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陈曦武汉 430072)

[摘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荆江河道自古就分布着较多洲滩。在荆江的变迁中,上游来水来沙及河道的变化促进了洲滩的发育,同时,洲滩作为一个活跃因子,其形成与增长促进了河道的演变,二者相互作用。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对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河段洲滩与河道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宋代以降,荆江河道中的洲滩数量呈增长趋势,尤以清代更为明显。其中,江心洲较多地分布于上荆江河道中,下荆江则以边滩为多,今天荆江河道的洲滩分布仍呈现这一规律。

[关键词] 荆江;洲滩;变化与影响;宋元明清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3JB770017。

流经江汉平原的长江干流主要是荆江河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河段主要包括枝江、松滋、江陵、公安等县江段,石首县与监利县河段属于下荆江。

1、上荆江段

历史上枝江境内荆江河道中的洲滩众多,或为江心洲,或为心滩,或为边滩。其中江心洲不同于心滩和边滩,后两者时长时消,变动性大,其中边滩仅一边过水,而江心洲长期稳定,可以居住和耕种。①盛弘之《荆州记》言:“县左右有数十洲盘布江中”②,乐史《太平寰宇记》引《荆南志》亦云县界内洲大小凡三十七。③《太平寰宇记》还引《荆州记》,称自上明至江津存在九十九洲或“满百之洲”。④“满百之洲”的说法在同书中还有若干处。⑤

无论是“数十洲”或“满百之洲”,得到确指的仅是一小部分,如百里洲、岑头洲⑥、迤洲⑦。其中前二洲为长期稳定的江心洲,后者在南朝时已靠岸。

百里洲,《太平寰宇记》称其平衍土沃,“特宜五谷”,长期以来得到开发,宋初县治曾置于此。⑧明中叶以降,百里洲发生大变化。嘉靖年间(1522~1566

①参见张昌民:《现代荆江江心洲沉积》,载《沉积学报》1992年第4期。

②清·陈运溶等辑:《荆州记九种》,湖北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99年版,第22页。

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

④《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又,该条所说的“满百之洲”有二,一是东晋桓玄僭位时新生一洲,不久即消毁;另一是南朝宋文帝即位前忽生一洲。据此,东晋时出现的当为心滩。

⑤《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新洲”条载,梁朝太清末年枝江县阳閤浦与岸相连处“忽生一洲”。另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祖》“乾德元年二月丙戌”条:五代高季兴时(924~928)江中心曾“忽生一洲,遂满百数”,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漂没不存”,中华书局校点本2004年版,第84页。“新洲”不见于明代及以后的方志中,结合其与百洲“忽生”的情形看,应属于普通边滩或心滩。

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十四《荆湖北路·江陵府·景物(下)》“岑头洲”条,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道光二十九年惧盈斋本。

⑦《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篇》,武英殿聚珍版。

⑧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乾隆五年刻本,海南出版社影印故宫珍本丛刊2001年版。

年)上游来水异常,百里洲被冲为上下两段,间隔约为二十里。①万历《湖广总志》记录了嘉靖十一年(1532年)与三十九年(1560年)的两次大水,尤以后者为重,两岸冲决数十处,百里洲堤即为其一。②此后,百里洲的位置逐渐东移,嘉靖年间百里洲在县东北六十里③,至乾隆五年(1740年)以前上百里洲已移至距县江北一百里处(一说八十里),而且下百里洲的积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出现了此前未见记载的杨林、沧港、文章三湖,康熙年间(1662~1722年)修建了上下二闸以泄三湖及洲上之水。④

岑头洲,东汉以前即形成,位于百里洲西首⑤,明末清初尚存⑥,康熙以后不不见记载。

明代以后,枝江河道中有明确记载的江心洲较前增多。仅《湖广图经志书》卷六中便有浰洲(又称浰字洲)、漷洲、关洲、【氵便】洲(一称【氵扁】洲)、灞洲、南渚洲(又称羊角洲)、苦草洲、芦洲、澌洲、洋洲、澕洲等。

根据记载,明代以后,诸洲在江道中的位置多有变化。如浰、漷、关三洲,据乾隆《枝江县志》之《地舆图》,此三洲顺江而列,嘉靖前皆已开发,均有民耕于内。其中,浰洲,嘉靖时在县东南二里⑦,周围约宽十里,乾隆时下移至县东五里,宽则略增至十二里。漷洲,在浰洲之下,嘉靖时约宽十里,乾隆时缩小至八里。同治五年(1866年)前,浰、漷二洲发生巨大变化,成书于该年的同治《枝江县志》卷二称“浰、漷二洲今皆为水洗”,只是在冬季水涸时“犹有痕出”。漷洲之下是关洲,乾隆时约宽二十里,已较康熙《荆州府志》所记缩小十里,至咸丰十年(1860年)亦“水洗殆尽”⑧。关洲之下有【氵便】洲,嘉靖时在县东六十里,乾隆时在县东三十里,同治时在县东四十里。考虑到统计上的误差,清代【氵便】洲的位置较明代时靠近县治。灞洲与【氵便】洲相邻,嘉靖时在县东六十里,乾隆与同治时上移十里。南渚洲(即羊角洲)与灞洲相对,乾隆时在县东六十里,同治时上移十里。可见,在浰、漷、关三洲下移的同时,【氵便】、灞、羊角三洲则在向上游移动。

苦草洲、芦洲的位置在明清时变化不大。

澕洲位置不清。乾隆《枝江县志》之《地舆图》显示澕洲在苦草洲和芦洲之上,而同书卷一《地理志·山川》记苦草洲在县东六十里,芦洲在县东南八十里,澕洲则去县八十里,澕洲当不在苦草洲之上。其后的同治《枝江县志》卷二,澕洲距县六十里、苦草洲距县六十五里、芦洲距县七十里,与乾隆县志的《地舆图》相近。

澌洲与洋洲的变化亦较大。洋洲在澌洲之南,两洲在嘉靖时均约宽五十里,至迟在康熙时两洲合而为一,名澌洋洲。⑨两洲合一后,洲体较原先为长。⑩

①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百里洲”、“上百里洲”、“下百里洲”条。

②万历《湖广总志》卷三十三《水利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福建省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③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六《荆州府·山川》“百里洲”条,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影印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嘉靖元年刻本。

④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山川》之“百里洲”、“上百里洲”、“下百里洲”条,卷二《建置志·闸口》之“下百里洲上闸”、“下百里洲下闸”条。

⑤《舆地纪胜》卷六十四《荆湖北路·江陵府》“岑头洲”条。

⑥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湖广四·荆州府》,第3677页,中华书局校点本2005年版。

⑦万历《湖广总志》卷四《荆州府·山水考》“浰洲”条下记为“县东二十里”,结合清代方志对该洲位置及与其关联的漷洲、关洲的记载,此说当误。

⑧同治《枝江县志》卷二《地理志中》之“关洲”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同治五年刻本。

⑨康熙《荆州府志》卷四《山川》“澌洲”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⑩《湖广图经志书》言澌洲周围约宽五十里,洋洲周围与澌洲相似则亦周围约宽五十里。康熙《荆州府志》只言澌洋洲合并后约五十余里而未言此为周宽或长度,乾隆《枝江县志》则言其约长五十余里。

清代以降,枝江县又有一些新的洲滩出现在志书中,康熙《荆州府志》卷四新见“偏洲”①,在芦洲之下。②乾隆《枝江县志》卷一新增“青夹洲”,在县北五里。

松滋县境,明代的江心洲主要是上莱洲。上莱洲在县北三里的江中,实为两洲,将江水一分为三,明清两代基本如此。③清代方志中出现的河夹洲,是位于县东五十里的一个边滩,洲上沃土过百顷,规模较大。④河夹洲的发展颇受百里洲影响。由于百里洲逐渐东移并被冲为上下两洲,逼迫水流南激,位于原洲南的河夹洲渐受其害,堤岸易崩。咸丰十年(1860年),河夹洲受下游江陵溃堤淤塞的影响,水流不畅,“水归垸内者日积日深,无可疏消,致令合洲沈没,无一存者”。⑤另一新见江心洲为芦花洲,距县百里,为枝江与松滋共有,黄家埠决口后,后,属枝江的部分逐渐淤平。⑥

上莱洲、河夹洲和芦花洲三洲虽属松滋,但都在百里洲以南的江段中。

江陵、公安两县的江段主要包括今沙市河湾与公安河段。沙市河湾上起陈家湾,下至观音寺,流经江陵、公安两县,为微湾分汊河段。⑦公安河段上起观音寺,下至新厂,由斗湖堤河湾与郝穴河湾两个反向河湾组成。⑧

在《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篇》中,江陵县江段的江心洲自西向东有枚回洲、故乡洲、龙洲、宠洲、邴里洲和燕尾洲等,清代的方志延用其说,至光绪年间未曾改变。但是,在明代的两本方志《湖广图经志书》与万历《湖广总志》中,仅记载“龙洲”一洲,这或许反映出《水经注》时代的有些洲在明代嘉万年间之前已经靠岸,有些已不复存在。邴里洲即是一例。顺治《江陵志余·志水泉》引《水经注》言,邴里洲上有高沙湖,湖东北有小水通江。⑨“高沙湖”,光绪《续修江陵县志》⑩卷三《方舆三》有专条,指高沙湖即当时李家埠之北沙滩,而且“湖无堤之先,当与江通”,与《水经注·江水篇》所言合。清代出现的窖金洲也是一例,清人修志时想溯其源,但已无法指实,于是或指为古枚回洲,或指为下百里洲,又或称其由南岸小滩增长而成。11

本河段古江心洲的消失与河道的南移相关。顺治《江陵志余》之《志陵陆》“金堤”条提到,五代高季兴修筑金堤后,“江势改徙,堤迁于外”。光绪《荆州

①康熙《荆州府志》卷四《山川》“偏洲”条。

②《湖广通志》卷九《山川志》称偏洲与灞洲俱在县东六十里,实将偏洲与【氵便】洲混淆。

③《湖广图经志书》卷六《荆州府·山川》和同治《松滋县志》卷一《舆地志》“上莱洲”条。

④同治《松滋县志》卷一《舆地志》“河夹洲”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同治八年刻本。该条记洲在县北五十里,然以时县治方位计,不当在县北。又据乾隆《枝江县志》之《地舆图》,下百里洲南有一河家洲,并称为松滋管,此洲当为河夹洲,位于松滋县治东。

⑤同治《松滋县志》卷一《舆地志》“河夹洲”条。

⑥光绪《荆州府志》卷十九《堤防志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光绪六年(1880)刻本。

⑦参见黄传俊:《长江中游沙市河湾河床演变分析》,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编:《长江中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第二辑),内部刊印本1993年版,第53页。

⑧参见张应龙等:《长江中游公安河段河床演变分析》,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编:《长江中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第二辑),内部刊印本1993年版,第85页。

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顺治七年刻本,“邴里洲”条。

⑩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光绪三年宾兴馆刻本。

11参见《万城堤志·万城堤续志》,湖北教育出版社校点本2002年版,《荆州万城堤志》卷首《谕旨》,第17页;卷九《艺文·杂著》之《窖金洲考》,第254~256页。又,前揭《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第七章《各历史时期的荆江变迁》第五节《历史时期枝城—沙市段河道演变》以古燕尾洲为窖金洲(第123页),然前引《荆州万城堤志》卷首《谕旨》称窖金洲“向来只系南岸小滩”(第17页),同书卷九《窖金洲考》后倪文蔚亦驳阮元“(窖金洲)自古有之”之论,认为窖金洲不当为晋宋时形成。且顺治《江陵志余》、康熙《荆州府志》、光绪《荆州府志》“燕尾洲”条均转引《水经注》而未增新文,更早的《舆地纪胜》卷六十四“燕尾洲”条则仅引《元和郡县志》文称其在江陵县,未能指出其大致位置。可见,燕尾洲至迟在南宋时已难以确指。

府志》记,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郝穴下十里处修建了周公堤,并立一碑,碑南半里堤外旧有三闾祠,六七十年后,祠“圮于江中”。①

考古发掘证实了河道的南移。1953年斗湖堤江边挖出一方嘉靖年间的墓碑,其上注明,墓地距江八里远。②

今人的研究也解释了有些古洲已随河道的南迁而靠岸成陆。据周凤琴先生研究,由于受到由西北向东南的掀斜运动和地球自转的科氏力等影响,水流向南汇聚,沙市河段经历了由东北向西南的迁移过程,北部洲滩相继淤长成陆。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也认为是科氏力导致了长江中下游河道长期摆向右岸。④李长安先生也同意历史时期荆江河道不断南迁,但他认为南迁的原因在于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而非传统的科氏力。⑤无论原因为何,河道南迁是大家认可的事实。

河道的南移使得有些古洲已靠岸成陆,到清代,上述古江心洲仅龙洲和邴里洲或可指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江陵县河段中淤积洲滩较少。相反,正如光绪《续修江陵县志》所言:“龙洲以下,燕尾、邴里、高沙皆古名也。今则接龙洲者为天鹅,乾隆初年尚未过荆水师营,今已淤近玉路口。天鹅之外,则曰窖金。窖金以下,又有上姜、青安等洲。大抵洲渚,或倚南北江岸,或横亘江流,溃淤流徙不常,不独江陵为然,而江陵为尤甚。”⑥

在洲滩演变的过程中,来水来沙与河道的变化起了明显作用。

来水来沙量不仅有年际间的变化,还有年内的变化,在天然弯曲河道内,汛期时较大的来水量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枯水期时泥沙在弯道段落淤⑦,这种持续的过程造成了河道中洲滩的不断形成。如前所述,百里洲在嘉靖年间(1522 ~1566年)被一分为二,澌洋洲合二为一,浰、漷、关三洲从逐渐下移至最终消失,都反映了上游来水量的异常。其他洲滩也大体如是,如【氵便】、灞、羊角三洲,夹在浰、漷、关洲与百里洲之间,其上游来水受浰、漷、关洲阻遏,下流又受百里洲冲顶,致使水流不能正常东行,三洲的上移当与此有关。

实际上,上游来水量异常在此前已有征兆。弘治十一年(1498年),江陵城内三十里的李家埠堤决,弘治十四年(1501年)和正德十一年(1516年),黄滩堤(又作“黄潭堤”)东三十里的文村堤两次被水冲决,正德十一年江陵城东二十里的黄滩堤亦决。⑧之后,黄滩堤还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康熙二十和二十一年(1681、1682年)数次决堤。⑨公安县江堤的频决来得更早。元大德七年(1303年),即已“竹林港堤大溃,自是堤不时决”,至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至隆庆二年(1568年)间,公安沿

①光绪《荆州府志》卷十八《堤防志二·万城堤》“周公堤”条。

②转引自前揭《长江中游公安河段河床演变分析》,第87页。

③参见周凤琴:《湖北沙市地区河道变迁与人类活动中心的转移》(载《历史地理》第十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和《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特征》(载《历史地理》第十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④参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著:《长江中下游河道特性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三章《河道历史变迁》,第69页。

⑤参见李长安:《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对长江中游环境的影响》,载《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1998年第6期。

⑥光绪《续修江陵县志》卷三《方舆志·山川》。

⑦参见前揭《长江中游沙市河湾河床演变分析》,第70、80页。

⑧见《湖广图经志书》卷六《荆州府·山川·江陵》“李家埠堤”、“文村堤”、“黄潭堤”条,湖北省图书馆藏嘉靖元年刻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无此部分内容,现据湖北省图书馆藏本补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所缺内容)。又,《湖广总志》卷三十二《水利·荆州府·江陵县》“李家埠堤”条记弘治间决堤于十三年。

⑨光绪《荆州府志》卷十八《堤防志二·万城堤》“黄滩堤”条。

岸诸险要堤防共溃决十一次。①

当然,导致堤防溃决的原因较多,而上游来水来沙量的较大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在多种因素综合演变的过程中,元明时期的护岸工程尚未普遍,堤防的溃决便较为常见了。

清代以后,上游来沙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前述澌洋洲较合并之前为长,志书记载中新出现了偏洲、金沙滩②、青夹洲、河夹洲与芦花洲等,都与此有关。其中,偏洲在芦洲之下,与河夹洲、芦花洲同在百里洲南岸,金沙滩在百里洲北岸,百里洲的这一江段本为江心洲聚集处,洲数继续增加,说明了泥沙不断淤积于此。关洲的情况也体现了来沙的变化,前引《枝江县志》在记关洲被水冲尽后,复称:“若洲脑筑一横堤以杀水势,复可淤积”。③同书卷三还记载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大水过后,【氵扁】洲西垸“强半沙压”的情形。④

同时,洲滩还受到河道自身南迁的影响。如从航空照片可见,江陵公安县江段的南五洲(即石洲、白沙洲、新淤洲、新泥洲、白脚洲)自1869年以来,逐渐向北岸推进。⑤

此外,环流的因素也起了作用,环流能使泥沙产生横向输移,尤其在分汊河段,环流促使汊道兴衰及洲滩消长。⑥

洲地结构的不稳定也是促使沙洲分合的另一原因。康熙十四年(1675年)百里洲地南陷⑦;乾隆年间【氵便】洲内一学田区“坍塌殆尽”,而另一民田区“存“存十之三”⑧,都与洲地结构不稳定直接相关。

洲滩的变化对本段河道的影响甚大。百里洲河道中原本洲滩甚多,除百里洲以外,浰、漷、关三洲顺江而列,【氵便】、灞、羊角三洲在其下流,又有苦草洲、芦洲、澕洲、澌洲、洋洲与松滋上莱洲等等,它们一起分汊并减缓了水流。嘉靖以后,百里洲一分为二,康熙时澌、洋二洲合一,以后又增加了洲体庞大的河夹洲、芦花洲与偏洲,百里洲河段更趋狭小,自古便有的外江内沱、南江北沱⑨的形势发生变化。道光十年(1830年)终于“洪流徙行内江,而沱胜于江矣”,此为“数千余年江流一大变局”。⑩随后浰、漷、关三洲俱被江水冲没。洲滩此消彼彼长,并最终影响到主流线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河床的演变。如斗湖堤至郝穴河段,至清前期1756年还是单一的微弯河段,但1830年后,由于突起洲和南五洲的形成,该河段已成为分汊河道。另一方面,主流的往复摆动又促使了洲滩的消长不定,彼此相互影响。11

2、下荆江段

石首县与监利县河段属于下荆江。据林承坤先生研究,沙层上复有厚层粘土

①康熙《荆州府志》卷八《堤防·公安县》之《堤防考略》。

②康熙《荆州府志》卷四《山川》“金沙滩”条。

③同治《枝江县志》卷二《地理志中·疆域》“关洲”条。

④同治《枝江县志》卷三《地理志下·堤防》“【氵扁】洲西垸”条。

⑤参见前揭《长江中游公安河段河床演变分析》,第88页。

⑥参见李楚南等:《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演变分析》,载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编:《长江中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第一辑),内部刊印本1993年版,第7页。

⑦乾隆《枝江县志》卷三《堤防考略》。

⑧同治《枝江县志》卷三《地理志下·堤防》“【氵扁】洲西垸”条。

⑨江沱之分自古有之,《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枝江县》下记:“江沱出邑西,东入江”;“南为外江、北为内江”。

⑩同治《枝江县志》卷二《地理志中·山川》“大江”条。

11参见前揭:《长江中游公安河段河床演变分析》,第85~99页。

的二元结构,或沙与土互层结构的土质条件,对荆江河曲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宋代以前,河床边界主要由沙层组成;宋代以后,逐渐改变为沙层与粘土组成的具有两元结构的河床边界。下荆江由于近代构造运动下陷的幅度较大,引起泥沙大量堆积,分流淤积也较迅速,使荆江流量迅速加大,造成河床的流程与河滩更加迅速地抬高。加之人类活动的逐渐加剧,从十四世纪中叶以后,荆江水系开始形成河曲,河型产生了重大变化,河床中沙洲逐渐消失,河弯迅速发展。①

方志中关于石首、监利两县洲滩的记载与林先生的研究较为吻合。如《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篇》所载石首县河段中的赭要洲、次北湖洲与杨子洲,此三洲在宋元方志中均无记载,在清代方志中记入古迹。②仅杨子洲见于明末雷思霈《荆州方舆书》③,文中记该洲“在大江中”。但《湖广图经志书》卷六“洪家套”套”条将杨子洲称为“杨子洲院”,说明在嘉靖之前,杨子洲不仅已靠岸,还被围垸,《荆州方舆书》的记载当是沿袭旧说。监利县在明代以前洲名很少,仅《湖广图经志书》卷六记有兔儿洲。但在河曲发展的清代,监利河道中累积了相当数量的洲。④

清代以后,石首河段江洲增长迅速,至迟在乾隆朝,河道中已有江心洲6个,边滩23个(江南岸16个,江北岸7个);而且,从1795年乾隆《石首县志》修成到1866年同治《石首县志》修成的数十年里,增加了附团合洲等7洲。⑤光绪初年又增加了天生、团河、刘家、蔡家等江心洲。⑥上述诸洲中,以南岸边滩为多,而且朱家套、税洲、永锡洲、岛宿洲、福兴洲、枕心洲、塔市驿洲等洲已经相连。⑦江心洲中的团合、掛口、木嘴、边洲不仅相连,还与戏子洲、刘发洲一起有向南岸靠拢的趋势。⑧随着江心洲的逐渐靠岸,加上已有较多的边滩,石首江南岸必会形成河湾凸岸边滩。“凸岸边滩形成后,逼使水流弯曲,侵蚀彼岸,在弯道环流作用下,使河湾得到不断地发展。”⑨而且,由于处于蜿蜒性河段,凸凸岸淤积将促使主流冲刷凹岸,造成凹岸不断崩坍。因此,明清以后,下荆江所形成的河湾,比明代以前的河道向北移动。

监利县的江洲在清代以后增幅超过石首县。至康熙年间,除兔儿洲外,增加了23个洲。⑩至1872年同治《监利县志》修成时,一百多年间,又增加了28个洲,这尚未包括由于水流变化导致的原有江洲一分为二的情形,如新冲、槅头、

①参见林承坤:《荆江河曲的成因与演变》,载《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5年第1期。

②乾隆《石首县志》卷二《方舆》“赭要洲”条、“杨子洲”条,乾隆六十年刻本,海南出版社影印故宫珍本丛刊2001年版。

③载康熙《荆州府志》卷三十六《艺文》。

④康熙《监利县志》卷一《方舆志》,康熙四十一年抄本,海南出版社影印故宫珍本丛刊2001年版;同治《监利县志》卷一《洲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同治十一年刻本;光绪《荆州府志》卷十九《堤防志三》。

⑤乾隆《石首县志》卷二《方舆》,同治《石首县志》卷一《方舆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同治五年刻本)。

⑥光绪《荆州府志》卷三《地理志三》及卷十九《堤防志三》。

⑦乾隆《石首县志》卷二《方舆》“倒湾洲”条。

⑧乾隆《石首县志》卷二《方舆》“木嘴洲”条:“四洲(即团合、边、掛口、木嘴)相连。南河水泛,则与南岸相隔,一衣带水,……”“戏子洲”条:“亦在南河流河之交。”“刘发洲”条:“与团合四洲中有流河间之”。又,同治《石首县志》卷一《方舆志》“南河”条:“水由二圣寺入流河、出大江。”康熙《荆州

府志》卷四《山川》“白沙潭”条:“在县南五里,通湖南为南河。”据上述诸条可知:一、南河、流河在江南,南河经流河入江;二、戏子洲距流河入江口较近,才得以称在两河之交;三、刘发洲亦靠近流河入江口;四、团合四洲与江南岸相隔不远,当南河水泛注江时,四洲与南岸也仅隔一线。

⑨参见前揭《荆江河曲的成因与演变》。

⑩康熙《监利县志》卷一《方舆志》。

殷马、南薪等洲。①数年之后,1880年光绪《荆州府志》修成时,又增加了数洲。②

上游来沙的日渐增多和洲滩的不断出现,推动了河曲的形成,河曲曲折率也在逐渐发展,并导致了自然裁湾的发生。如东港湖即是明末被自然裁湾的牛轭湖的遗迹,大公湖、西湖、月亮湖、王家大路等河湾也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发生大规模的裁湾取直。③

可见,清代是下荆江河曲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泥沙大量淤积于河床与边滩,河道弯曲日渐严重,由此引起的自然裁湾又导致了河道的剧烈变化。

综上所述,宋代以降,荆江河道中的洲滩数量呈增长趋势,尤以清代更为明显。其中,江心洲较多地分布于上荆江河道中,下荆江则以边滩为多,今天荆江河道的洲滩分布仍呈现这一规律,而“边滩能否充分横向发育是上下荆江不同河型的一个最显著特征”。④一方面,上游来水来沙及河道的变化促进了洲滩的发育,育,同时,洲滩作为一个活跃因子,其形成与增长促进了河道的演变。

On the Sands and the Beaches of Jingjiang from So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

Changes& Influence

Chen Xi

(School of Histor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China,430072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ater and sand from the upper reaches, the course of Jingjiang has been dotted with sands and beaches since ancient times. During the gradual changes of Jingjiang, the disappearance and growth of the sands and the beach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water and sand from the upper reach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ourse, and the sands and beaches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the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aspects inte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ands, beaches and the course of Jingjiang from So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The sands and the beaches in the course have grown since Song Dynasty, the growth was especially obvious during Qing Dynasty. The upper Jingjiang has been dotted with more sands, and lower Jingjiang with more beaches. Today the distribution laws of the sands and beaches can be found in Jingjiang .

Key words: Jingjiang; sands & beaches; Changes& Influence; So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①同治《监利县志》卷一《洲名》。

②光绪《荆州府志》卷十九《堤防志三》。

③参见前揭《荆江河曲的成因与演变》。

④参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编:《长江中下游河道基本特征》之《长江中游枝城至城陵矶(荆江)河道基本特征》,第99页,1983年内部刊印本。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姓名 得分 一.请你来选择(每选3分,共36分) 1. 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2. 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 .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 .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 .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3.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 、“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4.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如图2所示,上方分别盖有一块玻璃A 和B , 过一会看到( ) A .A 、 B 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 .A 、B 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 .A 玻璃外侧、B 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 .A 玻璃内侧、B 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5.我国为了积极响应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节能减排”, 建造楼房时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 6. 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 ) A .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春天里冰雪消融 A B C D

7.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8.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 .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 .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D .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9. 如图4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 .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10.如图5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 .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物质的初温是40℃ D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1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6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 .企鹅妈妈:是呀,是我们的羽毛不能产生温度了 C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了吧 D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是有的,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12.如图7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在第2min 时是固态 B .甲在ab 段不吸热 C .甲的熔点是48℃ D .乙是石蜡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簿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学号:班级: 月相农历目视月出 时间 实际月出 时间 与太阳出没比较与太阳位置比较月出位置 夜晚目视 呈现时段 目视效果图实际观测图时间(年月日) 新月初一清晨几乎同升同落接近重合彻夜不见 不可见 蛾眉月初二三日落后太阳升起 后的一个 多小时 跟在太阳后,迟 升后落 日在西月在东西方 太阳落山后 的一两个小 时西边亮 上弦月初七八日落后正午前后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南偏西近 正南 上半夜西天 西边亮一半 凸月十一二日落后午后两时 左右 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东南 日落至凌晨 两时左右 西边亮 满月十五六日落黄昏日落黄昏此起彼落地球居中彻夜可见 全亮 残月(凸月) 十八九 夜晚九时 前后 夜晚九时 前后 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 升起后至日 出前可见 东边大半亮 下弦月二二三午夜之后午夜之后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午夜之后至 日出前可见东边亮一半 蛾眉月二六七凌晨三四 点 凌晨三四 点 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 凌晨三四点 至日出前可 见东边亮 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关于月相变化对学生的粗浅解释 如果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单纯计算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那只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这是由于在月亮绕地球转动过程中,途径28组恒星星座,作为月亮运行位置的记录,每组恒星各有名目,通称28宿(宫)。月亮每天运行一宿,近28天正好实际绕行地球一周)那么,为什么一朔望月时间会是29天多呢?现在,以月的合朔日为起点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月亮的合朔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居于太阳和地球中间,背向地球,人们丝毫看不见月亮的时候。这时假设地球停止绕日公转,那么,月亮绕地球一周后再回到相对地球的这一位置时,就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这一长度叫做“恒星月”。但是,在月亮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月亮行走27天多,又回到上月合朔时相对地球的那一位置时,月亮已不再居于太阳与地球的直线之间了,因地球的向前运动已使原来相对月亮、太阳的位置向前移动,脱离开太阳与地球的连线,形成了一段距离。月亮只能继续向前运动,走过这段距离,再达到太阳与地球新的连线的时候,才能再形成新的合朔,这段距离需要1~2日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一、二隐日。因而,月亮有28显日,其后,还有1~2日的隐日。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半明半暗)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长江荆江大堤

长江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位于荆江北岸荆州市,上起荆州区枣林岗,下至监利县城南,全长182.35公里。属1级堤防。 堤防保护范围包括荆江以北,汉江以南,东抵洪湖新滩镇,西至沮漳河的广大荆北平原地区,保护耕地1100余万亩、人口1000多万人,有荆州等一批重要城镇和江汉油田。一旦大堤决口,不仅荆北平原顿成泽国,而且威胁武汉市和附近交通干线的安全,有可能打乱整个国民经济的部署。 建国以来荆江大堤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加固修培,特别是自1972年开始列为国家基建投资项目以来,由湖北省负责组织实施。1974年至1983年为一期加固工程;1984年起实施荆江大堤二期加固工程建设。 目前大堤堤顶高程按控制站沙市水位45米加超高2米进行加固,堤顶面宽8~12米,内坡1:3~1:5,外坡1:3。堤身断面形象基本达标,即堤顶高程按沙市控制站水位45米加超高2米设计,堤顶面宽8~12米,内坡1:3~1:5,外坡1:3。 主要建设内容:加固堤防长182.35公里,加固涵闸3座,重建涵闸2座,堤顶公路158公里,崩岸治理长度65公里。 重点险工险段情况 据统计,从明弘治十年(公元1498年)至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352年间,荆江大堤溃口达34次,平均约十年发生一次。1931年洪水,大堤于朱三弓、一弓堤等处溃口;1935年洪水,大堤在麻布拐、得胜寺、谢家倒口三处溃口。 1954年荆江大堤发生险情2440余处,包括:脱坡、裂缝、浑水漏洞、清水漏洞、浪坎、管涌、散浸、跌窝等。上述险情中恶性重大险情50余处(直接挡水堤段长度172.1公里),当年三次运用荆江分洪区,累计分蓄洪水123亿立方米,最大降低沙市水位0.96米,使荆江大堤得以安全度汛。 1998年沙市最高水位达45.22米,超过1954年最高洪水位0.55米,荆江大堤堤防出险90处,其中散浸43处、管涌10处、渗漏20处、浪坎6处、涵闸漏水2处、跌窝1处,其他险情8处,均经及时处理而脱险。 重点险工险段包括: (1)沙市观音矶、江陵郝穴堤段:沙市观音矶堤段位于上荆江沙市河湾凹岸上首;郝穴堤段位于上荆江郝穴河湾。两处均属荆江大堤历史重点险工段。曾多次发生崩岸险情,多年平均枯水位以上护坡部分年久失修、护坡块石零乱、损坏严重,大堤外滩狭窄(20——60米)、地势低洼不平,汛期堤内仍有散浸、散浸集中等险情发生。1998年汛期水毁严重。汛后于1999年春至2000年春对沙市观音矶、江陵郝穴堤段进行了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滩岸抗冲、堤坡防浪能力大大提高,堤容堤貌明显改善,社会效益显著。 (2)姚圻垴:地质钻孔资料表明,该堤段范围地表覆盖极薄,仅0.8米左右,其中下埋藏一横大堤的砂层,堤内有大小溃口渊塘10个。1998年、1999年汛期距堤脚700多米沟渠、稻田出现多处小管涌群。2001年已实施导渗沟工程。 (3)观音寺闸:在距水闸出口涵洞末端400~407米范围内,分别于1962年和1987年汛期出现两起特大管涌险情。1962年主管涌直径4.8米、深11.6米,曾投入砂石料128立方米。63年在渠道内修建了减压井,其后多年无大险。1987年又在63年管涌洞附近再次发生了特大管涌险情,管涌直径2.5米,深4.7米,带出砂粒扩散成盘,砂盘直径达8米,厚约0.2米。87年冬至88年春再次修建减压井,建节制闸,填压低洼坑塘,对闸底板作补

长江荆江河段沙市三八滩演变机理分析

收稿日期:2005-12-28;修回日期:2006-05-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3C B415203) 作者简介:彭严波,女,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6)09-0082-02 长江荆江河段沙市三八滩演变机理分析 彭严波 段光磊 (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三八滩位于长江上荆江沙市河弯,所在荆州市是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洪城市。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大水 后,三八滩滩体及主支汊演变剧烈,对下游河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泥沙专家广泛关注。依据沙市河段近40a 水沙资料和地形成果分析,表明三八滩汊道段断面过流面积、三八滩特征值与河段来水来沙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三八滩的演变主要受河段中高水出现时间和来沙影响。分析表明,连续丰水多沙年三八滩淤积,连续枯水少沙年冲刷,且含沙量的变化是主要因素。下荆江系统裁弯、葛洲坝水利枢纽运用、沮漳河改道及荆州长江大桥建设对三八滩演变也有一定影响。三峡水库蓄水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若上游过渡段河势不出现很大变化,三八滩在目前基础上将难以大幅淤长。关 键 词:河道演变;机理;分析;三八滩;荆江河段中图分类号:T V147 文献标识码:A 1 三八滩演变概况 沙市河弯位于长江上荆江河段,上距葛洲坝水利枢纽约 140km ,为长江流经江汉平原的微弯分汊河段。1966、1969年,河段下游下荆江实施了上车湾、中洲子人工裁弯,1972年发生了沙滩子自然裁弯。 沙市河弯地处江汉平原西南部,其地质组成为第四系沉积层,基岩以上为砾—砂—土三元结构。河弯凹岸岸线已受护岸工程控制,凸岸局部地段岸线受人工控制,大部分为土、砾、砂结构;三八滩为砂、砾二相组成;河床质主要由中细沙组成(0.1~0.5mm )。 沙市河弯平面形态为两头窄、中间宽的微弯分汊型。见图1。1966年以前,沙市河弯处于自然状态,河段有冲有淤,洲滩随主流线和来水来沙的变化而演变。多年来,沙市河弯平面形态基本稳定。河势变化主要表现为主流线的摆动和洲滩的消长。 三八滩位于沙市河弯中部,1900年以前尚未出现,1925年以前为散乱的江心滩,1933年左右基本形成完整的江心洲形态,1950年前称为新窖金洲。1950年初期三八滩洲顶高程达38m (吴淞基面),故称三八滩。 多年来三八滩有冲有淤,总的呈冲刷萎缩的态势。其总的变化趋势是滩长缩短、面积缩小。滩顶高程从1960~1998年呈缓慢淤高之势,从36.8m 逐渐淤高至42.7m 。1998年后随着高滩部分的冲刷萎缩。至2004年,顶高降至36.8m 。 1966~2004年,三八滩分汊段以冲滩为主。左汊槽位较稳定,右汊的口门至中部段槽位多年来左右位移,位置不稳定。多数年份左汊分流比大于右汊分流比,左汊为主汊;当枯季流量小 于5000m 3Πs 时,右汊分流比大于左汊分流比而成为主汊 。 图1 三八滩汊道段河势 2 三八滩演变机理分析 由于三八滩汊道段两岸修建了堤防,岸线稳定,因此,河床 变化主要体现在三八滩及其两汊的冲淤变化。 天然河流的演变是由多方面极其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其中河段进口的来水来沙条件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考虑到流量及沙量对洲滩影响较大,故应用沙市水文站实测的1965年后的水文泥沙资料地形资料,分析汊道段断面过流面积、三八滩面积、滩宽等变化与较大流量持续时间、含沙量之间关系。 另外,分析上游过渡段河势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考虑到河床变形滞后于水沙变化,断面及三八滩特征值采用各时段末 第37卷第9期人 民 长 江 V ol.37,N o.9 2006年9月 Y angtze River Sep., 2006

荆江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

荆江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 2005-12-29 来源:长江水利网 王伟许全喜白亮 (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技术研究所 430010) 摘要:2004年水文局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长江委信息化工作会议的精神,提出了充分利用水文泥沙河道监测的技术和资料优势、建设全长江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的任务,确定了以荆江河段为突破口、分段实施的方针。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建设的背景、系统的功能与特点及关键技术。本课题以开发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完成了荆江河道DEM及重点目标包括堤防、险工护岸、跨河工程、涵闸、水文水位站在内的80多个三维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在三维逼真场景下对重点目标的信息管理、浏览和属性查询,具有便捷高效、查询方便、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等特点,特别是其全流域河道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形象逼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荆江 1 前言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由长江口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沿江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经济区和21世纪重点发展地区之一。长江中下游两岸,各类防洪工程、水工建筑、跨河工程、港口码头、工矿企业星罗棋布,分布广泛的水文站网担负着防汛和监测的重任。如何与高科技结合,建设快速高效的河道管理与防洪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当前科研应用开发中的重点方向。 2003年水利部提出了“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2004年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方针指导下,长江委提出了全面加快以“数字长江”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促进流域管理现代化;据此水文局提出了充分利用水文泥沙河道监测的技术和资料优势、建设全长江河道三维交互式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确定了以荆江河段为突破口、分段实施的方针。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宜昌至城陵矶全长408km,由顺直微弯河型向微弯河型和蜿蜒型河道过渡,属防洪重点确保段。本课题以开发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式河道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

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第44卷第6期2016年11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oha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Vol.44No.6Nov.2016DOI:10.3876/j.issn.10001980.2016.06.012 一一收稿日期:201509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42,51339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9015) 作者简介:余蕾(1990 ),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研究三E?mail:1032602833@qq.com 通信作者:王加虎,副教授三E?mail:tigerlly@126.com 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余一蕾1,2,王加虎1,邹志科1,卢金友2,李凌云2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一210098;2.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一430010) 摘要:为研究冲积河流河床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调整规律,基于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原理,对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进行研究三运用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沙市河段1956 2011年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规律,采用滑动平均法拟合了流量二含沙量与断面面积的单一幂指数函数关系三结果表明,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其河床形态的调整受到包括当前时段在内的前期水沙条件的共同影响三建立了水沙序列分时段的断面面积计算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河床横断面面积的变化情况与实际情况较接近,断面面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0 85,模拟精度较好,分时段计算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三 关键词:冲积河流;河床演变;小波分析;多时间尺度;滞后响应;断面面积;上荆江沙市河段 中图分类号:TV147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01980(2016)06054406 Adjustmentregularityofcross?sectionalmorphologyofShashisegmentofupperJingjiangReach YULei1,2,WANGJiahu1,ZOUZhike1,LUJinyou2,LILingyun2(1.SchoolofHydrologyandWaterResources,Ho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2.KeyLaboratoryofRiverRegulationandFloodControlofMinistryofWaterResources,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Wuhan430010,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dynamicresponseofriverbedmorphologyofalluvialriverstowaterandsedimentconditions,theadjustmentprocessofriverbedcross?sectionalmorphologyattheShashisegmentoftheupperJingjiangReachwasinvestigatedbasedonthedelayedresponseprincipleofriverbedevolution.Themulti?timescalerulesofwaterandsedimentseriesoftheShashisegmentduringtheperiodfrom1956to2011wereanalyzedusingtheMorletwaveletmethod,andapower?exponentrelationshipbetweenthedischarge,sedimentload,andcross?sectionalareawasobtainedwiththemovingaveragemethod.Theresultsshowthattheadjustmentofriverbedcross?sectionalmorphologyoftheShashisegmentisdelayedwiththechangeofwaterandsedimentconditionsanditisinfluencedbypreviousandpresentwaterandsedimentconditions.Themodelforcalculationofthecross?sectionalareaforwaterandsedimentseriesindifferenttimeperiodsisestablished.Thesimulatedresultsindicatethatthesimulatedcross?sectionalareasandactualvaluesareingoodagreementandtheircorrelationcoefficientR2is0 85,indicatingthattheestablishedmodelcansimulatetheadjustmentregularityofriverbedcross?sectionalmorphologyoftheShashisegmentofupperJingjiangReach.Keywords:alluvialriver;riverevolution;waveletanalysis;multi?timescale;delayedresponse;cross?sectionalarea;ShashisegmentofupperJingjiangReach 冲积河流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输入输出的开放系统,其平衡状态表明着输入条

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 图为荆江大堤保护下的荆州城,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郢(今荆州纪南故城)开始,到公元963年荆南国灭亡,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西汉时,荆州城成为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三国时期,为魏、蜀、吴三国争夺的战场;元、明、清时为路、府治所的所在地,清代在此设立荆州驻防将军府。现在,这里是江汉平原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摄影/李风东晋金堤位置示意图 可以说,荆江大堤的肇始就是源于护卫荆州古城和楚纪南故城。江陵城(今荆江古城)西、南、东三面均为长江主泓环护,魏晋时期,长江江水紧迫城南,直接威胁江陵城的安全。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荆州刺史桓温派陈遵主持筑堤治水。因大堤保一方百姓的富庶,便称之为“金堤”。绘图/孟凡萌肆虐的荆江催生的大堤 正如长江流经四川盆地段称川江,流经三峡段称峡江一样,流经古荆州段的长江被称作荆江。长江携怒涛从两岸连山的三峡咆哮而下,在湖北省宜昌市附近穿过夹江对峙的荆门山,进入平坦的江汉平原之后,才放缓脚步。李白在《渡荆

门送别》中写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荆门山外,长江进入了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没了两山的夹峙,江水开始肆意流淌。荆江自湖北省枝江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全长约300多公里,以湖北省公安县藕池镇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荆江北邻汉江,南接洞庭湖,是古云梦大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古湖泊群的总称)的区域。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荆江北部的江汉坳陷和南部的洞庭断陷不断抬升,中部的云梦沉降区持续下沉,河流堆积的泥沙在云梦沉降区形成三角洲,荆江就是从堆积三角洲上的诸多汊流中逐渐发育出来的。知道黄河是悬河的人很多,知道荆江河段“船在屋顶走”的人却很少。由于泥沙的持续堆积,荆江河床不断被抬高,甚至连枯水季节也高于北岸地面,大水时在荆州的楼房上眺望江面的船舶,仿佛从屋顶上驶过一般。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下荆江尤为典型。绵延240公里的下荆江河道,直线长度仅有80公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弯曲的河道导致洪水宣泄不畅,加之上游洪水又常与清江、沮漳河及洞庭湖相遇,极易溃堤成灾。因此民谚有云:“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从古至今都是长江洪涝最频发的河段。荆江地区虽然水患频繁,但这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自古就是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华夏民族的一脉—楚人就曾在此繁衍生息,这里也成了楚文化的发

荆江

荆江 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360公里。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以北是古云梦大泽范围,以南是洞庭湖,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开始筑堤防水,围垦云梦大泽,至明代形成北岸荆江大堤。由于泥沙不断沉积,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成了“地上河”。北岸靠180多公里的荆江大堤保卫富饶的江汉平原。大堤经多次全面整修,防洪能力有了提高。 简介 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城市到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长约430公里,因属于古代的荆江而得名。有上荆江和下荆江之分。上荆江(枝城—藕池口),河道比较稳定;下荆江(藕池口—城陵矶),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北岸是江汉平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地势低洼,由于荆江河道弯曲,洪水宣泄不畅,故极易溃堤成灾,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为了抗御洪水,历代在荆江北岸修筑有大堤。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345年),由荆州刺史桓温陈遵主持修筑,当时名金堤。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在东晋金堤的下游修筑江陵寸金堤;北宋时荆州太守郑獬主持筑沙市堤;南宋又修黄潭堤,并加筑寸金堤。经两宋的扩建和培修,荆江大堤已初具雏形。50年代始对荆江进行整治,加固荆江大堤,使其抗御洪水的能力有所增强。荆江沿途景观有明朝古建筑万寿宝塔,清乾隆、咸丰年间所置镇水铁牛多尊、1952年修建的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等。 九曲回肠 长江出三峡,在宜昌进入中游后,穿过夹江对峙的虎牙山、荆门山河谷,突然变得开阔起来,两岸不再是“猿声啼不住”了,而是进入“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的大平原。由于长江进入平原后流经古荆州地区,所以,这段河道通称荆江。荆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矾,全长423公里。其中又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下荆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全长240公里的堤岸其实只有80公里的直线距离,江水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所以,这里有了“九曲回肠”的说法。荆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北岸是江汉平原,地势都很低,特别是北岸的江汉平原。 荆江之患 旧时,长江中游沿江两岸不断发生水灾。近代荆江最大的一次水灾发生在1935年7月。据当时出版的《荆沙水灾写真》,当时荆州城外“登时淹毙者几达三分之二。其幸免者,或攀树颠,或骑屋顶,或站高阜,均鸽立水中,延颈待食。不死于水者,将恶死于饥,并见有人剖人而食者。”新中国成立以后,荆江的治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治理的方法:一是加强荆江大堤,二是修建分蓄洪区,并将下荆江截弯取直,以分减荆江洪水,提高荆江的宣泄能力,同时计划在上游修建水库。荆江之水实际上全要靠荆江大堤挡住。分洪只是不得已的保全大局的措施。 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是江汉的屏障,座落在长江中游北岸,从江陵县枣林岗起,至监利城南止,全长182公里,是长江堤防中最险要的堤段。江陵古城和沙市就在大堤旁边。荆江大堤的溃口纪录,据记载,从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至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352年里,共有24次,平均15年一次。当时,一次洪灾三年者。难以恢复。当地民谣说:“不惧荆州干戈起,只怕荆堤一梦终。”在荆江大堤上,南岸有所谓“荆江四口”分流,即虎渡河口、调弦口、藕池口。松滋口向洞庭湖分流;但是,荆江北岸要比南岸低5~7米,甚至连荆江枯水位时也高于北岸地面,如沙市在大水时期,江面的船只似乎在楼房上走过。而且,堤脚迎流顶冲而造成的崩岸相当危险。所以,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1998年8月

长江武汉河段(下段)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武汉河段(下段)河道演变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武汉河段(下段)河势的近期演变。通过深泓平面变化、纵向变化、洲滩变化、河床形态变化、冲淤变化等几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综合历史变迁和近期河床演变过程,在上游来水来沙及边界条件不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本河段仍将保持现有河势;受三峡工程蓄水影响,一定时期内本河段河床可能发生冲刷。受两岸节点以及防洪工程等边界条件制约,河段河型将维持较长时间,总的河势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关键词】武汉河段;河道演变;水文河道资料 1 概况 长江武汉河段上起武汉市汉南区纱帽山,下迄新洲区阳逻镇,全长70.3km。其中纱帽山至龟山为顺直分汊河段,长约35km;龟山至阳逻为微弯分汊河段,长约35.3km;武汉长江大桥以下1.8km左岸有汉江入汇,入汇口以下是汉口边滩;距武汉长江大桥以下7.0km处建有长江二桥,再向下游是天兴洲及其分汊河段,其中右汊南岸有青山边滩,1998年大洪水后边滩消失。 武汉河段中段有龟、蛇二山锁江,下段有青山、阳逻十里山以及白浒山等天然节点控制。主流自沌口走白沙洲左汊,过龟、蛇山节点,沿武昌深槽下行,平顺进入天兴洲右汊,其左、右汊在洲尾水口附近汇合后,经左岸阳逻下行至龙口折向右岸,然后沿右岸进入牧鹅洲水道。图1.1 为武汉河段(下段)河势图。 图1 武汉河段(下段)河势图 2 深泓平面变化 本文将该河段分成三段进行分析,一是三十七码头至天兴洲洲头段,该段历年深泓线偏靠右岸,平面摆动较小,但是深泓线分汊点及过渡段深泓线的变化较大,其变化规律与天兴洲洲头的淤积发展或冲刷回缩相关,随着天兴洲洲头护岸工程的逐步完成,加强了对河势的控制,洲头部位河床冲淤变化较小,左右汊分汊点位置基本稳定在丹水池附近。二是天兴洲分汊段,天兴洲左汊系弯曲汊道,历史上处于主汊地位,目前为支汊。左汊深泓线自进口至出口紧贴左岸,符合弯道水流运动规律,近四十年来左汊淤积萎缩,河床升高,原有的深槽淤积成为浅段,流路不集中,导致深泓线的局部摆动。天兴洲右汊原为支汊,现已演变为主汊。深泓线在主、支汊易位前后的走向变化不大,三是天兴洲汇流出口段,与分汊点变化情况相似,天兴洲左右汊深泓线汇合点位置随着洲尾的冲淤而发生上提下移变化,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洲头分汊点。1959~2013年,左右汊深泓线汇合点稳定在距阳逻电塔以上3~4.5km的区域。天兴洲左右汊汇合后,深泓进入阳逻深槽贴左岸下行,历年来比较稳定,平面摆动不大。 3 纵向变化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变化习题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 A.新月 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 ●案例探究 [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 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 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 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对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清楚;也可能因对月相的成因规律掌握不熟练而出现错误;还有可能,潮汐中大、小潮与日、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陈曦武汉 430072) [摘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荆江河道自古就分布着较多洲滩。在荆江的变迁中,上游来水来沙及河道的变化促进了洲滩的发育,同时,洲滩作为一个活跃因子,其形成与增长促进了河道的演变,二者相互作用。本文立足于方志资料,对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河段洲滩与河道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宋代以降,荆江河道中的洲滩数量呈增长趋势,尤以清代更为明显。其中,江心洲较多地分布于上荆江河道中,下荆江则以边滩为多,今天荆江河道的洲滩分布仍呈现这一规律。 [关键词] 荆江;洲滩;变化与影响;宋元明清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3JB770017。 流经江汉平原的长江干流主要是荆江河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河段主要包括枝江、松滋、江陵、公安等县江段,石首县与监利县河段属于下荆江。 1、上荆江段 历史上枝江境内荆江河道中的洲滩众多,或为江心洲,或为心滩,或为边滩。其中江心洲不同于心滩和边滩,后两者时长时消,变动性大,其中边滩仅一边过水,而江心洲长期稳定,可以居住和耕种。①盛弘之《荆州记》言:“县左右有数十洲盘布江中”②,乐史《太平寰宇记》引《荆南志》亦云县界内洲大小凡三十七。③《太平寰宇记》还引《荆州记》,称自上明至江津存在九十九洲或“满百之洲”。④“满百之洲”的说法在同书中还有若干处。⑤ 无论是“数十洲”或“满百之洲”,得到确指的仅是一小部分,如百里洲、岑头洲⑥、迤洲⑦。其中前二洲为长期稳定的江心洲,后者在南朝时已靠岸。 百里洲,《太平寰宇记》称其平衍土沃,“特宜五谷”,长期以来得到开发,宋初县治曾置于此。⑧明中叶以降,百里洲发生大变化。嘉靖年间(1522~1566 ①参见张昌民:《现代荆江江心洲沉积》,载《沉积学报》1992年第4期。 ②清·陈运溶等辑:《荆州记九种》,湖北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99年版,第22页。 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 ④《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百里洲”条。又,该条所说的“满百之洲”有二,一是东晋桓玄僭位时新生一洲,不久即消毁;另一是南朝宋文帝即位前忽生一洲。据此,东晋时出现的当为心滩。 ⑤《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山南东道五·荆州》“新洲”条载,梁朝太清末年枝江县阳閤浦与岸相连处“忽生一洲”。另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祖》“乾德元年二月丙戌”条:五代高季兴时(924~928)江中心曾“忽生一洲,遂满百数”,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漂没不存”,中华书局校点本2004年版,第84页。“新洲”不见于明代及以后的方志中,结合其与百洲“忽生”的情形看,应属于普通边滩或心滩。 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十四《荆湖北路·江陵府·景物(下)》“岑头洲”条,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道光二十九年惧盈斋本。 ⑦《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篇》,武英殿聚珍版。 ⑧乾隆《枝江县志》卷一《地理志》,乾隆五年刻本,海南出版社影印故宫珍本丛刊2001年版。

荆州水文化——荆江

荆州水文化--荆江 (巍巍荆江)(文白超美图许宏雷)“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

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亘古不息。其三峡以上河段,激涌奔腾之势为诸山所束而敛;出峡口,决,破虎门,雄视沃野,进入江流壮阔、平野无边的两湖平原。诗仙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即是对此景此状壮美的描述。 “水之为德大矣哉”(北郦道元《水经》)。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滋润着神州,养育了世代炎黄子,书写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史。 长江又是水患频繁的河流。相传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尧舜时,即发生过全流域大洪水,孟子曰:“当尧之时洪水泛滥于天下……”。禹曾受命平治水土,疏导江河。 长江出峡口从枝城进入荆江河段,汪洋恣肆,桀骜不驯。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迄城陵矶,全长337公里。其间以藕池口为界,按河型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称上荆江,长167 公里;下段称下荆江,长170公里。旧时以其流经地属荆州,故该江段通称荆江。其北岸有沮漳河、玛瑙河入汇;南岸有松滋、虎渡、藕池、调弦(已封堵)四口分泄荆江洪水南注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复注长江。

上荆江为微弯形河段,河道自上而下由江口、沙市、郝穴三个北向河湾段和洋溪、涴市、阧湖堤三个南向河湾段组成。下荆江为典型的蜿蜒型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由碾子湾、调关、中洲子、荆江门等弯曲段组成。 荆江河道浅滩变化复杂,董市、太平口、碾子湾、监利等处浅滩每年枯水季节有20-88天不能保证标准航深2.9米,是长江中游航运条件较差的河段。

荆江径流主要来自以上长江干流。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80亿立方米;下泄途中有清江(年均径流量132亿立方米)、沮漳河(年均径流量16.4亿立方米)入汇。南岸四口分泄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因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逐年递减,至1994年减至697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5.19亿吨,清江和沮漳河年均输沙量为0.089亿吨和0.021亿吨。南岸四口分沙量在上世纪50年代占来量的34.9%,到1993年三口分沙量仅占18.4%。荆江汛期最大流量54600立方米/秒(沙市站 1981年),枯水季最小流量290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000-13000立方米/秒。 荆江两岸地质结构不尽相同。上荆江北岸自江口镇以上,南岸自松滋口以上为丘陵或基座阶地的基岩组成,抗冲能力强;江口以下至藕池口,两岸主要为现代河流的沉积物组成,其上层为粘性土壤,中层为砂层,下层为卵石层;卵石层在河弯段较河床深泓还高,抗冲能里亦较强。下荆江南岸石首、塔市驿、砖桥等处有孤独的小山丘,由古老的变质岩及花岗岩组成,因岩层阻挡,河床不致南移,形成南向北弯;北岸为现代河流的沉积物所组成的二元结构,即上部为河漫滩相的粘性土层,下部主要为河床相中、细砂层,卵石层深埋床面以下,河岸抗冲能力较弱。荆江两岸地势南高北低,南岸地面较北岸地面平均高出约5米,汛期,洪水位则高出荆北地面10—14米,形势险峻。 荆江两岸筑有堤防,北岸有荆江大堤和荆北干堤,南岸有荆南干堤和分洪区围堤。两岸堤距,自枣林岗起一般为6-7公里,到沙市缩狭至1公里多,以下随江流趋势宽窄相间,最宽处达20公里以上,最窄处仅1.3-1.6公里。堤外滩岸,上荆江较窄狭,平均宽不足200米,有的堤段基本无滩,深泓直逼堤脚;下荆江滩岸平均宽达6000米,其间北岸又较南岸为宽。 荆江发育于第三世纪以来长期下沉的云梦沉降区,其成河年代,至今尚无定论,而且人们对江陵以下长江主泓在唐宋以前的流向还存有争议。袁樾方先生所著《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初探》一文认为:“荆江统一河床,早在先业已形成”。有人则根据《禹贡》的记载,认为公元五世纪以前的长江主泓,是经虎渡河入澧南注洞庭,再由城陵矶复入长江的,而今天的荆江在那时只不过是一条汊河而已。为之佐证的如明末文学家袁中道在《澧游记》中记载:“郦道元注《水经》,于江陵枚回洲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也”。复旦大学教授修桂在《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一文中认为:先、汉两代,江沱分汊后仍在今枝江县东一带汇合,“根本不存在分汊主泓南注洞庭合澧水那么回事。”1992年版《中华人民国地名词典·省》卷载:“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湖区下沉,长江分流的沧水越华容隆起南下,进入洞庭湖区”。等等,滔滔荆江,千古流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已不复旧时容颜。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史前时期,荆江尚未形成明显的河床形态,荆江北岸为云梦泽,南岸为洞庭湖,没有天然的分界线,浩淼沧茫一片,水天相接,“上天下,出地入地舟”,“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那时江流在今江陵县边缘进入浩瀚的古云梦泽,然后以漫流形式向东南倾注。至周两汉时期,由于江水所携带的泥沙在云梦泽长期沉积,以致在水泽西部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并在洲上发育了分流水系。在这块三角洲上,古荆江水系呈扇状向东扩展,汇注云梦泽。由于受新构造运动自北向南掀斜下降的影响以及科氏力的作用,扇状分流水系的主泓道,逐渐迁移至三角洲的西南边缘,从而形成江陵以下荆江的明显河床。此时,下荆江地区尚处在高度湖沼阶段,洪水季节主泓横穿湖沼区至城陵矶与洞庭湖诸水相汇。至晋时期,因北岸水系分泄泥沙的结果,荆江三角洲在向东继续延伸的同时,迅速向南扩,迫使位于今石首东北境的云梦泽主体向下游推移,自此,荆江在石首境摆脱漫流状态,逐步形成河床,其形态发展到南北朝时已极为清晰。而这一时期监利东境的荆江河段,则依旧横穿云梦泽向东南方向漫流。到唐宋时期,云梦泽完全解体,演变成若干星罗棋布的小湖沼,监利境的荆江河床已见雏形。两宋时期,堤垸兴起,逼水归槽,进一步促使荆江河床的形成,南北两岸形成九穴十三口。明清时期,荆江两岸大规模修

2、月相变化

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实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实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实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以前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4、展示全班各组月相的图画,全班观察分析。 5、为什么每个组画的月相的变化图不一样呢?真实的月相变化到底是怎样

的呢?(老师展示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图,同学们能够对比自己小组的图形) 二、研究月相的成因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小组分组实验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月相变化的原因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相关,跟太阳照射相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相关。 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月亮只能被太阳照亮一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