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有限公司脱硫液成分分析

生化有限公司脱硫液成分分析

生化有限公司脱硫液成分分析
生化有限公司脱硫液成分分析

生化有限公司脱硫液成分分析

(一)脱硫液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测定及总碱度的计算

1、分析的目的

Na2CO3、NaHCO3是脱除H2S的基本物质,H2S吸收

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溶液的总碱度。测定Na2CO3、

NaHCO3的含量可掌握脱硫效果。

2、分析原理:

采用双指示剂法(酚酞与溴甲酚绿联合使用)指示终

点,以硫酸标准溶液滴定碳酸钠、碳酸氢钠,根据硫

酸的消耗量分别计算出碳酸钠、碳酸氢钠及总碱度。

2Na2CO3+H2SO4=Na2SO4+2NaHCO3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3、分析仪器及药品:

(1)25ml酸式滴定管(2)100ml量筒(3)1ml

移液管(4)250ml锥形瓶(5)C(1/2H2SO4)

=0.1000mol/L标准溶液(6)10g/L酚酞指示剂(7)

1g/L溴甲酚绿指示剂

4、(1)取1ml脱硫液于250ml锥形瓶中;

(2)加30-50ml蒸馏水;

(3)加3-5滴酚酞指示剂,以C(1/2H2SO4)

=0.10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退去,记录消耗

H2SO4标准溶液体积V1 ml。

(4)加入3-4滴溴甲酚绿指示剂,继续用硫酸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记下消耗

H2SO4标准溶液体积V2 ml。

5、计算:

Na2CO3 g/L=2V1×C×53/V

NaHCO3 g/L=C(V2-2V1)×84/V

总碱度(Na2CO3 g/L)=C×V2×53/V

式中:

V1----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以溴甲酚绿为指示剂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包括V1),ml

C------硫酸标准溶液的量浓度mol/L。

V----取样量体积ml。

(二)脱硫液中PH值的测定

1、分析目的:

PTS-988脱硫液必须控制一定的PH值才能保证溶液

对H2S的吸收效果,一般要求PH控制在8.5---9.2范

围内。

2、分析原理:

水溶液酸碱度的测定一般用玻璃电极作测量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也可采用复合电极),当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玻璃电极和甘汞电及之间的电动势随着引起变化,而电动势变化关系符合下列公式:△E(mv)=-58.16×(273+t/293)×△PH

式中:t-----被测溶液的温度。

△E----表示电动势的变化。

△PH-------表示溶液PH值的变化。

3、分析步骤:

(1)检查外观,电缆连接情况。

(2)开机预热30min,每天标定一次。标定时使用两种不同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

A、标定前先将斜率旋钮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将电极放入第一种溶液中,同时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调节温度补偿旋钮。调节定位旋纽,使表指示与缓冲溶液PH相同。

B、清洗电极,放入第二种溶液中,同时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调节温度补偿键。调节斜率键,使表指示与缓冲溶液PH相同。

C、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需调节定位与斜率两位器为止。经标定后的仪器定位与斜率两电位器不应再有

变动。

D、测定时,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后,要用被测溶液清

洗一次,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然后,放入被测溶液中。

同时,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调节温度补偿旋钮。然

后,在表盘上读取被测溶液PH值即可。

(三)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的测定

1、分析目的:检查脱硫液再生的情况。

2、分析原理:取一定量体积试液,用滤纸过滤烘干称重计算。

3、分析仪器:

(1)烘箱(2)100ml量筒(3)万分之一天平(4)滤纸

4、分析步骤:

用量筒取100ml试样用预先在75-85℃已恒重的滤纸过滤,用热水洗至硫膏显中性为止,将滤器移入烘

箱中,在75-85℃下干燥2.5小时后称重。

5.计算:

S(g/L)=〖(M2-M1)/V〗×1000 式中:M2-----沉淀和滤器总质量g

M1-----滤器质量g

V-------试样体积ml

2、悬浮硫在干燥脱水,温度不得超过90℃。如温

度过高,S会损失。

(四)脱硫液中硫代硫酸钠的测定

1、分析目的:

硫代硫酸钠为脱硫副反产物,含量高低,影响溶液有效组分,故控制其含量。

2、分析原理:

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碘标准溶液,碘直接与硫代硫酸钠反应。过量的碘标准溶液用硫代

硫酸钠标准溶液回滴。

2Na2S2O3+I2→2NaI+ Na2S4O6

反应条件: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因为:在强碱性溶液中硫代硫酸钠和碘有副反应发

生。

2Na2S2O3+4I2+10NaOH=2Na2S2O4+8NaI+5H2O

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又会分解

S2O32-+2H+→S↓+SO2↑+H2O

3、仪器与试剂:

(1)25ml茶色滴定管

(2)20ml量筒

(3)1ml移液管

(4)250ml碘量瓶

(5)C(1/2I2)=0.1000mol/L标准溶液

(6)C(Na2S2O3)=0.1000mol/L标准溶液

(7)10%HAC

(8)2%硼酸

(9)5g/L淀粉指示剂

4、分析步骤:

(1)用移液管吸取1ml脱硫溶液于预先盛有50ml 水的250ml碘量瓶中。

(2)加入10ml2%H3BO3,加热煮沸10min,赶去溶液中H2S。

(3)冷却后加入10ml10%HAC酸化。

(4)准确加入20ml碘标准溶液,水封,并将碘量瓶放在暗处3-5min。

(5)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碘标准溶液到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5g/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到溶液蓝色消失为终点。

(6)同时做空白试验。

5、计算:

Na2S2O3(g/L)=C Na2S2O3×(V1-V2)×158/V

式中:V1-----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2-----滴定试样时,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6、注意事项:

(1)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2)碘标准溶液必须过量5ml以上。

(3)必须使用碘量瓶,并加水封,以防碘挥发。

(4)使用淀粉指示剂时应注意:

a、溶液温度升高,灵敏度降低。

b、碘与指示剂几乎不发生颜色变化,所以溶液中必

须有碘。

c、淀粉溶液应为透明,无絮状物,否则失效,或灵

敏度降低。

d、淀粉颗粒可吸附I2,使终点迟钝,指示剂不易过

早加入,同时淀粉在酸性溶液中易水解,所以指示剂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再加为宜。

(五)硫氰酸钠的测定(硫氰酸铁比色)

1原理在强酸性条件下,三氯化铁与硫酸盐作用,生成血红色硫氰酸铁络合物,根据其色度深浅求出其

含量。

CNS-+Fe+(过量)——Fe(CNS)2-(血红色)

2、仪器、试剂

2.1分光光度计723型

2.2 三氯化铁液(6%):称100克未潮解的

FeCl3.6H2O溶于900ml

[C(1/2H2SO3)=6mol/L]中,摇匀,放置3-6天后使用。

2.3标准曲线绘制

称1克分析纯硫氰酸钠溶于1升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中,摇匀,此液含NaCNS1mg/ml。

吸取上述标准液0、0.5、1.0、1.5、2.0、2.5、3.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各加2ml三氯化铁硫酸液,加水稀至刻度,摇匀,放置5分钟,在450nm 波长用0.5cm比色皿比色,测出各光密度值。

根据硫氰酸钠含量和对应光密度值绘出标准曲线,或求出K值:

K=NaCNSmg/E(0.01)

2.4测定方法

吸取过滤后样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

水稀至刻度,摇匀,取出1ml于50ml容量瓶中,加2ml三氯化铁硫酸液,加水稀至刻度,摇匀,放置5分钟,在450nm波长用0.5cm比色皿比色,同时作一空白。

2.5计算

NaCNS g/L=(E样-E空)×K/V0

式中:

E空-----为定值,每次新配发色剂后测一次即可。

2.6注意事项

2.6.1将三氯化铁与硫酸配在一起可简化操作,并防

止三氯化铁水解,以及防止其聚合而色度变

深。

2.6.2因取样量少,故溶液中其它组分一般对测定影

响不大。

2.6.3此显色反应灵敏度随三氯化铁加入量的增加

而有所增加。故发色剂要定量,而且NaCNS

量应在1-3mg之内为好。

(六)硫酸钠的测定(钡镁沉淀法)

(1)原理

用过量已知浓度的钡镁液与硫酸钠作用生成硫酸钡沉

淀,过量的钡镁用EDTA标冷液回滴。

(2)试剂

①EDTA标准液:C(EDTA)=0.10mol/L

②钡镁混合液:称取硫酸钡3.0g及氯化镁3.6g

溶于水,加(1+4)盐酸2ml。用煮沸冷却后

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③盐酸溶液:(1+4)。

④缓冲液:PH=10

⑤铬黑T:0.5%三乙醇胺溶液。

(3)测定步骤

移取脱硫液0.5-1ml于三角烧瓶中,加水约30ml,1滴0.1%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中和至橙色再过

量1滴。准确加入20-30ml钡镁混合液,摇动并

放置10min,加10ml缓冲液及3-4滴铬黑T指示

剂,以EDTA标准液滴定至酒红色变为蓝绿色为

化学计量点。同时需作空白试验,除不加钡镁液

外,其余同样品测定,以扣除钙镁的影响。(4)计算

Na2SO4(g/L)=[V标-(V样-V空)×C×142.06]/V

式中:V标-----标定钡镁液耗用EDTA标准溶液的

体积,ml

V样-----滴定样液耗用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EDTA标准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

V---------所取原样体积,ml

142.06---硫酸钠毫摩尔质量

(5)注意事项

按正常碱土金属之蛰合顺序,二价钡离子不可能

从Mg-EDTA络合物中提取二价镁离子,但是,

在滴定二价钡的情况下,会发生蛰合顺序的变动,

这是由于EDTA和铬黑T两个络合剂之间的竞争

使方程式右边产物的常数大于左边产物的常数,

从而使反应倾向于右边,完成滴定过程。

Mg-EDTA+Erio-Ba=======Ba-EDTA+Erio-Mg (七)、PTS-988脱硫剂浓度的分析

一、各种浓度脱硫剂溶液配制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0.05克PTS-988脱硫剂(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用500ml容量瓶以0.25mol/L(26.5g/L)碳酸钠的碱溶液溶解至刻度,用

移液管分别吸取2.5m l、5ml、10ml、15ml、20ml脱硫液至5pp m、10ppm、20ppm、30ppm、40ppm的脱硫液。

2、绘制标准曲线以0.25mol/L的碱液为空白样,分别

测出各浓度脱硫液在667n m、71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并求出差△D=D667nm—D710nm.以PTS-988浓度为横坐标,以△D为纵坐标,求出标准曲线。

二、未知浓度脱硫液的浓度检测

以0.25mol/L的碱溶液为空白样,测出未知浓度脱硫液在667n m、710nm的吸光度,求出△D,带入标准方程求出浓度。

PTS-988脱硫剂应在100℃下烘1小时。

(八)、微量硫分析仪操作方法

1、开机:

(1)用肥皂水试漏,确保氢、氧、氮三路各接头都不漏气,方可开机。

(2)先通氮气,压力为0.08-0.1Mpa,然后开启“电源开关”。

(3)测量选择开关转到“mv”档,调节“粗调”和“细调”钮,使毫伏指示为0mv。

(4)调节柱I、柱II,检测器温度控制开关,使温度达到所需温度值。

(5)当各温度达到时,即可点火。点火前,应先将“高压开关”“关闭”,打开盖,将电子打火器插入燃烧室点火,点着火后,盖上燃烧室上盖,并将“测量选择”

拨到“V”,开启“高压开关”,调节高压使指示为推荐值(一般为-600~-750V)。

2、分析步骤:{C(通道)-对数指数法(1046)}

(1)标准气校正:采用两点校正法,即第一点为:取一定量标准气用氮气稀至浓度为C1,第二点为将已稀释的标准气C1再稀释2倍。

(2)H2S在柱II上分析测试,出峰时间为2分钟左右,COS、CS2在柱I上分析。

(3)测定样气时的操作条件应与做标气时一致,否侧将导致工作站不计算结果。

3、关机:

先关掉“高压”、“电源”,然后关氧气旋钮,再关氢气旋钮,待燃烧室温度冷却至室温时,再关掉氮气。

4、注意事项:

(1)检测器温度要保持在90℃左右,温度太低会积水影响分析,如温度太高会影响光电倍增管工作和热器噪声加大。

(2)点火时,一定关掉高压。在接通高压时,不得打

开检测器上盖。

(3)检测器头部温度较高,注意烫伤。

(九)PC液中CO2含量的测定

1、原理:用水蒸汽将PC液中的CO2赶出来,经冷凝后

用NaOH溶液吸收,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2、仪器与试剂:(1)凯氏蒸馏装置(2)电炉(3)250ml

烧杯(4)0.1%氢氧化钠(5)

0.1mol/L盐酸标准溶液(6)10g/L酚酞

3、分析步骤:(1)取200mlPC溶液于锥开瓶中,在2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0.1%氢氧化钠溶液。(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蒸馏水。

(3)图连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打开水阀。

(4)接通电炉子电源。

(5)当吸收液达到达200ml左右时,停止加热。

(6)在烧杯中加入2-3滴酚酞,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7)同时做空白试验。

4、计算:

CO2(g/L)=C×(V空白-V1)×44/0.2

(十)炉渣残炭的测定

1、采样:方法参照煤样采集及缩制的方法。取有代表性

的灰渣试样,经破碎、掺合、缩分至0.2mm以下。

2、原理:在850℃条件下,灼烧40分钟,根据灼烧失重计算出可燃物含量。

3、实验步骤:

(1)称取2g预先经105-110℃干燥1小时后试样,平铺于已恒重的灰皿中,然后将灰皿分放在耐热

瓷板或石棉上。

(2)将马福炉加热到850℃,打开炉门,把放有灰皿的耐热瓷板或石棉板缓缓地推入马福炉中。5-10

分钟后,试样不再冒烟时,关上炉门,在815±10℃

的温度下灼烧40分钟。

(3)从马福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4、计算:

C残%=〖(m-m1)/m〗×100

式中:

m-------灼烧前试样的质量

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茶叶生化成分资料

a 茶多酚对茶叶的色、香、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高效的抗衰老、抗辐射、去脂减肥等功效[1-3]。茶多酚是茶叶内含成分和功能性成分,与茶叶平品质呈正相关[3],茶多酚含量越高,用于提取茶多酚制品,不仅取得率高,而且产品质量好。由表2可知,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是25号丙弄古茶树(47.37%)。 b 氨基酸与茶叶的香气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是形成茶汤鲜爽味的主要成分[3-6]。由表2可知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63号施甸县摆榔尖山古茶(8.17%): c 咖啡碱在茶树新稍中的含量一般为2%-4%[7],咖啡碱可以兴奋神经中枢,刺激肠胃帮助消化,能够利尿醒酒,解热镇痛,消毒灭菌,抵御疾病,抵抗酒精、烟碱、吗啡等的毒害,松弛平滑肌,调节呼吸系统[8]。含量最大的是65号施甸县太平下西山头1号古茶(4.63%): d 水浸出物指茶叶中能被热水浸出的可溶性物质总称[9]。其值越大,内含成分越丰富,则加工成的茶具有较好的品质。对水浸出物(大于45%)的特异资源进行选育与繁殖,用以生产高品质高得率的速溶茶,茶饮料等茶叶深加工产品。由表2可知水浸出物最大的是26号龙塘古茶树(57.67%),50%以上的有25个,其中施甸县和保山隆阳区就有7个(11个),水浸出物含量最低的是13号CGWQ-LX-08649大理茶(42.60%)。 e 儿茶素是茶多酚类物质的首要组份,是茶叶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和组成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也是茶树进化的标志之一[10]。儿茶素又可分为非酯型儿茶素(即简单儿茶素、主要包括EC、

EGC、C、等)和酯型儿茶素(复杂儿茶素,主要包括EGCG、ECG等),儿茶素总量做多的是22号CGMS-MS-09987普洱茶( 23.45%):(+)C含量最大的是59号龙陵县古茶树17号(53.68mg/g):EC含量最多的是48号龙陵县古茶树6号(96.62mg/g):EGC含量最大的63号是施甸县摆榔尖山古茶(98.31mg/g):ECG含量最大的是22号 CGMS-MS-09987普洱茶(74.65mg/g):EGCG含量最多的是71号保山市隆阳区旧街(129.23mg/g): k 一般来说,酚氨比是用来衡量绿茶的醇度(鲜醇、不涩、爽口)的,酚氨比小着,茶汤醇度较好的滋味鲜醇[11-12]。酚氨比是一个体现茶树适制性的指标,韩沛霖[13]的研究表明,酚氨比小于8适合加工绿茶,大于15一般适合制红茶,在中间的红绿兼制[14-15]。酚氨比的变化范围是3.41~20.15,平均8.76,变异系数为38.84%。 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C、EC、EGC、ECG、EGCG、儿茶素总量、酚氨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29%~42.32、2.37%~6.49%、0.81%~3.93%、42.61%~52.44%、0.00mg/g~53.68mg/g、2.80mg/g~48.84mg/g、0.00mg/g~78.24mg/g、2.26mg/g~51.60mg/g、18.25mg/g~76.63mg/g、7.11%~18.74%、4.88~12.36,均值分别为:32.28%、4.85%、2.92%、46.08%、5.58mg/g、16.51mg/g、25.92mg/g、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98394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

茶叶生化成分功效

茶叶生化成分与饮用功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除古籍茶书论及茶的保健功能有60余种和名人谈茶药理功效20多种外,当代茶人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深入探明了茶叶中各种生化成分达600余种,其中有机化合物就有500多种,大体分为十二大类(详表1-1)。 由表1-1可知,一是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在茶叶中干物质含量是比较多的,分别为20﹪~35﹪、20﹪~30﹪及20﹪~25﹪;二是脂质、生物碱、有机酸及氨基酸,在茶叶中含量均较少,分别为4﹪~5﹪、3﹪~5﹪及l﹪~5﹪;三是维生素、色素、皂甙及甾醇等,在茶叶中含量分别为0.6﹪~l.0﹪、0.6~1.0﹪、0.07﹪~0.1﹪及0.04﹪~0.1﹪;四是香气成分在茶叶中含量极微,仅为0.005﹪~0.03﹪。 尽管这些生化成分复杂,含量差异悬殊,但对茶叶中的色、香、味形成,以及营养、保健及药理功效均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现分别简介如下: 1.多酚类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总称包括四大类物质,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类、花白素及花青素和酚酸及缩酸类等,占茶叶中干物质总量的10﹪~25﹪,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属水溶性物质。同时这些成分多数具有抗氧化能力,有利于防治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利于抑制人体内人体内自由基的滋生,包括心肌梗塞、动脉硬化、高血压、中风、高胆固醇血症、自体免疫疾病。现将茶多酚的一些主要成分,分别简介如下:(1)几茶素类在茶多酚中,其含量为之最,多达60﹪~80﹪,且化学结构复杂,故又分儿茶素(D,L-C)、表儿茶素 (L-EC)、没食子儿茶素(D,L-GC)、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通称之为非酯型几茶素,也称之为简单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了酸酯(L×EGCG),一般称之为酯型儿茶素,也称之为复杂儿茶素。这些几茶素类的组成比例,与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季节、加工茶类的工艺等因子有密切关系,如绿茶是不发酵茶类,儿茶素含量高,茶汤滋味有收敛性:红茶是全发酵茶类,汤色红亮,滋味浓、强、鲜;乌龙茶、黄茶及黑茶,属半发酵茶类。这些茶类在加工过程中,儿茶素被氧化,分别聚合成茶红素、茶黄素及茶褐素,所以儿茶素含量也随之下降。这些也是影响红茶、乌龙茶、黄茶及黑茶的汤色和滋味重要物质。同时这些成分也对人体机能起调节功能,其主要成分如下:一是L—EGC和L—E0t2G具有抗癌及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及降血糖等作用:二是D,I,一C、L-EC、D,L-C,-C及L-EGC等均能起降血压作用,而D,L -C、L—EGC、D,L—GC与L—EGC,分别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病毒及龋齿细菌有抑制作用。 (2)黄酮及黄酮类尽管在茶中所占干物质比重仅占 1.2﹪~4.0﹪,但它们对绿茶汤形成黄色均起了重要作用,故又称之为花黄素。同时也是构成绿茶和红茶汤色中的黄绿色及滋味鲜爽的重要物质。这些成分的药理功效,对人体皮肤能起到保护而不受自由基的损害,如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身心紧张时,常常会产生致氧化物,以及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也常受到人们抽香烟的烟雾、有害的太阳辐射等影响,导致产生致氧化物,引起细胞受到损伤和早衰,如果用绿茶的冷茶汤擦洗,茶汤中黄酮类化合物,则能阻止氧化而起到保护作用。 (3)花白素及花青素和酚酸及缩酚类这两类成分,在茶叶中干物质含量分别为o.5﹪~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程设计规范》企业标准制订(工艺系统编制)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程设计规范》 ---企业标准制订(工艺系统编制) 1.术语 1.1 工艺术语 1.1.1 脱硫岛 指脱硫装置及为脱硫服务的建(构)筑物。 1.1.2 吸收剂 指脱硫工艺中用于脱除二氧化硫(SO 2)等有害物质的反应剂。本工艺的吸收 剂指石灰石(CaCO 3)或石灰(CaO )。 1.1.3 吸收塔 是指脱硫工艺中脱除SO 2等有害物质的反应装置。 1.1.4 副产物 指脱硫工艺中吸收剂与烟气中SO2等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1.1.5 废水 指脱硫工艺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杂质和酸的污水。 1.1.6 装置可用率 指脱硫装置每年的总运行时间减去因脱硫系统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后,占总运行时间的百分比。按计算: %100×?=A B A 可用率 式中: A :脱硫装置每年的总运行时间,h 。 B :脱硫系统每年因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h 。 1.1.7 脱硫效率 指脱硫前后烟气中SO2的浓度差与脱硫前烟气中SO2浓度的比值,按计算: %100C C C 121×?=脱硫效率 式中: C1:脱硫前烟气中SO 2在过剩空气系数为(燃煤:1.4;燃油燃气:1.2)时 的折算浓度,mg/m 3; C2:脱硫后烟气中SO 2在过剩空气系数为(燃煤:1.4;燃油燃气:1.2)时 的折算浓度,mg/m 3。

1.1.8 液气比(L/G) ; 指循环浆液喷淋量(l/h)与吸收塔出口处烟气流量(工况,湿态,实际O 2单位:m3/h)的比值。 1.1.9 钙硫比(Ca/S) 量的摩尔比值。 指吸收剂消耗量与脱除的SO 2 1.1.10 吸收剂纯度 指CaCO 或CaO的质量百分含量(%)。 3 1.1.8 增压风机 为克服脱硫装置产生的烟气阻力新增加的风机。 1.1.9 烟气换热器 为提高经脱硫后的烟气温度,以增加烟气抬升高度而设置的换热装置(GGH)。 2. 工艺系统 2.1 脱硫装置工艺参数的确定 2.1.1脱硫工艺的选择应根据锅炉容量和调峰要求、燃料品质、二氧化硫控制规 划和环评要求的脱硫效率、脱硫剂的供应条件、水源情况、脱硫副产物和飞灰的综合利用条件、脱硫废水、废渣排放条件、厂址场地布置条件等因素,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1.2 脱硫工艺的选择一般可按照以下原则: 1)燃用含硫量Sar≥2%煤的机组、或大容量机组(200MW及以上)的电厂锅炉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时,宜优先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 率应保证在90%以上。 2)燃用含硫量Sar<2%煤的中小电厂锅炉(200MW以下),或是剩余寿命低于10年的老机组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时,在保证达标排放,并满足SO2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且吸收剂来源和副产物处置条件充分落实的情况下,宜 优先采用半干法、干法或其他费用较低的成熟技术,脱硫率应保证在75% 以上。 3)燃用含硫量Sar<1%煤的海滨电厂,在海域环境影响评价取得国家有关部门审查通过,并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后,可以采用海水法脱硫工艺; 脱硫率宜保证在90%以上。 4)电子束法和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应在液氨的来源以及副产物硫铵的销售途径充分落实的前提下,经过全面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并经国家有关 部门技术鉴定后,可以采用电子束法或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脱硫率宜保 证在90%以上。

水果蔬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水果蔬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水果蔬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摘要:以橘子、猕猴桃两种水果及胡萝卜一种蔬菜为材料,依次测定三种材料的VC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VC含量时利用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DCPIP)在酸性条件下滴定VC酸性溶液,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的那一刻。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在595nm处测其吸光度进而计算含量。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时,则采用蒽酮法进行测定。 关键词: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蒽酮法;VC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 子课题一水果蔬菜中VC提取及含量测定 引言 Vc 是人类膳食营养中非常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分布于水果(柑橘、草莓、山楂、苹果),蔬菜(辣椒、西红柿)中,部分饮料中也含有水溶性 Vc。人、猴等在肝脏中缺少一个古洛内酯氧化酶,因此,在体内不能合成 Vc,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现在很多商家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提高知名度,在很多饮料产品中也加入部分 Vc,例如脉动、激活、水溶 C100 等。缺乏 Vc 易得坏血病(毛细管脆弱,牙龈发炎出血,肌肉出血),所以 Vc 又称为抗坏血酸。 1.1实验原理: 天然 Vc 有还原型和氧化脱氢型两种,还原型 V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本实验即利用还原型 Vc 还原染料 2,6-二氯酚靛酚的反应来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型

2,6-二氯酚靛酚为红色,还原型 Vc 能将红色的氧化型 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 2,6-二氯酚靛酚,同时还原型 Vc 自身被氧化成脱氢型 Vc。 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氧化型 2,6-二氯酚靛酚滴定 Vc 酸性溶液,当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那一刻,即为滴定终点。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消耗的染料与样品中还原型 Vc 含量成正比。 1.2材料、仪器与试剂: 材料:橘子、猕猴桃、胡萝卜 仪器:研钵、锥形瓶、微量滴定管等 试剂:(1)2%的草酸溶液;(2)0.2mg/ml 的标准 Vc 溶液(用 2%的草酸溶液配) 。(3)0.1mg/ml 的 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 (棕色瓶装 4℃保存)。 1.3实验方法: 1.3.1标准液的滴定:(1)取标准 Vc 液 5ml 于锥形瓶中,用 2.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15 秒不褪色;(2)取5 ml 2%草酸作空白对照,按以上方法滴定; 1.3.2样品Vc含量的测定:取 1g 水果或蔬菜,加入 2%草酸溶液 3ml 研磨成匀浆,转入10ml 离心管,再用 4ml 2% 草酸溶液分两次冲洗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中,3000r/min 离心 10 分钟,上清液转入 25ml 容量瓶并定容,取 5ml 溶液立即用 2,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出现粉红色,15 秒不褪色,重复三次。 1.4结果与讨论 1.4.1 标准液滴定 标准 Vc 溶液 0.1mg/ml 滴定时所消耗的染料体积(ml) (滴定标准 Vc 溶液所用染料体积减去滴定空白溶 液所用染料体积) 每 1 毫升染料溶液 所氧化的 Vc 的量 (mg/ml) (T) 5ml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 0.0714 7 7 7 7 1.4.2样品滴定 样品名称样品液的总体积 (ml) 滴定时所用样品 液的量 (ml) 滴定样品所用染料量Va(ml) 1 2 3 平均 橘子 25ml 5ml 0.4 0.2 0.4 0.333 猕猴桃 4.8 3.85 3.45 4.033 胡萝卜0.15 0.25 0.2 0.2

白茶加工工艺及其新品种适制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6-04-01 基金项目: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闽财指[2015]06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35);福建茶产业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建设项目(KNJ-151000) 作者简介:周子维(1992-),男,福建周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工程研究。*通讯作者:sunyun1125@https://www.doczj.com/doc/dd4740392.html, 中国茶叶加工 2016(2):64-68 白茶起源于闽东北,其主产于福建省的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市等地。在传统的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得名主要因其制法独特,既不炒亦不揉,经萎凋、轻发酵(发酵程度约5%~15%)形成干茶满披白毫而泛银白灰绿[1-3]的品质特征。白茶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传统白茶和新型白茶,其中传统白茶以鲜叶采摘标准的不同划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新型白茶主要是指新工艺白茶、造型白茶及花香型白茶,选择新品种、嫁接新工艺是该类白茶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白茶的保健功能和收藏价值愈发受 人关注,“白茶热”持续升温。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发布的2015年全国茶产销形势通报,其中白茶增产超过50%,产量超过2万吨,在六大茶类中增长势头迅猛、占比进一步攀升[4]。“白茶热”现象的出现除了与白茶本身的优异品质相关以外,也得益于白茶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与新型白茶的出现。 1白茶加工工艺进展 白茶的工艺流程主要是萎凋、摊堆及干燥,在六大茶类中最为简洁。萎凋是白茶的核心工艺,是 白茶加工工艺及其新品种适制性研究进展 周子维,李磊磊,孙云*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文章结合生产实践和相关文献综合阐述白茶萎凋技术的新进展。同时从加工学角度就近几年来 在市场中涌现出的新型白茶以及适制性新茶树品种研究进行总结归纳,茶类之间工艺的相互借鉴创新在提升传统白茶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白茶;萎凋;工艺创新;适制性中图分类号:TS272.5+9;TS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306(2016)02-0064-05 Research Advance on Processing Craft and Productive Character of New Tea Variaties of White Tea ZHOU Zi-wei ,LI Lei-lei ,SUN Yun *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Fuzhou 350002,China ) Abstract:Based on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literatur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n new progresses on deterioration of white tea ,and also sorts out the newly emerging types of white tea and new productive character varieties for white tea on the marke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cently.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white tea has been improving all the times ,and the need of market has been furthermore met ,due to the craft reference and innovation between tea categories. Key words:White tea;Deterioration;Process innovation;Productive character DOI:10.15905/https://www.doczj.com/doc/dd4740392.html,ki.33-1157/ts.2016.02.013

脱硫石膏成分分析标准

脱硫石膏成分分析标准 脱硫石膏主要成分测试标准 一、石膏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取1.0000g左右干燥后的石膏样品放入锥形烧瓶并加入10mL 0.05mol/L的 I 溶液(必须能显示出I溶液的颜色,即使CaSO得到充分氧化);加入 5mL 22 3 HCl(1+1),摇动并放置 3 min,用 0.05mol/L标定后的NaSO溶液滴定, 当液223体颜色变淡黄时加入1%淀粉指示剂,当溶液蓝色消失时即为滴定终点;最后不加石膏样品作空白值。 计算公式如下: V,V,C,()129.1401NaSO223CaSO?1/2HO(,) = 32%m,,210 V—空白试验时消耗的NaSO的体积,ml 2230 V—滴定剩余I消耗的NaSO的体积,ml 12223 m—石膏样品的重量,g 二、石膏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称取约1.0000g干燥后的石膏样品放入烧杯中,并加入5mL30,HO和22100mL 除盐水,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0min,并静置2min。加入20mL 0.1mol/L HCl的标准溶液,搅拌后将溶液加热至60?(若碳酸钙含量较高需加入足够量的HCl并煮沸)并静置15min。用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过量的HCl,用酚酞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滴至pH到达7.0溶液由无色变成淡红色,30秒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最后不加石膏样品作空白值。 计算公式如下: (V,V),C,100.0901NaOH CaCO(%),,10032,m V—空白试验时消耗的NaOH的体积,ml 0

V—滴定过量盐酸消耗的NaOH的体积,ml 1 m—石膏样品的重量,mg 三、石膏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离子交换法 ~海量资源尽在本账号~ 称取烘干的0.1000g石膏样品倒入烧杯内,加入5ml 30% HO和100mL煮22沸的除盐水,在搅拌器上搅拌10分钟,加入15.0000g用热水反复洗至中性(pH 值,7.0)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继续搅拌10分钟,将样品连同树脂用定量快速滤纸过滤,再用煮沸的除盐水反复冲洗树脂7-8次,在滤液中加入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滤液至亮绿色。 计算公式如下: ,,,,,C(VV)172.17172.170NaOHCaSO?2HO(%)= ,,C%421,,CaSO,HO32,,210m129.142,, C—NaOH的摩尔浓度,mol/l NaOH m—石膏试样重量,g V—消耗NaOH体积,mL V—树脂空白值(一般为0),mL 0 —石膏样品中CaSO?1/2HO的质量浓度,, C321CaSOHO322 硫酸钡重量法 取 1.0000g干燥后的石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 10ml(1+1) HCl 和 100ml 除盐水,用滤纸过滤,然后用热水冲洗并用容量瓶收集滤液,加热样品,开始沸腾时一边搅拌一边逐渐加入 20ml 10%BaCl继续沸腾几分钟,然后放在2 2+2-加热器中1h,冷却放置一晚以使SO与Ba反应完全。用无灰级滤纸过滤,然4

3.果蔬成分分析.

果蔬成分生化分析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作者:xxxx 指导老师:xxxx 摘要:果蔬中营养成分多种多样,本实验以盘菜,萝卜,豆芽梨子等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C含量、总糖及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测定与其过氧化物酶分析都运用了比色法,并对测得数据列图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苹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相对于宁夏苹果含量高,但其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宁夏苹果,这说明其酚类物质代谢能力低于宁夏苹果。总的来说,新疆苹果与宁夏苹果营养价值都高,但新疆苹果相对于宁夏苹果营养。 关键词:主要营养成分;过氧化物酶 1.前言: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国际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 蔬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主要要营养特点如下:1)水分—新鲜蔬菜的含水量在90%以上,它是蔬菜鲜嫩程度的标志。2)维生素—绿色、橙色蔬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核黄素及叶酸。3)无机盐—蔬菜是无机盐的重要来源。绿色蔬菜含量最为丰富。4)食物纤维—各种蔬菜都含有,它有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糖代谢等作用。 水果是指多汁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是对部分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统称。水果类的营养价值近似蔬菜,但所含无机盐和维生素不及蔬菜,其特点为:1)各种鲜水果都含有维生素c,因其多生吃,故损失较少。2)水果中的纤维素、果胶是天然的缓泻剂。3)水果具有芬芳的果味,鲜艳的色彩能促进食欲。4)水果含有较多的钠、钾、镁等元素,合成碱性食物。 2.材料、试剂与器材 2.1 材料 各种水果和蔬菜 2.2 试剂 (一)果蔬中维生素C的测量测定 1%草酸溶液、2%草酸溶液、维生素C标准液、氧化型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二)果蔬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测定 蒽酮试剂、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L)、6mol/L Hcl 溶液、20%NaoH溶液 (三)果蔬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标准蛋白质溶液、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试剂、0.05mol/L Tris—Hcl 缓冲液(PH6.8)(四) 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实验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谭和平,叶善蓉,陈 丽,邹燕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 要:针对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前处理分析测试条件等不统一,导致测试结果无可比性的问题,该文在参阅1907 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3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归纳阐述,并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应进行标准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关键词:茶叶;有机酸;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72;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84(2008)06-0077-04 Determination Overview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TAN He-ping ,YE Shan-rong ,CHEN Li ,ZOU Y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hengdu 610021,China )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comparable for the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More than 30literatures since 1907about the organic acid determinations in tea had been consulted.And thes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most general methods at present such a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on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so on were emphasized.Based on which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improve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Key words :Tea ;Organic acids ;Analysis ;HPLC ;IC 收稿日期:2008-05-18;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07-25基金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4DEA71180)作者简介:谭和平(1957-),男,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 茶树生理生化研究。 第34卷第6期2008年11月中国测试技术 CHINA MEASUREMENT &TESTING TECHNOLOGY Vol.34No.6Nov.2008 1引言 茶叶中有机酸的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和滋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参与茶树的新陈代谢,在生化反应 中常为糖类分解的中间产物。此外, 某些有机酸对茶多酚激活α-淀粉酶、胰蛋白酶酶活性具有协同效应[1]。因此有机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对茶叶品质开 发有重要意义,在茶叶生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 本文就目前应用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主要方法作一综述。 2茶叶中有机酸的组成 广义地说,凡含有羧基(-COOH )的有机化合物 都可以叫做有机酸。然而从茶叶的化学成分和实际测定观点来说,某些有机酸已各有归属。例如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而自成一类;抗坏血酸是一 种维生素;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可划归多酚类;而乙 酸、 丙酸、丁酸以及己烯酸则属于挥发性化合物。于是茶叶中所论有机酸,通常指以下两类:一是二元羧酸和羟基多元羧酸(在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羧 基),如琥珀酸、 苹果酸、柠檬酸等;二是环状结构脂肪酸,如奎尼酸、 莽草酸等[2-3]。据文献报道,茶叶(汤)中经发现的有机酸有40余种。其中,茶汤中的有机酸有10余种,香气成分中的有机酸有30余 种。有些有机酸如亚油酸本身虽无香气, 但经氧化后可转化为香气成分;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3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 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研究报道还不是很多, 已有报道的方法有滴定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3.1滴定法 滴定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常用于有机酸总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一般根据酸碱指

脱硫石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及其品质差异分析.

2010.No.10项目化学成分/% 率值 矿物组成/% Loss SiO 2Al 2O 3CaO Fe 2O 3MgO SO 3fCaO K 2O Na 2O KH n P C 3S C 2S C 3A C 4AF 熟料A 0.3421.905.3064.783.362.460.501.22 0.640.220.892.531.5855.3621.108.4010.21熟料B 0.48 20.16 6.38 63.57 3.58 2.98 0.98 1.16 0.23 0.92 2.02 1.78 54.80

16.60 10.90 10.80 0引言 脱硫石膏是以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对燃煤烟气 进行脱硫处理得到的工业副产物,每脱除1t SO 2约产生脱硫石膏2.7t 。脱硫石膏化学成分以二水硫酸钙为主,并含有少量碳酸钙、亚硫酸钙以及微量Na +、Mg 2+、 Cl -、F -等水溶性离子,Cr 、Cd 、Hg 、Pb 重金属含量均甚 微[1-3]。随着我国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脱硫石膏年排放量巨大,目前年排放量已约700万t 。为此,人们在用脱硫石膏作建筑石膏、石膏板材、石膏砌块以及水泥缓凝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脱硫石膏品质与脱硫工艺中石灰石的品质(化学成分、粒径、比表面积、活性)、脱硫效率和氧化效率等有关,因而,不同产地脱硫石膏的化学成分和品质存 在较大差异。目前,人们在脱硫石膏作水泥缓凝剂方面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应用,但对脱硫石膏的品质差异及其对水泥体积稳定性、与外加剂相容性等物理性能影响却关注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对不同产地脱硫石膏及天然石膏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脱硫石膏的品质差异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机制。 1试验材料 本文选取矿相成分不同的两种水泥熟料(A 和

3.果蔬成分分析资料报告

果蔬成分生化分析 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作者:xxxx 指导老师:xxxx 摘要:果蔬中营养成分多种多样,本实验以盘菜,萝卜,豆芽梨子等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C含量、总糖及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测定与其过氧化物酶分析都运用了比色法,并对测得数据列图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相对于苹果含量高,但其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苹果,这说明其酚类物质代能力低于苹果。总的来说,苹果与苹果营养价值都高,但苹果相对于苹果营养。 关键词:主要营养成分;过氧化物酶 1.前言: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国际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 蔬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主要要营养特点如下:1)水分—新鲜蔬菜的含水量在90%以上,它是蔬菜鲜嫩程度的标志。2)维生素—绿色、橙色蔬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核黄素及叶酸。3)无机盐—蔬菜是无机盐的重要来源。绿色蔬菜含量最为丰富。4)食物纤维—各种蔬菜都含有,它有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和改善糖代等作用。 水果是指多汁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是对部分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统称。水果类的营养价值近似蔬菜,但所含无机盐和维生素不及蔬菜,其特点为:1)各种鲜水果都含有维生素c,因其多生吃,故损失较少。2)水果中的纤维素、果胶是天然的缓泻剂。3)水果具有芬芳的果味,鲜艳的色彩能促进食欲。4)水果含有较多的钠、钾、镁等元素,合成碱性食物。 2.材料、试剂与器材 2.1 材料 各种水果和蔬菜 2.2 试剂 (一)果蔬中维生素C的测量测定 1%草酸溶液、2%草酸溶液、维生素C标准液、氧化型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二)果蔬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测定 蒽酮试剂、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L)、6mol/L Hcl 溶液、20%NaoH溶液 (三)果蔬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标准蛋白质溶液、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试剂、0.05mol/L Tris—Hcl 缓冲液(PH6.8)(四) 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实验 A(分离胶缓冲液)、B(浓缩胶缓冲液)、C(分离胶贮液)、D(浓缩胶贮液)、E核黄素、F蔗糖、TEMED、0.14%过硫酸铵、电极缓冲液、封板胶、上样缓冲液、染色液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高品质二水石膏.

第45卷第1期人工晶体学报v01.45N。.1垫!鱼生!旦:一——』些坐坠坚』堡堡堡』些些些————————墅鬯垡坠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高品质二水石膏 卢静昭,赵斌,陈学青,曹吉林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河北省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0) 摘要:利用脱硫石膏在酸性溶液中重结晶的特点,采用重结晶技术对脱硫石膏进行脱色提纯,通过对溶解、结晶过程 的控制制备出高纯度、高自度的二水石膏。研究了硫酸浓度、晶种量、料浆浓度、稳定剂、温度、反应时闻、陈化时闻对 二水石膏结晶的影响,并进行了母液循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常压下,H2S04用量lO.O%,ca(()H)z用量0.5%,料 浆浓度7.4%。聚乙二醇用量0.5%,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5h,陈化24h后生成的二水硫酸钙结晶形貌良好, 白度为94.0l%,纯度达99.24%;母液循环3次后生成的二水石膏纯度大于98%。 关键词:脱硫石膏;重结晶;二水硫酸钙 中图分类号:TD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5x(2016)01枷97聊 Prep黜曩6触ofthelIigll-quali锣Gyps啪byDihydrateFGD 明j堍一批o,ZHA0B讥,CHENX妣一q吨,CA0沁h (HebeiProvincialKeyLabofGreenCheIIIical‰hnolo盱&HighE雎cientEnergySav咄,Sch00l0fchemicalE嚼ne谢ng&‰h叫。盱,He鼬Ulliv∞i‘y0f 2015,口a删31^Mgmf1khnolo盯,Ti删in300130,Clli∞) (女缸it】ed7J£五y2015) Abst姻ct:BasedontllerecrystaⅡizationch锄cteristicsofgypsuminacidic舭on,a姗隅phe出acids01蕊on IIletllodwasusedtodec010dI唱动rp呲nbycontIDUingtlleprepa瑚商onofcrystaUization舳ds幽cdissolutionpIDcess,

中国白茶的起源_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_汤鸣绍

思考?探索中国白茶的起源、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 汤鸣绍 (福建省茶叶学会 350001)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白茶的起源与现代白茶的原产地,介绍了白茶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系统地归纳 了中国白茶的保健功能,供白茶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中国白茶;起源;品质成分;保健功效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而得名。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建阳、松溪,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生产。长期以来是福建传统的外销茶。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德国、荷兰、法国、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而内销极少,以致许多人不知道中国还有白茶。 白茶性寒凉,味清淡,是民间常用的降火凉药,具有消暑生津,退热降火、清凉解毒的功效。由于白茶制法独特,只经适度的自然氧化,因此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品质。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了白茶的保健机理,诸多保健功效的发现促进了白茶的消费。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白茶认识的日益深入,白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白茶起源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发现和始用,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人类利用茶为食、为药。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煑羹饮,晒干收藏。白茶的制法就是采下鲜叶,自然晾干、晒干,最后收藏。由于远古时代,没有文字记载,栽培面积小,产量有限,也没引人重视。从神农时代的药用开始一直沿用到现代,制法基本没变。比绿茶诞生还要早2000多年。所以是六大茶类最早的茶类。随着时代的发展,茶类的演变,后期才从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以至再加工的各种花茶、紧压茶、萃取茶、香味果味茶、保健茶和茶饮料等。 唐代陆羽《茶经》(758年)七之事《永嘉图经》中记载的“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是指茶树品种。经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中出现的“白茶”,其实是早期产于北苑的野生白茶树,采制方法是蒸圧而成团茶,非现代白茶;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将“白茶”列为茶叶七个品类之一,也是白茶品种,不是白茶制法。这与现代武夷山的白鸡冠、浙江的安吉白茶、宁波印雪白茶相似,都是指叶片白化的茶树,制法都不是白茶。 白茶的制法最早文字记载是明代田艺衡所著《煑泉小品》(1554年)中所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青翠鲜明,尤为可爱”。其中“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明代闻龙《茶箋》(1630年)进一步阐述:“田子蓻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亦未之试耳”。这种“不炒不揉的制茶方法”正是当今白茶制法的特点。明朝陆应阳在《广舆记》中写道:“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清代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关于绿雪芽的记载。民国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时考证出:“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痳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太姥山一片瓦寺(鸿雪洞旁)的僧人至今仍沿用古法制作绿雪芽(现已由丹井茶室阙居士打理),每年架梯到鸿雪洞顶采摘野生茶树的芽,晾晒成干茶后待客,成品如白毫银针。福鼎还有一个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有一位蓝姑在此居住,以种蓝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她将所种的绿雪芽作为治痳疹的良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戴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其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座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古白茶的诞生与福鼎民间流传的太姥娘娘之蓝姑传说不谋而合。太姥山周边的原住民和僧侣们,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仍执著地沿用晒干或阴干方式制茶自用,山民这种自制的土茶,俗称“畲泡茶”、“白茶婆”。 2010年3月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证实,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共出土了数十件茶具的渣斗,其中一件铜质渣斗内发现了距今1000年的珍贵茶叶,大约有30根。经过考证,考古工作者初步认为这些茶叶是产自福建的珍贵白茶,十分稀有[3]。 以上所引的史书文字记载虽然还不多,但已能证实古白茶起源的悠久历史。 商品性现代白茶的起源,不同品类的原产地各有不同。据林今团考证,现代白茶发源于建阳水吉,清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

(完整版)茶叶生物化学试卷.doc

一、填空 1、茶树鲜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幼嫩叶大于成熟叶。 2、多酚类物质主要集中在茶树新稍的幼嫩部分,其主要组分是儿茶素,含量约占多酚类总量的70-80 %左右。 3、茶叶中内含的主要生物碱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在它们的合成代谢中甲基的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 4 、茶鲜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中顺 -3- 己烯醇(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它的含量占鲜叶芳香油的60 %。 5、茶皂甙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甙的混合物。它的基本结构由皂甙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 6、构成红茶茶汤滋味较为重要的成分有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以及咖啡碱等。 7、茶叶中色素根据其溶解性能可以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8、类胡萝卜素属于四萜类衍生物。 9、茶叶内主要活性物质有酶、激素、维生素。 10、方向物质有: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内酯类、酸类、酚类、杂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11、咖啡碱的主要主要功能兴奋神经中枢、利尿、助消化。 二、选择 1、茶叶中多酚类的分类正确表达应为(A)组。 A、黄烷醇类、黄酮类、花青素和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 B、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花白素类。 C、黄烷醇类、花色素类、黄酮类、儿茶素类。 D、黄酮类、酚酸及缩酚酸。 2、茶叶中咖啡碱生物合成时,嘌呤的甲基化顺序是( D )。 A、3 -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B、7 -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C、1 -甲基黄嘌呤→1,3-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D、7 -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三甲基黄嘌呤。 3、( C )是茶树特有的二级代谢特征产物之一。 A、青叶醇;B、黄酮类;C、大量的茶氨酸;D、牛龙牛儿醇。 4、下列哪个反应属于酶促褐变( A A、多酚酶促氧化;B、美拉德反应;) C、焦糖化作用;D、 Vc 氧化。 5、将茶叶破碎置入无氧环境中,温度、湿度、pH 都控制在红茶发酵最适条件下,正确的判断发酵结果应为(C)。 A、茶叶发酵正常,形成茶色素;B、发酵不正常,能形成茶色素; C、正常发酵不能进行,不能形成茶色素;D、无法预计发酵结果。 6、高温杀青,主要是因为(D)酶的耐热性较强在5~55℃时随叶温升高而活力上升,到65℃时,其活力下降。 A、细胞色素氧化酶;B、过氧化物酶;C、过氧化氢酶;D、多酚氧化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