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品德《法不可违》教案

思想品德《法不可违》教案

思想品德(法不可违)教案

一、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开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感情、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X的道路。近年内,青年少X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X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年少X案件又占了青年少X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少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峻。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X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X的特征

〔4〕我国刑罚的种类

2.能力目标:

〔1〕能结合违法X的有关案例,正确推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X行为。

〔2〕逐渐形成自我操纵、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辩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3〕强化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四、教学难点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1.学生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观看案例、表演小品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2.教师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主要采纳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气氛等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愿,在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感情的升华。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挪用公款上百万,购地买宅乱挥霍,原琼山东山地税所长一审被判15年。

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当所长不到两年,挪用税款127万余元,购地皮买私宅。目前,蔡某因挪用公款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教师: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他X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教师:对,法律是神圣不可X的,法不可违。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的问题。

第二框法不可违〔板书〕一、谁都不能违法〔二〕新课新学:

活动一:想一想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1事例。

思考: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这样的事可以防止吗?

学生1:小勤之所以丢了大面子,是因为他对法律认识的误区和道德的扭曲造成的。虽然他一时拿不出钱,但不能去拿建筑工地的铁卡子,这就造成了小勤丢了大面子。

学生2:这样的事情可以防止。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完成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法。因此,青年少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就可以防止上述事情的发生。

教师:法律是惩恶扬善的利器。但掌握运用这一武器需要我们学法、知法、懂法。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地,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板书〕

活动二:演一演、断一断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教材91至92面中的三个情境。

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展开模拟和探究活动〕

学生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扰乱了公共园地的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治安治理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分。他们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学生2:我国民法通则的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或者失散的喂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情景二中的朱某违反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拒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失主,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他的行为受到相应的处分。这种行为属

于民事违法行为。

学生3:情境三中的赵某,违反了刑法的有关规定,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分。他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教师:由此可见,所谓违法行为就是……

学生1: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学生2:或者做出了法律禁止的行为。

教师:完全正确。那么,哪位同学能给违法行为概括出一个完整的定义呢?

学生:违法行为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定义〔板书〕

教师:这里所讲的法律,主要包含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依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我们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违反刑法、民事和行政法的行为也是间接违反宪法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种类〔板书〕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治理法规的行为,受行政处分。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承当民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受刑罚处分。

活动三:理一理

教师:我们结合教材中三个情境来完成教材第93页的表格

情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教案

5.1 法不可违初二政治组教案

让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填写表格:(时间5min左右)知识释疑: 1、民法:指的是一类民事法律法规,如民法总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商标法、专利费、组作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等 2、民事责任:补偿和恢复原状的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3、行政处分: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 种惩罚措施;具体见书本。 知识运用: 下列镜头中的行为是何类违法行为? 镜头一: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者向失主索要报酬。 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展示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二: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镜头二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展示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三: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持刀抢夺他人财物的事情。

镜头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示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刑事违法行为环节三: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展示图片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这些行为。 思考:想一想,这些行为违法吗?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何类违法行为? 了解行政违法行为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举例: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散布谣言、违反交通规则、旅游不文明行为、破坏公物等。 案例分析: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收一半货物。 镜头二: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吗?教师总结: 镜头一:触犯合同法,侵犯合法财产权 镜头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镜头三:侵犯公民的知识产权 ——民事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 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5课《做守法公民》 第1课时(共3课时) 法不可违 【课标要求】--- 1.知道法律的作用;指导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犯罪的含义;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以及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2.提高辨别能力,警惕违法和犯罪;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 3.增强法律意识;警惕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做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法治观念: 宪法法律至上,任何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要使尊 法学法守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己行为。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 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小勤的事例,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来用课本语言归纳出法律的作用。 2、通过分析研究不同违法案件,可以辨别出不同违法案件的区别,用自己的语言 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特点。 3、可以说出常见的违法行为,并提出解决方式,由此归纳如何遵章守法。 【重点难点】重点:法律的作用;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难点:法律的作用;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视频、课件、教材 【教学环节】导入——目标————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总结 【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男子微信群开玩笑结果被判九个月 思考: (1)视频中的三则案件当事人受到了怎样的处罚? (2)给你什么启示? 一、违法无小事 【教学故事一】——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运用你的经验P46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为什么? (3)小勤违法被扭送派出所给我们的启示是? 总结:1.法律的作用?P46①②③ 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 1 -

道德与法治八上《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框“法不可违”由“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违法的类别等内容。为下一框起铺垫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第一目:“违法无小事”。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首先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不能违法。其次通过三个违法情景及填写表格说明违法的含义及类别。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介绍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通过身边的生活小事帮助学生认识到一般违法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比率不断上升并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发展趋势,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

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2、能力目标: (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为什么法不可违。教学难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策略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开场白:今天我们开始进入第五课的法律知识的学习,今天的5.1法不可违我们从一部电视剧开始讲起,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 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以来,一路收视长虹,造就收视率破七的神话,刷新省台卫视所有收视记录。我们今天在课堂上也观看一会儿《人名的名义》。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指话题,同时也导出活动一:观看《人民的名义》,在导入环节和讲授新课的活动一其实是合二为一,用视频导入,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 一、教材分析 《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围绕违法无小事和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的内容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内容安排:通过展示违法行为的案例,剖析违法行为的类型和法律责任。通过探究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案例,让学生了解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和危害。通过案例分析活动中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都是民事违法行为。本框题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形成认识,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四、教学方法 情境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法治教育伴我成长》,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都不能违法,违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一)违法无小事

案例一:小聪在上学路上捡了一只iphone手机,决定将它占为己有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案例二:小明骑车上学, 行至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他想上学就要迟到了,于是他闯了红灯。 法律禁止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种类: 什么是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活动一 情景一:五一,蒋亮亮和他的同学到博物馆参观,每看到一件文物,就发出“哇”的尖叫。严重影响了参观秩序,工作人员劝阻不听,无奈之下工作人员报了案,蒋亮亮等人被送到派出所,不但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每人处50元罚款。 问题:参观、游览时不遵守秩序也是违法,蒋亮亮同学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受到什么处罚? 违反了行政法律的规定,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分。 情景二:李明和王刚是好朋友,李明向王刚借了1000元,说好了一个月内还,但是一年过去了,李明仍不还,王刚多次催要无果,两人的关系闹得很僵。李明甚至放出风口:“不就那么点钱吗?有钱也不还,看他能拿我怎么办!” 问题: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李明的行为违法吗?如果违法,违反什么法律?应承担什么责任? 李明借钱不还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所以属于一般违法中的民事违法行为。这样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情景三:复旦大学硕士林森浩因“关系不和”在寝室饮水机中投毒,致使室友黄洋于2013年4月16日死亡。2014年2月16日,该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问题:林森浩的行为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林森浩投毒致他人死亡。这样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刑事处罚。这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也叫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所违反的法律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①行政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思想品德《法不可违》教案

思想品德(法不可违)教案 一、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开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感情、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X的道路。近年内,青年少X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X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年少X案件又占了青年少X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少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峻。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X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X的特征 〔4〕我国刑罚的种类 2.能力目标: 〔1〕能结合违法X的有关案例,正确推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X行为。 〔2〕逐渐形成自我操纵、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辩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3〕强化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四、教学难点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1.学生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观看案例、表演小品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2.教师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主要采纳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气氛等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愿,在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感情的升华。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挪用公款上百万,购地买宅乱挥霍,原琼山东山地税所长一审被判15年。 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当所长不到两年,挪用税款127万余元,购地皮买私宅。目前,蔡某因挪用公款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教师:原琼山地税局东山地税所长蔡某,他X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教师:对,法律是神圣不可X的,法不可违。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的问题。 第二框法不可违〔板书〕一、谁都不能违法〔二〕新课新学: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框《法不可违》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一、备理念 教育教学新要求,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以适应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文化基础为需要,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必备能力的三大基本要点构成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形成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必备的重中之重,这种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实现公众参与时的主观要求,同时也是必要前提。为此,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二、课标要求 本课内容对应的课标是:一、成长中的我部分(三)心中有法 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2、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教材分析 《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围绕违法无小事和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的内容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内容安排:本框题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从而开启下文。通过展示违法行为的镜头,剖析违法行为的类型和法律责任。通过探究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案例,让学生了解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和危害。通过分析“探究与分享”活动中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都是民事违法行为。本框题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形成认识,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在认识和态度上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就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思想品德教学教案5篇

思想品德教学教案5篇 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品德教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品德教学教案1 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刑事处罚含义和种类;提高学生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我们必须遵守,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法律,不但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而且自己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方框的内容 二、法不可违(板书) (一)、谁都不能违法(板书) 讲述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受贿判刑事例。问:张国光是省长,他犯罪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学生看P91小勤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从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们青少年同样要学法、知法、守法。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那么什么是违法呢?

案例展示: 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3、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P93页表格,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1、违法行为的含义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种类:(见书) 违反的法律社会危害程度 行政违法行为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法规 刑事违法行为刑法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违法行为 三类违法行为相比较,前两种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小,我们把它们称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犯罪必受惩罚(板书) 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 1 、犯罪、刑法(板书)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优质教案

(封面)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优 质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遵守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一般违法行为,远离违法行为,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知识目标】 知道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违法行为的种类。 【难点】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微视频:公共场所的行为百态 播放完毕,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大闹机场、旅游景区留言、地铁上吃有气味的食物……。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仅是不

文明的行为,实则已经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是要被处以不同的罚款的,更严重的甚至面临着刑事处罚。可见《法不可违》,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行为,现在来开展我们的司法一日游活动。 【过渡】开展一日游活动之前,我们得先进行两个小小的普法活动。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违法无小事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活动一】抢答大比拼 请学生阅读课本46页违法无小事下面两段话,2分钟的时间。随后合上课本,进行抢答比赛。 教师设置抢答的问题:(1)什么是法律?(2)法律规定了什么?(3)法律的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人民的行为底线?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的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过渡】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2.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及各类型的含义 【活动二】智慧大碰撞 课件通过呈现三个例子。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节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得结果,增强学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识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不违法。具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 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程度及所受处罚,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处罚,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1.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提示: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 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分享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

《法不可违》参考教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5.1 法不可违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6-5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P46) 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 3、违法的个人原因?(P48) 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 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6、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P51) 【运用你的经验】 请同学们阅读P46页运用你的经验,回答问题。引入新课。 归纳小结: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一. 违法无小事 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P46) ➢请同学们阅读P46页,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 归纳小结: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 ➢请同学们阅读P48页,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

归纳小结: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的个人原因?(P48)) ➢请同学们阅读P48页,知道违法的个人原因。 归纳小结: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 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 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们阅读P47页探究与分享,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归纳小结:(1)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P51) ➢请同学们阅读P48页,观看图表,知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相关链接】请同学们阅读P48页相关链接,知道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归纳小结: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P48)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优质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法不可违 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能力目标 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重点 1.认识、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 1.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 【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案例2】父母从潮阳到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百依百顺。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小文家人随即报警。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当晚10时,阿龙取出垃圾桶里面的钱,然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过程与方法 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重点 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 教法及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情境探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复习导入) 二、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52—57页,(大字精读,小字速读)思考完成以下问题并做好笔记,注意用铅笔做好圈点批注。(时间大约8分钟) 1、刑法的含义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刑罚? 4、我国刑罚分为哪两类? 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三、互助探究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 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答:(展示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 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2015年9月,火锅店服务员朱某因加水问题与顾客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2016年1月鹿城法院审理此案,一审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思考: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 生答总结:犯罪行为。朱某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具有刑罚当罚性。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三:区分刑法和刑罚 刑法是一部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罚是刑法中规定的处罚方式。 刑罚是刑法内容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