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及指数考试题库大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及指数考试题库大全

环境空气和废气试题库及答案

答案:流量时间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答案:针孔破损破裂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 答案:3 0.5 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答案:80 12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 ±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 答案:0.5 0.2~0.3

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 mm),以L/min的流量采气L。 答案:5~10 0.4 4~24 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mg(中流量为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答案:5 0.5 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一2012)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态及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答案:气颗粒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一2012)中的铅(Pb)是指存在于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答案:总悬浮颗粒物 19.对除尘器进出口管道内气体压力进行测定时,可采用校准后的标准皮托管或其他经过校正的非标准型皮托管(如S形皮托管),配压力计或倾斜式压力计进行测定。 答案:U形 20.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锅炉烟尘浓度时,每个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min,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应不少于 1 m3,取3次采样的算术均值作为管道的烟尘浓度值。 答案:3 3 21.采集烟尘的常用滤筒有玻璃纤维滤筒和滤筒两种。 答案:刚玉 22.烟尘测试中的预测流速法,适用于工况的污染源。 答案:比较稳定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练习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一、填空题: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的有效性规定。 答案:数据统计。 2、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答案:≤100。 3、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 答案:≤10μm。 4、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铅(Pb)是指存在于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答案:总悬浮颗粒物。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苯并[α]芘(B[α]P)是指存在于中的苯并[α]芘。 答案:可吸入颗粒物。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氟化物(以F计):以及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答案:气态颗粒态。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 答案:算术均值。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答案:一小时平均。 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环境空气是指、植物、动物和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答案:人群建筑物。 11、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K,压力为kPa时的状态。 答案:273 101.325。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答案:风景名胜区。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其中二类区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答案: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文化区。 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其中三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 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单选题(共40题) 1、在室内固定设备结构传播噪声时,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测点位置应布置在()。 A.距任一反射面至少1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B.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C.距任一反射面至少1m以上,距地面1.5m,距外窗0.5m处 D.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5m,距外窗1m处 【答案】 B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符合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原则的是()。 A.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 B.为满足预测需要,可在评价范围内垂直于线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D.评价范围内有明显声源,且呈线声源特点时,受影响敏感目标处的现状声级均需实测 【答案】 D 3、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 A.取暖期 B.停暖期 C.冬季

D.夏季 【答案】 A 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内容的是()。 A.评价的时段 B.主要评价内容 C.规划方案比选 D.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 【答案】 C 5、下列项目中,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是()。 A.风力发电项目 B.火力发电项目 C.热电联产项目 D.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答案】 A 6、(2018年)某酒店位于I类声环境功能区,设有娱乐场所,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娱乐场所通过建筑结构传播至该酒店客房内的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倍频带声压级执行B类房间噪声排放限值 B.各倍频带声压级执行A类房间噪声排放限值 C.最大声级超过B类房间噪声排放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

环境空气质量考试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考试 一、填空题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 答案:质量浓度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的总称。 答案:氮的氧化物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铅是指存在于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答案:总悬浮颗粒物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1小时平均是指任何1小时污染物的 平均值。 答案:算术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状态下的浓度。 答案:标准 6、空气质量指数是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答案:定量 7.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 径微米的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微米的颗粒物。 答案:≤100;≤10;≤2.5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中所说的参比状态指温度为K,压力为kPa 时的状态。 答案:298.15 K;101.325 kPa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μm)、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 μm)每年至少有个日平均浓度值。每月至少有个日平均浓度值(二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值)。

答案:324 27 10、环境空气中的氟化物指以及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答案:气态,颗粒态。 11、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的1小时平均浓度要求每小时至少有的采样时间。 答案:45min。 12、环境空气中Pb的季平均浓度要求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 答案:15,5。 13、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植物生长季评价浓度要求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个月平均值。 答案:70。 14、污染物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是数据统计中的关键,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数据有效性规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苯并[a]芘和铅的24小时平均浓度要求每日应有个小时的采样时间。 答案:24。 15、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答案:50。 二、简答题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规定的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为哪六项? 答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等6项。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的反映监测结果。所有有效数据均应参加统计,不得选择性的舍弃不利数据以及人为的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环评练习题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 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产使用。 二、填空题 1、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2、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2、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 退役阶段三个阶段。 三、问答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2、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综合性标准与行业性标准间是何种关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敏感区: 二、填空题 1、凡是新建或扩建工程,要根据国家环境环保部“分类管理名录”,确定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三、问答题 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2、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章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一、名词解释 1、污染源: 二、填空题 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中,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包括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性质,排放方式,控制方法,事故排放情况。 2.重点污染源的调查方法为详查,非重点污染源的调查方法为普查。 3.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物料平衡法、排污系数法、实测法。 4.将评价区内污染物负荷比从大到小排列,计算累积污染负荷比,使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 80 %左右的那些污染物,确定为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 污染源和污染物类型统计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退役期,如垃圾填埋场项目)三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 5.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9000吨,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吨,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吨,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吨,某污染的排放量为5000吨,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400吨。 计算锅炉烟气中SO 2的排放量公式W=Bb(1-η)中,η为SO 2 的去除效率 4、问答题 1、污染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污染源评价的概念与目的是什么? 3、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那些? 5、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采用类比分析法进行工程分析是要充分注意分析对象和类比对象哪些方面的相似性? 7、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中的两本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对于扩建项目,工程分析时进行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时,要求清算的“三本帐”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三本帐指的是: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8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 第1卷 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A. mg/L B. mg/m3 C. 量纲为1 D. kg/h 正确答案:C, 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A. 建设期间 B. 运行期间 C. 建设、运行、退役期间

D. 建设和运行期间 正确答案:D, 3.(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 A. 建设项目场地 B. 周围环境敏感点 C. 地下水污染源 D. 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正确答案:A,B,C,D, 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拟建水库占地面积2km2,影响区域涉及部分原始天然林,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正确答案:C, 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预测因子应根据()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A. 气象条件 B. 气候条件 C. 环境因素 D. 评价因子 正确答案:D, 6.(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危险废物中,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A. 医院临床废物 B. 多氯联苯废物 C. 含硝化纤维素的危险废物 D. 工业废油 正确答案:A,B,D,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3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 第1卷 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煤气化单元收到基煤用量1104.1t/a,煤质分析数据显示收到基水分24%、空干基水分14%、硫含量 0.61%,进入气相中的硫年排放量为()。 A. 901kg/a B. 1901kg/a C. 4761.5kg/a D. 5951.9kg/a 正确答案:D, 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m2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线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 A. 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 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 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 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正确答案:C,

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承压水含水层一般不易受其顶部的地表污染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 承压水含水层水流速度快 B. 承压水含水层水量大 C. 承压水含水层比其上部岩层的渗透系数大 D. 承压含水层与其补给区空间分布不一致 正确答案:D, 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对以空气柱震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措施。 A. 安装隔声窗 B. 安装隔声屏障 C. 安装消声器 D. 加装减震垫 正确答案:C, 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铜冶炼企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非正常工况应预测()。 A. 小时平均浓度 B. 日平均浓度 C. 植物生长季平均浓度 D. 年平均浓度 正确答案:A, 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河流入湖断面COD、氨氦、总氮和BOD5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1倍、1.8倍、2倍和1.5倍。该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目标为Ⅲ类,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正确答案:D, 7.(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 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的区域内 B. 设施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C. 场界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200m以外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单选题(共50题) 1、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A.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国家环境空气排放标准 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答案】 C 2、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错误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 B.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 C.二类区新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D.二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 【答案】 D 3、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时,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大于()m 时,取3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m之内,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1/2处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 3/4处。 A.20,1 B.20,2 C.25,1

D.25,2 【答案】 A 4、(2021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污染控制措施有效性分析与方案比选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标区建设项目,应综合考虑成本和治理效果,选择最佳可行技术方案 B.达标区建设项目,保证大气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并使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C.不达标区建设项目,应综合考虑成本和治理效果,选择最优方案 D.不达标区建设项目,要保证大气污染物达到最低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并使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答案】 C 5、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以上任何一项规定时,其烟尘、SO2、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的()执行。 A.20% B.25% C.40% D.50% 【答案】 D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有关 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传播的距离有关 C.计算屏障衰减后,还需考虑地面效应衰减

2021-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1-20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 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单选题(共80题) 1、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分类中,工类土壤主要适用于()。 A.果园 B.林地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D.蔬菜地 【答案】 C 2、(2012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工作 范围确定依据不考虑()。 A.气候单元 B.水文单元 C.地理单元 D.行政单元 【答案】 D 3、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 A.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 B.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 C.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 D.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 【答案】 B

4、(2015年)根据《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一类区内炉窑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建各种炉窑 B.一类区可以新建非金属熔化炉 C.一类区可以新建市政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D.一类区原有工业炉窑改建时,若环境容量允许,可以增加污染负荷 【答案】 C 5、某企业涉及第一类水污染物的车间生产周期是4h,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采样点和采样频率分别是()。(2009年) A.企业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B.车间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C.企业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D.车间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答案】 B 6、不需要预测主要污染物的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污染源类别有()。 A.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C.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 D.消减污染源 【答案】 A

2021-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1-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 标准通关题库(附答案) 单选题(共90题) 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可按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者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B.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次,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在厂界每间隔2h采样一次,共采集四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D.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答案】 A 2、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数据每日至少有()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段。 A.12 B.18 C.20 D.22 【答案】 C 3、(2018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进行单因子评价 B.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进行综合评价

C.根据水质参数类别,进行单因子评价 D.根据水质参数类别,进行综合因子评价 【答案】 A 4、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列用地中,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属于Ⅱ类的是()。 A.林地 B.果园 C.矿产附近的稻田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答案】 B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按施工期和运行期分别开展声环境影响评价 B.应按正常与非正常工况时段分别开展声环境影响评价 C.运行期为固定声源时,以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D.运行期为流动声源时,以工程预测代表性时段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答案】 B 6、某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超过标准,其评价等级判定一般()。 A.根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P B.不低于一级 C.不低于二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