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解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征

图解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征

图解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征
图解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征

图解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征

2014-02-28 来源: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医脉通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崔俊玉

当起搏电极置于心房(无论心房内膜还是心房外膜)起搏时,心房起搏脉冲刺激心房肌使之激动并产生心房起搏的P波。随后,激动沿房室结、房室束、束支及浦氏纤维下传激动心室,再产生QRS波群及相应的ST段及T波。心房起搏在心电图上呈现“脉冲信号-P波-QRS波-T波”顺序(图1)。

1P波

心房起搏时,由于心房电极放置部位不同,致使心房激动顺序及时间发生变化,故心电图上P波的方向、形态及时间也就不同。P波的方向、形态及时间与电极在心房内的位置有关。

(1)右心房起搏

①右心房上部起搏

电极置于右心耳内或右心房上部时,由于该处距窦房结较近,心房激动顺序及时间与窦性心律接近,故起搏产生的P波在方向、形态及时间上均与窦性心律时相似,即P波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右心耳起搏时,P波在V1导联倒置。P波形状圆钝,时间在0.11s以内(图2-4)。右心房增大时,起搏的P波高尖;左心房增大或房内阻滞时,起搏的P波可增宽并出现切迹。

②右心房中部起搏

电极置于右心房游离壁中部时,心房的除极自右向左,表现在Ⅰ、aVL导联为直立,而Ⅱ、aVF导联为低平或双向的P波(图5)。

③右心房下部起搏

电极置于右心房游离壁下部时,心房的除极顺序自右下指向左上方,因此其P波在Ⅰ、aVL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图6)。房间隔下部起搏时,P波方向与右房游离壁下部近似,由于激动从房间隔同时向左右心房传导,故P波的时间较游离壁为短。

(2)左心房起搏

左心房起搏很少用于永久起搏,而常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在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消融治疗中,进行电生理检查时,常进行左心房起搏,以观察心房激动传导的顺序及时间,判定心律失常的机制及治疗效果。

①左心房上部起搏

常在左、右上肺静脉口或左心房上部其他部位起搏,P波在Ⅰ和aVL倒置,V1、Ⅱ、Ⅲ及aVF导联直立。

②左心房中部起搏

Ⅱ、Ⅲ及aVF导联双向或平坦,V1导联直立,Ⅰ及aVL导联倒置。

③左心房下部起搏

电极直接置于左心房下部或经冠状窦内起搏左心房下部时,心房的除极自左后下指向右前方,故P波在Ⅱ、Ⅲ、aVF、Ⅰ及左胸导联(V5、V6)倒置,aVR导联直立,而V1导联直立呈圆顶状,其后部稍突起然后迅速下。aVL导联可直立或双向(图7、8)。

经食管心房起搏也属于左心房(外膜)起搏,若食管电极导管插入较浅时起搏的是左心房后上部;若食管电极导管插入较深时,起搏左心房后下部(图8);介于二者之间时,则起搏左心房后中部。由于输出电压高(10~25V)时间长(10ms),故脉冲较宽大,可掩盖其后P波的起始部分,在肢体导联表现更明显(图9、10)。

(3)双心房起搏

①两条电极分别置右心房上部(右心耳)及左心房下部起搏(冠状窦心大静脉)时,心房的除极自右前上向左后下及左后下向右前上同时除极,故P波变窄。

②两条电极分别置于右心房上部(右心耳)及右心房下部(房间隔下部冠状窦口附近)时,P波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QRS波群、ST段及T波

心房起搏时,激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心室,心室的除极与复极过程及时间均与窦性心律时相同,故其QRS波群、ST段及T波也与窦性心律时相同(图1-9)。起搏频率较快时,也可产生室内差异传导的图形。如果患者原有束支阻滞,心房起搏时,QRS波群仍呈束支阻滞图形。

3PR间期及房室传导比例

PR间期的长短可因心房起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仍在0.12~0.20s,如起搏频率与自身窦性心律接近时,其PR间期也与窦性心律者相同(图1-9)。房下部起搏,由于起搏点距房室结较近,其PR间期可稍短。当起搏频率增快时,P唱R间期也相应缩短;如起搏频率进一步增快,PR间期反而开始延长,甚至(130次/min以上)可出现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的图形,如起搏频率过快,可出现2∶1房室阻滞或3∶1以上的高度房室阻滞的图形,但不会出现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图形。如果患者既往患有房室阻滞,心房起搏后,房室阻滞的图形仍会存在。当起搏频率增快时,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将进一步加重。如果患者存在潜在性房室阻滞,在心房起搏后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图10)。

综上所述,心房起搏有效的标志是在脉冲信号后紧跟有P波。P波方向及形态与起搏电极的位置有关。熟悉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有助于判定起搏是否有效,起搏电极有无移位。高位右心房起搏时,心房激动方向与窦性心律时相似,因此,P波在各导联方向、形态及时间均与窦性心律时相似,即P波在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右心房下部起搏时,心房的除极顺序自右下方指向左上方,其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L导联直立。左心房下部起搏时,心房的除极自左后下指向右前方,P波在Ⅱ、Ⅲ、aVF、Ⅰ及左胸导联(V5、V6)倒置,aVR直立,而V1导联直立呈圆顶状。无房内阻滞者,P波的时间正常。PR间期及QRS波时间与房室及室内传导有关。当双极起搏的脉冲信号振幅过低时,在某些导联上常看不清起搏脉冲,酷似房性逸搏心律。

来源: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3年2月第2卷第1期

心电图试卷(含答案)

2012年9月心电图知识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A1型题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心房扑动心电图表现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 A.扑动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呈锯齿状大小一致 B.多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 C.扑动波间隔规则,频率为240-350次/min D.QRS波一般呈室上性 E.P波消失代以大小间距不等的f波 2.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隔时间为0.75s,则被检者的心率应为:() A.65次/min B.70次/min C.75次/min D.80次/min E.85次/min 3.下列哪项不是“窦性P波”的指标:() A.P波时限0.lOs B.P波电压肢导0.25mV C.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P-R间期O.l2s E.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4.心电图可见P波增宽,时间>0.lls,并有切迹,首先考虑:() A.左房增大 B.左室增大 C.右房增大 D.右室增大 E.心肌缺血 5.下列哪项不提示为右房肥大心电图改变:() A.P波电压增高,肢导超过0.25mV B.P波电压心前区导联V1超过0.2mV C.PtfV1(P波终末电势)绝对值超过0.04mm.s D.P波时间正常 E.多见于慢性 肺源性心脏病 6..正常S-T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S-T段下降心前区导联不超过0.O5mV B.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1不超过 0.3mV C.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3不超过0.5mV D.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5不超过O.1mV E.S-T段抬高肢体导联不超过0.O5mV 7.左心室肥大时,心电图上最重要的诊断指标是:() A.额面心电轴-15° B.左心室高电压 C.ST-T继发性改变 D.QRS时限延长 E.以上都不是 8.心电图示R v1+S v5为 1.5mV,额面电轴为110°,最可能的诊断是:()A.左房肥大 B.右房肥大 C.左室肥大 D.右室肥大 E.右束文传导阻滞 9.下列哪项指标不支持左室肥大心电图改变:() A.额面电轴-30° B.R1>1.5mV C.R v5+S v1>4.OmV D.aVR导联R/S≥1 E.R I+SⅢ>2.5mV 10.下列哪种情况在常规导联心电图上不出现典型心肌梗死图形:() A.前间壁心肌梗死 B.前壁心肌梗死 C.下壁心肌梗死 D.后壁心肌梗死 E.前侧壁心肌梗死 11.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 A.异常Q波 B.T波倒置 C.S-T段水平下降 D.T波高尖 E.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12.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首先考虑:()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钟以下), (2)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3)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 (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5)在没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心房颤动的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6)房室交界性逸搏或逸搏性心律。病人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 2.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 (3)PR间期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 (4)可伴有继发性ST段压低和T波振幅偏低。 3.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3)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秒。 4.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称为被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缓慢传导(下传的PR间期延长)现象。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亦可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 5.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距绝对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 (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未接受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min之间。宽QRS波群伴极快速的心室率(大于200次/min)提示存在房室旁道。儿茶酚胺类药物、运动、发热、甲亢等均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使心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黄延长房室不应期,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 (3)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但振幅并不一致;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增宽、畸形。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1)心率150~250次/分钟,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形可不正常; (3)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并与QRS波保持恒定关系; (4)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 7.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1)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2)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临床心电图试卷及答案

临床心电图试题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A型题每小题2分 1.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大波时,其命名应该是:(C) A. S波 B. Q波 C. QS波 D. qS波 E. q波 2.在心电图上P波反映的是:(C) A.窦房结除极 B.窦房结复极 C.心房除极 D.心房复极 E.房室结除极 3.关于胸导联电极的安放,下列哪项不正确:(E) A.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V3------V2与V4连线中点 D.V4------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E.V5------左第5肋间腋前线处 4.关于心电图的价值,下列哪项不正确?( E ) A.能确诊心律失常 B.能确诊心肌梗塞 C.辅助诊断房室肥大 D.辅助诊断电解质紊乱 E.能反映心动能状态 5.根据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下列哪项不正确:(E) A.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 B.二者主波向上,电轴不偏 C.二者主波向下,电轴显著右偏 D.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电轴右偏 E.Ⅰ导联正负波代数和为0,Ⅲ导联主波向上,电轴为+90o 6.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D) A.P波高而宽 B.P波增宽 C.P波出现切迹 D.P波尖锐高耸 E.P波呈双峰状 7.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梗塞区导联口表现有:(C)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坏死型Q波 C.T波直立 D.缺血型T波倒置 8.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包括:(D) A.只显示左室肥大 B.只显示右室肥大 C.同时显示双室肥大 D.大致正常 9. 关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下列描述那项是不正确的D 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V1~V3导联出现异常Q波; B.前壁心肌梗死时,异常Q波出现在V3,V4(V5); C.侧壁心肌梗死时,在Ⅰ,aVl,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 D.下壁心肌梗死时在V1~V6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QS波; E.如果大部分胸导联或所有胸导联(V1~V6)都出现异常Q波或QS波,则称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10.心肌梗塞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D) A.R波电压降低 B.异常Q波 C.T波直立高耸 D.ST段抬高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针对右心室不同位置起搏对心电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患者,随机分成试验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各30例。试验一组患者起搏器安置在右心室心尖,试验二组患者安置在右心室流出道,试验三组患者安置在右心室流入道。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收缩内径等临床恢复指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QRS、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收缩内径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三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试验一组的83.3%、试验二组的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置在右心室流入道的起搏器在临床治疗心脏起搏疾病上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右心室;心电图;起搏部位;临床价值 心脏起搏的主要目的是挽救患者的生命,由于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容易安置且电极脱落率较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但是如果采取不当的治疗方式,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健康。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安置右心室起搏器部位的现状,比较和分析三种安置部位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各30例。试验一组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4.6±7.9)岁;体重51.8~73.9 kg,平均体重(56.1±6.0)kg。试验二组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1.7±7.8)岁;体重50.8~81.4 kg,平均体重(57.5±8.1)kg。试验三组患者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3.8±10.4)岁;体重5 2.6~79.1 kg,平均体重(56.4±7.6)kg。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参与研究的试验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分会编排的《循环系统的诊治标准》;②患者均>18岁,且患者均已知情;③全部经过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确诊为需要进行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反应;②有心脏疾病;③神经系统病变;④肝肾功能损害;⑤肺部疾病;⑥患有精神疾病;⑦脑部疾病;⑧全身系统病变。 1. 3 研究方法三组安置起搏器的患者均给予以下治疗:①维持氧气吸入。 ②解除痉挛。③祛除痰液。④激素抗炎治疗。⑤纠正电解质。⑥维持酸碱平衡。 1. 3. 1 参数设定具体步骤如下:①仪器选择。a.生产企业:Medmonic公司。 b.产品型号:SIGMATMSSI 型。②心电图检查。a.生产企业:日本光电工业。b.产品型号:ECC-9230。 c.测量指标:QRS波群。③血清水平测定。a.生产企业:

快速判别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快速判别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右心室梗死较少单独出现,大多和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同时发生。当AMI 合并右心室梗死时,患者的心电图可有一些特殊变化。要快速、有效地判断右心室梗死,掌握这些心电图表现对临床医生非常关键。 近期,《循环》(Circulation)刊登了一则右心室梗死病例,其心电图上V1、V2导联ST段抬高,帮助与其他多种疾病相鉴别。让我们从这则病例开始,一起复习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一 病例简介 男性,58岁,在医院外突发心脏骤停而被紧急送入急诊科。除吸烟外,他没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家属反映,他在入院之前3小时有过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和大汗淋漓症状。其首份文件显示室颤心律,经过4次电击,恢复窦性心律,恢复自主循环。复苏后的心电图如图1所示。 图1. 急诊科12导联心电图,显示V1、V2导联ST段抬高。 问题:他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解析

该患者的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窄QRS波,V1、V2导联ST段抬高,III、aVF导联ST 段轻微抬高,I、aVL导联ST段压低1 mm。令人不解的是,在胸痛超过3小时之后没有发现病理性Q波。 以上心电图发现,特别是V1、V2导联ST段明显抬高,初步提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区域缺血,临近第一间隔支和第一对角支。不过,这些部位的血管闭塞通常会显示aVR 导联ST段抬高、下壁导联ST段压低,除非是供应下壁部分心肌的左前降支中远段闭塞。 病例作者没有期望侧壁导联ST段压低,也没有期望V2导联有高尖R波,如本例心电图显示的这样。另一方面,III、aVF导联ST段轻微抬高,则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表现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对V1、V2导联ST段抬高的解释是右心室受到累及。 由于V1、V2导联穹窿型J点抬高与1型Brugada心电图相似,故另一个鉴别诊断是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室颤。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如急性缺血,可以诱发Brugada型心电图,并且可以随着心肌损伤好转而消失,称为Brugada拟表型。 为此,重要的是,在作出Brugada综合征诊断之前,要先排除这些心电图表现的其他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话,预计不会发现下壁或侧壁导联ST段的变化。 之后为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其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图2)。行球囊扩张术,发现一支小口径的远段血管(<1.5 mm),遂决定不置入支架。其他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病变。 图2. PCI 前后行冠脉造影。A:PCI 术前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B:PCI 术后造影。

心电图试卷

2017年3月心电图知识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职称: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A1型题 1.哪项不符合低钙血症的心电图特征:() A.Q-T间期延长 B.严重低钙时,T波平坦,倒置 C.心律失常少见 D.ST段无延长 E.直立T波变窄 2.心房扑动心电图表现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 A.扑动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呈锯齿状大小一致 B.多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 C.扑动波间隔规则,频率为240-350次/min D.QRS波一般呈室上性 E.P波消失代以大小间距不等的f波 3.下列哪项提示心脏有顺时针转位:() A.V1呈rS型,V3呈RS型,V5呈Rs型 B.V1呈rS型,V3呈rS型,V5呈RS型 C.V1呈rS型,V3呈Rs型,V5呈Rs型 D.V1呈RS型,V3呈Rs型,V5呈R型 E.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 4.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隔时间为0.75s,则被检者的心率应为:() A.65次/min B.70次/min C.75次/min D.80次/min E.85次/min 5.下列哪项不是“窦性P波”的指标:() A.P波时限0.lOs B.P波电压肢导0.25mV C.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P-R间期O.l2s E.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6.心电图可见P波增宽,时间>0.lls,并有切迹,首先考虑:() A.左房增大 B.左室增大 C.右房增大 D.右室增大 E.心肌缺血 7.下列哪项不提示为右房肥大心电图改变:() A.P波电压增高,肢导超过0.25mV B.P波电压心前区导联超过0.2mV C.PtfV1(P波终末电势)绝对值超过0.04mm.s D.P波时间正常 E.多见于慢性肺源

心电图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心电图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A1型题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心房扑动心电图表现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 A.扑动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呈锯齿状大小一致 B.多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 C.扑动波间隔规则,频率为240-350次/min D.QRS波一般呈室上性 E.P波消失代以大小间距不等的f波 2.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隔时间为0.75s,则被检者的心率应为:() A.65次/min B.70次/min C.75次/min D.80次/min E.85次/min 3.下列哪项不是“窦性P波”的指标:() A.P波时限0.lOs B.P波电压肢导0.25mV C.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P-R 间期O.l2s E.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4.心电图可见P波增宽,时间>0.lls,并有切迹,首先考虑:() A.左房增大 B.左室增大 C.右房增大 D.右室增大 E.心肌缺血 5.下列哪项不提示为右房肥大心电图改变:() A.P波电压增高,肢导超过0.25mV B.P波电压心前区导联V1超过0.2mV C.PtfV1(P波终末电势)绝对值超过0.04mm.s D.P波时间正常 E.多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6..正常S-T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S-T段下降心前区导联不超过0.O5mV B.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1不超过0.3mV C.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3不超过0.5mV D.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5不超过O.1mV E.S-T段抬高肢体导联不超过0.O5mV 7.左心室肥大时,心电图上最重要的诊断指标是:() A.额面心电轴-15° B.左心室高电压 C.ST-T继发性改变 D.QRS时限延长 E.以上都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一.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心电图有2种类型: 1.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致。 2.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倒置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分期 1、急性期 急性期心电图典型表现是:出现病理性Q波,损伤性ST段抬高,缺血型T波倒置,病理性Q波可呈,Qr型、QR型、QS型、ST段呈凸面向上,弓背抬高的单向曲线、伴T波倒置。 2、衍变期 上升的ST段开始逐步下降,回到等电位线,倒置的T波逐渐加深呈冠状“T”,然后又由深变浅,异常Q波、QS波仍存在,有些患者Q波可能逐渐变浅或出现胚胎r波,此期约3-6周。有的病例ST段不能回到等电位线,若ST段仍上升可能合并心室壁瘤。 3、慢性稳定期、陈旧性心肌梗死 随着梗死的恢复,倒置的T波恢复正常或长期变化(即仍倒置),个别病例异常Q 波或QS波,随着梗死的修复,Q波可变窄或消失) 总之,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的主要诊断依据,ST段抬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急性期,ST段回到等电位线标志衍变期的开始。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 1.前间壁在V1—V3。 2.前壁在V3—V5。 3.前侧壁在V5-V6.I、aVL。 4.广泛前壁在V1-V5或V2—V6。 5.下壁在Ⅱ、Ⅲ、aVF。 6.正后壁在V7—V9,可伴有V1—V3的R波增高。 7.右室在V4R—V6R有ST抬高0.1毫伏以上,也可能伴有病理Q波。

图解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征..

图解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征 2014-02-28 来源: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医脉通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崔俊玉 当起搏电极置于心房(无论心房内膜还是心房外膜)起搏时,心房起搏脉冲刺激心房肌使之激动并产生心房起搏的P波。随后,激动沿房室结、房室束、束支及浦氏纤维下传激动心室,再产生QRS波群及相应的ST段及T波。心房起搏在心电图上呈现“脉冲信号-P波-QRS波-T波”顺序(图1)。 1P波 心房起搏时,由于心房电极放置部位不同,致使心房激动顺序及时间发生变化,故心电图上P波的方向、形态及时间也就不同。P波的方向、形态及时间与电极在心房内的位置有关。 (1)右心房起搏 ①右心房上部起搏

电极置于右心耳内或右心房上部时,由于该处距窦房结较近,心房激动顺序及时间与窦性心律接近,故起搏产生的P波在方向、形态及时间上均与窦性心律时相似,即P波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右心耳起搏时,P波在V1导联倒置。P波形状圆钝,时间在0.11s以内(图2-4)。右心房增大时,起搏的P波高尖;左心房增大或房内阻滞时,起搏的P波可增宽并出现切迹。

②右心房中部起搏 电极置于右心房游离壁中部时,心房的除极自右向左,表现在Ⅰ、aVL导联为直立,而Ⅱ、aVF导联为低平或双向的P波(图5)。

③右心房下部起搏 电极置于右心房游离壁下部时,心房的除极顺序自右下指向左上方,因此其P波在Ⅰ、aVL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图6)。房间隔下部起搏时,P波方向与右房游离壁下部近似,由于激动从房间隔同时向左右心房传导,故P波的时间较游离壁为短。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心电图表现 [一]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 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冲动引起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其正常频率为60~10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 ⑴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性心律的心率超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健康人吸烟、饮茶、咖啡、酒、剧烈运动与情绪激动;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 ⑵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的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亦可见于颅内高压、甲状腺功能低下、阻塞性黄疸、服用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器质性心脏病中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窦性心动过缓多无自觉症状,当心率过分缓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病人可有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 ⑶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或称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电冲动,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由低位起搏点发放的冲动来控制。心电图特征:为比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时间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性停搏一般属病理性,各种病因所致的窦房结功能低下是其主要原因,除常见的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以外,还可见于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中毒,钾盐和β受体阻滞剂过量等。一旦窦性停搏时间过长而又不能及时出现逸搏时,病人常可发生头晕、晕厥甚至抽搐。 ⑷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不同起搏模式的心电图表现

不同起搏模式的心电图表现 2011-01-17 11:14:34 作者:王立群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浏览次数:276 文字大小:【大】 【中】【小】 分析起搏心电图不仅需要掌握普通心电图的知识,还应详细了解起搏器的技术参数、参数设置、计时周期、工作特性以及特殊功能等。描记一份起搏心电图后,首先应确定起搏器的工作模式(方式),才可能进一步判断心电图是否正常。本文讨论不同起搏模式正常工作时的心电图表现。 1 起搏模式的编码规则 起搏模式(pacing mode)是反映起搏器基本功能状态的参数,临床采用北美起搏电生理学会(NASPE)和英国起搏电生理学会(BPEG)制定的NBG起搏器编码中的前3位表示,有频率应答功能者在第4位加注“R”表示。第1位注释起搏的心腔,A代表心房,V 代表心室,D代表心房心室均可起搏;第2位注释感知的心腔,A代表心房,V代表心室,D代表心房心室均可感知;第3位注释感知后的反应方式,T代表感知后触发,I代表感知后抑制,D代表感知后触发抑制,O代表无感知功能。 2 单腔起搏器的基本工作模式 2.1 VOO模式 心室起搏而无感知功能。心电图表现起搏脉冲按固定频率发放,自身心搏包括房波和室波对其均无影响,钉状刺激信号后可跟随宽阔畸形的QRS波群(即起搏夺获心室),当自身心律快于起搏频率时而可能产生竞争(图1)。 图1 VOO起搏(左图中★代表起搏功能)

2.2 AOO模式 心房起搏而无感知功能。心电图表现为起搏脉冲按固定频率发放,自身心搏包括房波和室波对其均无影响,钉状刺激信号后可跟随起搏夺获的P波。夺获的心房波可下传心室,亦可不下传心室。 2.3 VVI模式 起搏并感知心室,感知后抑制起搏脉冲的发放。心电图特点是仅有心室起搏脉冲,自身室波可以重整基础起搏间期,自身的房波对脉冲的发放无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起搏脉冲按需发出,其距离前面感知到的QRS波群(窦性下传或室早)或起搏脉冲的时间等于基础起搏间期。 图2 VVI起搏模式示意图 (左图中★=起搏,○=感知,VP=心室起搏,VS=心室感知,以下同) 2.4 AAI模式 起搏并感知心房,感知后抑制起搏脉冲的发放。心电图特点是仅有心房起搏脉冲,起搏脉冲距离前面感知到的P波(窦性或房早)或起搏脉冲的时间等于基础起搏间期。自身的房波可以重整基础起搏间期,有无自身的QRS波群对其无影响(图3、图4)。 图3 AAI起搏模式示意图 (AP=心房起搏,AS=心房感知,以下同)

心电图选择题

临床心电图试题集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激动在心脏各部位传导速度不同 A. 浦肯野纤维最快、希氏束最快 B. 房室结最快 C. 窦房结最快 D. 心房肌、心室肌最快 2.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传导至房室结,表现在心电图上的相应部分是 A. 波 B. PR 段 C. QT 段 D. ST 段 3.ECG 对区别心肌梗死和变异型心绞痛最有诊断意义的改变是 A. 频发室性早搏 B. ST 段抬高 C. T 波异常高耸 D. 病理性Q 波 E. QRS 波群低电压 4. 急性心肌梗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 波 A. 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 B. 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 C. 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 D. 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 E. 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5.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V1~V6 导联均有Q 波 B. aVR 导联不应是Q r 波 C. V1 导联不应有Rs 波,也不可能是QS 波 D. V3 导联不应出现Q 波 E. V3 导联可以出现Q 波 6.女性,76 岁,原有冠心病史,因胸痛3h 住院,ECG 如图所示,首先应考虑 A. 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 B. 陈旧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伴前壁室壁瘤形成 C.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D.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E. 变异型心绞痛 7.下图的诊断是

A. 窦性心律不 B. 房性早搏 C. 室性早搏 D. 正常心电图 E. 窦房阻滞 8.男性,35 岁。既往有心肌炎病史,心电图诊断 A. 窦性心律不齐 B. 房性早搏 C. 室性早搏 D. 室性早搏二联律 E. 窦房阻滞 9.患者,男,60 岁,有冠心病病史,ECG 如图所示,诊断是 A.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B. 完全性右束支传到阻滞 C. 陈旧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 D. 正常心电图 10.患者,男,32 岁,因发作性心悸至门诊就诊,既往无心肌炎、冠心病等病史,ECG 如图,诊断为

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之四根据起搏P′、QRS′波形判断起搏部位

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4): 根据起搏P′、QRS′波形判断起搏部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何方田吕钽 【摘要】通过13个图例阐述了不同起搏部位、电极脱位或接口错接情形下,以及单、双心室起搏方式下的心电图特征,回溯分析了起搏电极有无脱位或错接,判断单、双心室起搏方式。 【关键词】心房起搏;心室起搏;希氏束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电极脱位 一、心房起搏部位的判断 心房电极植入部位通常为右心耳、右心房游离壁或右心房间隔部。 1、起搏部位为右心耳、右心房游离壁 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右心房游离壁后,起搏脉冲所引发的心房除极方向与窦性激动的除极方向一致,故起搏的P′波极性与窦性P波一致,在Ⅰ、Ⅱ、aVF、V3~V5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图1)。 图1 “J”型电极固定在右心耳,其起搏P′波极性和形态与窦性P波基本一致 2、起搏部位为右心房间隔部 右侧房间隔是右心房最佳起搏部位。因房间隔是心房内传导延缓或阻滞最常发生的部位,此处起搏既可消除心房内传导延缓或阻滞,又可减少左、右心房除极时间差及复极的离散度,故可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由于起搏部位距左、右心房均较近,因此起搏的P′波变窄、时间缩短,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3、心房电极脱位至心房下部 若心房电极脱位至右心房下部或穿过房间隔至左心房下部,则起搏的P′波极性与窦性P波相反,呈现逆行P—波的特点(图2)。

图2 心房电极脱位至心房下部导致起搏P′波呈逆行P—波特征 例1:患者男,59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1年。设置的起搏参数:基本起搏周期860 ms,频率70~120次/min,A-V间期200 ms。Ⅱ、Ⅲ、a V F、V3~V6导联心房起搏脉冲后跟随的P′波倒置,而aVR导联直立,呈现逆行P-波特征(图2);其起搏周期0.86 s,频率70次/min;P--R间期0.16 s,QRS波形正常;Ⅱ、Ⅲ、aVF 导联T波低平或负正双相。心电图诊断:①双腔起搏器,以AAI模式起搏;②心房下部起搏心律,提示心房电极脱位至心房前下部,需结合临床;③下壁轻度T波改变。 4、心房电极脱位至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附近 若心房电极脱位至靠近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附近,则起搏脉冲可引发心室起搏,在下壁导联形成主波向上的起搏QRS′波群,并出现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起搏图形[1]。 图3 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脱位至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导致 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并存 例2:患者男,5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三度房室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半年。设置的起搏参数:基本起搏周期1 080 ms,频率56~100次/min,A-V间期160 ms,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 ARP)350 ms,心室不应期300 ms。上、下两行Ⅱ导联定准电压均为5 mm/mV (图3),其中上行显示窦性P-P间期0.80 s,频率75次/min,P波均未能下传心室。R1~R3搏动宽大畸形,呈R型,其前有相关的起搏脉冲,起搏周期1.08 s,S-R′间期0.07s;R4搏动也宽大畸形,略提前出现,其偶联间期0.86 s,频率70次/min;R5搏动为DDD起搏,其心室脉冲引发的QRS'波群呈QS型,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图形,房性起搏逸搏周期即R4-S间期1.16 s,表明R1~R3搏动的起搏脉冲均由心房电极发放,且心房电极均未能感知窦性P波,提示心房电极脱位至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引发心室起搏。下行Ⅱ导联系将起搏器程控为VVI起搏模式后记录,显示起搏QRS′波形与上行的R5搏动一致。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三度房室阻滞;③双腔起搏器,偶见DDD起搏;④心房电极感知功能异常,心房脉冲引发右心室起搏,提示心房电极脱位至右心室流入道/流出道;⑤S-R′间期延长,提示心房电极脱位后起搏右心室时,其电极与心内膜交接区出现一度传出阻滞[2];⑥提示开启频率负滞后功能;⑦室性早搏或加速的室性逸搏。 5、心房、心室导线和脉冲发生器的接口错接 此种情况下可出现心房脉冲起搏心室,而心室脉冲起搏心房的反常现象[3]。

图解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

起搏电极置于心室不同部位(无论心室内膜或心室外膜)起搏时,起搏脉冲刺激心室肌使之发生除极和复极,心电图上表现为在起搏脉冲后紧跟QRS波及T波,即呈“脉冲信号-QRS波-T 波”顺序。心室起搏时,心室激动顺序是自起搏刺激点开始向周围心肌扩散,由于心室肌除极顺序改变及时间延长,故其QRS 波群宽大畸形,时间≥120mS;又由于除极异常致使复极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其后的T波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图1)。心室起搏时QRS波群的具体形态及电轴随电极刺激心室的部位不同其心电图形态亦不同。 图1 心室起搏(患者,窦性房律,完全性房室阻滞,VVI 起搏。P波与起搏的QRS-T波无关,图中每个QRS波前有一起搏脉冲[↑所指处],脉冲后QRS主波向下,其后的T波向上) 1右心室起搏

起搏电极置于右心室起搏时,由于右心室先除极,左心室后除极,因此其QRS波呈类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图形,即在右侧胸前导联(V1-V3)上QRS主波向下。右心室起搏的QRS波电轴与起搏电极在右心室的部位有关。 1.1右室心尖部起博 心室的除极过程自右室心尖部开始向左后上方进行,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图形,伴以QRS波电轴显著左偏(-30°~-90°)即“CLBBB+LAD”图形。右室心尖起搏时右侧胸前导联(V1-V3)上QRS主波向下,但左胸前导联(V4~V6)的图形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V4~V6导联呈宽阔向上的R波或Rs波,即典型左束支阻滞的图形(图2);另一种类型则是以S 波为主或R波与S波相近的图形,即不典型左束支阻滞的图形(图3),其产生机制可能是由于心室除极以向后为主之故。临床上这两种类型均可见到,但以后一种类型更为多见。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判断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判断 之一 急诊室是常与AMI打交道的科室,第一时间发现与做出正确的处理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与治疗,所以作为一名急诊医师必须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至于处理被动、甚至慌忙手脚,但是及早地处理关键是及早第一时间的识别判断尤为重要,而此时心肌酶往往还没出结果,那么临床急诊心电学对ACS或AMI第一时间的识别尤其凸显其重要性,争取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也为自己赢得尊重! 第一、重视ST改变及心肌梗塞相关冠脉: 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右冠闭塞:下壁右冠血供约占80%,而回旋支约占20%,右冠病变时,ST向量指向右,于是STIII↑>STII↑,STI、STavL↓≥1mm。如伴有STv1↑提示右冠近端病变及可能有右室心梗,请此时务必加做右心导联心电图,请千万不要上硝酸甘油,而是适当补液扩容,以免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甚至休克的发生。STavR↓提示右冠近端病变。 2、急性下壁心梗——回旋支闭塞:回旋支闭塞时,ST向量指向左,于是STII↑> STIII↑,STI、STavL↑≥1mm。回旋支闭avL塞,引起侧壁心肌损伤,avL导联ST段抬高,V1、V2导联ST段↓提示回旋支闭塞伴左室后壁梗塞,请务必加做后壁导联心电图。 3、右室梗死——右冠近端闭塞:右室梗死大多是右冠闭塞所致,小部分右室前壁梗死可以是左前降支闭塞的结果。右室梗死最敏感的心电图标志是STV4R↑≥1mm伴直立T波(AMI后12小时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V1导联↑常伴有II、III、avF导联ST↑(STIII>STII)也是右室梗死的重要指标。此时同前面1讲过的注意事项。 4、前降支闭塞:V1、V2和V3导联ST↑,V1、avL导联、avR导联ST向量向上。 前降支近端闭塞:V1、V2和V3导联ST↑及avL导联ST↑伴有avF导联ST↓≥1mm。 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分支后闭塞:V1、V2和V3导联ST↑无下壁导联ST↓或下移<1mm。 前降支近端闭塞伴有前侧壁心梗:V1、V2和V3导联ST↑伴新的RBBB或(和)V1导联Q波。 前降支闭塞尤其主干的闭塞影响左室泵血,可致泵休克,尽快溶栓或急诊PCI是关键。 5、后壁梗死的诊断:V1、V2和V3导联ST↓,伴有T波高尖,请务必加做后壁导联心电图。目前更强调V7-V9导联J点后60ms处ST段抬高≥1mm≥1个导联是后壁损伤的指标。有人提出后壁导联ST段抬高≥0.5-1mm≥1个导联是后壁损伤的指标。 依据ST改变确定STEMI罪犯血管。 第二:拇指法则(这对于急诊室医师方便而快速识别ACS或AMI非常重要): 正常人绝大多数V1导联T波是倒置的,如果出现直立,则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或损伤的心电图表现,这是一种简单而又快速识别ACS或AMI的一种方法,称之为拇指法则。 一般有以下5种情况: 1、ST段抬高伴有J点抬高。 2、ST段上斜形抬高伴宽大的T波。 3、ST段上斜形抬高,但J点不抬高,V1、V2T波直立的。 4、ST段显著上斜形抬高,但J点不明显,伴有宽大的直立的T波。 5、对称倒置的冠状T,可能有透壁心梗。 TVI直立为心前导联T波渐进性失衡的一种表现。

急性心梗心电图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孟小敏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心电图检查是本病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早期诊断手段,在鉴别诊断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一、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1)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2)ST段抬高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另外,在背向心肌梗死区者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导联)S:T段抬高。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各时期的心电图改变:(1)超急性期:约在梗死后10余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急性心肌缺血及损伤,多于发病后12h达最高峰。心电图表现为:①T波高尖:两支近乎对称,波形变窄振幅增高,顶端变钝,近似直立“冠状T波”为AMI最早期出现的改变;(如图1B)②急性损伤性阻滞:如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左或右双支传导阻滞;③损伤性ST段改变:

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呈背向上型抬高,损伤进展则ST呈单向曲线抬高;④由于心肌坏死尚可逆俨乙、肌膜电位不稳定,故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2)心梗充分发展期:出现心肌梗死后1~4周,可持续3—6个月:①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与T波前肢相连呈单向曲线至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其后半部可产生倒置T波;(如图1C)②进而出现坏死型Q波。(如图1D)(3)慢性期:梗死后数月至年,陈旧梗死期:①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 ②T波逐渐深倒或向上;③坏死性Q波可持久存在,亦可经数月至数午后自行消退或变浅;④R波振幅较前稍低。(3)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判断:目前采用30个以上的心前区导联进行心前体表ST段等电位标测法有助于判定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4)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较为困难。心电图 V1R~V6R的ST段抬高,可提示右心室梗死,偶尔V2、V3导联可出现ST段抬高,这一现象仅出现在左心 室下微小损伤时。左心室下壁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时,通常右胸导联ST段压低。V3R和/或V4R呈QS或QR型,亦可提示右心室梗死,但其准确性不如右胸导联的ST段抬高。(5)心房梗死:最常见的心电

心电图知识考试试卷

心电图知识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A1型题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心房扑动心电图表现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扑动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呈锯齿状大小一致 B.多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 C.扑动波间隔规则,频率为240-350次/min D.QRS波一般呈室上性 E.P波消失代以大小间距不等的f波 2.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隔时间为0.75s,则被检者的心率应为:() A.65次/min B.70次/min C.75次/min D.80次/min E.85次/min 3.下列哪项不是“窦性P波”的指标:() A.P波时限0.lOs

B.P波电压肢导0.25mV C.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D.P-R间期O.l2s E.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4.心电图可见P波增宽,时间>0.lls,并有切迹,首先考虑:() A.左房增大 B.左室增大 C.右房增大 D.右室增大 E.心肌缺血 5.下列哪项不提示为右房肥大心电图改变:() A.P波电压增高,肢导超过0.25mV B.P波电压心前区导联V1超过0.2mV C.PtfV1(P波终末电势)绝对值超过0.04mm.s D.P波时间正常 E.多见于慢性 肺源性心脏病 6..正常S-T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S-T段下降心前区导联不超过0.O5mV B.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1不超过 0.3mV

C.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3不超过0.5mV D.S-T段抬高心前区导联V5不超过O.1mV E.S-T段抬高肢体导联不超过0.O5mV 7.左心室肥大时,心电图上最重要的诊断指标是:() A.额面心电轴-15° B.左心室高电压 C.ST-T继发性改变 D.QRS时限延长 E.以上都不是 8.心电图示R v1+S v5为 1.5mV,额面电轴为110°,最可能的诊断是:()A.左房肥大 B.右房肥大 C.左室肥大 D.右室肥大 E.右束文传导阻滞 9.下列哪项指标不支持左室肥大心电图改变:() A.额面电轴-30° B.R1>1.5mV C.R v5+S v1>4.OmV D.aVR导联R/S≥1 E.R I+SⅢ>2.5mV 10.下列哪种情况在常规导联心电图上不出现典型心肌梗死图形:() A.前间壁心肌梗死 B.前壁心肌梗死

肺栓塞心电图表现

肺栓塞心电图 一、肺栓塞的定义(pulmonary embolism,PE):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临床上以PTE最为常见。 二、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典型的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仅存在于很少数患者中。 1. 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达80%以上,与心肌梗塞非常类似。 2. 咯血:见于慢性肺栓塞患者。 3. 晕厥:常常是肺栓塞的征兆。 三、心电图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由于栓子的大小、堵塞的部位,堵塞的速度不同,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改变千变万化。小到无任何改变,大至全肺无血流,无心输出致患者猝死。心电图变化亦随之表现多样化。 病理生理改变与心电图的关系:右室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右心房压力增高、扩张,导致心电图出现右室负荷增加的表现。右心室扩张,使左室相对受压,右心输出量下降,使左心容量负荷下降,使左室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休克;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造成心电图ST-T改变;右室扩张、压力升高,出现下壁、右室缺血性ST-T改变。 四:心电图改变 (一)胸前导联T波倒置:急性肺栓塞后较早出现、且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心电图改变。 发生机制:由于快速增加的右室压力负荷使右室膨胀和游离壁伸展及心内膜缺血。据许多临床研究分析,其发生率高于SⅠQⅢTⅢ。 胸前导联T波倒置的特点: 发生的导联:V1-V4最常见,且T V1-T V3倒置深度>T V4常见。 形态:T波呈尖锐对称性倒置,深度可达1.7mV。 时间:多在急性肺栓塞后1~2h内开始出现,24h内最多见,并有动态

心房纤颤护理

心房纤颤护理 【一般护理】 1.保证充分休息与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2.给予心理护理。房颤病人大多有心悸、头晕、疲乏等症状,许多病人精神忧虑,心理负担较重。应注意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讲解有关房颤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提高病人的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病情观察】 1.房颤发生的诱因。 2.房颤持续时间长短。 3.房颤发作时的心室率、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4.房颤发作时伴随症状,如出汗、尿量、意识状态、头晕、黑矇等情况。发现上述症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置。 【并发症护理】 房颤病人严重的并发症有脑梗塞、肺栓塞、肢体动脉栓塞、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脑供血不足、血压下降等。 1.房颤的最大危害是导致栓塞性卒中的发病率增高。栓子来自左心房,多在左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护士应了解这些并发症的表现形式,观察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包括机体的活动能力、咳痰、肺部罗音、浮肿、尿量情况、肢体局部温度、色泽、疼痛、肿胀、肢体运动功能、意识、语言、血压、心电图等。栓塞时备抗凝溶栓药。2.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吸氧,备强心、利尿剂,按心功能不全护理。 【用药护理】

1.抗凝药物。华法令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干扰维生素K环的互变产生抗凝作用。香豆素类药物抗凝作用能被低剂量的维生素K 拮抗。华法令也有一些副作用,如皮疹、胃肠 1 道反应等,严重者导致大出血,故有溃疡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液病等疾病的房颤应慎用或禁用。在护理过程中,向病人介绍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及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定期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作为调节指标,预防出血倾向。一般INR应保持在1.8-2.5之间。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粘膜的出血倾向。影响华法令药物疗效的有保太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肝素钠、奎尼丁和苯妥英钠可加强其作用;反之,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物、巴比妥类和利尿剂能对抗华法令作用。 2.抗心律失常药物。严格按照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1)胺碘酮可以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因Q-T间期过度延长而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应用期间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时复查心电图,并测量Q-T间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患者常出现多汗、恶心、乏力、食欲减退、一过性转氨酶增高等,部分病人可出现甲亢或甲低。 (2)静脉用乙胺碘呋酮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易导致静脉炎。为此应选择较粗直、易固定的静脉,必要时选择深静脉用药。可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确定成功后再使用乙胺碘呋酮。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肿胀。如局部出现红、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立即予50%硫酸镁或0.1%依沙吖啶液外敷。 【健康指导】 1.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戒烟、酒。 2.教会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每日自测脉搏2-3次,每次1分钟,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3.对于口服华法令的患者应加强宣教。 (1)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用药剂量应准确,不可随意增加药量或其他药物。 (2)定期监测INR。华法令应用的个体差异很大,同一个抗凝水平(INR)服用剂量可以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