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说课稿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说课稿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说课稿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说课稿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一稿——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曹蕊,我本次说课的题目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我要说的内容共分八个部分。

一、教材简析

教材选取《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二年级?全一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教材内容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这套教材是根据高中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出发,结合教学情境为主线而编排的。新学期开始时,课程增多、学习内容加深、新的同学、新的生活条件等都有可能使学生出现陌生、好奇、拘谨、惊慌失措等,不适应新环境的现象。本课在全书中起开篇立论的作用,使同学尽快适应新的高中生活,减少不适应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是高中一年级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从对自己与同学、老师、班级的互动中争取的给自己定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情感目标:充分认识自己在新的高中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3、能力目标:面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认识角色变化及对自身的影响

2、从认知、情感、适应能力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引导学生从与同学、老师、班级的互动中正确定位自己,从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成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交织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由于环境

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同学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许多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重视并正确的引导、纠正,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后的成材,甚至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有利于为高中三年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五、教学方法

1、教授法

2、讨论分析法

3、自主探究法

六、学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七、教学程序

1、课堂的导入

和同学分享第一课中的案例《六章的烦恼》,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分析刘章同学苦恼的原因;想一想,怎样帮助刘章同学摆脱目前的困惑、苦恼。

2、参与台

让同学们共同参与进来,一起分享自己在新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说一说:

(1)你对新的学习环境是否有过困惑,对困惑你是怎样解决的?

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引领其他同学提出自己觉得可行的办法,相互交流学习,取得经验。

(2)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自己应该要努力做到什么?

3、心灵驿站

分享心灵驿站里面的两个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暂时性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与同学、老师及班级的互动中正确的定位自己并通过自己对认知、情感、行为上的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

4、迷津点拨

新的环境要如何适应呢?

在指点迷津中给出建议,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班集体的关系并正确定位自己。

八、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曹蕊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