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荆江大堤历史筑就的千年古堤

荆江大堤历史筑就的千年古堤

荆江大堤历史筑就的千年古堤
荆江大堤历史筑就的千年古堤

荆江大堤历史筑就的千年古堤

自古以来,防御洪水就是长江中下游百姓生活的主旋律。两千多年来,这里广修堤坝,而荆江大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堤防。它束起荆江肆虐的河水,默默守护着江汉平原1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却鲜有人知它已经1600多岁。江水年年涨,大堤年年筑,荆江大堤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着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和洪水抗争的历史。

如果不经人提醒,你很难看出图片的背景是一座堤坝,它是与三峡大坝同样建设标准的国家一级堤防工程

荆江大堤。自古以来,长江在荆州段洪水频发,修堤筑坝成了历朝历代荆州地方官的一大政务。王文华

(右二)是荆江大堤江陵段的护堤员,他守护了荆江大堤一辈子。2012年4月在荆江大堤的抗洪值班房

里,王文华老人的朋友为他过70岁的生日。在荆江大堤上每隔不到10公里,就有抗洪值班的房子。三峡

大坝建成后,荆江大堤的分洪压力减少,现在大部分值班房都空着,汛期时才需要人看守。摄影/李风

2013年3月,一个凄风冷雨的春日里,我和摄影师李风到荆州古城采访。这座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古城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青灰色的老城墙在午后的细雨中静默着,显得安

详又落寞。采访路上,我们偶然驶上了距离古城不到1公里的荆江大堤。大堤两侧青草覆盖,偶有几头黄牛在护坡上悠然地吃着草,放眼望去,宛若坝上草原般令人迷醉,若不经

人提醒,你很难看出这是一座防洪的大堤。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李风知道荆江大堤还是缘于1998年轰动全国的长江抗洪抢险。当时为了保证武汉市的安全,是否炸掉荆江大堤分洪的方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此后,李风开始关注这座守护着江汉平原,始建于东晋,有着长达1600多年修筑历史的大堤。沿堤遍布的文物古迹,以及绵延不绝的祭祀文化,也让大堤的形象在一次次的重访中逐渐丰满起来。

荆江是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之一

图为荆江大堤保护下的荆州城,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郢(今荆州纪南故城)开始,到公元963年荆南国灭亡,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西汉时,荆州城成为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三国时期,为魏、蜀、吴三国争夺的战场;元、明、清时为路、府治所的所在地,清代在此设立荆州驻防将军府。现在,这里是江汉平原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摄影/李风

东晋金堤位置示意图

可以说,荆江大堤的肇始就是源于护卫荆州古城和楚纪南故城。江陵城(今荆江古城)西、南、东三面均

为长江主泓环护,魏晋时期,长江江水紧迫城南,直接威胁江陵城的安全。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荆州刺史桓温派陈遵主持筑堤治水。因大堤保一方百姓的富庶,便称之为“金堤”。

绘图/孟凡萌

肆虐的荆江催生的大堤

正如长江流经四川盆地段称川江,流经三峡段称峡江一样,流经古荆州段的长江被称作荆江。长江携怒涛从两岸连山的三峡咆哮而下,在湖北省宜昌市附近穿过夹江对峙的荆

门山,进入平坦的江汉平原之后,才放缓脚步。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写道:“渡远荆

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荆门山外,长江进入了中国地形的第二

阶梯,没了两山的夹峙,江水开始肆意流淌。

荆江自湖北省枝江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全长约300多公里,以湖北省公安县藕池镇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荆江北邻汉江,南接洞庭湖,是古云梦大泽

(湖北省江汉平原上古湖泊群的总称)的区域。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荆江北部的江

汉坳陷和南部的洞庭断陷不断抬升,中部的云梦沉降区持续下沉,河流堆积的泥沙在云梦

沉降区形成三角洲,荆江就是从堆积三角洲上的诸多汊流中逐渐发育出来的。

知道黄河是悬河的人很多,知道荆江河段“船在屋顶走”的人却很少。由于泥沙的持续堆积,荆江河床不断被抬高,甚至连枯水季节也高于北岸地面,大水时在荆州的楼房上

眺望江面的船舶,仿佛从屋顶上驶过一般。

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下荆江尤为典型。绵延240公里的下荆江河道,直线长度仅有80公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弯曲的河道导致洪

水宣泄不畅,加之上游洪水又常与清江、沮漳河及洞庭湖相遇,极易溃堤成灾。因此民谚

有云:“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从古至今都是长江洪涝最频发的河段。

荆江地区虽然水患频繁,但这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自古就是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

地区,华夏民族的一脉—楚人就曾在此繁衍生息,这里也成了楚文化的发祥地。魏晋时期,中原骚动,大量北方人口移居于此,尤其是西晋时期,约90万北方移民涌入长江流域,导致荆州地区人满为患。到了唐代,荆州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对外交通运输的枢纽,

人口更为繁盛。荆江两岸地势低洼,湖沼遍布,筑堤治水是这片土地发展的重要保障。因

此修堤筑坝成了荆州地方官的一大政务,历朝历代都有在荆江北岸修筑维护大堤的水利工程。

绵延1600多年的修筑史

荆江大堤所保护的地区,自古就是一块河网交汊、湖泊众多的冲积平原。这块土地上

的楚国是春秋时期最会治水的一个国家,在荆江尚未形成明显河床形态时,楚国就用零星

分散的堤垸挡水。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代楚庄王推行“耕战政策”,令尹(楚国的最高

官衔)孙叔敖曾提倡“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堤防湖浦

就是指沿湖修筑挡水堤垸,这可能算是荆江大堤的雏形。

秦汉时期,长江所挟带的泥沙在云梦泽长期沉积,逐渐淤积出洲滩,形成以江陵为起

点的荆江三角洲。荆江河床形成后,由于水流归槽,水位抬高,低矮堤垸已不能抵御洪水。到魏晋时期,长江的江水紧逼江陵城南(今荆州古城),直接威胁江陵城的安全。东晋荆

州刺史桓温命陈遵在荆江北岸,绕江陵城修筑护城堤坝,取名金堤。据《水经注》记载:“江陵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桓温令陈遵监造。”这是关于荆江大堤修筑的

最早记载。

五代时,后梁将军倪可福在东晋金堤的下游,荆州古城的西门外又修筑了江陵寸金堤。北宋时,荆州太守修筑沙市堤;南宋时,筑黄潭堤,并加筑寸金堤,经过两宋的扩建和修护,荆江大堤已初具雏形。明朝时,大堤上段修筑至堆金台,下段至拖茅埠。清顺治七年(1650年),堤防最终形成整体,长约124公里。新中国成立,荆江大堤的上段增筑至枣

林岗,下段延至监利县城南50公里,自此,全长182.35公里的荆江大堤修建完成。

荆江大堤在未连成整体前,各段堤防的叫法均不一致。清代因“陈遵金堤”地属万城,故称万城堤,又因大堤属荆州府管理,称荆州万城堤。民国初年,以堤身全在江陵且费用

全由江陵负担,称江陵万城大堤。1918年因堤居荆江北岸,改称荆江大堤,沿用至今。

人们将荆江大堤的修筑史简单概括为:始于东晋,拓于两宋,分段筑于明,合于清,

加固于新中国。这就是荆江大堤形成的年轮,它是一部水利工程史,也是一部人与水的抗

争史。从东晋到民国的一千多年里,按荆江大堤留存堤身的段面计算,整个工程共完成土

方2900万立方米,石方23万立方米,这些土和石头全部是由人工搬运垒筑完成。荆江大

堤的修筑时间之长,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多,在中国水利史上也是少有的。它的每

一寸延伸,每一寸增高,都是江汉平原的百姓与洪水不屈抗争的记载。

1998年长江突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中央军委先后调集32万官兵投入抗洪抢险。这是自解放战争渡江

战役以来最大一次的兵力集结,共出动飞机2200多架次,车辆12500台,舟艇1170多艘。共有112位将

军亲率部队参战,3000多名师团干部在一线抗洪抢险。图为1998年6月解放军战士在荆江大堤上抢运沙包,围堵大堤管涌。

摄影/蔡路辉

系万千生命于一堤的命堤

荆江地区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兵连祸结、战乱频繁,但这里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不惧荆州干戈起,只怕荆堤一梦终。”可见洪水之祸远胜于兵革之祸。荆江大堤位于荆江北岸,保护着江汉平原1100万亩的耕地和1000多万人口,涉及荆州、武汉等重要城市。180多公里的荆江大堤不仅是中国粮仓—江汉平原的安全屏障,它更是关乎沿江百姓生死的命堤。

又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我和李风再次来到荆州市沙市区采访。荆堤上行人寥寥,江面雨雾茫茫,远远有几个头戴斗笠的人在江边捞鱼。对于生活在荆江边的人来说,抗洪是他们出生时便携带的记忆。

邓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生态景观与遗产保护室主任,主要研究水利史领域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长江,携怒涛从崇山峻岭中穿山而过,在湖北进入平坦低洼的江汉平原之后,

才放缓脚步。由于海拔的急剧下降,江水的比降变低,流速变慢,泥沙开始不断堆积,催生荆江段不断抬

高的河床。

1998年长江突发洪水时,荆江的最高洪水位高达45.22米(吴淞高程,以上海吴淞口验潮站1871—1900

年实测的最低潮位时的海面作为基准面所建立的高程系统),而江汉平原的一般地面高程约为32米,最低

处只有大约20米。大水时,在荆州的楼房上眺望江面的船舶,仿佛从屋顶上驶过一般。

杨剑是荆州市公安县人,从小在荆江边长大。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时,他家处在荆江分洪区内。他说当时为了保障江汉平原和武汉的安全,公安县的33万人要在46小时内全

部转移。那年杨剑刚刚18岁,他背着书包,提着衣裳,从镇上赶到县里就走了5个多小时。当时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的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后来在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的

汇报后,改变了抗洪方案,埋在公安县段大堤里的炸药被取出。尽管当时并未爆破,但被

转移的杨剑一家,还是等形势明朗后才回到“阔别”了18天的家。在这18天里,有33万人和1.8万头耕牛在外漂泊,其间共计798家工厂停工,大量商店停业、农田失管,付出

60多亿元的经济代价,这在中国抗洪历史上是少有的。

历史上有关荆江大堤决溢的记录更是触目惊心。据史料记载,从公元1380年到1949

年的569年间,荆江大堤共倒堤58次,平均不到10年就有一次水灾。每逢水灾,荆江两

岸顿成泽国,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清代荆州知府倪文蔚编纂的《荆州万城堤志》中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堤自万城至御路口决口二十二处,官廨民房倾圮殆尽,

仓库积贮漂流一空,水渍丈余,两月方退,兵民淹毙万余……下乡一带,田庐尽被淹没,

诚千古奇灾也。”昔日的荆州人每到汛期几乎是夜不能寐。“穷窝子,水袋子,栽架子屋,绑架子床,水一来就去逃荒”,这句民谣就是荆江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水患的记

忆已经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退去,经过不断的修筑,荆江大堤犹如荆江边的一道巍巍“长城”保护着江汉平原百姓的安宁。

绵延千年的民间祭祀

自古以来,荆州一带水患频仍,跟龙王爷搞好关系是关系到一方百姓性命和生计的头等大事。农历三月初

三是传说中龙王爷的生日,每年这时当地的百姓都要在江陵县的铁牛矶祭祀龙王。铁牛矶是荆江大堤最著

名的险工险段之一,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险情,因此这里民间祭祀活动不断。从荆州段开始,道观寺庙高密

度地散布在老城鳞次栉比的小巷间和田野里。有史可查的著名道观寺庙就有太晖观、铁女寺、开元观、玄

妙观、章华寺,没有记载的庙宇更是不胜枚举。有的庙宇小到只有一间屋,即便如此也有守庙人,而且香

火不断。摄影/李风

图是观音矶上的明代万寿宝塔,由于长江河床逐年增高,荆州大堤随河床逐年高筑,致使宝塔逐年“下沉”,现在塔基已经低于堤面7.23米。无论是万寿塔,还是镇江铁牛都是荆江大堤历史变迁的见证。摄影/李风

沿堤之旅是触碰历史之旅

摄影师李风拍摄荆江大堤两年多,他已经把荆江大堤从头到尾细细地走过很多遍。在

采访回来的路上他告诉我,荆江大堤虽然只有180多公里长,但这条修筑于1600多年前的大堤其实是一部活的历史,两岸密集分布着众多文物古迹,沿堤之旅是触碰历史之旅。

4月的江汉平原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我们从宜昌出发去往历史悠久的荆江古城。汽

车在高出地面十几米的荆江大堤上奔驰,江汉平原的春日景色尽收眼底。大堤两侧斜坡上

的绿草犹如地毯般铺向天际线,堤边的速生林掩映着远处的农田,一大片嫩黄的油菜花和

规整的池塘次第出现在视野里。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明代始称荆州城。早在公元前7世纪,楚国在郢(今荆州古城

北5公里的纪南城)建都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还曾在此修筑了渚宫。自

明末清初最后一次修复以来,荆州古城已有350多年历史,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之一。从荆州到江陵,大堤保护了大量楚国文化遗存,如纪南城、熊家冢墓、江陵楚墓和

汉墓群。其中位于荆州区川店镇西山岗上的熊家冢墓,是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楚国高级贵族墓地。这个区域文物古迹众多,大量的墓葬还埋在地下保存,

尚未出土。

从靠近古城的堤段往下走,不到1公里就到了观音矶。矶是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是大堤的第一道防线。观音矶始建于南宋,因周围没有护坡,矶头直接伸进江中,是荆江

大堤最著名的险段之一。观音矶上有一座宝塔,塔高7层,底层塔门的石匾上写着“万寿

宝塔”。当我们站在平台上时,这4字却在我们脚下。这种独特的景象是源于淤泥堆积作用,将荆江的河床不断抬高,大堤也随之加筑,致使宝塔逐年“下沉”,现在塔基已经低

于堤面7.23米。

我们走进塔中,迎面一尊跏趺而坐的接引佛像,慈悲宁静的脸庞在佛座前的烛火中晃动。我抚摸着两壁上的佛像,历史仿佛在手中复活。数百年来,万寿宝塔既是荆江两岸饱

经水患的历史见证,又承载了人们制服水患的美好愿望。

历史被尘封的千年古堤

现在荆江的防洪任务不像从前那么紧张,大堤上的草长得茂盛,出现了很多放羊的人,他们以前是附近的

渔民。郁郁葱葱的草地和成群的牛羊让大堤呈现出草原风光,当水患的记忆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退去时,

这座千年古堤的历史也被尘封。摄影/李风

荆江大堤的民间祭祀

2013年4月12日是农历三月三,传说中龙王爷的生日,这对生活在荆江边的人来说

可是件大事。每年这时人们都要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听说江陵县的铁牛矶有祭江的

活动,我们一大早便驱车前往。

铁牛矶位于江陵县郝穴镇,因该段堤坝的外平台上铸有一尊铁牛,故取名铁牛矶。这

一带江面是荆江段最狭窄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险情。我们驶上荆江大堤时已近10点,远远就望见堤下的铁牛披红戴花,不断有人在铁牛座前烧香礼拜。

我们走下大堤,跟着一队抬着纸扎彩船的人走下通往江边的斜坡时,才发现主祭场原

来在这里。在靠近江边的一柄黄罗伞下,一位道士身着道袍,手里拿着祭文,虔诚诵完后,向着江上拜三拜,然后点燃祭文抛向江中。他身旁那些来自四乡八邻的百姓,赶紧把准备

好的一筐鳝鱼泥鳅抛入江中放生,还有人将衣物也抛入江中。

我来到一群老妈妈身边跟她们聊起家常。这群老妈妈大概有40多人,是距离这几十

公里的江陵县沙岗镇人,前一天就包车来到附近的普福寺做法事。问起为什么要往江中抛

掷衣物,老妈妈告诉我,那多是家中小孩子不穿了的衣服。抛入江中是为了告诉龙王爷,

穿这衣服的孩子就当您已经收了,以后他们再到江边玩水,就请保佑孩子平安。

近中午时,人群渐渐散了,只有江边一块沙地上还有人围着两位道士。其中一个身着玄色道袍的道士,一边摇着彩扎纸船一边唱和着,唱罢又念了段祭文,然后到江边燃了纸船,法事才算结束。

念祭文的道士名叫彭于财,今年31岁,做道士已经15年了。他父亲也是道士,乡里人家红白喜事少不了要请道士来主持,做道士也是一种营生。彭于财从13岁开始,每天放学回家就跟着父亲学习各类祭文的写法、各种诵念的腔调以及各类法事的仪式,3年后便外出做法事了。彭于财说这些年乡亲们逐渐富裕了,政府也不再干预这些民间活动,他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的日程都很满,足迹已经遍布江汉平原。

春日的阳光照在葱郁的大地上,荆江大堤像绿野中一条银色的绸带飘向远方。堤外,密密的防护林郁葱挺拔。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古老祭祀活动在荆江大堤边不断上演。在风调雨顺的年景里,这里的百姓因土地肥沃、五谷丰登而感谢神灵的庇佑;在灾害频发的年景里,他们因洪水肆虐而祈求神灵镇锁江流、降伏洪魔。荆江大堤这条千年古堤已不只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江边百姓的精神依托,诉说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

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七)保护特色鲜明与空间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二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价值、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填表说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由2大类、13中类、24小类指标组成,是对历史文化村镇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的综合评价,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其填报的资料、数据、图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每项指标评定分值的必要依据。为做好《评价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表》的填报工作,现将有关指标释义说明如下: 《指标体系》包括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2大类指标。 一、价值特色方面 价值特色是名镇(村)评价的基础和核心,由10个中类、17个小类指标组成,分别涉及名镇(村)的历史影响、古迹建筑、街巷景观、空间格局、文化民俗以及生活延续等方面。 (一)历史久远度 历史久远度反映名镇(村)历史形成发展的久远程度,具体评价由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来确定。 1、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1,且当前尚1评价范围: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均应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以下

存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遗址的最早修建年代(历史上经过部分或完全修复的,以尚能观察到和鉴别的建筑遗迹最早年代为准)。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的历史久远度。 (2)资料填报:注明古迹建筑具体名称、最早修建年代(附有效证明文件,包括县级以上史志资料或文物行政部门的鉴定意见)。提供该古迹建筑的文字简介2、现状照片3。 (二)文物价值(稀缺性) 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拥有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稀缺程度,具体评价由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来确定。 2、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 同。 2文字简介:包括古迹建筑的地理位置、历史形成、价值特色、修复保存等情况,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word格式编 辑,300字左右。以下同。 3现状照片:能反映古迹建筑价值特色、现存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彩色照片2-3张,JPG格式,每张照片大小在500kb左 右。以下同。

荆江大堤施工组织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概况 工程名称: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2013年度施工第5标段; 合同编号:HBCG/JJDD/2013-C-6; 工程范围:桩号683+000~675+500,长7.5km,主要包括堤身混凝土防渗墙、内平台修整、外平台修整、平台末端护坡、堤内填塘、锥探灌浆等。 计划工期:365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10月20日(以监理人发出的开工通知中载明的开工日期为准); 计划完工日期:2014年10月19日; 质量要求:质量合格,力争优良工程。 1.2 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 荆江大堤地处长江中游的荆江北岸,上起荆州枣林岗(桩号810+350),下迄监利城南(桩号628+000),全长182.35km。跨越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和监利县。本标段范围为桩号650+826~628+000。 工程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荆州市公路交通网络纵横交错,主要交通干线公路有318国道、汉宜高速公路、荆襄高速等,铁路有汉宜高铁在荆州穿过,大堤堤顶混凝土路面已全线贯通,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方便。 大堤所在的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可常年通航,由长江水运可到宜昌、武汉等地,砂石料等物资也可通过长江水运。 工程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可由水陆交通抵达工区,工程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荆江大堤在荆州上段局部堤段为低矮山丘,交边条件稍差以下堤段中除了沙市城区及监利城区堤段外,特别是沙市城区堤段,堤内为城市街道,其它堤段尽管位于农村,但在沿堤有316条道路与大堤连接,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极大便利。 1.3 水文气象和地质条件 1.3.1水文气象 工程区地处丘陵向平原过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工程区四季分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至2014)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2003)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2005)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2007)名单 1、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 2、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3、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4、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 5、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6、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 7、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8、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9、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 10、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 11、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 12、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 13、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 14、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15、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 16、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 17、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 18、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 19、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 20、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 21、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22、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 23、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 24、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兴坪镇 25、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 26、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 27、重庆市江津市塘河镇 28、重庆市綦江县东溪镇 29、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 30、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 31、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 32、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 33、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 34、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 35、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

长江荆江大堤

长江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位于荆江北岸荆州市,上起荆州区枣林岗,下至监利县城南,全长182.35公里。属1级堤防。 堤防保护范围包括荆江以北,汉江以南,东抵洪湖新滩镇,西至沮漳河的广大荆北平原地区,保护耕地1100余万亩、人口1000多万人,有荆州等一批重要城镇和江汉油田。一旦大堤决口,不仅荆北平原顿成泽国,而且威胁武汉市和附近交通干线的安全,有可能打乱整个国民经济的部署。 建国以来荆江大堤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加固修培,特别是自1972年开始列为国家基建投资项目以来,由湖北省负责组织实施。1974年至1983年为一期加固工程;1984年起实施荆江大堤二期加固工程建设。 目前大堤堤顶高程按控制站沙市水位45米加超高2米进行加固,堤顶面宽8~12米,内坡1:3~1:5,外坡1:3。堤身断面形象基本达标,即堤顶高程按沙市控制站水位45米加超高2米设计,堤顶面宽8~12米,内坡1:3~1:5,外坡1:3。 主要建设内容:加固堤防长182.35公里,加固涵闸3座,重建涵闸2座,堤顶公路158公里,崩岸治理长度65公里。 重点险工险段情况 据统计,从明弘治十年(公元1498年)至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352年间,荆江大堤溃口达34次,平均约十年发生一次。1931年洪水,大堤于朱三弓、一弓堤等处溃口;1935年洪水,大堤在麻布拐、得胜寺、谢家倒口三处溃口。 1954年荆江大堤发生险情2440余处,包括:脱坡、裂缝、浑水漏洞、清水漏洞、浪坎、管涌、散浸、跌窝等。上述险情中恶性重大险情50余处(直接挡水堤段长度172.1公里),当年三次运用荆江分洪区,累计分蓄洪水123亿立方米,最大降低沙市水位0.96米,使荆江大堤得以安全度汛。 1998年沙市最高水位达45.22米,超过1954年最高洪水位0.55米,荆江大堤堤防出险90处,其中散浸43处、管涌10处、渗漏20处、浪坎6处、涵闸漏水2处、跌窝1处,其他险情8处,均经及时处理而脱险。 重点险工险段包括: (1)沙市观音矶、江陵郝穴堤段:沙市观音矶堤段位于上荆江沙市河湾凹岸上首;郝穴堤段位于上荆江郝穴河湾。两处均属荆江大堤历史重点险工段。曾多次发生崩岸险情,多年平均枯水位以上护坡部分年久失修、护坡块石零乱、损坏严重,大堤外滩狭窄(20——60米)、地势低洼不平,汛期堤内仍有散浸、散浸集中等险情发生。1998年汛期水毁严重。汛后于1999年春至2000年春对沙市观音矶、江陵郝穴堤段进行了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滩岸抗冲、堤坡防浪能力大大提高,堤容堤貌明显改善,社会效益显著。 (2)姚圻垴:地质钻孔资料表明,该堤段范围地表覆盖极薄,仅0.8米左右,其中下埋藏一横大堤的砂层,堤内有大小溃口渊塘10个。1998年、1999年汛期距堤脚700多米沟渠、稻田出现多处小管涌群。2001年已实施导渗沟工程。 (3)观音寺闸:在距水闸出口涵洞末端400~407米范围内,分别于1962年和1987年汛期出现两起特大管涌险情。1962年主管涌直径4.8米、深11.6米,曾投入砂石料128立方米。63年在渠道内修建了减压井,其后多年无大险。1987年又在63年管涌洞附近再次发生了特大管涌险情,管涌直径2.5米,深4.7米,带出砂粒扩散成盘,砂盘直径达8米,厚约0.2米。87年冬至88年春再次修建减压井,建节制闸,填压低洼坑塘,对闸底板作补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 区大社镇 (4) ;井陉县天长镇 (4) ;涉县固新镇 (5) ;武安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 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 年 3月 10 日,共公布 6批 252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按地区分布,名单如下(括号内数字为对应的公布 批次) 北京市( 1 处) 密云县古北口镇 (4) 天津市( 1 处) 西青区杨柳青镇 (4) 。 河北省( 8 处) 蔚县暖泉镇 (2) ;永年县广府镇 (3) ; 邯郸市峰峰矿 反映 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 截止 2014 第一批, 2003 年 10 月 8 日公布,共 10 处 第二批, 2005 年 9 月 16 日公布,共 34 个 第三批, 2007 年 5 月 31 日公布,共 41 个 第四批, 2008 年 10 月 14 日公布,共 58 个 第五批, 2010 年 12 月 13 日公布,共 38 个 第六批: 2014 年 3 月 10 日公布,共 71 处

冶陶镇(5) ;武安市伯延镇(6) ;蔚县代王城镇(6) 。 山西省( 8 处) 灵石县静升镇(1) ;临县碛口镇(2) ;襄汾县汾城镇(3) ;平定县娘子关镇(3) ;泽州县大阳镇(4) ;天镇县新平 堡镇(5) ;阳城县润城镇(5);泽州县周村镇(6)。 内蒙古自治区( 4 处)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4) ;多伦县多伦淖尔 镇(4);丰镇 市隆盛庄镇(6) ;库伦旗库伦镇(6) 。 辽宁省( 4 处)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2) ;海城市牛庄镇 (4);东港 市孤山镇(6) ;绥中县前所镇(6)。 吉林省( 2 处) 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4)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 镇(4) 。 黑龙江省( 2 处) 海林市横道河子镇(3) ;黑河市爱辉镇(4) 。 海市( 10 处) 金山区枫泾镇(2) ;青浦区朱家角镇(3) ;南汇区新 场镇(4) ;嘉定区嘉定镇(4) ;嘉定区南翔镇(5) ;浦东新区 高桥镇(5) ;青浦区练塘镇(5) ;金山区张堰镇(5) ;青浦区 金泽镇(6)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6)。 江苏省( 27 处) 昆山市周庄镇(1) ;吴江市同里镇(1) ;苏州市吴中

长江荆江河段沙市三八滩演变机理分析

收稿日期:2005-12-28;修回日期:2006-05-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3C B415203) 作者简介:彭严波,女,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6)09-0082-02 长江荆江河段沙市三八滩演变机理分析 彭严波 段光磊 (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三八滩位于长江上荆江沙市河弯,所在荆州市是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洪城市。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大水 后,三八滩滩体及主支汊演变剧烈,对下游河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泥沙专家广泛关注。依据沙市河段近40a 水沙资料和地形成果分析,表明三八滩汊道段断面过流面积、三八滩特征值与河段来水来沙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三八滩的演变主要受河段中高水出现时间和来沙影响。分析表明,连续丰水多沙年三八滩淤积,连续枯水少沙年冲刷,且含沙量的变化是主要因素。下荆江系统裁弯、葛洲坝水利枢纽运用、沮漳河改道及荆州长江大桥建设对三八滩演变也有一定影响。三峡水库蓄水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若上游过渡段河势不出现很大变化,三八滩在目前基础上将难以大幅淤长。关 键 词:河道演变;机理;分析;三八滩;荆江河段中图分类号:T V147 文献标识码:A 1 三八滩演变概况 沙市河弯位于长江上荆江河段,上距葛洲坝水利枢纽约 140km ,为长江流经江汉平原的微弯分汊河段。1966、1969年,河段下游下荆江实施了上车湾、中洲子人工裁弯,1972年发生了沙滩子自然裁弯。 沙市河弯地处江汉平原西南部,其地质组成为第四系沉积层,基岩以上为砾—砂—土三元结构。河弯凹岸岸线已受护岸工程控制,凸岸局部地段岸线受人工控制,大部分为土、砾、砂结构;三八滩为砂、砾二相组成;河床质主要由中细沙组成(0.1~0.5mm )。 沙市河弯平面形态为两头窄、中间宽的微弯分汊型。见图1。1966年以前,沙市河弯处于自然状态,河段有冲有淤,洲滩随主流线和来水来沙的变化而演变。多年来,沙市河弯平面形态基本稳定。河势变化主要表现为主流线的摆动和洲滩的消长。 三八滩位于沙市河弯中部,1900年以前尚未出现,1925年以前为散乱的江心滩,1933年左右基本形成完整的江心洲形态,1950年前称为新窖金洲。1950年初期三八滩洲顶高程达38m (吴淞基面),故称三八滩。 多年来三八滩有冲有淤,总的呈冲刷萎缩的态势。其总的变化趋势是滩长缩短、面积缩小。滩顶高程从1960~1998年呈缓慢淤高之势,从36.8m 逐渐淤高至42.7m 。1998年后随着高滩部分的冲刷萎缩。至2004年,顶高降至36.8m 。 1966~2004年,三八滩分汊段以冲滩为主。左汊槽位较稳定,右汊的口门至中部段槽位多年来左右位移,位置不稳定。多数年份左汊分流比大于右汊分流比,左汊为主汊;当枯季流量小 于5000m 3Πs 时,右汊分流比大于左汊分流比而成为主汊 。 图1 三八滩汊道段河势 2 三八滩演变机理分析 由于三八滩汊道段两岸修建了堤防,岸线稳定,因此,河床 变化主要体现在三八滩及其两汊的冲淤变化。 天然河流的演变是由多方面极其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其中河段进口的来水来沙条件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考虑到流量及沙量对洲滩影响较大,故应用沙市水文站实测的1965年后的水文泥沙资料地形资料,分析汊道段断面过流面积、三八滩面积、滩宽等变化与较大流量持续时间、含沙量之间关系。 另外,分析上游过渡段河势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考虑到河床变形滞后于水沙变化,断面及三八滩特征值采用各时段末 第37卷第9期人 民 长 江 V ol.37,N o.9 2006年9月 Y angtze River Sep., 2006

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及简介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1、江津区石蟆镇 石蟆古镇自元末建场,至今已600多年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了清源宫、登云山寺、石蟆口古场、稿子坝老街、张氏祠、大佛嘴大佛、下雨仙佛慧寺等众多文物古迹。爬杆、钱枪、翻五台、川戏、灯戏、腰鼓、川祖会、灯杆会、清谯会、上九会等各种民间特色文化艺术活动更是历经数百年盛况不减。古镇现已形成古场、新区相协调的“三纵三横”、“七路一街”的格局,占地1.2平方公里。 2、江津四面山镇凤场乡(现双凤村) 四面山镇凤场乡(现双凤村)位于四面山镇背面,处于国家景区四面山主入口的前庭位置。凤场乡(现双凤村)会龙庄为江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系清代中叶的古建群体,是典型的南方花园式仿宫廷式建筑,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会龙庄坐西南朝东北,复式四合院布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庄园总占地面积20468平方米。 3、江津吴滩 吴滩古镇位于璧南河、箭梁河汇合处,建场前方圆几里内一片荒芜,人称“芜滩”,明代建场后,以“芜滩”谐音为吴滩,镇因得名。吴滩镇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现存聂荣臻元帅故居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4、秀山洪安 洪安古镇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重庆、贵州、湖南交界之地,也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还是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原型。古镇古建筑群立,其工艺、造型独特,土家苗寨风情别具一格。整条老街长约千余米,两旁均有高大结实的封火筒子,造型独特,高过房顶数米,形成了古镇独特的风貌。 5、酉阳龚滩 龚滩古镇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被誉为“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现存夏家院子、董家祠堂、半边仓、川主庙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蛮王洞香会、娘娘会、龚滩诗词等民俗文化使古镇别具风味。 6、酉阳县后溪古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第44卷第6期2016年11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oha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Vol.44No.6Nov.2016DOI:10.3876/j.issn.10001980.2016.06.012 一一收稿日期:201509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42,51339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9015) 作者简介:余蕾(1990 ),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研究三E?mail:1032602833@qq.com 通信作者:王加虎,副教授三E?mail:tigerlly@126.com 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余一蕾1,2,王加虎1,邹志科1,卢金友2,李凌云2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一210098;2.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一430010) 摘要:为研究冲积河流河床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调整规律,基于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原理,对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进行研究三运用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沙市河段1956 2011年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规律,采用滑动平均法拟合了流量二含沙量与断面面积的单一幂指数函数关系三结果表明,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其河床形态的调整受到包括当前时段在内的前期水沙条件的共同影响三建立了水沙序列分时段的断面面积计算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河床横断面面积的变化情况与实际情况较接近,断面面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0 85,模拟精度较好,分时段计算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三 关键词:冲积河流;河床演变;小波分析;多时间尺度;滞后响应;断面面积;上荆江沙市河段 中图分类号:TV147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01980(2016)06054406 Adjustmentregularityofcross?sectionalmorphologyofShashisegmentofupperJingjiangReach YULei1,2,WANGJiahu1,ZOUZhike1,LUJinyou2,LILingyun2(1.SchoolofHydrologyandWaterResources,Ho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2.KeyLaboratoryofRiverRegulationandFloodControlofMinistryofWaterResources,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Wuhan430010,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dynamicresponseofriverbedmorphologyofalluvialriverstowaterandsedimentconditions,theadjustmentprocessofriverbedcross?sectionalmorphologyattheShashisegmentoftheupperJingjiangReachwasinvestigatedbasedonthedelayedresponseprincipleofriverbedevolution.Themulti?timescalerulesofwaterandsedimentseriesoftheShashisegmentduringtheperiodfrom1956to2011wereanalyzedusingtheMorletwaveletmethod,andapower?exponentrelationshipbetweenthedischarge,sedimentload,andcross?sectionalareawasobtainedwiththemovingaveragemethod.Theresultsshowthattheadjustmentofriverbedcross?sectionalmorphologyoftheShashisegmentisdelayedwiththechangeofwaterandsedimentconditionsanditisinfluencedbypreviousandpresentwaterandsedimentconditions.Themodelforcalculationofthecross?sectionalareaforwaterandsedimentseriesindifferenttimeperiodsisestablished.Thesimulatedresultsindicatethatthesimulatedcross?sectionalareasandactualvaluesareingoodagreementandtheircorrelationcoefficientR2is0 85,indicatingthattheestablishedmodelcansimulatetheadjustmentregularityofriverbedcross?sectionalmorphologyoftheShashisegmentofupperJingjiangReach.Keywords:alluvialriver;riverevolution;waveletanalysis;multi?timescale;delayedresponse;cross?sectionalarea;ShashisegmentofupperJingjiangReach 冲积河流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输入输出的开放系统,其平衡状态表明着输入条

著名防洪工程——荆江大堤

著名防洪工程——荆江大堤 长江流经湖北省荆州地区,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约340km的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左岸江堤,上起江陵县枣林岗,下抵监利县城南,长182.35km,称为荆江大堤。大堤直接保护荆北平原500万人口和800万亩耕地,以及许多城镇和其他重要资源的防洪安全。如大洪水时荆江大堤溃决还将威胁汉南、汉北两区460万人、860万亩耕地和武汉市以及几条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因此,荆江大堤被列为长江防洪重点确保堤。 沿革。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至兴宁二年间(345~364)。相传荆州刺史桓温令陈遵沿江陵城筑金堤,为大堤最早记载。大堤原起自万城附近较高地带。随着云梦泽淤积演变,沙市以上堤段约成于唐代中期,北宋中期后堤围逐渐向下游发展。首先是几个堤围,堤围之间有穴向荆北区分泄荆江部分流量。大堤大致在元代初期已形成。1542年北岸最后一个分流口──郝穴堵塞,大堤联成一线,全长124km,名万城大堤,又名万安大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长江大水,万城大堤溃决,淹江陵城。此后遂加强堤防管理制度。至1918年改名荆江大堤。1951年将堆金台以上8.35km堤划入荆江大堤。1954年洪水后将下游50km原有干堤划为荆江

大堤的范围。至此,荆江大堤全长182.35km。 险情与建设。据有关史志记载自1560~1949年大堤溃决36次,灾情都很严重。目前堤身高度一般为10~12m,最高达16m。堤基为沙砾基础,堤背还有历次溃堤所形成的渊塘,堤基覆盖被破坏。临水面无滩或少滩堤段还有20km 以上,由于人类的活动,生物(白蚁、蛇、獾、鼠等)的破坏,每临较高水位,大堤险情很多,有时还很严重。1954年大小险情达5000处。自1949年起针对堤身隐患、堤基渗漏和堤身崩塌三大险情,进行整治和加固,处理各类险患11万多处,计完成土方近1亿m3,护岸石方600万m3以上,荆江大堤已得到初步巩固,三大险情有所减轻。1954年后历年防汛表明相同高水位的险情逐年减少,但仍未根除。1987年洪水时,在观音寺堤背发生基础翻沙鼓水重大险情。 问题与展望。荆江大堤堤身高,基础差,要大幅度地加培又受土源制约,许多堤段的加培造价昂贵。高度在10m以上的堤身,是1600多年长期积累而成,堤身内部隐患很多,种类也繁杂,极难根除,而河道安全泄量仍远比特大洪水为小,采用分洪措施也只能解决40年一遇洪水(见荆江分洪工程)。如出现历史上的特大洪水,后果将极为严重,长江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已堵的调弦口)向洞庭湖分流逐年减少,对荆江大堤的威胁,也就不断增加。今后应继续加固堤身,消灭隐患;改善堤基和控制河势,稳定河岸;同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荆江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

荆江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 2005-12-29 来源:长江水利网 王伟许全喜白亮 (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技术研究所 430010) 摘要:2004年水文局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长江委信息化工作会议的精神,提出了充分利用水文泥沙河道监测的技术和资料优势、建设全长江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的任务,确定了以荆江河段为突破口、分段实施的方针。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建设的背景、系统的功能与特点及关键技术。本课题以开发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完成了荆江河道DEM及重点目标包括堤防、险工护岸、跨河工程、涵闸、水文水位站在内的80多个三维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在三维逼真场景下对重点目标的信息管理、浏览和属性查询,具有便捷高效、查询方便、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等特点,特别是其全流域河道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形象逼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荆江 1 前言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由长江口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沿江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经济区和21世纪重点发展地区之一。长江中下游两岸,各类防洪工程、水工建筑、跨河工程、港口码头、工矿企业星罗棋布,分布广泛的水文站网担负着防汛和监测的重任。如何与高科技结合,建设快速高效的河道管理与防洪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当前科研应用开发中的重点方向。 2003年水利部提出了“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2004年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方针指导下,长江委提出了全面加快以“数字长江”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促进流域管理现代化;据此水文局提出了充分利用水文泥沙河道监测的技术和资料优势、建设全长江河道三维交互式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确定了以荆江河段为突破口、分段实施的方针。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宜昌至城陵矶全长408km,由顺直微弯河型向微弯河型和蜿蜒型河道过渡,属防洪重点确保段。本课题以开发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赵勇1 唐渭荣2 龙丽民3 王兆芳3 作者单位: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收稿日期:2012-05-03 摘要/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体系 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has got fruitfu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ince 1982.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system, ascertaining resources, launching salvage conservation,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 conservation system, conservation planning 从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2003年建设部(2008年更名为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陆续公布了5批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纵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实践问题和认识误区,一些保护概念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梳理和辨析。1 保护工作回顾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和实践的30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 1982~1994年左右。1982年是重要的一年,国家颁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文革以后迎来崭新的开始。之后,国务院先后于1986、1994年公布了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强调城市规划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改造大规模展开,一批学者针对当时保护与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分别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结构与旧城更新、传统特点和风貌保护、特色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概念和保护对策[1-4]等问题展开探讨,奠定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基础。1.2 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 1995~2002年左右。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1996年在黄山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和1997年建设部转发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原则方法;1997年国家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对16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资助。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江苏、浙江、广州、昆明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也相继出台。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101座,平遥、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于2000年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四、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276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地方政府率先展开,周庄、同里、乌镇等一批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方法、保护规划、建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特点和保护实践[5-8]的研究,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则集中在聚落景观、价值特色以及保护规划[9-11]等方面。

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 图为荆江大堤保护下的荆州城,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郢(今荆州纪南故城)开始,到公元963年荆南国灭亡,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西汉时,荆州城成为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三国时期,为魏、蜀、吴三国争夺的战场;元、明、清时为路、府治所的所在地,清代在此设立荆州驻防将军府。现在,这里是江汉平原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摄影/李风东晋金堤位置示意图 可以说,荆江大堤的肇始就是源于护卫荆州古城和楚纪南故城。江陵城(今荆江古城)西、南、东三面均为长江主泓环护,魏晋时期,长江江水紧迫城南,直接威胁江陵城的安全。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荆州刺史桓温派陈遵主持筑堤治水。因大堤保一方百姓的富庶,便称之为“金堤”。绘图/孟凡萌肆虐的荆江催生的大堤 正如长江流经四川盆地段称川江,流经三峡段称峡江一样,流经古荆州段的长江被称作荆江。长江携怒涛从两岸连山的三峡咆哮而下,在湖北省宜昌市附近穿过夹江对峙的荆门山,进入平坦的江汉平原之后,才放缓脚步。李白在《渡荆

门送别》中写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荆门山外,长江进入了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没了两山的夹峙,江水开始肆意流淌。荆江自湖北省枝江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全长约300多公里,以湖北省公安县藕池镇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荆江北邻汉江,南接洞庭湖,是古云梦大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古湖泊群的总称)的区域。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荆江北部的江汉坳陷和南部的洞庭断陷不断抬升,中部的云梦沉降区持续下沉,河流堆积的泥沙在云梦沉降区形成三角洲,荆江就是从堆积三角洲上的诸多汊流中逐渐发育出来的。知道黄河是悬河的人很多,知道荆江河段“船在屋顶走”的人却很少。由于泥沙的持续堆积,荆江河床不断被抬高,甚至连枯水季节也高于北岸地面,大水时在荆州的楼房上眺望江面的船舶,仿佛从屋顶上驶过一般。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下荆江尤为典型。绵延240公里的下荆江河道,直线长度仅有80公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弯曲的河道导致洪水宣泄不畅,加之上游洪水又常与清江、沮漳河及洞庭湖相遇,极易溃堤成灾。因此民谚有云:“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从古至今都是长江洪涝最频发的河段。荆江地区虽然水患频繁,但这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自古就是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华夏民族的一脉—楚人就曾在此繁衍生息,这里也成了楚文化的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