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重PCR分析方法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检测_吴影

多重PCR分析方法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检测_吴影

多重PCR分析方法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检测_吴影
多重PCR分析方法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检测_吴影

多重PCR分析方法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检测

吴影1,2,陆徐忠1,赵伟1,汪秀峰1,李莉1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 以转基因大豆、水稻等样品为材料,采用多重PCR技术对转基因作物中常见的启动子、终止子、筛选标记基因和转入的目的基因等多个外源转基因元件进行检测,以期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高效的转基因农作物筛查鉴定技术。通过多重扩增实验,建立了关于转基因大豆检测的大豆内源Lectin基因,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35S启动子和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 终止子的三重PCR分析体系,及关于转基因水稻检测的CaMV35S、NPTII和HPT基因的三重PCR分析的技术体系。并以大豆、水稻等农作物样品为检测材料,采用单一PCR和多重PCR技术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多重PC R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简便、准确等特点,在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潜力。

关键词 转基因成分;多重PCR;检测;技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 Q9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6)07-1297-03

Analysis Method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Detection of Multiplex Polymerase C hain Reaction(MPC R)

WU Y ing et al (Rice Research Ins titut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 tural Sciences,Hefei,Anhui230031)

Abstrac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ingredients introd uced includin g promoter,terminator,selectable marker genes and structural genes(encod ing the novel protein)etc were detected with the multiplex PCR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quick,exact and effective technical sys tem of the screening of genetically modi fied crops.The triplex PCR of soya inner LECTIN gene,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35S promoter and A gro bacterium tum ef aciens nopaline syn thase(NOS)terminator,and the triplex PC R of CaMV35S promoter,NPTII and HPT genes were suc cess fully experimented.The transgenic soya and rice samples were tested with the multiplex and si mplex PC R technique,respectively.The re sults showed the multiplex PCR was quick,effective,simple and exact,and might play an i mportan t role in the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omponen t.

Key w 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ingredient;Multiplex PCR;Detection;Technical system

由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品种日益丰富[1,2],与此同时,出于对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考虑[3,4],中国、欧盟、日本等国纷纷立法要求对转基因作物实施标签制,农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已纳入国内外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项目。这就要求建立一套简单、可靠的实验方法,以便对农作物的转基因背景进行监测。PCR技术作为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据目前国内外已批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所显示的资料,调控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往往是不同转基因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转基因品系中共有的,因此这些转基因成分也是日常检测中必须同时检测的项目。采用普通PCR检测多个转基因成分时,操作繁琐,效率偏低,且成本较高;于是建立一种基于PCR反应原理的高效、便捷及准确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方法,便成为转基因检测工作的必然要求。另外,转基因水稻虽还未进入商业化种植,但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转基因工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而且据估计转基因水稻将可能于近期实现商业化,因此开展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检测的初步探索是十分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笔者以转基因大豆、水稻等样品为材料,采用高效、简便的多重PCR技术对转基因作物中常用的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等多个外源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多重扩增实验,建立了大豆内源Lectin、CaMV35S启动子和NOS 终止子基因的三重PCR分析的技术体系以及Ca MV35S、NP TII和HPT基因的三重PCR分析的技术体系。该农作物潜在外源基因筛查技术体系的建立,为有效地进行农作物的基金项目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4EA710042)。

作者简介 吴影(1981-),女,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基因工程。

鸣 谢 该研究是在安徽省农科院院长杨剑波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还得到了易成新、张海涛、倪大虎、张毅、皮桃花

等老师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收稿日期 2006 01 16生物安全评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质粒及样品 转基因大豆阳性对照购于Fluka公司,转基因水稻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为实验室保存,非转基因大豆阴性对照由市场购买。

1.2 试剂及仪器 T aq DNA聚合酶、dNTP购自Prome ga公司;100bp la dder D NA Marke r购自Ta kara公司;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MJ Re search P TC 200PCR仪;DY501型核酸电泳仪; Pharmacia GeneQuant II型核酸蛋白定量仪;Bio rad Gel Doc 凝胶成像系统;Eppendof5810R型台式冷冻离心机。

1.3 所用引物 见表1。

1.4 总DNA的提取 总D NA的制备采用CT AB法[5],DNA 溶液于核酸蛋白定量仪(Pharmacia,Gene Quant II型号)上测定其含量和纯度。同时取5 l DNA溶液,在0.8%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检测DNA提取质量。

1.5 单一PCR扩增 PCR反应体系:1 PCR buffer,

2.0 mmol MgCl2,0.2mmol dNTPs2 l,0.5 mol引物,模板DNA 100ng,2U Taq D NA聚合酶,补充ddH2O至体积调整为35 l。PCR反应条件:94 5min;94 30s,退火温度30s, 72 30s,35个循环;72 7min。退火温度除NP TII为56 和HP T为60.5 外,其余均为62 。PCR产物用2.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用Ge l Doc凝胶成像系统进行结果分析。

1.6 三重PCR检测体系的优化 三重PCR反应体系:0.4 mmol dNTPs,3U Taq D NA聚合酶,其余成分、PCR反应条件及电泳检测方法同 1.5 。

引物浓度优化分大豆内源Lectin基因、Ca MV35S启动子、CP4 EPSPS基因和CaMV35S、NP TII、HPT基因2个组合,引物终浓度的配比设4个组合:1 1 1,2 2 1.5,1 1.5 2,2 1 1.5。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6,34(7):1297-1299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孙红忠

表1

引物序列及扩增产物大小

扩增基因(序列)引物名称引物序列

产物大小bp Lectin

LECTIN Forward

5 GCCCTCTACTCCACCCCCATCC 3

118大豆内源基因LECTIN Reverse 5 GCCCATCTGCAAGCCTTTTTGTG 3tRNALeu tRNALeu Forward 5 CGAAATCGG TAGACGCTACG 3 180

水稻内源基因tRNALeu Reverse 5 TTCCATTGAGTCTCTGCACCT 3 CaMV 35S 35S Forward 5 GCTCCTACAAATGCCATCATTGC 3 180启动子35S Reverse 5 GATAGTGGGA TTGTGCG TCATCCC 3 NOS NOS Forward 5 GAATCCTG TTGCCGGTCTTG 3 195终止子NOS Reverse 5 TTTATCCTAGTTTGCGCGCTA 3 CP4 EPS PS CP4 EPSPS Forward 5 CCTTCGCAAGACCCTTCCTCTATA 3 498抗草甘膦基因CP4 EPSPS Reverse 5 A TCCTGGCGCCCATGGCCTGCATG 3 35S CTP 2

35S CTP 2Forward 5 TGATGTGATATCTCCACTGACG 3 172叶绿体转移酶基因35S CTP 2Reverse 5 TGTATCCCTTGAGCCATGTTGT 3 NPTII

NPTII Forward 5 TCCGGCCGCTTGGGTGGAGAG 3 470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II Reverse 5 CTGGCGCGAGCCCCTGATGCT 3 HPT

HPT Forward 5 AGCTGCGCCGATGG TTTCTACAA 3 509潮霉素标记基因

HPT Reverse

5 ATCGCCTCGCTCCAGTCAATG 3

注:以上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其他条件不变的反应体系内,应用梯度PCR 仪,设置从

52~63 12个梯度的退火温度,分别检测Lectin 、Ca MV35S 、CP4 EPSPS 基因和CaMV35S 、NPTII 、HPT 基因2个三重PCR 组合的扩增效果。2 结果与分析

2.1 DNA 提取质量分析 提取的大豆和水稻样品总DNA,在核酸蛋白定量仪上的检测结果:O D 260/O D 280为1.7~1.9;浓度约为600 g/ml 。图1为提取的样品总D NA 电泳检测结果,从图中可观察到大豆和水稻样品总DNA 的电泳条带均为清晰的单一条带,符合PCR 分析检测要求。同时,对大豆及水稻DNA 模板内源基因(大豆为Lectin,水稻为tRNAleu)的扩增实验表明,制备的DNA 模板中均能成功扩增出Lec tin 和tRNAleu 的目的条带(图2),说明D NA 提取

液中模板质量较好。

注:1~2为转基因大豆;3为非转基因大豆;4~5为转基因水稻;

6为非转基因水稻。

图1 DNA

提取结果

注:1~3为大豆内源Lectin 基因PCR 产物;1~2为转基因大豆;

3为非转基因大豆;4~6为水稻内源tRNAleu 基因PCR 产物;4~5为转基因水稻;6为非转基因水稻。

图2 内源基因PCR 检测结果

2.2 三重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引物浓度直接影响到PCR 的扩增效果,引物过多会产生错误引导或产生引物二聚体,过低则降低产量。一般PCR 反应中的引物终浓度为0.2~1.0 mol 。引物浓度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豆内源Lec tin 基因、CaMV35S 启动子、CP4 EPSPS 基因的组合中,当Lectin 、Ca MV35S 、CP4 EPSPS 的引物浓度比为1 1 1、2 2 1.5、2 1 1.5时,3个目的片段中只有1个或者2个基因得到扩增,只有当引物浓度比为1 1.5 2时,Lectin 、Ca MV35S 、CP4 EPSPS 基因均得到扩增;在Ca MV35S 、NPTII 、HPT 基因组合中,只有当引物浓度比为2 1 1.5时,三者才得到较好的扩增。

退火温度是影响多重PCR 扩增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组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设置的退火温度梯度PCR 中,当解链温度位于59~62 内时,均可实现Lectin 、Ca MV35S 、CP4 EPSPS 基因的三重PCR,但以62 效果最好。当解链温度位于58~60 内时,均可实现Ca MV35S 、NP TII 、HP T 基因的三重PCR,以59 效果最好。2.3 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多重PCR 检测结果 由于目前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大豆中均含有Ca MV35S 启动子、NOS 终止子调控序列,及转入的CP4 EPSPS 抗草甘膦基因和

35S CTP 2叶绿体转移酶基因[6],因此,笔者选择并建立了包含有调控基因CaMV35S 、目的基因CP4 EPSPS 和内源基因Lec tin 的三重PCR 检测体系。以提取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DNA 为模板,进行三重PCR 检测,PCR 反应条件及电泳检测方法同上。

图3显示Lectin 、Ca MV35S 、CP4 EPSPS 基因均得到了有效的扩增,空白对照均无任何条带产生,表明优化的结果可以应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检测。同时,笔者以同样的模板采用单一PCR 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与建

立的多重PCR 检测结果一致(图4)。

2.4 转基因水稻多重PCR 检测结果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中比较通用的Ca MV35S 启动子、NP TII 和HPT 筛选标记基因,结合单一PCR 检测方法,优化并建立了Ca MV35S 、NP TII 、

1298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

注:M 为100bp Marker DNA ladder;1~3为转基因大豆PCR 产

物;1为CaMV 35S 、CP4 EPSPS 、Lectin 基因的三重PCR 产物,其中CaMV35S 大小为195bp,CP4 EPSPS 为498bp ,Lectin 为118bp;2为NOS 基因的普通PCR 产物,大小为180bp;3为35S CTP 2基因的普通PCR 产物,大小为172bp;4为非转基因大豆内源Lectin 基因阴性对照的普通PCR 产物;5为空白水对照。

图3 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的多重PCR

检测结果

注:M 为100bp Marker DNA ladder;1~5为转基因大豆PCR 产

物;1为CaMV35S 195bp;2为NOS 180bp ;3为Lectin 118bp ;4为CP4 EPSPS 498bp;5为35S CTP 2172bp ;6为非转基因大豆阴性对照内源Lec tin 基因PCR 产物;7为空白水对照。

图4 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的单一PCR 检测结果

HP T 的三重PCR 检测体系。以转基因水稻DN A 为模板,进行三重PCR 检测,P CR 反应条件及电泳检测方法同上。图5显示CaMV35S 、NP TII 、H P T 基因均得到了有效的扩增,空白对照均无任何条带产生,

表明优化的结果可以应

注:M 为100bp Marker DNA ladder;1~2为转基因水稻PCR 产

物;1为Ca M V35S 、NPTII 、HP T 基因的PCR 产物,其中CaMV35S 大小为195bp,NP TII 为470bp,HPT 为509bp;2为水稻内源tRNAleu 基因的普通PCR 产物,大小为180bp ;3为非转基因水稻阴性对照内源tRNAleu 基因的普通PCR 产物;4为空白水对照。

图5 转基因水稻的多重PCR 检测结果

用于转基因水稻的检测。同时,笔者以同样的模板采用单一PCR 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与建立的多重PCR 检测结果一致(图6)

注:M 为100bp M arker DNA ladder;1~4为转基因水稻PCR 产

物;1为Ca M V35S 195bp ;2为水稻内源tRNAleu 基因的普通PCR 产物;3为NPTII 470bp ;4为HPT 509bp;5为非转基因水稻阴性对照内源tRNAleu 基因PCR 产物;6为空白水对照。

图6 转基因水稻的单一PCR 检测结果

3 讨论

目前国际上转基因产品的检测还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

和方法,主要分基于外源基因与基于表达产物的两大类方法。PCR 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核酸检测方法,近年来在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上已得到了应用[7]。但通常的PCR 方法,1次反应都只能扩增1个目的基因片段;且在配制PCR 反应液时不同的检测基因需要分开加样。而多重PCR 则是在一

个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检测多个目的基因片段,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疾病等的检测中[8,9]。由于多重PCR 的复杂性,引物组合、引物浓度比例、退火温度等都会影响到多重PCR 的检测质量,因此不同基因(片段)组合的多重PCR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都需要进行优化[10,11]。笔者建立并优化了2个组合的三重PCR 体系,对大豆、水稻的转基因材料都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同单一PCR 检测比较,效率明显提高,结果也比较可靠。参考文献

[1]CLIVE J AMES,孙雷心.199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概述[J].生物

技术通报,2000(3):39-41.

[2]JA MES C.Gl ob al review of commercialized transgenic crops:1999[C]//

Ithaca,New York:IS AAA,1999.

[3]贾士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争论及其对策[J].生物技术通报,1999

(6):1-7.

[4]LOSEY J E,RAYOR L S,CAR TER M E.T ransgenic pollen harms monarch

larvae[J].Natu re,1999,399:224.

[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R 方法[S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行业标准,NY/T 675 2003.

[6]AGBIOS.G M database[EB/OL].[2003 04 12].h ttp ://www.agbi https://www.doczj.com/doc/d95504739.html,/

main.p hp#%20S oybean.

[7]马英,林顺权,高毅,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转化番茄[J].福建农林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2):223-227.

[8]BER TOLINI E,OLMOS A,MAR TINEZ M C,et al.Sin gle step mu ltiplex

R T PCR for si mul taneous and colou rimetric detec tion of si x RNA vi ru ses in olive trees[J].J Virol Me th od s,2001,96(1):33-41.

[9]谢芝勋,谢志勤,庞耀珊,等.应用三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鉴别鸡

3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2001,31(1):11-14.

[10]邵碧英,陈文炳,江树勋,等.大豆及腐竹中转基因成分的多重PCR

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1):117-121.[11]邵碧英,江树勋,陈文炳,等.番茄、甜椒中转基因成分和内源基因的多

重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J].食品科学,2004,25(10):219-213.

1299

34卷7期 吴影等 多重PCR 分析方法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检测

转基因农作物的利与弊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物种,使其品种特性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生转变,即为“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即为“转基因农作物”。以转基因农作物为直接食品或作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世界上越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其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比重越大。转基因农作物自1983年诞生以来,对增加粮食产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观察、研究和论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批准引进转基因农作物。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转基因农作物,都是经过国家论证批准的。止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明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有害性。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下面分述其主要利弊。 转基因农作物的优点: 一、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品质和产量。其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特性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利于保护环境。 二、将豆科植物的固氮特性转移到小麦和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中,能够大幅度降低化肥用量。 三、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可以用来开发生产功能性食品。

三、四季常青的转基因牧草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牧场的载畜量并防止草原沙化。 四、耐寒、耐旱的新品种能够使不能耕种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变成牧场甚至良田。 转基因农作物的弊端: 一、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尽管目前的研究证明其对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长期大规模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确定。 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食物品种和食物结构的长期改变,究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需长期观察和研究。 三、已有研究证明,对于某个物种过敏的人群,由于该物种的基因转移到了另一物种,该过敏人群也可能会对该新物种产生过敏反应。而该过敏人群可能预先并不清楚,从而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四、医疗上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产生了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变种,使部分抗生素失灵。高抗性物种的大规模推广也可能催生新的有害物种。

(完整版)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清单 一、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1、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说。 “目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谢家建表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2、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樱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

用方便,口味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说,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仅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黄瓜。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吴刚表示,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萝卜也有红萝卜、绿萝卜、白萝卜等。“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但与常规甜椒相比,转基因甜椒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3、我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木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来源主要是从美洲,尤其是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 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因为木瓜容易得一种农药很难治的病,用基因的技术能够控制,转基因木瓜也是我们能够吃到的转基因食品。除此之外,我国很少能够见得转基因种类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材料

生命科学前沿讲座论文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姓名:陈继款 系别: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信息学 年级:2008级 学号:080567011 指导老师:薛李春 总成绩: 2010年07月02日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目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5 000万hm2以上,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被直接或间接的制成人类的食品,呈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转基因作物作为一种新物种,其对人体健康、生态平衡是否具有危害还未确定。许多国家以立法或其他形式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记。我国于2001年5月23日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20日开始实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检验检疫和标识制度。世界各国均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具是否为转基因产品的认定报告。因此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核酸水平,即检测遗传物质中是否含有插入的外源基因;二是蛋白质水平,即通过插入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或其功能进行检测,或者是检测插入外源基因对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检测外源基因对插入位点附近基因影响及对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由于该类型检测成本高,所需时间长,且被认为重要性较低,目前该类检测实际工作中较少涉及。本文分别对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水平上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1核酸水平 主要检测报告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是当前转基因产品检测的重要手段。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胭脂碱合酶NOS终止子等10多种基因和基因片段广泛存在于转基因植物中,这就为检测转基因食品提供了便利。核酸水平的检测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1.1定性检测 1.1.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996年德国伯恩斯坦大学的Meyer Rolf等论证了PCR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可能性。利用该方法在鉴定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RoundUp ReadyTM Soybean(RRS)和转基因抗虫玉米系列标准品Btl76 Maxi maizer的实验中,可以检测到仅为0.5%转基因成分。Matsuoka等通过对7种转基因玉米转入的外源基因的序列分析,设计了14对检测该7种转基因玉米启动子、终止子和结构基因的引物,分别对转基因玉米、非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大豆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同时为检测所设计引物的特异性,还对其他作物如水稻、大麦、小麦等进行了PCR扩增,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种。每一次实验均需要设有阴性及阳性对照以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在样品采集及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污染。 1.1.2多重PCR 多重PCR是常规PCR方法的改进,它是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扩增两个或多个目标基因序列。这种方法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并且能降低检测成本。多重PCR可以同时针对几个靶位点进行PCR技术检测。V.T.Forte等利用其设计的多重PCR方法对转基因大豆和Bt玉米样品进行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其检测结果可以精确到2%~0.1%的范围。Permingeat等仅用两

(完整版)中国现在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中国现在有哪些转基因食品、物品 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甜椒、西红柿、土豆; 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 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谷子、花生等。 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 目前只有花生油不是转基因的。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转基因的。猪、牛、鸡饲料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 食用油和调味品: 太太乐、辣得劲、迎春楼、四季宝、金象牌、粤皇、味好美牌、美味、鲜牌、贵夫人、家乐、老蔡、阿香婆、元宝牌、百味佳牌、老才臣牌、鹰唛、好乐门、红宝牌、福临门、红灯牌、狮头唛、大满贯、鸿禧牌、金龙鱼、花旗、刀唛 饼干:乐之、趣多多、鬼脸嘟嘟、奥利奥、天伦、美嘉思、丹麦蓝罐曲奇 即溶饮品及冲调食品:雀巢、美禄、雀巢巧伴伴、麦斯威尔、果珍、伊利、南方、金味、南国、百草堂、荔八江。 饮料及奶制饮品:康师傅、伊利、杨协成、非常可乐、京华、娃哈哈、新奇士 婴儿食品及奶粉:雀巢、三鹿、伊利、安怡、安满、亨氏 膨化食品及零食:可比客、卡乐B、品客、明治、卡露芙、旺旺 糖果及果冻:雀巢、雀巢奇巧、瑞士糖、喜之郎。 雪糕:雀巢、五羊、和路雪、伊利 所谓转基因,是用人工方法,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来。转基因大豆油是用6号轻汽油浸出的。 转基因大豆油品牌: 1、金龙鱼牌, 2、福临门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购买时可看清标注,如“本品为转基因大豆油,巴西大豆,浸出”等字样,购买时需请谨慎。 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

1、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2. 胡萝卜 非转基因胡萝卜:表面凸凹不平,一般不太直,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3.土豆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一般颜色比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时表皮颜色不规则,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会颜色变深,皮内为白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浅,颜色比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 4.玉米: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5.大米: 在中国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要警惕细长的很亮的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 6.西红柿: 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好看,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7、其他鉴别方法 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阿拉伯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4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 规的决定》修订 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第四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由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卫生、外经贸、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分级管理评价制度。

转基因在中国——中国转基因现状

中国转基因作物现状 201013020427杨艳艳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转基因烟草开始在中国种植,迄今为止,中国已有2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历史。当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迅猛发展,中国也紧随其后,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铺展开来。与此同时,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不断,公众要求去转基因化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转基因作物是否就如专家所说的那样对人体、环境有益而无害?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中国;现状 21世纪伊始,作为生物革命前沿的转基因农作物日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与焦点问。围绕着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讨论与争端,诸如进出口贸易、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频频出现在科技、经济领域,也成为政治、社会领域中纷争不断的话题。转基因技术被视为一种全球化的生物技术革命,而它在不同的国家,因各自不同的政治体制、社会构成与文化传统,又遭遇不同的市场反映。有着不同的命运。 而在中国,转基因农作物不断遭到质疑。跨国企业的垄断,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危害等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将对转基因作物对中国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1我国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种类 1.1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种类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为7种转基因作物发放安全证书。这7种作物分别是耐贮藏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转基因抗病番木瓜、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此外,还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批准了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然而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转基因水稻和玉米获得安全证书后,还要根据国家品种审定法规的规定,首先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之后,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转基因粮油等主要作物的品种审定不同于普通作物品种审定,有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必须在严格可控的条件下进行。 1.2我国已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批准棉花、西红柿、烟草、牵牛花四种转基因作物进行商业化生产。 而《北京农业》在其2007年12月上旬的期刊中报道:“从8 月7 日在中国农科院召开的植保(中国) 协会转基因作物研讨会上传来消息,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批准抗病毒木瓜、抗病毒番茄、

(完整版)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清单 一、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 1、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 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 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说。 目前, 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 家建表 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 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2、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 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 小番茄也叫圣女果、 樱桃番茄, 是自古就有的番茄 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用方便,口味 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说, 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 仅仅是未充分 成熟的南瓜和黄瓜。 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 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 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 吴刚表示, 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 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 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 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 萝卜也有红萝卜、 绿萝卜、 白萝卜等。 “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 但与常规甜椒相比, 转基因甜椒并 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3、我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木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 要有两种, 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来源主要是从美洲,尤其是 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 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 因为木瓜容易得一种农药很难治的病, 用基因的技术能够控 制,转基因木瓜也是我们能够吃到的转基因食品。 除此之外, 我国很少能够见得转基因种类 的食品。 4、吃了转基因大豆豆粕饲料长大的牛羊,其肉制品不是转基因食品 罗云波:这个应该不算,转基因是没有商业化种植。 ”谢 油菜、 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

转基因粮食的识别方法

转基因粮食的识别方法(好事尽量多做) 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甜椒、西红柿、土豆;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 据说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花生等。 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目前只有花生油不是转基因的。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转基因的。猪、牛、鸡饲料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油是用6号轻汽油浸出的。 大豆油是转基因技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产品,美国是转基因食品大国,介绍一下几大知名“转基因大豆油”品牌! 1、金龙鱼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市场占有率约40%,资方为新加坡丰益国际华裔郭鹤年家族+美国ADM公司; 2、福临门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市场占有率约30%,资方为国资中粮集团+新加坡丰益国际+美国ADM公司; 另外,我国目前各地方食用油品牌仍然多达数百个,大多数为降低成本,采用转基因大豆油,但是市场占有率不大,购买时可看清标注,如“本品为转基因大豆油,巴西大豆,浸出”等字样,购买时需请谨慎。 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 1、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2. 胡萝卜 非转基因胡萝卜:表面凸凹不平,一般不太直,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3.土豆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一般颜色比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时表皮颜色不规则,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会颜色变深,皮内为白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浅,颜色比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 4.玉米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5.大米 在中国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要警惕细长的很亮的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 6.西红柿 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好看,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7、其他鉴别方法 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阿拉伯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 通用要求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通用要求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王锡锋、李宁、张大兵、罗云波、黄昆仑、汪其怀、贾士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的通用要求及转基因植物PCR检测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合于本标准。 GB/T15481-2000 检测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6682 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Y/T673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抽样 NY/T674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 DNA提取和纯化 NY/T675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PCR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一般术语 General terms 3.1.1 转基因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3.1.2 转基因植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 organism (GMP), transgenic plant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植物,是转基因生物的一类。 3.1.3 定性检测极限 detection limit 以转基因生物(如种子)提取的DNA或标准双链DNA分子作为PCR反应的模板,所能检测到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极限(需要确保阳性样品的纯度,才能达到本标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3.2 与DNA提取和纯化相关的术语 Terms relative to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 on of DNA 3.2.1 DNA提取 DNA extraction 将DNA从一个样品的多种组分中分离出来。 3.2.2 DNA纯化 DNA purification 获得不含PCR反应抑制因子的DNA。 3.3 与DNA扩增和PCR技术相关的术语 Terms relative to DNA amplification and to the PCR technique 3.3.1 DNA扩增 DNA amplification 体外放大DNA分子拷贝数的生物学方法,如PCR。 3.3.2 扩增子 amplicon 由PCR等DNA扩增方法产生的DNA片段。 3.3.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模板DNA经高温变性为单链,在DNA聚合酶和适宜温度下,两条引物分别与模板D NA两条链上的一段互补序列发生退火,并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dNTP (deoxy 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使退火引物延伸从而合成DN A,如此变性、退火和合成DNA反复循环,使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片段呈几何倍数扩增。 3.3.4 引物 primer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摘要:针对国内外研究转基因的现状,简要综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概况,我国在转基因技术上的发展概况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且针对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叙述了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安全管理情况,提出了对发展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建议,阐述未来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现状;展望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hina Transgenic Abstract: Be directed to status of gene transfer 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viewed briefl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achievements,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may exist for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scrib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our transgenic technology,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safeguards of the transgenic biotechnology in Chinese agriculture were described. Keywords: transgenic; status quo; expectation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运用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革命。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将基因片段转入特定生物中,并最终获取具有特定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1]。转基因技术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打破物种间遗传物质转移交换通常具有的天然屏障,实现农作物目标性状的定向改良,是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前沿技术之一[2]。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1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概况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3]称为合成生物学概念的就是基因重组技术,1978年,诺贝尔医生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4]的纳森斯、亚伯与史密斯,

转基因食品快速检测试纸的检测原理

转基因食品快速检测试纸的检测原理 一、转基因食品快速检测试纸简介概述: 托普云农转基因食品快速检测试纸用于快速检测种子或植物叶片等样品中的转基BtCry1Ab/1Ac,灵敏度为1%,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10-15分钟,适用于各类企业及检测机构。 大多数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在耕种、收割、运输、储存与加工过程同时混入食品,不管是要对转基因食品贴示标签,亦或是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原料分别进行输送,转基因食品的原料和食品检测都是必不可少的;还有,要区别开来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进行标识,而食品中转基因含量的多少加以限制,更加需要有效准确的基因检测设备与良好的检测技术。 跟随着每个国家转基因标识制度纷纷相继建立和老百姓对转基因产品高度关注度的提高,老百姓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度与准确性相继提出了更加严格性的要求,而因此各个转基因检测技术与转基因检测设备更成为了大家研究的热点和探讨的话题,最近十几年来国外的科学研究一直处于前沿,为了促进我国转基因作物相关科技技术研发、推广发展,托普云农也致力于让老百姓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知了解! 托普云农专业检测团队采用PCR技术,从分子水平检测农产品、加工原料、成品中的转基因成分,为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提供全面快速、简便经济的专业基因检测服务。为您食品的安全保驾护航! 二、转基因食品快速检测试纸仅需30秒转基因现真身 在实验室里,托普云农工作人员演示转基因快速检测的过程。桌上的两个纸袋中,分别装有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稻谷。工作人员各取数粒研磨成粉,分别装入两只试管,滴入缓冲液静置,待固体物质沉底后,取出2张转基因检测试纸分别蘸取上面的清液。30秒后,试纸呈现出不同的标记。 其中1张上、下两条检测线均呈现紫红色,为转基因样本,另外一张仅下检测线呈现紫红色,为非转基因。“试纸样式、检测原理、使用方法与早孕试纸类似。”试纸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原理,如果样本中存在转基因抗原,与试纸上的转基因抗体结合就会使上、下检测线同时显色。 三、转基因食品快速检测试纸快速检测意义不凡 农业部印发《2015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对水稻、玉米等进行重点监管,建议利用试纸条等快速检测方法,降低成本,扩大监测范

转基因农作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农作物的利与弊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物种,使其品种特性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生转变,即为“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即为“转基因农作物”。以转基因农作物为直接食品或作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世界上越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其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比重越大。转基因农作物自1983年诞生以来,对增加粮食产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观察、研究和论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批准引进转基因农作物。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转基因农作物,都是经过国家论证批准的。止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明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有害性。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下面分述其主要利弊。 转基因农作物的优点: 一、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品质和产量。其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特性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利于保护环境。 二、将豆科植物的固氮特性转移到小麦和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中,能够大幅度降低化肥用量。

三、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可以用来开发生产功能性食品。 三、四季常青的转基因牧草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牧场的载畜量并防止草原沙化。 四、耐寒、耐旱的新品种能够使不能耕种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变成牧场甚至良田。 转基因农作物的弊端: 一、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尽管目前的研究证明其对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长期大规模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确定。 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远期不确定性。食物品种和食物结构的长期改变,究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需长期观察和研究。 三、已有研究证明,对于某个物种过敏的人群,由于该物种的基因转移到了另一物种,该过敏人群也可能会对该新物种产生过敏反应。而该过敏人群可能预先并不清楚,从而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四、医疗上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产生了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变种,使部分抗生素失灵。高抗性物种的大规模推广也可能催生新的有害物种。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与鉴定

收稿日期:2006-09-28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与鉴定 宫雪超,于丽杰,高金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对植物转基因过程中报告基因的种类和应用范围、转基因植物的检测和鉴定方法、转基因植物检测和鉴定方法的评价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检测;鉴定;评价 [中图分类法]Q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80(2007)01-0015-03 植物转基因实验因受体系统的限制,外源基因的转化频率较低,为了达到转化目的,必然要获得大量的转化材料,如何在数以千万计的转化植株或细胞中,快速、有效地检测出转基因阳性植株或细胞,外源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整合的方式如何,整合到染色体上的外源基因是否正确表达等问题,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外源基因表达的不同水平,对外源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可以分为三个水平进行:整合水平、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本文从外源基因表达的不同水平,阐述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与鉴定. 1外源基因整合水平的鉴定 检测外源基因是否转化成功,首先是对报告基因进行检测,必要时再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检测目的基因需要采用分子杂交方法. 1.1报告基因 报告基因必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表达产物和产物的类似功能在未转化的植物细胞内并不存在;二是便于检测.目前植物基因工程中使用的报告基因一般是编码酶的基因.大致分为两类:抗性基因和编码催化人工底物产生颜色变化的酶基因.现在常用的报告基因主要有:gus基因、cat基因、冠瘿碱合成酶基因、np tò基因、gf p基因、bar 基因[1]、荧光素酶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等.近年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的报告基因在植物基因转化及基因表达调控中得到应用,并显示出较其他几个报告基因更大的优越性. gf p基因的检测gf p基因具有以下优点:1适用于各种生物的基因转化;o检测方法简便,无需底物、酶、辅因子等物质,只要有紫外光或蓝光照射,其表达产物就可以发出绿色荧光,这对转化细胞的检测极为有利;?便于活体检测,十分有利于活体内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检测时可获得直观信息,有利于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研究及防范.若此报告基因通过自然杂交扩散到其他栽培植物或杂草中时,很容易通过光照获得直观信息. gus基因的检测g us基因也是广泛用作转基因植物、细菌和真菌的报告基因,尤其是在研究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的转化试验中,gus基因应用的最多.gus基因3-端与其他结构形成的融合基因能正常表达,所产生的融合蛋白仍具有gus活性,这为研究外源基因表达的具体细胞部位及组织部位提供了条件,这是它的一大优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植物在胚胎状态时能产生内源gus活性,Sory u[2]在转基因R0和R1代的子叶、花粉和胚珠中检测到g us活性,随着组织的成熟衰老,g us表达逐渐停止.在实验过程中要设定严格的阴性对照.g us活性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组织化学法、色谱法、荧光法等,其中植物切片gus 组织化学定位分析是分辨组织中不同细胞个体和不同的细胞类型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有效方法. 1.2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 n)是首选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PCR技术能够有效地扩增低拷贝的靶片段DNA,可以检测到每克样品含有20pg~10ng的转化基因成分,对转基因产品大分子量DNA检测的灵敏度可以达到样品含量的0.0001%[3].因为PCR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所需的模板量仅为10ng以内,所以为外源基因整合的检测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在转化材料少又需及早检测的时候.现在已经利用该技术对欧美杨[4]、番茄[5]、辣椒、葡萄、豆瓣菜、小麦[6]等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是转基因植物鉴定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7].PCR检测具有DNA用量少,操作简单,成本低,耗时少,不需要同位素等优点,但PCR检测也存在缺点,由于PCR扩增十分灵敏,有时会出现假阳性扩增,因此检测只能作为初步结果. 1.3Southern杂交 证明外源基因在植物染色体上整合情况的最可靠方法是DNA So uther n杂交,只有经过分子杂交鉴定为阳性的植株才可以称为转基因植物. # 15 #

2016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减少90万公顷

2016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减少90万公顷 黄姝伦财新网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报告称,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2016年达到历史峰 值1.851亿公顷记者黄姝伦2016年,全球范围内26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包括19个发展中国家、7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占总面积的54%,而发达国家占46%。其中,中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达280万公顷,较2015年减少90万公顷,居世界第八位。5月4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了《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下称“报告”),披露了上述数据。2016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21周年,该报告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上升到2016年的1.851亿公顷,实现了110倍的增长,累计达到了21亿公顷。自2015年出现种植面积首次下降后,2016年有所回升,同比增长了3%,达到历年峰值。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仍然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领先者, 其次是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这四个国家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占全球种植面积总量的91%。一些国家则减少了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其中,中国因大量的棉花储备而减少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同时对转基因作物的负面看法也是导致种植面积减少的因素之一。在国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包括棉花、番木瓜和杨树。“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河北看到农民种植了转基因棉花,这些农户从中受益很多。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印度、非洲。”ISAAA董事会主席邓炳祥(Paul Teng)表示,根据ISAAA估算,转基因作物造福了1800万的小农户,帮助其家庭提高了收入水平,总收益人数超过6500万人。ISAAA看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潜力报告发现,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最广泛,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从单个作物的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近八成的大豆、超过六成的棉花、近三成的玉米都属于转基因品种。邓炳祥表示,转基因玉米至少还有1亿公顷的潜在种植面。其中,有6000万公顷分布在亚洲,3500万公顷分布在非洲。ISAAA于2015年发布年度报告时,曾预计中国实施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后,将开放3500万公顷的巨大潜在市场。此外,中国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其育种技术也备受关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春义表示,中国政府的确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但是目前指的都是传统技术育种出来的马铃薯。“关于未来新型的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或者通过其他技术生产出来的马铃薯新品种,在亚洲国家、美洲国家商业化的前景大家是非常看好的,很多国家和政府也都是支持商业化的。”对此,邓炳祥表示,“全世界转基因土豆有巨大的种植潜力。到2020年转基因土豆在中国的潜在种植面积将

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是否会带来生态学灾难1

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是否会带来生态学灾难?

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是否会带来生态学灾难? 什么是转基因农作物?顾名思义,转基因农作物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引入其它生物或物种的基因而培育出来的,这种农作物也叫基因改性农作物或基因重组农作物。目前,世界种植的主要转基因农作物有4种:即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这4种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1998年占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99%,占该4种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约16%。其它转基因农作物包括烟草、番木瓜、土豆、西红柿、亚麻、向日葵、香蕉和瓜菜类。未来3~5年内将要正式投入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有甜菜、水稻、甜椒、草莓等。从性能上区别,现有的转基因农作物可分为4个种类:一是Bt农作物,可抵御害虫的侵害,减少杀虫剂使用量;该种农作物可产生一种对某些害虫有毒性的蛋白,这种蛋白存在于常见的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二是抗除草剂农作物;三是抗病毒农作物;四是营养增强型农作物;其特定营养组份和维生素含量更高。 转基因农作物是一把双刃剑。 世界人口已达61亿,其中有28亿人口每天人均生活费用不足2美元,而其中最贫穷的有13亿人每天人均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贫穷与饥饿往往相伴而生,在历史上这曾经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两个方面。当代世界考虑粮食问题时总是把土地与食物一起综合分析。理论上地球可以供养比现在多得多的人口,但是优良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及良好的耕作条件在时空上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更不相称。这个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土地退化及气候变化引起的频繁自然灾害而更趋严重。虽然土地退化是全球性问题,但是在食品生产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甚至维持基本生存的地方这个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广大的贫困地区,农业产出率低以及人口增长率高的矛盾造成了生存与生活压力,迫使农民砍伐森林和开垦贫瘠的边缘土地作为农田,造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退化。这些都加剧农村贫困状况,并造成恶性循环。世界粮农组织根据土地状况对全球按地区的粮食供应情况进行预测时指出,未来的粮食问题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和南亚。到2010年这些地区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口预计将占全球人口的11%。预计粮食供应断区的国家同时也面临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率下降、高外债又无力进口粮食等问题。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分析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分析 摘要: 近十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生产迅速崛起。人们通过认为地改变作物的基因,从而获得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转基因作物。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转基因食品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人们可以享受转基因带来的各种便利之处。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转基因食品真的安全吗?人为的转基因导致的基因逃逸是否会造成生态的灾难?本文将以转基因食品这个话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 1 转基因食品的分类与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1.1 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从转基因食品的功能来分,可将转基因食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增产型(提高农作物品质、抗性等如抗虫棉)、控熟型(延迟或推迟成熟期,如延熟番茄)、高营养型(转入作物原本缺乏的氨基酸基因等如转基因玉米)、保健型(如转入病原体抗性基因至作物中等)、新品种型(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形成新的品种从而获得品质口味和色香方面的新的特点)、加工型(由转基因产物为原料加工制成)。而从转基因食品的原料来源分类也可分为以下几种: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其他特殊转基因食品(如基因工程疫苗或抗体) 1.2转基因食品的特点 转基因技术能够得以快速发展,说明转基因食品有其独特性。这些显著特性表现为:(1)转基因食品是根人的需求进行改造的;(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变了作物原有的诸多性能,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增强作物抗病毒或抗虫害的能力;(3)为更好地方便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在农产品的耐贮方面进行改良,延长食品的保鲜期;(4)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决定了其现实生产的优越性;(5)转基因食品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1.3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商业化是进十几年的事。自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至今,科学家已经在200多种植物中实现了基因转移,创造出了具有丰产、优质、抗病虫、抗旱等等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同时转基因还可以开发具有特殊营养品质和保健作用的转基因作物用以生产“功能性食品”,这将对食品加工产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使生产出较多高附加值食品。如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维生素含量的研究已在包括水果蔬菜等多种作物中进行。目前转基因食品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中,她为人们提供质量更高,营养成分搭配更加合理的膳食。随着转基因动植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国家正试图以此作为生物反应器,开发生产有经济价值的食品和药物如人血红蛋白、人乳蛋白、ATT等等。随着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的迅速推广,转基因农作物产品市场销售额也逐年迅速增加。 2转基因食品的优势 2.1转基因食品作物生长速度快,

有效辨别蔬菜等农作物是否为转基因的标准

关于有效辨别蔬菜等农作物是否为转基因的标准

作者:日期:

关于有效辨别蔬菜等农作物是否为转基因的标准 、转基因蔬菜一般具备如下特征: 1、个头。没有传统蔬菜参差不齐的外形,普遍个头均匀,型大体长,色泽光 艳,质地鲜嫩。比如黃豆,形狀应该像动物內脏腰子的样子,有点扁,有腰线, 可現在的大豆,全是圓圓的、像豌豆一樣,产量很高。 2、味道。没有传统蔬菜的原始地道的味道,无论是烹调前或烹调后的气味 还是滋味与传统蔬菜有明显的区别。传统的玉米一般就是黃玉米,白玉米,略帶 甜味,而現在流行的甜玉米,其甜度非常高,象加了蜜一样。甜玉米籽粒表面蜡质少,口感细嫩,有的还有糯性。 3、季节。非当地时令蔬菜,各类蔬菜的一大特性就是均具备很强的季节性和 地域性,有部分非当地时令菜蔬是靠转置耐寒或耐高温基因所得,比如反季节的冬 枣。 4、色彩。与传统色彩不一样,比如彩色棉花、黑米花生、紫色番薯。 5、虫害。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蔬菜就是沒有转基因,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 沒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蔬菜,绝对是转基因。 量。转基因蔬菜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蔬菜高不少。 7、留种。转基因蔬菜一般很难自留种。 、如何识别、减少和消除转基因蔬菜,可以有下面的方法来帮助我们 (一)主要的辨识办法 1、抗虫的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作物。 几乎所有的天然农作物基本上不能抗虫,当然也包括蔬菜。有报道指出“全 世界尚未找到对螟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天然抗性的水稻品种”就是证据。转基因生菜在白菜满目疮疤的时候,依然光鲜无比。所以当你种的蔬菜,特别是大田种植的叶菜没有虫害时,一定要问一个为什么? 2、抗除草剂的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作物。 对于某种蔬菜,以前不能使用某种除草剂,现在的品种能使用,则这个品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