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4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4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 4

(总分: 6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 15,分数: 30.00)

1.下列不属按诊考查的内容是

A.局部的冷热

B.皮肤的润燥

C.局部的颜色√

D.是否有肿块

按诊考查的是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所以 C 选项颜色排除,本题选 C。

2.张仲景作为鉴别疾病的重要依据是按

A.胁肋部

B.胸腹部√

C. 胃院部

D.脐腹部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按诊的论述很多,尤其是胸腹部的按诊,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3.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

A.寒

B.热√

C.火

D.湿

此句原文是“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意思是各种肠鸣腹胀的病证都属于热证。所以本题选 B。

4.诊腹大而胀的病人,叩之如鼓者,多诊断为

A.水鼓

B.气鼓√

C.食积

D.虫积

腹大而胀,叩之如鼓者是气鼓的典型表现,水鼓是叩之音实而浊者,或在一侧叩击后在对侧感受震动波者,食积和虫积也皆不是此类表现,所以答案为 B。

5.肝气郁结的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A.两胁胀痛拒按

B.两胁痛引少腹

C.胁痛喜按无力√

D.胁胀痛善太息

肝气郁结的表现为两胁胀痛拒按,两胁痛引少腹,胁胀痛善太息等,而胁痛喜按无力属于肝虚,所以本题选 C。

6.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多为

A.瘕聚

B.癓积√

C.食积

D.鼓胀

癓积以腹部可扪及包块,部位固定不移,并有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为主要特征。瘕聚证以腹中结块按之无形,聚散不定,痛无定处为主,只要认真区别这两类病症,本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正确答案为 B。

7.下列哪项为初按不甚热,按久热明显

A.骨蒸潮热

C.身热不扬√

D.虚阳浮越

肌肤初按之不觉很热,但按之久即感灼手者,为身热不扬。常兼身重,脘痞,苔腻,主湿热蕴结。所以,本题答案为 C。

8.下列哪项常在上巨虚穴有显著压痛

A.肺痈

B.肠痈√

C. 胃脘痛

D.虫积

肺病常在肺俞或中府等处摸到结节或明显压痛,肠痈常在上巨虚附近有显著压痛,胃脘痛和虫积压痛部位都在腹部,所以本题选 B。

9.不属于按脘腹的部位

A. 胃脘

B.脐腹

C.小腹

D.虚里√

脘腹的分区:膈以下统称腹部。 (1)剑突的下方,称为心下。 (2)心下的上腹部,称为胃脘。 (3)脐以上,称为大腹。 (4)脐周围为脐腹。 (5)脐以下至耻骨上缘为小腹。 (6)小腹两侧称为少腹。所以本题答案为 D。

10.水停的病人不表现为下列哪项

A.肿而按之凹陷不起

B.肿胀处因体位而变

C.鼓胀而叩之声音浊

D.得嗳气肠鸣而减轻√

水停常表现为肿而按之凹陷不起,肿胀处因体位而变,鼓胀而叩之声音浊,而得嗳气肠鸣而减轻是气滞的变现,所以本题答案为 D。

11.属实证的疮疡,触按局部时表现为

A.肿而硬板不热

B.肿处烙手而压痛

C.根盘平塌漫肿

D.根盘收束隆起√

根盘平塌漫肿为虚证;根盘收束而隆起为实证。肿而硬板不热为寒;肿处烙手而压痛为热,所以本题答案为 D。

12.常用以诊断肝病的腧穴是

A.膻中

B. 巨阙

C.期门√

D.章门

膻中和巨阙常用来诊断心病,期门常用来诊断肝病,章门常用来诊断脾病,所以本题答案为 C。

13.常用以诊断膀胱病的腧穴是

A. 中极√

B.关元

C.气海

D.天枢

中极常用来诊断膀胱病,关元常用来诊断小肠病,气海常用来诊断肾病,天枢常用来诊断大肠病。所以答案为 A。

14.按虚里穴,其搏动微弱,为

A.宗气内虚√

C. 中气不守

D.心气已竭

虚里按之其动微弱: (1)宗气内虚; (2)饮停心包之支饮; (3)久病体虚而动数,心阳不足者; (4)肥胖之人因胸壁较厚,虚里搏动不明显,属生理现象,所以本题选 A。

15.按压腹部,腹痛剧烈拒按,多属

A.寒证

B.虚证

C.热证

D.实证√

按压腹部,腹痛隐隐喜按多属虚证,拒按多属实证,喜暖多属寒症,肌肤灼热多属热证,所以正确答案为D。

二、 B1 型题(总题数: 4,分数: 16.00)

A.内伤发热 B.外感发热 C.表热 D .里热(分数: 4.00)

(1).按小儿手心热甚于额上热者为

A.

B.

C.

D. √

(2).按小儿额上热甚于手心热者为

A.

B

.

C. √

D.

按小儿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为内伤发热,手足背热甚于手足心者为外感发热,额上热甚于手心热者为表热,反之为里热。

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 .天枢(分数: 4.00)

(1).常用以诊断大肠病的腧穴是

A.

B.

C.

D. √

(2).常用以诊断小肠病的腧穴是

A.

B. √

C.

D.

中极常用来诊断膀胱病,关元常用来诊断小肠病,气海常用来诊断肾病,天枢常用来诊断大肠病。

A.宗气内虚 B.宗气外泄 C.心肺气绝 D .心阳不足(分数: 4.00)

(1).按虚里穴,其搏动迟弱,为

A.

B.

C.

D. √

(2).按虚里穴,其搏动应衣,为

A.

B. √

C.

D.

按虚里穴,其搏动迟弱为心阳不足;其搏动应衣为宗气外泄;其动微弱为宗气内虚;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觉而不应者是心肺气绝。

A.肠痈 B.痛经 C.泄泻 D .燥屎(分数: 4.00)

(1).左少腹作痛,按之有累累的硬块的是

A.

B.

C.

D. √

(2).右少腹作痛拒按,按之包块应手的是

A. √

B.

C.

D.

肠痈表现为右少腹作痛拒按,按之包块应手,燥屎表现为左少腹作痛,按之有累累的硬块;泄泻和痛经在少腹没有明显的包块和硬物。

三、 X 型题(总题数: 7,分数: 14.00)

16.按诊的内容包括

A.按肌肤√

B.按手足√

C.按胸胁√

D.按脘腹√

按诊的内容包括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五大方面的内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17.按腧穴可诊断胃病的穴位有

A. 胃俞√

B.膻中

C. 日月

D.足三里√

按胃俞可诊断胃病,按膻中可诊断心病,按日月可诊断胆病,按足三里可诊断胃病,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D。

18.通过按胁肋,可了解的脏腑病变有

A.心病

B.肝病√

C.胆病√

D. 胃病

通过按胁肋只能了解胸胁处肝胆等脏腑的病变,心病需按胸部按诊,胃部需腹部按诊,所以本题答案为BC。

19.按虚里的临床意义有

A.可测宗气的强弱√

B.疾病的虚实√

C.可测卫气强弱

D.预后的吉凶√

通过按虚里可测宗气的强弱,疾病的虚实,预后的吉凶,并无可测卫气强弱这一项,所以 C 选项排除,正确答案为 ABD。

20. 以下关于运用按诊鉴别水鼓与气鼓的方法正确的是

A.一手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为水鼓√

B.一手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为气鼓

C.一手轻轻即拍腹壁,另一手则无波动感,以一手叩击如击鼓瞬嘟然者,为气鼓√

D.一手轻轻即拍腹壁,另一手则无波动感,以一手叩击如击鼓瞬嘟然者,为水鼓

运用按诊鉴别水鼓与气鼓的方法为:两手分置于腹部两侧相对位置,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为水鼓;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无波动感,以一手叩击,如击鼓啼嘟然者,为气鼓。所以答案为 AC。

21.下列关于尺肤说法正确的是

A.尺肤: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肌肤√

B.若尺肤部热甚,多为热证√

C.尺肤部凉,多为泄泻,少气√

D.按尺肤官而不起者,多为风水√

尺肤指的就是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肌肤,若尺肤部热甚,多为热证。尺肤部凉,多为泄泻;少气,按尺肤窗而不起者,多为风水。这些关于尺肤的说法都没有错误,所以答案为 ABCD 。

22.下列属于按诊手法的有

A.触√

B.摸√

C.按√

D. 叩√

按诊的手法包括触、摸、按、叩等,所以正确答案为 ABCD。

《中医诊断学》习题-第4章

第四章切诊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除哪项外,脉率均较快 A.结脉 B.疾脉 C.数脉 D.促脉 E.动脉 2.下列何脉脉位较短 A.紧脉 B.涩脉 C.动脉 D.滑脉 E.长脉 3.下列哪两种脉不能相兼 A.弦脉与滑脉 B.洪脉与数脉 C.濡脉与细脉 D.沉脉与紧脉 E.涩脉与滑脉 4.下列何组脉象主湿证 A.细、弱、微 B.缓、结、弱 C.濡、细、缓 D.结、代、促 E.细、散、微 5.下列哪项是濡脉与弱脉的共同特征 A.脉来无力 B.沉而无力 C.浮而无力 D.细而无力 E.脉细如线 6.下列哪项是紧脉的主病 A.痰饮 B.寒证 C.实热 D.血瘀 E.气滞 7.胃脘胀满不适,按之柔软而不痛者,当属下列哪项 A.食滞 B.结胸 C.臌胀 D.癥瘕 E.痞证 8.右少腹痛剧,按之痛甚或有反跳痛者,当属下列哪项 A.肠痈 B.气滞 C.痞证 D.虫积 E.臌胀 9.按虚里,下列哪项属病理表现 A.按之应手 B.动而不紧 D.缓而不怠 C.节律清晰 E.动微不显 10.浮脉主要表现为脉象哪种因素发 生变化 A.位 B.数 C.律 D.势 E.形 【A2型题】 11.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是 A.<濒湖脉学> B.<内经> C.<诊家正眼> D.<伤寒论> E.<脉经> 12.形成脉象的最主要脏器是 A.肺 B.心 C.脾 D.肝 E.肾 13.脉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称为 A.六阴脉 B.真脏脉 C.有根脉 D.六阳脉 E.有神脉 14.下列不属于病脉的是

A.弦紧脉 B.沉迟脉 C.浮滑脉 D.斜飞脉 E.弦细脉 15.戴阳证时,可见 A.细脉 B.浮脉 C.短脉 D.芤脉 E.代脉 16.脉象特征为沉按实大弦长的脉是 A.紧脉 B.革脉 C.实脉 D.牢脉 E.涩脉 17.洪脉的脉象特征是 A.浮大中空 B.浮而搏指 C.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D.厥厥动摇 E.轻刀刮竹 18.既可见于病人,又可见于正常人的 脉象是 A.革脉 B.紧脉 C.缓脉 D.细脉 E.代脉 19.既可见于里寒证,又可见于里热证 的脉象是 A.迟脉 B.实脉 C.革脉 D.牢脉 E.疾脉 20.下列脉象脉律不齐的是 A.芤脉 B.弱脉 C.短脉 D.疾脉 E.散脉 21.腹部肿块,推之不移,肿块痛有定 处者,属 A.瘕聚 B.癥积 C.虫积 D.食积 E.痞满 22.腹部按诊时,病人应取 A.正坐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23.按中府穴有明显压痛者,为 A.肝病 B.胃病 C.肺病 D.肾病 E.心病 【B型题】 A.从容、和缓、流利 B.节律整齐,柔和有力 C.不沉不浮,不大不小 D.尺脉沉取,应指有力 E.脉率不快,强弱适中 24.脉有“胃气”主要指 25.脉有“神气”主要指 26.脉有“根”主要指 A.洪脉 B.芤脉 C.弦脉 D.濡脉 E.涩脉 27.失血常见脉象为 28.血瘀常见脉象为 29.疟疾常见脉象为 30.湿证常见脉象为 【X型题】 31.应指宽大无力的脉象是 A.散脉 B.濡脉 C.芤脉 D.微脉 E.弱脉 32.下列哪些脉象与疼痛有关 A.革脉 B.动脉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 型题:题干以论述题形式出现,或为叙述式,或为否定式。答题时,(一)A 1 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肯定或否定1项,作为正确答案。 1.下列各项,属于“症状”的是 ( ) A. 喉中痰鸣 B. 心烦失眠 C. 舟状腹 D. 苔薄白 E. 脉沉细 2.我国现存的最早脉学专著是 ( ) A. 脉决汇辨 B. 濒湖脉学 C. 脉经 D. 崔氏脉诀 E. 脉诀刊误集解 3.因气候环境的变化而使面色发生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称为() A.客色 B.主色 C.常色 D.善色 E.恶色 4.下列哪项不是面色白的主病() A.虚寒 B.气血不足 C.失血 D.热证 E.阳气虚弱 5.“望色十法”中“清浊”是判断病情的() A.表里 B.虚实 C.阴阳 D.轻重 E.新久 6.坐而喜俯,少气懒言多属() A.痰湿阻肺 B.水气痰饮 C.肺实气逆 D.肺虚体弱 E.痰饮停肺 7.外感热病,邪热深入营血多见() A.红舌 B.绛舌 C.紫舌 D.青舌 E.以上皆非 8.舌苔腻而滑,多为() A.时邪挟湿 B.外感风寒 C.食积内停 D.痰饮上泛 E.痰湿化热 9.观察舌苔,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 A.舌苔的有无 B.舌苔的润燥 C.舌苔的厚薄 D.舌苔的颜色 E.舌苔有根与无根 10.苔黑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 A.热入营血 B.热极津枯 C.肾阴亏虚 D.寒极 E.湿热 11.问现在症的方法,首先应该是() A.问寒热情况 B.按十问内容逐项询问 C.根据症状进行询问 D.根据体征进行询间 E.抓住主症展开询问 12.肝郁气滞胁痛的特点是() A.隐痛 B.灼痛 C.胀痛 D.掣痛 E.绞痛 1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膀胱湿热证的特征表现() A.尿频 B.尿急 C.尿痛 D.遗尿 E.尿黄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八纲辨证 A型题 1.下列对“辨证”的认识哪项不对: A是对疾病全过程特点的认识 B是通过现象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C是医生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D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 E是对病因、病性与病位的认识 2.“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为: 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 E《伤寒六书》 3.八纲辨证的内容在《景岳全书》称为: A治病八字 B八种纲要 C治病大法 D二纲六变 E二纲六要 4.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 E恶寒发热并见 5.表证的转归,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 A经治疗而愈B“自然”痊愈 C演变成半表半里 证D演变成里证 E恶化而死亡 6.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7.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 A病情一般较重 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D病程一般较长 E以脏腑证候为主 8.下列类似于半表半里证概念的是:

A肝胆病证 B少阳病证 C气分病证 D中焦病证 E厥阴病证 9.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阳气亏虚 B阴液不足 C阴寒内盛 D阴邪致病 E阴气偏盛 10.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A便溏臭秽 B口干口苦 C面红尿清 D舌苔黄腻 E脉细而数 1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 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 12.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 燥 E气逆 1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主要含义是: A营血相对亏虚 B正气必定亏虚 C正气相对亏虚 D阴液必定亏虚 E经络相对亏虚 14.下述哪项最应归属于阳证: A表实寒证 B里虚寒证 C肾阴虚证 D表实热证 E里实热证15.与( )中内容相对而言,下述哪项不属阴证 A久(新)病 B血(气)分证 C三阴(三阳)病 D脏(腑)病 E 燥(湿)证 16.下列哪项是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 A病程长与短 B怕冷之症新与久 C脉象有力与无力 D病势缓与急 E疼痛喜按与拒按 17.阴虚的兼并证,下列哪证最少见: A阴虚阳亢证 B阴虚内燥证 C阴津亏虚证 D阴虚里寒证 E

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其他辨证方法模拟题

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其他辨证方法 (总分:8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23,分数:23.00) 1.太阴病证的临床表现有 A.脉微细 B.饥不欲食 C.四肢厥冷 D.时腹自痛√ E.下利清谷 2.在温病辨证中,斑疹隐现属于 A.卫分证候 B.气分证候 C.中焦证候 D.营分证候√ E.血分证候 3.首见“诸病通用药”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拾遗》 4.日晡潮热,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狂乱谵语,舌苔黄厚干燥,脉沉迟,属于 A.真寒假热证 B.真热假寒证 C.阳明经证 D.阳明腑证√ E.寒热错杂证 5.有舌本强的临床表现的,属于 A.足太阴脾经病证√ B.手少阴心经病证 C.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D.足少阴肾经病证 E.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6.男子疝气,女子带下瘕聚为何经病证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E.阴维脉 7.以下哪个症状属于厥阴病证 A.腹满而吐 B.下利清谷 C.时腹自痛 D.饥不欲食√ E.无热恶寒 8.在六经辨证中,若太阳病不愈,传入太阴,称为 A.合病 B.直中

C.循经传 D.越经传√ E.表里传 9.腹部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腰痛引及脊腹,女子则赤白带下,为何经病证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阴维、阳维脉 10.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病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 A.合病 B.并病√ C.循经传 D.越经传 E.表里传 11.住院病案应当在入院后多少小时完成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E.48小时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阴病证典型表现的是 A.但欲寐√ B.腹满而吐 C.自利 D.舌苔白腻 13.持续低热,暮热早凉,形瘦,手足蠕动,舌绛无苔,脉细数。此证属于 A.血分虚热√ B.血分实热 C.营分证候 D.热扰胸膈 E.热在肺胃 14.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者,应诊断为 A.少阴热化证 B.卫分证 C.气分证√ D.营分证 E.血分实热证 1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A.面目俱赤 B.舌謇肢厥√ C.口干咽燥 D.胸闷不饥 E.脉象沉涩 16.齿痛、颈肿、喉痹、目黄、口干、鼽衄、肩前嚅痛、大指次指痛不用,属于何经病证 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医学考研冲刺之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最新】

医学考研冲刺之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最新】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共 8 页 医学考研之中医诊断学模拟题 中医诊断是中医类考研的重点内容,下文给大家带来的是医学考研冲刺之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希望能够给大家中医考研方面有所帮助。 一、名词解释 1、六经辨证: 2、消谷善饥: 3、现病史: 4、阳明潮热: 5、脉诊: 6、八纲辨证: 7、主诉: 8、除中: 9、舌诊: 10、囟门: 二、填空题 1、在脉象形成中是形成脉象的重要脏器,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2、舌红苔黄腻主证,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主,。 3、恶寒发热的特点是,主证;寒热往来的特点是,主证。 4、寒热证的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惊醒综合观察,尤其是恶寒发热及对寒热的喜恶,,,,,舌象、脉象等是辨别寒证与热证的重要依据。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2 页共 8 页 5、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所创立的。一般多由开始,传入,进而传入,此为“顺传”;若病邪从传入,此为“逆传”。 6、经络辨证的内容有和 . 7、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断定病种,辩别证候的基础理论、的一门学科。 8、望神包括、、少神、假神和神乱。 9、常色又有和之分。 10、五色主病,青色主、、血瘀、疼痛、惊风。 11、望舌苔要注意和两个方面变化。 12、胀痛多属,刺痛多属。 13、病人烦躁多言,多属证证。 14、从脉象对举而言,浮脉与脉相对,滑脉与脉相对。 15、紧脉的临床意义见于、和宿食内停证。 16、四季脉象,春季脉,冬季脉。 17、、按诊的手法有触、摸、、。 18、、表证多见于病的阶段。 19、、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迟而无力。 20、、八纲辨证之间相互联系,可出现证候的相兼、错杂、 、和等情况。 21、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有和两种形式。 三、最佳选择题 1、肝火上炎可出现 ( ) A 、口淡 B 、口甜 C 、口苦 D 、口酸 E 、口咸 2、脾虚中气下陷见 ( )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中医诊断学试题4

2000年上半年北京市高教自考中医诊断学试卷 一.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患者咳嗽、喘促、痰多色黄、苔黄腻,脉滑数,应辨为() A.燥邪犯肺 B.风热犯肺 C.肺阴虚 D.热邪壅肺 E.痰湿阻肺 2.下列哪一项是肾阳虚、肾阴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的共同症状() A.眩晕耳鸣 B.精神疲倦 C.腰膝痠软 D.舌淡苔白 E.脉象细弱 3.神识下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微者,称为() A.谵语 B.郑声 C.独语 D.错语 E.夺气 4.以下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A.形丰色荣 B.语言动作如常

D.颧红如状 E.呼吸调匀 5.处方的内容不应包括() A.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B.煎法 C.服法 D.立法 E.药量 6.脉来缓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此脉是()A.动脉 B.疾脉 C.结脉 D.促脉 E.代脉 7.因肾不纳气而引起的喘促,其主要特征为()A.咳喘胸憋 B.喘而喉间有痰鸣声 C.喘而鼻翼煸动 D.喘促而痰涎涌盛 E.动则气喘,吸少呼多 8.系统论述三焦辨证的医著为() A.《广瘟疫论》 B.《外感温热篇》

D.《疫疹一得》 E.《温病条辨》 9.头痛、眩晕、便秘、呕血多由___________所致。()A.脾胃气虚 B.肝火上炎 C.肝脾不和 D.肝气郁滞 E.胃热炽盛 10.大便稀溏如黄糜,泻下不爽者,属于() A.脾阳不振 B.寒湿困脾 C.湿热蕴结大肠 D.肝脾不调 E.食积肠胃 11.舌质红绛,苔焦黄,多属() A.湿遏热伏 B.气营两燔 C.胃肠结热 D.阴虚火旺 E.邪热人营 12.主死的恶色,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白如豕膏 B.黄如枳实

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题

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总分:13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35,分数:35.00) 1.脾气虚弱与寒湿困脾的鉴别要点是 A.不思饮食 B.口淡不渴 C.腹胀便溏 D.苔白厚腻√ E.脉缓 2.患者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属于 A.风寒束肺 B.寒邪客肺√ C.饮停于肺 D.痰湿阻肺 E.以上都不是 3.尿道灼痛,尿频尿急,尿有砂石,属于 A.小肠湿热 B.大肠湿热 C.脾胃湿热 D.肝胆湿热 E.膀胱湿热√ 4.症见食少纳呆,脘腹痞满,泛恶欲吐,便溏水肿,身目发黄如烟熏,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缓者,属于 A.脾气虚 B.脾阳虚 C.寒湿困脾证√ D.肝郁脾虚证 5.肝阳上亢头痛的特点是 A.重痛 B.胀痛√ C.窜痛 D.灼痛 E.隐痛 6.气机郁滞引致的心脉痹阻,症状特点有 A.痛如针刺 B.舌紫暗 C.脉沉滑 D.闷痛 E.胀痛√ 7.下列哪项是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共有症状 A.心悸怔忡√ B.畏寒肢冷 C.心痛入夜加剧 D.舌淡胖苔白滑 E.脉沉迟无力 8.眩晕与下列哪项并见,对诊断肝血虚证最有意义? A.面白舌淡

B.心悸脉细 C.肋胁隐痛 D.肢体麻木√ 9.大肠湿热证的主要症状有 A.身目发黄 B.小便赤涩灼痛 C.脘痞呕吐 D.里急后重,下痢赤白√ 10.胸胁脘腑胀满疼痛,食欲减退,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弦,诊断为 A.肝胃不币口 B.肝脾不调√ C.肝气郁结 D.胃气上逆 E.脾胃虚弱 11.肝阴不足与肝阳上亢均可见 A.头目胀痛 B.失眠健忘 C.腰膝酸软 D.手足蠕动 E.眩晕耳鸣√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共同有的表现是 A.腹胀 B.纳呆 C.便溏 D.身目发黄√ 13.心气虚的表现除心悸气短外,主要还有 A.面色苍白 B.眩晕健忘 C.胸闷汗出√ D.胸闷头痛 E.失眠多梦 14.肾精不足的临床表现有 A.畏寒肢冷 B.健忘耳聋√ C.遗精早泄 D.遗尿失禁 E.浮肿 15.形寒肢冷,脘腹冷痛,纳呆呕恶,大便稀溏,肢体浮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滑,此证属于 A.脾气虚 B.脾阳虚 C.脾肾阳虚√ D.寒湿困脾 E.寒滞胃肠 16.肾气不固的主要表现是 A.久病咳喘,呼多吸少 B.男子阳痿,女子经闭 C.五更泄泻,完谷不化 D.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 E.大汗淋漓,四肢厥冷

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模拟题

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绪论 (总分:4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14,分数:21.00) 1.《察病指南》的作者是 ?A.陈言 ?B.王叔和 ?C.施发 ?D.巢元方 ?E.李时珍 (分数:1.50) A. B. C. √ D. E. 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王叔和著《脉经》,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李时珍著《濒湖脉学》。 2.提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李东垣 ?C.刘河间 ?D.朱丹溪 (分数:1.50) A. B. C. D. √ 3.下列各项属于体征的是 ?A.神疲乏力 ?B.头晕而痛 ?C.肢体麻木 ?D.手足震颤 (分数:1.50) A. B. C. D. √ 4.最能说明中医认识疾病基本原理的是 ?A.四诊合参 ?B.审证求因

?C.治病求本 ?D.司外揣内 (分数:1.50) A. B. C. D. √ 5.问病人的全身症状属 ?A.病证结合 ?B.四诊并用 ?C.脉症合参 ?D.整体审察 (分数:1.50) A. B. C. D. √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征范畴的是 ?A.喉中痰鸣 ?B.耳鸣 ?C.太息 ?D.肠鸣 (分数:1.50) A. B. √ C. D. 耳鸣为患者的自觉症状。 7.最早绘舌图,以图示舌的是 ?A.《中藏经》 ?B.《察病指南》 ?C.《金镜录》 ?D.《彩图辨舌指南》 (分数:1.50) A. B. C. √ D. 8.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专书是 ?A.《伤寒金镜录》 ?B.《伤寒观舌心法》

?D.《辨舌指南》 (分数:1.50) A. √ B. C. D. 《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专书,记载了36种舌象。9.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B.李时珍著《濒湖脉学》 ?C.张景岳著《伤寒杂病论》 ?D.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 (分数:1.50) A. B. C. √ D. 10.下列各项属于症状的是 ?A.喉中痰鸣 ?B.心烦失眠 ?C.舟状腹 ?D.脉沉细 (分数:1.50) A. B. √ C. D. 11.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相似之处是 ?A.以常达变 ?B.见微知著 ?C.司外揣内 ?D.诊法合参 (分数:1.50) A. B. C. √ D. 12.最早绘脉图,以图示脉的是 ?A.《察病指南》 ?B.《脉经》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一)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的打×)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2、感受病邪的性质,可以决定表证恶寒发热的轻重。 3、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循衣摸床,撮空理线,都是失神的表现,预后不良。 4、舌苔润燥的诊察,有助于推断正气强弱,病证的虚实及病性的寒热。 5、脉的有胃气、有神,都是指脉冲和有力。 6、“反关脉”与“斜飞脉”均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7、表虚证就是指外感风邪所致有汗出的表证。 8、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为胃热证的主证。 9、肝风内动证,是以眩晕、抽搐、震颤、麻木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10、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脾气虚所表现的证候。 二、A型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A《难经》B《脉经》C《中藏经》D《脉神章》E《濒湖脉学》 2、半身汗出,是因: A风痰阻滞经络B中焦郁热C阳气虚损D阴虚火旺E以上都不是 3、指出下列哪个病证与籍贯所处地域有关: A麻疹B疟疾C中风D月经不调E眩晕 4、以下哪项不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A胃火B肝胃不和C阴血不足D寒凝胃肠E津液亏虚 5、厥阴头痛的特点是: A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B后头痛连项C两侧太阳穴附近痛 D巅顶头痛E头痛连齿 6、肾阳不足所致腰痛的特点为: A隐隐作痛B冷痛绵绵不休C重痛活动受限D痛处游走不定E刺痛固定不移 7、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 A痛证B寒证C惊风D血瘀E痰饮 8、“望色十法”中“抟”是指: A面色沉隐B面色浊暗C面色壅滞D面色浅淡E面色枯槁 9、颈侧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 A瘰疬B瘿瘤C痰核D发颐E梅核气 10、脾胃气虚病人多见: A面色萎黄B面黄虚浮C面目一身俱黄D面色青黄E以上都不是 11、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 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厚薄C苔色的黄白D舌苔的真假E舌苔的润燥 12、以下哪种舌象可见于正常的人: A舌有芒刺B舌体胖大娇嫩C舌面光滑无苔 D舌有裂纹E舌边齿痕,苔垢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A1型题 1.神在全身皆有表现,却突出地表现于( ) A.语言 B.动态 C.目光 D.表情 E.应答反应 2.下列哪项属"假神"的表现( ) A.语无伦次 B.面部潮红 C.反应迟钝 D.突然能食 E.表情淡漠 3.久病精气衰竭的病人,突然精神好转,食欲大增,颧赤如妆,语言不休,此属( ) A.有神 B.无神 C.假神 D.失神 E.神志错乱 4.戴阳证的面色是( ) A.满面通红 B.颧部潮红 C.颧红如妆 D.面青颊赤 E.面色青紫 5.面色随四时不同而微有变化,秋天的'面色相应为( ) A.稍赤 B.稍白 C.稍青 D.稍黄 E.稍黑 6.形成面色青的原因主要是( ) A.寒凝 B.湿阻 C.气虚 D.痰滞 E.水停 7.形成面色黄的原因主要是( ) A.阴寒内盛 B.脾虚湿蕴 C.心肺气虚 D.肾阴亏损 E.肾阳不足 8.颧部潮红主病( ) A.心火亢盛 B.阴虚内热 C.阳明实热 D.虚阳浮越 E.气虚发热 9.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的病人,面色常表现为( ) A.白 B.萎黄 C.苍白 D.色黄晦暗 E.色黄虚浮 10.面色黄而虚浮,称为( ) A.萎黄 B.黄疸 C.阴黄 D.黄胖 E.阳黄 11.病人坐而喜仰多属( ) A.脾气虚衰 B.肺虚气少 C.肺实气逆 D.咳喘肺胀 E.水气凌心 12.小儿头形过小的原因主要是( ) A.脾气虚弱 B.肝血不足 C.心血亏损 D.肾气不足 E.

肾精不足 13."囟填"的形成,主要由于( ) A.肾气不足 B.气血不足 C.吐泻伤津 D.外感时邪 E.肾精不足 14.目眦色赤,多属( ) A.肺火 B.脾火 C.心火 D.肝火 E. 肝经风热 15.根据目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则白睛属( ) A.肺 B.脾 C.心 D.肝 E. 肾 16.热入营血,口唇可见( ) A.色泽红润 B.唇红绛而干 C.唇色淡红 D.唇色鲜红 E.口唇青紫 17.下列哪项不属于正常舌象( ) A.舌体柔软 B.舌体活动自如 C.舌质淡嫩少苔 D.舌质淡红 E.舌苔薄白 18.舌体胖大,有齿痕,主( ) A.心血不足 B.肝血亏损 C.肾阴不足 D.肺气不足 E.脾虚湿盛 19.舌体瘦薄、舌色淡白,说明( ) A.阴亏 B.伤津 C.气血两虚 D.阳虚 E.寒湿 20.外感病如见舌色深绛,多提示( ) A.气分大热 B.上焦湿热 C.阴虚火旺 D.胃肠热甚 E.热入营血 21.疾病中见到舌淡紫湿润而短缩,多由于( ) A.痰浊内阻 B.寒凝筋脉 C.热盛动风 D.气滞血瘀 E.疫毒攻心 22.黄苔一般主( ) A.寒证 B.热证 C.痰饮 D.湿证 E.虚证 23.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一般是( ) A.苔由厚变薄 B.苔由薄变厚 C.苔由润变燥 D.苔由多变少 E.苔由白变黄 24.苔质颗粒细腻致密,如油腻覆盖舌面,不易刮去,称为( ) A.腐苔 B.滑苔 C.腻苔 D.垢苔 E.润苔 25.舌尖有芒刺,主病( )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望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望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下列哪项属“假神”的表现 A.语无伦次 B.面部潮红 C.反应迟钝 D.突然能食 正确答案:D 解析:垂危的病人,数日不能进食,突然欲食,井非好转,而是假神的表观。知识模块:望诊 2.面色随四时不同而微有变化.秋天的面色相应为 A.稍赤 B.稍白 C.稍青 D.稍黄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五行学说,白色与秋季相应,故面色在秋季表现为稍白。知识模块:望诊 3.颧部潮红主病 A.心火亢盛 B.阴虚内热 C.阳明实热 D.虚阳浮越 正确答案:B 解析:色红主热。阴虚火旺者不似阳盛发热之满面通红,而是表现为两颧潮红。知识模块:望诊 4.病人坐而喜仰多属 A.脾气虚衰 B.肺虚气少 C.肺实气逆 D.咳喘肺胀 正确答案:C 解析:肺主气司呼吸,痰饮壅滞于肺,影响肺气宜降而气逆,故坐而仰首。

知识模块:望诊 5.目眦色赤,多属 A.肺火 B.脾火 C.心火 D.肝火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五轮学说,目眦血络属心,色赤主热,心火亢盛则目眦色赤。知识模块:望诊 6.下列哪项不属于正常舌象 A.舌体柔软 B.舌体活动自如 C.舌质淡嫩少苔 D.舌质淡红 正确答案:C 解析: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胖瘦老嫩适中,色淡质嫩多属虚证。知识模块:望诊 7.外感病如见舌色深绛,多提示 A.气分大热 B.上焦湿热 C.阴虚火旺 D.胃肠热甚 正确答案:C 解析:绛舌主热邪深重,温病热邪深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液黏稠,热壅血滞则舌呈绛红。知识模块:望诊 8.颈侧颌下肿块累累如串珠。称为 A.瘰疬 B.瘿瘤 C.发颐 D.痰核 正确答案:A 解析:肺肾阴虚,虚火灼津结成痰核,或感受风热时毒,气血壅滞,结于颈项肿块累累如串珠,称“瘰疬”。知识模块:望诊 9.小儿指纹达于气关,是 A.邪气入络,邪浅病轻

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1.舌淡胖嫩而见苔滑润者,其主病为 A.湿热不化 B.痰湿内停 C.内有食积 D.阳虚水湿不化E.脾虚运化无权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舌肿胀而青紫晦暗者,是由于 A.气血壅滞,将要发斑 B.心脾有热 C.湿热痰饮上溢 D.中毒E.热毒炽盛,深入血分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肝经风热者易出现 A.眼胞赤烂 B.目眦红赤 C.全目赤肿 D.白睛淡黄E.目窠微肿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属 A.瘀血内停 B.阴虚火旺 C.热入营血 D.湿热内阻E.燥热内结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5.小儿囟门高突,多因 A.温病火邪上攻 B.脾胃虚寒 C.肾气不足 D.吐泻伤津E.气血不足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6.消渴病患者病室的气味可为 A.尸臭味 B.腐臭味 C.血腥味 D.尿臊味E.烂苹果样气味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7.解索脉的表现是 A.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 B.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 C.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 D.脉在皮肤,如虾游水E.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8.我国最早注意病案的记录的医家为 A.钱乙 B.淳于意 C.张子和 D.喻嘉言E.江?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9.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诸病源候论》 C.《景岳全书》 D.《杂病源流犀烛》E.《医经溯洄集》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0.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代脉所主病者为 A.风证 B.痛证 C.脏气衰微 D.七情惊恐E.宿食停滞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1.金实不鸣的原因为 A.风寒犯肺

中医诊断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哪项属于中毒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 A、脑出血 B、重度贫血 C、尿毒症 D、心力衰竭 E、气道阻塞 正确答案:C 2、黑便伴皮肤有蜘蛛痣及肝掌可见于 A、非特异性直肠炎 B、直肠癌 C、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D、小肠肿瘤 E、胆道疾患 正确答案:C 3、男性,55岁,咳嗽咳痰喘息20余年,活动后气短8年,并感逐年加重,查体见颈静脉充盈,轻度发绀。最少见的胸部体征是 A、肺底满布湿啰音 B、呼气相延长 C、腹上角增宽 D、桶状胸 E、胸廓扩张度减弱 正确答案:A 4、腹腔内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无压痛,生长缓慢,见于 A、囊肿性肿块 B、良性肿瘤性肿块 C、梗阻性肿块 D、炎症状肿块 E、恶性肿瘤性肿块 正确答案:B 5、某患者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率86次/分。何项体征与本病不相符合 A、开瓣音

B、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分裂 C、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 D、二尖瓣面容 E、颈静脉充盈并肝肿大 正确答案:C 6、肥胖是体内中性脂肪过多积聚的表现,超过标准体重多少者为肥胖 A、超过标准体重30%以上 B、超过标准体重25%以上 C、超过标准体重15%以上 D、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 E、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 正确答案:D 7、腹中线偏左有搏动的包块,按压时有轻度疼痛。见于 A、乙状结肠粪便 B、腰椎体及骶骨岬 C、腹主动脉 D、腹直肌腱划 E、横结肠 正确答案:C 8、男性,66岁,咳嗽、痰中带血伴明显消瘦2月余,有吸烟史25年。听诊时最常闻及 A、局限性哮鸣音 B、断续性呼吸音 C、管样呼吸音 D、胸膜摩擦音 E、呼气音延长 正确答案:A 9、“钟摆律”最常见的病因是 A、心肌炎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房颤 D、大面积心肌梗死 E、肺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D

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1.关于“金破不鸣”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久病音哑者多见 B.久病失音者多见 C.多属实证 D.病机为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E.暴怒喊叫,伤及喉咙导致音哑或失音者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太息”的病机是 A.肝气郁结 B.肝胆湿热 C.肝气犯胃 D.肝阴不足E.肝火上炎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闻诊特点多为 A.少气 B.呃逆 C.夺气 D.噫气E.太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关于“独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所致 B.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 C.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D.可见于郁证E.可见于癫证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5.关于“郑声”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 A.虚则郑声 B.心气大伤 C.精神散乱 D.常见于疾病晚期、危重者E.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6.关于“错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 A.心气不足 B.神失所养 C.错语为虚证 D.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E.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者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7.关于“谵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 A.实则谵语 B.温病热入心包 C.阳明腑实证 D.心气大伤,精神散乱E.痰热扰乱心神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8.意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称为 A.郑声 B.谵语 C.错语 D.夺气E.独语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9.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 A.风痰阻络 B.热扰心神 C.心气大伤 D.心气不足E.痰火扰心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0.关于“郑声”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 A.虚则郑声 B.心气大伤 C.精神散乱 D.常见于疾病晚期、危重者E.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1.与虚喘发作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2022-2023年中医学期末复习-中医诊断学(专中医)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试卷号4

2022-2023年中医学期末复习-中医诊断学(专中医)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气脱(章节:第六章难度:3) 正确答案: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脱的危重证候 2.郑声(章节:第二章难度:3) 正确答案: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属心气大伤 3.反关脉(章节:第四章难度:3) 正确答案:脉象见于寸口的背侧,称为反关脉 4.表里同病(章节:第五章难度:3) 正确答案: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 5.肝气郁结(章节:第七章难度:3) 正确答案:由于情志不遂等原因,肝失去正常的疏泄功能,致气机郁滞内结于肝,表现肝经气滞、生痰、血瘀等证候 6.传经(章节:第七章难度:3) 正确答案: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 7.恶风(章节:第三章难度:3) 正确答案:指病人遇风吹时有怕冷感觉的现象 8.热深厥亦深(章节:第五章难度:3) 正确答案:热厥证的一种现象,温热病若高热不退,出现四肢厥冷,这是因为里热炽盛,阳气郁闭,不能外达于四肢所致 9.痰证(章节:第六章难度:3) 正确答案:指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及组织之间而导致的证候 10.怔忡(章节:第六章难度:3) 正确答案:较心悸严重,指安静状态下,患者自觉心跳剧烈 11.气闭(章节:第六章难度:3) 正确答案:指因大怒、暴惊、忧思过极等,致使气机闭塞,可出现神昏或晕厥、肢厥等症 12.血虚证(章节:第五章难度:3) 正确答案: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 13.鼻翼煽动(章节:第六章难度:3) 正确答案:鼻梁两侧称鼻翼,一张一缩,称鼻翼煽动,是呼吸困难的表现 14.自汗(章节:第三章难度: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病人内热烦躁,继而汗出热解,烦躁亦减,其病机是 A.由表入里 B.由阳转阴 C.里邪出表 D.正虚恋邪 正确答案:C 解析: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达于外,称为里邪出表。内热烦躁,继而汗出热解,烦躁亦减都是病邪由里出表的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症见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口渴,烦躁,尿黄,其证属 A.表邪入里 B.表寒里热 C.表里俱热 D.表寒里虚 正确答案:B 解析:表寒里热证是指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属表寒证特点,口渴,烦躁,尿黄属里热证特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临床表现的是 A.大便秘结 B.五心烦热 C.痰涎壅盛 D.高热 正确答案:B 解析: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五心烦热为虚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脉沉有力 B.面色恍白 C.大便稀溏

D.身倦乏力 正确答案:A 解析: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侯。脉沉有力为实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5.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面白少华 B.脉细舌净 C.畏寒肢冷 D.形体消瘦 正确答案:C 解析: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恍白或咣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形寒肢冷,自汗,舌淡胖嫩,脉虚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A.面红目赤 B.呼吸微弱 C.躁动不安 D.口渴饮冷 正确答案:B 解析:阳证以亢奋,躁动,功能亢进,红赤,分泌物粘稠等为主要特点,呼吸微弱属阴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 A.壮热烦渴 B.神昏谵语 C.尿赤便干 D.脉细数 正确答案:D 解析: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脉细数属虚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8.某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当诊断为 A.里证 B.表证 C.寒证 D.热证

中医综合-349模拟题

中医综合-349 一、A型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 1.下列各组脉象中,均以脉率快为特征的是 (分数:2.50) A.促脉、动脉V B.洪脉、疾脉 C.散脉、濡脉 D.数脉、滑脉 数脉与疾脉、滑脉、促脉:四种脉象的共同点是脉率均有快于正常脉象的感觉。不同的是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疾脉一息七八至;滑脉仅指脉形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似数但并不数;促脉不仅脉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规则的歇止。动脉脉短如豆,滑数有力。 2.脉位深,需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的脉象为 (分数:2.50) A.牢脉 B.伏脉V C.紧脉 D.沉脉 沉脉脉位深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投水。”牢脉脉位深沉,脉势充实有力,实大弦长,坚牢不移。伏脉脉象特征: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伏而不显。伏为深沉与伏匿之象,伏脉的脉象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比沉脉更深,隐伏于筋下,附着于骨上。因此,诊脉时浮取、中取均不见,需用重指力直接按至骨上,然后推动筋肉才能触到脉动,甚至伏而不见。 3.脉有胃气的主要表现是 (分数:2.50) A.不浮不沉,不大不小 B.从容、和缓、流利V C.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D.尺脉沉取应指有力 现在一般认为,脉有胃气的表现是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便是有胃气。 4.以脉位表浅为特征的脉是 (分数:2.50) A.浮脉、洪脉、革脉V B.浮脉、濡脉、细脉 C.浮脉、散脉、动脉 D.浮脉、芤脉、促脉 浮脉类:轻取即得,包括有浮,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洪,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濡,浮细无力而软,示虚证、湿困;散,浮取散漫而无根,伴至数或脉力不匀,示元气离散,脏气将绝;芤,浮大中空,如按葱管,示失血,伤阴之际;革,浮而搏指,中空边坚,示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5.既主虚又主湿的脉象是 (分数:2.50) A.濡脉、短脉 B.细脉、弱脉 C.缓脉、濡脉V D.缓脉、结脉 濡脉脉象临床意义:多见于虚证或湿困。缓脉脉象特征其义有二: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 70

山东省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

山东省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顿咳的表现为 A.咳声低微 B.咳声重浊 C.咳声如犬吠 D.以上均不是 2、大黄入汤剂以泻下通便,其用法宜 A.后下 B.先煎 C.久煎 D.另煎 3、具有升散而又夹湿特性的邪气是 A.湿邪 B.燥邪 C.热邪 D.暑邪

4、阳盛格阴是指 A.真热假寒 B.表寒里热 C.热证转寒 D.真寒假热 E.表热里寒 5、分布于下肢外侧面前中后缘的经脉为 A.胃、胆、膀胱经 B.胃、膀胱、胆经 C.胆、胃、膀胱经 D.脾、肾、肝经 6、肺痈之溃脓期,治疗方法应选用 A.清肺、化痰、排脓 B.清热、解表、排脓 C.清热、解毒、排脓 D.排脓、解毒 E.以上都不是

7、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阳的是 A.辛、甘、酸 B.酸、苦、咸 C.辛、苦、甘 D.辛、甘、淡 E.辛、淡、咸 8、热病之后,胃阴耗伤所致呃逆者,其特点为 A.呃声沉缓,得寒则去 B.呃声洪亮,冲逆而出 C.呃逆连声,遇怒加重 D.呃声低弱,气难接续 E.呃声急促,常不连续 9、胃的经脉名称是下列中哪一项 A.足太阳 B.手太阳 C.足阳明 D.手阳明

10、中风阴闭的治法是 A.益气回阳,开窍豁痰 B.养阴息风,通络开窍 C.化痰息风,理气开窍 D.益气养阴,化痰息风 E.豁痰息风,辛温开窍 11、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治宜选用 A.麻黄汤 B.荆防败毒散 C.儿味羌活汤 D.覆香正气敞 E.羌活胜湿汤 12、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坐卧不安,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属于 A.热壅于肺 B.热扰胸膈 C.热在肺胃

中医诊断学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题库 1、以下哪些概念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内容 A.症状体征 B.病因病性 C.病机发病 D.证名病名 E.治则治法 【答案】C E 2、现病史的内容包括下列哪项 A.发病情况 B.病变过程 C.作过何种诊断 D.经过哪些治疗 E.过去患过何病 【答案】A B C D 3、滑脉可见于 A.痰饮 B.食滞

C.实热 D.平人 E.血瘀 【答案】A B C D 4、涩脉的主病为 A.气滞血瘀 B.夹痰夹食 C.精伤血少 D.湿邪阻滞 E. 【答案】A B C 5、下列哪项不从问诊所得 A.面赤 B.黄疸 C.苔白 D.头痛 E.水肿 【答案】A B C E

6、与外科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 A.气候

B.地理 C.文化素质 D.风俗习惯 E.社会环境 【答案】A B C D E 7、弦滑数相兼脉的主病是 A.风阳上扰,痰火内郁 B.肝郁化火 C.肝火夹痰 D.肝郁脾虚 E.湿热蕴脾 【答案】A C 8、谵语可见于 A.温病热入心包 B.阳明腑实证 。.心气不足 D.痰热扰乱心神 E.肝气郁结

【答案】A B D 9、望神的临床意义有 ^了解脏气的盛衰 B.辨别病邪的性质 C.测知津液的盈亏 D.判断病情的轻重 E.估计疾病的预后 【答案】A D E 10、症状是指 A.舌青紫 B.胸痛 C.气逆 D.呕吐 E.瘀血 【答案】B D 11、当病人出现血容量不足的症状时,说明在短期内体液丧失至少已达体重的 A.1% B.5%

C.8% D.10% E.15% 【答案】B 12、与湿邪有关的脉象是 A.濡脉 B.细脉 C.缓脉 D.滑脉 E.代脉 【答案】A B C 13、《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 A.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论 B.金疮有27种 C.眼科有38种 D.妇科有140多种 E.全书分67门 【答案】A B C D 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