在不停的变化中,学区之间即使在划分的初始阶段资源配比相当,我们也不能保证经过年复一年的发展,这些学区的发展仍然保持均衡。在笔者看来,每6年进行一次学区重新划分是比较合理的。因为6年既保证了既定学区内各个成员校的充足发展时间,又符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现实(小学阶段6年,初中阶段3年),不会引发教育断层。

学区电教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

学区电教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 根据县教育体育局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安装、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及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明确学校及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细化任务,靠实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设备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一、设备安装 模式一至少有一个环境(教学光盘播放教室);模式二至少有两个环境(一个教学光盘播放室,一个卫星教学收视室)。设备连线要正确,布线要规范,电力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全部设备全部安放在教室,有利于教学工作,决不能放在校长室或办公室。 二、设备管理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1)学校有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落实,职责分工明确;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纳入工作计划;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现代远程教育专题工作会议,解决实际问题(队伍有名单、会议有记录)。 (2)学校有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考核方案,并纳入对教师的综合考核。 (3)经费投入能保证远程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2.建立健全各种必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3.各个教学环境必须做到“五防一帘”(防尘、防火、

防盗、防潮、防触电、有窗帘)。门窗要坚固;电源插座要安装牢固,并有明确防电标志保证用电安全;各种设备要有防尘机套,保证设备防尘遮光;各种设备要远离火源和强磁场,确保设备防火,防电磁干扰。 4.相关档案资料必须装订成册,并放在专门档案盒中存档。 5.各种制度要健全,除统一制订的制度外,各校要制订安全保卫制度等,并装框上墙。 6.各学校要严格按校长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长为设备安装、管理和使用的第一责任人,由学校校长亲自抓、负总责,将各项任务分配到技术管理员等相关人员身上,落实责任,完善项目设施的安装、管理和使用,逐一查漏补缺,达到“三进一提高”(即设备进教室、应用进课表、使用进记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工作开展 1.使用有计划。每学期有计划、总结,计划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经验总结要求内容实在,事迹典型。 2.设备维护良好,无尘、无锈,室外设备定期检修,设备实行专人保管,专项使用。设备完好率100%。 3.严禁利用远教设备做与远教无关或下载非法资料;下载资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4.文本资料、VCD(DVD)光盘及系统工具等软件资源,归类整理,妥善保管,建档有序,陈列整齐规范,借还方便,

创新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中,XXX政府始终秉承“扶贫先扶智、强县先强人”的民生理念,攻坚克难,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以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建机制、抓投入、夯基础、强管理、重创新,率先在XXX省实施XXX、在国贫县率先推行XXX,XXX年XX月在XXX省第二个、XX第一个建成“XXX”县,XXX年XX月建成省级“XXX”,XXX年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呈现出活力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虽然XXX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教育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水平仍存在不均衡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处边远的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内涵发展的动力不足。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亮点,补短板,求突破,巩固教育创建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使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建设,是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基于上述认识,该县主动作为,立足县情,抓住关键领域,积极探索构建符合贫困山区县特点,持续推进改革的路径,自XXX年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作为统筹城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学生“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取得积极成果。XXX年,XXX被XXX省教育厅命名为全省首批XX个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示范县(区)之一。在近几年的巩固提高工作中,不断创新举措,持续发力,强势推进,改革成效日益彰显。

一、主要做法 (一)统筹安排,搞好顶层设计。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出台的教育改革相关文件精神,从顶层设计入手,组织人力,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制定印发了《XXX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大学区设置、管理、考核等政策措施,为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健全机构,构建管理模式。XXX学区制管理改革是在总结前几年联片教研工作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加强组织管理。成立了XXX任组长,分管XXX任副组长,各股室、师训教研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XXX 设立办公室,分管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实施,发文明确了各学区长、副学区长、视导员、成员学校等组成人员及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合理组建大学区。在机构设置上,将联片教研网络与“大学区管理”改革融为一体,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同类型、同层次学校按照地域划分,组建了XX个大学区联盟(其中:小学大学区XX个,初中大学区XX个),原联片教研网络中心校为学区长学校,牵头负责学区内相关工作,同一学区内各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三级管理网络。以学区长学校为核心,吸纳辖区内各成员校共同参与,统筹区域教学资源优势,组建大学区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学区工作的整体规划、发展目标的制定;由各学区长学校教学副校长(或教务主任)亲自挂帅,盘活学区内成员学校的教师资源,规划、落实大学区各项工作,构建学校发展联盟;以学区长学校优质人才资源为依托,联合各成员学校骨干教师,成立大学区学科教研协作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桂林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6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均衡优质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资源共享、优质引领、提升质量”原则,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共生机制,积极开展学区制改革实践与探索,实现学区内资

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的“六统一”,构建县域、城乡、校际之间深度合作,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融合发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机制。 三、主要措施 ㈠科学设置学区。 1.学区设置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相对就近”原则,根据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距离远近等实际情况,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 2.学区组建形式。学区设置可采取城乡帮扶、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等多种组合形式进行设置。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每个学区学校数原则上不超过10所。学区设置主要有以下形式: (1)城乡帮扶形式。 城区学校+乡镇学校(村小学):由1所优质城区学校+若干所同学段乡镇薄弱学校(村小学),通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乡镇学校+乡镇学校:由1所优质乡镇学校+若干所相同学段另一乡镇薄弱学校,通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乡镇学校+村小学+教学点:乡镇中心校在参加与县城

校点管理制度

校点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校点管理,促进我镇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如下校点管理制度。 一、各校点归所在学区校长、主任直接领导。 二、履行学区的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区的各种工作计划。 三、接受所在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学校常规管理的指导、检查、评估。 四、积极参加所在学区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按时完成学区交给的各项任务。 五、学校的各种备品、财产及教学设施由学区统一管理,登记入账,年终清查,如有丢失或人为造成损坏,追究校点的领导及相关教师的经济责任。平时日用开支由学区负责,如需大型修建、购置,必须向所在学区领导书面申请,学区向总校报批,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六、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考勤制度。教师事、病假必须向学区书面申请,学区向总校报批,否则视为矿工。各校点每月向学区汇报一次教师考勤情况,并将考勤情况作为年终教师评优、评选的条件之一。 附:校点的具体要求:

一、教育工作。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认真贯彻有关法规文件,进一步建设好 德育组织及工作网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 1、各学科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加强班集体建设,做好少先队 工作。 2、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 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做到对已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 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树立健康向上的整体形象。 3、学校主动与社会家庭积极配合,建立以班为点、家庭为面、社会为体的立体教育模式。 4、认真贯彻执行《国旗法》。坚持每周一早晨全体师生集中 举行规范化升旗仪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5、要讲究教育方法,研究教育艺术,拓展教育途径。要不断 沟通家、校联系,加强控辍保学工作,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淘汰或变相淘汰学生,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 6、学校全面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二、教学工作。 学校坚持教学为中心,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 育观念,采用有效手段,攻坚克难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一、入学 (一)六年级,凡年满12周岁、户口在本学区的正常儿童入学。 (二)新生一律凭本学区户口、接种卡(或本)、照片报到,由学校填写学籍登记表,建立学籍档案或学籍卡片。 (三)依法招生。对符合条件未入学的学生,学校尽力做好其家长工作,及时让家长送孩子入学;对无正当理由又不送孩子上学者,学校有权依法向上反映。 (四)凡无本学区户口和房产证的新生,作借读生处理,具体入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二、休学、复学 (一)学生在校期间,因严格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请假达三个月以上的准予休学。休学期限为一年。一年后,仍不能到学校学习的可再延期休学一年。 (二)学生休学,须持医院或有关单位证明,由学生家长申请并经班主任签署意见,或教导处审批,校长同意后,记入学生学籍卡片或登记表中,再发给休学证书。 (三)学生复学,须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并缴验休学证明书,因病休学的还要持医院证明,经学校审查,准予复学。复学时,原则上编入学时相衔接的年级学习。 三、转学 (一)因父母调动工作而需转入本学区的,事先必须本校办理接

收证。学校不得擅自接受转学手续不齐全的学生入学。 (二)凡要求转到外校学习的本校学生,必须向教导处提出局面申请,说明缘由,经批准后才能到外校办理接收证。待学生持有外校的接收证后,学校方可签发转学证明,并将学籍卡交给该生。要求保留学籍处出借读的学生,由家长申请,教务处备案,每年交纳政府部门规定的集资款。 (三)转学工作一般在学期结束后或开学前办理。毕业班的学生,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转学。 (四)本学区邻近学校一般不存在转学问题,情况十分特殊的,可酌情考虑。 (五)转入的学生在办理注册手续时,必须持我校接收证和原校开出的转学证及发放的在校德育考核手册。 (六)凡无正当理由要求转入我校学习的学生,视校情由校长决定是否接收;一旦接收作借读生处理,具体转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四、退学 (一)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不准退学,对少数确有下列原因之一的,可以考虑办理退学手续; 1、因病休学两年以上,经医院证明,短期内治疗不能痊愈者。 2、因生理发育不全,或因患各种疾病,致有显著痴、呆、傻、丧失学习能力者。此条一般指下述三种情况:一是身体发育畸形,年龄在16周岁以上,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要求退学者;二是因患流行性

八步龙山学区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八步龙山学区开展学区制管理 工作总结 根据《贺州市八步城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八步龙山小学学区成立以来,依循区教育局学区管理制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学区特点、具有本学区特色的学区管理制模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就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龙山学区管理组织机构,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 成立龙山小学学区管理机构,设立学区管理办公室。建立学区机构议事制度,定期召开行政会议,商议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督促落实管理制度。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学区长:罗义斌 副学区长:邓海燕 学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罗爱球 副主任:邹智锋、郑惠灵、胡郁青、谢丽珠 视导员:曾兰芝 二、管理工作推进情况 (一)办学资源共享,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1.龙山小学每班教室均配备电子白板,可供多处学区教研课同时进行。学区成立以来,专家讲座、专业技术培训、教研课等各种教学活动均在此举行。 2. 清华附小在龙山小学、太白路小学都建了接收站,学区教研组根据清华附小提供的课程计划表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对方的教学教研活动,做为学区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体研讨,共同进步。 3. 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化人力资源优势主动承担学区示范课的录课、刻制光盘、制作简报等工作,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相关培训,为我学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营养,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实现教学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 龙山小学是北京西城区教育改革实验学校,2015年1月北京实验二小副校长华应龙亲自率团到我学区讲学并上示范课,学区全体教师自身素质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越。 2.2015年4月,龙山小学承办了“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现场会,组织学区全体教师接受项目办专家的现场指导。 3.通过学区教师走教形式,促进师资均衡发展。 (三)多次体艺交流,学区师生团结共进。 1.2015年5月,学区汽排球联队在八步区庆“五一”汽排球比赛中,赛出学区水平,赛出风格,一举夺魁。 2.2015年6月1日,学区“百名儿童现场书画展”为师生提供了艺术交流的平台;丰富多彩的庆“六一”联谊活动,让师生感受到了学区大家庭的快乐。 三、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学区长负责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局限性,“六个统一管理”难以完全实现,特别是在队伍管理、资源管理、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困难。 2.学区内两所学校的办学资源不完善,学区成员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有待提高,太白路小学还没有实现班班配备电子白板设备。 3.教师资源紧缺,按要求“均衡配置”有待提高。 4、学校的基础建设有限,无法满足新增年级与学生数量的需 求。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1.完善学区管理办公室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合理安排学区内教 育 资源,研究解决学区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2.打造学区特色品牌。根据学区两所学校的实际,内强素质, 外 塑形象,充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联合打造学区的特色品牌。

学区岗位职责

学区主任职责 一、主持负责学区全面工作,把握学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制定学区近、远期工作规划,督促、检查学区成员工作执行情况,与学区成员共谋发展大计。 二、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上级管理部门的指示精神和工作任务,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三、抓好所辖学校(园)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督促学校(园)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做好管理、协调和指导工作。 四、协助县教育局抓好学校布局调整、教职工编制核定、校(园)长和教职工的调配管理、对学校(园)的督导评估等工作。 五、负责本学区教育会计核算工作,把好政策关。 六、完成县教育局布置的各项任务。 学区干事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人事、劳资管理等文件精神和规章制度,做好上级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与落实。

二、协助学区主任负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所辖校(园)教师管理、考核工作的落实,督促检查各校(园)党风廉政和校务公开工作,及时准确上报有关报表。 三、协助学区主任和县教育局人秘股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按时准确上报人事、劳资等报表。负责对辖区内小学教师的培训、管理、考评工作,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四、协助主任负责辖区德育工作、学生安全工作、育人环境治理工作。协助学区主任负责学区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落实、检查和总结工作,并按上级要求做好相关的临时性工作。负责辖校德育信息的收集、交流、协调工作,为有关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协助学区主任负责小学的学籍管理评估,义教档案建设,小学教学计划的制定、落实、检查和总结工作,并按上级要求做好相关的临时性工作,对所辖小学的教学教研及其常规管理等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六、协助学区主任负责小学的教学教研,负责所辖小学教科研立项、阶段性总结、验收、成果发布和推广工作及教学信息的收集、交流、协调工作,为有关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七、负责学区妇女及计生工作,做好季报、年报,确保全学区无超生,不漏报、瞒报出生人数。负责辖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统计、年度总结评比工作。 八、完成县教育局各股室布置的各项任务。

最新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曹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学生管理制度 一、入学 (一)一年级,凡年满6周岁、户口在本学区的正常儿童入学。 (二)新生一律凭本学区户口、接种卡(或本)、照片报到,由学校填写学籍登记表,建立学籍档案或学籍卡片。 (三)依法招生。对符合条件未入学的学生,学校尽力做好其家长工作,及时让家长送孩子入学;对无正当理由又不送孩子上学者,学校有权依法向上反映。 (四)凡无本学区户口和房产证的新生,作借读生处理,具体入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二、休学、复学 (一)学生在校期间,因严格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请假达三个月以上的准予休学。休学期限为一年。一年后,仍不能到学校学习的可再延期休学一年。 (二)学生休学,须持医院或有关单位证明,由学生家长申请并经班主任签署意见,或教导处审批,校长同意后,记入学生学籍卡片或登记表中,再发给休学证书。 (三)学生复学,须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并缴验休学证明书,因病休学的还要持医院证明,经学校审查,准予复学。复学时,原则上编入学时相衔接的年级学习。 三、转学 (一)因父母调动工作而需转入本学区的,事先必须本校办理接 收证。学校不得擅自接受转学手续不齐全的学生入学。

(二)凡要求转到外校学习的本校学生,必须向教导处提出局面申请,说明缘由,经批准后才能到外校办理接收证。待学生持有外校的接收证后,学校方可签发转学证明,并将学籍卡交给该生。要求保留学籍处出借读的学生,由家长申请,教务处备案,每年交纳政府部门规定的集资款。 (三)转学工作一般在学期结束后或开学前办理。毕业班的学生,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转学。 (四)本学区邻近学校一般不存在转学问题,情况十分特殊的,可酌情考虑。 (五)转入的学生在办理注册手续时,必须持我校接收证和原校开出的转学证及发放的在校德育考核手册。 (六)凡无正当理由要求转入我校学习的学生,视校情由校长决定是否接收;一旦接收作借读生处理,具体转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四、退学 (一)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不准退学,对少数确有下列原因之一的,可以考虑办理退学手续; 1、因病休学两年以上,经医院证明,短期内治疗不能痊愈者。 2、因生理发育不全,或因患各种疾病,致有显著痴、呆、傻、丧失学习能力者。此条一般指下述三种情况:一是身体发育畸形,年龄在16周岁以上,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要求退学者;二是因患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或乙型脑炎及明显痴呆、傻者,严重的癫痫病者,麻疯病者;三是高度近视(1200度)者,严重红斑狼疮病者等。 3、因家庭情况突然变化,出现严重的特殊的困难而需要负担家庭生活,无法坚持学习者。此一般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父母双方一方因故病残长期不能工作,致使全家生活水平极低者;二是无依无靠者。 4、因家庭生活极端困难,劳动部门同意安排就业者。(二)学生退学必须办理下列手续: 学生要求退学时,提出书面报告,索取家长单位或村委的证明及县团单位以上的医院诊断证明,班主任签署意见,教导处调查核实、校长签署意见,报上级

大有学区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大有九年制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起领导和决策作用。领导小组成员由校长、副校长、教研员、各中心校长组成。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充分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分管副校长、教研员、德育课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分管副校长要组织好德育工作,以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坚持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负责制定德育工作职责、计划、目标并报领导小组审定,组织德育工作检查、评比,抓好德育工作队伍素质的提高,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教研员应协助校长抓好德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督促与检查班主任工作,协助班主任处理班级工作的重大问题,加强家校联系,建立良好班风,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类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德育基地接受教育,发挥德育基地育人功能。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学校要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及其考核细则,以及做好班主任岗位津贴的发放,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德育专题教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师要保质保量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 2、中心校长、分片领导、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齐抓共管的作用。中心校长履行校园环境育人的职责,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班主任要紧密结合本班级学科特点,组织本组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同时做好德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课外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团支部要认真组织好团队活动等德育教育活动。

学区制的教学管理机制研究

基于学区制的教学管理机制研究 研究单位:荷包湖学区 负责人:宋勇 组成员:孙雁洲李秋涛胡欣荣吴超王翔 吴秋梅罗红冯威李友福胡必光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等内容作为今后十年的工作重点,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作为教育公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更宽泛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的特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更加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成为新的社会热点,教育资源之争也成为一种新的等级分化工具。把这些事情交给市场去自动调节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口号,更是经济决定论者的冷酷,这显然有些不负责任。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会影响到社会公平、社会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这显

然与社会进步相背离,所以,政府必须出面,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为教育均衡化、教育资源的拓展和优化配置来实行调控。 学区制是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是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的制度。通过学区制的实行,建立更为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探索教师流动、教学管理、教师研训、考核评价等新机制,从而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等方面有所突破。我市按照“相对就近、优势互补、分步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在区划分3个学区,是在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试验。本研究课题是将学区制的科学探索和有形成果进行及时的积累和分析,试图在小范围的实践中探讨出:通过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这一路径来促进学区内部各学校之间均衡发展,为全市大范围的学区教学管理提供先期的实践经验,丰富区域教育均衡的理论,提高教育合作水平,向薄弱学校输入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各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内教育高位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无论从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还是从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来看,学区制的实施都有其存在、发展的价值。伴随其实施,原来局限于一校一地的教学管理上升到区域层面,相应地在实施学区制的初始阶段,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就关键的教学管理环节实现有效突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