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问题的主体性根源与道德信仰的现实性构建

道德问题的主体性根源与道德信仰的现实性构建

道德问题的主体性根源与道德信仰的现实性构建
道德问题的主体性根源与道德信仰的现实性构建

信仰与道德

信仰与道德 视点:如何用道德的力量构筑大国之魂 编者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德滑坡现象却日益突出,食品安全、医疗贿赂、官商贿赂、诚信缺失、行为失范……当前,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中讲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于1989年1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五届大会上指出:“佛教所强调的慈悲、平等的精神,对于提高人类道德的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文化、制度、教育相比较,信仰,尤其是佛教信仰对道德建设的独特价值在哪里?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惟贤长老:一、宗教信仰提倡抑制私欲和贪心,可以淡化某些人一味追求钱财而忽视道德的倾向。二、宗教的自督、自责、自尊的戒律,提倡仁慈、悲悯,有助于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的犯罪率;三、宗教主张物我一体,普敬飞潜动植物,可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四、宗教的利他主义无我精神,可以使人们崇尚理性,从善去恶,提高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融洽祥和。……详细 净慧长老:佛教认为,不仅持戒是道德修养,修定和修慧同时也是道德修养。慧力和定力的提高,同时就是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力量的提高。道德的本质——自律,既是戒(远离恶法,持行善法),又是定(安住善法,心不动摇),又是慧(念念观照,处处自觉),是戒定慧的统一。……详细 纯一法师:尤其重要的是,佛教经典中关于“心”的教义与智慧,可以直接对治呈下堕趋势的人类道德,并挽救物化的人类命运。救世始于净心,始于净心的信仰与修持。……详细 杨曾文教授:佛教自成立以来在面对社会实施的各种教化中,最重视的是从思想上进行教化,也就是净化人心,引导信众自我净心。那么,佛教以什么来净化人心呢?自然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主要是佛教哲理和伦理。……详细 凯朝博士:只讲信仰和道德,不了解其内涵的话,这个社会还是和谐不了。以佛教的观点来讲,信仰首先必须要了解因果关系。那什么是因果关系呢?那就要追溯源头:我是谁?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我是怎么长大成人的;我的父母是谁?我的国家等问题。还有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要时时刻刻心存一种感恩,要知恩,不要忘恩;要感恩,不要以德报怨;……详细

道德感悟 演讲稿

道德感悟演讲稿 道德感悟演讲稿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也有人说: “生命如水,撞击岩石能溅出美丽的水花;跌下悬崖则形成壮观的瀑布;即使在平坦的地面,亦是点点滴滴,奉献万物”。我觉得,如果用这两种事物比喻教师,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此我愿做绿叶,奉献无言;我愿化水滴,润物无声。回首多年的教学生涯,我的内心一直被一种幸福充盈着。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请允许我用最朴实的话语讲述我教学工作中的点滴感悟。 一、让教育充满爱,以心灵赢得心灵。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首先应该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学生倾注满腔的热爱。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 “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对学生的爱”。离开了师爱,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十几年来,我全面关心爱护学生,视学生如兄弟姐妹,和学生做最真诚的朋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常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激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教育他们具有开阔大度的胸襟。我曾教过一名叫王涛的学生,父母离异了,他很受打击,意志消沉,成绩下滑。我得知情况后,及时找他谈心,开导她,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很多

很多,但是并不能因为自己生活的境遇不好,就怨天尤人,就觉得上天待自己不公,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是对人生的经历的一次丰富,是磨练意志的一次考验,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通过多次的和他交心谈心,从而化解了他心中的包袱。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市重点高中。此外,学生生病后,我带他上医院,亲自守护在病床前;对于家庭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热心予以资助,鼓励他们安心学习。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让人开心的是,真情确有回报,我以自己的真诚和爱心,赢得了班上学生的绝对信任。 二、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其次,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养。以前,我总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就够用了,加之工作繁忙,忽略了理论学习,后来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分层拓展”系列读书活动中,我先后读了《爱心与教育》、《国际教育新理念》、《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等,并撰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与心得。其中给我感动最深的是《爱心与教育》中对“后进学生”的认识和转化,李镇西的教育的艺术性使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转变,视野得到开拓,理论得以更新,更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深深明白: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该是一条河。”因此,不管平时有多忙,我总会挤出时间来学习。我自费订阅了等多种杂志,并参与了学校及盛市的多个课题研究工作。我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汲取,力求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几年来,我有数十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级、省市级奖,参加了六本国家级教辅用书的编写,并于08年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忠诚与信仰教师演讲稿

忠诚与信仰教师演讲稿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忠诚与信仰教师演讲稿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忠诚与信仰教师演讲稿一 尊敬的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信仰》。 “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一“个人若是没有激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莲出污泥而不染,这是一种信仰;两袖清风明心志,这也是一种信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点,那就是责任! 当清吏廉政的故事热映荧屏,我们将包拯、于廉、海瑞这几个名字复刻记忆;当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常颂不衰,弥于耳际,我想起了身边的那些平凡的人、那些普通的事。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时下我们权衡各界官员的核心价值观。在喧嚣城市的那一边,有一位平凡朴实的村官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多少年来如一日。他就是我老家本村的老村长。

那一年的记忆很清晰,当时,村里提议集资修建一条村道以方便大家出行,提议通过后村上便按户收取了修路款。款项由村长保管着,每一笔支出,村长都会定期在村务会议上宣读,事无巨细。如此一来,没料到竟然比预算结余了许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看着在脚下绵延开来的那条笔直的水泥村道,村长欣慰的笑了。又恰逢爱女考上大学,更是喜上眉梢。然而高兴过后,忧愁马上袭上了心头。家境本不算宽裕,刚卖出的农产早已做修路款凑了份子,田里的水稻长势甚好,只可惜远景不解近忧啊! 村长的妻子在家每每叹气,念到修路的那笔余款尚存家中,于是乎想暂时借用以解当务之急,更何况村民们早就建议将那笔余款作为村上备用资金!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却不知何时村长将剩余款早已送到了村民们的手中。点点滴滴,村民们看在眼中,感动在心头??高度决定视野,位置决定角度。言语之外,行动之间,村长的舍己为村、默默奉献的精神为“清正廉洁”四个大字的深刻内涵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因为寻求,所以收获!因为懂得,所以更加珍惜!而今的我已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的光荣使命。用责任和爱浇灌教育的激情,将廉洁为师作为职业的信仰。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快乐! 在我们班,有一个叫曾苏烨的学生。这个学生品学兼优,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但是她的家境却是十分的贫寒。我常常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她关心和帮助,并且每期都为她争取到每班一个名额的贫困生补助。她的母亲多次提着鸡蛋来表示感谢,都被我婉言谢绝。我知道

忠诚源于信仰演讲稿3

忠诚源于信仰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忠诚源于信仰》。什么是忠诚?忠,是指忠于,诚,是指诚实、诚信。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是指对所发誓效忠对象的真心诚意、一心无二。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动物对主人的忠诚,如“义犬”、“义马”等在主人危难时刻的不离不弃、舍身就义。而就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来说,忠诚意味着对组织、对国家、对民族的忠心、责任和担当。比如象抗击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岳飞,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吉鸿昌,革命先烈江姐、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投江就义的八姐妹,还有电视剧《潜伏》当中的余则成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为何都会表现地如此忠诚?因为他们人人心中都有着一个坚定和崇高的信仰。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淡化,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越发严重,更是少数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重要根源。信仰危机已经成为一段时期以来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拾信仰是我们党的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信仰教育已刻不容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震耳发聩的宣誓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重温誓词,让我心潮澎湃!对照誓词,让我感慨万千!是神圣、是感动、是惭愧、是忏悔、还是坚定……无以言表。 信仰是需要树立的,更是需要坚定的。 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那就是要对信仰不断地加以强化。宗教人士们的信仰表现出来的是“虔诚”,佛弟子每天都会虔诚地祈祷,口念弥陀,每天从不间断的早晚课,那是叫真劲、下真功,是真虔诚! 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们,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对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考验。“思想文化阵地不被正确的思想观念所占领,就必将被错误的思想观念所占领”,这是一条不灭的真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是从实践中来。它源于我们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它源于我们对党的理论和党的奋斗目标的学习和认同、它还源于我们长期的党性锻炼和修养。因此,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真信、真学、真改、真做”。

诚信与道德信仰1400字

诚信与道德信仰1400字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

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热爱祖国”主持稿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讲述身边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王庆宏。 古往今来,社会在不断变革,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不论如何变迁,每个社会和时代都有一座永恒的丰碑 ?那就是道德。道德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航标,是民众心灵中衡量善与恶的天平,是社会群体遵循恪守的生活法则和行为规范,是国家民族进步图强的重要保障。当时空的号角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曙光,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文化强国的号召,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作为老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为此,学校特别设立了?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 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我们一起聆听道德故事,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让心灵在道德讲堂净化,让好心在道德讲堂滋长,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构建?善行义举、大义沁水?的浓厚道德氛围。道德讲堂有八个环节,问自己、唱歌曲、学模范、学礼仪、诵经典、谈感悟、发善心、送吉祥。 市委书记把“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确定为全市人民践行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去热爱祖国。首先,进入我们“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要懂得如何去爱这个家,这样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用歌声传播我们对祖国的爱。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伴奏声中,一起唱响这首《歌唱祖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道德是中华瑰宝、是文明之光,数千年来,它一直是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看短片,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中国的繁荣发展。 甲: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 乙: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甲: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乙: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 合: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甲: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成就经典名篇。 乙: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 甲: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 让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经典,下面有请李静玉同学带领大家齐诵节选:《少年中国说》。

《忠诚源于信仰 奉献因为热爱》财政工作人员演讲稿

《忠诚源于信仰奉献因为热爱》财政工作 人员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忠诚源于信仰奉献因为热爱》。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玄奘百折不回,一路西行的背影;信仰是红岩上傲然绽放的一枝梅花;信仰是周乙行走在悬崖时所期盼的曙光。我们的共同信仰是从延安窑洞的第一缕光芒,到共和国成立的岁月峥嵘,那是用割过头颅的镰刀,打过江山的斧头锻造出来的共产主义信仰。人,总要靠点精神才能站着。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将你打倒,如果你还有信仰的话。雨果也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何为忠诚?忠诚源自信仰,信仰坚定的人一定具有忠诚的品质。信仰所给予的强烈的使命感和无尽的责任感,以及无上的热情,便是忠诚的本源。没有信仰,忠诚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我看来,生死关头为了党的利益,毫不动摇、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诚;在日常岗位上,为实现党的任务不避艰险、无私奉献也是忠诚;“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是忠诚;“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亦是忠诚。而这种忠诚是源自于信仰,一种对革命事业的信

仰。周恩来同志说过:“革命总是会有的,我们是幸存者,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工作。” 沿着历史的辙印,多少仁人志士,凭着坚贞的信仰和满腔的忠诚,让人生散发着璀璨的光辉。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牛玉儒……这一个个长留人们心中的名字,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凭着心中那份相信正义的信仰,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的信仰,用汗水和生命谱写着共产党人的动人篇章。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不平凡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忠诚于党,始终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20XX年8月我幸运的加入了XX财政这个光荣的集体。和那些刚步出校门,走向社会的许多大学生一样,我心中充满美丽的梦想,血液中涌动着对未来的激情。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面对机械和繁琐的业务工作,我偶尔会有些迷茫。但是如果每天只是抱怨,只是在喊口号,而不付出行动的话,那么,成功一定不会青睐你。我热爱财政事业,我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我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我最初的选择,我要始终牢记和遵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继续努力,干实事,少抱怨! 我们的奉献是对财政工作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我时

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 来源:《求是学刊》荆学民] 一、道德信仰:一个生成的独立而完整的范畴 道德信仰,从理论逻辑上首先涉及“道德”与“信仰”两个具有自身规定性的范畴,因此,人们对“道德信仰”的理解与规范,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规范“道德”与“信仰”的关系。梳理目前学术界对道德信仰的讨论,可以归纳为四种视角。 第一种视角:把某种道德作为信仰的对象形成所谓道德信仰。这种观点较为流行,是理解和把握道德信仰的所谓“传统观点”。道德信仰在这种观点中被解释为“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有认识基础的科学道德信仰以及无认识基础的盲目道德迷信。有充分可靠的科学依据、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道德才能成为先进的道德,而且成为社会进步势力和广大人民的共同道德信仰”[1] (P90)。显然,这种观点没有达到对“道德信仰”的内涵作出规定的应有高度。因为,“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充其量只是对某种道德的一种信仰,即“信仰一种道德”。它不能反过来规定和解释道德信仰。更何况,“道德目标及其理论”并不是道德的全部。 第二种视角:把道德与信仰直接重叠构成所谓道德信仰。这种观点认为,“道德天然地是一种信仰”,“道德,就其存在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形式来说,天生就是一种信仰的活动或信仰的事情。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调节人与人关系的规范如果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它就不能算作是道德,而只有为人们的内心所接受,内化为人的信念,才真正成为道德。道德的发挥作用,也是靠内在的道德信念,而主要地不是靠外在的约束。这是道德与法律的一种根本区别。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就是在其道德信念的支配下作出来的,因此在道德评价问题上必须讲究动机,也就是说必须考察人的信念”[2] (P31-32)。这种观点深层地追问了道德信仰,表达了道德与信仰之间重要的内在性联系,但不难看出只是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揭示了道德的运作机理,强调的是道德的功能必须经过信念和信仰才能实现。它只是在叙说和论证“道德”,与我们所要论说的“道德信仰”似乎还不是一回事。 第三种视角:认为道德和信仰迥然不同,因而不存在所谓道德信仰。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直接生成一种信念,而不生成信仰。但是,由于人们往往容易把这种来自于人的内心自觉的主观信念混同于来自外在压迫力量的信仰,才会把道德与信仰联系在一起”。“有两种道德行为,一种是世俗的信念行为,另一种是宗教的信仰行为。信仰行为可以造成道德化的结果,而就行为自身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信仰行为总是发生在权力关系和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基础上的,当权力关系出现衰落的地方,信仰行为也会日益式微,代之而发挥作用的应当是世俗性的道德行为。”[3] 在这种观点看来,道德在世俗生活中与“信仰”无关,至多只能与“信念”关联,而信念与信仰则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只有道德信念而没有道德信仰。说到“信仰”的事,那就只能是宗教领域的事情,“是为了个人来世生活的幸福”[3]。显然,这种观点只承认世俗生活中的信念,不

诚信与道德信仰演讲稿

诚信与道德信仰演讲稿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

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

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要准确地考察道德信仰,必须把握什么是信仰,要避免在信仰问题上的神秘主义,就要阐明信仰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要突出信仰的主体性和信仰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信仰的确立,并不仅仅表现在对某种抽象观念的追求上,更主要地表现为对人类自身抽象化、幻想化了的本质力量的“崇拜”,表现在对人类生存发展方向的理想化诉求。从个体的心理动机来看,信仰是对人的自然生命有限性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它作为对待、善待生命的根本态度,既是以承认生命的有限性为事实前提,又是以认同永恒价值或终极意义的“存在”为理论基础。换言之,信仰是人类所独有的精神活动,信仰是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提升方式,是理想与现实张力的结果。信仰是对生命不朽的精神追求.它树立的是个体生命终极归宿的理念,因而,信仰是每个有理智的有限生命体安身立命的依托。 信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超现实性。诚然,一方面,信仰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一个没有任何经验性基础的对象不太可能成为热情所钟的信仰客体。另一方面,信仰又不是简单地以当下的事实为根据,而是对它(尤其是其中的遗憾与苦难)的超越,是以理想这一特殊的方式关注着有缺憾的现实。是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渴望。信仰某一对象与其说是因为它实际地存在着,毋宁说是由于它美好从而应该存在,黄克剑名之为“虚灵的真实”。二是超功利性。如果说信仰是解决与调和人内心有限与无限、缺憾与完美等矛盾的结果,那么,任何人的信仰都有为个体自我服务的一面,进而是有益于人的精神安顿的(至少信仰主体自身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从广义的功利概念上说,信仰确有其个人功利性动因的。然而,这种功利已经主要不是有赖于个体眼前的物欲满足来实现,而是在对所追求的对象的付出或牺牲中得到精神性的满足。凡信仰都是对眼前的、可变的、有限的功利的超脱,着眼于对长远的、恒定的、无限的功利的追寻,即为了永恒的光荣而舍弃暂时的需求。信仰是把有限的自我投人到无限的存在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于自我的超越。三是非逻辑性。按理说,一个合理而有益的信仰应该是理性化的信仰,这是“信”的主要根据。不过,仅有现实的理性,无以产生“仰”的崇高感,只有具有终极意义的对象才会激发人的崇敬情结。所谓“终极”是指因果链之外不能问“为什么”的那个“是什么”。“终极的存在”主要得依靠非理性的情感与意志的体悟,而主要不是由实践来检验和逻辑来证明。因此,任何信仰都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可实证性的知识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它蕴涵着强烈的情感色彩,表现着对于生命的大彻大悟。所以,信仰本身是实践的而非理论逻辑的,它除了有形而上的终极追问,还有基于生活体验的情感共鸣,并以“顿悟”、“启示”、“灵感”诸方式表现和开启自身。这也就为信仰埋下了神秘化和幻想性的伏笔。 总之,信仰是人类的秉性,是对生命不朽的精神追求,信仰旨在开辟从有限到无限的路径,把有极幻化为无极,将相对摧升为绝对。合理的信仰是人类理性的非理性表达。信仰不应以科学与非科学而应以有益与无益来分类。合理的信仰是人赖以生存、自立和发展的意义支撑;共同的信仰既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又是民族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的认知,以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推动而产生的对道德(包括道德规范、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这一概念较为全面地涵盖了信仰的对象、基础、动因和意义。道德信仰同样具有信仰的一般特征,不过,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特殊类型自有其独特性:其一,它是理智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就其情感层面而言,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的终极关怀,它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明晰的逻辑实证性。不过,道德信仰之不同于宗教信仰,特别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道德信仰,就在于它不是对某种子虚乌有的神秘之物的非理性的盲目崇拜,而是在现实的道德关系基础上对既有道德状况的超越性把握。正如有学者所论,道德信仰是通过理性来完成并且是对道德理性认同的非理性表达,它是道德理性的非理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的理智性表明道德信仰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基于现实性基础上的理性确保了道德信仰(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现实性,避免其陷入盲目、迷信与偏执;基于情感基础上的非理性又提供了道德信仰的自愿性、感召力和意志力。然而,道德的鲜明的主体性和情感性表明在理智与非理智的统一中非理智性占据主导地位。 其二,它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道德源于社会生活,道德的现实生活基础确保了道德信仰具有不同于其他信仰,特别是不同于宗教信仰的现实力量;社会主义道德利益基础的普遍性,使其克服了以往道德的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性,克服了由此产生的道德虚幻性乃至虚伪性,确保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具有其

忠诚源于信仰演讲稿

忠诚源于信仰演讲稿 更深刻的内涵——对党的事业赤胆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挚爱深情,职责和使命重于生命,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王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公仆之情,诠释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与奉献精神。 人言道:“忠孝两难全”。王瑛是爱自己的母亲、丈夫和儿子的,只不过在他们需要她的时候,她选择了更需要她的工作。我想,王瑛在弥留之际对自己的亲人内心该藏有多少难以言语的心酸和爱恋啊?但是,她一定是微笑着离开的,因为她太明白: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啊!她深爱自己的亲人,但她更眷恋祖国母亲,当党和人民呼唤时,就只能义无反顾,就只能忽略自己和亲人。王瑛是爱自己的,她喜欢打扮的漂漂亮亮去上班,喜欢那条红丝巾,喜欢脸上浅浅的微笑。她一定想多活一天,哪怕一个小时,这样便能多陪陪自己的亲人,她舍不得离开这个伟大的祖国,她想让有限的生命燃烧出更多的光和热,照亮未尽的事业。或许王瑛欠亲人的太多太多,因为她把生命里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献给了党的事业和南江父老乡亲,南江人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好书记、好闺女。王瑛用“大爱无疆”的博大情怀谱写了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美丽人生。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最感动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的精神。她用实际行动,为纪检监察战线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为纪检监察干部赢得了宝贵荣誉;她用一身正气、敢于碰硬的铮铮铁骨给予查办案件强大动力,要像王瑛那样,旗帜鲜明地与腐-败份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热爱纪检监察事业,做好“党的忠诚卫士”,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 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王瑛走了,像一支蜡烛燃尽了最后的光亮,用光明的一生照亮了无限忠诚的事业;王瑛走了,像一枚枫叶奉献了最美的色彩,用赤诚之心染红了神州大地。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道德信仰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公民道德信仰问题研究 院系班级:化工1104班 姓名:赵强强 学号: 201113010413 辅导老师:张纲 完成日期: 2014年4月7日

论文关键词:道德大学生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道德现状入手,分析公民道德信仰问题,研究了影响高校道德教育的因素,提出了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信仰教育的缺失,并提出了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在精神领域中,现代性所产生的“祛魅”,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伦理”、“多元价值”以及市场经济所强调的“经济理性”、实用主义和“泛政治化”的道德教育及信仰教育的缺失,使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种种挑战、诱惑及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道德教育只有加强信仰教育,把道德教育从道德知识层面上升到道德信仰层面上,才能有效解决道德教育“无根性”和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问题。 一、大学生道德现状与信仰缺失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教育部曾发起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联合调查,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领作用,大部分学生拥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对生活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较低,信仰迷失,道德教育的方式、内容亟待改进。大学生道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现实指导性。在对“道德教育满意程度”的调查中,52.27%的学生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对“两课”、报告、政治学习的喜欢程度均在10%以下。第二,大学生信仰混乱,没有树立一个科学的信仰体系。信仰个人奋斗的比例明显增加,占调查总数的40.88%。在对有信仰,信仰什么的调查中,有24.74%的学生有宗教信仰。第三,信仰的功能或作用。在此项调查中47.2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动机”是“寻找精神寄托”。第四,在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调查中,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功利意识浓厚。但“公私兼顾”和“合理的利己主义”被大多数人认同。损人利己太不道德,大公无私则可望不可及,最好是公私兼顾,利己不损人。[1]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显示,以政治教育为主的高校道德教育内容缺乏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有效指导,信仰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信仰混乱。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对于大学生来说,信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大学生精神追求的源泉。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言:“如何信仰,就如何存在,信仰

有关佛教因果思想与信仰缺失问题的思考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4 【收稿日期】2013-04-05 【作者简介】方文风(1989-),女,甘肃天水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级诉讼法学专业(国内安全保卫方向)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经济建设,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思想文化建设并没有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人民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我国民众缺乏信仰,失去了道德的底线,所以做出了许多道德沦丧的事情。不少人开始探索,是什么造成了民众的信仰危机,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一、佛教因果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起源于印度,两千七百多年前传入了我国,在适应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其中佛教因果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少流芳百世的名言警句都反应了这一思想。“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就反应了有因必有果这一思想;“他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在告诫人们,不管谁做恶,都要承担后果;还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则说明从因到果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等等。 佛教因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把世间万物都容纳在因果体系中。大到宇宙、人生的起源与归属,小到人世间细枝末节的事,都离不开因果规律。一个人的出生是一个“果”,这个果就是由前世的“因”所造的,因不同,果也会各有差异。在这一世,人又会造就新的“因”,也会受现世的“果”,这些因果相折抵,又会形成下一世的“因”。人的生生世世就是在这样的因果中无限的轮回下去,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所以佛教告诉人们要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解脱之法也在这因果规律中,这也是佛教因果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这个因果规律中,因永远会导向一定的果,果都是由因得来,这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人们可以自主决定去种什么样的因,通过主导因,从而改变果。在人的一生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自心。只要我们发善心,福报会随我们而来,命运也会因我们而改变;只要我们有超脱之愿,当积累了足够的善因与智慧之后,我们也可从轮回中超脱出来而得涅槃。[1] 佛教因果思想深深的根治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它也是人们在行为处事时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然而,受无神论观点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死轮回持怀疑态度,现代文明的发展让我们更加肯定了世上并不存在神,宗教只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佛教作为宗教的一种,也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佛教的因果思想也被人们摒弃,人们不再相信因果轮回。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道德沦丧的事件,就是由于人们敢于去种各种各样的“恶因”,因为他们不相信“恶果”会随之而来,他们自信可以通过自己的“非常手段”去化解各种“恶果”。 [2] 人们对生死轮回的质疑是正常的, 无人亲眼见证它的存在,但不能因此否认佛教因果思想的根本智慧———即因果相续的道理。 二、我国信仰缺失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国信仰缺失的现状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古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儒释道精神,看重道德信仰的建设。新文化运动带给我们“民主”和“科学”,我们开始关注政治信仰,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渐树立起了共产主义信仰,相信无神论,质疑宗教信仰。 [3] 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崇尚物质,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不断的见证了“科技”的伟大,这种对物质的崇尚逐渐演化成了对“金钱”的崇拜。因为钱,商人唯利是图,枉顾社会法纪,置消费者的生 有关佛教因果思想与信仰缺失问题的思考 方文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摘 要】佛教因果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已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根 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然而在当今社会,许多人不再相信“因果”思想,肆无忌惮的去做坏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道德沦丧的事件。分析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意在让大家对佛教因果思想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坚固大家的因果观念,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关键词】因果思想;传统文化;公平【中图分类号】B 94,D 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01(2013)04-0120-03 No.4,2013 General No.67,Vol.12 2013年第4期第12卷(总第67期)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120

传统的道德信仰,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关系

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的发展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不过,并非任何一种曲折都与前进呈正相关性,更不是曲折本身就意味着进步。人类历史上曾遭受过重大的挫折,经历过漫长的道德黑暗期。如,欧洲曾放弃了古希腊的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而接受基督教,中世纪四五百年的宗教统治造成了漫漫的道德黑夜;近现代在全盘否定基督教,以个人主义的实用信仰来代替价值信仰后,又导致了新的精神荒芜,迄今仍让人看不到道德精神复苏的迹象。因此在宗教信仰与道德信仰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就离不开真正洞悉历史必然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当下的中国,克服倒退性、萎缩性的道德信仰危机,消极的宗教信仰,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任何道德都是特定时代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在阶级关系还存在的时代里,受制于领导集团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道德信仰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为道德信仰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不论是从道德的超越时空的全人类性或普世性上看,还是从其时代性和阶级性上看,道德都是利益的反映,体现了一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声明自己的理论具有阶级性。它之所以有敢于标明自己理论阶级性的政治勇气,是因为它的无私性,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学说,是关于劳苦大众自我解放的学说。合理的道德对社会和个体都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价值和意义。以此为根据道德的信仰化便是道德存在的特有方式,个体合理的道德信仰便既是个体幸福的重要条件又是个体生命价值提升的重要前提和主要标志,社会合理的道德信仰是人类文明的表征。第二,马克思主义确保了道德信仰的科学性。在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对社会邪恶的道德控诉即价值批判。然而,单纯的道德呐喊,其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和不能持久的。道德化的批判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才是真正有力的。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唯有建立在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方是可能的。道德信仰作为对终极目标的虔敬之情,本身就具有非理智性和非逻辑性的一面,如果缺乏正确的哲学世界观的引导,难免陷入盲目性、蒙昧性乃至反理性的宗教信仰泥潭。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和强大指导力量不仅来源于其道德的力量,更来源于其科学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辩证法精神,确保了其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为指导,使我们能够正确揭示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性根基,使社会主义道德既由于有其现实的社会存在基础而避免流于抽象与空乏的永恒道德的梦呓,又由于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人文根基和道德发展的总趋势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使我们能够第一次正确而全面地估价道德对社会和个体的功能和意义,免却滑入唯道德论和非道德论之两极;同时,使个体在确立自己的道德信仰时能够自觉地投身到人民群众的道德生活实践中去,避免过去所难以避免的独善其身的狭隘性和唯心主义的心性修炼路径。

忠诚源于信仰(新时代忠诚教育演讲稿)

忠诚源于信仰(新时代忠诚教育演讲稿) 亲爱的朋友: 当你翻开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八国联军侵占XX,大肆虐夺奇珍异宝;当日本侵略者在祖国大地横冲直撞,烧、杀、抢、掠时,你有何感想。 这一切,说明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 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一些人选择逃避,一些人选择奋起。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对党的崇高信仰,可坚定为事业献身的信心。钱学森,这位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用他的忠诚和信仰为祖国的腾飞和崛起倾注毕生精力,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挺起了脊梁。他是祖国和人民的英雄。他对党无限忠诚,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一生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了我。忠诚源于信仰,信仰马列主义,相信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钱学森的一生做出了鲜明的诠解。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怀着科学救国雄心,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早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

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而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歇斯底里狂热。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这使他非常气愤。钱学森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然而,钱学森万万没想到,他的回国意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祖国和人民需要象钱学森这样的爱国科学家。国家通过多次交涉,多方努力,迫于各种压力,美国不得不放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回国愿望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条件艰苦。钱学森率领志同道合的科技工作者,在没有现成模形、参数的情况下,大胆设计,跨越发展。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1960年,苏联撤走了援华的全部专家,撕毁全部257个科技合同,包括给我们提供原子弹、火箭、导弹样品的合同。

信仰主题演讲稿范文大全5篇推荐

信仰主题演讲稿范文大全5篇推荐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信仰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必须做地三件事:吃喝,睡觉,上厕所。作为一个人这都是必需的,但如果是一直只有这些事,只会使我们变成行尸走肉。人吗,应当有追求,更应该有原则,换句话说,一个人需要理想和信仰。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没有哪一个团体比我们的党的理想更远大,没有哪一个组织的成员比我们的党员信仰更坚定,所以没有哪一个团队比中国共产党更成功。党章中就有我们的党信仰的文字化描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理想的描述是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国家富强。有了这种理想与信仰中国共产党才能由弱变强,进而主宰中国现代的历史。转而说个人,也是这个道理。 信仰与理想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它们是人生之舟的帆和舵.有了它们,一个人才能称之为人,一个人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迸发出无限的能量,为世界增添一点亮色.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领导各国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的领袖们,像让黑人获得权利的马丁.路德.金,以及在各个领域都有卓越建树的成功人士,毫无例外的,他们都有坚

定的信仰与远大的理想,所以作为未来承担历史任务的主体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找到坚定的信仰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理想是可以共有的,信仰也是可以分享的.如果我们中的某些人志同道合,那是再还不过了,因为那不是简单的代数相加而是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关于怎样树立理想与找到坚定的信仰,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的个人理想无疑要服从国家理想,我们的信仰也要服从马列主义.在不于国家理想矛盾的情况下,树立自己的的理想;根据马列主义找到自己的信仰.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历史潮流淹没,成为祖国的罪人.具体细节方面因人而异,但大的方向不能错. 信仰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信仰,信仰是什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呢?同样,一千个人也许会赋予信仰一千种解读。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共产主义就是一种信仰,何为“主义”?毛泽东同志打过一个比方:“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人家才有所指望,有所趋赴。”我们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曾经说过:“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力量。”“思想贯通了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使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抛头颅,洒热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