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摘要:英语句子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

事件以客观的口吻进行呈现,相较之,汉语句子常用人称表达法,常从自我出发

来叙述客观事物。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主语选择倾向,并指出在英

汉互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

又保持原文的表现力。

关键词:物称,人称,有灵主语,无灵主语,翻译策略

一、汉英主语特点对比及原因分析

句子的主语可以分为“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和“人称主

语”( 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所谓“物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

“物”;所谓“人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人”。以“物”为主语的句子称

为“物称主语句”;以“人”为主语的句子称为“人称主语句”。英语主语倾向

于物称化表达,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做主语,而汉语主语则

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是主语之首选。

从有无生命角度划分,句子主语可分为有灵主语和无灵主语。有灵主语是有

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充当主语,如:student, teacher, doctor等。无灵主语是

无生命的事物或表示概念的抽象名词所充当的名词,如:sight, success,

darkness等。

英语的物称倾向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开创

的形式逻辑和盛行于16至18世纪欧洲的理性主义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

方人善于用逻辑和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同时,他们推崇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认

知的主要对象,必须充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自然和人类同等重要。与之相比,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汉语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one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强调“事在人为”、“以人为本”。中国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这

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汉民族主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文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思维。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汉语中的句子大都以“有灵”的人做主语了。

二、英语物称表现手法

(一)英语中用抽象名词、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同时用表示人的动作、行为的动词作谓语,突显拟人化修辞色彩。这种无灵主语+有灵动词搭配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表时间和地点的名词做主语

A few moment brought them to a cottage door, at which the owner knocked.

(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所村舍门口,主人敲了敲门。)

Beijing has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北京目睹过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

在这两个例子中,主语分别是时间名词“一会儿”和地点名词“北京”,谓

语动词则是有灵动词“bring带”和“witn ess目睹,见证”。

1.2 表情绪、感觉等身心状态的名词作主语

Anxiety deprived me of all power of utterance.(我紧张得什么也说不

出来。)

Sadness tore him into pieces.(他伤心欲绝。)

在这两个例子中,主语分别是表情感类抽象名词“anxiety”和“sadness”,谓语动词则是有灵动词“deprive剥夺”和“tear撕碎”。

1.3具体的非生命事物作主语。

The morning sun greeted us as we came out on the deck.(我们迎着

朝阳来到甲板上。)

An urgent telegraph hurried him to Beijing. (他收到一份紧急电报,

匆匆去了北京。)

在这两个例子中,主语分别是名词“sun”和“telegraph”,谓语动词则是

有灵动词“greet迎接”和“hurry 催促”。

1.4具有动词词义的名词作主语。

The discovery of new species will lead to new drugs.(发现新物种后

就可以研制新药。)

The remembrance of these will add courage to his life.(他想起这些,便会增加生活的勇气。)

在这两个例子中,主语分别是名词“discovery发现”和“remembrance 记忆”,谓语动词则是有灵动词“lead引领”和“add 增加”。

(二)英语句子常用非人称代词“it”做主语,往往不说出动作实施者,而

让所叙述的事实或观点以婉转、间接和客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叙述的客观事物

处于信息中心位置,从而突显物称倾向。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it”

除了用来代替除了人之外的生物的代词外,还广泛用作其他方面。这样的情况通

常有以下几种:(1)“ it”用作先行词代替真正主语;(2) “it”用作虚义词,

代替的主语是难以言表的现象或情形,用以表示自然现象、时间、空间以及惯用

语之中; (3) “it”在强调句中用作强调词,引导所要强调的成分,也是一种形

式主语,具体见如下例子:

It is believed that new technology will reshape our society in unthinkable ways. (1)

What is it with the young man? (2)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we met last time. (2)

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 (3)

It is in the hour of trial that a man finds his true profession. (3)

(三)英语被动句和“there be”句型结构

英语的主语物称倾向还体现在大量的被动句式上。从形式看,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似乎

只是句法结构的转换,但严格来说,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虽然“概念意义”相同 , 但是“主题意义”和“交际价值”不同。主动语态通常显得较为“主观“,被动语态通常显得较为“客观”。除此之外,英语被动语态句的“客观性”还表现在“by短语”的省略上。英语被动语态句在结构上可以加上“by”短语来表明施事,但英语被动语态句中的施事通常被隐去。

英语中there be句型也体现其物称倾向,体现了英语倾向于客观性叙述。如:他Then there fell a silence, more terrifying than the pounding of cannon. 突然一片寂静,这比隆隆的炮声更可怕。There be 句型也可以和这样一些的谓语动词连用:be going to 、seem to 、appear to 、used to、be likely to 、happen to …。如:There seem to be a few trees between me and the green.在我与草坪之间好像有一些树。There is going to be a meeting tonight.今天晚上有个会议。There is likely to be a storm. 可能有一场暴雨。There happened to be a bus nearby. 碰巧附近有辆公交车。There appears to have been a nasty accident. 似乎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

从英语语言自身特点来看,隐喻的普遍存在也是英语中无灵主语句大量存在的原因之一。在英语中,正是由于隐喻的存在,大量的不具备生命特征的词被引入到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语中,一方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也使表达的内容更为生动,具有动感。如:The sky rained death, and for thirty-five days a battered Atlanta hung firmly on, hoping for a miracle. 死亡从天而降,三十五天来,绝望的亚特兰大坚持着,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An evil idea is growing in his mind. 脑中邪念滋生。

英语中的一些无灵主语句本身是句子结构简化的结果。很多复合句,如主语从句和状语从句都通过使用无灵主语实现了结构的简化。如: That he arrived unexpectedly alarmed all of us. 这个复合句中的主语从句‘That he arrived unexpectedly’可以简化为无灵主语‘his unexpected arrival’。After we discover new species, we can make new drugs. 这个复合句中的时间状语从句‘After we discover new species’可以简化无灵主语‘the discovery of new species’。

三、英译汉策略

无灵主语句是英语语言中的一个特点,而运用表示人或动物的名称做主语是则是汉语有灵句的语言特点之一。因此,在翻译英语无灵句时,译文的主语是最先需要确定的。这时常见的策略是:保留主语、发掘主语和主语省略。

3.1 保留主语

保留主语就是寻找句中充当宾语或定语的相关人称代词或名词。

Ex. The thought of returning to his native land never deserted him。

译:他一直想着重返故园。

Failure did not deter him from trying again.

译:他并不因为失败而放弃尝试。

His words sent a quiver through my body.

译:听了他的话,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3.2 发掘主语

发掘主语指原句虽无人称代词或名词,但如果内容涉及普遍现象时,可以用泛指人称代词做译文主语。

Ex. Its remoteness effectively masked its activity.

译:由于地处偏远,人们少了很多活动。

By now optimism had given way to doubt.

译:至此,人们不再乐观,而是忧心忡忡。

It is believed that new technology will reshape our society in unthinkable ways.

译:人们相信新技术将以难以想象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社会。

3.3 主语省略

主语省略是指放弃有灵名词做主语,直接译为汉语无主句。在英文里,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而在汉语里没有主语的句子比比皆是。所谓无主句就是只有谓语部分而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但这种句子本身意思是完整明确的。汉语句子的泛指性很强,类似警句格言,大都不用主语。因此当英文的句子含义可以翻译成对应的汉语格言警句时,可以采用省略主语的翻译策略。

Ex. The emergency of the case admitted of no alternative.

译:情急之下,别无选择。

Opportunity seldom knocks twice.

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Wisdom comes from experience.

译:经一事,长一智

四、汉译英策略

上述可知,汉语句子中主语多以有灵主语为主,然英语主语则由无生

命的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担当。因此,在汉英翻译时,我们要寻找汉语句中不同的成分来充当译文句子的主语。

4.1句子成分转换法

在汉译英过程中,汉语句子中充当宾语的名词常常可以用来做译文句子的主语;在很多情况下汉语中的谓语动词以及表语成分在英文中也可译为名词形式作主语。

Ex. 不同的人对安乐死持不同的态度。

译:Attitudes towards euthanasia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动词的宾语作主语)

我永远忘不了这个教训。

译:This lesson will take root in my mind.(动词的宾语译为主语)

她一看到他就生气。

译:The very sight of him makes her angry.(动词“看”作主语)

事后,我不难过,也不后悔。

译:Neither sorrow nor regret followed the event. (动词“难

过”“后悔”作主语)

她独处时感到很安宁。

译:A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 (表语“安宁”转换成

名词译为主语)

我很幸运,能够得到。

My good fortune has sent you to me. (表语“幸运”转换成名词译为主语)

4.2 “it”形式主语句的使用

在汉译英过程中,汉语的有灵句还经常可以处理成以“it”作为形式主

语的英语无灵句。前面介绍英语物称倾向中已清晰阐明“it”形式主语的使用。

除此之外,汉语不常用被动态,如果使用被动态,也必须要把执行者表明,因此

类似无明确行为执行者的句子常使用泛称,如:有人,大家,人们,人家等。在

处理此类汉语有灵句时,一般就将其译成it作形式主语的无灵被动句。如下例:

Ex: 我从来没想过她会如此对待我。

译: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she would have treated me in that way.

(“it”用作先行词代替真正的主语。)

人总是在面临考验的关头,才发现自己的专长。

译:It is in the hour of trial that a man finds his true profession.

(“it”用作强调词,引导所要强调的成分,也是一种形式主语。)

那个病人怎么样了?

译:How is it with the sick man ?

(“it”用作虚意词,代替的主语是难以言明的现象或者情形)

人们都认为他是整件事的主谋。

译:It is believed that he is the mastermind of the whole thing.

有人建议这个方案需要再斟酌。

译:It is suggested that that scheme be reconsidered.

五.结束语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差异上阐释了英汉两种语言主语的不同特点,汉语注重人称,而英语注重物称。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中国人的主体意识,而英语的非人称倾向则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同时本文就汉英互译过程中有灵主语和无灵主语的转换形式做了探索,希望能激发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和汉英互译时进行多角度思考,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原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2】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英汉主语差异现象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主语差异现象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主语作为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在英汉句子结构与意义中担当不等程度的角色,英汉主语之间有什么差异,而我们又能总结归纳出哪些翻译方法呢? Part 1 英汉主语的差异 (一)主语显著与话题显著 英语是主语显著性的语言,汉语是话题显著性的语言。要弄清楚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差别,首先必须明白主语和话题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英语是偏重形合的语言,句子以主谓结构为纲, 勾连,节外生枝,叠床架屋,句子复杂而不流散。在这种句子结构中,主语不可或缺,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且要求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与之保持一致关系。这种一致关系决定了主语不管起不起语义作用,总得有一个,哪怕是it, there等做“假位”主语。所以说英语的主语偏重于“形”,是主语突出的语言,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汉语是偏重意合的语言,主语和谓语呈一种松散的结构关系,主语不决定谓语的形态,因此可以以话题的形式出现。所谓话题,指一句话里作为新情况的述说对象的事物或事件,其特点是占据一句话的开头部位,但并不等同语法系统中的主语。如昨天晚上他进过这间屋子,这里的“昨天晚上”是主题,但不是主语,而是状语。综上所述,主语与话题的差别可以概括如下:形合的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subject- prominent),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而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topic- prominent),其主题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 例如:英语必须有主语 a语法上的一致: She is a student. They are students. My family are all fond of playing table tennis. Neither you, nor I, nor anyone else knows the answer. The girl has seen her mother. Sent to zoos in Tokyo and other cities, the pandas are reported to have settled down very well. b逻辑上的一致 你的教学科研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 原译:Your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ve made progress,but you should 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 改译:You have made good progres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but you should 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 (二)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 英、汉语主语的另一差别是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而汉语则“往往以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一般而言,西方民族在使用英语语言方面采取的是客体思维方式,强调“物我分立”,注重物对人的思维及行为的影响,因此往往突出“物”的重要,让物以客观事实的形式表达出来,故英语常用非人称(impersonal)做主语,强调物对人的作用,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结果,其主语可以是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自然客观现象的时间名词或表示抽象概念,例如 1.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2.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preaching place. 3.His failure to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brought an accident to the machine. 以上三例均是用物称作主语,但是翻译成中文时 1.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从英汉主语的差异看其英汉翻译

从英汉主语的差异看其英汉翻译 本文从探讨主语和主题的含义着手,从形态、句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英汉主语的差异。从形态上看,英语主语具有名词性特征而汉语主语词类具有多样性。从句子结构来看,一方面英语句子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而汉语句子中往往是无主句或是主语省略;另一方面,英语常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或者用代词“it”等作物称主语,但汉语却常使用人称作主语。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英汉主语的差异,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和提高翻译水平。 标签:英语主语汉语主语差异翻译 一、英汉主语的定义 (一)英语主语的定义 就句法结构而言,英语的主语显然是很重要的句子成分。主语的定义是:主语与正在被讨论的事,即句子的主题有着全面密切的关系,就是对当前某句中已经提出的某个问题作一个新的陈述(谓语),另外一点,主语决定谓语动词的数,在动词形式有单复数区别时,选择什么形式取决于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刘宓庆,1993)。 (二)汉语的主语与主题 汉语主语与主题(又称主位、话题)都是翻译词汇,“主语”一词是对英语“subject”的翻译;“主题、主位或话题”是对英语的“topic”或“theme”的翻译,但是这两个术语在语法学术界常常引起理解上的混乱。 二、从形态方面看英汉主语的差异 (一)英语主语具有名词性特征 英语句子由名词性词组和动词性词组两大部分组成,或是由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组成,英语主语一般由名词性词组来充当。英语句子的主语是一个名词短语,这个名词短语是动作的施事者或者是动作的受事者。(Greenbaun S,1996)如: (1)The flower is very beautiful.花很漂亮。(名词短语作主语) (2)He is swimming now.他正在游泳。(代词作主语) (3)Three is enough.三个足够了。(数词作主语) (4)To swim consumes physical energy.游泳消耗体力。(不定式短语作主语)

英汉语言比较之三:物称与人称讲课稿

英汉语言比较之三:物称与人称

英汉语言比较系列之三 综合语(synthetic)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综合语。分析语(analytic)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现代英语是从古代英语发展出来的,仍然保留着综合语的某些特征,但是也具有分析语的特点:有形态变化,但不象典型的综合语那么复杂;词序笔汉语灵活,但相对固定;虚词很多,用得也相当频繁。因此,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从语源(Etymology)观来说,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汉语则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三:物称与人称:英语重物称(impersonal),汉语重人称(personal) 英语的物称最显见于其对主语的择定,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做主语。相对而然,汉语一般则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尤其是主语,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为主语之首选。究其因,乃是汉语较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作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 15)A strange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 她独处时便感到一种特殊的安宁。 16)My good fortune has sent you to me, and we will never part. (H. Andersen: The little Mermaid ) 我很幸运,能够得到你,让我们永不分离吧。 17)一看到那棵大树,我便想起了童年的情景。

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及其翻译

一、英、汉主语的类型 英语里通常所说的主语是指语法主语,是句子中与谓语相对存在的成分,它在句子中一般位于主要动词之前,要求谓语动词与之保持一致关系,并需要谓语动词有所陈述,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用来说明谓语所陈述的是“谁”或“什么”。从语法意义上讲,英语的主语不可或缺,且只能由名词、名词短语或主格代词担当,其它词类做主语必须转化成名词性质的短语,如不定式、动名词形式;从语义上讲,主语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潘文国在《汉英语对比纲要》中把英语的主语分为四种,即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形式主语、主题主语。汉语的主语是位于一个句子的前半部的陈述对象,往往由名词、数量词或代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充当。此外,空间方位词和时间名词也可以充当主语。从语法意义上讲,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一致关系,主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从语义上讲, “主语可以是施事、受事、工具、与事、结果、描述对象、判断对象、评议对象等”。因此,汉语至少有10 种主语。即(1)施事主语( “警察抓住了三个小偷”) , (2) 受事主语( “三个小偷都抓住了”) , (3)零位主语( “下雨了”、“刮风了”) , (4)主题主语( “老虎是一种动物”) , (5)时间主语( “昨晚抓住了三个小偷”) , (6)地点主语( “公共汽车上抓住了三个小偷”) , (7)工具主语(一把菜刀闹革命) , (8)方式主语( “这么快就盖好了一座房子”) , (9)存现主语( “处处有热心人”) , (10)关系主语( “这件事请保密”) 二、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 (一)主语显著与话题显著赵元任、李纳和汤生认为,英语是主语显著性的语言,汉语是话题显著性的语言。要弄清楚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差别,首先必须明白主语和话题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英语是偏重形合的语言,句子以主谓结构为纲,前后勾连,节外生枝,叠床架屋,句子复杂而不流散。在这种句子结构中,主语不可或缺,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且要求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与之保持一致关系。这种一致关系决定了主语不管起不起语义作用,总得有一个,哪怕是it , there等做“假位”主语。所以说英语的主语偏重于“形”,是主语突出的语言,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汉语是偏重意合的语言,主语和谓语呈一种松散的结构关系,主语不决定谓语的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dc19184296.html,整理提供形态,因此可以以话题的形式出现。所谓话题,指一句话里作为新情况的述说对象的事物或事件,其特点是占据一句话的开头部位,但并不等同语法系统中的主语。如昨天晚上他进过这间屋子,这里的“昨天晚上”是主题,但不是主语,而是状语。上面列举汉语十种主语的例句中,第(5)到第(10)种在英语中都只能作状语,而在汉语里却都是话题。当然,在汉语里,也有主语和话题重合的现象。这时,为了强调突出话题,书面上可以加个逗号。如:他,做事情从来不考虑后果! 这里的“他”既是主语又是话题。综上所述,主语与话题的差别可以概括如下:形合的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 subject - prominent) ,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而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topic - prominent) ,其主题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二)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英、汉语主语的另一差别是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而汉语则

汉英句式翻译中人称与物称主语使用差异对比——以《傲慢与偏见》中文版和《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汉英句式翻译中人称与物称主语使用差异对比——以《傲慢与偏见》中文版和《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李瑶 【摘要】中西方主客体意识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的表达手法.该文从人称与物称的视角出发,选取葛浩文翻译的《骆驼祥子》英译版和王科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中文版为例,分析了英语表达中\"无灵主语+有灵动词\"、it作非人称主语、there be句型以及被动语态的汉译策略,汉语表达中有灵主语和有灵动词搭配的英译策略,译者应根据译入语注意汉英人称与物称的转换,以期译出信、达、雅的效果. 【期刊名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3)004 【总页数】4页(P83-86) 【关键词】人称;物称;《傲慢与偏见》;《骆驼祥子》 【作者】李瑶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4 Eugene·A·Nida曾在其翻译论著《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每一种语言皆有

其特色。”无论在词汇、句法、篇章层面,英汉两种语言皆各有其特色,就句法而言,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本文以葛浩文翻译的《骆驼祥子》英译版和王科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中文版为例,具体分析汉英人称物称在句式方面的使用区别,并进一步提出“物称”与“人称”英汉互译过程中应当采用何种翻译策略,使译本忠实、通顺、流畅,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对等,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1 英汉物称与人称形成差异的原因 众所周知,英语侧重于物称表达,而汉语多使用人称表达法,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必定不是偶然的,其背后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哲学传统、思维方式等)原因。“汉族文化正是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大陆自然环境和优越的资源,催生了中国特有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这些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包容万物的综合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1]中国的传统哲学历来将主体意识放在第一位,强调 人以及如何做人,老子曾提出“人是万物之主体”,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于我。用主体的修养去代替客体的意识,注重内心的体验,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出汉民族注重主体,以人为根本,强调自我,无论是言语表达或书面语,均反应出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往往从自身出发叙述人物,表达观点,注重人对事物的影响以及人这个行为主体,因此,汉语的句子常常采用人称表达法,与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不无渊源。西方哲学虽不如中国具有如此漫长的历史,但其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与其开放性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不无相关,西方哲学主张“天人二分”,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主客分明,排除主观印象,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外在世界。长此以往,这种观念逐步养成了西方分析性的思维习惯,看重理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其使用语言上,形成了突出“物”为主体地位的特点,常用被动式和非人称表达法,让事物以非主观的口气呈现,因此诞生了英语常用物称作主语的说法。总之,中西方主客体意识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语重人称、

英汉语言对比物称与人称

英汉语言对比物称与人称 一、照应 在语篇中,如果对于某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通过该词语的所指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是语篇中某一成分和另一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的相互解释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照应是语篇中指代成分与指称或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照应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一种语法手段,而其指代成分和所指对象是通过语义联系起来的,它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说话者运用简单的指代形式来表达上文出现过的内容或下文将要提及的内容,从而使语篇看起来言简意赅,在结构上更加紧凑,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 照应现象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照应是在语篇或者话语的过程中形成的。语篇和话语大体上区别不甚大,语篇所指的是书面文本,话语则指的是口头文本,英语语言学家的研究却侧重于语篇分析,而美国语言学家的研究倾向于话语分析说话者使用言语的手段来指代语篇或话语中所涉及的实体,概念或行为过程。照应性具体地指导着人们从某个方向回收为理解有关语言成分所需要的信息。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照应大致可以分为外指照应和内指照应两类。外指照应指的是指代成分的所指对象不存在于语篇本身内部,而是存在于语篇外的语境中。其中语篇外的语境可以是当时语篇发生的情景语境,也可以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或语言社团的文化语境。例如:(2)Who do you think will get the job 在这个语篇单位中,job前后并未提及到,而只有通过当时语篇发生的情景语境才能识别和理解。(2)Nicholas is a generous man. 此语篇单位所提到的尼古拉斯这个所指的对象不存在于情景语境中,而是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之中。与外指照应相反,

简论英语的物称倾向与汉语的称倾向

简论英语物称倾向与汉语人称倾向 外国语学院 2010级英语5班刘** 摘要:英语和汉语句法上的一大差异是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本文拟从中西民族的认知思维方式上分析此差异的成因,和简论英语物称倾向和汉语人称倾向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指出在翻译中,译者应适当转换,以符合英汉语分别重物称和人称的特点。 关键词:物称;人称;差异;翻译策略 On the Impersonal Orientation of English and the Person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bstract:One of the differences of sentence patter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the impersonal orientation in English and the personal orientation in Chines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different cognitive modes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ations and 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between English impersonal orientation and Chinese personal orientation.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grammaticality must be taken into reasonable consideration in both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Key words:Impersonal subject; Personal subject; differences;translation techniques 一、引言 “英语较多用物称表达法,让事物以客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少用人称来叙述;汉语较多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常常使用人称表达法。”(连淑能,1993:76-77) 总之,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物称适用于正式的书面语体,它强调物对人的作用,有拟人化修辞色彩,语气委婉含蓄,且具客观性和公正性。汉语人称常常以一致式的样态呈现,可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语体。汉语句子总是以人或有生命的物体为主题展开,语言结构规范、语义清楚。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摘要:英语句子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 事件以客观的口吻进行呈现,相较之,汉语句子常用人称表达法,常从自我出发 来叙述客观事物。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主语选择倾向,并指出在英 汉互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 又保持原文的表现力。 关键词:物称,人称,有灵主语,无灵主语,翻译策略 一、汉英主语特点对比及原因分析 句子的主语可以分为“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和“人称主 语”( 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所谓“物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 “物”;所谓“人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人”。以“物”为主语的句子称 为“物称主语句”;以“人”为主语的句子称为“人称主语句”。英语主语倾向 于物称化表达,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做主语,而汉语主语则 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是主语之首选。 从有无生命角度划分,句子主语可分为有灵主语和无灵主语。有灵主语是有 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充当主语,如:student, teacher, doctor等。无灵主语是 无生命的事物或表示概念的抽象名词所充当的名词,如:sight, success, darkness等。 英语的物称倾向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开创 的形式逻辑和盛行于16至18世纪欧洲的理性主义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 方人善于用逻辑和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同时,他们推崇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认 知的主要对象,必须充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自然和人类同等重要。与之相比,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汉语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one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强调“事在人为”、“以人为本”。中国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这

英汉语法主语差异对比研究

英汉语法主语差异对比研究 摘要:由于受各自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主语方 面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着重从英汉主语对词类的选择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希望 对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法主语;差异;对比 一、引言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不同的语系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语法和句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对英语及汉语两种语言的学习、教学及翻译水平的提高都会有所 帮助。 二、英汉语中主语的定义 主语一般分为语法主语、逻辑主语和心理主语,本文中所讨论的主语都是语 法主语。在英语中,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主语是“a noun , noun phrase , or pronoun that comes before a main verb and represents the person or thing that performs the action of the verb or about which something is stated”。在汉语中,黄 伯荣,廖序东在其所著的《现代汉语》中把主语定义为:“在主谓词组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三、英汉语中充当主语的词类对比 (一)名词、代词、少量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做主语。 a.The apple is very delicious.(代词作主语) b.That wag beautiful!(代词作主语) 英语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的名词、代词和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与汉语在 语义或句法上都是比较一致的,因此,在英汉互译时,英汉主语可以直接互译。 例如: a.My brother is a worker. (名词作主语) 我的哥哥是个工人。 b.He lives in the new house.(代词作主语) 他住在这所新房子里。 (二)动词或动词短语作主语。 英语中的动词短语在句子中做主语时,一类是由不定式(to+动词原形)构成。 例如: To repair the Par is expensive. (修车是十分昂贵的。) 另一类是-ing分词做主语,这在句子中也较常见到。例如: Working hard is for our future life. (努力工作是为我们的将来生活) 在汉语中,行为、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说话的主题,因此动词同样可以充当 主语。汉语中动词作主语的句式只要有三种: S (动词) +V + O 在这种结构中,通常动宾短语被用来充当主语,例如上文中的例子:增加产 量得靠科学技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句子的谓语动词必须是“要”,“需要”,比如:查需要时间。 S (动词) +形容词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 一汉语主语 (一)汉语中主语的类型 汉语是象形文字,没有形态变化,它不具有词形上的虚化手段,语法关系只能通过语序的变化和虚词的运用来表现。 汉语主语词性非常灵活,几乎可用各种词汇和语言单位来担当,例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的”字结构、主谓词组、动宾词、空间方位词和时间名词,都可以充当主语;这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缘故。从语法意义上讲,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一致关系,主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虽不乏“主谓两分”的“施事句”,但多数情况下,汉语的主语只是起话题作用,接受评论或说明,并且要求语意完整。汉语的主语从语义上很丰富。如: (1)施事主语:我昨天买了一本书。 (2)受事主语:小偷被抓住了。 (3)零位主语:下雨了,刮风了。 (4)主题主语:老虎是一种动物。 (5)时间主语:昨天下雨了。 (6)地点主语:北京是个好地方。 (7)工具主语:一把刀闹革命。 (8)方式主语:这么快就好了。 (9)存现主语:处处一片繁荣景象。 (10)关系主语:这事请保密。 (二)汉语中主语的特点 1 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 主题显著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

的信息”。根据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统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话题―述题”句占了近百分之五十的比重。由此可见,汉语虽然也大量使用“主语―谓语”句,但相比英语而言,有很浓的“话题―述题”特征。汉语的主题结构有如下几种类型: (1)动作承受者做话题 ①那件事我已经做好了。I’ve handled the matter. ②这个人我见过。I’ve seen the person somewhere. (2)双话题 ①我头疼。I have a headache. ②这位教授道德高,学问好。This professor has high morality and broad knowledge. (3)动词或动词短语做话题 ①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China will witness more benefits than losses after its entry into WTO. ②请客送礼,我从来不会。 I’m never good at giving lavish dinner or gif ts to curry somebody’s favor. (4)从句做话题 ①张三明天去美国,我觉得很奇怪。 It strikes me strange that Zhang San is go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②历史系开会,我可以跟李四提一提。 At the meeting of History Department, I’ll mention it to Li Si. (5)时间地点做话题 ①今天风和日暖。 The wind is gentle and mild and the sun is warm today. ②信封里装不下这些照片。 The envelope can’t hold the photos. 2 有灵主语

英汉语句法结构比较与对比

英汉主语的对比与转换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汉语句子逻辑性强,主题突出。这些差异给英汉转换时主语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试图对比分析汉英主语,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译英时主语确定的几种策略。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英语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但不知为什么译出的汉语怎么读都觉得不通顺、不地道。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显着地体现在句子结构上。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属屈折性语言;汉语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属分析性语言。因此,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所认识,翻译时才能有意识地避免欧化的汉语或汉化的英语。进行英汉主语对比分析是关键,希望它能给我们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及互译带来少许裨益。 1汉英主语对比 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其功能很强,英语需要把主谓关系纳入一定的关系中去处理,谓语必须与主语一致,主谓语结构是英语句子的主轴与核心。一般情况下, 英语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的。而汉语中的主语功能相对就较弱,没有主语也可以成句。另外汉语中的主谓搭配关系也十分灵活,通过语境来融合其间的语义关系,形成一种意义上的联系,主语和谓语也不需要在数、时态和语态上保持一致。汉语句法特征是意合的。 1.1主题Vs主语 主语显着的语言是指该语言的核心句型是主语+谓语构成的框架,而主题显着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 ,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与主语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 (1)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本句的主题“昨天的事”虽然是个名词词组,但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不能将其译成英语的主语。 1.2有灵Vs无灵 英语与汉语句子的另一个重要差异是,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词或各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充当主语。而汉语则常用有灵主语,即用有生命的人或动物作主语。英语较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而汉语则较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3)我一想到还要在这里再呆一年就浑身不舒服。 The thought of spending another year makes me physically sick. 汉语句子用的是有灵主语“我”,可英译文中却没有用I作主语,而是用了无灵主语thought, 这一点正符合了英语中“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的表达。 1.3零主语Vs形式主语 英语句子常常必须有主语,有时找不到表示事物或人的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就用“it” 作形式主语。尤其在表示天气、时间、距离、度量等概念时,这种与汉语思维方式的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相比较而言,汉语中主语的使用灵活得多,而且常常可以省略。只要通过上下文可以判断句子的主语,主语就没必要出现,此时所用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零位主语”。英语中的形式主语是汉语所没有的,而汉语的零位主语在英语中也是不存在的。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研究 正文部分

1 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结构上来说,英语结构严密紧凑,主要采用主谓结构,主语不可以省略;汉语结构明快简练,在传达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时,往往借助动词,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逐步递进,层层展开,常常会隐藏或省略主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句子的整体结构,而这首先取决于英汉主语的选择。切不可逐字一个个简单的翻译,忽略句子整体、英汉语言的语法和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这样会形成中式英语,破坏英语的本来特色,会使英语学习者难以更进一步的提高英语水平。 2 文献综述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造成了外语学习和翻译工作的困难。[1]其中英汉主语的差异是其重要的方面,史秋兰的《正确选择主语,克服汉化英语的第一步》认为在写作中,容易被我们的母语所限制,受汉语的表达习惯所束缚,在转换语言的时候,切记要注意句子本身的整体性,切不可简单地逐字一一对应式的翻译,这样做忽视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上的巨大差异,形成中式英语,破坏了英语的地道性。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学习者英语水平的突破。[2] 3 主语的定义 在讨论主语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主语一词的涵义加以界定。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一书对主语所下定义是:“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has a close general relation to ‘what is being discussed’; the‘theme’ of the sentence with the normal implication that something new (the predicate) is being said about a ‘subject’ that has already been introduced in an earlier sentence”(Quirk, 1973)。[1]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主语是“a noun, noun phrase, or pronoun that comes before a main verb and represents the person or thing that performs the action of the verb or about which something is stated”。[3]黄伯荣、廖序东在其所著的《现代汉语》中把主语定义为:“在主谓词组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名词性的词语经常作主语。”“从主语和谓语的意

读书报告---《英汉对比研究》

读书报告---《英汉对比研究》LT

连接的手段,如介词、连词、词的形态变化等。另外,能充当英语句子成分的有长短几乎不加限制的短语和从句,还有各种并列、附加、修饰成分。英语还常用先行词“it”及其他预指性代词,把真正的主语或宾语移到后面,并根据需要不断扩充。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作者建议在英译汉时要破句重组,化繁为简,而汉译英时则要采用分解、拆散和重组的变通手段进行灵活处理。 第五章物称与人称 本章作者对英汉物称、人称的运用作了对比。其中,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而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常用人称。 主要表现为:第一,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则多为人称主语。如: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在英语句中主语为an idea,而翻译成汉语时,主语却成了“我”。英语用抽象或无生命的食物名称作主语,同时又使用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作谓语,也就是作者所提到的“无灵主语”和“有灵谓语”,从而使句式带有拟人色彩。英语还常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而且“it”还被用作先行词、虚义词、强调词等。第二,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则常用主动式,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英语的这种不提及行为者的被动式在文学作品、公文文体、科技文体及新闻文体中运用的较多。 第六章被动与主动 本章就英汉主动被动语态的运用进行了对比,总的来说在英语里被动语态较为常见,而汉语则主动语态为多。 英语常用被动句主要受施事原因、句法、修辞、文体的影响。在施事方面,具体的原因有:施事未知而难以言明;施事从上下文中可以不言而明;施事不如受事重要或受事需要强调;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不要指明施事。句法方面,由于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不便于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适当使用被动句可以使表达方法灵活多变,避免句型单调,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 英语的结构被动句要比意义被动句多,而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按照汉语的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