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承传统文化 建设特色校园

传承传统文化 建设特色校园

传承大明文化建设特色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综述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传承大明文化建设特色校园》。

一、发挥区域优势,找准文化亮点,让校园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紧密结合。

盱眙县明祖陵中学是一座农村初级中学。她位于洪泽湖畔,淮河之滨,与全国著名的AAAA级景区——明祖陵毗邻。正因如此,大明文化就成了我校设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的宝贵资源。

说起大明文化,不得不说到大明王朝的创始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在盱眙,发迹在盱眙,他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妇孺皆知。这位放过猪、讨过饭的贫民皇帝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通过研究其人生轨迹,我们发现其身上具有“身处劣境,志存高远;勤奋好学,不耻下问;重视人才,广纳良言;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严明法纪,严惩腐败;倡导节约,以身作则”等许多优点,而这正是大明文化的精髓所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为大明文化正好暗合了我们教育的主旨,故而我们确定了传承大明文化,建设特色校园的思想架构,并且围绕这个架构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二、挖掘文化资源,让大明文化在校园活动中得以传承与发扬

有着“天下第一明陵”之称的盱眙县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其曾祖父、高祖父、祖父所建的衣冠冢。这个在水下淹没了300余年的皇家园陵,承载着大明王朝的兴衰,充满了神秘与沧桑。而与明祖陵最为“亲近”的我们盱眙县明祖陵中学,更是把这种名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我们“请朱元璋当老师”,以这位传奇皇帝为楷模,在日常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名人效应,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收获有以下三点:

1、创造生动环境,感悟大明文化

了解我校生源的朋友都知道,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偏僻,乡镇经济落后,这导致了在我校读书的学生大多数因家庭贫困而存在心理自卑且缺乏理想。针对这一状况,我校组织老师对刚入学的新生大讲朱元璋的故事。

一代明君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个要求进步的人去深思,去学习。尤其对我校那些那些来自乡村、心理自卑的同学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校充分利用家乡大明文化丰厚的人文资源,把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与明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走进家乡名人,传承明皇美德》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传承美德。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从明太祖身上找到学习动力,并且真切感受到大明文化的无限魅力,我校在校园内建起了大明文化展示橱窗,橱窗内张贴朱元璋的肖像及生平事迹介绍。在食堂、教室外墙、内墙、教职工宿舍、以及操场乃至洗手间的墙壁,都张贴或写有明王朝的名人名言,真正做到了“墙壁会说话,处处彰显明文化”。另外,我校还把环操场的道路命名为“洪武路”,把主体教学搂命名为“洪武楼”,以此来纪念这位开创大明王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总之,只要您走进我们的校园,您便会立即会感受到浓郁的大明文化氛围。在这样生动的环境里,同学们知道了他们脚下的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孕育过一位神奇的帝王。耳濡目染中,学生们思想境界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文风纯正的良好氛围。

2、开展系列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对大明文化的感性认知,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去明祖陵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切地感悟大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学生专门成立明祖陵文物保护小组,对明祖陵景区的文物进行深入研究,对景区存在的问题归类整理上报相关部门整改。对散落在民间的文物进行搜集归类,并且把活动过程以及研究结果整理成文,编成校本教材供大家参阅。

为了让同学更加理性的了解大明文化,我校经常聘请明史专家为同学们讲解明朝历史,给学校大明文化研究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我校还经常开展系列与大明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开展“我是朱元

璋”主题作文竞赛,以及“讲朱元璋的故事”主题故事会。另外还开展保护明文化手抄报比赛,“我是明皇故里人”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同学们还利用一切机会,向外国专家介绍我校研究大明文化方面的有关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三,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通过环境创设、以及开展游园、调研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更加了解了曾经生活在这里的那位传奇皇帝朱元璋,更加深刻领悟到了大明文化的无限魅力,校园内大明文化氛围异常浓郁,同学们的学识与素养普遍得到了提高。

我校的龚慧娴同学家境贫寒,自己既要上学,又要做农活,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但她时刻以朱元璋的事例鼓舞着自己,后来她以全市文科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我校05届的王微同学,脚患骨病,长期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他的床头始终放着我校的校本教材《大明文化》以及《明代皇帝朱元璋》两本书。当她08年考上北大回到母校看望老师时,她满怀深情地说道:“是大明文化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要战胜困难,要永不言弃。在这种强大动力的推动下,我终于考上了北大。感谢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明祖陵!感谢我的母校……”

同学们把探究大明文化的心得、以及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发表在手抄报,及我校大明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校刊《春芽》上。我校培养的学生导游,还经常到明祖陵景区用娴熟的导游语言,为中外来宾讲解,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我校把大明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做法,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多次来我校进行调研,并与我校学生就大明文物保护等话题开展有益探讨。

鉴于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2006年,我校作为苏北唯一一所乡村中学,应邀参加了在省政协礼堂召开的“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听证展示”会,我校展示的“明祖陵文物保护”项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2009年9月,我校作为唯一一所乡村中学,在由江苏省教育厅、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教科院、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教育局承办的,主题为“地方文化视域中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国·淮安‘一品梅’”教育论坛做了主题演讲。今年4月,我校应邀在省第三届初中校长论坛作题为《特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的对策》的专题发言,收到与会者一致肯定。

四,继往开来,为建设大明文化特色校园而努力

1、为了进一步让大明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我校将

继续开展上述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以及软环境建设。具体设想是:1、建设校园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以学校的建筑、办学的设施、校园的环境等为载体反映校容校貌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基本资源。我们拟从学校环境建设入手,整体设计、统一安排、错落有致、高雅和谐,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氛围,注重校园每个细节、每

个空间的设计,建设校园门厅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专用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等,有条件的可以建设反映学校精神的雕塑,建设园林化校园,建设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校园网络,发挥校报功能,建立校史馆和共青团、少先队室,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物一景,一墙一楼都体现文化内涵,发挥育人功能,展现学校形象。当然,在这些构想中,要处处体现出大明文化的精髓。

2、加强文化长廊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我校拟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大明文化的特色作用,把校园文化长廊建设成为师生们陶冶性情、丰富知识的“兴奋点”。我们拟用一面墙展示师生活动为主,设有“我的家园我做主、我读书我快乐、我是明星我能行、师生书画作品展、手工制作、报刊宣传、课改前沿、班队活动”等板块;另一面墙则以课外活动为主,设有“领导关怀、发展规划、校长赠言、师生作品,古典诗词、生活专刊”等板块,总之一定要把这个文化长廊建设的图文并茂,让人流连忘返的文化集散地。

3、如果各方面都很成熟的情况下,我们还拟建一座校园大明文化展览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们不出校园就可以真切看到与大明文化相关的资料与实物,并以此与明祖陵景区互为基地,积极开展课堂教育,并藉此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放眼未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把大明文化的精髓与我校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使之形

成更加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大明文化特色校园而努力奋斗!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0篇)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活动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少年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班班争创“和谐班级”,人人争当“礼仪之星”,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全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刘xx 副组长:刘xx 罗xx 组员:王xx 刘xx 杨xx 钟xx 邹x 黄xx 2、工作小组 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四、工作重点 1、深化规范校园、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2、规范学生语言,课内课外提倡讲普通话,会使用文明用语,净化校园语言环境; 3、规范学生行为,每周结合道德行为教育主题进行行为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及课间活动,使校园活动安全、健康、雅致、诚信、和谐,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4、加大对贫困生、农民工子女及流动人口子女的关爱及帮扶,促使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和谐的班级育人氛围。 五、主要内容: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诚、雅、礼”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忠”: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和文明礼仪等教育,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以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为荣,培养学生博爱精神和品德;以危害集体、损人利己、好逸恶劳、违法乱纪为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耻明理、知耻改过、自尊自爱、自尊自重。 “孝”:就是服从。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在家、在学校、在任何一个群体、在是社会、在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有一种服从“规章”、“规则”、“法律”、“大局”、“真理”的意识。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规的自觉性。从为他人多做好事、为班级多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 “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求真务实为主线,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让学生做到:讲求诚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虚、假、骗”行为。 “雅”: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 1、让学生做到“六无”:校园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教室无杂物、

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学校特色

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学校特色 传统文化传承,是树立民族自信,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抓手。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面 旗帜,能够引领教师在和谐环境中教授知识,也能够引导学生在优雅环境中学习知识。为促 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全面、特长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办 学理念,以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探索人本管理和生本课堂。在传承学校文化的 同时,立足校情,打造学校特色,走特色教育之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1.优化管理体制,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1)坚持制度管理。制度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前提,所以我们每年都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 不断完善和修改各项规章制度,为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2)坚持民主管理。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教职工开展“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形成人 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良好氛围。认真梳理教职工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及时落实。此外, 我们广泛开展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征集活动,及时解决提出的问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3)坚持文化引领。学校坚持以责任教育为核心,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梳理、总结和改进。 本学期,通过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校风正、教风实、学风活的“三风”建设;提炼了“自信、感恩、创新、坚持”的学校精神。 2.更新教育理念,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首 要体现。抓好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讲政治、懂业务、会管理、敢担当的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做教师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成为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集体。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重视教师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到校讲学、指导,开展心 理辅导、技能讲座等,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改进课堂教学;同时选派教师到外地学习,开拓 视野。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一班一品”建设为抓手,开展班主任交流研讨及 实地参观活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3.构建生本课堂,推进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在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重 视课程建设,整体构建学校课程,积极推进课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 (1)深入探索生本课堂。做到“五一、三有、一倡导”,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五一”即一次课前精彩3分钟展示、一次主动提问、一次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一次小组合作交流、一次展示汇报;“三有”即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责任教育内容、有多学科穿越融合体现、 有生态课堂理念;“一倡导”即倡导教师运用体态语言辅助教学和学生实践。 (2)开发古诗诵读微课程,组织学生个人过关和优秀班集体汇报评比活动。进一步完善课 外活动课程,突出体育特色与艺术特色,深入发展校园足球,积极邀请艺术家、体育明星及 优秀学校教师来校交流。 二、改革教学模式,大力发展艺术教育 1.建立完善评价制度。为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我校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教 育领导小组,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若干意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 测评办法》《不老屯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评价量表》等规范制度。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 评公示制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目前,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稳步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将艺术教师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大力支持他们参加市区级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此外,学校还外聘艺术公司的教师作为辅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通用15篇)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中国的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儒家、佛家、杂家、纵横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 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可以对一个活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大家知道活动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通用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增进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传承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优秀民族的“根”和“魂”,特制定 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树立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打牢思想基础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生活细节入手,注重实践养成,不断丰富展示弘扬中华文化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学校教育始终。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基因,守护民族根魂” 三、基本原则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德育常规教育相结合;与“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设定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利用走廊、教室、办公室、橱窗等场所设立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警句、诗词歌赋等,创设传统文化环境,突出传统文化气息,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以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中国字为目标,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扎实、有序开展。各学校结合师生实际,通过开展“读、说、抄、写、评”等活动形式,提高师生读、说、写的能力和水平,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让学生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语音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在横平竖直、方正规范的书写中得到艺术的浸染。 (三)抓好教学常规,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树人为核心,

传承传统文化 建设特色校园

传承大明文化建设特色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综述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传承大明文化建设特色校园》。 一、发挥区域优势,找准文化亮点,让校园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紧密结合。 盱眙县明祖陵中学是一座农村初级中学。她位于洪泽湖畔,淮河之滨,与全国著名的AAAA级景区——明祖陵毗邻。正因如此,大明文化就成了我校设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的宝贵资源。 说起大明文化,不得不说到大明王朝的创始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在盱眙,发迹在盱眙,他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妇孺皆知。这位放过猪、讨过饭的贫民皇帝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通过研究其人生轨迹,我们发现其身上具有“身处劣境,志存高远;勤奋好学,不耻下问;重视人才,广纳良言;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严明法纪,严惩腐败;倡导节约,以身作则”等许多优点,而这正是大明文化的精髓所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为大明文化正好暗合了我们教育的主旨,故而我们确定了传承大明文化,建设特色校园的思想架构,并且围绕这个架构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二、挖掘文化资源,让大明文化在校园活动中得以传承与发扬 有着“天下第一明陵”之称的盱眙县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其曾祖父、高祖父、祖父所建的衣冠冢。这个在水下淹没了300余年的皇家园陵,承载着大明王朝的兴衰,充满了神秘与沧桑。而与明祖陵最为“亲近”的我们盱眙县明祖陵中学,更是把这种名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我们“请朱元璋当老师”,以这位传奇皇帝为楷模,在日常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名人效应,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收获有以下三点: 1、创造生动环境,感悟大明文化 了解我校生源的朋友都知道,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偏僻,乡镇经济落后,这导致了在我校读书的学生大多数因家庭贫困而存在心理自卑且缺乏理想。针对这一状况,我校组织老师对刚入学的新生大讲朱元璋的故事。 一代明君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个要求进步的人去深思,去学习。尤其对我校那些那些来自乡村、心理自卑的同学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校充分利用家乡大明文化丰厚的人文资源,把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与明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走进家乡名人,传承明皇美德》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传承美德。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三篇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三篇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本方案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活动主题为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培育艺术文化人才,打造艺术特色新校园。 活动原则包括与课程计划、学校特色创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相结合。 活动目标包括全面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及艺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打造艺术特色校园。 具体内容包括“戏曲进校园”、“武术进校园”、“国学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民乐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以年级为单位,通过课程化的形式开展,学生按兴趣报名,固定时间、集

中上课。其中,“戏曲进校园”是重点项目,将聘请知名的戏曲大师,面向学生介绍中华国粹——京剧,主要介绍一些京剧的基本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京剧、辨识京剧脸谱,学会简单的京剧唱段。 武术是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它起源于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传统文化强调“武德”的培养,成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进校园”活动以“五步拳”为基础,注重以武养德,传承传 统武德中的精华。活动旨在将武与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国学进校园”活动旨在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研究国学, 是为了研究传统文化中的“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助人为乐、诚信为本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国学教育主要是以专业国学教师带领诵读国学经典并进行讲解。参考书目有《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传统经典。通过对传统经典的诵读理解,培养学生的心性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案(7篇)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案(7篇)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指导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传统节日教育、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地方名人民俗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对象 全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 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深

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1.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校园特色文化建 设中,传统文化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凝聚力,能够凝聚师生情感,形成 共同的精神追求。在校园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让师生产生共鸣,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 力和感召力。传统文化具有独特性,能够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氛围。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学校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传统文化具有教育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 的教育价值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民族 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 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心。在社会多元 化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助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使学生对自己的 国家、民族和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道德情操。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德规范等丰富 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榜样和道德典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良好的道德 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品位。通过传统 文化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和传统艺术,增强自己的精 神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三、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到校园教育管理中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学校在教育管理中有意识地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机制,使 之得到全面推进。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举 办传统文化讲座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学校可以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管理中,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学校可 以创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设置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组织师生参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形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和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校内外营 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对于 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更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在现代教育中得到更为重 视和推广,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能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 统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文 情怀,提升道德修养,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 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情怀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 文化,还体现了民族的品格和气质。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渗透到学生的 思想情怀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灵魂。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 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感,形成对传统文 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 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修养,形成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 二、传统文化对学校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积淀,它汇集了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效丰富和深化学校 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学校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 讲座、组织传统文化学习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沉淀也能够为学校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丰 富学校的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三、传统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心灵寄托,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 趣和文化品位。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形式,让 学生在艺术鉴赏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文化也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为学生提供一种心灵寄托和情感抒发的方式,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传统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有 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 创新设计竞赛、举办传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启发下展开创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3篇)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3篇)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1 为进一步贯彻__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__教育局《__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全面推进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__二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基本内容 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山东__是莒文化的核心区域。因其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

夏文化、*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莒文化,对于更好地揭示莒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弘扬莒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作为进行乡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今天建设21世纪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了解和学*莒文化。 研究和学*莒文化,__二中编写了一整套莒地史话的校本教材,可以作为研究莒文化的依据。包括莒地历史上著名人物、莒地的风俗人情、历史遗迹等,当然还包括文化遗存,如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方面。 五、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莒文化校本课程的学*、践行活动。(历史教研组负责组织) (1)计划在11月20日举行莒文化研讨会,邀请莒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举行报告会报告会。 (2)*时加强莒文化校本课程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介绍莒文化,每两周利用其中一节班会时间诵读、学*莒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高一、二年级学生学*。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研组负责组织) (1)利用早自*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包括莒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作者:李雪峰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5期 笔者长期工作在北京市怀柔区山区学校,长期在教育教学一线,曾就新时期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认识、理念、实践做了深入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认识篇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使然 教育应该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曾几何时,外来文化从精神到躯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忧虑地说: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穿的是耐克、阿迪,看的是米老鼠、奥特曼,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科比,一心一意想着出国留学、海外定居。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生活越来越远,难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甚至有人在偏狭和扭曲中无端反感、蔑视传统文化。它无异于心灵的雾霾,破坏力更强,造成孩子们精神世界的浮躁、迷失、荒芜甚至幽暗。朱教授的一番话语,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担负的社会和民族责任。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政府的迫切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2017年2月23日结束的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指出,要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方案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方案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动,许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方案,以帮助学校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代表着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增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传统文化是人们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可以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文素养。此外,传统文化还具备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 1. 细化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应将传统文化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传统文化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剪纸、古典音乐等比赛和展览,以及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师示范与引导:学校应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通过传统故事讲解课堂知识、组织学生演出传统戏剧等。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对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四、课程设置与传统文化融合

为了达到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效果,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设置传统诗词教学模块,让学生学习古代名篇,体会传统文化的美妙。在体育课程中,可以加入传统武术和民间舞蹈,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校园文化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志。建设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应该注重发掘和塑造自身的特色文化。例如,可以挖掘学校历史传统,为 学校取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名字,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等。这些举措可以加强学校文化的内涵,使学校更有个性化和独特性。 七、校园环境的文化布置 学校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注重校园环境的布置 和装饰,使之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在校园主要道路上设置传统文化雕塑,墙壁上悬挂传统文化画作等,以形式化的方式传达传统文化的价值。 八、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结合 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文化的排斥,而是应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学 校应鼓励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创新设计等,以促进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与传承。 九、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学校文化建设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方案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变得 愈发重要。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文化建设和传承发展方案,既要符合时代的需求,又要保持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学校文化建设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方案。 一、校园文化的塑造 校园文化的塑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它体现了学校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学校还可以组织文化节,邀请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来校进行文化交流,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学校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的责任。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创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传统与创新并不矛盾,学校文化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学校应该注重挖掘和发 扬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要寻找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元素。例如,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课程,使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文化名人的培养与推崇 学校需要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他们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学校可以开展文化艺术培训班,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在学校的

宣传和表彰方面,也要加强对具有传统文化造诣的学生的表彰和鼓励,激发他们当代学子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五、与社会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学校要与社会建立良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机制,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学校可以邀请社会各界文化名人来校开展讲座和讲学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文化遗址,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国学经典的学习与研究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应该加强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学校可以开设国学经典选修课,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国学经典,提高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七、文化节庆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文化节庆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氛围。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节庆,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春节联欢晚会、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八、学科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学科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学校文化建设与传承的一种方式。学校可以在各个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课程中学习古代历史事件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九、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

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已经 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议题。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学生素质,而传统文化传承则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遗产。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一部分: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多元化现象在校园中越来越明显。如何培养学生 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发挥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校 园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归属感。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感到温馨和归属。其次,校园文化也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价值观,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价值和人文内涵。传承传统文化对于 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至关重要。首先,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学。通过传承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思考。 第四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校园环境的打造、文化活动的组织和 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美化校园环境来塑造校园文化。例如,在校园中设置文化石碑、雕塑等,以展现学校的特色和历史。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节等,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最后,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文化课程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第五部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方法 传承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学校课程设置、特色教育和文化活动来实现。首先,学 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历史、诗词、书法等。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其次,学校可以开展特色教育项目,如传统文化工作坊、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会、戏曲表演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 第六部分:案例分析 以某中学为例,该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通过设置校园文 化石碑和雕塑,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戏曲表演等。此外,学校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特色课程设置和教育项目组织,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第七部分:效果评估 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后,可以进行效果评估。评估的指标可 以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程度、学校整体形象的改变和学生的满意度等。通过评估结果,学校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 第八部分:面临的挑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底蕴。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下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怎样在校园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中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强调的是敬老尊师、礼仪等传统道德观念,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校园中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构建清新儒雅的校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一些儒家经典诵读的内容。通过学生诵读《论语》、《大学》、《孟子》等儒家经典,引导学生熟悉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学校教师也应该注重对这些经典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指导学生从中领悟其中的思想精髓,使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学校可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儒家文化强调的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得到重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礼仪课程或者举办礼仪培训班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礼仪修养。学校也可以通过明确的校规校纪,要求学生遵守规定、尊敬师长,注重礼仪和规范行为,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更加健康、有序。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大会、传统戏曲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自发地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活动。如编织、剪纸、陶艺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校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指导学生在校园中种植传统的花草树木,参观传统的建筑,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情感上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书香校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书香校园 摘要:“书香校园”是校园营造的学习传统文化氛围,是在提高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基础上促使学生良好性格的发展,形成良好习惯的学习氛围。一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学校,每一个环境,每一个角落,都像是一场春风,在悄无声息中滋润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尚情操。小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办学特色是行远教育,旨在培育一批品德高尚、熟读传统经典的学生。为进一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推动“寻本、深德、睿智、强身”主题学习打下基础,就应该把优良的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载体和手段。 关键词:传统文化;书香校园;构建策略 1、书香校园缺失的现状 1.1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足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下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加之受西方的文化思想的熏陶,使得国人的文化素质有所欠缺。说起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生往往会认为与现实生活很遥远,缺乏亲切感。 1.2图书资源利用不充分 目前,一些小学还没有充分的使用图书馆,学生也没有机会去图书馆读书。从小学生借阅情况来看,大部分都是精神鸡汤类的图书,以及较为浅显的青年文学和散文,相对来说,更有深度和内涵的优秀文学作品更少。其次读者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书籍只看了一眼,就会被扔在一边,然后被送回图书馆。学校既要成为知识的创建者,又要成为小学生主动的学习之地。然而,图书资源利用不充分使该功能发挥受阻。 1.3书香味缺乏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们的读书习惯、读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读书要静心、用心、耐心,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靠阅读来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而 现在,一些小学生上网成瘾、打游戏、交友,把宝贵时光都用在了娱乐上,爱读 书的人也少了,书店、图书馆这些适合读书的地方,对他们的诱惑力并不大,现 在已经很难有学生能亲身体会到书香味了。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学校中书籍的吸 引力正在逐渐减弱,很多学生对正常的学习都充满倦怠,更别说学习优秀的传统 文化了,所以书香校园必须要纠正当下的学习教育方式[1]。 2、弘扬文化与构建书香校园策略 2.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是小学提升文化内涵的一项重大举措。在这个注重学生自主 学习的今天,构建“书香校园”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读书行为入手,特别是要从 老师入手,因为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 要对学校课堂的教育模式进行变革。首先,在每个学期开始前,老师要为学生提 供与这门课有关的阅读书单,并提供一个目录,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 文化素养。其次,在教室里改革“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探索性、自主性、主 动性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养成逻辑思维与读书的良好习惯。最后 提高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以问题为指导,引导同 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反思,是促进学校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教育质量工程必 须有效、长期、全面地进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质素养。要真正 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必须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的功能。 2.2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 把中华经典诵读、鉴赏、书法、艺术教育、道德讲堂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使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课堂、生活,这才是“书香校园”的真正意义。通过这种 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又能树立起校园自身的文化特性,提高学生的民 族文化认同感和。 第一,要充分发挥书香社团等课后活动的功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活动,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结合起来,真正做实、做强、做优课后活动组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国学特色校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国学特色校园作者:江丽珍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49期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美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尝试,将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突破口,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明确内涵发展举措 三华小学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内(三华村是“英雄村”,村里有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中有18名为广东花县籍,其中16人为三华村徐姓人)学校始建于1926年,前身为花县十八烈士子弟学校。三华村内古建筑规模宏大,包括三华小学一墙之隔的资政大夫祠、水仙古庙、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会等等,其中“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于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三华村是“英雄村”,据1981年《花县文史》第一辑记载:为褒奖黄花岗起义英烈的革命精神,1920年12月,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毁家纾难,功在党国”并委派中国同盟会元老张继先生送往位于三华村集之徐公祠的广东番花同盟会旧址。另外,孙中山先生还送了种在蓝色花盆的四棵榕树苗给三华村,寓意“天下为公”,现仍有两棵存在三华小学内。 为此,学校多年来持续注重弘扬以“资政大夫”为代表的乡贤文化和以“黄花岗起义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烈士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提出“立贤”文化建设的特色发展思路,以“人人崇贤处处育贤”为办学理念,以“贤良方正温厚博达”为校训,以“崇贤崇学求真求善”为校风,“博识善导立己达人”为教风,“博学善思成才成贤”为学风,致力打造一所质朴秀雅、诗意满盈的国学教育特色学校。 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丰富学校内涵发展内容 (一)创设传统文化校园氛围 继续开展“入校即静,入室即读”常规活动,扎实推进行为养成教育。让学生懂得:文明是一种的习惯,代表一所学校的文化,体现一个学生的素养。进入学校,要轻声细语,不喧闹追逐。不影响别人,每个学生都要为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学习环境而努力;进入教室,要抓紧时间学习,鼓励学生们多阅读,多朗读背诵,充分利用早上黄金记忆时间,让读书成为一种学习习惯。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载体,使学生通晓礼仪规范、懂礼行礼,懂得“不影响别人、不妨碍别人是最好的修养”,让“懂礼仪、爱读书”成为校园的风尚。精心设计校园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