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

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

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

E.完善功能

2.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

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

D.示踪法E.遥感法

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

A.工程概况B.施工规范

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E.替代方案

4.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

A.工程组成完全B.重点工程明确

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

E.其他分析

5.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

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

C.经验估算法D.收集资料法

E.遥感方法

6.P-T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地面风速B.日照量C.云量

D.混合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

7.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有()

A.静风B.小风C.逆温D.熏烟E.海陆风8.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方面有()

A.项目的特性

B.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C.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D.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E.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

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

A.保证率法B.典型日法C.换算法

D.联合频率法E.点源叠加法

11.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子有()

A.烟气本身的性质B.周围大气的性质

C.下垫面地形及粗糙度D.源强E.取样时间12.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

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

E.其他方法

13.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

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

E.拟合曲线法

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的指标有()

A.生态学评估指标B.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C.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D.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评估指标

E.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评估指标F.社会文化评估指标15.危险废物具有的特性是()

A.腐蚀性B.急性毒性C.浸出毒性

D.反应性E.传染性F.放射性

16.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有()

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B.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

C.容易量化D.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E.方便环境监督管理

17.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有()

A.指标对比法B.分值评定法

C.指标评价法D.类比调查法

E.专业判断法

18.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

A.洁净燃烧技术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

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E.活性污泥法

19.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要满足的要求有()

A.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

B.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C.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D.方便环境监督管理

E.节约环保设施运转开支

20.如果采用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定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1小时平均浓度,必要的输入参数有()

A.排气筒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

B . 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C . 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

D .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

E . 该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

例 1: 一河段的上游 来水 COD Cr (p)=14.5mg/L ,Q P =8.7m

3/s ; 污水排放源强 COD Cr (E)=58mg/L ,Q E =1.0m 3

/s 。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

化,且起始

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求该断面的水质浓度。

则:

COD

Q

COD

Q

Cr ( p)

p

Cr (E)

E

COD Cr

19.0 /

mg

(0)

Q

Q

p

E

L

例 2:某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排放特 征为: Q E =4.5m 5

(E)=60mg/L ;河流水环境特征参数为

Q p =25.0m

3

/s ,

BOD

3/s ,

BOD 5(p)=2.6mg/L 。假设污水一进入河流就与河水均匀混合,试计算在排污口断 面处 BOD 5 的浓度?

Q BOD

Q E

5(E )

解:① BOD 5(0)=

=

Q

Q

E

p p

BOD

4.5 5( p )

60 4.5 25.0 25.0

2.6 = 11.4 (mg/L )

例 3 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 其污水特征

为:Q E =19440m 5

(E)=81.4mg/L 。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 p =6.0 m

5

(p)

3/d ,BOD

3/s ,BOD

=6.16mg/L ,B =50.0m ,H =1.2m ,u =0.1m/s ,J =0.9 ‰ ,K 1=0.3/d 。试计算混 合过程段 (污染带) 长度。 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 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 10km 的下游某断面处,河水中的 BOD5浓度是多少?

L

(0. m

4B 0.6a) B u

2463( ) (0.058H 0.0065B) gHJ

Q E=0.225m 5(0)=8.88mg/L,t=1.1574d3/s ,BOD

BOD5(10km)=BOD5(0)exp(-K1·t )=6.28mg/L

例4 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E=19440m3/d,COD 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 p=6.0 m Cr(p)

3/s ,COD

=12mg/L,Kc=0.5/d 。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

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 cr 浓度是多少?

解:COD Cr(0)=15.2mg/L t=1.1574d

案例分析题

燃煤发电厂项目

题目:

某市拟建一发电厂,规模为 2 台功率为600MW 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

目工程总投资55 亿元,主体工程包括 2 座1900t/h 的锅炉,2 台600MW 的气轮

机和2 台600MW 的发电机。辅助工程包括供水系统、灰渣场、除灰系统以及燃

料的运输等。配套工程包括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和烟气脱氮装置。项目

主要废水为冷却塔排污水,废水产生量600t/h,其余废水基本不排放;主要大气

污染物排放量为:S020.40t/h,烟尘排放量0.21t/h,NO x 折合成N02 排放量0.80t/h。

项目所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寒

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干旱突出,全年主导风向ENE。项目选址区位于位于山

区丘陵地带的矿区,距市区45km,区内工业以煤炭、水泥为主,区内煤炭和石

灰石资源十分丰富。选址区南0.35km 处为A 村庄,东北8km 为B 镇,西偏北

约15km 为一市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北偏西19km 处为区政府,东南约4.6km 处为一河流,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和航运。

问题:

25.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25.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下

表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部分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 6 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

执行什么标准?

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

25.3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答: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包括:二氧化硫和烟尘。

25.4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8m3/h 和答:根据S02 和N02 的排放量计算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

8×10

2.7×10

9m3/h,项目选址区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于复杂地形,于是根据N02 的等

标污染负荷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为一级,评价范围为16~20km。

因此,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 A 村庄、B 镇、自然保护区和区政府的大

气污染情况都应进行预测。

25.5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只在冬季布设了 6 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答:不合理。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一级,对于一级评价监测点不

应少于10 个,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

25.6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

执行什么标准?

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的二级标准。

25.7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问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答:不符合要求。

解析:考点分析:

1.该项目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根据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包

括:S02,烟尘,工业粉尘,COD,NH3—N 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主要的

大气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4.7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考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级别确定,评价级别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

量和选址区的地形情况确定。具体方法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或本书案例分析综述——大气污染型建设项目。注意本项目给出两

种污染物的排放量,确定评价级别时要选取等标排放量大的污染物。

4.8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 6 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考点: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及监测制度要求。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要求

主要根据评价级别确定。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

性的原则布点。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 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

不应少于 6 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否则,可布置1—3 个点进行监测。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制度要求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二级

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

监测。

4.9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

执行什么标准?

考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根据选址区周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确定。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

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为二类区;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

4.10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考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项目选址区350m 远处有A 村庄,因此选址区周围属于乡村居住的环境。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

的区域的标准。依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执行I 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 ,因此项目厂界噪声不达标。

不定项选择题答案

4.11ABCD 2. ABC 3. ABCDE 4. ABCDE

5. ABC

6. ABC

7. ABCD

8. ABCDE

9. ABCDE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D 14. ABCDEF 25.8 ABCDEF 16. ABCD 17. AB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10 分)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

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3、等效连续声级指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 A 声级来表示

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4、水体自净指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稀释的同时发生挥发、絮凝、水解、

配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过程,使污染物的浓

度降低或至无害化的过程。

5、固体废物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

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物的总称。

6、环境优先污染物指将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具有生物累积性、毒性大和三

致类物质),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定为优先

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7、空白试验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

试剂的纯度。

8、细菌总数指1mL 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

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9、指示生物指对某一特定环境条件特别敏感的水生生物。

10、噪声指凡是使人烦恼、讨厌、刺激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三种。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m 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4.12~0.5m 处,当水深_5~10m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 处和河底上0.5m 处。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成分、含量低、

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于监测的含量及形态。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

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平行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

7、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包括_接受任务_、_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_、_监测方案设计_、_样品采集_、_样品运输和保存_、_样品的预处理_、_分析测试_、_数据处理_、_综合评价_九步。

8、测定水体中无机物项目时,一般以聚乙烯塑料容器作为容器,而测定有机物项目时,一般以_玻璃瓶_作为容器。

8、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分别为_通过呼吸而直接进入人体_ 、_附着于食物或溶于水随饮水进食而侵入人体_、_通过皮肤接触而进入到人体_ 。

10、烟道气测定时,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_形状_、_尺寸大小_、_流速分布情况_确定。

11、测定水样中悬浮物时,所用烘干温度为_103~105℃_ 。

12 、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和用少量气样就可以满足监测分析要求的情况下。

13、.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

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

14、水中溶解氧低于_4_ mg/l 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

15、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是14.2 。

16、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

三、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BOD 和COD 都可表示水中的有机物的多少,但COD

2、污水中BOD 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

3、系统误差能通过提高熟练程度来消除。(X )

4、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

5、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X )

6、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监测大气污染的同时还需测

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X )

7、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而二次污染物

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转化后形成的物质,因此二次污染物的毒性要比一次污染物的毒性小。(X )

8、所有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9、甲醛法测定SO2 时,显色反应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X )

10、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X )

四、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D )。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B )。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 )。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 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 B )。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 A )容器。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

C、棕色玻璃瓶

D、不锈钢瓶

6、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

( C )。

A、不大于45o

B、45o

C、不大于30o

D、30o

7、在水样中加入( D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H2SO4

B、NaOH

C、CHCl3

D、HNO3

8、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可产生( B )。

A、正干扰

B、负干扰

C、不干扰

D、说不定

9、测定水样中挥发酚时所用水应按( D )法制得。

A、加Na2SO3进行再蒸馏制得

B、加入H2SO4 至pH<2 进行再蒸馏制得

C、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得

D、加H3PO4 至pH=4 进行再蒸馏制得

10、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 )。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11、测定溶解氧时,所用得硫代硫酸钠溶液需要( A )天标定一次。

A、每天

B、二天

C、三天

D、四天

12、测定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 的作用是( D )。

A、控制水中的PH 值

B、防止生成沉淀

C、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D、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13、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 D )作保存剂。

A、磷酸

B、硝酸

C、氯化汞

D、MnS04 和碱性碘化钾

15、COD 是指示水体中( A )的主要污染指标。

A、氧含量

B、含营养物质量

C、含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

D、无机物

16、关于水样的采样时间和频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较大水系干流全年采样不小于 6 次

B、排污渠每年采样不少于 3 次

C、采样时应选在丰水期,而不是枯水期

D、背景断面每年采样 1 次

17、在测定BOD5 时下列哪种废水应进行接种?( D )

A、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废水

B、较清洁的河水

C、生活污水

D、含微生物很少的工业废水

18、底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哪一种( D )。

A、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

B、离心分离

C、真空冷冻干燥

D、高温烘干

19、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 C )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B、三价

C、六价

D、零价

9、稀释水的BOD5 不应超过( C )mg/L。

A、1

B、2

C、0.2

D、0.5

20、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可产生( B )。

A、正干扰

B、负干扰

C、不干扰

D、说不定

五、问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1)河流常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对照断面:设

在河流进人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控制断面: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

500~1000m处(或排污口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的

地点,河流的入海口,湖泊、水库出入河口处,国际河流出入国界交界入口出口

处等);消减断面:距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 以外的河段上。

(2)采样点:每一条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m 时,只在水面下0.3~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 时,在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上0.5m 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50m 时,要设三个采样点.水面下0.3~0.5m处一点,河底以上约0.5m 一点,1/2 水深处一点。水深超过50m 时,应酌情增加采样点数。

2、大气监测布点必须依据监测项目并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及污染物特性,通常布

点应遵循哪些原则?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采样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区域内,按工业和人口的密集程度以及城市、郊

区和农村的状况,可酌情增加或减少采样点。

(3)采样点要选择在开阔地带,应在风向的上风口,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

高度的夹角不大于300,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 1.5m远处。

(4)各采集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5)采样高度应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3、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

(1)通过采集并分析研究表层底质样品中污染物含量、查明底质中污染物的种类、形态、含量、水平、分布范围及状况,为评价水体质量提供依据。

(2)通过特别采集的柱状底质样品并分层测定其中的污染物含量,查明污

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状况,追溯水域污染历史,研究随年代变化的污染梯度及规律。

(3)为一些特殊研究目的进行底质监测,为水环境保护的科研管理工作提

供基础资料。

(4)根据各水文因素,能研究并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及沉积物对水体的潜在

危险,研究污染的沉积规律。

(5)检测出因形态、价态及微生物转化而生成的某些新的污染物质。

4、简述测定水质COD的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物质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式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5、怎样求得城市交通噪声的等效连续声级?

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米。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各测点每隔5秒记一个瞬时A声级,选择慢响应,连续记录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流量。将数据由大到小排列,计算等效

连续声级。

6、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区别?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正常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他们的性质与一次污染物性质截然不同,多位胶态,毒性较大。

7、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过程中,分别用到HgSO4、AgSO4-H2SO4溶液、沸石三种物质,请分别说明其在测定过程中的用途。

(1)HgSO4:消除氯离子的干扰

(2)AgSO4-H2SO4:H2SO4提供强酸性环境;AgSO4 催化剂

(3)沸石:防爆沸

8、简述Saltzman法测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用分

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六、计算题(每题10 分,共20 分)

1、对某拟建企业厂址进行监测时,环境温度为15℃,气压为101.1kPa,以

0.5L/min

流量采集空气中SO2 样品30min。已知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63,试剂空

白吸光度为0.021,SO2 校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0.0623,截距为0.019。计算拟建

3

地的标准状态(0 ℃,101.325kPa)下SO2 的浓度(mg/m

解:标准状态(0 ℃,101.325kPa)下的体积为:

V=0.5x30x101.1x273

(273+15)x101.325

=14.2L

p (SO2,mg/m3)=(0.263-0.021)+0.019

0.623x14.2

=0.295(mg/m3)

2、稀释法测BOD,取原水样100ml,加稀释水至1000ml,取其中一部分测其

DO 为7.4mg/l,另一份培养 5 天后再测DO 等于3.8mg/l,已知稀释水的空白值

为0.2mg/l,求水样的BOD 值。

解:f1 = 900/1000 = 0.9,

f2 = 100/1000 = 0.1

BOD = {(c1 –c2)-(B1 –B2)* f1 }/f2 = {(7.4-3.8)(- 0.2×0.9)} /0.1=34.2 (mg/l)

3、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 dB、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附分贝和的增加值表

声压级差 3 4 5 6 7 增值 1.8 1.5 1.2 1 0.8

1 按声级由小到大排列:L1=65dB L2=70dB L3=75dB

2 L2-L1=70-65=5dB

查表得△L1=1.2dB

Lc1=L1+△L1=70+1.2=71.2dB

3 L3- Lc1=75-71.2=3.8dB

查表得△L2=1.5dB

Lc2=Lc1+△L2=75+1.5=76.5dB

4、测定某水样中的BOD5,其测试结果列于下表,试计算水样的BOD5 值。

编号稀释倍数水样体积ml 当天溶解氧mg/L 五日后溶解氧mg/L 水样30 100 7.0 4.0

稀释水0 100 3.0 0.2

解:f1=2900/3000=0.97 f2=100/3000=0.03

BOD5 = { (c1 –c2)- (B1 –B2)* f1 }/f2 = {(7.0-4.0)-(3.0-0.2)×0.97} /0.03=9.47(mg/l)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试题统招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4.13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地方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地方环境标准

4.14石油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

A、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和臭氧

D、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和铅

4.15首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是()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4.16不属于环境概念范畴的是()

A、大气

B、矿藏

C、野生动物

D、自然保护区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 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 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 3、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4、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题: 1、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 3、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4、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经常用工作程序来表示。 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 6、水体污染源分为两大类: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 、10~14Km 、4~6Km 。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8~30Km 、2~8Km 、1~2Km 。 三、判断并改错: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评工作成果的一般体现。(×)[集中体现] 2、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在河流横向断面上与河水充分混合需要一定的横向断面混合时间。(√) 3、划分环评工作等级的依据是投资者的主观意愿。(×) 4、S—P模式适用于任何状态、任何物质的衰减规律。(×) 5、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回顾性环境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阶段分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四、简答题: 1、中国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建设项目。(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2、简述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答: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 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 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 E.完善功能 2.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 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 D.示踪法E.遥感法 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 A.工程概况B.施工规范 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E.替代方案 4.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 A.工程组成完全B.重点工程明确 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 E.其他分析 5.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 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 C.经验估算法D.收集资料法 E.遥感方法 6.P-T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地面风速B.日照量C.云量 D.混合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 7.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有() A.静风B.小风C.逆温D.熏烟E.海陆风8.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方面有()

A.项目的特性 B.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C.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D.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E.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 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 A.保证率法B.典型日法C.换算法 D.联合频率法E.点源叠加法 11.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子有() A.烟气本身的性质B.周围大气的性质 C.下垫面地形及粗糙度D.源强E.取样时间12.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 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 E.其他方法 13.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 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 E.拟合曲线法 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的指标有() A.生态学评估指标B.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问答题]1.某城市现有污(江南博哥)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104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为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H2S、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储气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1>.(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不合理。 (2)理由: ①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远高于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的适宜温度22~30℃,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导致除臭效率降低,达不到除臭效果。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通关题 库(附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回收含碳五以上单一组分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合适的工艺有()。 A.生物过滤 B.催化氧化 C.活性炭吸附 D.溶剂吸收 【答案】 D 2、下列关于声环境功能区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一昼夜24h的连续监测,得出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和最大声级 B.监测应避开正常工作日 C.用于噪声分析目的,可适当增加监测项目 D.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 【答案】 B 3、参加竣工验收监测采样和测试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监测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监测数据经()审核。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C 4、序批式活性污泥SBR除磷时,应该选取的污泥负荷和充水比是()。 A.高污泥负荷,低充水比 B.低污泥负荷,低充水比 C.高污泥负荷,高充水比 D.低污泥负荷,高充水比 【答案】 C 5、工程分析时使用的资料复用法,只能在评价等级()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A.较高 B.较低 C.一级 D.以上都可以 【答案】 B 6、宽浅河流一维水质模拟中的纵向离散,主要是由()形成的。 A.紊流 B.对流 C.垂向流速不均 D.断面流速不均 【答案】 D

7、湖、库水量和总容积随时间而变化,以年水量变化频率为()时代表多水年。 A.10% B.50% C.60% D.75%~95% 【答案】 A 8、房间内的吸声措施主要用于降低()。 A.室内墙面反射的混响声 B.声源辐射的直达声 C.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 D.消声器的再生噪声 【答案】 A 9、费用效益分析中使用的价格反映了()。 A.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 B.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 C.区域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 D.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国家宏观调控状况的关系 【答案】 B 10、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源项分析”中,需计算危险化学品的 ()。 A.重大危险源特大事故的泄漏量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试题库含答案共10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 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 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 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 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 算式p i=m i/c i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 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 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附有答案)---2022年第8题+2021年第4题+2018年第3题

2022年第8题题干信息 西北某地漠水江自北向南流,左岸自上游往下有A、B 两条支流汇入,汇口间距144km。A河全长83km,流域面积1581Km2,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42.7m3/s。清溪县位于A河右岸,距河口42~44Km,县城临河展布,以A河支流作为供水水源,目前供水保证率低。县城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入A河。B河自东向西穿过临江市区,河流全长32Km,河口年多年平均流量6.3m3/s,为临江市主要排污受纳水体。临江市目前以城区北侧的红旗水库作为供水水源。随着城市发展,现有水资源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为提高清溪县供水保证率和满足临江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临江市拟在A河距河口61km处新建R水库工程以及清溪县取水工程和临江市调水工程。清溪县取水工程在R水库坝下10km右岸取水,经6.8km取水管道进入县自来水厂临江市调水工程在R水库坝上100m左岸取水,经20km输水隧洞向红旗水库补水。R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8.79m3/s,水库正常蓄水位2380m,死水位2310m,水库长9.3km,总库容997 ×10%%,具有年调节能力。 R水库由大坝枢纽、泄水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组成。大坝

最大坝高96m,泄水建筑物包括1条溢洪道、1条放空洞和1根生态流量泄放管。发电厂房位于坝下,根据下游综合需水量进行发电,当发电机组无法下泄水量时,R水库通过生态流量泄放管下泄生态流量。R水库调度方式为6月至11月为蓄水期,在满足防洪需求的情况下蓄水,下泄流量小于等于天然来流量12月至翌年5月为供水期,下泄流量大于天然来流量。A河上游受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中下游河段具有较典型的干热河谷特征,酒谷区植被以灌丛、灌草为主。调水工程输水隧洞穿越山区,在隧道中段设1条施工支洞。隧洞及支洞口附近分别设有弃渣场、施工场地与临时道路,山区植被以云南松林、杞木林、杜鹃灌丛等为主,野生动植物较丰富。 A河现状水质为Ⅱ-Ⅲ类,渔业资源较丰富,距河口约10km的河段分布有1处鱼类产卵场。B河为Ⅲ类水环境功能类别,受临江市排污影响,市区以下河段现状水质仅为Ⅳ—V类。 问题:1、给出地表水现状评价范围。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通关题 库(附带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根据《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其中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是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B.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将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作为现有工程回顾评价的主要依据 C.分期建设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审批文件应当列明分期建设内容,建设单位根据总允许排放量申请排污许可证 D.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原则上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 【答案】 C 2、以下对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处理,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是()。 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 B.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C.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 D.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采取除尘措施 【答案】 D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某大型住宅小区,应进行()。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D.无需进行任何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B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A.控制音量 B.规定噪音限值 C.使用声控装置 D.限制作业时间 【答案】 D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点排污单位应当()。 A.委托第三方管理和维护监测设备 B.保存原始采样记录,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 D.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 【答案】 C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设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业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值,应在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B.工业设备运行时发出的机械噪声值,应在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第1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形包括()。 A、项目建设过程中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发生显著变化 B、项目总投资增加了10% C、项目建设过程中,选址、选线发生较大变化 D、项目存在重大环境风险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7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餐馆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初步设计完成前 C:开工建设前 D:办理营业执照前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餐馆建设项目属于典型的无需进行可行性研究但需办理营业执照的小型建设项目。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某改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在其拟建地周围50m内有一居住村庄,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四级评价 答案:A 解析: 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属于中型项目,故判定为一级评价。 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应充分重视()。 A:直接影响 B:间接影响 C:潜在影响 D:区域性影响 答案:B,C,D

解析: 正确处理一般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特殊性问题:一般评价比较重视直接影响而轻视甚至否认间接影响,重视显现性影响而轻视潜在影响,重视局地影响而轻视区域性影响,重视单因子影响而轻视综合性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中应充分重视间接的、潜在的、区域性的和综合性的影响。 据《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认真做好交通及重要根底设施规划环评,把()作为着力点。 A协调好规划布局与居住区的关系 B选路或选址 C协调好规划布局与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关系 D协调好规划布局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饮用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B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限制设置排污口 C跨市、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环境影响评价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法试题及答案 第 1 题 (不定项选择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明确将建设项目分为()。 A.以第一、第二产业影响为主的项目 B.以污染排放为主的项目 C.以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 D.以第三产业影响为主的项目 正确答案:B,C, 第 2 题 (不定项选择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点的依据主要包括( )。 A.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项目 B.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敏感区 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规定应釆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污染物排放、敏感区域保护、总量控制要求 D.项目可研、批复以及设计文件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工艺方法及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设施 E.公众调查时,当地居民要求应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A,B,C,D, 第 3 题 (不定项选择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核查验收范围应包括( )。 A.核查工程组成、辅助工程、公用部分等 B.核实验收标准 C.核查周围是否存在环境保护敏感区 D.核实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正确答案:A,C,D, 第 4 题 (不定项选择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达标的主要依据是( )。 A.生产安全达标 B.污染物达标排放 C.环境质量达标 D.总量控制满足要求 正确答案:B,C,D, 第 5 题 (不定项选择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重点是( )。 A.核查验收环境管理 B.核实验收标准 C.核査验收工况 D.核查验收监测(调查)结果 E.核查验收范围 正确答案:A,B,C,D,E, 第 6 题 (不定项选择题)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 (一)及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为获得噪声衰减规律,监测断面上各测点需()布设。 A.任意 B.按敏感点分布 C.在建筑物前 D.按倍距离 【答案】 D 2、某风机圆形排风口的直径为2米,采用点声源模式预测该排风口噪声影响时,预测点距排风口中心的距离至少应是()。 A.4米 B.3米 C.2米 D.1米 【答案】 A 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A.50年 B.30年 C.100年 D.40年

【答案】 A 4、某噪声的声压级为80dB,则其相应的声压为()。 A.0.05Pa B.0.10Pa C.0.20Pa D.0.25Pa 【答案】 C 5、下列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中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建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B.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C.对于小型湖泊、水库,水深<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D.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8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答案】 D 6、(2018年真题)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B.三级评价须采用解析法 C.三级评价须采用类比分析法 D.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适宜采用数值法时,建议优先采用数值法 【答案】 D

7、高速公路环境保护验收在噪声监测时,符合布设24h连续测量点位的监测点是()。 A.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50m,高度1.3m B.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60m,高度1.3m C.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50m,高度1.2m D.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距高速公路路肩60m,高度1.1m 【答案】 B 8、对非稳定排放源采用加密监测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小时为周期,采样和测试不少于()个周期,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2~4h采样和测试一次。 A.8;3 B.12;2 C.24;3 D.48;2 【答案】 C 9、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需预测的关心点与项目厂界距离为55km,适用于该关心点浓度预测的模式是()。 A.CALPUFF模式 B.ADMS模式 C.AERMOD模式 D.估算模式 【答案】 A

环评-题目及答案

1、某厂有一台链条炉(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80%),装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用煤量为1.8t/h,煤的灰分含量为25%,含硫率为2%。 ①该锅炉SO2的排放量是(B) A、32000mg/s B、16000mg/s C、40000mg/s D、64000mg/s ②该锅炉烟尘的排放量是(A) A、20g/s B、20kg/h C、30kg/s D、25kg/s 2、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某企业100m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70kg/h,但是,在距该企业100m处有一栋建筑物有105m,则该企业SO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C) A、170kg/h B、340kg/h C、85kg/h D、200kg/h 3、对大气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D)个 A、≥4 B、≥8 C、≥10 D、≥6 4、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D)的连续观测。 A、3个月 B、6个月 C、10个月 D、一年 5、空气的水平运动称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B)个方位表示。 A、8 B、16 C、10 D、24 6、风频表征(B)受污染的同率。 A、上风向 B、主导风向 C、下风向 D、次主导风向 7、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热力因子是(D) A、风和大气稳定度 B、温度层结和湍流 C、风和湍流 D、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8、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是(C) A、风和大气稳定度 B、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C、风和湍流 D、温度层结和湍流 9、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其表达的意思是(B) A、主导风频率为34% B、静风频率为34% C、小风频率为34% D、静风联合频率为34% 10、某地年均风玫瑰图,有一风向角为292.5,其具体的风向是(D) A、NNE B、ESE C、NNW D、WNW 11、下列关于海陆风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量反应差异造成的 B、白天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 C、夜间上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 D、夜间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 12、主导风向是指(B) A、风频最大的风向 B、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C、风频最小的风向 D、风速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题库附 答案(基础题) 单选题(共30题) 1、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无需考虑的是()。 A.现有工程排放量 B.拟建工程排放量 C.区域污染源削减量 D.“以新带老”削减量 【答案】 C 2、某拟建项目排放口的上游有一榨糖厂,仅旱季生产6个月,该糖厂允许COD 排放量为180吨/年。点源调查时确认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是()。 A.10吨/月 B.15吨/月 C.30吨/月 D.45吨/月 【答案】 C 3、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4、(2021年真题)某拟建项目地处城东20km,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为H2S,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15km×15km,项目东侧10km有自然保护区,当地县城有两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县城及项目所在区域为大气环境二类功能区,该项目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中,必须补充监测的有()。 A.县城监测点的H2S B.厂址的基本污染物 C.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污染物 D.自然保护区的H2S 【答案】 A 5、生态影响评价中,关于综合指数法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B.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C.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D.综合指数法适用于分析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答案】 B 6、(2019年真题)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传统负荷类型)处理污水,混合液污泥浓度一般为()。 A.500mg/L B.2000mg C.5000mg/L D.8000mg/L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单选题(共50题) 1、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的污染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A.10μm B.5μm C.20μm D.15μm 【答案】 D 2、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对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需要()。 A.采用不同的环境噪声测量 B.测量最大A声级和持续时间 C.增加昼间和夜间的测量次数 D.增加测量噪声的频率特性 【答案】 C 3、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答案】 A 4、某铁路周围距铁路中心线500m处有居民楼,有一列600m火车通过时,测得距铁路中心线250m处的声压级为65dB(A),则该居民楼的声压级为()。 A.62dB(A) B.63dB(A) C.60.5dB(A) D.76dB(A) 【答案】 C 5、(2015年真题)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岩溶塌陷的是()。 A.塌洞回填 B.控制地下水开采 C.河道引流,避开塌陷区 D.建立地面塌陷监控网 【答案】 A 6、(2018年真题)数据失控时段可修约的数据为()。

A.污染物排放量 B.污染物排放浓度 C.烟气参数 D.有效数据捕集率 【答案】 A 7、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进行生物量实测,草本群落选用()。 A.100m B.200m C.500m D.1000m 【答案】 A 8、在鱼道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技术参数是()。 A.索饵场分布 B.水流速度 C.河流水质 D.鱼类驯化 【答案】 B 9、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答案(4)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方法真题及答案(4) 共577道题 1、生态现状调查评价中,利用“3S”技术中的遥感影像可调查的内容有()。(多选题) A. 植被类型及分布 B. 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C. 大型动物的种群结构 D. 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范围 试题答案:A,B 2、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³/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³/s,农业用水量为1.5m³/s。为保障规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单选题) A. 2.0m³/s B. 3.5m³/s C. 5.5m³/s D. 6.5m³/s 试题答案:C 3、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时,应包括的内容有()。(多选题) A. 设置应急计划区 B. 制定应急环境监测方案 C. 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D. 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试题答案:A,B,D

4、某电厂空冷风机的声功率级为105dB(A),该风机位于高40m的平台上,距风机直线距离100m处敏感点的声级为( )(只计几何发散衰减)。(单选题) A. 74dB(A) B. 57dB(A) C. 65dB(A) D. 54dB(A) 试题答案:D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 至少应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观测 B. 1年 C. 6个月 D. 3个月 试题答案:B 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方法有()(多选题) A. 类比法 B. 数值模拟法 C. 现场监测法 D. 已有资料收集法 试题答案:C,D 7、湖泊根据其垂向水温分布特点,可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类。根据湖泊水替换次数指标判断,下表湖泊中,属于混合型的有( )。 (多选题) A. 甲湖 B. 乙湖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202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与分析真题模拟及答案(4)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202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与分析真题模拟及答案(4) 共183道题 1、不是氨基树脂漆特点的是()。(单选题) A. 颜色鲜亮 B. 机械强度好 C. 不用烘烤干燥 D. 耐水耐磨/抗油/绝缘性好 试题答案:C 2、清漆含有()(单选题) A. 天然树脂或者合成树脂 B. 透明颜料 C. 体质颜料 D. 金属颜料 试题答案:A 3、有机硅橡胶型胶黏剂中单组分胶黏剂长期工作温度不能超过()。(单选题) A. 250℃ B. 200℃ C. 300℃ D. 350℃ 试题答案:A 4、不属于食品增稠剂作用的是()。(单选题)

B. 成膜 C. 乳化 D. 着色 试题答案:D 5、下列所列的涂料的分类号错误的是()。(单选题) A. 醇酸树脂漆代号“C” B. 氨基树脂代号“A” C. 环氧树脂涂料代号“H” D. 聚酯树脂涂料代号“W” 试题答案:D 6、有利于增强乳化剂稳定性的是()。(单选题) A. 高温 B. 高电荷 C. 低粘度 D. 减少界面膜强度 试题答案:B 7、垃圾填埋厂预防地下水污染,要()(多选题) A. 防渗 B. 渗滤液导出处理 C. 渗滤液监测 D. 雨水截留 试题答案:A,B,C,D 8、AEO是什么表面活性剂()。(单选题)

B. 阴离子 C. 非离子 D. 特种 试题答案:C 9、以下不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单选题) A. 磺酸盐类 B. 磷酸酯类 C. 硫酸酯盐类 D. 甜菜碱类 试题答案:D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成树脂涂料的是()。(单选题) A. 醇酸树脂漆 B. 氨基树脂漆 C. 环氧树脂漆 D. 纤维素涂料 试题答案:D 11、()是目前产量最大的树脂漆。(单选题) A. 醇酸树脂漆 B. 酚醛树脂 C. 环氧树脂 D. 聚酯树脂 试题答案: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