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课件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课件

一、名词解释:

1.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2.《左传》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史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

3.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三传注疏各有凡例,依例研究经传,自得其便。

4.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其中,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历史,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书是专门的分类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事件,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

5.《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6.《三国志注》南北朝时裴松之撰,他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裴松之不仅开创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国志注》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注”之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也是陈寿《三国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7.“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8.《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是我国古代社会杰出的史学家。

《史通》共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刘知几个人的修史主张。著名的“三长论”和“直笔论”。认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必须具有才、学、识三长,而以识最重要,对于写史,刘知几主张“直笔”,要做到“不掩恶,不应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刘知几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历史是变化和发展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从当时的客观形势出发。他还反对是占非今,认为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

9.《通典》是我国留存至今的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门著作。在内容和体裁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制度分门立目,成为编年、纪传之外又一新的史书体裁。食货居首,礼乐卷数最多,有关唐代制度最详,表现了杜佑重实际,讲功效的史学致用思想,也是中唐社会现实的反映。

10.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唐代杜佑撰《通典》一书,专就历代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地,系统、全面而又概括地编撰成我国最早的一部专史巨著,开创了史书的新体例。出版之后,一直为历代学者视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郑樵撰为《通志》,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连同《通典》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其中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最有价值。

11.《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撰。全书294卷。《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编年史。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书成,历时十九年。《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协修者有刘恕、刘破、范祖禹三人。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且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通鉴》于叙事外,还选录前人史论,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史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它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一直受到此后史学家的推崇,成为后代编年体史书的典范。注释《通鉴》的有南宋史炤《通鉴释文》和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以胡三省《通鉴音注》最为详备。

12.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13.通鉴学是研究北宋史书《资治通鉴》的学问,属于中国史学史的一个分支。《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及其助手等人共同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集文学和史学成就于一身,是一部堪与《史记》媲美的史书。因此历代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以至于类似“史记学”,成为一门“通鉴学”。研究内容一般说来,有个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治通鉴》对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进行研究;二是对《资治通鉴》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进行研究;三是关于司马光本人的学生、生平、政治观点等进行研究。

14.《藏书》经传体历史及史论著作六十八卷,明代李贽所作。在《藏书》中,李贽对盲目推崇圣人之言的儒学教条进行抨击,而对敢于舍孔子之法者大加赞赏。《藏书》中宣扬了自己的观念。认为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应该是这个人的实际成就和才干,而不是传统的道德教条,这实际是明代社会功利思想的反映。《藏书》68卷,略仿纪传体史著,载录战国至元亡历史人物约800名,材料多源于“正史”。评价人物不以“儒者相沿之是非”为标准,而以人物的实功作为评价的标准

15.王世贞1526——1590

,著作:《弇山堂别集》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 史学思想 1

2

考史之风 3 4

可以说(王世贞)是一个

开创明代史学新局面的代表人物

16.《读通鉴论》

王夫之著,30卷,每卷以朝代为别,每代以帝王之号为目,每目下分若干条,共85目,约900条,另在卷末附《叙论》4篇,叙其写作意图和主导观点。此书为系统评论古代历史的专著。全书贯穿“经世致用”思想。评论历史人物或事件,侧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渊源之追溯、原因之阐释、背景之分析、社会与风俗之变迁。但书中表现了天道循环的历史观和内诸夏外夷狄的民族思想。

17.《明儒学案》62卷,记载有明一代学术思想发展概况,为最早、最完备的一部学术思想史著作。黄宗羲所著。本书按学术传授系统,将200余名学者分成不同学派,立19个学案,大致分三时期:初期叙程朱之学和陆学,中期重点叙王学;末期立“东林”、“蕺山”两学案;另有“诸儒学案”,叙不属任何学派的方孝孺等43人。

18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初名绛,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曾参乡试而不中。清初,从事抗清活动十余年,母王氏因昆山沦陷,绝食而死,遗嘱不令仕清。杀仇人陆恩而离乡远游,活动于北方,从事调查、交游、实业等活动。最后卜居陕西华阴二年卒。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19.《廿二史札记》

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赵翼所著。名为廿二史,实考论24史,只是当时《旧唐书》、《旧五代史》尚未被清官方批准为正史。内容包括:(1)评论各史体例之得失。(2)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3)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他评论的重点是“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治乱兴衰之故者”。他的评论往往能针对某一时期主要政治问题而发。20.乾嘉三大考史家

21.六经皆史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明王世贞对此有较详论述,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龚自珍﹑章炳麟亦倡此说。

22.地方志即方志。是以一定体例反映一定行政单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自然资源诸反面 的分门别类的综合文献和历史性资料书。它起源于先秦,萌芽于汉晋,发育于隋唐,成熟与宋元,昌盛于明清。代表作有《山海经》《洛阳伽蓝记》等

23、陈垣(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字援庵,又字圆庵。笔名谦益、钱罂等广东新会人。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培养了启功、柴德赓、容肇祖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学者。陈垣在元史、历史文献学、宗教史等领域皆有精深研究,留下了十几种专著、百余篇论文的丰富遗产。是世界闻名的史学大师。代表作:《通鉴胡注表微》、古教四考

24、《古教四考》是陈垣关于中国古代四种外来宗教的四篇考证性专论文章。他们分别是 《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 《摩尼教入中国考》由于它们题材相关、体例相近,特别是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资料、精详的考据、填补空缺的创举,为民国学术界开拓出一片新的学术领地——古代宗教史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因此,后世一般合称之为“古教四考”。

25、元也里可温考陈垣所著,他从1917年开始,发奋著述基督教史,。所谓“也里可温”﹐

是元代基督教的总称。元亡﹐也里可温就绝迹于中国。这一著作不但引起中国文学界的注意﹐也受到国际学者和宗教史研究专家的重视。

26、通鉴胡注表微“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陈垣所著,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此书是陈垣先生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的北平所写,书成于1945年,价值在于,对胡三省的生平抱负,学术思想,治学精神等作了详尽的全面的研究,表述了作者自己的思想。也是一部将史料考据、史论和中国传统史学微言大义之精神结合得非常出色的一部史学著述。

27、陈寅恪,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客家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以其卓荦不凡、睥睨群峰的学术贡献,刚正不阿的嶙峋风骨,为世人所钦仰。其人其学,如同屹立在近代中国学术峰巅的繁柯巨干,不啻是中国学术界的理性象徵。28、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

29、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先生的经典论著,论述了殷周相关制度变革。“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是该文开宗明义的一句话。文章叙述了五帝至殷周一段历史,王国维先生从地域上加以区别夏商文化略同之原因,而周代则与之不同之原因。故而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文章谈到了殷周制度的重大变化:1、周人王位是滴长子继承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宗法及丧服制度和封建子弟制度2、庙数之制3、同姓不婚之制。旅美作家李劫认为:“从《殷周制度论》所揭示的殷周之异稍稍跨前一步,人们就可以发现,中国曾经是一个民主的联邦国家。

30、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利用甲骨文的发现和释读成果,与传世的文献古籍互相印证,开始了重建上古史的工作。二重证据法指“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这一方法对后人研究先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1、《柳如是别传》是史家陈寅恪晚年的封刀之作,也是他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本书更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约八十余万言。《柳如是别传》描写的柳如是乃明末清初的名妓,嫁给钱谦益。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极高,认为是“民族独立之精神”,为之“感泣不能自己”。

32、夷夏东西说在1933年由傅斯年提出,是过时的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理论。此说认为商代文化由二个族群建立:商朝的西部由夏族群开发,并且商朝的东部由夷族群开发。后来根据当时最新发现的考古结果,夷夏东西说得到一些学者的进一步扩展,认为仰韶文化是由西部的夏人建立,而龙山文化由东部的夷人建立。直到大约1960年以前,中国和西方史学家都以这个假说来解释中国的史前史。

33、“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地位亦在伯仲之间,难以权衡出个高低轻重。

34、马克思史学五老指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五大家:

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

他们人生道路不同,学术风格不同,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贡献也不尽相同。

郭沫若是时代的“弄潮儿”,走在时代大潮前面。

范文澜、侯外庐侧重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体系建立。

吕振羽、翦伯赞在历史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方面理论建树颇多。

35、伯希和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就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后入法国汉学中心学习汉语,继入国立东方语言学校,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曾从师法国汉学家E.E沙婉(1865-1918)等人学习,志力于中国学研究。是欧美公认的中国学领袖,其影响遍及欧美日本及中国。然而伯希和与中国学者交往,开始却并非友谊佳话,而是以让炎黄子孙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盗宝为开端。他直接导致了中国现代敦煌学的产生。

著作《摩尼教流行中国考》《郑和下西洋》。

36、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内藤湖南关于中国历史最著名的理论是“唐宋变革期”。他认为中国历史分期以秦汉以前为“上古”,东汉到西晋为“第一过渡期”,五胡十六国到唐朝中叶为“中世”,唐朝后期到五代十国为“第二过渡期”,宋朝以后则为“近世”。他的理论被之后的日本学者所继承,成为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的基本观念。他的研究方法另辟蹊径直接开创了郭沫若史学。著作:日本文化史研究

37、海外汉学是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术界对汉学研究的关注和热情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和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汉学的存在也日益揭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当代国外汉学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整体性研究加强。第二,学术研究从传统治学方法向社会科学研究转变,第三,基金会加大对汉学研究的投入。著作有: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革命与历史等

二、简答题:

1.简答先秦时期的历史观。

2.简答秦汉史学的基本特征。

1、体例以国别、编年为主,其它史体尚在萌芽之中

2、官修、私修史书同时存在

3、“直笔”、“曲笔”现象并存

4、经史难分、史文难辨

5、历史观念的丰富

6、对史学功能有了初步认识。先秦史学对后世史学具有“发凡起例”的奠基之功,无论在编撰体例、史书笔法和历史观方面,都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由于社会客观因素的制约,先秦史学在体例、体裁、内容、范围、语言、文字等诸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从总体上看,先秦史学尚处萌芽创始阶段。

3.简答司马迁的治史方法。

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

2、实地考察

3、亲身访问

4、慎重取舍材料对史料的取舍和考辨主要奉行两个原则:(1)“考信于六艺”(2)“择其言尤雅者”

4.简答《史记》的史学价值与影响。

《史记》:(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勇于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3)纪传以人物为中心,但又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奠定了后世纪传史书的体裁。(4)秉笔直书,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5)表现了进步的思想:肯定了社会底层人物的价值,肯定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6)文学性。

5.简答《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点。(1.平民入传2.个性鲜明。3.多维透视。4.旁现侧出。旁现侧出法,又称为“互现法”,即在一片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如《高祖本纪》中主要写刘邦带有奇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

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第一,对英雄人物的神话,体现了天命史观的攥史的思想。(一、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旋涡之中,通过行为动作显示性格特征)

第二,对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就重点介绍,一般人物一笔带过。(二、善于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

第三,对人物刻画一般都比较客观,好与差都会有很明显的特点。(三、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声音笑貌)

第四,一般都不大篇幅写长得怎么样,只说他有多大能耐。事件的描写多于性格,性格的描写多于外貌。(四、精巧的剪裁和安排,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多角度、多方面地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

6.简答《汉书》在史学上的贡献。

1、首创纪传体断代史:“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归入列传;全书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确定了正史的格局,以后断代史便不断出现

2、扩大了记载范围,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本纪是对《史记》所撰汉武帝以前本纪的扩充,武帝以后的纪都很详细;“表”部分也有其独到之处,《古今人表》记从传说时代(女娲、伏羲)到西汉以前(秦末楚汉战争)的人物都列入表中,分九等:上、中、下,每等再分上中下,因而带有对人物的评价;志把《史记》“书”的标题改变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河渠书》改为《沟洫志》、《平准书》改为《食货志》。新增《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文字精炼,叙述有条理:“赡而不秽,详而有体”

7.简答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注的成就。

史注的成就:(1)许多重要的历史著作这时都有了注或新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史注名作。(2)出现了多种注史派别和注史方法,为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主要有:补充史事,训释史文,以著为注,著者自注。

8.列举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著名的史注著作,不少于5本。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刘孝标注《世说新语》

9.简答《通典》的体例。

通典200卷,9门。《通典》9门之下再分子目。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

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制度分门立目。它创立了以典章制度为中心,分门立目,以类相从,叙其始终的典制体。以分门囊括制度,以会通贯穿古今,以议论指陈得失,开拓了历史撰述的新领域,奠定了中国典制体史书发展的宏伟基础。10.简答《文献通考》的史学价值。

第一

第二

》是一部必不可少的重要史籍。

第三

第四理清了中国典章制度发展的脉络。《文献通考》对于各种典章制度

11.宋代史学的成就.

.中国封建史学,至宋朝达到高峰期。宋朝史学途径宽广,气象博大,不仅集以往史学

之大成,而且为后世封建史学所不及,在中国古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1)官修当代史发达,宋朝官方修史,继承和发展唐制,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修史机构。(2)宋代史学名家辈出,如司马光、欧阳修、郑樵、李焘、李心传、等等,都是史坛上的佼佼者。(3)宋朝史书的数量也空前增加。(4)史书体裁,在宋朝也日趋完善。(5)以《资治通鉴》为代表的编年体史著重新崛起,打破了纪传体“正史”独尊的局面。(6)随着史体的增多,宋朝史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7)宋朝史学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会通”思想成为史学的主流。12.简答宋代理学对史学的影响。

1、理学促进宋代史学“通识”的发展

2、理学对史观的影响:

理学家认为对历史起作用的是天理,“理”即封建纲常名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3、对史书编纂的影响:

(1)史法:

重褒贬:用《春秋》笔法褒善贬恶。

(2)史书编纂体裁:有纲目体、学案体、纪事本末体

13.简答王世贞的史学思想。

1、通今即总结本朝历史经验,达到“经世”的目的。

2、是求学即通过考证诸史,写出一部当代信史。

继承了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的进步史学思想。对于封建专制主义持一种批判态度。14.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的表现与影响。

表现:1、批评当时社会上的空疏学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2、学以“经世应务”。

3、以考据的实证方法改变空疏学风,做到“元元本本,可据可依

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

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

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

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边疆、地理、人情、风俗、自然科学等等,

影响: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促进了乾嘉时期的考据学的产生。

15.简答乾嘉史学的成绩与不足

乾嘉史学成绩巨大,醉心于古史之考订辨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注释旧史、补充旧史、旧史的辑佚、旧史的校勘与辨伪、方志与地理学和年谱的撰写。但其求真之精神与客观研究之方法影响深远,“晚清民初以来虽西方史学传入,而乾嘉历史考据学之风不绝,近代最有价值的史学作品,往往都属于考据性之史学作品。”不过乾嘉史学抛弃了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为考据而考据。

不足:他们的研究领域狭小,局限在儒家经典的范围内,不接触现实,不研究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也不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陷于孤立、静止,注意微观研究,忽视宏观研究。因此,虽然对古代典籍爬梳考证,做出了成绩,却不能提供新鲜理论和有系统的思想体系,也不易接受、消化西方刚传来的科学技术。

16.简答乾嘉史学兴起的原因。

从社会政治原因说,清统治者征服全国后,社会趋于安定,经济发展,乾嘉时期是清朝统治

的全盛时期,即所谓“乾嘉盛世”,在这种情况下,对文化有进一步的要求十分自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更是必需的。清朝帝王开始施行文化高压政策。清初那种因充满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所导致的思想界的锐意进取、探索和致用的学风被强行扭转了。清廷重开科举考试,重新提倡理学,通过开设博学鸿辞科和组织编纂大型文化学术丛书招揽知识分子。为乾嘉学者理头于朴学提供了可能性

清初思想家提倡学以致用,崇尚实学,强调学术上的务实精神。主要方法就是考据。乾嘉学者继承了顾炎武的主要是考据学的方法,而没有继承顾炎武学术的全部,特别是没有继承顾炎武以考据为手段为的是要讲求“治道”的目的。

中国的学术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形成了庞大、繁杂的规模。几千年的创造和积累,包含了无数代学者经过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在客观上,需要来一次全面的整理。这是考据的必要性。

17、列举章太炎的门生弟子。

“五王”。他们是天王黄侃(季刚,1886——1935),东王汪东(旭初,1890——1963),西王朱希祖(逖先,1879——1944),南王钱玄同(中季,1887——1939),北王吴承仕(检斋,1884——1939)。这五人在他们各自所从事的领域中,均是大师级的人物,后来,我国文史界的不少重要人物都分别出自于他们的门下。

18、列举陈寅恪的弟子门生。

周一良、譚其驤、勞榦、楊聯陞、嚴耕望。季羨林、蒋天枢、朱东润、章培恒

19、列举《古教四考》。

20、简答新材料的发现对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1、可以辩证古籍史料的可信程度,纠正古籍记载中的舛误,推动了古史研究的重大发展,为古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的材料。新史料在研究中国古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新史料的发现还推动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如王国维的古史新证,二重证据法等推动了近代史学的重大发展。为认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习、阶级、制度,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学有了全新的面貌。

3、考证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真实性,也拓展了历史学研究的范围。

21、为什么傅斯年说“史学即史料学”?

当时国内普遍兴起了科学热,五四新文化运动带起了科学热,坚定了其要将中国的历

史学建成科学历史学的信念.要以考订史料的学术实践来说话:历史学是科学。

受德国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的影响,傅斯年在留学过程中接受到兰克的如实直书的影响

傅斯年认为中国史学从司马光之后少有进步.主要是后世的史家不再象司马迁“传信存疑.以别史料”.不再象司马光“遍阅旧史.旁采小说.能够利用无限的史料·考定旧记。大多只是用别人的材料.承袭前人史}J体例来著史.搞出的只是“化石的史学”要改变史学发展的这种不良趋势.只有从史料上卜功夫。

22、当代国外汉学研究呈现出的三个特点。

第一,整体性研究加强。

各国近十余年来纷纷成立汉学联合会,欧洲成立了“欧洲汉学学会”,有定期刊物,每年一次会议。美国东亚研究会规模大,每年都有年会。由於整体合作加强,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学术研究从传统治学方法向社会科学研究转变,

尤其是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领域对中国的研究日益加强。

第三,基金会加大对汉学研究的投入。

德国的大众汽车基金会,美国的福特基金会,对汉学的支持和投入逐年加大,从而直接推动了汉学的发展。

23、简述王国维主要著作。

《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

王国维的学术著作,以史学为最多,文学为最深,文字学为最基本,并涉及其他许多方面。换言之,其殷周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成就,都是空前而超过了同时代学者的。

24、简述陈寅恪“不今不古之學”。

不今不古之学指中古史,因为陈寅洛以中古史见长,不作经学与三代两汉之学问。

平生為不今不古之學,思想囿於咸豐同治之世,議論近乎湘鄉南皮之間」

一般解釋:專治魏晉隋唐。

新解:

1不治古文或今文的經學。

2專治「不今不古」的乙部之學。

為了尋求世變的原因,專向歷史探索。探索「民族文化」之史的原因之一。

魏晉南北朝是動亂的時代,轉變的時代,是帝國解體而另一個帝國重組的過渡階段。

這反映了他所處的時代

25、何谓“二重证据法”。

(一)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的遗文互相释证

(二)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

(三)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的材料互相参证。

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互相验证,左右逢源,这样才有说服力。

用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充分认识到考古材料在证史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治史方法远高于封建史学家,

因此“二重证据法”成为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26、简述《新史学》的内容。

书目章节:(1)中国之旧史学;(2)新史学之界说;(3)论正统;(4)历史与人种;(5)论书法;(6)论纪年

对几千年中国旧史学进行猛烈批判;

初步提出系统的新史学理论观点。

"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

历史〔撰述〕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27、何谓《訄书》。

中国近代思想家章炳麟的学术论文集。訄,迫意。本集取名《訄书》,意谓书中所论及的都是为匡时救国被迫非说不可的问题。此书概括了章炳麟早年的政治社会思想,在当时影响颇大。

《訄书》文笔古奥,索解较难。在内容上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泛,对中国古代各时期、各流派的学术思想、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社会风俗、民族、政治、经济、法学等都有论述。重订本《訄书》在政治观点上批判了维新派,宣传民主革命,号召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对于《訄书》,有一点必须得说,很显然章是希望借用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来解读中国的古典,这也许是近代所有“国学”著作所概莫能外的。

28、简述“郭沫若现象”。

如果把郭沫若以1949年为界,分为两段看,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两个郭沫若。

----前一个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个性张扬、嫉恶如仇、铁骨铮铮的才子和革命者、社会活动家;

----后一个则是迷失自我、唯唯诺诺、盲目跟风、阿谀奉承的文化官僚。这种人格上的扭曲和断裂,成了“郭沫若现象”的最典型特征。

郭沫若现象”是上个世纪我国一代甚至几代中国知识精英的缩影,是整个国家的悲剧,整个时代的悲剧。

29、海外汉学近代对国学的影响和冲击。

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对海外汉学的研究。

王元化、刘东、任继愈、李学勤、季羡林这些人致力于海外文学的发展

一些大学也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学术界对汉学研究的关注和热情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和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汉学的存在也日益揭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近二十年来,在西方的传统文科中,汉学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现在全球有近万名专业汉学家,仅美国就有三千多名职业汉学家,每年毕业的汉学博士有近千名,每年海外出版的汉学著作有几百部。优先于国内同行:

第一,有些研究方向的文献,海外优于国内。

第二,是研究方法高于国内学者。

海外汉学从其诞生起就同中国学术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近现代学术的产生和近现代西方汉学的发展就是中国近代学者与汉学家互动的结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後,随着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频繁,汉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为近二十年来在西方大学的人文学科中增长最快的一门学科。

三、论述题:

1.《史记》与《汉书》在编纂特点与著述宗旨上的异同。

编撰特点:《史记》与《汉书》都是纪传体史书,《史记》首创纪传体,内容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种体裁以帝王为中心记载历史,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有利于君主独尊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同时各体配合,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汉书》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内容上有纪、表、志传。两书作者都有深厚的文学造诣,文采斐然,使得两部史学著作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史记》为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司马迁吸收融汇先秦史书的编纂方法,《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5种体例组成。《汉书》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史记》为后世著史创立了序、论、赞的史论形式。《史记》有篇前之序,篇后之赞,有篇中夹叙夹议以及《自序》一类的论传形式,既整齐又灵活,多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出现,最具理论色彩,感情色彩,并能揭示著作宗旨,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而《汉书》就缺乏这种形式,所以给人的感觉有点固定、沉闷。

著述宗旨:《史记》继承和发扬了《左传》纪传体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写作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还具有严肃的批判精神,尤其是他对当代史所持的批判精神,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都不失中国古代良史的传统。尽管班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能够从实际出发给以批判的考察和分析,体现出史学家的严肃态度和求是精神,相对而言远远不及司马迁的勇气,《汉书》记载本朝历史,迫于政治上的压力,更多的是歌功颂德的成分。司马迁不完全信从孔子的儒家说教,为一些被世俗瞧不起的小人物立传,宣扬追求物质财富为人的本性,为秦末的反秦斗争唱赞歌,都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思想倾向;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主张任贤施仁,反对酷吏暴政;

在哲学问题上,司马迁的认识论,有承认天人感应、天命支配人事的一面,还有怀疑天命,以至不相信天命的一面,甚至明确表示了否定天命的思想观点。班固把这种新儒学作为主导思想,《汉书》中充斥着天人感应、五德终始、谶纬怪异等思想,充满了天意支配人事的说教,集中体现了班固错误的历史观。

2.说明史学脱离经学、独立成部的经过及原因。

经过:(1)史书在《汉书·艺文志》附于春秋经之后,表现了史学附属于经学的地位。(2)晋初荀勖以《中经》为底本,写成《中经新簿》,此书将图书分为四部:甲部为经书;乙部为诸子;丙部为史书;丁部为诗赋之书。后代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类法基本形成,只不过“子”在“史”前。(3)东晋著作佐郎李充作《晋元帝书目》,“因荀勖旧簿四部之法,而换其乙、丙之书。”(4)《隋书?经籍志》以经、史、子、集名四部,另附道、佛二类;并在史部下再设十三小类。

原因:(1)儒家独尊的局面被打破。从东汉末年至隋建立的三百六十余年当中,玄学道学的相继兴起,佛教的传入以及儒学的沉浮使得当时的文化状况和意识形态十分复杂,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2)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书在数量上和种类上有很大的发展。这个发展,可以从《隋书经籍志》同《汉书文艺志》分别著录的史书的比较中得出,绝大部分史书都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新唐书艺文志》序提供的数字同《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史书数量的比较中得出隋唐史书在数量上的发展有超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3)士族撰写家传、家谱的兴盛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趋势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而这些的出现也都是当时门阀的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在史学上的表现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地主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并且除了官修史书之外,私人修史也蔚然成风,当时史书作者几乎遍及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并涌现出很多史学家。

(4)书写材料发展的影响。在两汉及之前书写材料一般以笨重的竹简为主,书写起来比较麻烦,而简帛等又都是比较昂贵的书写材料所以一般人家用不起,在纸这种轻便又便宜的材料出现之后为书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 论述《史记》的主要内容、史学思想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由《本纪》、《表》、《书》、《世家》这五个部相互配合,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体系。这五个部分各有特定的内容、体式和功能。经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箸。

史学思想:第一、以通史弥补儒家思想中史事不系统的缺点,以进一步证明儒家思想的正确。“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受先秦齐法家经济思想影响,主张欲治国,须允许、鼓励人们求“利”。对“天道”的怀疑。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重视人为作用的思想,“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宣扬追求物质财富为人的本性,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主张任贤施仁,反对酷吏暴政;在哲学问题上,司马迁的认识论,有承认天人感应、天命支配人事的一面,还有怀疑天命,以至不相信天命的一面,甚至明确表示了否定天命的思想观点。

影响: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其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

文学

《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4.试论三通的异同。

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唐代杜佑《通典》创立典制体,此后宋代郑樵的《通志·二十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相继而起,被后人合称为“三通”。在其影响下,又有各种断代典章体史的出现,由此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典章制度史系列,成为中国史学的重要特色。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作为最早系统叙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制的一部通史,开了这一史体编撰之先河。南宋郑樵的《通志》列入“三通”之一,则是通过另一途径。就郑樵本人而言,其原意倒并不在作典章制度史,他的抱负在著一部从秦汉以前至当代贯通古今的通史。《通志》是一部纪、传、表、志俱全的大型纪传体通史。他取名《通志》,其实就是“通史”之意。《通志·总序》有一解释:“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今谓之志,本其旧也。”从郑樵的史学实践来看,其纪传部分如他自己所说,仅是“即其旧文,从而损益”,大抵只是删录袭用诸史旧文,并无多大价值。其创新的部分,主要就在《二十略》。从学术发展的脉络来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杜佑《通典》有着更多学术上的继承性。他“效《通典》之成规”,在整体结构上以《通典》为基础,加以继承发展。自天宝以前,“则增益其事迹之所未备,离析其门类之所未详”;自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之末,“则续而成之”,对于《通典》原先没有论述的经籍、帝系、封建等门类,则“采摭诸书以成之”。

于学术上原创与继承性的关系,“三通”在编撰上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通典》200卷,分为九类:即食货典、选举典、职官典、礼典、乐典、兵典、刑典、州郡典、边防典。在体例上以事类为中心,九典之中,再细分子目,叙述了自传说时代黄帝至唐玄宗时代重要的典章制度的沿革发展,尤以唐代为详。文献通考》则在《通典》基础上扩充为二十四门:即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象纬、帝系、封建、物异、舆地、四裔。前十九门仿《通典》成规,后五门为《通典》原书所未有,系依据其他材料新增。全书348卷,以文、献、注三原则编撰,记事迄南宋宁宗嘉定年间,以“所载宋制最详”为一大特点。郑樵《二十略》融会古今书志的丰富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综合整理,又极大扩充记事范围,尤以文化史方面的内容最为充实。就总体而论,三书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论述《史通》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主要内容:今所传各本的分卷及篇目共计20卷49篇,内篇10卷36篇,另有3篇仅存篇目,原文佚失,内容为概括地讨论史书体例和编纂方法等;外篇10卷13篇,论述史官沿革、史籍编撰与流传及古人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等。

其一,关于史学源流及史官制度。其二,关于历史编纂学。这是《史通》的主要部分,包括编纂体例、编纂方法、史料搜集等方面内容。其三,关于历史文献学。《史通》将唐代以前的历史文献,分为“正史”和“杂史”两大类。

地位:《史通》使史学评论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史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史学评论著作,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对中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唐代以前中国史论的集大成。

6. 论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史学思想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史学思想:第一、非有正闰之辨,止为纪年衔接:

第二、“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

第三、“礼之为物大矣”

第四、“监前代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影响: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通鉴》成书不久,其体例后世仿效亦众,著名的有南宋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

7.论述乾嘉史学兴起的原因、成就与不足。

从社会政治原因说,清统治者征服全国后,社会趋于安定,经济发展,乾嘉时期是清朝统治的全盛时期,即所谓“乾嘉盛世”,在这种情况下,对文化有进一步的要求十分自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更是必需的。清朝帝王开始施行文化高压政策。清初那种因充满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所导致的思想界的锐意进取、探索和致用的学风被强行扭转了。清廷重开科举考试,重新提倡理学,通过开设博学鸿辞科和组织编纂大型文化学术丛书招揽知识分子。为乾嘉学者理头于朴学提供了可能性

清初思想家提倡学以致用,崇尚实学,强调学术上的务实精神。主要方法就是考据。乾嘉学者继承了顾炎武的主要是考据学的方法,而没有继承顾炎武学术的全部,特别是没有继承顾炎武以考据为手段为的是要讲求“治道”的目的。

中国的学术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形成了庞大、繁杂的规模。几千年的创造和积累,包含了无数代学者经过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在客观上,需要来一次全面的整理。这是考据的必要性。

成就:乾嘉史学成绩巨大,醉心于古史之考订辨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注释旧史、补充旧史、旧史的辑佚、旧史的校勘与辨伪、方志与地理学和年谱的撰写。但其求真之精神与客观研究之方法影响深远,“晚清民初以来虽西方史学传入,而乾嘉历史考据学之风不绝,近代最有价值的史学作品,往往都属于考据性之史学作品。”不过乾嘉史学抛弃了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为考据而考据。

不足:他们的研究领域狭小,局限在儒家经典的范围内,不接触现实,不研究自然科学、生

产技术,也不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陷于孤立、静止,注意微观研究,忽视宏观研究。因此,虽然对古代典籍爬梳考证,做出了成绩,却不能提供新鲜理论和有系统的思想体系,也不易接受、消化西方刚传来的科学技术。

8.论述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思想:他认为史学主要包括史事、史文、史义三个部分,其中史义是灵魂,因此最为重要。史书三要素:比事属辞以叙事。切合当代人事以经世。自成一家之言,有决断去取,别训心裁。只有这样才是著述(撰述)之史(即史书),而不是纂辑(记注)之史(即史料)。

他在《文史通义·申郑》篇中说:“孔子做《春秋》,盖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孔子自谓有取乎尔。”据此,章学诚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文史通义》,表明他希望通过对史书和史文的研究达到通晓史义的目的。

提出“六经皆史”说主要是论“六经”之旨在于“经世”。重视“别识心裁”

更强调“史德”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在地方志理论方面提出“志为史体”的观点,在体例方面进行了创新。主张经世致用思想:扶持世教,匡正人心。扭转僵化的考据学风。对考据学以外的其他不良文风进行揭露和抨击

同时他认为著书的目的在于纠正时弊

地位:章氏虽长于史学,但从未得到清政府的重用。因此他把自己的史学理论,用于编修方志的实践中。编修方志在他一生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并使他成为方志学建立的极其重要人物。梁启超把他誉为中国“方志之祖”、“方志之圣”。1978 年代中国修志热潮兴起后,他的方志学说还被用来当作启蒙理论学习。

9、为什么说梁启超是新史学的开山?

什么是新史学:是指它和传统中世纪的文学相联系但又有不同特点的史学,它反映近代社会的现实。“新史学”一方面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西方学术思想传入影响的产物。

二、梁启超其人其事: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98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989年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合编为148卷,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三、梁启超新史学的内涵:I、以历史进化思想来写中国历史的作品。

II、对旧史学的批判

III、史学作品编撰形式的变化和学术期刊的出现。

IV、新历史研究方法论的提倡和近代新考据学。

V、史学家提倡的历史研究方法。

四、梁启超新史学的表现: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等。主要著作收入《饮冰室文集》。后由林志均编辑出版《饮冰室全集》,共148卷,700万字

10、为什么说章太炎是身兼革命家的国学大师?

一、什么是国学:就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价值形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產生時間:清代晚期。對應對象:西學

二、章太炎其人其事:名炳麟,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早年从汉学家俞樾向学,循着“汉学”的途径钻研经学,曾疑业于杭州诂精精舍;后又从汉学家孙诒让钻研,乾嘉功夫愈深,但受吕(留良)、全(祖望)、王(夫之)、曾(静)反满思想影响很深。

2、戊戌变法前夕,开始和梁启超、夏曾佑等人交往,参加过《时务报》的撰述,与宋恕编辑过《经世报》是一个改良主义者。

3、变法失败,他逃亡到台湾(一被追捕)。1900年回上海参加“中国国会”,反对唐才常以“勤王”名义起兵,“割辨”表示与清王朝决裂,从此走向革命。

4、1899和1902年,两次东渡日本,结交孙中山等革命派,广泛接触西方的哲学和社会政治学,删定《訄书》,译《社会学》,1903年回国,为《革命军》作序,又作《驳唐有为论革命书》,强调革命排满而被捕(苏报案)。(一入牢狱)。

5、狱中中3年钻研倡导,1905年东渡日本,主编民报1908年民报停刊,被日本逃捕(二入牢狱),后经鲁迅营救而出。辛亥革命后回国任参议员、东北筹边使,从事学术研究,“纯然成为儒宗”。1936年逝世。

鲁迅称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三、章太炎国学的内涵: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四、章太炎国学的表现: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推重荀、韩、商,说孟子荒谬不伦;董仲舒为“神人大巫”,王充为“汉代一人”表彰刘禹锡、柳宗元二程“杂无系统”,王阳明“心术之精”推崇王、顾、吕、戴、颜赞许汉学“研精故训而不支,事实而不乱抨击常州学派和康有为“今文经学”。

11、为什么说王国维是“人间才子”?

一、主要成就、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二、王国维其人其事: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子”之一。

21岁离浙江到上海,经人介绍任《时务报》校对。

后在东文学社学哲学、文学、英语、日语等。

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罗振玉流亡日本,

46岁,经人推荐,作了光绪皇帝的“南书房行走”,

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导师。

1927年自溺昆明湖。

三、王国维学问的内涵:A、王国维运用甲骨文治商周史,这在学术界是前无古人的创举,B、他还以“熟于两汉史事”著称,第一个据唐写本考证唐史C、近代国内史学界第一个研究匈奴族源的学者D、将蒙古史与元史、辽史、金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E、致力于古代历史地理名著《水经注)的研究校勘F、青年时期研究哲学F、治美学、文学,与其治哲学并重,G、研究中国古典戏曲史,达到了前人未有的高度I、在教育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J、在图书馆学、版本学,目录学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四、王国维学问的表现:主要著作、后人研究论著《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王国维的学术著作,以史学为最多,文学为最深,文字学为最基本,并涉及其他许多方面。换言之,其殷周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成就,都是空前而超过了同时代学者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