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代数同态基本定理

高等代数同态基本定理

(完整版)高等数学公式必背大全

高等数学必背公式 说明:这里有你想要的东西,高等数学必备公式一应俱全。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同态基本定理与同构定理

第九节 同态基本定理与同构定理 重点、难点:同态基本定理,满同态与子群的关系. 一 同态基本定理 前几节是研究一些定量的东西,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些定性的东西.本节中的同态基本定理是群论中的研究基础. 定理2.9.1 一个群G 与它的每一个商群N G /同态. 证 令G a aN a N G G ∈?→,;/: π 显然π是G 到N G /的满射.G b a ∈?,,)()())(()()(b a bN aN N ab ab πππ=== 故π是一个满同态. 注1 定理2.9.1中的π称为自然同态; 注2 自然同态π一定是满同态. 利用子群来研究群本身,任意给定一个不变子群N ,有两个可以供我们参考的群: N 和N G /,由于0/→→→N G G N ,故更容易推测G 的性质. 自然会问:定理2.9.1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即0→'→G G ,G '是否与G 的某个商群是同构的呢?我们说是对的.首先有一个概念. 定义2.9.1 设G G '→Φ:为一个群同态.e '为G '的单位元,集合 })(|{e a G a Ker '=Φ∈=Φ称为同态映射Φ的核. 注1 未必要求Φ为满射,但本书中同态均为满同态; 注2 一个同态是单同态?G e Ker ?=}{φ. 推论2.9.2 设π是N G G /→的自然同态,则N Ker =π. 证 由于N G /的单位元是N ,则 N N a G a N aN G a N a G a Ker =∈∈==∈==∈=}|{}|{})(|{ππ. 定理2.9.3 (同态基本定理)设?是群G 到群G '的一个同态满射,则 (1)G Ker ?; (2)G Ker G '??/. 证 (1)由于φ??≠?∈Ker Ker e .,,,G x Ker b a ∈?∈??则e b a '==)()(??为G '的单位元.则

高数重要定理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函数的有界性在定义域内有f(x)≥K1则函数f(x)在定义域上有下界,K1为下界;如果有f(x)≤K2,则有上界,K2称为上界。函数f(x)在定义域内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定义域内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数列的极限定理(极限的唯一*)数列{xn}不能同时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定理(收敛数列的有界*)如果数列{xn}收敛,那么数列{xn}一定有界。 如果数列{xn}无界,那么数列{xn}一定发散;但如果数列{xn}有界,却不能断定数列{xn}一定收敛,例如数列1,-1,1,-1,(-1)n+1…该数列有界但是发散,所以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定理(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的关系)如果数列{xn}收敛于a,那么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如果数列{xn}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那么数列{xn}是发散的,如数列1,-1,1,-1,(-1)n+1…中子数列{x2k-1}收敛于1,{xnk}收敛于-1,{xn}却是发散的;同时一个发散的数列的子数列也有可能是收敛的。 3、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中0<|x-x0|表示x≠x0,所以 x→x0时f(x)有没有极限与f(x)在点x0有没有定义无关。 定理(极限的局部保号*)如果lim(x→x0)时f(x)=A,而且A>0(或A<0),就存在着点那么x0的某一去心邻域,当x在该邻域内时就有

f(x)>0(或f(x)>0),反之也成立。 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即f(x0-0)=f(x0+0),若不相等则limf(x)不存在。 一般的说,如果lim(x→∞)f(x)=c,则直线y=c是函数y=f(x)的图形水平渐近线。如果lim(x→x0)f(x)=∞,则直线x=x0是函数y=f(x)图形的铅直渐近线。 4、极限运算法则定理有限个无穷小之和也是无穷小;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定理如果F1(x)≥F2(x),而limF1(x)=a,limF2(x)=b,那么a≥b. 5、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lim(x→0)(sinx/x)=1; lim(x→∞)(1+1/x)x=1.夹逼准则如果数列{xn}、{yn}、{zn}满足下列条件:yn≤xn≤zn且limyn=a,limzn=a,那么limxn=a,对于函数该准则也成立。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6、函数的连续性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存在,且等于它在点x0处的函数值f(x0),即lim(x→x0)f(x)=f(x0),那么就称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 不连续情形:1、在点x=x0没有定义;2、虽在x=x0有定义但lim(x→x0)f(x)不存在;3、虽在x=x0有定义且lim(x→x0)f(x)存

2016考研高等数学函数与极限必背定理

2016考研高等数学函数与极限必背定理考研数学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接触过很多定理和定义,这些定理和定义是我们学好高分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解题,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2016考研高等数学函数与极限必背定理,希望帮助大家高数的复习备考。 1、函数的有界性 在定义域内有f(x)≥K1则函数f(x)在定义域上有下界,K1为下界;如果有f(x)≤K2,则有上界,K2称为上界。函数f(x)在定义域内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定义域内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数列的极限 定理(极限的唯一性) 数列{xn}不能同时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定理(收敛数列的有界性) 如果数列{xn}收敛,那么数列{xn}一定有界。 如果数列{xn}无界,那么数列{xn}一定发散;但如果数列{xn}有界,却不能断定数列{xn}一定收敛,例如数列1,-1,1,-1,(-1)n+1…该数列有界但是发散,所以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定理(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的关系) 如果数列{xn}收敛于a,那么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如果数列{xn}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那么数列{xn}是发散的,如数列1,-1,1,-1,(-1)n+1…中子数列{x2k-1}收敛于1,{xnk}收敛于-1,{xn}却是发散的;同时一个发散的数列的子数列也有可能是收敛的。 3、函数的极限 定理(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如果lim(x→x0)时f(x)=A,而且A>0(或A0(或f(x)>0),反之也成立。 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即f(x0-0)=f(x0+0),若不相等则limf(x)不存在。 一般的说,如果lim(x→∞)f(x)=c,则直线y=c是函数y=f(x)的图形水平渐近线。如果lim(x→x0)f(x)=∞,则直线x=x0是函数y=f(x)图形的铅直渐近线。 4、极限运算法则 定理有限个无穷小之和也是无穷小;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 定理如果F1(x)≥F2(x),而limF1(x)=a,limF2(x)=b,那么a≥b. 5、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lim(x→0)(sinx/x)=1;lim(x→∞)(1+1/x)x=1.夹逼准则如果数列{xn}、{yn}、{zn}满足下列条件:yn≤xn≤zn且limyn=a,limzn=a,那么limxn=a,对于函数该准则也成立。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6、函数的连续性 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存在,且等于它在点x0处的函数值f(x0),即lim(x→x0)f(x)=f(x0),那么就称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

3。4 群的同构定理

§3.4 群的同构定理 同态基本定理:设?是群G 到群G 的一个同态满射,则 ker G G ? ? 。 用图表示: 将同态基本定理推广就得到下面的第一同构定理。 定理1 (第一同构定理) 设?是群G 到群G 的一个满同态,且 ker N G ?? ,记()N N ?=,则 G G N N ?,或 () ()G G N N ??? 。 当ker N ?=时,{}()N e ?=,{} G G G e N =?,第一同构定理退化 成同态基本定理 第一同构定理也可以用图表示: 证明 首先,由N G 有()N N G ?= 。作映射: :G G N N τ→, ()()xN x N τ?=,G xN N ?∈。 以下验证τ是G N 到G N 的一个同构映射。 (1)是映射:设(,)aN bN a b G =∈,则1a b N -∈,于是 11 ()()()()a b a b N N ????--=∈=,从而()()a N b N ??=, 即G N 中的每个赔集在τ下的像唯一,因此τ确为G N 到G N

的一个映射。 (2)是满射:()G aN a G N ?∈∈,因为? 是满射,所以存在 a G ∈,使得()a a ?=,从而存在G aN N ∈,使得()aN a N τ=, 即是满射。 (3)是单射:设()()aN bN ττ=,即()()a N b N ??=,从而 1 1 ()()()a b a b N ???--=∈。但?是满同态且()N N ?= ,所以 c N ?∈,使得1 1 1 1 1 ()()()K er a b c a b c e a bc ???? -----=??=?∈。 于是由已知条件ker N ??得111 1 1 a bc N a b a bc c N -----∈?=?∈, 从而aN bN =,即是单射。 (4)又由于 ()(())()()()()()()()aN bN ab N ab N a b N a N b N aN bN ττ?????ττ?====?=, 所以τ是G N 到G N 的一个同态映射。 综上所述,σ是G N 到G N 的一个同构。所以G G N N ? 。 推论1. 设,H G N G 且N H ?,则 G G N H H N ? 。 证明 取自然同态:G G N ?→,()a aN ?=,其核K er N ? =。 在第一同构定理中取G G N =,取N 为这里的H ,并注意 ()H H N ?=,由第一同构定理得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环的同态基本定理

环的同态基本定理 (1) R 是环,S 是它的理想,则R 到商环S R 有满同态()S a a +=ηη:,S a ∈?, 称为R 到S R 的自然同态; (2) R ,R '是环,?是环R 到环R '的满同态,令?Ker K =,则商环K R 与环R ' 同构. 证明 (1) ()()()()()b a S b S a S b a b a ηηη+=+++=++=+, ()()()()()b a S b S a S ab ab ηηη=++=+=,()S +=11η. 故η保持加法和乘法,且把单位元映成单位元,它是同态.又 ()(){}{}S R R a S a R a a R =∈+=∈=ηη, 即η是满同态. (2) 首先,作为像集合()()a K a ??=+.这是因为K 中任一元k 在?下的像为零,则 ()()()()()a a k a K a ?????=+=+=+0. 由此有K R 到R '的映射 R S R '?→?? ()()a K a K a ??=++ . 又 ()()K b K a +++ψψ =()()()()K b a b a b a ++=+=+ψ??? =()()()K b K a +++ψ, ()()K b K a ++ψψ =()()()()K ab ab b a +==ψ??? =()()()K b K a ++ψ,

()()R R R K '==+111?ψ, 故ψ是K R 到R '的环同态.又R 到R '的环的满同态?,只看R 与R '的加法群结 构是加法群的满同态.而?Ker K =是加法群同态的核.由群的同态基本定理, ψ是K R 到R '的加法群同构,即ψ是双射.故ψ是环同构. 例11 F 是域,[]x F 是F 上多项式环,N 是[]x F 的非零理想,则有非零多项式()x m ,使()[]()()x m x F x m N ==. 证明 取N 中次数最低的多项式为()x m ,任取()N x f ∈,作除法算式 ()()()()x r x m x q x f +=, 这里()0=x r 或()()()()x m x r ?

高级中学数学必背公式定理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常用结论 一.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 1.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a b ac a b 4422,。 2.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解: ①若2 40b ac ?=->,则21,242b b ac x a -±-=; ②若240b ac ?=-=,则122b x x a ==- ; ③若240b ac ?=-<,它在实数集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22(4)(40)b b ac i x b ac -±--=-<. 3.一元二次不等式2 0(0)ax bx c a ++>>解的讨论: 0>? 0=? 0a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00 2 >=++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 1 x x x x x ><或 ? ?????-≠a b x x 2 R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1x x x x << ? ? 二、指数、对数函数 1.运算公式 ⑴分数指数幂:m n m n a a =1 m n m n a a - = (以上0,,a m n N * >∈,且1n >). ⑵.指数计算公式:m n m n a a a +?=; ()m n mn a a =; )m m m a b a b ?=?( ⑶对数公式:①b N N a a b =?=log ; ②()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③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④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高等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高等数学必背公式大全一目了然版

高 等数 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群论四大定理的探讨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群论四大定理的探讨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作者姓名庄静 学号2010201063 单位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李令强 2014 年 05 月 教务处编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表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目录 1.引言 (1) 2.群同态与同构基本定理 (2) 2.1 群同态与同构 (2) 2.2 群同态基本定理 (6) 2.3 群同构基本定理 (7) 2.4 群同态与同构的意义 (10) 3.有限群理论重要定理 (11) 3.1 Sylow定理 (11) 3.2 有限交换群的基本定理 (16) 4.定理的应用 (21) 4.1 群同态与同构定理的应用 (22) 4.2 Sylow定理和有限交换群基本定理的应用 (23) 5.小结 (26) 6.参考文献 (27) 7.致谢 (29)

摘要 在了解有关群论的基本定义的基础上把握群论的四大定理:群同态基本定理;群同构基本定理;Sylow定理;有限交换群基本定理,理解并掌握定理的深刻含义.群同态基本定理与群同构基本定理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群的结构、数量、联系的问题,在这两个定理的研究中,是从已知的群出发,来研究与之相关联的群,一步一步慢慢引申,更进一步来研究各类群之间的联系,把成千上万的,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群进行归类,再研究每一类群的内在结构.有限群又是群论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类群,先通过介绍Sylow引理,循序渐进的探讨了Sylow三大定理的逻辑证明过程.紧接着又进一步探讨了另一种特殊的而又重要的群——有限交换群,探究这一类群是为了对群进行分解,分解成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群类,便于研究与应用.在最后论述这四大定理的一些应用,从而说明其重要性. 关键词:群;群同态基本定理;群同构基本定理;Sylow定理;有限交换群基本定理 .

高数定理大解析必背

高等数学定理大解析-考研必捋版 (考研大纲要求范围+高数重点知识)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函数的有界性 在定义域内有f(x)≥K1则函数f(x)在定义域上有下界,K1为下界;如果有f(x)≤K2,则有上界,K2称为上界。函数f(x)在定义域内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定义域内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指最小正周期) 3、数列的极限 定理(极限的唯一性) 数列{xn}不能同时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定理(收敛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xn}收敛,那么数列{xn}一定有界。 如果数列{xn}无界,那么数列{xn}一定发散;但如果数列{xn}有界,却不能断定数列{xn}一定收敛,例如数列1,-1,1,-1,(-1)n +1…该数列有界但是发散,所以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定理(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的关系)如果数列{xn}收敛于a,那么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 ●如果数列{xn}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那么数列{xn}是发散的,如数列1,-1,1,-1,(-1)n+1…中子数列{x2k-1}收敛于1,{xnk}收敛于-1,{xn}却是发散的;同时一个发散的数列的子数列也有可能是收敛的。

4、函数的极限 函数极限的定义中0<|x-x0|表示x≠x0,所以x→x0时f(x)有没有极限与f(x)在点x0有没有定义无关。 定理(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如果lim (x→x0)时f(x)=A,而且A>0(或A<0),就存在着点那么x0的某一去心邻域,当x在该邻域内时就有f(x) >0(或f(x) >0),反之也成立。 ●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即f(x0-0)= f(x0+0),若不相等则lim f(x)不存在。 ●一般的说,如果lim(x→∞)f(x)=c,则直线y=c是函数y = f(x)的图形水平渐近线。如果lim(x→x0)f(x)=∞,则直线x=x0是函数y= f(x)图形的铅直渐近线。 5、极限运算法则 定理有限个无穷小之和也是无穷小;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 定理如果F1(x)≥F2(x),而lim F1 (x)= a,lim F2 (x)= b,那么a≥b。 6、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lim(x→0)(sinx/x)=1;lim(x→∞)(1+1/ x)x=1。 ●夹逼准则如果数列{xn}、{yn}、{zn}满足下列条件:yn ≤

同态基本定理的应用

同态基本定理的应用 摘要: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当所给的群(或环)是商群(或商环)时,利用同态基本定理可以简化同构问题的证明过程. 关键词:同态基本定理;同构;商群;商环 证明同构问题,一般是通过建立映射并证明该映射是同构映射来完成的,然而对商群(或商环)之间的同构关系却不容易用此种方法来证明.同态基本定理(简记为FHT)是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定理:设G是一个群,H是G的不变子群,令5:a y aH,Pa I G,则5是G到GPH的满同态;反之,若5是G到Gc的同态满射,则GPker5μGc.类似可得到环同态基本定理.本文给出的证明实例表明,利用FHT证明商群(商环)的同构问题,可以使证明过程简化.这种方法只须建立一个同态满射,求出同态核,就可获得问题的证明. 本文约定:H A G表示H是G的子群(或子环) ; H ¨G 表示H 是G 的不变子群( 或理 想) ; G1 μG2表示G1与G2同构. 以下是同态基本定理的应用举例. 例1求证:如果H、K A G,且K¨G,那么(HK)PKμHP(H HK) . 证明由H、K A G]H H K A G,又由K¨G]H HK¨H]H P(H HK)有意义. ( ? ) 定义5: hk y h#H HK , 其中h、k 分别为H 、K 中的任意元. 若hk=hckc]kkc- 1=h- 1hc]h- 1hcI H HK]h#H HK=hc#H HK I H P(H HK) .即 5( hk ) 与5( hckc) 表示相同的陪集, 因此5 是HK 到HP( H HK ) 的映射. ( ? ) 对HP( H HK ) 中的任意元h#H H K ( 其中h I H ) , 由于e I K , 故至少存在HK 中的元he=h,使得5(he) =h#H HK,所以5是HK到HP(H H K)的满射. ( ? ) 因为K ¨G, 所以对任意hcI H 有Khc= hcK , 于是对任意的k I K , 存在kd I K , 使得khc= hckd, 从而5( hk#hckc) = 5( hhc#kdkc) = hhc#H HK . 但由于hhc#H HK = h#( H HK ) * hc#( H HK ) ] 5( hk#hckc) = 5( hk) * 5( hckc) , 所以5 是一个群同态. ( … ) 由于e#H HK = H HK 是H P( H HK ) 的单位元, 因此ker 5 = { hk I HK | 5 ( hk) = H H K } . 又由于5( hk ) = h#H HK , 因此应有h#H HK = H HK . 从而h I H HK ] ker 5= { hk I HK | 5( hk ) = H HK } = ( H HK ) #K = K , 于是, 根据FHT 得到( HK )PK μH PH H K . 例2求证:如果H、K¨G、K AH,那么GPHμ(GPK)P(H PK) . 证明( ? )定义5:g y gK#(H PK) .对所有的g I G,显然它是G到(GPK)P(H PK)的映 射,且容易看出5是满射. (? )对任意的x、y I G,5(xy) = (xy)K#(H PK) =[ ( xK ) #( yK ) ] ( H PK ) = [ ( xK ) #( HPK ) ] * [ ( yK ) #( H PK ) ] = 5 ( x ) *5 ( y ) , 所以5 保持群运算. (? )ker 5= { g I G | 5 ( g ) = e#( H PK ) , e 是GPK 中的单位元} , 即ker 5 = { g I G | 5 ( g) = H PK } = H , 因此根据FHT, GPker 5 = GPH μ( GPK )P( H PK ) . 例3设S是环R的子环,I是R的理想,求证:SP(S H I)μ(S+I)PI. 证明( ? )易知S+I是R的子环,I是S+I的理想,S H I是S的理想,因此(S+I)

2016考研数学必背高数定理--导数与微分

2016考研数学必背高数定理--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1、导数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f(x)在点x0处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点x0处的左极限lim(h→-0)[f(x0+h)-f(x0)]/h及右极限lim(h→+0)[f(x0+h)-f(x0)]/h都存在且相等,即左导数f-′(x0)右导数f+′(x0)存在相等。 2、函数f(x)在点x0处可导=>函数在该点处连续;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在该点可导。即函数在某点连续是函数在该点可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原函数可导则反函数也可导,且反函数的导数是原函数导数的倒数。 4、函数f(x)在点x0处可微=>函数在该点处可导;函数f(x)在点x0处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函数在该点处可导。 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定理(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且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相等,即f(a)=f(b),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a 2、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a 3、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及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且F’(x)在(a,b)内的每一点处均不为零,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使的等式[f(b)-f(a)]/[F(b)-F(a)]=f’(ξ)/F’(ξ)成立。 4、洛必达法则应用条件只能用与未定型诸如0/0、∞/∞、0×∞、∞-∞、00、1∞、∞0等形式。 5、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那么:(1)如果在(a,b)内f’(x)>0,那么函数f(x)在[a,b]上单调增加;(2)如果在(a,b)内f’(x) 如果函数在定义区间上连续,除去有限个导数不存在的点外导数存在且连续,那么只要用方程f’(x)=0的根及f’(x)不存在的点来划分函数f(x)的定义区间,就能保证f’(x)在各个部分区间内保持固定符号,因而函数f(x)在每个部分区间上单调。 6、函数的极值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内有定义,x0是(a,b)内的一个点,如果存在着点x0的一个去心邻域,对于这去心邻域内的任何点x,f(x)f(x0)均成立,就称f(x0)是函数f(x)的一个极小值。 在函数取得极值处,曲线上的切线是水平的,但曲线上有水平曲线的地方,函数不一定取得极值,即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定是它的驻点(导数为0的点),但函数的驻点却不一定是极值点。 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设函数f(x)在x0处可导,且在x0处取得极值,那么函数在x0的导数为零,即f’(x0)=0.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第一种充分条件)设函数f(x)在x0一个邻域内可导,且f’(x0)=0,那么:(1)如果当x取x0左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当x 去x0右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负,那么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大值;(2)如果当x取x0左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负;当x去x0右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那么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小值;(3)如果当x取x0左右两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或恒为负,那么函数f(x)在x0处没有极值。 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第二种充分条件)设函数f(x)在x0处具有二阶导数且f’(x0)=0,f’’(x0)≠0那么:(1)当f’’(x0)0时,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小值;驻点有可能是极值点,不是驻点也有可能是极值点。 7、函数的凹凸性及其判定设f(x)在区间Ix上连续,如果对任意两点x1,x2恒有

数学初三必背定理大全

中考数学必背定理100条 一、平行公理: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二、三角形 5、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都小于第三边 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7、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8、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9、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10、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11、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12、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13、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14、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3、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5、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1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著名的三线合一) 17、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1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9、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0、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等于两直角边的成绩÷斜边 24 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r = 半周长 - 斜边 25、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2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两短边a、b的平方和、等于较长边 c 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对称性 27、定理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28、定理2: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29、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30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1 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中垂线上 32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3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34 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正规子群,商群与同态基本定理

(VIII )正规子群,商群与同态基本定理 一、正规子群(不变子群) G H G H Ha aH G a G H 的正规子群,记为 为则称, 有如果 、定义:设=∈?≤,,1 ·G 为交换群(Abel 群),G 的子群为正规子群。 ·{e},G 是平凡正规子群(trivial ) H aHa H aHa H h G a H aha G H G H =?∈∈?∈? ≤---111)3()2(,,)1(,2 则设、判法 Eg1.)()(R GL R SL n n Eg2.群的中心G G C G x xa ax a G C )(},,|{)(∈?== Eg3.44S A Eg4.)}23)(14(),24)(13(),34)(12(),1{(K 4=四元群,Klein ,44S K ,44A K 正规子群不具有传递性!如H={(1),(12)(34)},H 左三角K4,K4左三角S4,但是H 不是S4的正规子群。 二、商群 的商群 关于称为是群 则在上述条件下上定义代数运算: 在、【商群】:设H G H G H G bH aH H ab bH aH H G G a aH H G G H ),/(/,,)(:/} |{/,1?∈?=?∈= .||||/]:[/2H G H G H G G H H G 的阶是,且当时有限群时,中的指数在的阶是、商群 (当G 为加群时,则正规子群N 的陪集为a+N ,商群G/N 的运算为(a+N )+(b+N)=(a+b)+N ) 三、群同态基本定理 1、同态的像、同态核 设G G f →:是群同态,

同态的像}|)({Im G a a f f ∈=,核})(|{ker e a f G a f =∈= 则有: (1)G f ≤Im (2)G f ker 2、群同态基本定理 设G G f →:是群同态?群同构:f f G Im ker /? 特别地,当f 为满射时,G f =Im 则有G f G ?ker /

2020考研数学高数必背定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2020考研数学高数必背定理:中值定理与导 数的应用 数学想要获取高分,必要的公式定理一定要熟记。下面给大家带来“2020考研数学高数必背定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考研数学高数必背定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以下是2020考研数学高数必背定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的具体内容: 1、定理(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且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相等,即f(a)=f(b),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a 2、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 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a 3、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及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且F’(x)在(a,b)内的每一点处均不为零,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使的等式[f(b)-f(a)]/[F(b)-F(a)]=f’(ξ)/F’(ξ)成立。 4、洛必达法则应用条件只能用与未定型诸如0/0、∞/∞、0×∞、∞-∞、00、1∞、∞0等形式。 5、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

在开区间(a,b)内可导,那么:(1)如果在(a,b)内f’(x)>0,那么函数f(x)在[a,b]上单调增加;(2)如果在(a,b)内f’(x) 如果函数在定义区间上连续,除去有限个导数不存在的点外导数存在且连续,那么只要用方程f’(x)=0的根及f’(x)不存在的点来划分函数f(x)的定义区间,就能保证f’(x)在各个部分区间内保持固定符号,因而函数f(x)在每个部分区间上单调。 6、函数的极值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内有定义,x0是(a,b)内的一个点,如果存在着点x0的一个去心邻域,对于这去心邻域内的任何点x,f(x)f(x0)均成立,就称f(x0)是函数f(x)的一个极小值。 在函数取得极值处,曲线上的切线是水平的,但曲线上有水平曲线的地方,函数不一定取得极值,即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定是它的驻点(导数为0的点),但函数的驻点却不一定是极值点。 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设函数f(x)在x0处可导,且在x0处取得极值,那么函数在x0的导数为零,即f’(x0)=0.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第一种充分条件)设函数f(x)在x0一个邻域内可导,且f’(x0)=0,那么:(1)如果当x取x0左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当x去x0右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负,那么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大值;(2)如果当x取x0左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负;当x去x0右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那么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小值;(3)如果当x取x0左右两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或恒为负,那么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