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综合评价

一、填空题

1、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时,应做到_______因素与_______因素

相结合。

2、按照《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_______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编制环境监测

报告。

3、《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以_______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秦岭、淮河以

南城市的降尘量在当地清洁点实测值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吨/平方公里·月。

4、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时,单一测点监测数据和进行日、月、年平均值计算时应满足

_______和_______的要求。进行区域范围的平均计算,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数应占整个区域内所步监测点总数的_______。

5、计算SO2、NO2、CO日均浓度时,每天至少有_______的采样时间。

6、计算SO2、NO2、CO年平均浓度时,每年至少有_______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7、评价环境空气时,参与评价的项目中任何一项浓度不达标,则其空气质量为_______。

8、综合污染指数时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因子的指数_______。

9、空气污染指数(API)=101~200时,空气质量为_______。

1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分别执行_______类和_______

类地表水标准。

11、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_______、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

级。

12、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

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

13、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Ⅰ~Ⅲ类,或Ⅳ~Ⅴ类水质断

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Ⅰ~Ⅲ类水质或Ⅳ~Ⅴ类水质为主。

14、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的_______类标准;

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的_______类标准。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29项,其中_______

项目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纳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

16、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以Ⅲ类水质标准为依据,出现超标现象时,需列出_______及其

_______名称。

17、多时段污染趋势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至少有_______个时间序列的

评价指标值依次从前到后排列,计算秩相关系数r

s

18、《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总站物字[2003]52号)中,根据监测结果,将区域

环境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分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_______、_______5个环境质量等级。

19、某市道路交通噪声2005年为68.8dB,与2004年相比(2004年为67.8dB),道路交通噪

声的声环境质量污染程度_______。

20、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_______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_______

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

21、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

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

22、请写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负荷指数的分权重,二氧化硫_______、化学需氧量(COD)

_______、固体废物_______。

23、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指标包括:叶绿素a、总磷、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环境监测报告分_______型。

A.数据型和图像型

B.数据型和文字型

C.文字型和图文型

D.综合型和报表型

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其数值范围应在_______。

A.-100~100

B.-50~50

C.0~100

D.0~200

3、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百分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四项指标按_______权重计算而得。

A.20、30、30、20

B.30、20、30、20

C.30、20、40、10

D.30、40、20、10

4、环境质量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受纳污染物_______,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

A.负荷

B.总量

C.浓度

5、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秩相关数法,一般至少采用_______个期间的数据。

A.2

B.3

C.4

D.5

6、在五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中,判断变化趋势是否呈显著性的秩相关系数临界值为_______。

A.0.900

B.0.825

C.0.654

D.1.000

7、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规定,农村地区属于_______。

A.一类区

B.二类区

C.三类区

D.四类区

8、在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时,环境样品的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时,则该监测数据以_______记录并参与平均值统计算。

A.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

B.0值

C.空值

D.最低检出限

9、降水pH平均值采用_______雨量加权法计算。

A.硫酸根离子

B.氢离子

C.硝酸根离子

D.钠离子

年平均值统计有效性的规定,每年和每个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_______个10、环境空气PM

10

日均值。

A.48个和5个

B.60个和5个

C.60个和6个

D.66个和6个

年平均浓度计算时,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年至少有_______个日均值。

11、TSP、PM

10

A.120

B.180

C.200

D.252

12、空气清洁对照点_______全市均值统计计算。

A.参加

B.不参加

C.代表区域15%时参加

D.代表区域5%时不参加

13、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月平均值统计有效性规定,每月至少采样_______以上。

A.12d

B.15d

C.18d

D.21d

1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规定:环境空气API计算时,因仪器故障或其

他原因不能获得有效日均值,一般视为_______。

A.超过100

B.超过150

C.100

D.低于100

15、某河段地表水水域功能为农业用水区的,应执行_______水质标准值。

A.Ⅲ类

B.Ⅳ类

C.Ⅴ类

D.Ⅱ类

16、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中水质类别为Ⅳ类水,代表的颜色为_______。

A.蓝色

B.红色

C.橙色

D.黄色

17、评价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参加评价的项目应包括pH、溶解氧等_______项。

A.10

B.11

C.12

D.13

18、在河流、水系水质定性评价中,河流、水系的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

中,水质状况为优的,水质类别比例为_______。

A.Ⅰ~Ⅲ类水质比例≥85%

B.Ⅰ~Ⅲ类水质比例≥80%

C.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劣Ⅴ类比例<30%

D.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30%≤劣Ⅴ类比例<50%

19、在河流、水系水质定性评价中,河流、水系的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

中,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的,水质类别比例为_______。

A.Ⅰ~Ⅲ类水质比例≥85%

B.Ⅰ~Ⅲ类水质比例≥80%

C.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劣Ⅴ类比例<30%

D.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30%≤劣Ⅴ类比例<50%

20、对某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判定为轻度污染,则各水质类别断面数占评价断面总数的

百分比为_______。

A.Ⅰ~Ⅲ类水质比例<60%,且劣Ⅴ类比例<40%

B.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

C.Ⅰ~Ⅲ类水质比例<60%,且20%≤劣Ⅴ类比例<40%

D.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

21、某一河流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值为6.2mg/L,较上一年度增加0.3mg/L,则判定

该断面水质较上年度_______。

A.无明显变化

B.有所恶化

C.显著恶化

22、在对某地下水挥发酚监测结果进行单组分评价时,若挥发酚的浓度为0.001mg/L,根据

《地下水质量标准》,Ⅰ、Ⅱ类水挥发酚的浓度限值均为0.001mg/L,则该地下水应定位_______类.

A.Ⅱ

B.Ⅰ~Ⅱ

C.超Ⅰ

D.Ⅰ

23、某市2005年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值为55.1dB,声环境质量等级属于_______。

A.好

B.较好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24、某市2005年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值为68.8dB,声环境质量等级属于_______。

A.好

B.较好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25、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的计算中,昼间和夜间的时间分别为_______。

A.18h和6h

B.14h和10h

C.16h和8h

D.15h和9h

26、噪声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中,L10、L50、L90相互之间满足_______条件。

A.L10

B.L10>L50

C.L10L90

D.L10>L50>L90

27、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0类区的昼间噪声标准为50dB,

不同功能类别的噪声昼间标准级差为_______dB。

A.3

B.5

C.10

D.不等

28、根据《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考核办法》,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中占有的比重为_______。

A.10%

B.20%

C.30%

D.40%

2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适用于我国_______区域生态环

境现状及动态趋势的年度综合评价。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国家级

三、多项选择题

1、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_______、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

测报告。

A.简报

B.月报

C.季报

D.年报

2、环境质量状况对媒体声像报告是在在环境保护专业技术报告的基础上,将环境状况信息高度概括,运用新闻体文字表达方式,并采用_______等多媒体表征手段编制而成的一种报告版本。

A.声音

B.摄像

C.图片

D.动画

3、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噪声必报项目有_______。

A.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

B.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C.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白天)

D.区域环境噪声普查(夜晚)

4、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

A.环境概况

B.环境质量状况

C.主要环境问题对策

D.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5、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为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按其形式分为_______三种。

A.简本

B.详本

C.领导版

D.公众版

6、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

A.当年环境监测工作概况

B.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结论

C.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D.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7、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环境概况部分除环境工作概况外,还应包括_______。

A.自然环境概况

B.污染事故概况

C.信访提案概况

D.社会经济概况

8、多时段_______污染趋势分析中,每个时段比较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应一致。

A.日变化和月变化

B.年变化

C.多年变化

D.季变化

9、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下列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中,划分为一类区的是_______。

A.风景名胜区

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自然保护区

D.农村地区

E.特定工业区

10、城市环境空气功能区达标评价项目为_______。

A.降尘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总磷(非湖库)的Ⅲ类标准值为_______,湖库为_______。

A.0.1mg/L

B.0.2 mg/L

C.0.3 mg/L

D.0.05 mg/L

12、空气污染指数(API)只要适用于_______的空气质量评价。

A.空气质量日报

B.短期空气质量预报

C.空气质量月报

D.中、长期空气质量预报

13、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不仅要对评价范围、评价时段的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还应对影响空气质量变化的_______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A.太阳黑子

B.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C.能源消耗和气象条件

D.排污量和治理投资

14、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时,百分位数中的5%位数和95%位数是监测极端值,在排除监测过程的质量误差前提下,应分析出现高浓度的原因,如_______等。

A.沙尘暴

B.极端重污染气象条件

C.八大行星引力变化

D.节假日

15、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关于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SO

2、NO

2

、CO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B.SO

2、NO

2

、CO每日至少有15h的采样时间

C.TSP,PM

10

每日至少有15h的采用时间

D.TSP,PM

10

每日至少有12h的采用时间

16、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控制项目由_______组成。

A.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项目

B.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C.饮用水卫生项目

D.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将地表水水域划分为五类,其中Ⅰ类适用的水域是_______。

A.源头水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

C.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D.国家自然保护区

E.农业用水

1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规定,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下列属于标准范围内的监测项目有_______。

A.氨氮

B.硝酸盐氮

C.亚硝酸盐氮

D.凯氏氮

E.总磷

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4类区标准适用于_______。

A.城市道路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B.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C.穿越城区的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

D.商业区

20、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中,进行同一水体(断面、河流、水系)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多时段趋势比较时,必须满足下列_______三个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A.评价时选择的监测项目必须相同

B.评价时选择的断面基本相同

C.评价时跟断面的监测频次必须相同

D.定性评价必须以定量评价为依据

21、不同时段定量比较是指同一断面(河流、水系)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某两个时段进行比较。比较方法有_______。

A.单因子浓度比较

B.达标率比较

C.水质类别比例比较

D.功能区达标比例比较

22、湖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主要根据______等项目浓度确定。

A.总氮 B,氨氮 C.总磷 D.有机磷

23、比较同一评价时段不同河流的水质状况,可采用的方法包括_______。

A.断面平均综合指数

B.河长加权平均综合指数

C.断面达标率

D.单项平均污染物浓度值

24、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按照海域的不同适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其中第二类适应于_______。

A.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B.海水浴场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水产养殖区

四、判断题

1、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应反映各环境要素原始监测数据。()

2、环境监测的各类报告、数据和资料均可引用发表。()

3、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在分析环境质量变化原因时,做到环境污染因素与自然生态破坏

因素相结合,既注意分析突变因素,又注意分析渐变因素,尽可能说清环境污染来龙去脉。()

4、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由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划分,报同级人

民政府批准实施。()

年平均值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每年至少有60个日均值。()

5、TSP和PM

10

6、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空气质量部分的编写,全部有效监测数据均应参加平均值及有关评价

指标的同级计算。()

7、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大气污染趋势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8、硫酸盐化速率与酸雨分布相关分析认为:硫酸盐化速率监测值越高,二氧化硫转化为硫

酸盐并形成湿沉降的可能性越大。()

9、空气污染指数API=51时,空气质量为优。()

10、气象条件不影响空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

11、分析空气质量变化原因时必须结合各地的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

12、某一区域空气污染趋势评价结果,用统计表表征即可。()

13、评价某地城市,先计算各空气污染物城市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再计算各污染物的分

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各污染物的负荷系数,负荷系数最大者为主要空气污染物。()14、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对丰、平、枯水期特征不明显的水体可不分水期进行达标率

评价。()

15、执行不同水质评价标准的水域,或监测项目不一致的水域,在进行综合评价时,为便于

对各水域水质进行比较,可以用综合污染指数来评价不同水域的污染水平。()

16、断面、河流和水系水质为“优”和“良好”时,需要评价主要污染项目。()

17、断面水质评价中将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按其超标倍数大小排列,取超标倍数最大的

前三项为主要污染物。()

18、比较同一评价时段不同河流的水质状况,可采用河流单项平均污染物浓度值比较。()

19、在断面、河段水质类别定性评价中,水质状况为良好的,代表颜色是绿色。()

20、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平均值计算采用几何平均值的计算方法。()

21、对区域地下水质量进行整体水质类别评价时,一般采用各侧点的平均值进行评价。()

22、对同一监测井或区域的地下水水质与前一时段和前一年同期比较,评价水质变化的程度,

评价指标和方法有:类别比率或超标率定量比较、综合评价分值F定性比较。()

23、当进行海水质量评价时,同一按标准中各项目的三类标准评价。()

24、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中,城市等效声级平均值是由路长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平均路宽及

平均车流量的计算无需加权平均。()

25、区域环境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的声环境质量均划分为4个级别。()

26、确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兼顾影响范围最大和声强强度最高两方面。()

27、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将土壤环境质量

标准划分为四级。()

28、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指数”考核指标中,在统计计算省辖市环境质量良好以上的

天数占总天数比例平均值时,应包括市和所有的县(市)的数据。

29、城考中所谓“建成区面积”是指市区建成区面积,建成区面积以考核年度末的面积为准。

()

30、“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中规定:计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水质达标率时,既有地表水源,又有地下水源的城市,分别计算各水源地达标水量后,统一计算总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31、“十一五”城考中,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监测和评价项目包括Ph、溶解氧、高锰酸

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五、问答题

1、简述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概念和内涵。

2、简述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3、环境监测报告是如何分类的?

4、简述如何提高各类环境质量分析报告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简述如何加强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和发展趋势分析。

6、试述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目的。

7、试述秩相关系数和相关系数的主要区别。

8、河流水质类别评价按哪几类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区别有哪些?

9、简述如何判定河流主要水质类别。

10、如何对比分析断面浓度变化。

11、如何对比分析河流水质变化。

12、试比较单因子评价和综合污染指数两种评价方法。

13、试述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

14、试述声环境质量趋势分析时污染变化程度的判定依据。

15、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请叙述综合营养指数所对应的营养状态分级。

六、计算与案例题

1、评价水、气污染指标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常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试检验表1中

所列某监测断面氨氮5年的变化趋势。

表1

2、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常用秩相关系数法,试检验下表所列某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5

年来的变化趋势。

R j =1-[∑d

i

2]/[N3-N],d

i

=X

i

-Y

i

其中i=1~N

Xi和Yi分别为浓度和时间排序

N=5时,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临界值Wp为0.90(显著性水平为0.05)

3、某一河流2004年和2005年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汇总如下表,试对河流水质进

行趋势分析。

某河流2004/2005监测结果汇总表

4、某市7月份对一流经市区的河流三个水质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见下表,A、B、C三个断面

分别为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已知该河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水质监测结果表单位:mg/L

5、已知某降水点当月pH测值如下表,试计算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

6、某地区“十五”期间人口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等数据见下表,请分析该地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十五”期间某市人口和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数据

《生态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生态环境监测》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领到试卷后,请即在试卷每页左上角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报考单位和岗位、准考 证号、姓名,“考试开始”信号发出时才能作答,“考试时间到”信号发出时立 即停止答题。 3、请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一律按0分处理。 4、书写要工整、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若用分析天平称取试样0.4010g,这是一个四位有效数字,其中前三位为可靠数字,最末宜为数字是可疑数字,且最末一位数字有±1的误差,即该样品的质量在()之间。A A. 0.4010±0.0001 B. 0.4010±0.001 C. 0.401±0.01 D. 0.401±0.1 2.水中所含的钙、铁、镁、铝等元素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分析测定,因此()一般只用于器皿的洗涤、冷凝水或实验用水的原料水。A A.自来水 B.蒸馏水 C.去离子水 D.特殊要求的水 3.实验室用水外观上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其中不得含有肉眼可辨的颜色和其他杂质,,实验室用水分为()个等级。C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4. 下列关于空白实验值的控制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每次的平行测定至少要两个空白实验值 B.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一般不得大于25% C.当空白实验值过大或超出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加以纠正 D.在痕量或超痕量分析中绘有空白实验值控制图的,将所测空白实验值的均值点入图中进行控制 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其中二级标准指的是()。B A. 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B. 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在短期情况下,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一般动植物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C. 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D. 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6. 不属于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的是()。D A. 梅花形布点法 B. 棋盘式布点法 C.扇形布点法 D. 蛇形布点法 7. 声音的频率范围正确的是()。A

环境监测试卷及答案10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 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 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 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 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 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5分) 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 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5分) 四、计算题:(25分) 1、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 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t0.01,4=4.60;t0.05,4=2.78;t0.01,5=4.03;t0.05,5=2.57)(7分)

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综合评价 一、填空题 1、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时,应做到_______因素与_______因素相结合。 2、按照《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_______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3、《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以_______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城市的降尘量在当地清洁点实测值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吨/平方公里?月。 4、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时,单一测点监测数据和进行日、月、年平均值计算时应满足_______和_______的要求。进行区域范围的平均计算,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数应占整个区域内所步监测点总数的_______。 5、计算SO2、NO2、CO日均浓度时,每天至少有_______的采样时间。 6、计算SO2、NO2、CO年平均浓度时,每年至少有_______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7、评价环境空气时,参与评价的项目中任何一项浓度不达标,则其空气质量为_______。 8、综合污染指数时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因子的指数_______。 9、空气污染指数(API)=101~200时,空气质量为_______。 1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分别执行 _______类和_______类地表水标准。 11、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_______、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12、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

13、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Ⅰ~Ⅲ类,或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Ⅰ~Ⅲ类水质或Ⅳ~Ⅴ类水质为主。 14、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的 _______类标准;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的_______类标准。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29项,其中_______项目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纳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 16、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以Ⅲ类水质标准为依据,出现超标现象时,需列出_______及其_______名称。 17、多时段污染趋势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至少有 _______个时间序列的评价指标值依次从前到后排列,计算秩相关系数rs。 18、《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总站物字[2003]52号)中,根据监测结果,将区域环境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分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_______、_______5个环境质量等级。 19、某市道路交通噪声2005年为68.8dB,与2004年相比(2004年为 67.8dB),道路交通噪声的声环境质量污染程度_______。 20、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_______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_______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 21、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 22、请写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负荷指数的分权重,二氧化硫_______、化学需氧量(COD)_______、固体废物_______。 23、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指标包括:叶绿素a、总磷、

2021最新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最新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1题,共42分) 1.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A.控制断面 B.对照断面 C.削减断面 2.当水面宽>100m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 A.5 B.2 C.3 3.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mm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A.100 B.200 C.300 4.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A.余氯

B.硫化物 C.油类 5.在地下水监测项目中,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应增测项目。() A.电导率、磷酸盐及硅酸盐 B.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及凯氏氮 C..电导率、溴化物和碘化物等 6.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A.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7.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8.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

况及特性,对于水质控制监测,采样时间间隔可为,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则每天都需要采样,甚至连续采样。() A.一周 B.两周 C.一个月 9.生物作用会对水样中待测的项目如的浓度产生影响。() A.含氮化合物 B.硫化物 C.氰化物 10.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最好用保存。() A.聚乙烯塑料瓶 B.玻璃瓶 C.硼硅玻璃瓶 11.测定水中铝或铅等金属时,采集样品后加酸酸化至pH<2,但酸化时不能使用。()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观测、调查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下面,我们将介绍八套环境分析与监测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领域。 第一套试题: 1. 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意义在于了解环境质量,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其目的是为了评估环境质量,对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取样分析和实验室检测。 3. 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技术有哪些? 答案:常用的环境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以及电化学分析等。 4.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环境分析与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举例来说,环境分析与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空气污染。同时,通过对水体的监测与分析,可以评估其水质,保护水资源。

第二套试题: 1. 请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原理是通过观测、采样和分析,得出环境 因素的数据,以便评估环境质量。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和实验室分 析两个方面。 2. 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答案: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现场采样时的手法规范、实验室分析时的 仪器校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措施。 3. 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存在的挑战有哪些?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存在的挑战包括样品的获取与保存的困难、复杂样品的处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方面的问题。 4.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环境分析与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案:例如,在工业园区中,利用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 测相关污染物的浓度,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 第三套试题: 1. 请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基本步骤。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标的确定、采样方案的设计、现场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以及数据处理与评价等。 2. 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

环境监测人员考核参考试题及答案(实验室篇)

环境监测人员考核参考试题及答案(实验室篇) 包含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和计算题 仅供参考 部分试题如下: 一、填空题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 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硝酸 2.电化学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极,发 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_______ 极。 答案:阳阴 3.正式滴定操作前,应将滴定管调至“0”刻度以上约0.5CnI 处,并停留l~2min,然后调节液面位置;停留l~2min的目的是为了o每次滴定最好从 “0”刻度或接近“0”刻度开始,这既是为了保证有足够量的溶液供滴定使用,又是为了O 答案:使附在管上部的溶液流下减小(平行)滴定误差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是指能与水蒸气一并蒸出的酚类化合物,定义为类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一级标准挥发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_____ mg/Lo 答案:二0.5 5.《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中萃取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________________ mg∕L,测 定上P艮为mg∕L o 答案:0.00030.04 6.水样的PH值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摄氏度,并在采样后 _________ h之内进行测定。 答案:6 二、判断题 1.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二级标准。O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一级标准。 2.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计算过程中应保留5位有效数字,报出结果应取4位有效数字。O 答案:正确 3.滴定终点与滴定反应的理论终点不一定完全相符。()答案: 正确 4.重量法测定水中的悬浮物是一种近似方法,只具有相对评价意义。O 答案:正确 5.高镒酸盐指数可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答案:错误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的是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 Ag2SO4.

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I+S4O6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0500→14.0; 14.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答案:D。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105±5℃烘箱内烘干。答案:C。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可疑数据。答案:B。

4.环境监测实行综合监测原则。答案:D。 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 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扇形布点法。答案:B。 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2240ppm。答案:D。 7.在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应该设置监测断面。 答案:B。 3)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指标; 4)确定监测方法和设备; 5)确定监测时间和频次; 6)确定数据处理和报告方式。 3、什么是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 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是指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聚集形成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细颗粒物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进入 人体肺泡和血液循环系统,对健康影响更大。 4、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评估,分析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

《环境监测》试题与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等效连续声级 2.空白试验 3.细菌总数 4.生物监测 5.静态配气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信息角度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 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 ;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________; 5.氰化物造成人即刻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__________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____;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_______;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_____mg/l;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完整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完整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50题) 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 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 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应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 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排放口采样。 5.测定PH值的样品可放置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 无任何影响。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时,要求试剂空白液不应超过0.03吸光度。显色温度应在20℃±2℃,比色皿为1cm。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需严格控制。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10.在K2Cr2O7法测定COD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COD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 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μm滤膜过滤,其滤液可用于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BOD5测定。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 操作可以省略。 14.测定挥发酚的NH3-NH4Cl缓冲液的pH值不在 10.0±0.2范围内,可用HCl或NaOH调节。 1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排放口采样。 17.pH标准溶液在冷暗处可长期保存。 18.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5g。 1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μm。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资源环境监测》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下列排放源中,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D )。A.炼焦炉 B.生活垃圾焚烧炉 C,苯乙烯储罐 D.火电厂灰场 2.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污口设置错误的是(C) A.地表水二类水域禁止新排污口 B.地表水三类水域(划定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允许新建排污口 C.二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 D.三类海域允许新建排污口 3.在采用补充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对于有多个监测点位数据的(D)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A.先计算不同时刻”各监测点位平均值,再取各监测时段平均值 B.先计算不同时刻各监测点位平均值,再取各监测时段平均值的最大值 C.先计算不同时刻各监测点位平均值,再取各监测时段平均值的最小值

D.取相同时刻各监测点位平均值的最大值 4.某新建化工项目氯化氢废气排气筒高度35米,据该排气筒150 米处有50米高建筑物,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30米和40米高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分别为 1.4Kg/h、2.6Kg/h,则该项目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8) A. 0.7Kg/h B. 1.0Kg/h C. 1.3Kg/h D. 2.0Kg/h 5.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监测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测定 B.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燃料耗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测定 C.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 D.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2m处任藏点 6.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关于该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有(C)。 A.各种容量的使用油页岩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的要求执行

环境监测试题(配答案)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 ______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 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 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 B、车间排污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 20Hz<f<20000Hz B、f<200Hz 或 f>20000Hz C、f<200Hz 或 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 容器。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 C、棕色玻璃瓶 D、不锈钢瓶 6.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c) A.不大于45º B.45º C.不大于30º D. 30º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完整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 50 题) 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 )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 )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 × )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 ) 5、测定 PH 值的样品可放置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无任何影响。 ( × )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 SO2 时,当显色温度在20℃±2℃,比色皿为 lcm 时,要求试剂空白 液不应超过 0.03 吸光度。 ( × )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 )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 √ )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 √ ) 10、在 K2Cr2O7 法测定 COD 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 COD 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 × ) 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μm 滤膜过滤 ,其滤液消解供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 √ )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

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 BOD5 测定。(× )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 14、测定挥发酚的 NH3-NH4Cl 缓冲液的 pH 值不在 10.0 ±0.2 范围内,可用 HCl 或 NaOH 调节。(× ) 1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 )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 ) 17、pH 标准溶液在冷暗处可长期保存。(× ) 18、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度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 0.005g 。(× ) 1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μm。( √ ) 20、水样为淡粉色时,可使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 ) 21、测定水样浊度超过 100 度时,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到 50.0ml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 ) 22、硫酸肼有毒、致癌!使用时应注意。( √ ) 23、测定水中砷时,在加酸消解破坏有机物的过程中,溶液如变黑产生正干扰。(× ) 2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 ) 25、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0.05~0.3mol/L(1/2H2S04),酸度高时,显色快,但不稳定。( √ ) 26、测汞水样既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也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 ) 27、EDTA 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 l:1 的螯合物。( √ ) 28、在 pHl0 的溶液中,铬黑 T 长期置入其内,可被徐徐氧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10套

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检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6、按环境监测的目的来分,环境监测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监测?答:(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8、环境监测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朔性 9、什么是环境标准?答:环境标准是标准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0、环境标准的作用是什么?答: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只有与环境标准相比较才能有意义。 3.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不论是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污染治理的目标等执法的依据都是环境标准。 4.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标准可以制止任意排污,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无污染、少污染工艺;更新设备;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等。。 11、环境标准可分为哪几类?分为几级? 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 12、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

环境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1套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 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4.指示生物 5.噪声;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0.3-0.5m__ ,当水深__5-10m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处,河床上1m处;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 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 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容器。

(完整版)环境监测试题库汇总

环境监测试题库

第一章国家标准及监测技术规范 一、判断题 1.为了推进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推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两重 控制。(√ )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 ) 4、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办理设备排放口布点采样。 (√ ) 5、建设(包含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论报告书(表)的批 准日期为准。(√ ) 6、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该低于15 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定低于 15 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履行。()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 8、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同意排放速率,是必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 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出的限值。()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以标准散布时所规定的实行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 年 12 月 31 日前建设的单位,履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 1998 年 1 月 1 日起建设的单位履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 10、危险废物腐化性鉴识,当pH大于或等于 12.5 ,或许小于或等于 2.0 时,则该废物是拥有腐化性的危险废物。(√ ) 11、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公司标准。(√ ) 12、烟尘的排放量主要遇到焚烧方式、锅炉运转状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 的影响。(√ ) 13、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 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 14、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出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 拥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